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47.64 KB
- 文档页数:5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一种表示方法,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了解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指在已知一些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数量的情况下,计算其他物质的数量或者化学反应的产物。
1. 摩尔计算在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摩尔数量,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表示物质的摩尔比例关系。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n = m/M其中,n代表物质的摩尔数量,m代表物质的质量,M代表物质的摩尔质量。
例如,当已知反应物的质量为m1,摩尔质量为M1,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为a1、a2时,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生成物的摩尔数量n2: n2 = n1 * a2/a12.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计算在已知一些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数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其他物质的数量。
以化学反应A + B → C + D为例,已知反应物A的摩尔数量为n1,反应物B的摩尔数量为n2,可以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计算生成物C和D的摩尔数量n3和n4。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关系:a1A + a2B → a3C + a4D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n3 = n1 * a3/a1n4 = n2 * a4/a23. 反应物的过量与限量在实际的化学反应中,往往会有某一种反应物存在过量或限量的情况。
过量反应物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存在较多的物质,它的数量不会对反应的摩尔数量产生影响;限量反应物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存在较少的物质,决定了反应的摩尔数量。
假设在化学反应A + B → C中,反应物A的摩尔数量为n1,反应物B的摩尔数量为n2,反应物A与B的化学计量比为a1:a2,已知反应物B为限量反应物。
则反应完全进行时,根据摩尔计算可得: n3 = n1 * a3/a1n4 = n2 * a4/a2其中,a3和a4表示反应物A和B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n3和n4分别表示生成物C和D的理论摩尔数量。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1.化学反应的计算公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化学方程式可以用来描述化学反应的物质的量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推导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如物质A与物质B反应生成物质C和物质D,化学方程式为A+B→C+D,那么A与B的物质的量关系可以表示为n(A)/n(B)=n(C)/n(D)。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关系和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推导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如物质A与物质B反应生成物质C和物质D,化学方程式为A+B→C+D,如果已知A的质量m(A),可以通过计算得到C的质量m(C),其计算公式为m(C)=(m(A)/M(A))*M(C),其中M(A)和M(C)分别为A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
2.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摩尔浓度的定义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的比值,可以根据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来计算。
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为C=n/V,其中C为摩尔浓度,n为溶质的物质的量,V为溶液的体积。
-摩尔浓度与质量浓度的转换当已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浓度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摩尔浓度。
质量浓度与摩尔浓度的转换公式为C=(m/M)/V,其中C为摩尔浓度,m为溶质的质量,M为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V为溶液的体积。
3.溶液的稀释计算公式-稀释液的物质的量当溶质溶液需要稀释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稀释液需要的物质的量。
稀释液的物质的量计算公式为n(稀释液)=n(溶质溶液)*(V(溶质溶液)/V(稀释液)),其中n为物质的量,V为体积。
-稀释液的浓度当溶质溶液需要稀释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稀释液的浓度。
稀释液的浓度计算公式为C(稀释液)=C(溶质溶液)*(V(溶质溶液)/V(稀释液)),其中C为浓度,V为体积。
4.气体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了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PV=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来描述化学反应的方式。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物质的数量关系,从而进行计算。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
1.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物质的摩尔数关系: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代表了物质里的原子或分子的数量。
根据方程式,可以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物质的摩尔数关系。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O2->2H2O,可以得知每2摩尔的H2反应生成2摩尔的H2O。
2.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原子质量,可以计算反应物的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H2 + O2 -> H2O,已知2mol的H2,需要计算H2的质量。
根据氢气的摩尔质量(2g/mol),可以计算出质量为4g。
