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页精品浙教版小学品德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74.27 KB
- 文档页数:31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成长的脚步单元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诚实守信是美德,敢于承认错误同样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了解迷恋游戏机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
知道理解、体谅他人是解决和避免冲突、与人愉快相处的有效方法之一。
懂得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失败是成功之母。
【过程和方法】在生活中能分辨是非,正确地面对错误,并能在教师帮助下告诫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诚实的人,学会一些与人坦诚交往的方法,对不该做的事学会拒绝。
学会如何正确面对与人交往中可能出现的冲突,以及一些避免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能调整自己的心态,并能尝试想办法加以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与人相处中尊重、体谅他人。
相信诚实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对坦荡正直的人心怀敬佩,愿意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并愿意为之约束自己的言行,抵制不良的生活习惯。
对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与憧憬,面对困难和挫折不退缩,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能体验到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围绕学生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挫折,以及如何面对这些挫折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应对挫折,积极地想办法战胜困难,自信地面对生活,健康地成长。
1 诚实是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诚实是一种最重要的人生美德,只有诚实的人才能赢得尊重和信任。
【过程和方法】知道诚实有多种表现:做人坦荡正直、实事求是、敢于讲实话、敢于承担责任,言而有信、信守承诺、公私分明。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能够真心悔改、敢于承认错误、勇于面对自己的责任,这样的孩子才是一个勇敢诚实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1、诚实是做人之本,要诚实地对待自己,更要诚实地对待别人。
2、承认错误并勇于改正同样是诚实勇敢的好孩子。
教学难点将“诚实”落实在行动上。
课堂练习一、我会填空1、诚实是(金子)。
2、只有诚实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3、小洞不补,(大洞)难补。
4、宋朝的(许衡)不吃无主之梨,他后来成了一位杰出的学者与政治家,受到后人的尊敬。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可爱的家乡》:介绍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及发展变化。
2. 《我们的学校》: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校园文化以及尊敬师长的重要性。
3. 《安全伴我行》: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4. 《与人为善》:培养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5. 《热爱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环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及发展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 增强学生的校园文化认同感,培养尊敬师长、团结互助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安全知识。
4.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2. 教学重点: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校园文化;安全知识;关爱他人;保护环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可爱的家乡》一课,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家乡的特色。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在《我们的学校》一课,讲解学校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举例说明遵守规则的好处。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在《安全伴我行》一课,设计关于交通安全的选择题,让学生判断哪些行为是安全的。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在《与人为善》一课,让学生列举身边的善举,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突出课程主题,简洁明了。
2. 板书内容:列出教学重点,便于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一下你心中的家乡。
(2)列举学校的规章制度,并说明遵守这些规则的好处。
(3)请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安全。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是中国人》:第1课《祖国妈妈,您好!》;第2课《56个民族是一家》;第3课《我爱你,中国》。
2. 第二单元《与人为善》:第4课《与人为善,快乐多》;第5课《合作的力量》;第6课《宽以待人》。
3. 第三单元《诚实守信》:第7课《诚实是金》;第8课《守信是美德》;第9课《做诚信的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2. 培养学生与人友善、合作、宽容的品质,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3. 让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人友善的品质以及诚信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挂图、卡片等。
2. 学具:学习笔记、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通过讲述祖国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游戏,培养他们与人友善、合作的品质。
(3)分享诚信小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针对第一单元内容,设计相关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针对第二单元内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与人友善、合作、宽容。
(3)针对第三单元内容,设计诚信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学生复述所学知识,巩固记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单元、课程、重点知识、关键词汇。
2. 板书形式:采用图文结合、提纲式、表格式等,使板书清晰、直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第一单元:请简述祖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特点。
(2)第二单元:请举例说明如何与人友善、合作、宽容。
(3)第三单元:请谈谈你对诚信的认识,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2024年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校园》:认识校园环境,培养爱护公共财物的意识。
2. 《我爱我家》:了解家庭结构,学会关爱家人。
3. 《我们的节日》: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传承民族精神。
4. 《安全伴我行》: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大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校园、家庭和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家庭观念、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知识点,穿插例题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案2. 内容:以提纲形式呈现,包括各章节关键词、重点知识点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一下你的校园,你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2)请列举三个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并简要介绍它们的习俗。
