歌舞厅噪声扰民监测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6
噪声监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环境保护,维护居民生活环境,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噪声排放行为,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监测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建筑工地、交通运输设施、娱乐场所等。
三、监测对象1. 生产经营单位的噪声排放;2. 周边环境的噪声情况。
四、监测机构1. 环保部门负责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噪声排放进行监测,定期开展噪声监测工作;2. 建立监测站点,监测周边环境的噪声情况;3. 确保监测机构的独立性和客观性,避免出现利益冲突。
五、监测标准1. 噪声排放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控制标准》和地方相关标准,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噪声排放进行监测,并与标准进行对比分析;2. 周边环境噪声标准: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相关规定,对周边环境的噪声情况进行监测,并进行评估分析。
六、监测方法1. 定点监测:在生产经营单位周边设置监测点,采用专业的噪声监测设备进行长期、连续监测;2. 车载监测:对于移动噪声源,如交通工具等,采用车载噪声监测设备进行监测;3. 人员观测:配合专业监测设备,可派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监测和分析;4. 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定期、系统地整理、分析和评估,形成监测报告。
七、监测报告1. 环保部门应定期公布监测结果,向公众披露相关信息;2. 对于噪声排放不符合标准的生产经营单位,环保部门应通知其整改,并进行后续监测;3. 对于周边环境的噪声超标情况,应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警告、处罚等处理。
八、监督管理1. 生产经营单位应履行噪声排放相关的管理责任,确保噪声排放达标;2. 环保部门应加大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3. 噪声污染整治工作应列入政府环保督查的重点内容。
九、奖惩机制1. 对于噪声排放达标的生产经营单位,环保部门可给予表彰奖励;2. 对于噪声排放不达标的生产经营单位,环保部门应依法对其处以罚款、停产整治等处罚措施;3. 对于监测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并强化管理。
酒吧噪声扰民案件阶段性调查报告范文11月2日,市环保局龙湖分局接到12319城管服务热线转来的投诉件,群众投诉金海湾酒店南侧、南国商城后面的“尚格酒吧”重新开业,每晚营业至次日凌晨三、四点,噪声严重影响周边居民休息。
接报后,我局高度重视,局领导班子立即落实专人研究案情、积极部署调查事项,并于11月3日开始一系列调查处理工作。
现将该信访案阶段性调查处理情况汇报如下:一、被诉单位基本情况(一)企业基础信息老尚格酒吧旧址正在装修,尚未启用,新址与旧址北部相邻,为钢筋混凝土+钢屋架结构,总面积1320m2,所在建筑地上2层,建筑高度6.4米,东侧原龙湖乐园露天舞台位置搭建的歌舞娱乐大厅为钢屋架结构,其北侧外墙为落地玻璃幕墙。
新址具备以汕头经济特区龙湖乐园发展有限公司名义申报并获批准的临时规划许可,并已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办注册登记(预核准登记的企业名称为:XX市XX区尚格酒吧),目前已通过消防部门的消防验收。
(二)企业环保审批情况汕头经济特区龙湖乐园发展有限公司于1987年向市环保局整体报建龙湖乐园项目(编号:(1987)汕环建字第10号),之后园内多个新、扩、改项目均以该司名义办理环保报批手续,包括1999年“汕特龙湖乐园凯旋门演歌台”歌舞厅及卡拉ok项目与2008年项目名称变更的申办;然而,事实上龙湖乐园东侧酒吧娱乐项目(包括尚格、星光大道、凯旋门等三家)是由XX市国晖商务有限公司统一向龙湖乐园承租再转包或参与经营的,我局执法人员日前走访汕头经济特区龙湖乐园发展有限公司,其项目部负责人介绍并证实了这一情况。
经查,新尚格酒吧地块也是国晖商务有限公司统一向龙湖乐园追加租赁的,不同的是,项目的建设及各类报批手续均由尚格酒吧独立承担,截止事发为止,新尚格酒吧未按规定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便擅自开工建设、需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便擅自投入营业。
(三)实施环境监管情况我局第一次对尚格酒吧实施现场检查,便对其环保报建情况与“三同时”制度履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取证,对其正常营业状态下噪声排放状况进行了突击核查和监测,并当场制作了现场检查记录。
环境噪音监测方法引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以及人口的增加,环境噪音污染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各行业里,环境噪音监测方法的规范化、规程化和标准化是保障环境质量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探讨环境噪音监测方法的相关问题,从测量设备的选择、监测点位的布置到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为各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一、测量设备选择环境噪音监测的第一步是选择适用的测量设备。
目前市面上存在各种类型的噪音计,如声级计、频谱分析仪等。
在选择测量设备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1 测量范围:根据实际需求,选用合适的测量范围。
不同场景下的噪音级别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
1.2 精度与准确性:测量设备的精度与准确性对于监测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选择具备高精度与准确性的设备,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1.3 实时性:一些噪音污染问题需要实时监测,因此需要选择具备实时监测功能的设备,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1.4 便携性:便携性是测量设备的重要考虑因素,特别是在需要进行室外监测的情况下。
因此,选用便携式、易于携带与安装的设备,将更加便捷高效。
二、监测点位布置监测点位的合理布置是环境噪音监测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布置监测点位的要点:2.1 布置密度:根据所监测区域的大小和复杂程度,确定合理的监测点位布置密度。
对于大范围的噪音污染问题,应考虑增加监测点位密度,以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噪音污染程度。