3.计算反应产物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反应产物的摩尔数及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H2 + O2 -> H2O,已知4g的H2,需要计算产生的H2O的质量。
根据反应式的摩尔比为1:1,可以计算出摩尔数为2mol 的H2O,进而计算出质量为36g的H2O。
4.计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摩尔数及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 + O2 -> 2H2O,已知2mol的H2和2mol的O2,需要计算剩余的H2O的摩尔数和质量。
根据反应式的摩尔比为2:1,可以计算出剩余的摩尔数为1mol的H2O,进而计算出质量为18g的H2O。
5.计算反应过程中的气体的体积:对于气体反应,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过程中的气体的体积。
根据烧瓶法则(Avogadro's law),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摩尔数成正比。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 + O2 -> 2H2O,已知2mol的H2和1mol的O2,根据化学反应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出反应产生2mol的H2O。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I、【知识点的认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步骤一般分为六步:1.设未知量,即---的质量为x。
2.书写用到的化学方程式(即写→配→标→注),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至关重要的。
3.将用到的物质的质量关系标注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上行是相对质量关系(即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乘以相应的化学计量数得来的),下行是纯物质质量(即已知量和未知量x)。
4.列计算用到比例式,即上行的相对质量比等于下行的实际质量比。
5.求算结果,注意一定要有单位。
6.写出简明的答案,一般是问什么就答什么。
举例说明: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格式,以“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如果制取10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多少吨?”为例,介绍如图所示:II、【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
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审题是非常关键的,一般是抓住“三找”;即一找化学反应方程式,二找已知量和未知量x,三找用到的相对质量关系。
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一般可以简记为:“六步七行”。
其中的“六步”,又可以对应着简记为:“设、方、质(分为相对质量和实际质量两行)、比、算、答”。
3.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⑴设未知量x时,x的后面不要带单位;⑵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切记严格地按照“写→配→标→注”步骤细心书写;⑶找质量关系时,最好先找下一行的实际质量关系(即已知量和未知量),然后再对应着找上一行的相对质量关系。
并且,切记将它们都写在相应的化学式的正下方,分居上下两行。
常见化学方程式及常用计算公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
它们是描述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的关键工具。
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包括:1.原子反应方程式:原子反应方程式描述的是原子之间的化学反应。
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原子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H₂+O₂→2H₂O。
2. 离子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描述的是带电离子之间的化学反应。
例如,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u²⁺(aq) + 2OH⁻(aq) → Cu(OH)₂(s) +2Na⁺(aq) + SO₄²⁻(aq)。
3. 分解反应方程式:分解反应方程式描述的是一个化合物分解成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物质的反应。
例如,过氧化氢分解反应可以表示为:2H₂O₂(aq) → 2H₂O(l) + O₂(g)。
4.合成反应方程式:合成反应方程式描述的是两个或更多个物质结合形成一个新物质的反应。
例如,硫磺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合成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S(s)+O₂(g)→SO₂(g)。
常用的化学计算公式包括:1. 摩尔质量的计算: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
它可以通过周期表上的原子质量和化学式中各元素的摩尔数来计算。
例如,H₂O的摩尔质量为2×1.008 g/mol + 16.00 g/mol = 18.02 g/mol。
2. 摩尔浓度的计算: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它可以通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除以溶液的总体积来计算。
例如,一升溶液中含有0.1摩的NaCl,则其摩尔浓度为0.1 mol/L。
3.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质量、摩尔数和氧化态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可以通过反应方程式和氧化态的改变来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摩尔比或质量比。
4.溶液配制的计算:在实验室中,需要根据给定的溶液浓度和体积来准确配制溶液。
此时,可以使用摩尔浓度和溶液体积的关系来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总结初中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 相对分子质量(Mr)- 定义: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 计算公式:- 对于单质,如O_2,Mr = 16×2 = 32;- 对于化合物,如H_2O,Mr=(1×2 + 16)=18。
2. 元素质量比。
- 计算公式:在化合物AxBy中,A、B元素的质量比=(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x):(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y)。
- 例如,在CO_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12×1):(16×2)=12:32 = 3:8。
