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不怕挑战阅读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2 KB
- 文档页数:1
科学不怕挑战阅读答案科学不怕挑战阅读答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分析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得与失。
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不怕挑战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不怕挑战阅读答案1①挑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生物不会进化,至今地球上就只有原始生物。
②科学发展史是不断接受挑战的历史。
③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根本不同,有些科学家一时难以接受。
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说: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tóu)子。
他还多次提出理想实验进行挑战。
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
爱因斯坦屡败屡战,苦思冥想出一个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
玻尔彻夜未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清晨才豁然开朗,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但爱因斯坦仍然固执己见,以至另一位科学家厄伦费斯特都忍不住说:爱因斯坦,你真不像话!你简直在批判你自己的相对论了。
爱因斯坦挑战量子力学,虽败犹荣,他提出的理想实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还对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④进化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挑战,从未停止过。
创世说从信仰出发频频发难,甚至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进化论的传播。
结果怎样呢?进化论身经百战,越战越勇,而创世说却破绽百出,只好以百万元大奖向科学家频送秋波求援。
⑤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⑥至今为止,仍不断有人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
其实,这些人趁早收旗为好,否则,等到发现挡箭牌其实是箭靶子时,悔之晚矣。
⑦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
直面挑战,意在求真求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7 (4分)2.第③④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
(4分)3.第⑤段申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4分)4.第⑥段中科学一词为什么加上引号? (2分)5.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有中心论点的议论文700字篇一:如何找议论文的中心论点_及练习课题内容讲解一、课题导入思考:议论文文体知识的简要内容?提示:1、概念;2、三要素;3、论证方法及其作用;4、结构。
二、例题精讲1、下面三个论据,可以用来证明同一个论点,请用简明的语言写出这一论点。
论据一:若有恒,何须三更起、半夜眠;更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注:曝:晒。
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
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论据二:爱迪生说过:“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
”论据三:巴尔扎克每天坚持用十六七个小时写作,不肯有丝毫懈怠,一生留下了94部小说。
提炼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中心论点。
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容易产生猜忌,于是会把杯中映出的弓影误认为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会以为是卧虎,结果内心充满杀气;一个心胸豁达的人往往心境平和,即使遇到凶残得像老虎一样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般温顺,听到聒噪的蛙声也会把它当作美妙的音乐,结果到处是一片祥和之气。
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议论文如何归纳中心论点1、中心论点与论题:(1)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2)论题:是指议论的话题,即议论文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议论的。
◆注意◆要把中心论点和论题区分开来:a、论题是指议论的话题,往往是一个短语结构,它是构成论点的基本要素。
b、而中心论点是对论题的一个明确的判断,必须是一个观点正确、鲜明的完整的句子,能够统摄全文。
练习:根据中心论点和论题的区别,判断下列文章题目是论点还是论题,为什么?《谈骨气》《怀疑与学问》《科学不怕挑战》2、中心论点出现位置: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文章题目(论点式题目),或文章第一段,或文章结尾一段。
