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动工具行业2011年外贸出口业绩述评
- 格式:pdf
- 大小:204.62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2011年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1、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
2011年,中国总出口贸易额达20867.25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9.33%,总进口贸易额达18974.08亿美元,占世界进口总额的8.68%。
反映了我国现在的对外贸易发展规模和状况都很好。
2、货物贸易
2011年,中国货物出口贸易额达19036.24亿美元,货物进口贸易额达16598.25亿美元,
3、服务贸易
服务出口贸易额达1831.01亿美元,服务进口贸易额达2375.83亿美元。
3、贸易顺差
2011顺差为1893.17亿美元,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略微下降,但是总体依然呈高速上升的形势。
4、总对外贸易额
对外总贸易额达39841.33亿美元,占世界贸易额的9.01%,较2010年8.7%又有进一步的提升。
反映了我国贸易额占世界的份额越来越大,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5、
1、2011年,中国货物出口贸易额达19036.24亿美元,
2、中国货物进口贸易额达16598.25亿美元
3、服务出口贸易额达1831.01亿美元
4、服务进口贸易额达2375.83亿美元
5、总出口贸易额达20867.25亿美元9.33%
6、总进口贸易额达18974.08亿美元8.68% 总贸易额39841.33
世界IM 218517.79 EX 223555.63 总442073.46 9.01%
7、货物贸易差额2437.99
8、服务贸易差额-544.82
9、总对外贸易额39841.33
10、货物总贸易额35634.49
11、服务总贸易额4206.84。
一季度我国电动工具出口形势继续走高
佚名
【期刊名称】《电动工具》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据全国电动工具行业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2011年一季度,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共计组织出口各类手持式电动工具整机产品4515.28万台,与之相应的外贸出口金额为127319.23万美元。
【总页数】1页(P37-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03
【相关文献】
1.数量同比下降金额增幅大减——2012年一季度我国电动工具外贸出口概述 [J], 秦屿
2.2010年一季度我国电动工具出口概况 [J], 张传富
3.禽蛋价格触底反弹后市有望继续走高r——2017年1-7月我国禽蛋生产形势及后期走势分析 [J], 袁立林
4.禽蛋反弹趋势显现r后市有望继续走高r——2018年1~7月我国禽蛋生产形势及后期走势分析 [J], 虞华;徐文军
5.禽蛋价格触底反弹后市有望继续走高——2018年上半年我国禽蛋生产形势及后期走势分析 [J], 虞华;袁立林;徐文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电动机出口分析及预测电动机行业是一个传统的行业,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现代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与基础,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一环。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发展电机制造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电机制造行业中生产的旋转电机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消耗了我国近70%的电能,是无可替代的重要生产设备。
一、我国电动机出口基本情况1.从电动机年度出口情况来看,电动机出口额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连续四年呈稳步增长态势,2011年1~4月出口增长势头猛进。
2009年,我国共计出口电动机27亿台,较上年同比减少24.38%;出口金额为41亿美元,同比减少21.19%。
2010年,我国电动机出口恢复性增长,出口额和出口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6.34%和24.65%,平均单价也增长9.38%。
2011年1~4月,我国电动机出口额继续攀升,同比增长26.04%,出口量同比增长5.93%,出口价格同比增长18.99%。
2.从出口市场来看,我国电动机出口90%市场依旧被亚洲、北美和欧洲包揽。
拉丁美洲、非洲市场的平均出口单价均实现较快的增长,亚洲(特别是东盟市场)出口单价也有一定的增长,而欧洲、北美和大洋洲市场平均单价同比回落较大。
3.从出口国别来看,我国电动机主要出口到中国香港、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德国和泰国,出口总额已达全球出口的60%。
2010年,我国对伊朗、巴西、德国市场出口量增速较快,其中对德国出口增长92.91%。
而对美国、意大利市场出口价格下降幅度较大。
2011年1~4月,对意大利市场出口同比增长50.87%,对德出口同比增长50.09%,对泰国出口额已超过对德国出口额,呈现明显上涨趋势。
4.三资企业、民营和集体企业出口占比稳步增长,国有企业出口占比下滑明显。
目前,我国电动机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和中南地区,除三资企业外,多数为股份制企业,而且小型企业较多,大中型企业较少。
三资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是电机出口龙头,实现了主要指标的同步增长,合资企业出口增长也很快,但平均单价继续下滑。
2011年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百强企业榜单
排序企业(集团)名称
1达功(上海)电脑有限公司
2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3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4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5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6仁宝信息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7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