3. 元素的质量分数。
- 计算公式:ω(A)=(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 例如,在NH_4NO_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ω(N)=(14×2)/(14×2 +1×4+16×3)×100%=(28)/(80)×100% = 35%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 例如:2H_2+O_2{点燃}{===}2H_2O,H_2、O_2、H_2O的质量比为(2×2):32:(2×18)=4:32:36 = 1:8:9。
2. 计算步骤(以加热分解15.8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 设未知量:设可制取氧气的质量为x。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_4{}{===}K_2MnO_4+MnO_2 + O_2↑。
- 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KMnO_4的相对分子质量=39 + 55+16×4 = 158,O_2的相对分子质量=32。
- 已知KMnO_4的质量为15.8g。
- 列比例式求解:-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KMnO_4与O_2的质量比(2×158):32,可列出比例式(2×158)/(32)=(15.8g)/(x),解得x = 1.6g。
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一、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达到稳定状态,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为化学方程式中所示的比例。
平衡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定律来描述,其中最常见的是质量作用定律(也称为质量作用定律)和刚度定律。
1.质量作用定律(质量作用定律)质量作用定律(质量作用定律)是描述气体或溶液中化学平衡的定律。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对于气体反应,在恒温下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压之间的比值等于各物质在平衡时的摩尔数之比。
对于溶液反应,在恒温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比等于各物质在平衡时的摩尔数之比。
2.刚度定律刚度定律描述了气体或溶液中化学平衡时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浓度之比(在适当的条件下)。
与质量作用定律类似,刚度定律也使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来表示。
二、化学方程式的摩尔计算例如,对于化学反应2A+3B->C+D,如果已知A的摩尔量,我们可以通过计算B的摩尔量来计算C和D的摩尔量。
如果已知A和D的摩尔量,我们可以通过计算B和C的摩尔量来计算A的摩尔量。
三、物质的转化1.摩尔转化摩尔转化是一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摩尔比计算物质的转化的方法。
通过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量和摩尔比,可以确定反应物的转化程度和生成物的生成程度。
2.质量转化质量转化是一种通过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确定物质转化的方法。
在这种计算中,需要考虑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关系和摩尔质量。
四、化学计算化学计算涉及到化学方程式的摩尔质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相关计算。
化学计算可以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摩尔计算、质量转化计算等。
在化学计算中,需要理解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摩尔比和物质量的关系,掌握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使用摩尔计算和质量计算来解决问题。
总结: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涉及到平衡、摩尔计算、物质转化和化学计算等内容。
在这些计算中,需要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化学计算的方法,掌握平衡定律和摩尔质量的计算,能够准确地进行化学计算和问题求解。
初中常见化学方程式及常用计算公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记号式。
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包括:1.酸碱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HCl+NaOH→NaCl+H2O2.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H2SO4+CaO→CaSO4+H2O3.酸和金属反应:2HCl+Zn→H2+ZnCl24.过氧化氢分解反应:2H2O2→2H2O+O25.铁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4Fe+3O2→2Fe2O36.燃烧反应(燃料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H4+2O2→CO2+2H2O7.碱金属和水反应放出氢气:2Na+2H2O→2NaOH+H28.非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生成酸:SO3+H2O→H2SO4常用计算公式包括:1.摩尔浓度(溶质在溶液中的物质量与溶液体积的比值)的计算:摩尔浓度=溶质物质的物质量/溶液的体积2.反应物质量计算(已知摩尔量和摩尔质量):物质量=摩尔量×摩尔质量3.摩尔质量计算(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和):摩尔质量=元素相对原子质量1+元素相对原子质量2+...4.摩尔质量与物质量的转换:摩尔质量=物质量/摩尔量5.摩尔比计算(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例):摩尔比=反应物的摩尔量/反应物的摩尔量6.理论产量计算(反应得到的物质的最大可能量):理论产量=反应物的摩尔量×产物的摩尔系数7.推断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质量/(体积×摩尔体积)8.摩尔体积计算(气体的体积与摩尔量的比值):摩尔体积=体积/摩尔量这些化学方程式和计算公式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内容,掌握它们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和进行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几种常用方法1.物质量计算方法:a)学化学家通过摩尔计算方法来计算物质质量。
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量是以摩尔或原子核数表示的,通过已知物质的摩尔数和摩尔质量,可以计算其他物质的质量。
b)对于反应物的质量计算,可以使用物质的质量与摩尔质量的关系来计算。