挑战与质疑——2024年3月各地联考作文金题及导写金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明白无误地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
袁隆平坚信搞杂交水稻研究有前途,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
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
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国际上有著名学者断言:不可能。
袁隆平不打算退却。
1966年,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发表,它宣示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和实现途径,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以上材料选编自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的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精神,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颇具启示意义。
请选准角度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
(一)对材料的理解材料分为三层。
“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明白无误地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
袁隆平坚信搞杂交水稻研究有前途,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
第一层交代了“无优势”论的权威地位,突出表现了袁隆平进行杂交水稻研究的坚定信念,体现了追求真理、坚信自己;敢于质疑、勇于挑战权威的中国科学家精神。
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
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国际上有著名学者断言:不可能。
袁隆平不打算退却。
第二层概述了袁隆平在国内外没有先例,被断言“不可能”的情况下,仍然没有退却的精神,体现了敢为人先、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中国科学家精神。
第三层概述袁隆平的研究成果开创了水稻研究的新纪元,体现了勇于创新、深入探索的精神的精神。
专题18 科普文章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都市中的蜂房①照顾蜂群,是个细活。
蜂箱要放置在后院或花园通风的地方,但风不能太大;离建筑物至少10英尺远,使蜜蜂有足够的空间起飞和降落;附近要有水源,或放置潮湿的海绵,给蜜蜂提供充足的饮水;蜂箱朝向,要朝东南,这样每天一早,蜜蜂见到太阳,就可以马上开场工作;蜂箱一旦安置好,就不要随意挪动,以免干扰蜜蜂的和谐生活,更不能“强迫拆迁〞。
养蜜蜂要有耐心。
假如运气好,第一年7月就可以收获第一茬蜂蜜,但千万别指望第一年一定会有收获。
第一年,蜜蜂要把大量的“资源〞用在蜂巢和蜜窝的建立上,以准备过冬。
假如蜜蜂平安过冬,第二年收获蜂蜜十拿九稳。
②养蜂热潮背后的推动力之一,是人们对外乡种植和有机食品的需求日渐强烈。
另一个更为复杂的原因是人们对蜜蜂种群数量下降的担忧。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农民停顿轮作三叶草,而是使用农药,蜜蜂失去了授粉的良好来源。
在城市,原生植物被砍掉,改为栽种外来植物,这对蜜蜂的生存也很不利。
并且,几年前,美国各地都出现了蜜蜂蜂群神秘死亡的事件。
据美国农业部统计,有近30%被管理的蜂群死亡,其中三分之一源于蜂群崩溃症候群。
这种蜂群崩溃症候群加剧了日趋严重的螨虫、疾病等蜜蜂安康问题。
③蜂群的大量死亡让人担忧。
环保组织和媒体开场呼吁住在城市的居民考虑养蜂。
环保组织“自然英格兰〞的首席科学家汤姆·图在承受英国播送公司采访时说:“我们希望城市居民能接触到野生动物,并从中感受到快乐。
〞“人们觉得要做些什么来帮助蜜蜂,〞亚特兰大市美国养蜂人基金会主席戴夫·门德斯说,“在后院里放几个蜂箱,会让你感觉更好。
〞英国播送公司的主持人玛莎·柯尼是个业余养蜂人,她已经知道她的蜂群正在减少,她表示,看到蜜蜂死亡让她很悲哀。
她说:“养蜂是个很好的爱好,我非常喜欢。
但是它们在死亡,尽管今年的情形要比去年好。
〞2007年,美国公共电视台PBS播放了?寂静的蜜蜂?的纪录片,这场席卷美国的大规模的“蜂群崩溃症候群〞使以前关注企鹅、熊猫、鲸鱼等珍稀动物的人们开场把目光投向蜜蜂,养蜂开场成为时尚。
科学不怕挑战阅读答案科学不怕挑战阅读答案「篇一」(1)那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才四岁,一天,妈妈带我进城,在回家的路上,我们拐进了威格顿先生的糖果铺。
威格顿先生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我一进店门,立刻被柜台里琳琅满目的糖果迷住了。
那天妈妈给我买了一些。
(2)后来,我作了一项决定,要独自去威格顿先生的店铺里买糖果。
尽管我对钱一无所知。
一次我趁妈妈又带我进城的时机,独自去了威格顿先生的店铺。
我走进柜台,挑了一些各式各样的糖果后。
威格顿先生弯下身对我说:“你有钱买这么多糖果吗?” “哦,有的,我有好多好多的钱。
”我伸出手把七个用锡纸包好的'樱桃核放进威格顿先生手中。
威格顿先生站在哪儿默默的注视他手中的这些核桃,又看着我,好长时间像是发现了什么似的。
“不够吗?”我担心的问。
他轻叹口气:“哦,我看是多了点,我给你找钱。
”说着,他拉开了抽屉,然后,他从里面弯下了身子,把两分钱放进了我伸出得手中。
妈妈知道后,训斥我不该独自离开去买糖果,但她从来也没想起要问我买糖的钱是从哪儿来的。
(3)不久,我们搬家了。
我长大后也结了婚,我和妻子开了一家鱼店,出售外国鱼种,这些鱼大都五美元以上一对。
一天,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带着她的弟弟来到店里。
他们站在鱼缸前,盯着五光十色的鱼儿。
“先生”小男孩问道,“这鱼我们能买几条吗?”“可以,只要你有足够的钱。
”我回答。
“哦,我们有好多好多的钱”这信心十足的神情给我一种奇怪而又熟悉的感觉。
他们围着鱼缸边走边向我指出他们挑好的几种鱼。
我用纱网把鱼放进容器中。
“先生,给你钱” 小姑娘说着,把几个分币放在我手上。
