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法测速
- 格式:pdf
- 大小:3.67 MB
- 文档页数:27
1.1.3 二次杂波对消器
滤波器频率特性:
其中通常取接近2但小于2的常数。
目的同样是在保证尽可能多地滤除杂波的
同时,处在零多普勒点的运动目标不被抑制完全。
对比见下图:
二次杂波对消器是工程中应用最多的杂波处理滤波器。
对于低速的杂波消除,频响特性可以向右平移一定的区间,平移的量是杂波运动速度对应的多普勒频移。
因此对于低速运动杂波对消的滤波特性为:
其中为杂波速度对应的多普勒频移。
利用二次杂波对消器处理杂波时,选取相参积累脉冲个数为。
1.2 多普勒滤波器组处理
一般,将MTI处理后输出的信号进行MTD处理,即窄带滤波处理,得到运动目标的速度信息。
1.2.1 窄带多普勒滤波器组实现
利用有N个输出的横向滤波器,经过各脉冲的加权求和实现。
频响幅度为:。
mt法测速原理MT法测速原理MT法是一种非侵入式的地质勘探方法,常用于矿产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测等领域。
MT法的全称为磁法-电法联合探测方法,其测量原理基于地球物理学中的电磁感应现象。
1. 电磁感应现象在一个变化的磁场中,会产生感应电场和感应电流。
这种现象被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穿过一个变化的磁场时,会在导体内部产生感应电流。
2. MT法测量原理MT法利用地球自然磁场和人工激发的交变磁场来诱发地下物质中的感应电流,并通过接收线圈记录这些信号。
MT法采用了两个频率范围,一般为10 Hz至10 kHz和1 kHz至100 kHz。
当交变磁场通过地下物质时,会诱发出相应频率范围内的感应电流。
这些感应电流会在地下物质中传播并产生新的交变磁场。
由于不同岩土层对交变磁场和交变电流有不同的响应,所以通过记录接收线圈上的信号,可以得到地下物质的电磁特性信息。
3. MT法测量设备MT法测量设备包括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
发射线圈一般是由多个匝组成的大型线圈,用于产生交变磁场。
接收线圈则是小型的单匝线圈,用于记录感应电流信号。
MT法测量设备还包括一个数据采集系统和一个计算机处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接收线圈上的信号,并将其传输到计算机处理系统中。
计算机处理系统则用于对信号进行分析和解释,并生成相应的地质模型。
4. MT法应用领域MT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的方法。
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1)矿产资源勘探:MT法可以识别不同岩土层之间的界面和含有金属矿床等物质的区域。
(2)地质灾害预测:MT法可以检测出岩土层中存在的水、油、气等物质,并预测出可能会导致地震、滑坡等灾害发生的地质构造。
(3)环境地质勘探:MT法可以检测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条件等信息,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MT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其测量原理基于电磁感应现象。
通过利用交变磁场诱发地下物质中的感应电流,并记录接收线圈上的信号,可以得到地下物质的电磁特性信息。
洛阳理工学院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MT法测速讲解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学号:姓名:日期:2016/6/30M法、T法、M/T法测速单片机程序设计摘要数字测速具有测速精度高、分辨能力强、受器件影响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调速高,调速范围大的调速系统和伺服系统。
本设计的数字转速测量是以单片机AT89C52为控制芯片,利用单片机三个定时器的特点,可以使用按键输入来调等参数以及测速方法的选择,以此来增强本设计的适整M法、T 法测速法中Z、TC应性,运用转速测量M法、T法、M/T法,通过对光电编码盘输出的脉冲信号测量,获得电动机转速测量,有精度高,范围宽等特点。
测量结果将会显示在LCD1602液晶显示屏上。
关键词:数字测速,单片机,LCD1602,转速,测速法目录第1章绪论 (5)1.1 数字测速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5)1.1.1 M法测速 (5)1.1.2 T法测速 (6)1.1.3 M/T法测速 (6)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8)第3章硬件设计 (9)3.1 硬件选型 (9)3.1.1 CPU主控模块的选型 (9)3.1.2显示器的选型 (10)3.2 硬件电路设计 (10)3.2.1时钟电路的设计 (10)3.2.2显示电路 (10)3.2.3速度检测电路 (11)3.2.4按键输入电路 (11)3.2.5复位电路 (12)第4章软件设计 (13)4.1 系统流程 (13)4.1.1 主程序流程设计 (13)4.1.2 M法测速程序设计 (14)4.1.3 T法测速程序设计 (15)4.1.4 M/T法测速程序设计 (15)第5章仿真结果 (17)5.1 测速功能仿真测试 (17)5.1.1 建立仿真文件 (17)5.1.2 测速功能测试 (18)5.2 仿真结果分析 (19)结论 (20)参考文献 (21)附录 (22)第1章绪论1.1 数字测速方法的原理与应用1.1.1 M 法测速在一定时间T C 内测取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个数M 1用以计算这段时间内的转速,称作M 法测速。