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课的说明 尚桂玲
- 格式:doc
- 大小:669.50 KB
- 文档页数:3
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发布时间:2022-12-27T03:06:38.235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7期作者:蒋玲[导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行业也逐渐将多媒体技术和其他信息手段应用于学科教学。
在众多的信息教学手段中,微课最为突出,教学效果也最为显著。
微型课的出现可以取代许多传统的教学方法。
蒋玲垫江县桂北小学校重庆 408300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行业也逐渐将多媒体技术和其他信息手段应用于学科教学。
在众多的信息教学手段中,微课最为突出,教学效果也最为显著。
微型课的出现可以取代许多传统的教学方法。
微课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解释特定的知识点。
因此,许多学科的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和研究这种基于信息的教学方法,希望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热爱学习。
中国教师也不例外。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顺应时代发展,运用微课教学方法开展语文知识教学是项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建立在加强和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质的基础上。
因此,如何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实现创新和进步,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关注。
微课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式,以其鲜明的优势和特点受到师生的青睐,其推广应用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一、科学开展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在教学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师需要肯定信息技术对教学支持的重要性。
在设计微课之前,我们应该熟悉微课学习,然后分析和设计课内容,使教学的重点与微课的特点紧密联系,从而实现教学现代化的发展。
在具体应用中,教师应尊重小学生的差异性、课堂主要内容的可编辑性,并将微课技术与所选教材相结合,创造高质量的微课。
学习知识点高度集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课程中,由于小学生的经验有限,很难深入理解和感受课文中描述的美丽雪景,不利于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思考。
微课,使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更有效作者:林运娟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9年第12期林运娟信息技术超速发展,微课应运而生,课堂教学模式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改变,语文新课改革又为微课提供了强大的背景支撑。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可以使高中生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进入高中语文课堂,能使高中语文教学绽放独特的魅力和风采。
微课,也叫微课程,是指通过播放简短的视频,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感知作者情感等的新型教学方式,时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明显,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微课形式自由,效率高,操作简单,见效快,学生利用微课学习语文知识,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非常便捷,尤其在高考冲刺阶段,学生可以合理运用微课,查缺补漏,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解题能力。
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生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歌,能鉴赏诗歌中的形象和语言运用技巧,能理解诗歌的思想并且评价诗歌作者的观点。
阅读诗歌并进行鉴赏和评价,对于部分高中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微课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突破诗歌鉴赏的瓶颈。
下面主要从课堂导入、设计教学目标、分解重难点和课后复习巩固等几方面谈谈微课在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微课导入课堂课前预习,是几乎每个老师每节课都会提出的要求。
但是,类似于我校生源,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自觉意识薄弱,基本不会自主预习。
即使预习,也是看看教材而已,不会动脑思考,不会提出疑问,无法达到预习效果。
此种情况,微课是最好的解困方式,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导入课堂,要求学生边观看视频边思考,可以提出疑问。
微课知识点比较集中,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文,深入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
用微课导入课堂,不仅可以节省学生的预习时间,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快速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
微课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作者:孔丽娜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9年第19期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教育趋势应呈多样化,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让学生们进行个性化选择,是现代教育的要求,而“微课”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正是顺应这种发展趋势的。
一、核心概念微课,或称之为微课程,其本质是面向学生学习的微小课程。
黎加厚教授在文章《微课的含义与发展》里给出了“微课程”的简明的定义:“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我们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微课程是指针对学生学习中的一个知识点(重点、难点或易错点)在短时间内讲解,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面向学生学习的独立小课程。
二、微课教学设计环节(1)教学内容的选择。
微课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它反映了微课是要集中表现或传递给学习对象什么样的内容(并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制成微课!)。
教学内容应该尽量选取那些有学生通过自学理解不了、具有较大教育教学价值且相对简短又完整的知识内容。
必要时教师可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加工、修改和重组,使其教学内容更精简又完整、教学目标聚集又单一、教学形式策略多元、表现方式多样化,使其更适合微课的方式来表达。
(2)教学内容的微处理。
在选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继而要对其进行微处理。
根据微课时长短、知识粒度小的特点,在内容分割上,把课程分割为不同的教学过程。
分别是:一揭题设问,激趣导入;二切入主题,逐步推进,引发思考。