2.2 位置选择:选择代表性位置进行监测,可以更好地反映整个区域的噪音状况。
同时,避免选择有遮挡物的位置,以防止噪音干扰。
2.3 监测高度:考虑到噪音传播的特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高度。
一般来说,噪音越高、距离监测点越近,监测结果越准确。
三、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是环境噪音监测的最后一步,对于监测结果的解读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建议:3.1 数据传输与存储:确保监测设备能够稳定传输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同时,合理选择数据存储方式,方便后期数据分析。
噪声监测数据噪声监测数据是指通过专门的设备和方法对环境中的噪声进行定量监测和记录的数据。
噪声是指任何不受欢迎的声音,它可以对人类健康、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噪声进行监测和评估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噪声监测数据的采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监测点位选择:根据监测目的和要求,在监测区域内选择合适的点位进行监测。
监测点位的选择应该能够全面反映噪声污染情况,并覆盖不同噪声源的影响范围。
2. 监测设备和方法:噪声监测通常使用专业的噪声仪器,如声级计、频谱分析仪等。
监测设备应该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并经过校准和检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监测方法应该科学合理,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噪声的特征和水平。
3. 数据采集和处理:在监测过程中,需要对噪声进行连续采集,并记录下相应的数据。
监测数据通常包括噪声的声级、频谱、持续时间等参数。
采集到的数据应该及时传输到数据处理系统中进行分析和整理。
4. 数据分析和评估: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噪声的时空分布特征,评估噪声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程度。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GIS技术等,以综合评价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趋势。
5. 结果报告和建议: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编制噪声监测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报告应该详细描述监测过程、数据分析方法和结果,以及对噪声污染控制的建议。
建议可以包括调整噪声源的位置、采取隔音措施、制定噪声管理政策等。
噪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制定噪声管理政策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噪声问题,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质量。
噪声监测数据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工业生产、建造设计等领域。
通过合理利用噪声监测数据,可以实现环境噪声的控制和管理,提升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环境噪音监测标准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制定环境噪音监测的标准,以确保公众和工作场所不受噪音污染的影响。
2. 监测对象
环境噪音监测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场所:
- 市区居民区
- 工业区
- 交通枢纽
- 娱乐场所
- 建筑工地
3. 监测参数
环境噪音监测应关注以下参数:
- A声级(dBA)
- C声级(dBC)
- 频谱分析
4. 监测方法
环境噪音监测应采用以下方法:
- 固定监测点位:选择代表性的监测点位进行连续监测。
- 流动监测:在不同地点进行定点监测,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
- 监测设备:使用符合标准的噪音监测设备进行监测,并定期
校准设备。
5. 监测标准
环境噪音监测应符合以下标准:
- 市区居民区:白天不超过60 dBA,夜间不超过50 dBA。
- 工业区:白天不超过70 dBA,夜间不超过60 dBA。
- 交通枢纽:白天不超过75 dBA,夜间不超过65 dBA。
- 娱乐场所:室内不超过85 dBA,室外不超过75 dBA。
- 建筑工地:白天不超过80 dBA,夜间不超过70 dBA。
6. 监测报告与措施
对于超过监测标准的场所,应编制监测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对于超标场所,应立即采取控制噪音污染的措施,减少噪音
影响。
- 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数据的详细分析、超标原因的分析以及改善措施的建议。
以上即为环境噪音监测标准的概述,旨在保护公众和工作场所免受噪音污染的影响。
详细的监测方法、设备以及具体标准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进一步制定和完善。
1、社会生活噪声:营业性文化场所、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设备、设施产生的噪声。
2、道路交通噪声: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上,机动车运行所产生的噪声。
3、铁路边界噪声:机车车辆运行所产生的,距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30m处的噪声。
4、二次辐射噪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引起沿线建筑物振动,从而产生的室内二次辐射噪声。
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工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固定设备、设施产生的,在厂界处测量和控制的噪声。
6、建筑施工厂界噪声:建筑物建造过程中产生的,在厂界处测量和控制的噪声。
7、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地铁车和轻轨车车站列车进站、出站时站台的噪声。
8、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例行监测:包括区域声环境监测、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功能区声环境监测。