这一刹那,我领悟到威格顿先生多年前的那件事给我的影响。
我只是在这时才懂得了当年我对老人的挑战。
小女孩期望的站在我面前,小声的问:“钱不够吗?”“太多了点”我喉咙发堵,好不容易才说出话来,“我还要找给你钱呢!”我把两分钱放在了她手中。
(4)孩子们走后。
站在旁边干活的妻子问:“这是怎么回事?你知道给了他们多少条鱼吗?”“大概值三十元钱吧,可是我不能不给啊!”我回答。
云霓埃菲尔铁塔深思一、基础巩固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赡.养(shàn) 膜.拜(mò)瞬.间(shùn) 赤裸.(luǒ)B.鞭笞.(chī)轻飏.(yánɡ)兀.立(wù)抽搐.(chù)C.远眺..(zhènɡ)..(tiào)怜悯.(mǐn)咯.血(luò)摆脱D.地壳.(ké)覆盖..(lǒnɡ)憎.恶(zēnɡ)模.糊(mó)解析:A项,“膜”应读“mó”;C项,“咯”应读“kǎ”;D项,“壳”应读“qiào”。
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冷峻窥视不行企及坠落深渊B.痴迷挑逗怦然心跳表新立异C.蔑视悬涯文风不动不露声色D.震撼倾注按捺不住名门旺族解析:B项,“表”应改为“标”;C项,“涯”应改为“崖”;D项,“旺”应改为“望”。
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相比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始终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同地段的写字楼与住宅楼相比,价格和租售状况均不志向。
②对于“读书”这件事,历史上的论述可谓数不胜数,观点却大相径庭。
单在基本以读书为业的学问分子内部,对读书的看法也有霄壤之别....。
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台球水平也飞速提高,社会影响力、受欢迎和受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④当人们在做一些不须要手机参加的事情时,手机的出现是一种干扰。
然而,手机不在身边,也会令我们手足无措....,这就是手机分别焦虑现象。
⑤大胡子的关羽、大义凛然的革命红军、憨态可掬的唐老鸭,一个个绘声绘色....的泥塑让小挚友们爱不释手。
⑥在一些西方消费者的概念里,“中国制造”仍意味着质量低劣。
但美国的一些媒体近日指出,“中国制造”与过去已不行同日而...语.,许多产业已变得高度专业化。
议论文阅读训练答案科学不怕挑战5 科学不怕挑战(或“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4分)6 第③段:量子力学曾受到爱因斯坦理想实验的挑战(2分);第④段:进化论曾受到创世说者的频频发难(2分)。
7 不能颠倒(1分)。
这句话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前半句总结上文(1分),后半句引出下文(1分)。
8 为了表示讽刺和否定。
(2分)9 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1分),将科学不断受到挑战比作了大浪淘沙,证明了科学是不怕挑战的,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2分)。
朗读(二)(13分)20.(1)飞速发展的泡沫化时代,记住有意义的东西是十分困难的。
(2分) (2)朗读是美好的过程,会引起感动、联想和回忆,给人以力量。
(2分)21.(1)写了一篇好东西,总想去读给别人听。
(2分)(2)发现了一本好书,总想让他人与自己一同感动。
(2分)22.没有朗读者(1分) 没有倾听者(1分)23.D(3分) 。
匠人与大师(二)(共l 2分)13.我们不应满足于敝“匠人”,要有较高目标、有追求、有不断创新的精神。
(2分。
意思对即可。
若只答匠人和大师的区别不给分) 14.□甲:比喻论证,把匠人凭经验做事比作一个一个摘瓜,把大师按规律做事比作提瓜藤,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
对比论证,用匠人和大师不同的摘瓜方式作对比,突出大师已上升到理论层面,靠规律运作。
(答出一种即可)□乙:举例论证,以鲁班由匠人到大师的经历为例,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只有追求更高的目标才会断进步的道理。
(一处2分,共4分) 15.画家的事例不恰当。
第④段阐述的观点是“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而这个论据的重点在目标和信念上,不能很好地证明观点。
(意思对即可。
2分)16.先从三个方面分析匠人和大师的区别,然后揭示研究这种区别的目的,提出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
(意思对即可。
4分。
只答“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1分)伯乐就是你自己15.(2分)总分式或总分总16. (2分)毛遂自荐17.(2分)对比论证18.(2分)不能,去掉后语气过于绝对,加点词使论证更严密,有分寸。
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子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②,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③,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④,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⑤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⑥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⑦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⑧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2)默写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9分)展示中国发展新貌,荟萃世界文明精华。
4月30日晚,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