8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
9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
10鸿富锦精密电子(烟台)有限公司
11达丰(上海)电脑有限公司
12东莞市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
13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14纬新资通(昆山)有限公司
15苏州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
16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17英源达科技有限公司
18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19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20深圳市宝安外经发展有限公司
…余下榜单请参见海关信息网“排行榜”栏目
注:1、本排行榜按照各家企业2011年出口额规模进行排序。
2、排行榜中所列企业为在海关注册登记、从事进出口经营活动的企业。
3、榜单内容仅供参考,海关信息网()具有独家解释权。
4、更多企业排行分析报告,请联系400-885-5623或service@
本数据摘自海关信息网月刊《海通行》,版权归海关信息网()所有。
如引用或转载,请注明来源。
中国外贸行业分析报告(2011年1季度)第一篇:中国外贸行业分析报告(2011年1季度)中国外贸行业分析报告(2011年1季度)【摘要】 2011年以来,在世界经济持续温和复苏、国际市场价格快速上涨、国内经济较快发展和“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外贸政策的作用下,我国对外贸易延续良好发展态势,出口保持较快增长,进口额创出新高,进出口实现基本平衡小有逆差,产品结构升级加快;利用外资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
2011年以来,随着国际市场需求回暖和国内需求持续旺盛,在大宗产品价格明显上涨的作用下,我国外贸实现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国进出口总额为8003.1亿美元,同比增长29.5%,受上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增幅同比回落14.6个百分点。
受国内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春节长假等因素影响,并在推进自贸区战略、加快进口便利措施等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从2010年10月起到2011年2月份进口增幅连高于出口增幅,导致2011年2月份出现73亿美元逆差,并使得一季度累计出现贸易逆差10.2亿美元,为近6年来首次出现季度逆差。
季度逆差的出现显示了我国外贸进出口朝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际上对人民币汇率的施压。
随着国际跨国投资的逐渐恢复,及国内改善投资环境政策的落实,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03.4亿美元,同比增长29.4%。
一方面,我国外资使用结构继续优化,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速快于制造业近12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总量的比重上升至47.4%,超过制造业所占比重的45.3%。
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增速加快。
一季度,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84.1%,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比重上升至7.7%。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在整体外贸环境较好以及国内进口促进政策的推动之下,二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将继续较好发展态势,预计上半年累计进口增长速度将接近32%,出口增长速度将达到25.5%左右,累计贸易顺差将达到29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7%左右。
2011年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放缓行业前景面临挑战据海关统计,2011年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3597.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4%,相比去年的增幅(26.2%)大幅下降近五成。
其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12月出口增幅继续萎缩。
2011年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自1月份创下2010年以来的最大增幅(55.5%)后,增幅持续下滑。
从9月开始,增幅已降至10%以下。
11月份的增幅创近两年新低,仅为1.6%。
12月当月出口机电产品342.2亿美元,增长3.5%,增幅为2011年的第二低,仅次于11月(下图)。
二、加工贸易出口占逾6成。
2011年,广东省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机电产品2410.7亿美元,增长8.7%,占同期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总额(下同)的67%;一般贸易出口978.8亿美元,增长25.6%,占27.2%。
三、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近7成,私营企业增幅较大,国有企业出口萎缩。
2011年,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480.4亿美元,增长13.1%,占69%。
同期,私营企业出口622.4亿美元,增长29%,国有企业出口353.6亿美元,下降0.9%,占9.8%。
四、香港、美国和欧盟仍为主要出口市场,但欧美市场增长缓慢。
2011年,广东省机电产品对香港、美国和欧盟分别出口1377.3亿美元、559.6亿美元和473.7亿美元,分别增长15%、5.5%和7.5%,上述3个市场出口合计占67%。
2011年广东省机电产品出口小幅增长收益于2011年初世界经济的复苏回暖和国家对“十二五”机电产品出口行业的重视,但随着日本地震、利比亚战争、中东震荡局势和愈演愈烈的欧美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越来越不明朗。