酒吧噪声扰民案件阶段性调查报告酒吧噪音扰民是目前城市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给居民的居住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对市区内的酒吧噪音扰民案件进行了一次阶段性调查。
以下是我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酒吧噪声扰民案件的发生频率、噪音影响范围以及对居民的影响,以便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测量的方法。
1.问卷调查为了了解酒吧噪音扰民案件的发生频率和影响范围,我发放了200份问卷给居住在市区内的居民。
调查内容包括近期是否遭遇酒吧噪音扰民、扰民频率以及扰民程度等。
共有150份问卷被有效填写和回收。
2.实地测量为了了解酒吧噪音对居民的影响程度,我选择了三个酒吧作为测量点位,并使用噪音测量仪器在离酒吧门前50米的位置进行了噪音测量。
测量结果将作为实地噪音情况的参考依据。
三、调查结果1.问卷调查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期曾遭遇过酒吧噪音扰民的居民占总调查人数的62%。
其中,有56%的居民表示扰民频率为每周至少一次,14%的居民表示扰民频率为每周两次以上。
关于噪音扰民程度,有45%的居民表示受到的影响较大,35%的居民表示受到的影响一般,仅有20%的居民表示受到的影响较小。
2.实地测量结果我选择的三个酒吧的噪音测量结果如下:-酒吧A:测量结果为80分贝;-酒吧B:测量结果为85分贝;-酒吧C:测量结果为78分贝。
根据噪音影响的国家标准,超过70分贝的噪音会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四、调查结论1.酒吧噪声扰民案件属于普遍现象,影响广泛。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超过一半的居民表示近期遭遇过酒吧噪声扰民,且噪音扰民频率较高。
2.酒吧噪声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
超过四分之三的居民表示受到了噪声的影响,其中相当一部分居民表示受到了较大的噪声扰民。
3.酒吧噪音超标属于普遍现象。
根据实地测量结果,我调查的三个酒吧中有两个的噪音超过了国家标准。
综上所述,酒吧噪声扰民是一个普遍存在且影响广泛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噪音监测方案噪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环境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噪音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人们免受噪音干扰,监测噪音的方案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有效的噪音监测方案,旨在准确评估噪音水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一步:设备准备在实施噪音监测方案之前,需要准备相应的设备。
主要的设备包括噪音监测仪和数据记录器。
噪音监测仪应具备高灵敏度和广泛的响应频率范围,以确保准确捕捉各类噪音源的数据。
数据记录器能够将噪音监测仪采集到的数据存储起来,为后续的分析提供支持。
第二步:测量点选择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噪音监测的地点。
这些地点应涵盖各种不同的环境,例如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通过覆盖不同类型的区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噪音问题的来源和分布情况。
第三步:测量时间规划为了获取准确的噪音数据,需要合理规划测量时间。
噪音水平会因时间而异,例如白天和夜晚的噪音水平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在制定测量时间表时,应考虑到不同时间段的特点,并确保足够的测量时间用于数据采集。
第四步:实施测量和记录按照预定的时间和地点部署噪音监测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在测量过程中,记录器应持续记录噪音数据,包括噪音水平、频谱分布等信息。
此外,也可以记录其他相关的信息,如环境温度、湿度等,以便更好地分析噪音数据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第五步:数据分析和评估通过对采集到的噪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对噪音问题的评估结果。
首先,可以对噪音水平进行统计和比较,了解不同地点和时间段的噪音水平差异。
其次,可以绘制噪音频谱图,以便对噪音源进行进一步的识别和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准确评估噪音问题的严重程度,并为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第六步:提出改进措施根据噪音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加强噪音源的管理和监管、采取隔音措施、优化交通组织等。
改进措施的制定应综合考虑噪音的来源和影响因素,旨在减少噪音水平并改善居民和工作人员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关于歌舞厅噪音严重扰民的调查报告】噪声调查报告关于***歌舞厅噪音严重扰民的调查报告市长电话室:2011年11月1日,我局接到你处转来关于市民反映我市青屏大街与北密新路交叉口噪音严重扰民的相关材料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责令青屏派出所依法调查处理。
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1月1日,接到市长电话室转来市民反映***歌舞厅噪音扰民的相关材料后,青屏派出所立即实地调查,已对该场所负责人杨会改作出警告的治安处罚。
11月2日,该所民警再次来到该场所,发现该场所仍存在噪音扰民问题,立即对其下发治安管理通知书,责令其停业整顿,要求整改周围群众提出的问题,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之规定,依法作出200元罚款决定。
我局将进一步关注该场所噪音治理情况,最大限度的消除不安全隐患,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三日“面对面”主题调研报告——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一、融水县教育事业基本情况融水县位于云贵高原第二和第三阶梯结合部的广西西北部,境内山高路陡,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属国定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县、区定特困县。
现辖4镇16乡、205个村民委,全县总面积4663.8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85.46%;耕地面积46.59万亩,其中水田面积24.2万亩,人均有田0.52亩。