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学号:姓名:日期:2016/6/30M法、T法、M/T法测速单片机程序设计摘要数字测速具有测速精度高、分辨能力强、受器件影响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调速高,调速范围大的调速系统和伺服系统。
本设计的数字转速测量是以单片机AT89C52为控制芯片,利用单片机三个定时器的特点,可以使用按键输入来调等参数以及测速方法的选择,以此来增强本设计的适整M法、T法测速法中Z、TC应性,运用转速测量M法、T法、M/T法,通过对光电编码盘输出的脉冲信号测量,获得电动机转速测量,有精度高,范围宽等特点。
测量结果将会显示在LCD1602液晶显示屏上。
关键词:数字测速,单片机,LCD1602,转速,测速法目录第1章绪论 (5)1.1 数字测速方法的原理与应用 (5)1.1.1 M法测速 (5)1.1.2 T法测速 (6)1.1.3 M/T法测速 (6)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8)第3章硬件设计 (9)3.1 硬件选型 (9)3.1.1 CPU主控模块的选型 (9)3.1.2显示器的选型 (10)3.2 硬件电路设计 (10)3.2.1时钟电路的设计 (10)3.2.2显示电路 (10)3.2.3速度检测电路 (11)3.2.4按键输入电路 (11)3.2.5复位电路 (12)第4章软件设计 (13)4.1 系统流程 (13)4.1.1 主程序流程设计 (13)4.1.2 M法测速程序设计 (14)4.1.3 T法测速程序设计 (15)4.1.4 M/T法测速程序设计 (15)第5章仿真结果 (17)5.1 测速功能仿真测试 (17)5.1.1 建立仿真文件 (17)5.1.2 测速功能测试 (18)5.2 仿真结果分析 (19)结论 (20)参考文献 (21)附录 (22)第1章 绪论1.1 数字测速方法的原理与应用1.1.1 M 法测速在一定时间T C 内测取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个数M 1用以计算这段时间内的转速,称作M 法测速。
基于单片机数字转速表设计作者:黎洪洲来源:《消费电子·理论版》2013年第07期摘要:基于单片机数字转速表设计是以单片机(AT89S52)为控制芯片,利用S52单片机三个定时器的特点,运用转速测量M/T法,通过对光电编码盘输出的脉冲信号测量获得电动机转速。
测量精度高,范围宽。
关键词:数字转速表;转速测量;M/T法;脉冲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4-0000-01一、引言转速表作为机械行业必备的仪器之一,用来测定电机的转速、线速度或频率。
在电机、电扇、造纸、塑料、化纤、洗衣机、汽车、飞机、轮船等制造业中,转速表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转速表、转速测量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各个领域的机械设备对转速表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单片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智能化等优点。
将单片机嵌入到转速表内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转速表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体积、功能、测量精度与范围等性能。
因此研究单片机多功能转速表的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方案设计及论证(一)转速测量理论分析在一定的时间Tc内测取脉动个数M1,用以计算这段时间内的平均转速,称作M法测速。
在相邻脉冲的间隔时间内,用一个计数器对已知频率为f0的高频时钟脉冲进行计数,并由此来计算转速,称作T法测速。
把M法和T法结合起来,既检测Tc时间内输入脉冲的个数M1,有检测同一时间间隔的高频时钟脉冲个数M2,用以计算转速,称作M/T法测速。
设高频时钟脉冲的频率为f0,则准确的时间测速时间Tt=M2/f0,而电动机的转速为:采用M/T法测速时,应保证高频时钟脉冲计数器与输入脉冲计数器同时开启和关闭,以减少误差,只有等到输入脉冲的边沿到达时,两个计数器才同时允许开始或停止计数。
由于M/T法的计数值M1和M2都随着转速的变化而变化。
高速时,相当于M法测速,最低速时,M1=1,自动进入T法测速,因此,M/T法测速能适用的转速范围明显大于前两种,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测速方法。
摘要在控制领域中,经常需要进行各种角度、位移量的测量。