(3)请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的?(4)请谈谈你对环保的认识,以及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实践环保的?答案:(1)示例:我的校园很美丽,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操场。
因为那里有很多运动设施,可以让我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示例:春节、中秋节、端午节。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习俗;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有赏月、吃月饼、团圆等习俗;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习俗。
(3)示例:过马路时,我会遵守交通规则,走斑马线,看红绿灯;在家时,我会注意用火、用电安全;外出时,我会告诉家长我的行踪,确保安全。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的国家,我的家详尽内容: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民族分布等,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基本情况,培养国家观念。
2. 我们都是一家人详尽内容:讲解家庭关系、家庭角色、家庭责任等,引导学生认识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
3. 安全伴我行详尽内容:教授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范侵害等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4. 健康成长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情况,培养国家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
2. 使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增进亲情。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做到知行合一。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国家观念、家庭观念、安全意识和健康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堂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我国的美丽风光,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的特色。
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注重例题讲解。
例如:讲解家庭关系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家庭角色的责任。
3. 练习:设计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让学生列举自己身边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防范措施。
4.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例如:讨论如何关爱家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如下:1. 我的国家,我的家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民族分布2. 我们都是一家人家庭关系家庭角色家庭责任3. 安全伴我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范侵害4. 健康成长生活习惯身心健康远离不良行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一下你家乡的特色。
(2)列举三个你身边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3)谈谈你是如何关爱家人的。
2. 答案:(1)答案不限,描述清楚即可。
2024年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是谁2. 我们的中国3. 我们的朋友4. 生活中的规则5. 做个有礼貌的孩子6. 爱护我们的地球详细内容:1. 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自尊、自信、自爱。
2. 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特点,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3. 学会与人交往,培养友谊,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
4. 学习生活中的规则,遵守纪律,维护公共秩序。
5. 学习文明礼仪,做个有礼貌的孩子,为他人着想。
6. 了解地球环境问题,培养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自我,提高自尊、自信、自爱意识。
2.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学会与人交往,培养友谊,尊重不同文化。
4. 让学生了解并遵守生活中的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5. 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提高道德素养。
6.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为保护地球贡献力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自尊、自信、自爱;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2. 教学重点: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环保教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挂图、卡片、地球仪等。
2. 学具: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故事、歌曲等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品德与社会的联系。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反馈。
六、板书设计1. 品德与社会2. 知识点:我是谁、我们的中国、我们的朋友、生活中的规则、做个有礼貌的孩子、爱护我们的地球3. 关键词:自尊、自信、自爱、爱国、友谊、规则、礼貌、环保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说说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如何改正不足?(2)我们的中国有哪些地理、历史、文化特点?请举例说明。
(3)列举三个生活中的规则,并说明遵守这些规则的意义。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热爱祖国第1课:《美丽的祖国》第2课:《56个民族是一家》2. 第二单元:遵守规则第3课:《社会规则》第4课:《公共秩序》3. 第三单元:关心家乡第5课:《可爱的家乡》第6课:《家乡的变化》4. 第四单元:学会尊重第7课:《尊重他人》第8课:《尊重劳动者》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美丽和丰富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的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3. 让学生关心家乡的发展,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尊重劳动者的品质,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第一单元: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祖国的美丽和丰富文化。
第二单元:如何让学生理解并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第三单元:如何让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第四单元:如何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和劳动者。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关心家乡、尊重他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投影仪、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学习教材内容。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为学生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2. 内容:第一单元:热爱祖国第二单元:遵守规则第三单元:关心家乡第四单元:学会尊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1课:《美丽的祖国》课后习题1、2、3。
第3课:《社会规则》课后习题1、2、3。
第5课:《可爱的家乡》课后习题1、2、3。
第7课:《尊重他人》课后习题1、2、3。
2. 答案:参照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套)第一单元: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1. 课时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了解诚实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诚实品质,提升他们的守信能力。
3. 教学内容:- 了解诚实的含义和重要性- 分享生活中的诚实故事- 游戏与角色扮演:模拟情境,让学生体验诚实的行为- 制定并实践一个诚实计划第二单元:尊重他人是我的美德1. 课时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并提升他们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观点,实现和谐相处。