2010年,全县有普通高中、完全中学、职业中专、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初中2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中心校及村完小207所,教学点297个,幼儿园15所,特殊学校1所。
普通高中在校生3558人,职高(中专)生826人;初中生25156人,毛入学率96.21% ;小学生6193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6.93% ;在园(班)幼儿8275人;特殊学校学生102人。
全县教职工6651人,其中公办教职工5704人,代课教师439人。
全县教师合格率为:高中92.8%%,初中95.9%,小学98.5%。
中小学校舍面积542312m2;图书总价值767.75万元,仪器总价值962.5万元.二、农民工子女教育遇见的问题及建议我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由于历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农村劳力都外出务工。
ktv噪音检测方法与标准
随着人们娱乐方式的多样化,KTV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娱乐首选之一。
然而,由于KTV的声音往往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噪音污染,因此如何进行KTV噪音检测和标准制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KTV噪音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定点检测和移动检测。
定点检测是在KTV内部设置检测点,使用专业噪声仪器进行检测,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测量。
移动检测则是在KTV周围环境使用便携式噪声仪器进行检测,记录噪音水平和持续时间。
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以全方位地了解KTV的噪音情况。
国家对KTV噪音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室内噪音限制,二是室外噪音限制。
室内噪音限制通常按照建筑设计标准进行规定,而室外噪音限制则根据周围环境噪音水平和居民生活要求进行制定。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KTV噪音符合国家标准,KTV场所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噪音隔音、控制音量、合理设置音响等,并定期进行噪音检测和维护。
总之,KTV噪音检测和标准制定对于保障周围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需要相关部门和KTV经营者共同努力,确保KTV噪音在合理范围内。
- 1 -。
噪声污染监测实施方案范本一、前言噪声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的超出一定标准的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生活造成影响。
为了有效监测和控制噪声污染,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监测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噪声污染监测实施方案范本,供相关单位和个人参考,以期达到规范、科学、有效的噪声污染监测。
二、监测目的1. 了解监测区域内噪声污染的分布情况,为制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 监测环境中噪声污染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和解决噪声污染问题;3. 监测各种噪声源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为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三、监测内容1. 监测范围:本次监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居民区、工业区、交通干道、娱乐场所等;2. 监测对象:监测对象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3. 监测参数:监测参数包括噪声级、频率、持续时间等;4. 监测方法:采用现场监测和远程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四、监测设备1. 声级计: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声级计,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2. 数据记录仪:用于实时记录监测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3. GPS定位仪:用于记录监测点的位置信息,便于后期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
五、监测方案1. 制定监测计划:根据监测范围和监测对象,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确定监测点位、监测时间等;2. 实施监测:按照监测计划,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监测和数据采集;3.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形成监测报告;4. 结果评估:根据监测结果,评估当前噪声污染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六、监测报告1. 报告内容: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范围、监测对象、监测方法、监测结果、评估分析和防治建议等内容;2. 报告形式:监测报告应以书面形式呈现,并附上监测数据和分析图表;3. 报告提交:监测报告应提交给相关环保部门和有关单位,以供参考和决策使用。
七、总结本文档提供的噪声污染监测实施方案范本,是一个基本的框架,具体实施时应根据监测对象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声环境噪音检测标准主要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等文件制定。
这些标准对不同区域和场景的噪音限值进行了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声环境噪音检测标准:
1. 0 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位于城郊和乡村的0 类区域,白天噪音不超过50 分贝,晚上噪音不超过40 分贝。
2. 1 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白天噪音不超过55 分贝,晚上噪音不超过45 分贝。
3. 2 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白天噪音不超过60 分贝,晚上噪音不超过50 分贝。