让学习者在观看微课时既能身临其境又能触动身心,引发同步思考。
(3)设计微课的学习任务单。
教师在教学前要研究学生,了解学情,课前可以通过预习任务单,调查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内容,还想知道哪些内容。
只有把握了学生的起点,了解学生学习时遇到的困难,教学时才能够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语文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预习任务单,分为字词闯关、理解课题、把握内容、感知结构四个部分。
微课,让学习过程更愉快作者:崔艳玲于春蕾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02期【基金项目】此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微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3JG 034。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32-02微课是教师专业成长,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素材,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发展。
当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感觉“有些力不从心”、“照顾这么多学生真累”、“40分钟的讲课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时候,老师们常常会想:如果能把复杂的课堂变得简单,把简单的问题变得趣味化,让学生能够像看新闻、听小故事一样,随时随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才算真正做到“轻松学习、快乐成长”。
笔者有幸参加了iPad辅助下的微课程教学应用实验,下面就自己在实验过程的中的体验和大家做一分享:一、微课让预习任务轻松完成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以其短小精悍,活泼生动的视频深受小学生的青睐。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微课一般为5-8分钟的时间,选取教学中的某一知识点,一般为学生不易掌握的难点或重点,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动感的画面,配以简明精要的讲解,通过iPad的Explain Everything软件制作成教学视频,发布到平台,学生可在家或学校自由学习观看,先自主学习然后再就学习中的疑问困惑在平台或课堂中共同探讨解决,既提升了在平台或课堂的互动水平,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充分的自主思考的时间。
在iPad实验班新知识学习之前,除了老师会将要学习的知识重点制作成微课上传学生观看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对预习任务的反馈同样以微课的形式完成。
在教学“数的分成”一部分知识时,教师制作了《5的分成》微课上传,让孩子们通过观看视频,尝试预习6、7的分成,很多孩子们不仅用iPad的Explain Everything程序自己制作了6、7分成的微课,有的孩子甚至还做出了8、9、10的分成视频上传平台。
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作者:蒋桂冬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18期【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01我国的教育教学领域已经涌现出许多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资源的教学手段。
当前微课作为网络发展在教育界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改善了缺乏时代气息与脱离现实生活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学得轻松,并且学有所获。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微课的内涵及特点1.微课的内涵微课是最近从“翻转课堂”涌现出来的新概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利用计算机软件通过录播、摄像或者制作PPT等手段编辑出一段时长约为10分钟以内的音频或者视频,有明确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微课随着近年来“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迅速走红而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人们发现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人都有手机的时代已经到来,BYOD(让每个学生自带信息设备来上课)终将成为现实,传统课的结构将会发生变化,教师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将自己上课所讲的重点内容(教材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上课则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问题,师生互相讨论或给予个性化辅导,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2.微课的特点首先,微课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中的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个教学环节进行的,因此它的主题性和针对性更突出。
其次,微课以视频为主,通过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制作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制作过程中,还可以通过穿插图片、文字、音乐等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思维和意识得到有效集中,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最后,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征并且可以存储,只要身边有电脑、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就可以随时观看和学习,使用十分方便。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1.进行课前导入“万事贵乎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虽然不能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但能影响整堂课的氛围。
"微课"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发布时间:2021-10-02T18:05:36.579Z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10月作者:段莹莹[导读] 微课主要是由一些一线老师自行开发设计的微小视频课程,其视频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十分钟,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新推出的一类新型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将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投入到了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让课堂的教学效果变得更加的显著,同时也不会出现玩物丧志等的问题,减小了整体教学时期所出现的负面效果。
对此,需要掌握微课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措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发挥出其在高中政治课教学当中运用的价值。