世界经济复苏内生动力不足,同时由于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利润总体水平偏低,价格优势因高企的经营成本而削弱,缺乏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不足,2012年要保持机电产品出口的增长依然面临很大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一是欧美经济环境恶化。
1月份全国能源、轻工、机电产品进出口情况讯:内容提示:2011年1月份,全国进出口总额2950亿美元,同比增长43.9%。
钢铁净出口量小幅下滑。
1月份,出口钢材312万吨,同比增长8.2%;进口钢材164万吨,同比增长21.6%;进口钢坯8万吨,增长126.5%;钢材、钢坯进出口折合粗钢净出口149万吨,同比下降7%。
主要大宗原材料进口量涨跌互现,进口价格持续上扬。
1月份,进口原油2180万吨,同比增长27.4%,进口平均价格为650美元/吨,同比上涨18.3%,比上年12月份上涨41.1美元/吨(涨幅6.8%);进口铁矿砂6897万吨,进口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7.9%,进口平均价格为151美元/吨,同比上涨66.1%,比上年12月份上涨5.3美元/吨(涨幅3.6%);进口天然橡胶15万吨,下降14%,进口平均价格为4244美元/吨,进口价格首次突破4000美元/吨,创历史新高,同比上涨71.5%,比上年12月份上涨398美元/吨(涨幅10.4%)。
2011-2015年中国再生铜市场运营态势与未来发展趋势报告铜进口量保持较快增长,铝进口量保持低位。
1月份,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36.4万吨,同比增长24.7%,进口额为33.6亿美元,同比增长57.8%,进口平均价格为9237美元/吨,进口价格首次突破9000美元/吨,创历史新高,同比上涨26.5%,比上年12月份上涨552美元/吨(涨幅6.4%);进口未锻造铝及铝材9.6万吨,同比下降1.4%,进口额为4亿美元,增长25.8%,进口平均价格为4169美元/吨,上涨27.5%,比上年12月份下降298美元/吨(降幅6.7%);进口氧化铝34万吨,同比下降49.2%,进口额为1.3亿美元,同比下降37.8%,进口平均价格为382美元/吨,同比上涨22.6%,比上年12月份上涨8.4美元/吨(涨幅2.2%)。
轻纺产品出口增势良好,出口额超2008年同期水平。
我国电动工具产品出口情况及技术规范电动工具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工具,在现代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电动工具产品的出口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技术规范方面的挑战。
我国电动工具产品出口量逐年递增,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这得益于我国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成熟的产业链以及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
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制造业集群,为电动工具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先进的生产工艺。
从出口的目的地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依然是主要市场,但新兴经济体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在出口的产品类型方面,手持式电动工具如电钻、电锯、砂轮机等颇受欢迎。
这些工具具有便携、灵活的特点,适用于家庭装修、建筑施工等多种场景。
同时,台式电动工具如台钻、铣床等也有一定的出口份额,主要面向工业生产领域。
然而,在出口繁荣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
技术规范的差异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电动工具的安全标准、电磁兼容性、环保要求等方面存在不同的规定。
例如,欧盟对于电动工具的安全标准要求极为严格,包括机械强度、电气安全、防护装置等多个方面。
美国则在电磁兼容性方面有特定的标准。
如果我国的电动工具企业不能及时了解并满足这些技术规范,就可能面临产品被召回、罚款甚至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为了应对这些技术规范的挑战,我国的电动工具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
通过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生产工艺,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
其次,建立严格的质量检测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出厂,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此外,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争取在技术规范方面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在技术规范方面,我国也在不断完善自身的标准体系。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日益频繁,以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同时,相关部门加强了对企业的监管和指导,督促企业严格遵守技术规范。
对于未来我国电动工具产品的出口前景,仍然充满机遇和挑战。
2011年9月份我国国民经济主要行业进出口情况(进出口监测预警专题)据海关统计,2011年9月份,我国进出口3248.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8.9%。
其中出口1696.7亿美元,增长17.1%,出口价格上涨9.5%;进口1551.6亿美元,增长20.9%,进口价格上涨14.8%。
当月贸易顺差为145.1亿美元。
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来看,9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呈现如下特征:一、三大行业出口步伐均有所放缓(一)农林牧渔业出口增幅趋于平缓,出口价格止跌回升。
9月份,农林牧渔业出口12.2亿美元,增长4.2%,较8月份回落4.6个百分点;出口价格上涨4%,而8月份为下跌2.9%。
其中,农业出口7亿美元,增长1.8%,出口价格下跌5.1%;农、林、牧、渔服务业出口2.4亿美元,下降4%,出口价格上涨7.7%;畜牧业出口1亿美元,增长23.6%,出口价格上涨32.5%;渔业出口1亿美元,下降5.8%,出口价格上涨15.9%。
(二)采矿业出口增幅小幅缩小,出口涨势有所回落。