例如,对于一元一次反应,可以使用已知反应物质量与反应物摩尔质量的比例关系计算出其他物质的质量。
c)对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合物的含量计算,可以使用已知反应物质量与化合物总质量的比例关系来计算。
例如,在酸碱滴定反应中,已知酸的质量与盐中酸的摩尔质量的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盐的质量。
2.浓度计算方法:浓度是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在溶液中的含量表达方式。
在化学反应中,已知反应物浓度,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产物的浓度。
具体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a)对于溶液反应,可以使用摩尔计算方法来计算产物的浓度。
已知反应物浓度与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关系,可以计算产物的摩尔浓度。
b)对于溶液反应,可以使用体积计算方法来计算产物的浓度。
已知反应物的体积与摩尔浓度的关系,可以计算出产物的体积浓度。
c)对于固体态反应,可以使用溶解度计算方法来计算产物的浓度。
已知反应物质的溶解度与摩尔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产物的浓度。
3.反应速率计算方法:反应速率是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的进程速度。
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速率,可以了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反应机理和影响因素等。
具体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a)对于简单的一级反应,可以使用速率常数计算方法来计算反应速率。
已知反应物的浓度与速率常数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反应速率。
b)对于复杂的多级反应,可以使用速率常数和反应机理计算方法来计算反应速率。
已知反应物的浓度、速率常数和反应机理,可以计算出反应速率。
c)对于固体态反应,可以使用表观反应速率计算方法来计算反应速率。
已知反应物浓度、粒径和溶液搅拌速率等因素,可以计算出反应速率。
4.热效应计算方法:热效应是化学方程式中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引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它描述了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
在化学学习中,常常需要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如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摩尔比率、计算反应物的质量变化等。
本文将介绍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方法。
摩尔比率计算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表示它们在反应中的摩尔比率。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可以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摩尔比率。
假设有以下化学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根据方程式可以得知,2 mol 的H₂ 能够与 1 mol 的O₂ 反应生成 2 mol 的H₂O。
依此可得以下摩尔比率: - H₂ : O₂ = 2 : 1 - H₂ : H₂O = 2 : 2质量变化计算化学方程式不仅可以用于计算摩尔比率,还可以用于计算反应物的质量变化。
通过计算反应物质量的变化,可以了解反应的进程和结果。
考虑以下化学方程式:2H₂ + O₂ → 2H₂O已知初始时,H₂ 的质量为 10 g。
可通过以下步骤计算反应后产物H₂O 的质量:1.计算H₂ 的摩尔数:10 g H₂ * (1 mol H₂ / 2 g H₂) = 5mol H₂2.根据方程式可知,2 mol 的H₂ 能够生成 2 mol 的H₂O。
所以 5 mol 的H₂ 会生成 5 mol 的H₂O。
3.计算H₂O 的质量:5 mol H₂O * (18 g H₂O / 1 molH₂O) = 90 g H₂O通过以上计算,可以得知反应后产生的H₂O 的质量为90 g。
反应过程中的计算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计算反应过程中其他相关物质的质量或浓度变化。
这需要结合化学方程式和给定的初始条件进行计算。
考虑以下反应:2NaCl + H₂SO₄ → 2HCl + Na₂SO₄初始时,已知H₂SO₄ 的质量为 100 g。
我们想要知道反应过程中生成的 HCl 的质量。
1.根据方程式,H₂SO₄ 和 HCl 的摩尔比率为 1:2。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
理论依据:所有化学反应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
基本依据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为定值.而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例如: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其中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m(Mg):m (O2):n(MgO)=48:32:80=3:2:5。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
含杂质的计算,在实际生产和实验中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因此解题时把不纯的反应物换算成纯净物后才能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而计算出的纯净物也要换算成实际生产和实验中的不纯物。
这些辅助性计算可根据有关公式进行即可。
2。
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相关量(通常指质量;必须需纯净的(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若是气体体积需换算成质量,若为不纯物质或者溶液,应先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1)气体密度(g/L)=(2)纯度=×100%=×100%=1-杂质的质量分数(3)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综合计算:1. 综合计算题的常见类型(1)将溶液的相关计算与化学方程式的相关计算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计算。
(2)将图像、图表、表格、实验探究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2. 综合计算题的解题过程一般如下:综合型计算题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的重点、难点。
这种题类型复杂,知识点多,阅读信息量大,思维过程复杂,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应用能力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它考查的不仅是有关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知识,也是考察基本概念、原理及元素化合物的有关知识。