段莹莹腾冲市第一中学【摘要】微课主要是由一些一线老师自行开发设计的微小视频课程,其视频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十分钟,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新推出的一类新型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将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投入到了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让课堂的教学效果变得更加的显著,同时也不会出现玩物丧志等的问题,减小了整体教学时期所出现的负面效果。
对此,需要掌握微课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措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发挥出其在高中政治课教学当中运用的价值。
【关键词】微课;教学模式;高中政治课;教学;运用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10-191-011"微课"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价值首先,微课教学模式应用在高中政治课教学当中,能够给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环境。
这是因为微课带有长期保存性的特征,可以将其存储的硬件设备当中,反复性的去应用这一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观看,也可以在课后下随时的复习,这种学习方式不管是时间,还是地点都不会受限,自主学习环境也会变得更加的宽松,增强了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自主性。
微课是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也是一种新的教学趋势。
这样的教学改革对小学美术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微课运用实践的过程中有汗水也有艰辛,但在不断尝试与创造之后,教师收获了微课带给美术课堂的幽幽花香,还有一路美不胜收的风景。
一、寓教于乐教育家布鲁姆曾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如何将学习内容变得更精彩、有趣,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
微课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众多与知识点有关的资料囊括其中,如一些动画视频、游戏等,激发兴趣,调动思维,将美术课堂变得妙趣横生,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如,在教一年级《有趣的汉字》一课时,笔者制作了一个微课视频,展示“马”和“人”的象形字,学生很快就认识了这两个字。
紧接着,这两个象形字动了起来,“人”骑在“马”上,经过一片象形字的“小树林”,学生认识了“木”字;跨越了一片象形字的“田野”,学生认识了“田”字;在象形字的烈“日”下,又经过了一座大山,学生认识了“日”和“山”;“人”来到河边,乘着一叶扁舟,拿起渔网打鱼,渔网是象形字的“网”。
就这样,配上欢快的音乐,通过展现象形字形式的一部汉字小动画,学生在微课视频中直观、形象地看到了象形字与实物的区别,认识到象形字描摹实物、表意象征的特点,感受到象形字夸张、变形的美感。
这样,汉字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动画,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美术鉴赏力。
二、突破重点微课可以将教学重点以单个知识点的方式呈现出来,内容精简,具有较强的指向性,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有所领悟。
这充分体现了微课的作用。
如三年级《前前后后》一课,了解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是这节课的重点。
以前的教学是展示几张图片,学生从图片上看到近处的物体大、远处的物体小。
但学生的理解并不深刻,因此,学生在练习时往往仍会忽视近大远小的规律。
而采用微课动画,可以直观地展示出近大远小的规律。
如,三名高矮相同的学生,手里分别拿一个一样大小的篮球,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第一名学生保持位置不变,第二名学生向后移动50米,第三名向后移动100米,这时学生通过动画就会发现:本来一样大的篮球,位置越远就看起来越小。
"微"中见大:让微课成就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发布时间:2021-09-03T01:26:50.31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16期作者:杨桂花[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要创新教学形式杨桂花四川省双流区棠湖小学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要创新教学形式。
微课教学模式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
针对于此,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有必要广泛应用微课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拓展语文知识,丰富认知范围、提升学习能力。
本文阐述了微课的概念,以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教学模式的优势,总结出了以下一些有效提高微课教学效率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微课教学;小学语文;策略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入,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为了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就必须要丰富语文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手段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语文教师通过微课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拓展语文思维,从而培养语文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微课教学是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富有教育意义的知识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一、微课的概念微课教学模式的产生冲击了传统教学模式,但是去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微课教学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而且能够突出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教学核心内容。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须要科学客观的认识微课教学模式的优势作用,以便于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活动开始通过微课的形式展现出来,虽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教师也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微课教学模式。
通过微课教学可以使教师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投放讲解重难点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效率,以保障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满足学习需求。
“微”风徐来静待花开—— 浅谈微课对有效教学的促进发布时间:2021-11-10T08:47:45.10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6月17期作者:胡亚玲[导读] 一个微课就是一个知识点,它注重的是方法的传授,即“授人以渔”。
胡亚玲安徽省芜湖市育红小学旭日天都校区??安徽省芜湖市?241000?文摘:一个微课就是一个知识点,它注重的是方法的传授,即“授人以渔”。
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正确使用微课,可以促进有效教学。