当前,世界上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场革命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测量技术。
测量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及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广泛的、深刻的变化,带动着传统工业和其他新兴产业的更新和变革,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本设计为码盘转速测量系统,用来测量来自外部的不同的转速值。
实现转速的实时测量,显示。
具体应用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旋转编码器实时轴转速测量,同时用LCD显示模块显示。
本文从转速测量原理入手,详细阐述了转速测量系统的工作过程,以及硬件电路的设计、显示效果。
本文吸收了硬件软件化的思想,实现了题目要求的功能。
关键词:转速测量,旋转编码器,单片机,LCD显示模块AbstractIn the control field, a variety of angles and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s often need to be carried out. At present, the world is facing a new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ases of the revolution is measurement. The development of measurement technology brings extensive,tremendous and profound changes to human society and all sector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other emerging industries, becomes today's strongest driving force for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encoder speed measurement system is designed to measure a different speed from the outside values,to achieve real-time speed measurement and display. Specific application use AT80C51 microcontroller as its core, rotary encoder measures real-time shaft speed, in both 8 serial Segment type LCD display module display. In this paper, detailed working process of speed measurement system is started with principle of speed measurement, and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and display. This paper has absorbed the idea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to achieve with the subject required functionality.Key words:rotational speed measurement, rotary encoder, microcontroller, LCD display module目录前言 (1)第1章总体设计 (2)1.1转速测量系统的方法 (2)1.1.1 测频法“M法” (2)1.1.2 测周期法“T法” (3)1.1.3 测频测周法“M/T法” (4)1.1.4 转速测量系统中应用的方法 (5)1.2转速测量系统的总体框图 (5)第2章硬件设计 (6)2.1 旋转编码器 (6)2.1.1 增量式编码器 (6)2.1.2 绝对值编码器 (6)2.2 最小系统的设计 (7)2.2.1复位电路 (7)2.2.2 晶振电路 (7)2.3 1602简介 (8)2.3.1 1602的控制原理 (8)2.3.2 1602的基本的读写时序图 (9)第3章软件设计 (11)3.1 主程序初始化 (11)3.2序流程 (11)3.3中断程序流程图 (13)第4章结果仿真 (14)结论 (15)辞谢 (16)主要参考文献 (17)附录 (18)前言在工程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需要测量转速的场合, 例如在发动机、电动机、卷扬机、机床主轴等旋转设备的试验、运转和控制中,常需要分时或连续测量和显示其转速及瞬时转速。
mt法测速原理1. 引言在现代工业领域,测量和监控速度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特别是在机械工程、交通管理和自动化领域,对于准确测量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的需求越来越高。