会上,中外艺术家联mèi登台,奉献了一台精采的大型文艺晚会。
整台演出分《相约上海》《江河情缘》《世界共襄》《致世博》四个章节,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表现了新时代中国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上海世博会的真诚祝愿,表达了人类团结一心、携手面对未来、共建地球家园的美好心声。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荟萃( ) 联mèi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举世瞩目”的意思是。
“世界共襄”中“襄”的意思是。
(4)画线的两处文字,运用了一种相同的修辞方法:。
3.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根据《水浒》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宋江任寨主后改为“”。
“人教”24年小学上册语文第4单元测验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A卷一、综合题(共计100题)1. 我们要珍惜每一个____。
答案:机会2. 周末的时候我们去____山。
答案:爬3. 我们要认真____。
答案:学习4. 我们的班级是一个____的集体。
答案:团结5. 我们能看到的星星实际上距离地球多远?A. 50光年B. 100光年C. 数千光年D. 数百万光年6. 诗词填字:白露为霜,_______禾下乘凉。
7. 小朋友们在操场上____(huì)集体活动,增进了友谊。
答案:会8. 在图书馆里,我们要保持_______,以便给别人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答案:安静)9. 春天的花园里____开满了花。
答案:竞相10. 阅读理解填空题:学校的运动会上,小明参加了_______,他努力拼搏,取得了好成绩。
11. 小朋友们在课间____。
答案:玩耍12. 造句:这个城市的夜景很美,__________高楼,__________灯光都闪烁迷人。
13. 宇宙中有多少种已知的星体类型?A. 5B. 10C. 20D. 无法确定14. 天文学上,什么是“超新星”?A. 一种新发现的星星B. 一颗即将爆炸的恒星C. 一颗新的行星D. 一种大气现象15. 长安一片月,_______万里凝望。
答案:千16. 哪个国家被称为“日出之国”?A. 中国B. 日本C. 韩国D. 泰国17.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在水一方。
答案:纤手18. 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那19. 阅读理解填空题:小明和小华一起去_______,他们玩得很开心,互相分享食物。
20. 小鸟在树上____。
答案:歌唱21. 填空题:我们要保护环境,_______大自然的美丽。
22. 小鸭子在水中____游泳。
答案:快乐地23. 诗词填字:床前明月光,_______是故乡明。
24. 我们要爱护每一____动物。
科学不怕挑战阅读附答案 科学不怕挑战沈致远①挑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生物不会进化,至今地球上就只有原始生物。
②科学发展史是不断接受挑战的历史。
③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根本不同,有些科学家一时难以接受。
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说: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tu子。
他还多次提出理想实验进行挑战。
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
爱因斯坦屡败屡战,苦思冥想出一个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
玻尔彻夜未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清晨才豁然开朗,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但爱因斯坦仍然固执己见,以至另一位科学家厄伦费斯特都忍不住说:爱因斯坦,你真不像话!你简直在批判你自己的相对论了。
爱因斯坦挑战量子力学,虽败犹荣,他提出的理想实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还对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④进化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挑战,从未停止过。
创世说从信仰出发频频发难,甚至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进化论的传播。
结果怎样呢?进化论身经百战,越战越勇,而创世说却破绽百出,只好以百万元大奖向科学家频送秋波求援。
⑤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⑥至今为止,仍不断有人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
其实,这些人趁早收旗为好,否则,等到发现挡箭牌其实是箭靶子时,悔之晚矣。
⑦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
直面挑战,意在求真求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幺74分2.第③④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
4分3.第⑤段申两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幺?4分4.第⑥段中科学一词为什幺加上引号?2分5.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3分答案:1.科学不怕挑战(或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4分)2.第③段:量子力学曾。