3. 教学内容:- 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方法- 研究倾听与理解他人的技巧- 角色扮演:模拟情境,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锻炼合作能力第三单元:守护我的环境1. 课时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能力。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行动力和责任感。
3. 教学内容:- 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分享环保行动的经验故事- 角色扮演:模拟情境,让学生表达保护环境的行动- 制定并实践一个环保计划第四单元:学会正确表达与谈话礼仪1. 课时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培养学生正确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谈话礼仪。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恰当表达意见和倾听他人的能力。
3. 教学内容:- 了解正确表达与谈话礼仪的重要性- 研究恰当表达意见和倾听他人的技巧- 角色扮演:模拟情境,让学生练正确的表达与倾听- 小组讨论:讨论一个话题,提升学生的谈话礼仪能力第五单元:学会正确处理矛盾和冲突1. 课时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培养学生妥善处理矛盾和冲突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沟通、妥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内容:- 了解矛盾和冲突的原因和影响- 研究沟通、妥协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角色扮演:模拟情境,让学生学会妥善处理矛盾和冲突- 小组合作:解决一个团队内部的矛盾问题,提升合作能力第六单元: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1. 课时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培养学生文明礼仪和公民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上全册教学计划、教案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了解学科内容的特点,初步建立学科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方法。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
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单元:我的家乡•课时数:4课时•教学内容:1.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家乡的名胜古迹及其故事3.家乡的特色风景和传统文化•教学安排:–第1课时: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进行小组讨论。
–第2课时:学习关于家乡的名胜古迹的知识,进行小组调研和汇报。
–第3课时:学习家乡的特色风景和传统文化,进行集体讨论和展示。
–第4课时:总结本单元内容,进行小测验。
第二单元:食品与健康•课时数:5课时•教学内容:1.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功效2.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教学安排:–第1课时:学习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功效,进行小组讨论。
–第2课时:讨论和总结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第3课时: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小组调查。
–第4课时:展示食品安全小组调查结果,进行集体讨论。
–第5课时:总结本单元内容,进行小测验。
第三单元:勤俭节约•课时数:3课时•教学内容:1.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和方法2.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教学安排:–第1课时:学习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和方法,进行小组讨论。
–第2课时:讨论和总结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第3课时:进行关于节约资源和勤俭节约的小测验。
第四单元:守法与公德•课时数:4课时•教学内容:1.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的意义和作用2.学习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并掌握基本常识•教学安排:–第1课时:介绍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的意义和作用。
–第2课时:学习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3课时:针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4课时:总结本单元内容,进行小测验。
教学评价与反馈1.各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鼓励学生间的互动和合作,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的学校第1节:美丽的校园第2节:我们的班级2. 第2章:我们的家乡第1节:家乡的地理特点第2节:家乡的传统文化3. 第3章:我们的节日第1节:传统节日第2节:现代节日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自己的学校、家乡和国家的节日,增强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品德素养。
3. 激发学生对家乡和国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感受到品德教育的内涵。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家乡和国家的情感,提高品德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学校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自己的学校。
a. 美丽的校园:让学生描述自己学校的美丽景色,分享校园里的趣事。
b. 我们的班级:介绍班级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凝聚力。
2. 新课导入:以家乡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特点和文化传统。
a. 家乡的地理特点:让学生通过图片、地图等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产等。
b. 家乡的传统文化: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魅力。
3. 节日主题活动:通过对比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a. 传统节日:讲解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让学生动手制作节日手工艺品。
b. 现代节日:介绍国庆、儿童节等现代节日,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4. 随堂练习: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我们的学校:美丽的校园、我们的班级2. 我们的家乡:家乡的地理特点、家乡的传统文化3. 我们的节日:传统节日、现代节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以“我的学校”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同伴课文:友谊的力量、团队精神、尊重与包容实践活动:同伴互助、团队游戏、角色扮演2. 我们生活的环境课文:美丽家园、环保行动、绿色生活实践活动:环保小制作、社区调查、垃圾分类3. 安全与健康课文:安全意识、健康生活、自救自护实践活动:安全演练、健康饮食、急救知识4. 遵守规则课文:规则的意义、遵守校规、遵守法律实践活动:模拟法庭、校规宣传、法律知识竞赛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友谊、团队精神、尊重与包容的重要性,学会与人交往、合作。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养成爱护环境、绿色生活的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知识和方法。
4.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法律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环保意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的培养。
2. 教学重点:友谊、团队精神、尊重与包容、遵守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废旧物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教学内容。