首先利用微课可以达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效果。
其次微课能帮助学生温故知新、查缺补漏。
再次微课的作用是突破核心、化难为易。
微课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力是巨大的,它促进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生成。
关键词:微课促进有效性教育改革的脚步轻盈迈进,信息技术的整合日新月异,课堂呈现形式层出不穷。
现代通讯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教育共享成为可能:校校通、班班通、家家通、人人通的运用,把课堂与课余的学习时间和持续性有机整合起来。
但我们还需要一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选择自己的薄弱点来自主学习的形式,这时,多媒体家族的新成员—微课,就应运而生了。
那什么是微课呢?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使用多媒体技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在十分钟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它是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一个微课就是一个知识点,它注重的是方法的传授,即“授人以渔”。
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中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
对自己在课堂上未能很好掌握、理解的知识进行再咀嚼、再补充。
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如何正确使用微课,促进有效教学呢?: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文化视野431微世界,大课堂——浅谈小学语文微课教学思路陈华英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历阳镇第一小学摘要: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教学急需注入新鲜的血液,而微课的引入适应了这一发展要求。
微课是教学的辅助手段,通过5-8分钟的音频或视频的播放,构建情景式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微课解答疑难问题、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构建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和感受课堂意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放飞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开展,完善教学成果,促进教学成功。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431-01引言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认真地听,仔细地做着笔记。
而微课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突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
通过小视频或小音频的播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就语文教学而言,利用微课辅助教学,可以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让语文书上枯燥的诗歌、散文、文言文变得形象而立体,促进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意境、理解散文的主题,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会文言文的内涵。
不仅学到脑子里,还能应用到生活中,学以致用,达到教学的高境界,取得教学的成功。
一、微课教学的优势微课是在传统教学方式基础之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在5-8分钟之内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的视频或音频。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数字教学方式。
微课不仅仅包括课堂教学视频或音频,还包括与教学相关的教学反思、课堂练习、学生反馈及课外知识补充等。
让学生以另一种方式学习课程的重难点,丰富课堂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内容的顺利进行。
谈谈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作者:刘碧琛尚红霞来源:《新课程·上旬》2018年第08期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展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一个教学环节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微课所呈现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是教学的难点、疑点,也可以是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讲解和展示。
下面,我就结合教学中一些具体课例,谈谈“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运用“微课”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学生都对多媒体尤其是现在我们使用的“电子白板”非常感兴趣,我们老师要适时想生所想,用生所奇,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兴趣,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优质教育资源,将枯燥无味的学习方式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爱学、乐学,轻松获取知识。
我校四年级语文赖老师在执教《电脑住宅》一课时,她播放了视频短片《神奇的住宅》微课,把“未来人”在住宅中一天的生活、工作、学习及其娱乐方面情况一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学生大大感受、领略了“未来人”便捷、舒适的优质生活,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人工家居”的高端智能化技术。
学生一下被未来住宅、电脑住宅的智能化的神奇深深所吸引,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学习课文的兴趣盎然。
《神奇的住宅》微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运用“微课”教学,能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我们面对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性格单纯、活泼,大多数孩子对事物的认识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而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却有着非常强烈的愿望。
基于学生这一特征,如果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微课”将文本中较难理解的抽象知识变得形象简单且易于接受,就能在枯燥的课堂教学中创设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享受学习乐趣的过程。
我校六年级语文杨老师在执教《琥珀》一课时,她播放了视频短片《琥珀是怎样形成的呢?》微课,漂亮的画面、精美的视频再配上绘声绘色的详实讲解,一下就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学生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微课”画面,兴趣盎然。