2010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子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②,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③,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④,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⑤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⑥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⑦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⑧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2)默写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9分)展示中国发展新貌,荟萃.世界文明精华。
4月30日晚,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
会上,中外艺术家联mèi登台,奉献了一台精采的大型文艺晚会。
整台演出分《相约上海》《江河情缘》《世界共襄》《致世博》四个章节,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表现了新时代中国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传诵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上海世博会的真诚祝愿,表达了人类团结一心,携手面对未来、共建地球家园的美好心声。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荟萃.()联mèi()(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举世瞩目”的意思是:。
“世界共襄”中的“襄”的意思是:。
(4)画线的两处文字,运用了一种相同的修辞手法:。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2022年河南省登郑州市登封市小升初语文试卷试题数:17,总分:971.(问答题,5分)以下诗句中藏着一首学过的诗,请找出来,誊抄在答题卷相应的横线上。
要求:写上诗的题目,加上标点,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正确。
咬定青山不放松寒食东风御柳斜千磨万击还坚劲要留清白在人间千锤万凿出深山轻烟散入五侯家烈火焚烧若等闲任尔东西南北风粉骨碎身浑不怕___2.(填空题,5分)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两个月前,妈妈用cù ___ 、冰糖放在一起áo ___ 了一些水,然后倒入一个小bō li gāng ___ 中,又把处理好的大suàn ___ 放进去密封起来。
上周日中午吃jiǎo ___ 子时,我用kuài ___ 子夹了一个出来,kěn ___ 了一口,真是爽cuì ___ !3.(单选题,2分)依次填入下列“_____”的汉语拼音或汉字,正确的一项是()“新冠______肺炎”疫情期间。
人人要牢记勤洗手,出门dài______口罩,与人保持适当距离、不聚______集。
对于违反防疫政策的人员要从严惩______罚。
A.guàn 带 jù zhéngB.guān 代jǜ chéngC.guàn 戴jǜ zhéngD.guān 戴 jù chéng4.(单选题,2分)下列成语和“道听途说”一词意思接近的是()A.耳听为虚B.盲人摸象C.空穴来风D.狐假虎威5.(单选题,2分)下面语句中和“大家都说他做事低调”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没人不说他做事低调。
B.他做事低调是远近闻名的。
C.谁能不说他做事低调?D.想让他做事低调估计是下辈子的事了。
6.(单选题,2分)下面内容中,前后关系不正确的选项是()A.《汤姆•索亚历险记》—长篇小说—主人公足智多谋B.《为人民服务》—张思德—死得其所C.《骑鹅旅行记》—尼尔斯—调皮捣蛋、善良勇敢D.《爱丽丝漫游奇境》—主人公柴郡猫—捕鼠能手7.(单选题,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爷爷经常向我们讲起他过去的往事。
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注意:卷面书写占5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子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②,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③,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④,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⑤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⑥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⑦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⑧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2)默写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9分)展示中国发展新貌,荟萃世界文明精华。
4月30日晚,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
会上,中外艺术家联mèi登台,奉献了一台精采的大型文艺晚会。
整台演出分《相约上海》《江河情缘》《世界共襄》《致世博》四个章节,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表现了新时代中国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上海世博会的真诚祝愿,表达了人类团结一心、携手面对未来、共建地球家园的美好心声。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荟萃.()联mèi()(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举世瞩目”的意思是。