而mt法(Microsecond Timing法)就是一种常用的测速方法,它基于微秒级的时间测量原理,能够提供高精度的速度测量结果。
2. mt法测速原理mt法测速原理基于光学传感器和计时器的协同工作。
通常,mt法使用一种被称为“测速卡”的装置,其中包括一个光电传感器和一个计时器。
具体的测速步骤如下:2.1 光电传感器的安装:在测速对象的路径上安装一个光电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通常由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组成,通过检测目标物体通过时的光线遮挡来触发计时器。
2.2 计时器的设置:设置计时器的初始状态为零,准备开始测速。
计时器通常是在微秒级别上工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高精度。
2.3 测速过程:当目标物体经过光电传感器时,光线被遮挡,触发计时器开始计时。
当目标物体通过光电传感器后,光线重新恢复,计时器停止计时。
计时器将记录下两个时间戳:目标物体通过光电传感器时的时间和目标物体通过后的时间。
2.4 速度计算:通过对两个时间戳的差值进行计算,可以确定目标物体通过测速区域所花费的时间。
将时间差除以目标物体所经过的距离,就可以得到平均速度或瞬时速度的测量结果。
3. mt法的优势和应用mt法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测速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mt法的几个主要优势:3.1 高精度:mt法使用微秒级的时间测量,能够提供非常准确的速度测量结果。
这对于一些对速度测量要求较高的应用非常重要,比如高速运动物体的测速或者自动化生产线的速度监测。
3.2 快速响应:由于mt法测量时间的精度非常高,它能够快速响应目标物体通过的速度变化。
这使得mt法非常适合对瞬时速度进行测量,以及对快速运动物体进行跟踪和测速。
3.3 灵活性:mt法的装置相对简单,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进行定制和调整。
编码器常用测速方法对于电机的转速测量,可以将增量式编码器安装在电机上,用编码器的轴连接电机的轴,然后用控制器对编码器进行计数,最后通过特定的方法计算出电机的转速。
常用的编码器测速方法有三种:M法、T法和MT法。
•M法:又叫做频率测量法。
这种方法是在一个固定的计时周期内,统计这段时间的编码器脉冲数,从而计算速度值。
设编码器单圈总脉冲数为C,在时间T0内,统计到的编码器脉冲数为M0,则转速n的计算公式为:n = M0/(C*T0)。
M法是通过测量固定时间内的脉冲数来求出速度的。
假设编码器转过一圈需要100个脉冲(C=100),在100毫秒内测得产生了20个脉冲,则说明在1秒内将产生200个脉冲,对应的圈数就是200/100=2圈,也就是说转速为2圈/秒。
通过公式计算n = 20/(100*0.1)=2。
与前边分析的结果一致。
也可以这样理解,转过了M0/C=20/100=0.2圈,用时0.1秒,那么1秒将转0.2*10=2圈。
M法在高速测量时可以获得较好的测量精度和平稳性。
但是如果转速很低,低到每个T0内只有少数几个脉冲,则此时计算出的速度误差就比较大,且很不稳定(因为开始测量和结束测量的时刻最多会引入2个脉冲的误差)。
使用编码器倍频技术,可以改善M法在低速测量时的准确性。
增大计数周期,即增大T0,也可以改善M法在低速测量时的准确性。
以上两种方法本质都是增大一个计数周期内的脉冲数,从而减小2个脉冲误差的占比。
•T法:又叫做周期测量法。
这种方法是建立一个已知频率的高频脉冲并对其计数,计数时间由捕获到的编码器相邻两个脉冲的时间间隔Te决定,计数值为M1。
设编码器单圈总脉冲数为C,高频脉冲的频率为F0,则转速n的计算公式为:n = 1/(C*Te) = F0/(C*M1)。
Te= M1/F0。
T法是利用一个已知脉冲来测量编码器两个脉冲之间的时间来计算出速度的。
假设编码器转过一圈需要100个脉冲(C=100),则1个脉冲间隔为1/100圈,用时为Te(假设为20毫秒),那么1圈用时就是100*20/1000=2秒,也就是说转速为0.5圈/秒。
m t法测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m t法测速的基本原理,掌握相关物理概念,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时间间隔。
2. 学生能运用m t法进行物体运动速度的测量,并准确计算出速度值。
3. 学生了解m t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理解其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掌握使用m t法测速的实验操作步骤,具备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增强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2. 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3.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培养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物理学科,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m t法测速基本原理:介绍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时间间隔的概念,阐述m t法测速的物理原理。