综合计算相对对准度较大,但只要较好地掌握基本类型的计算,再加以认真审题,理清头绪,把握关系,步步相扣,就能将问题顺利解决。
3.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综合计算题,问题情景比较复杂。
初中常见化学方程式及常用计算公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它包括两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
每个物质都用化学式或分子式表示。
常见化学方程式:1.酸碱反应:-钠氢氧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NaOH+HCl→NaCl+H₂O-碳酸钠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硫酸钠:Na₂CO₃+H₂SO₄→NaHCO₃+Na₂SO₄2.化合反应:-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磷酸五氧化二磷:P₄+O₂→P₄O₁₀-铁与硫反应生成硫化铁:Fe+S→FeS3.分解反应:-碳酸钾经加热分解生成氧气和碳酸二氧钾:2K₂CO₃→2K₂O+3CO₂-过氧化氢经加热分解生成水和氧气:2H₂O₂→2H₂O+O₂常用计算公式:1.计算物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可以通过每种元素的摩尔质量相加得到。
例如,水的摩尔质量可以通过氢的摩尔质量(1 g/mol)与氧的摩尔质量(16 g/mol)相加得到,所以水的摩尔质量为18 g/mol。
2.计算质量和物质的摩尔数之间的关系:质量和物质的摩尔数之间可以使用物质的摩尔质量进行转换。
质量(g)= 摩尔数× 摩尔质量。
例如,氯化钠的摩尔质量为58.5 g/mol,如果知道氯化钠的摩尔数为2 mol,可以计算其质量为117 g。
3.计算摩尔浓度:摩尔浓度可以通过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的体积之比计算得到。
摩尔浓度(mol/L)=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L)。
例如,如果有0.1 mol NaCl 溶于1 L 的溶液中,摩尔浓度就为 0.1 mol/L。
4.计算气体的摩尔体积:气体的摩尔体积可以通过摩尔数与气体的摩尔体积常量(理想气体常量)之积计算得到。
摩尔体积(L)= 摩尔数× 摩尔体积常量(22.4L/mol)。
例如,如果有2 mol 氧气,其摩尔体积为2 × 22.4 L = 44.8 L。
这些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和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和计算化学量。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几种常用方法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几种常用方法化学方程式(Chemical Equation),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接下来就由店铺带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几种常用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质量守恒法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各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守恒的。
抓住守恒这个中心,准确建立已知量与待求量的等量关系,是用质量守恒法解题的关键。
此法在化学计算中应用广泛。
例1. 向5g铜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氢气,并加热。
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残留固体的质量为4.2g。
求原混合物中含氧化铜和铜粉各多少克?分析:由题意可知,反应前后铜元素的质量在固体中是没有变化的,根据铜元素质量守恒,即可建立方程,求出混合物中氧化铜和铜粉的质量。
解:设混合物中含CuO的质量为x g,则含Cu的质量为(5-x)g,由反应前后铜元素的质量相等,得:x·Cu/CuO+(5-x)=4.2即:x·64/80+(5-x)=4.2x=4原混合物中含Cu的质量为5-4=1(g)答:原混合物中含氧化铜4g;含铜1g。
二、差量法根据化学反应前后某一状态的物质之间的质量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例的关系进行计算的方法称为差量法。
在化学反应中,虽然从整体上看存在着质量守恒的关系,但某一状态的物质(例如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会发生反应(增加或减少),这一差值称为差量。
差量与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有着正比例关系,通过这种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与之相关的待求量。
因此,寻找差量,正确建立差量与待求量的比例关系,是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
在有沉淀或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中,常用差量法进行计算。
例2. 某学生将16g氧化铜装入试管中,通入氢气并加热。
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称得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是14.4g。
问有多少克氧化铜被还原?分析: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的氧化铜失去氧的质量。
化学式有关计算的方法总结:一、质量守恒法例一、在A+B=C+2D中,已知2.9gA跟4.9gB完全反应,生成6gC,又知道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思路点拨】本题可以利用质量守恒法解,质量守恒法是利用变化前后物质质量保持不变这一原理进行求解。
【解析】由题意得知2.9gA和4.9gB是完全反应的。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产物C和D的质量之和应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因此生成D的质量为:(2.9g +4.9g)-6g=1.8g。
然后再根据AD反应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然后求出A的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解: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由题意得生成D的质量为:(2.9g+4.9g)-6g=1.8gA+B=C+2Dx2×18 2.9g 1.8gx=58答: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8。
【总结升华】运用守恒法的解题关键在于找出等量关系,往往从物质质量守恒或元素质量守恒着手。
举一反三:【变式3】将含有15gA,10gB,9gC的粉末状混合物充分加热,发生化学反应后,A剩余3g,B增加到25g,C已消耗完,并有气体D放出,反应过程中,各物质质量变化的比值A∶B∶C∶D为()A.5∶4∶3∶2B.4∶5∶3∶2C.3∶2∶4∶5D.2∶3∶5∶4【变式4】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相互化合时,只生成30g新物质D,若再增加10gC,A与C正好完全反应,则A与B参加化学反应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