2. 新课导入:讲解新课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重点、难点。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品德与社会2. 板书内容:友谊、团队精神、尊重与包容环保意识、绿色生活安全意识、自救自护遵守规则、尊重法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好朋友”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设计一个环保实践活动,并写出活动方案。
分析学校里的不文明现象,提出整改措施。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三单元生活在集体中第一课:你是我的好朋友教学目标:1、知道朋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2、感受友谊的可贵,知道拥有一些好朋友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3、学会欣赏与宽容,善于发现朋友身上的闪光点,并乐意向他学习。
重点难点:重点:1、知道朋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2、真正感受到友情的可贵。
难点:善于发现朋友身上的闪光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找朋友》这首歌的录音磁带或歌曲VCD。
2、制作从树苗变成参天大树的动画课件。
学生准备:1、了解好朋友的相关资料。
2、搜集有关友谊的名言和小故事。
3、准备一张漂亮的卡纸。
教学设计:一、了解自己的好朋友1、教师播放歌《找朋友》。
全班随着乐声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寻找自己的好朋友。
2、教师引导学生领悟:在集体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好朋友。
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进步,是多么的快乐!3、教师:你有哪些好朋友?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自愿上台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4、教师:你了解你的好朋友吗?学生填写"展示台"相关内容。
5、讨论交流好朋友的资料,形式不限。
可集体交流、小组交流、朋友间交流,一起分享快乐。
二、进入"友谊谷"1、教师:友情是世界上最纯真的感情,古今吕外,许多名人学者都对友情有着深刻而又独特的见解,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语句。
2、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名言,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3、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友谊的名人名言或小故事?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4、教师出示从树苗变成参天大树的动画。
(画外音)让我们和好朋友用真诚去播种,用热情去浇灌,用爱心去呵护,让小树苗早日成为参天大树,让我们友谊之树常青。
三、制作"闪光卡"1、教师:多关心别人,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多赞美别人,你会得到更多的好朋友。
2、教师:你的朋友们有哪些优点?学生先说一说朋友的优点。
3、教师指导学生制作"闪光卡",将朋友的优点写在"闪光卡"上。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计划教案一、学生情形分析中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专门是四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适应,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三、教学进度四、教学要紧措施1、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及时进行二次备课,并做好课后小记。
2、重视课前预备环节,努力使每次上课老师学生都有充分的预备。
3、精心策划,指导学生开展好课内外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4、专课专用,不占用品社课的教学时刻。
5、多看教学杂志,多听其他老师的课。
更新教学理念,把握教学新动向。
6、充分利用班队课,谈话课进行教育,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整体提高。
7、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乐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一辈子态度,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8、经常与家长联系,让小孩在各种环境下良好的成长第一单元成长的脚步1、诚实是金教学目标:1、明白诚实是一种最重要的人一辈子品德,只有诚实的人才能赢得尊重和信任。
2、明白诚实有多种表现:有做人坦荡正直、实事求是、敢于讲实话、敢于承担责任,言而有信、信守承诺、公私分明。
3、明白得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错误,能够真心悔改、敢于承认错误、勇于面对自己的责任,如此的小孩才是一个勇敢诚实的好小孩。
教学重点:1、诚实是做人之本。
2、承认错误并勇于改正同样是诚实的小孩。
教学难点:将“诚实”落实在行动上。
教学预备:1、教师预备:课件、故事《精神癌》、组织学生表演小品2、学生预备:收集与“诚实”有关的古今谚语、格言和故事;每人预备一张白纸,上面画有一棵大树。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我的学习我做主了解学习的重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章节内容:第12页。
2. 时间的珍贵认识时间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章节内容:第34页。
3. 合作共赢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共事。
章节内容:第56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以及团队协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PPT、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时间管理对比图片,让学生讨论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学习第一章“我的学习我做主”,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讲解教材第12页,让学生分享自主学习的方法。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进行分享。
4. 新课导入:学习第二章“时间的珍贵”,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讲解教材第34页,让学生通过实例学会珍惜时间。
5. 例题讲解:讲解时间管理的方法,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6. 新课导入:学习第三章“合作共赢”,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讲解教材第56页,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体验合作的力量。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品德与社会——自主学习、时间管理、团队合作2. 板书内容:自主学习:学习的重要性、自主学习方法时间管理:时间的珍贵、合理安排时间团队合作:合作共赢、团队协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制定一份学习计划。
(2)谈谈你在生活中是如何珍惜时间的,举例说明。
(3)与同学分享一个你参与团队合作的经历,谈谈你的收获。
2. 答案:(1)学习计划示例:周一至周五,每晚79点进行自主学习,包括预习、复习、练习等。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的学习我自主2. 时间的脚印3. 爱的守护4. 诚信与我同行5. 网络生活6. 低碳生活我先行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诚实守信、遵守网络规则的良好品质。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自主学习能力、诚信品质、网络素养的培养。
2. 教学重点:时间管理、关爱他人、环保意识、网络道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挂图等。
2. 学具:学习用品、实践作业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教材内容,结合例题、随堂练习进行教学。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5. 课后实践:布置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清晰、简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1. 自主学习2. 时间的脚印3. 爱的守护4. 诚信与我同行5. 网络生活6. 低碳生活我先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我的学习计划表;(2)时间管理问卷调查;(3)关爱身边的人;(4)网络道德小故事;(5)低碳生活实践记录。
2. 答案:(1)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2)学生完成问卷调查,分析时间管理情况;(3)学生以日记形式记录关爱他人的事例;(4)学生编写网络道德小故事,传递正能量;(5)学生记录低碳生活实践过程,分享经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教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能力,强化诚信、网络素养、环保意识等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