“世界共襄”中“襄”的意思是。
(4)画线的两处文字,运用了一种相同的修辞方法:。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根据《水浒》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宋江任寨主后改为“”。
(2)高尔基的《童年》用第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家中的生活历程。
4.初中毕业前,班级开展了以“红烛颂——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2024年重庆沙坪坝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B卷)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班级开展“君子自强不息”主题学习,请你完成以下活动。
活动一:致敬航天英雄①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研制、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再启新征程。
②科研团队持续创新,不断推动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
航天员队伍工作一丝不苟,zhāng()显了骇人听闻的航天精神,一次次书写了探索浩瀚太空的新篇章!③通过他们日复一日地勤学苦练,淬炼出百折不挠的意志。
④一串串奋斗的足迹,铺就一条飞天之路。
人生从来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一鸣惊人的背后,都是qiè()而不舍、鞠躬尽瘁的精神。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zhāng()显浩瀚() qiè()而不舍鞠躬尽瘁()2. 文段中画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骇人听闻C. 百折不挠D. 轻而易举3. 文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1. ①.彰②. hàn ③.锲④. cuì 2. B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写法和读音。
彰显:zhāng xiǎn,显赫,明显,显著,鲜明地显示。
浩瀚:hào hàn,水势深广,比喻广大、繁多。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鞠躬尽瘁:jūgōng jìn cuì,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2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理解和使用。
A.一丝不苟:形容做事十分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
句中表现航天员的工作精神,恰当;B.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句中用来形容航天精神的伟大,褒贬误用,不恰当;C.百折不挠:也说百折不回。
第19练(时间:30分钟分值:28分)1.(2018嘉兴一中高三适应性考试)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偌.大(ruò) 憎恶.(wù)夺桂冠.(guàn) 不偏不倚.(yǐ)B.芟.除(yì) 档.案(dàng)犯嘀.咕(dí) 丰功伟绩.(jì)C.恫.吓(tòng) 船坞.(wù)挂空挡.(dǎng) 车载.斗量(zài)D.夹.克(jiā) 央浼.(měi)撒.手锏(sā) 逸兴遄.飞(chuán)解析:D A项,“冠”应读guān;B项,“芟”应读shān;C项,“恫”应读dò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去年以来,我国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中央一级200多个行政审批项目被取消或下放,为小微企业减免税费,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活力。
B.今天,人们痛感于一些社会现象背后的道德滑坡、底线失守,比任何时候都更深切地呼唤公平的社会环境、诚信的市场氛围。
C.我国研发的“海马号”是迄今为止下潜最深的遥控无人潜水器,六年来,针对试验中暴露的问题,科研人员重点攻关,作了多次技术改进。
D.2019年北京赏石艺术品博览会日前开幕,赏石的基本内容是以天然石及玉石、园林奇石等为观赏对象,领略其独特的美。
解析:C A项,成分残缺,“为小微企业”句缺少主语。
B项,搭配不当,“呼唤”与“环境”“氛围”不搭配。
D 项,句式混乱,可以去掉“的基本内容”;不合逻辑,“天然石”包含“玉石”。
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6分)(1)曾子曰: ,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2)纵一苇之所如,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3)青山隔送行, ,淡烟暮霭相遮蔽。
,禾黍秋风听马嘶。
(王实甫《长亭送别》)(4)天高地迥, ;兴尽悲来, 。
银川部编版2024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下册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80分钟(总分:110)B卷一、综合题(共计100题)1. 我喜欢晚上____(kàn)星星,尤其是那个亮亮的____(xīng)。
答案:看星2. 在学校,老师不仅教我们知识,还教我们_______。
(答案:做人)3. 小鸟在天空中自由____。
答案:飞翔4. 诗词填字: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奔流到海不复回。
5. 春天是万物____的季节。
答案:复苏6. 妈妈给我讲了一个____故事。
答案:有趣的7. 小猫在阳光下____。