4. 3 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白天噪音不超过65 分贝,晚上噪音不超过55 分贝。
5. 4 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铁路、机场等区域。
白天噪音不超过70 分贝,晚上噪音不超过55 分贝。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场景的噪音检测标准,如:
1. 昼间噪音不超过60 分贝,夜间噪音不超过50 分贝:适用于特殊住宅区、居民文教区等。
2. 昼间噪音不超过65 分贝,夜间噪音不超过55 分贝: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工业区等。
3. 昼间噪音不超过70 分贝,夜间噪音不超过55 分贝:适用于城市道路、铁路、机场等。
文化市场工作经验材料-处理娱乐场所噪声扰民问题随着我市的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市场在不断地发展壮大,歌舞娱乐场所也在不断做大做强。
目前,我市城区有歌舞娱乐场所90余家。
近几年来,我市对城区歌舞娱乐场所实行宏观调控,合理布局,加强引导,使得歌舞娱乐场所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改变了原来那种散、乱、差的现象。
我们把露天卡拉OK移到室内,以章江北大道为主的高档娱乐场所,以青年路和红旗大道为主的中、低档娱乐场所,形成了娱乐市场一条街,便于集中管理;同时鼓励公平竞争,保护合法经营。
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文化娱乐需求。
我市娱乐场所的繁荣发展,给当地经济带来了相应的增长;但有些歌舞厅存在不同程度的噪声扰民现象,当然,这种现象在其他城市也有类似的情况。
如何处理好噪声扰民现象,作为管理人员首先必须到现场查看,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当前,从在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来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种原因和处理方法:一、因选址不当产生噪声开设歌舞厅的地址紧连住家户或离住家户比较近,楼层的前后左右没有一定的距离和缓冲地带,在营业期间歌舞厅的门窗敞开,其声音很容易传到住户家中产生噪声。
例如有个别的娱乐场所,楼上住户联名投诉到政府部门,状告娱乐场所选址不当,噪声扰民,要求撤消该场所。
处理方法:新开设歌舞厅前的选址很重要,在当前的城市建设这种条件下,首先要按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第九条:“娱乐场所不得在可能干扰学校、医院、机关正常学习、工作秩序的地点设立。
”其次,“娱乐场所的边界噪声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在审批过程中,必须首先取得环保部门的测试报告,对符合国家噪声排放标准的,方可办理审批手续。
第三,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进行公示,附近居民没有反对意见的才可开设娱乐常在以后文化娱乐场所的选址要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这一点十分重要。
只有规划建设好远离居民区的专门的文化娱乐场所,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好娱乐场所噪声扰民问题。
一、总则为加强舞厅噪音污染管理,保障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区域内所有营业性舞厅的噪音污染防治工作。
三、管理职责1. 舞厅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噪音污染防治责任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2. 环保部门负责对舞厅噪音污染进行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3. 居民委员会和街道办事处负责对舞厅噪音污染进行宣传教育和协调处理。
四、噪音污染防治措施1. 舞厅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室内噪音水平,确保室内噪音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2. 舞厅室内音响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噪音污染。
3. 舞厅应合理规划音响设备的布局,避免音箱直接面向居民区,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4. 舞厅应设置隔音屏障,对室内噪音进行隔离,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 舞厅应限制营业时间,避开居民休息时间,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五、噪音监测与报告1. 舞厅经营单位应定期对室内噪音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报环保部门备案。
2. 环保部门应定期对舞厅噪音进行现场监测,确保舞厅噪音符合国家标准。
3. 舞厅经营单位发现噪音超标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降低噪音,并向环保部门报告。
六、违规处罚1. 舞厅经营单位未按规定进行噪音污染防治的,由环保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2. 舞厅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噪音监测结果的,由环保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3. 舞厅经营单位违反本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由环保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环保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通过以上制度,旨在规范舞厅噪音污染管理,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希望各舞厅经营单位认真遵守,共同维护城市环境和谐。
噪声污染监测实施方案噪声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的超出一定标准的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为了有效监测和控制噪声污染,制定一套科学的监测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噪声污染监测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监测目标和范围1. 监测目标:主要监测城市、工矿区、交通干道、建筑工地等噪声密集区域的噪声水平,确保环境噪声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