"微"中见大:让微课成就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发布时间:2021-11-12T01:04:26.75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7期作者:王桂萍[导读] 小学课堂上的语文教学,直到现在仍然给我们一种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的感受,不仅会让学生产生疲倦的感觉,王桂萍成都市双流区九江小学摘要:小学课堂上的语文教学,直到现在仍然给我们一种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的感受,不仅会让学生产生疲倦的感觉,一只既往的在学习不曾翻新的知识点,老师也会在这一教学过程当中无法掌控课堂,起不到引导学生的作用。
这时候微课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它是符合现阶段日益变化的教学模式的,通过不一样的授课内容,牢牢抓住学生们猎奇的心理,为他们的课堂带去多种体验模式,如果教师能够熟练的运用微课这一手段,那么创造高效率的课堂将不是梦想。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高效引言:随着多媒体教室的不断开展工作,我们将近距离的接触互联网的各种平台,从中获取信息,微课就是这样走进我们广大师生的视角当中,逐渐的,它被教师们灵活的运用在课堂上,带给学生们以全新的感知,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中不再感觉到枯燥乏味,而是能更深层次感受到中化文化的精髓所在,其实在最开始的教学中,学生们常常都会忽视语文这一门学科,因为学的是自己的母语,便开始对它不重视起来,但事实上越往高年级上学就越会发现,一些理科的知识我们可以靠单纯的背背公式来解决,但是语文这种理解性的课程却不行,它靠的是长时间的积累,所以说从小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是尤为重要的,微课的出现,在极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对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微课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意义和作用(一)微课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在大多数语文课堂上,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个情况,课堂的氛围十分的低靡、不积极,往往只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们都很难积极的投入到语文的学习过程当中,课堂上没有互动,更别提思考了。
"微"中见大:让微课成就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发布时间:2022-03-28T08:10:40.334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25期作者:郭海燕[导读] 小学生生理年龄大多在六岁到十二岁之间,心理年龄不成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存在注意力难以集中、视觉驻留时间较短等问题,影响语文教学质量。
郭海燕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岭南小学河北省邯郸市056003 摘要:小学生生理年龄大多在六岁到十二岁之间,心理年龄不成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存在注意力难以集中、视觉驻留时间较短等问题,影响语文教学质量。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语文教育的方式方法逐渐由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转变为以素质教育为主,从以教师为主体展开过渡到以学生为根本,更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更关注学情的变化。
微课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其独特新颖的形式、丰富多样的内容,尤其契合信息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思维特点。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教学;应用探讨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微课,作为一门新兴的教学手段,在多年的发展中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喜爱,对于学生认知提升而言,更是借助微课的力量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授课引导,不仅为扩宽语文教学范围做出了贡献,同时也释放了小学生更多的碎片时间。
目前,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经验还不够完善,对很多复杂的语文知识点不能完全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能在实际教学中,将这些知识点进行精简和具体化,以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而微课便是其中一种。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微课开展小学语文高效率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且重要。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的优势微课,顾名思义,是一种小型课堂。
微课的本质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细化讲解,可以是一个小问题的回顾,也可以是一个小故事所引发的延伸性思考。
在传统教学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会针对教学技能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态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整体复杂烦琐,且耗时较多,学生难以抓住重点,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篇•教育技术浅谈微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戴志福(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北高镇岱峰中学)作为初中政治教学的一名老师,在大量了解微课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微课资源在教学运用上的正确认识,并对微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探究。
一、正确理解微课教学1.微课教学的内容众所周知,微课以简短的视频呈现方式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要求,不仅时间短,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视频清晰,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随时插播各种政治新闻。
同时微课可以记录教师的上课过程,之后做成视频,可随时重播。
也可以播放大量信息,例如,重要领导的讲话、重大新闻等,微课还可以广泛借鉴前人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微课的各种优势恰如其分地提高了传统初中政治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享受政治学习的乐趣中,轻松理解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2.微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及发展空间政治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该学科要求全面的知识,例如,传统文化、基本国策、经济形势、基本法律等,涵盖面广。
教学中需要时时引入案例,规章或清晰的法律。
每个微课小视频主题明确,只要教师加以收集归纳,课堂便能清晰地呈现。
其次,微课集中了声音和图像两项技术,可以动态播放,生动形象,读图时代学生更容易对视频留下深刻印象。
将微课资源运用到政治课堂,让学生接触到广阔的知识,使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与外界新闻和各种领域的文化知识相结合,是其在政治教学中最大的优点。
二、微课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1.微课在预习和授课中的应用初中政治理论较多,虽然新的课本已经大量减少理论,但面对思考问题,学生如雾里看花,把握不住预习重点,提不出相应疑问,容易导致在正式的学习中比较盲目。