二、利用差量法计算例二、将若干克锌粒投入到50.6g稀硫酸中,称得反应完成后溶液的质量为63.2g。
求反应生成氢气多少克?【思路点拨】本题可以利用差量法来解决。
差量法是根据题中相关量或对应量的差值求解的方法,它把化学变化过程中引起的一些物理量的增加或减少的量放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作为已知量或未知量,利用对应量的比例关系求解。
差量法解题关键是弄清这个“差”是谁与谁之间的差,如何与化学方程式联系起来。
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化学方程式是一种表示化学反应的方式,包含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比例、质量比、体积比等,并推导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量关系。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一、摩尔比例计算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表示了它们的摩尔比例关系。
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
例如,对于以下方程式:2H2+O2→2H2O可以看出,对于每2个H2分子,需要1个O2分子才能完全反应生成2个H2O分子。
因此,H2和O2的摩尔比例为2:1二、质量比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首先,需要知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质量。
以摩尔质量单位为1g/mol为例,对于以下方程式:2H2+O2→2H2O已知H2的摩尔质量为2 g/mol,O2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
因此,H2和O2的质量比为(2 g/mol)×2:(32 g/mol)×1=4:32=1:8三、体积比计算对于气体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体积比。
首先,需要知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体积。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 mol的任何气体在标准温度和压力(273.15 K、1 atm)下的体积为22.4 L。
以摩尔体积单位为22.4 L/mol为例,对于以下方程式:2H2(g)+O2(g)→2H2O(g)可以得到H2和O2的体积比为(22.4 L/mol)×2:(22.4L/mol)×1=44.8:22.4=2:1四、限定反应计算在实际反应中,反应物的数量可能超过所需量,导致一些反应物未能完全消耗。
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实际反应物的量。
例如,考虑以下反应:2Na+Cl2→2NaCl已知有3 mol的Na和2 mol的Cl2反应,求反应后剩余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
根据方程式的摩尔比例关系,3 mol的Na所需的Cl2为(3 mol)×(1 mol Cl2/2 mol Na)=1.5 mol Cl2、因此,剩余的Cl2为2 mol - 1.5mol = 0.5 mol。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符号方程式,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方便地进行化学计算和判断反应的进行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常常涉及到物质的量的关系、反应产物的生成量等问题。
下面将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1.物质的量的关系计算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关系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2H2+O2→2H2O如果给定了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 mol,则氧气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关系计算出来。
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比,氧气的系数为1,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
类似地,如果给定了水的物质的量为3 mol,则氢气的物质的量也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关系计算出来。
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比,氢气的系数为2,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3=6 mol。
2.反应产物的生成量计算在一些化学实验中,需要根据反应的物质的量计算产物的生成量。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Fe2O3+3CO→2Fe+3CO2如果给定了铁(III)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和6 mol,则铁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关系计算出来。
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比,铁的系数为2,铁的物质的量为2×4=8 mol。
类似地,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关系计算出来。
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比,二氧化碳的系数为3,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3×6=18 mol。
3.反应剩余物质的计算在一些限制反应中,给定了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的物质的摩尔比例,需要计算剩余物质的物质的量。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2Na+Cl2→2NaCl如果给定了钠的物质的量为5 mo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8 mol,则钠氯化物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计算反应剩余物质的物质的量得到。
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比,钠的系数为2,氯气的系数为1,钠氯化物的物质的量应该等于氯气的一半即4 mol。
由于氯气的物质的量为8 mol,因此钠氯化物的物质的量将是8-4=4 mol。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物质之间转化的表示方法。
它由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组成,并使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原子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中的原子量是指元素在摩尔质量下的相对质量。