2. 监测范围:监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干道、娱乐场所等。
二、监测方法和设备1. 监测方法:采用定点监测和移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定点监测主要用于长期监测噪声污染情况,移动监测用于对特定区域或活动进行临时监测。
2. 监测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专业噪声监测设备,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监测频次和时段1. 监测频次:定点监测应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对于特定活动或事件,应根据需要进行临时监测。
2. 监测时段:定点监测应覆盖不同时间段,包括白天、夜晚和节假日等,以全面了解噪声污染情况。
四、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1. 数据采集:监测数据应准确记录并及时上传至相关部门的数据库,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 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应进行统计分析和趋势分析,及时发现噪声污染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五、监测报告和应对措施1. 监测报告:定期编制监测报告,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改善环境噪声的建议和措施。
2. 应对措施: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噪声污染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六、监测质量控制1. 设立监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监测质量。
七、监测成本和效益评估1. 对监测成本进行合理评估,确保监测工作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2. 对监测效益进行评估,及时调整监测方案和措施,提高监测工作的实效性和社会效益。
结语本文对噪声污染监测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参考和指导。
ktv噪音检测方法与标准KTV噪音检测方法与标准KTV是一种娱乐方式,但在娱乐过程中存在噪音,噪音会影响到旁边的居民的生活,因此拥有正确的噪音标准和检测方法非常必要。
本文将围绕KTV噪音检测方法和标准进行讨论。
一、KTV噪音检测的方法1、基于声波测试的方法该方法是检测KTV噪音的最基本方法之一,测试者使用声波测试仪器对KTV的噪声进行监测。
这种方法可以测量不同的频段,判断不同的声音是否正常、合理,同时可以据此制定合理的控制策略。
2、基于声级计测量法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KTV噪音检测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测量KTV的声级,了解其实际噪声情况,以其参考值制定相应的噪声控制指标。
通过声级计即可了解噪声的Lmax、LAMaX、Lmin等标准,最后得出预测的噪声源。
3、环境噪声监测环境噪声监测也是一种有效的KTV噪音检测方法。
此类检测主要是监测KTV外部的噪音,通过监测KTV周围环境噪声的大小,了解KTV 噪音是否超过了合理的限制,在修改方案时可更加具有实用性。
二、KTV 噪声国家标准《噪声环境质量标准》是中国目前的KTV 噪声国家标准,该标准将KTV的噪声分为白天、晚上两个时段。
白天为 7:00—22:00,晚上是22:00—7:00,根据不同的时段,实际的KTV噪声限制也不同。
下面是《噪声环境质量标准》中KTV噪声的具体规定。
1、KTV 店内噪声限制在KTV店内,应根据不同房间的面积和使用情况制定不同的噪声限制,具体限制如下:晚上间:在KTV房间内不得超过55 dB(A),在最严格的限制环境下,噪声不得超过45 dB(A);白天:50 dB(A),最严格环境下的限制为40 dB(A).2、店外噪声限制在KTV店外,噪声限制规定更为严格:晚上:在KTV门外不得超过50 dB(A),最严格的限制环境下,限制值不得超过40 dB(A);白天:在KTV门外,限制值为45 dB(A),最严格的环境下,限制值为35 dB(A);3、噪声控制程序为了保证KTV符合噪声环境质量标准,对于KTV噪声的控制必须具备以下程序:1)在KTV使用之前,进行所有噪声源的系统检测;2)在KTV的内部设置噪声控制环节;3)根据实验测量结果,对KTV的噪声控制方法进行优化;4)在KTV内部建立质量管理与监督控制部门,对KTV的噪声指标值进行日常、周报告、月度统计和上报;5)定期及时检测KTV的噪声控制系统的工作效果。
一、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音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因素。
为改善声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噪音检测专项方案。
二、检测目标1. 评估我市主要噪声源,如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生活噪声等,掌握噪声污染现状。
2. 分析噪声污染对居民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为政府部门制定噪声污染防治政策提供依据。
3. 指导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污染。
三、检测内容1. 交通噪声:道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产生的噪声。
2. 工业噪声:各类工业企业、工厂、生产线等产生的噪声。
3. 建筑施工噪声:建筑工地、拆除工地等产生的噪声。
4. 生活噪声:居民区、商业区、公共场所等产生的噪声。
四、检测方法1. 采取现场检测和仪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2. 现场检测:由专业检测人员对噪声源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和测量。
3. 仪器监测:使用声级计、频谱分析仪等仪器对噪声进行自动监测。
五、检测步骤1. 确定检测区域:根据我市实际情况,选取噪声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作为检测重点。
2. 制定检测计划:明确检测时间、地点、检测方法等。
3. 检测实施:按照检测计划进行现场检测和仪器监测。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噪声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估。
5. 结果反馈:将检测结果向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反馈。
六、检测要求1. 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持证上岗。
2. 检测仪器应具备国家计量认证,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3. 检测过程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4. 检测结果应客观、公正、真实。