答案:打盹8. 流星是指什么?A. 星星的爆炸B. 一种小行星C. 进入地球大气的陨石D. 人工卫星9. 床前明月_______,疑是地上霜。
答案:光10. 诗词填字:临行密密缝,_______孤舟蓑笠翁。
11. 这幅画的色彩搭配_______,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答案:独特)12. 小猫在阳光下____。
答案:打盹13. 妈妈给我买了一个____的玩具。
答案:新14. 我们要保护____,让地球更美丽。
答案:环境15. 月明点滴_______,山空人静。
答案:窗16. 我们的班级是一个____的集体。
答案:团结17. 阅读理解填空题:小松鼠在树上舞动,它的动作很_______,吸引了很多小动物的_______。
18. 阅读理解填空题:每年夏天,小镇上都会举行_______,大家聚在一起,享受美食和欢乐。
19. 听力填字:小朋友们一起_______,快乐无比。
20. 天文学中,红移现象主要用于测量什么?A. 物体的质量B. 距离C. 速度D. 温度21. 月亮的表面为什么会有许多坑洞?A. 陨石碰撞B. 火山活动C. 水流侵蚀D. 风化作用22. 我喜欢在图书馆静静地____(kàn)书,让自己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答案:看23. 阅读理解填空题:小朋友们在图书馆里安静地看书,书中的故事让他们_______。
袁隆平坚持的例子袁隆平是中国现代农业领域的权威人物,他作为我国杂交水稻的创始人和推广者,曾多次荣膺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更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成功不仅仅源于其出色的科研实力,更重要的是他在科研道路上所坚持的不断探索和创新精神。
接下来,我将会通过多个具体事例,总结袁隆平坚持的例子,以期对那些志在科研的读者有所启发。
一、不断地试错袁隆平在50多年的杂交水稻研究中,不管是在选择材料还是进行杂交配对,都不断进行试错。
例如,在杂交水稻的创新路上,他不断进行验证,直到成功选出一批具有高度稳定性、高产性和抗逆性的水稻,并通过标准检测确定其其水稻品种登记并推广。
这种不断试错的精神不仅体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中,也体现在其他多个科研项目中。
这种精神在科研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强调了不轻易放弃,不断追求突破的科研精神。
二、不怕挑战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的过程中,要克服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长期饱受质疑、科研经费不足等。
但是,袁隆平总是能够保持“不怕挑战”的心态,积极争取科学经费,提高科研资金的利用效率,不断探究新的研究方向,并与科研团队一起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面对挑战。
在科研过程中,总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挑战。
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应该保持勇气和毅力去突破各种难关,并始终保持开明、智慧和勇气。
三、注重团队精神的塑造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团队精神的塑造。
作为团队的领导者,他尊重每个团队成员的特长和贡献,积极倡导平等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合作,推动团队发挥协同创新的效应。
他还尽力激发团队成员的科研激情,让每个人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科研中,使团队的合作效率不断提高。
科研成果的披露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团队的协作和沟通对于科研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在团队合作中,必须强调团队的精神,塑造一种互相帮助、合作共赢的工作氛围。
四、坚持科学原则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中坚持科学原则,不断追求杂交水稻育种的理论创新和技术发展。
他最注重的是保证杂交水稻的育种方法严格遵循科学原则,所有结果都必须经过科学验证。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河小学四上期中语文试卷1.拼写读拼音,写词语。
zhuāng jia pú tao dī àn suí yù ér ānjūn yún shùn xù jiān chí zhèn ěr yù lóng2.填空选字组词。
[榆输愉愈] 赢快合树[测侧厕则] 面量所原[吟怜玲龄]可诵珑年3.填空每一组都有一个短语搭配错误,先用“ ”画出来,再在横线上改正。
(1) 一架飞机驱赶猛兽舒服的住宅乖巧地避开(2) 一粒豌豆拜托心愿倾斜的隧道静静地等待(3) 一个文章节约用水美好的愿望积极地提问4.选择填空请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
(填序号)(1) ①人人②精疲③奔流④呼唤⑤风吹⑥ 七八(2) 的意思是水流奔腾永不停止,也形容事物永不停息。
(3) 邮递员叔叔不怕山高路远,不怕,把邮件送到山村的千家万户。
5.单选关于“发明”和“发现”,下列句子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科学家仔细研究鲨鱼,发明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B.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C.人们发现爬山虎的脚的底部,其实就是紧贴着墙壁的小圆片。
D.在黑漆漆的房间里,爸爸发现了电灯开关。
6.单选下列名句中,蕴含的哲理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A.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B.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C.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D.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7.填空解释加点字。