利用微课展开预习可以让学生清晰把握重点,辅助预习。
教师可以在微课中设置问题,方便学生合作探究。
例如,在讲“民族精神”这一知识点时,课本主要介绍了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表现,那么在当下中学生如何理解民族精神?教师可以在微课中提出问题,留出足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结合实际,并且教师应该在微课上播放视频,例如“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视频,让学生从当下爱国者的优秀事迹中把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内涵。
新时代下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20-04-13T03:32:46.875Z 来源:《素质教育》2020年6月总第345期作者:李娜[导读] 增强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可控性,适合各个水平的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
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四中学056001摘要:新时代下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文章首先对微课进行了概述,然后讨论了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作用,包括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优质教学资源传承,然后论述了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下微课初中语文一、微课概述1.微课的定义。
微课主要以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为载体,依托于互联网,围绕课堂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
微课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精准、简洁,增强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可控性,适合各个水平的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
2.微课的特点。
微课主要以视频的形式呈现,时间控制在10~20分钟以内,相对于四十五分钟的整堂课来说,微课时间较短,时间控制也更为精准。
以视频形式呈现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教学,画面更生动有趣,创作形式更多样,可以通过动画、模拟等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将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手段紧密地结合,使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微课的内容通常涵盖1~2个知识点,主题明确且通常是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课件、练习、测试等。
与传统的一节课需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量相比,微课的教学内容更精准简洁。
二、微课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作用1.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以多种形式设计的微课,在课堂教学中成为教师更有效的教学工具,辅助教师更好地讲解文章,而且可以根据课堂反馈可以做出教学进度的调整,使得教学任务目标明确、张弛有度。
并且在每堂课中插入10~20分钟的微课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不同的方式展开教学,使课堂氛围有趣活泼,还可以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使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微视频、微课、微课程的本质与定位分析作者:宋光辉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年第05期摘; 要近年来,微课在我国各级教育实践中得到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广泛关注,与微课相关的微视频、微课、微课程在国内常被混用。
对微视频、微课、微课程分别从起源及本质进行剖析,并对微视频、微课、微课程进行概念的界定。
关键词微视频;微课;微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资源中图分类号:G652; ;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9)05-0007-031 前言在国内,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在2010年最早提出微课的概念,随着基础教育领域、高等教育领域等微课比赛的引领,以及国内一些比较有影响的翻转课堂模式(如山东省昌乐一中的“二段四步十环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的示范作用,微课在国内的应用得到较快普及与发展,也从近几年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逐渐变成各级教师应用的一种常态。
但国内目前的研究中,微课与微课程常混为一谈,二者之间的界限模糊,两个概念相互借用。
微课与微视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这种状况不利于相关问题研究的深入与应用的推广,故需要对微视频、微课、微课程的起源及本质进行梳理与剖析,对前一阶段微课相关概念進行总结,为后续研究的科学化提供有效的帮助。
2 微视频的起源与分析教学视频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媒体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教学中应用的视频主要是以模拟信号记录方式,以录像带形式出现的视频,通过录像机及电视机进行视频教学。
由于录制教学视频需要专业化的设备,且录制流程烦琐,一般需要经过选题、文字稿本、分镜头稿本、拍摄准备、拍摄、后期录音及字幕处理等环节,通常所录制的视频时间都比较长,且需专门的技术人员摄制,主要用于表达相对完整的可视化教学内容,比如教师比较熟悉的录制优质课,总体而言,教学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普及。
佛山市教育局最早提出微视频的直接原因,就是对教师录制优质课评比中评委长时间观看造成的低效反思。
1989年,万明高、朝桂荣提出对一般教学片应当发展小片(3~5分钟)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播放的想法[1]。
关于微课的说明
枣庄市第十五中学尚桂玲
接到通知,需要对我制作的微课《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做一下自我说明,我将从以下几点说明:
1.录制方式:这一单元的微课都是利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对PPT课件进行的屏幕录制,录屏过程中录制教师的讲解音。
2.课件制作:画面简洁,凸现主体,色彩搭配合理,画质清晰,美感强。
PPT动画结合FLASH动画,动态效果立体,明显,有很好的引导效果。
(如下图PPT课件画面图)。
3.视频画面:在制作课件时,将PPT课件的页面设置更改为16:9,使视频画面宽屏显示,清晰美观。
声音清楚,语速适中,语言简洁,表述准确,无知识性错误。
在提出问题之后或者一些需要思考的环节给出“暂停播放”的温馨提示(如下图视频画面截图)。
4.内容选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不是单纯对课本知识的罗列,对重点、难点的分析处理把握准确到位,设计合理,由易到难,紧扣教学大纲,通过老师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降低难点,突破重点,使学
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5.方式方法:对知识点有简短的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概括要点,讲授过程中能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