七、预期效果通过本专项方案的实施,有望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我市噪声污染治理水平,改善声环境质量。
2. 降低噪声污染对居民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3. 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八、组织实施1. 成立噪音检测专项工作小组,负责方案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噪声监测规范噪声监测是指对环境噪声进行定量、定性监测,以评估噪声对居民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
噪声监测规范是指在进行噪声监测时所需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噪声监测规范的内容,包括监测设备、监测方法、监测点位和监测报告等。
一、监测设备1. 监测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具有检定合格证书。
2. 监测设备应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准确度,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二、监测方法1. 监测应在周边背景噪声较低的条件下进行,避免其他噪声的干扰。
2. 监测应采用标准化的测量方法,如使用标准测量microphone 进行声级测量。
3. 监测时间应足够长,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4. 监测应分为不同时段和不同位置进行,以全面了解噪声污染情况。
三、监测点位1. 监测点位应选择在可能受到噪声影响的区域,如工业区、交通枢纽和居民区等。
2. 监测点位应尽量避免高层建筑、树木和障碍物的阻挡,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3. 监测点位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确定,间距不宜过远,以保证监测的全面性。
四、监测报告1. 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时间、监测点位、监测方法和监测结果等内容,以及监测设备的相关信息。
2. 监测报告应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结果需以表格和图表的形式呈现,以便于分析和比较。
3. 监测报告应客观、准确地反映监测结果,不得隐瞒、篡改或虚假。
噪声监测规范的制定目的是确保噪声监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进一步分析和评估噪声对居民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提供依据。
同时,监测规范的遵守也有助于规范噪声源的管理和减排工作,提高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各类场所的噪声排放限值参考标准一、娱乐场所1.KTV 2。
酒吧、迪厅、慢摇吧 3.会所、美容院、洗浴中心4。
网吧、游戏厅、动漫城 5.酒店此类场所噪声排放限值参考标准如下:《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4.1 边界噪声排放限值4。
1。
1 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噪声不得超过表1 规定的排放限值。
表1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4.1.2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无法进行噪声测量或检测的结果不能如实反映其对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影响度的情况下,噪声测量应在可能受影响的敏感建筑物窗外1m处进行.4。
1.3 当厂界与噪声敏感建筑物距离小于1m 时,厂界环境噪声应在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室内测量,并将表1 中相应的限值减10dB(A)作为评价依据.4。
2 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4.2.1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位于噪声敏感建筑物内情况下,噪声通过建筑物结构传播至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时,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等效声级不得超过表2 和表3 规定的限值。
表2 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等效声级)单位:dB(A)表3 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倍频带声压级)单位:dB4。
2。
2 对于在噪声测量期间发生非稳态噪声(如电梯噪声等)的情况,最大声级超过限制的幅度不得高于10db(A)。
《声环境质量标准》5。
环境噪声限值5.1各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表1规定的环境噪声等效级限值表1 环境噪声限值单位:dB(A)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以下五种类型:0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歌舞厅噪声扰民监测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环境噪声污染
影响日益突出, 歌舞厅噪声扰民投诉居高不下。
监测部门在为污染纠纷调处实施监测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监测环境复杂、监测时机难以把握以及标准本身存在缺陷等实际问题,必须合理选择监测时机和设置监测点位,科学测量背景真实,在投诉人认可的监测工况下取得的监测数据才能真实反映噪声扰民的程度。
关键词:噪声扰民监测布点背景值测量工况
中图分类号:tn957.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china’s environmental noise pollutio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effects, such as ballroom high ambient noise complaints. monitoring department for pollution disputes in mediation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monitoring, often can meet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e complex time is hard to control as well as standard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defective, must be reasonable choice of monitoring time and set monitoring sites, science to measure background real, in the complainant approved monitoring conditions of the monitoring data has to truly reflect the extent of the ambient noise.