9月份,采矿业出口11.8亿美元,增长12.9%,较8月份回落4.9个百分点;出口价格上涨27.2%,较8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
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业出口4.7亿美元,增长38.6%,出口价格上涨22.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出口4.2亿美元,增长14.7%,出口价格上涨38.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口2.1亿美元,下降15.4%,出口价格上涨23.7%。
(三)制造业出口增幅快速缩小,出口价格涨幅略有收窄。
9月份,制造业出口1646.7亿美元,增长17.2%,较8月份回落7.4个百分点;出口价格上涨8.5%,较8月份回落1.7个百分点。
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444.9亿美元,增长6.1%,出口价格上涨1.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出口147亿美元,增长12.5%,出口价格上涨2.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出口134.6亿美元,增长14.3%,出口价格上涨19.3%;纺织业出口92.7亿美元,增长17.5%,出口价格上涨16.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出口92.5亿美元,增长29.8%,出口价格上涨5.9%;通用设备制造业出口75.9亿美元,增长23.1%,出口价格上涨4.9%;金属制品业出口70.2亿美元,增长32.8%,出口价格上涨14.3%。
2011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2011年,我国外贸发展呈前高后低态势。
据海关统计,2011年全年进出口总值为36420.6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其中出口18986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4.6亿美元,增长24.9%;进口增速高出出口增速4.6个百分点。
贸易顺差1551.4亿美元,收窄14.5%,已连续三年下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上年的3.1%回落到2%左右,处于合理区间。
12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3329.2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增速比11月回落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747.2亿美元,增长13.4%,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进口1582亿美元,增长11.8%,增速回落10.3个百分点。
(一)一般贸易增长强劲,加工贸易比重下降明显。
2011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9万亿美元,增长29.2%,占进出口总值的52.8%,较2010年提升2.7个百分点。
加工贸易进出口1.3万亿美元,增长12.7%,占进出口总值的36.1%,较2010年下降2.8个百分点。
在出口商品中,2011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0855.9亿美元,增长16.3%。
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4457.9亿美元,增长14.7%;机械设备出口3537.7亿美元,增长14.2%。
传统大宗商品出口稳定增长,其中服装出口1532.2亿美元,增长18.3%;纺织品出口946.7亿美元,增长22.9%;鞋类出口417.2亿美元,增长17.1%。
在进口商品中,2011年,我国进口初级产品6043.8亿美元,增长39.3%。
其中进口铁矿砂6.9亿吨,增长10.9%,进口均价为每吨163.8美元,上涨27.1%。
同期,进口大豆5264万吨,下降3.9%,进口均价为每吨566.8美元,上涨23.7%。
此外,进口机电产品7532.9亿美元,增长14.1%;其中进口汽车103.6万辆,增长27.8%。
、(二)对欧美日增长平稳,对新兴市场增长迅速。
2011年1-12月全国外贸进出口统计数据分析中国行业报告研究中心据海关统计,201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6420.6亿美元,比2010年同期(下同)增长22.5%,外贸进出口总值刷新年度历史纪录。
其中,出口18986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4.6亿美元,增长24.9%。
贸易顺差1551.4亿美元,比上年净减少263.7亿美元,收窄14.5%。
海关统计显示,2011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329.2亿美元,增长12.6%。
其中出口1747.2亿美元,增长13.4%;进口1582亿美元,增长11.8%。
虽然,2011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持续走低,但是贸易发展更趋平衡:进口、出口协调发展,外贸顺差逐年收窄。
2011年,在“扩大进口”的政策引导下,我国进口增速高出同期出口增速4.6个百分点,外贸顺差在2010年同比收窄7.2%的基础上继续收窄14.5%,减少263.7亿美元,当年贸易顺差与外贸总值的比值为4.3%,比上年降低1.8个百分点。
贸易方式结构继续改善:一般贸易强势回归,2011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9245.9亿美元,增长29.2%,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2.8%,所占比重较2010年提升2.7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9171.2亿美元,增长27.3%,高出同期出口总体增速7个百分点;进口10074.7亿美元,增长31%,高出同期进口总体增速6.1个百分点。
一般贸易项下出现逆差903.5亿美元,扩大85.8%。
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3052.1亿美元,增长12.7%。
其中出口8354.2亿美元,增长12.9%;进口4697.9亿美元,增长12.5%。
加工贸易项下的顺差为3656.3亿美元,扩大13.4%。
贸易伙伴多元化成效明显:对欧美日传统市场增长平稳,对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强劲。
2011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5672.1亿美元,增长18.3%,较同期我国进出口总体增速低4.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