2. 实验器材与操作:讲解实验所需器材及其使用方法,指导学生进行m t法测速实验操作,包括测量物体运动距离和时间。
3. 数据处理与分析:教授如何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数据处理,计算物体运动速度。
4. m t法在实际应用:介绍m t法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 教学案例解析:分析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m t法测速基本原理及实验器材介绍第二课时:m t法测速实验操作及数据处理第三课时:m t法在实际应用及教学案例解析本章节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旨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m t法测速的相关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编码器的测速原理:M/T法大家都比较清楚在闭环伺服系统中,编码器的反馈脉冲个数和系统所走位置的多少成正比,但对于怎样通过编码器所反馈的脉冲个数来求得电机的旋转速度了解的人就不是很多了。
根据脉冲计数来测量转速的方法有以下三种:(1)在规定时间内测量所产生的脉冲个数来获得被测速度,称为M法测速;(2)测量相邻两个脉冲的时间来测量速度,称为T法测速;(3)同时测量检测时间和在此时间内脉冲发生器发出的脉冲个数来测量速度,称为M/T法测速。
以上三中测速方法中,M法适合于测量较高的速度,能获得较高分辨率;T 法适合于测量较低的速度,这时能获得较高的分辨率;而M/T法则无论高速低速都适合测量。
以下只对T法测速进行详细介绍。
T法测速的原理是用一已知频率fc(此频率一般都比较高)的时钟脉冲向一计数器发送脉冲,计数器的起停由码盘反馈的相邻两个脉冲来控制,原理图见图1。
若计数器读数为m1,则电机每分钟转速为nM=60fc/Pm1(r/min)图1 T法测速原理其中P为码盘一圈发出的脉冲个数即码盘线数,m1为相邻两个脉冲间高频脉冲个数。
测速分辨率:当对应转速由n1变为n2时则分辨率Q的定义为Q=n2-n1,Q值越小说明测量装置对转速变化越敏感即分辨率越高。
因此可以得到T法测速的分辨率为Q=60fc/Pm1-60fc/P(m1+1)= n2M P/(60fc+ nMP)由上式可见随着转速nM的降低,Q值越小,即T法测速在低速时有较高的分辨率。
MT法测速之定量分析速度测量是工控系统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最常用的是用数字脉冲测量某根轴的转速,再根据机械比、直径换算成线速度。
脉冲测速最典型的方法有测频率(M法)和测周期(T法)。
定性分析:M法是测量单位时间内的脉数换算成频率,因存在测量时间内首尾的半个脉冲问题,可能会有2个脉的误差。
速度较低时,因测量时间内的脉冲数变少,误差所占的比例会变大,所以M法宜测量高速。
如要降低测量的速度下限,可以提高编码器线数或加大测量的单位时间,使用一次采集的脉冲数尽可能多。
采用DSP实现M/T法测速。
利用DSP的捕获功能,确保测速的计时和码盘脉冲计数的同步。
时间测量的绝对误差小于0.2μs,并且与测速周期无关。
同时提出一种经济、实用的抗测速干扰方法。
理论推导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准确、可靠,适用的测速范围大。
1引言转速闭环控制系统中,电机转速作为反馈量构成闭环控制,转速测量的精度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光电码盘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测速手段。
它具有精度高、线性度好的优点。
采用光电码盘测速时,常用的测速方法有M法、T法和M/T法。
其中M/T法兼顾高低转速,是综合性能最佳的一种。
2M/T法测速原理和误差分析2.1M/T法测速的原理M/T法测速综合了M法与T法的长处,既记录测速时间内码盘输出的脉冲数M1,又检测同一时间间隔内高频时钟脉冲数M2。
设高频时钟脉冲的频率为f0,则测速时间。
习惯上转速常以每分钟转数来表示,则电机的转速可表示为:(1)式中,Z为电机每转一圈所产生的脉冲数(Z=倍频系数×码盘光栅数),如图1所示图1M/T法测速示意图2.2误差分析常规的M/T法测速中,测速时间是程序设定的计数时间TC,而脉冲数为TC时间内码盘输出脉冲个数。
由图1可看出,TC开始时刻与码盘输出脉冲上升沿并非一定同步到达。
同样,TC结束时刻也很难刚好与码盘的输出脉冲上升沿同步。
这两个时间差都与转速的大小有关,而与高频计数时钟的频率无关。
由此引起的计数和计时的时间偏差可能比高频时钟周期大得多,从而降低测速的精度。
由M/T法测速的误差根源可知:确保高频时钟脉冲计数器与码盘输出脉冲计数器同时开启与关闭是提高测速精度的关键所在。
3利用DSP实现高精度转速测量3.1TMS320F240系列控制器的特点作为电机数字控制的专用芯片,TMS320F240运算速度快,单指令周期为50ns。
其功能强大的事件管理器(Event Manager)为实时控制系统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基础。