(1) 可怜..月似弓。
..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可怜:真珠:(2)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逊:输:(3) 女娃游于.东海,逆而不返.。
于:返:8.填空(部编版四年级上)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积累的气象谚语有:“夏雨少,。
”还积累了鼓励勇于提问的名言:“ 。
”9.填空我知道有的古诗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描绘了和谐、宁静的画卷,比如《暮江吟》中的“ ,”。
语文限时练1一、语言文字应用(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共14分)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
①,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
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当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
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
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
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声,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秋天来了。
这时候,雨不大出门。
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
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
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
忽然,在一个夜晚,有谁敲响了窗玻璃,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
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秋季后,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②!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
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A.拟人、比喻、夸张 B.排比、夸张、反复C.拟人、比喻、反复 D.排比、拟人、对偶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忽然,在一个夜晚,秋雨打在了窗玻璃上,它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
①挑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生物不会进化,至今地球上就只有原始生物。
②科学发展史是不断接受挑战的历史。
③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根本不同,有些科学家一时难以接受。
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说: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tóu)子。
他还多次提出理想实验进行挑战。
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
爱因斯坦屡败屡战,苦思冥想出一个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
玻尔彻夜未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清晨才豁然开朗,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但爱因斯坦仍然固执己见,以至另一位科学家厄伦费斯特都忍不住说:爱因斯坦,你真不像话!你简直在批判你自己的相对论了。
爱因斯坦挑战量子力学,虽败犹荣,他提出的理想实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还对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④进化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挑战,从未停止过。
创世说从信仰出发频频发难,甚至采用行政手段禁止进化论的传播。
结果怎样呢?进化论身经百战,越战越勇,而创世说却破绽百出,只好以百万元大奖向科学家频送秋波求援。
⑤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⑥至今为止,仍不断有人为躲避挑战而打出科学旗号,把它当作挡箭牌。
其实,这些人趁早收旗为好,否则,等到发现挡箭牌其实是箭靶子时,悔之晚矣。
⑦大浪淘沙,沙不除金不现。
直面挑战,意在求真求是。
1.用横线画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3分)
2.第⑥段中科学一词引号的作阅读题及答案用是( )(3分)
A.表示引语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D.表示否定和讽刺
3.画线句子运用了论证,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科学不怕挑战(或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
2.D
3.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科学不断受到挑战比作了大浪淘沙,证明了科学是不怕挑战的,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