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竞赛作品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3
《南京市第二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作品创作说明微课作品名称 微课作品介绍 适用对 象分析制作小电动机 演示利用生活中的器材制作小电动机 该视频观看对象为初三学生,学生应在学习了电动机原理和组装 电动机的常识后,自行制作电动机时观看。
本节微课通过详细的介绍,演示了小电动机制作的每一个步骤以 及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帮助学生顺利制作电动机。
该活动是教教学 学习内 需求 容分析 分析材中提及的小实验,没有提出学生实验的要求,但是这个小制作贴近 生活,非常有趣,而且虽该制作看似简单,但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都 是容易出现差错的,所以希望这节微课的演示帮助同学们顺利完成这 个小制作,让学生从动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理解课堂学 习的理论知识。
教学目 标分析该节微课目标是了解电动机制作的器材、步骤及注意事项,最终 自己可以完成电动机的制作。
1.微课的开始展示了生活中的电动机,课堂上的电动机模型和一个 组装好的小电动机做的电风扇,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
教学过程设 计2.微课展示介绍电动机制作所需要的器材及器材的作用,为学生制 作的准备提供指导。
3.通过图片和小视频逐步演示解说制作的每一个环节。
4.对于有可能造成调试失败的一些细节进行提醒,并对于有可能产1/5生的后果进行演示,帮助学生回避相应问题,顺利完成小制作。
5.通过激励的语言与开头呼应,鼓励学生动手尝试。
请在学习了电动机原理和组装电动机的常识后,自行制作电动 机时观看该节微课。
当顺利完成了制作后可以了解其它电器中的电 动机的构造特点。
学习指导 配套学习资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下册料 制作技术介 绍使用的制作软件为 NimoStudio; 制作流程:制作微课需要的 ppt;运用软件配音去噪转化格式。
2/53/54/55/5。
《南京市第二届中小学教师微课竞赛》作品创作说明
板块内部稳定,边界活跃。
并自然过渡到如何验证这三个假设。
7.验证假设一:板块的碰撞会形成山脉。
用书本受挤压变形来模拟板块碰撞,用PPT出示动画,演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过程,根据以上演示讲解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寻找验证假设一的证据。
讲解完后,再出示“世界主要山系分布图”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请学生自己对比,思考:“世界两大山系的分布与板块有何关系吗?”进一步验证假设一。
8.过渡:返回验证三大假设的PPT页,在第一个假设后打上“√”。
9.验证假设二:板块的张裂会造成裂谷或海洋。
用PPT出示动画,演示板块张裂过程,并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形成的东非大裂谷以及红海,来验证假设二。
10.过渡:返回验证三大假设的PPT页,在第二个假设后打上“√”。
11.验证假设三:板块内部稳定,边界活跃。
出示“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请学生自己对比,思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有什么样的关系?”,将两幅图中的板块交界处和火山地震带叠加,得出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从而验证假设三。
12.请学生当预言家:“下图中1、2、3处未来分别会如何发展?”,作为课后问题思考。
学习指导
请在学习完《板块构造学说》第一课时,即“沧海桑田”和“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的内容后学习本微课。
配套
学习资料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板块构造学说》。
微课竞赛作品历史课《罗斯福新政》作品说明徐州市大黄山中学邱新如本节微课为《罗斯福新政》,是一节针对初三年级学生的历史课,属于世界现代史的学习范围。
在此,笔者仅就本节微课作品进行以下说明:一、教学设计:(一)适应对象分析:本微课适应于初三年级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929-1933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并且认识到经济危机的危害,本节微课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习面临经济危机美国是如何走出困境,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借助PPT 直观操作过程体会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影响。
(二)学习内容分析:本节微课是在已经学习了1929-1933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基础上,借助PPT的操作进行教学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深入的理解罗斯福新政,认识罗斯福,体会“新政”的精神。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正确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新政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影响的分析,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
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
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四)学习过程:导入:1929-1933年由美国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
美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挽救资本主义制度,于1933年实施了罗斯福新政。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完成下列学习任务:1.扮演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的角色,一起对如何应付“烂摊子”出谋划策一番。
(小组讨论)2.概况归纳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有哪些?(说一说)3.结合表格想一想罗斯福新政与胡佛时期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有和不同?4. 归纳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5.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结合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从进步性与局限性进行分析)二、自主检测1.罗斯福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是()。
A.缩减农业生产B.恢复银行信用C.实施“产业复兴法”D.发展对外贸易2.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过程中,首先整顿的是()A.农业B.商业C.工业D.银行业3 .学历史要善于抓住特点,你知道罗斯福最大的特点是()A.国家干预和指导工业B.国家干预和指导经济C.国家控制和调节金融D.国家加大对外贸易出口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929年一直延续到1933年从一个国家开始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材料二在美国从来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微课竞赛作品
历史课《罗斯福新政》作品说明
徐州市大黄山中学邱新如
本节微课为《罗斯福新政》,是一节针对初三年级学生的历史课,属于世界现代史的学习范围。
在此,笔者仅就本节微课作品进行以下说明:
一、教学设计:
(一)适应对象分析:本微课适应于初三年级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929-1933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并且认识到经济危机的危害,本节微课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学习面临经济危机美国是如何走出困境,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借助PPT 直观操作过程体会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影响。
(二)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微课是在已经学习了1929-1933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基础上,借助PPT的操作进行教学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深入的理解罗斯福新政,认识罗斯福,体会“新政”的精神。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正确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新政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影响的分析,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
教学重点: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
教学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四)学习过程:
导入:1929-1933年由美国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世界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
美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挽救资本主义制度,于1933年实施了罗斯福新政。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扮演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的角色,一起对如何应付“烂摊子”出谋划策一番。
(小组讨论)
2.概况归纳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有哪些?(说一说)
3.结合表格想一想罗斯福新政与胡佛时期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有和不同?
4. 归纳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
5.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结合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从进步性与局限性进行分析)
二、自主检测
1.罗斯福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是()。
A.缩减农业生产
B.恢复银行信用
C.实施“产业复兴法”
D.发展对外贸易
2.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过程中,首先整顿的是()
A.农业
B.商业
C.工业
D.银行业
3 .学历史要善于抓住特点,你知道罗斯福最大的特点是()
A.国家干预和指导工业
B.国家干预和指导经济
C.国家控制和调节金融
D.国家加大对外贸易出口
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29年一直延续到1933年从一个国家开始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
材料二在美国从来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请回答:
(1)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以前的资本主义政策相比,美国采取的政策最突出特点是什么?说说其实质。
作品简介:罗斯福新政是在遭遇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经济危机打击下,由罗斯福总统领导开创的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它对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意义重大,也对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很好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