该事件管理器中包括特殊的PWM产生功能,包括可编程的死区时间设定和空间矢量状态。
摘要在控制领域中,经常需要进行各种角度、位移量的测量。
当前,世界上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场革命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测量技术。
测量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及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广泛的、深刻的变化,带动着传统工业和其他新兴产业的更新和变革,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本设计为码盘转速测量系统,用来测量来自外部的不同的转速值。
实现转速的实时测量,显示。
具体应用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旋转编码器实时轴转速测量,同时用LCD显示模块显示。
本文从转速测量原理入手,详细阐述了转速测量系统的工作过程,以及硬件电路的设计、显示效果。
本文吸收了硬件软件化的思想,实现了题目要求的功能。
关键词:转速测量,旋转编码器,单片机,LCD显示模块AbstractIn the control field, a variety of angles and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s often need to be carried out. At present, the world is facing a new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ases of the revolution is measurement. The development of measurement technology brings extensive,tremendous and profound changes to human society and all sector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other emerging industries, becomes today's strongest driving force for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encoder speed measurement system is designed to measure a different speed from the outside values,to achieve real-time speed measurement and display. Specific application use AT80C51 microcontroller as its core, rotary encoder measures real-time shaft speed, in both 8 serial Segment type LCD display module display. In this paper, detailed working process of speed measurement system is started with principle of speed measurement, and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and display. This paper has absorbed the idea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to achieve with the subject required functionality.Key words:rotational speed measurement, rotary encoder, microcontroller, LCD display module目录前言 (1)第1章总体设计 (2)1.1转速测量系统的方法 (2)1.1.1 测频法“M法” (2)1.1.2 测周期法“T法” (3)1.1.3 测频测周法“M/T法” (4)1.1.4 转速测量系统中应用的方法 (5)1.2转速测量系统的总体框图 (5)第2章硬件设计 (6)2.1 旋转编码器 (6)2.1.1 增量式编码器 (6)2.1.2 绝对值编码器 (6)2.2 最小系统的设计 (7)2.2.1复位电路 (7)2.2.2 晶振电路 (7)2.3 1602简介 (8)2.3.1 1602的控制原理 (8)2.3.2 1602的基本的读写时序图 (9)第3章软件设计 (11)3.1 主程序初始化 (11)3.2序流程 (11)3.3中断程序流程图 (13)第4章结果仿真 (14)结论 (15)辞谢 (16)主要参考文献 (17)附录 (18)前言在工程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需要测量转速的场合, 例如在发动机、电动机、卷扬机、机床主轴等旋转设备的试验、运转和控制中,常需要分时或连续测量和显示其转速及瞬时转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