计算原子量可以使用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元素的原子序数得到)乘以元素的摩尔质量单位(1 g/mol)。
例如,氧气(O2)的原子量可以计算为2 × 16 g/mol = 32 g/mol。
2. 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比例: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了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通过比较方程式中不同物质的系数,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摩尔比例。
例如,对于反应式2 H2 + O2 → 2 H2O,可以确定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为2:1。
3. 物质的摩尔数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数。
例如,如果已知氢气的摩尔数为0.5 mol,根据摩尔比例关系可以计算出氧气的摩尔数为0.25 mol。
4. 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计算:根据已知物质的摩尔数和其摩尔质量,可以计算出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
例如,如果已知氢气的摩尔数为0.5 mol,其摩尔质量为2 g/mol,可以计算出氢气的质量为0.5mol × 2 g/mol = 1 g。
5. 反应物的过量和限量:在实际反应中,有时会有某种反应物的摩尔数超过了理论所需的摩尔数,即存在过量的反应物。
通过比较反应物的摩尔数和摩尔比例,可以确定哪种反应物是过量的。
同时,还可以计算出理论所需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质量。
6. 反应物的溶解度和浓度计算:在一些反应中,反应物是以溶液的形式存在的。
可以通过计算反应物的溶解度和浓度,确定反应物在溶液中的存在状态和浓度。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体积溶液中能溶解的最大物质的量,可以通过实验或查阅溶解度表来确定。
浓度是指溶液中单位体积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可以通过溶解度和溶液的体积计算得到。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一般解题步骤:
(1)审清题意,设未知量
(2)正确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求出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并把相关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质量比的下边
(4)列出比例式
(5)求出未知量
(6)简明地写出答案
2.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式必须书写正确
(2)同一题目中不同未知量不能用同一字母表示
(3)各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必须计算准确
(4)各相关量必须写在对应物质化学式的下面
(5)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相关量必须是纯净物,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
3.常用换算计算式:
(1)气体密度(g/L)
(2)物质纯度
4.常用方法:
(1)守恒法(2)关系式法(3)差量法
(4)极值法(5)讨论法(6)特殊值法
例题:
(一)选择题:
1.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
A.27:32:102
B.27:24:43
C.4:3:2
D.108:96:204
2.现有氢气和氧气共10g,点燃使之充分反应,生成7.2g水,则反应前氧气质量可能是( )
A.0.8g
B.3.6g
C.6.4g
D.9.2g
3.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
4.4gR,且反应生成R 和M的质量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23:9
B.16:9
C.32:9
D.46:9
4.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23
B.46
C.48
D.92
5、在2A+3B=C+4D的反应中,已知68gA与4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4gC,若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6,试求D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练习:
1.电解54g水,可得到氢气()
A.6g B.3g C.1.5g D.8g
2.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
A.2∶1 B.4∶8 C.1∶16 D.1∶8
3.质量相同的硫和磷,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分别是a g和b g,则a与b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4.甲、乙两位同学各用6.5g锌,跟足量的酸充分反应制取氢气。
甲选用稀硫酸、乙选用稀盐酸,则甲、乙两位同学制得氢气的质量()
A.甲的多B.甲、乙一样多 C.乙的多 D.无法确定
5.a g二价金属溶于足量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产生b g氢气,则此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6.用氢气还原+2价金属氧化物a g,得到金属b g,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7.1g氢气和a g某金属氧化物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金属单质和水,已知该氧化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n价,则此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8-a)n B.(a-8)n C.(a+8)n D.(a—16)n
8.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20g,在点燃的条件下,让它们充分反应后,生成9g水,则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的质量可能是()
A.8g B.12g C.11g D.无法确定
9.在A+B=C+D的化学反应中,20gA和1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
若当D 的式量为74.5,5gA和5gB发生反应时,生成D的质量是()
A.2.62g B.3.46g C.4.27g D.6.25g
10.加热a g氯酸钾和b 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至反应完全。
得到固体物质c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c)g B.(c-b)g C.(a+b-c)g D.(a-b-c)g
(二)计算题:
1、电解54g水,计算可得到氢气多少克?同时生成氧气多少克?