key words: ambient noise monitoring; points; the
background value; measurement condition
1 引言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歌舞厅娱乐场所不断增加,在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环境噪声污染影响也日渐突出,环境噪声污染纠纷频发,扰民投诉居高不下。
在依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08)实施监测过程中,由于歌舞厅娱乐场所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受其他环境噪声的影响较大,给噪声监测带来较大的难度。
如何按标准的要求做好歌舞厅娱乐场所噪声扰民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2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浅析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对社会生活噪声排放限值、测量方法、测量结果评价等内容均有较为严谨的规范,对场界噪声测量的布点方式、监测手法、数据处理、效果评价等进行了规定。
该标准是我国关于低频噪声评价的第一部环境保护的标准,第一次提出了固定设备通过结构传声方式影响同一建筑或相连建筑户内声环境质量的室内噪声排放限值——等效a声级以及与其对应的倍频带声压级。
标准对“社会生活噪声”、“边界”、“倍频带声压级”等概念进行了定义,对正确执行本标准具有指导意义。
3 噪声监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监测环境复杂
随着噪声环境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虽然大部分歌舞厅娱乐场
所都分布在城市主干道的商业区内,但是仍有不少设在离居民区较近的地方,有的歌舞厅甚至设在居民区内,监测时受交通噪声、社会生活环境噪声的影响较大,且车流量和车型无规律可循,给噪声监测带来较大的难度。
特别是对于集中在一起的歌舞厅,由于其噪声特性相近,更难单独测量一家的噪声。
如歌舞厅周围建设有围墙,要做到监测点位高于围墙0.5米难度也很大。
3.2 监测时机难以把握
标准将昼间时段定为6:00—22:00,而一般歌舞厅营业时间在晚上8:00至次日凌晨2:00,昼间噪声监测需在晚上10时前完成,而次时段正是人们生活、工作和交通繁忙之时,测量受本底噪声影响较大,且监测部门无法人为地有效降低背景噪声,造成无法满足方法规定的实测值与本底值相差至少3分贝的要求。
同时要满足背景噪声测量时要与测量被测声源时保持一致的测量环境更加不容易。
3.3 标准本身存在缺陷
由于环境噪声测量值修正技术规范尚未颁布实施,现标准规定的固定设备结构传声室内噪声排放限值只涵盖了中心频率31.5~500hz对应的倍频带声压级,而歌舞厅娱乐场所噪声较为复杂,通过结构性传播不仅有低频噪声,还有中、高频噪声,显然,对于出现在中高频段的声环境质量问题将得不到客观的反映,同时31.5hz 到500hz的倍频程频谱分析结果是否要扣本底没有明确指出。
4 对策
4.1 合理选择监测时机
由于昼间时段6:00—22:00正是人们活动最活跃的时候,也就是环境噪声最大的时候,同时歌舞厅娱乐场所一般在21时以后才逐步进入正常营业状态,除非噪声对人民影响很大,否则昼间噪声监测显得意义不大,应将夜间噪声监测作为监测工作重点。
监测过程不可避免受交通噪声影响,交通噪声强度主要受交通车流量的影响,噪声值随时间的变化很大,随机性很强,因此必须合理选择合适的监测时机。
监测部门应根据本地人民生活作息的习惯,尽量将监测时间推后,减少环境噪声对监测工作的影响。
监测时最好采取同步监测的方法,即噪声源和边界(敏感点)噪声同时监测,防止监测人员进行监测时,经营者对噪声源进行调整,减少噪声排放从而影响监测结果的科学性。
另外可以利用声级计暂停功能键,对发生突发性噪声时暂停测量工作,如已记录,可以查询测量数据将异常值删除,尽量测量符合实际的噪声值。
4.2 合理设置监测点位
在监测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新标准规定的要求设置监测点位,除了设置边界监测点位,还要合理设置敏感点监测点位。
如敏感点位与噪声源在同一建筑物内,按照标准规定在敏感点室内设置监测点位即可,但必须在关闭被测房间窗户和室内的其他可能干扰测量的声源情况下进行监测。
如敏感点与噪声源在不同建筑物,特别是噪声源位于高空时,应优先采用在噪声敏感点户外一米设置监测点位,此时的监测结果最能真实反映受噪声源影响情况,购买声级计
时应考虑配备延长管,以便于监测。
如室外监测确有困难,可按标准规定的要求设置室内监测点位进行监测。
4.3 科学测量背景噪声
在实施噪声监测时,不少监测人员往往不考虑或忽视了背景值的测量问题,这是错误的。
因为噪声测量值是声源排放的噪声和其他环境背景噪声的叠加值,如测量值达到标准排放限值,可以不进行背景噪声监测直接评价,但应在报告中进行说明。
如测量噪声值超过排放标准限值,应进行背景噪声测量,如采取措施后,测量值与背景值的差值仍然小于3db时,一般视为不能进行精确测量,可以考虑通过以下方法解决:1、可以就近选择不受被测量对象的噪声源影响的环境声学条件相似的点,作为背景噪声的类比测量点,并以类比测量点位上的背景噪声值作为其近似的背景值,但应在测量记录中予以注明点位等相关情况。
2、采用点声源距离衰减模式公式计算或利用修正曲线进行计算对测量值进行修正。
但在实际现场测量中,由于采用的是随机方式的测量方法,不可能将背景噪声与总声压级同时进行测量,且该方法计算复杂,速度慢,现场监测并不十分适用。
4.4 确定测量工况
由于标准未对监测工况进行规定,从有利于解决污染纠纷的角度出发,监测前,监测部门应建议当地环保信访处理部门召集投诉居民代表到现场监督娱乐场所工况,在认可的经营情况下进行监测,并在监测原始记录当场签字认可。
同时最好在投诉人认为受最
大影响时段进行监测,使监测数据能真实反映娱乐场所对投诉居民的影响程度。
5 结束语
歌舞厅噪声扰民监测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环境监测工作,监测实施前应深入现场了解歌舞厅经营情况、主要声源排放情况、周围敏感点分布情况,合理选择监测时机,科学设置监测点位,严格背景值修正,才能使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gb 22337-2008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 年10月
[2] 容学军《不同类型污染源噪声的监测技术要点》广西广西轻工业 2010年9月
[3] 俞雪琴《浅析噪声仲裁监测过程中的注意点》福建福建化工 2006年4月
[4] 张颖姬,黄海龙《环境噪声监测中应注意的问题》江苏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