2、实验室利用大理石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如果制取二氧化碳5.5克,问需用含碳酸钙质量分数为96%的大理石多少克?
(反应式为:2HCl+CaCO
3CaCl
2
+H
2
O↑+CO
2
↑)
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若在标准状况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4瓶(每瓶250mL)氧气,需要称取氯酸钾多少克?(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3g/L)
4、将25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不再放出气体时,可得15.4克固体混合物:
(提示:反应化学方程式可以参造填空题第2题的第4小题)
求:(1)生成多少克氧气?
(2)有多少克氯酸钾分解?
(3)15.4克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
5、通过计算回答:12克镁和12克氧气反应,最多可得到氧化镁多少克?
6.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O
2
质量(g) 3 4 6
SO
2
质量(g) 6
(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O
2、生成的SO
2
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__ __;
(2)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SO
2
多少克?
(3)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成SO
2
的质量.
7.把10gKClO
3和MnO
2
的混合物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质量减少了2.4g.计算
原混合物中KClO
3
的质量分数.
8.CO和CO
2
的混合气体10g,通过足量灼热的CuO,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得沉淀25g.求原混合物中CO的质量.
9.某样品为Cu和CuO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CuO的含量,取用20g此样品,分四次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与之充分反应.相应数据见下表:
第次加入稀盐酸的体积/mL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40 16
2 40 12
3 40 8
4 40 8
求:
1)20g此样品中Cu的质量
2)样品中CuO的质量分数
3)用氢气充分还原5g此样品可得到固体多少克?
1.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多少?
2.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R 和M的质量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多少?
3.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2.3gA跟
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
4.制取五氧化二磷142克,需燃烧多少克磷?消耗多少克氧气?(4分)
5.医疗上需要180千克氧气,如果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那么需要电解多少千克水?同时可得到多少千克的氢气?
6.电解54克水能够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氧气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
429克/升)?
7.用多少克含杂质为10%的氯酸钾反应,可制得2克氧气?
8.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15克,加热使它完全反应,结果发现试管内固体物质质量比原来减少了4.8克,试回答:(7分)
(1)生成多少克氧气?
(2)充分反应后,试管内含有哪些固体物质,其质量分别为多少克
7.将6.5g KClO
3和MnO
2
的混合物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氧气。
待反应完毕后,
冷却试管后称量,剩有4.58g固体物质。
计算:(1)制得O
2
多少克?
(2)4.58g固体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
8.喜庆节日中需10千克的氢气充气球,如果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那么需要电解多少千克水?
9、实验室要制取96克的氧气,理论上需要分解多少克的高锰酸钾?
10.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煤作原料不仅是极大的浪费,而且固体煤中含有的硫在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造成环境污染和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某工厂用含硫1%的煤未经处理直接燃烧排放,一天向大气排放了4吨二氧化硫气体,该厂一天燃烧该煤多少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