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运算律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13
四年级《四则运算》教案午街铺镇绿峨小学曾雪花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主要教学并梳理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试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而本节课主要教学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培养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互帮互助的学习态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为学生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而本班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接受能力不强,数学思维不灵活,因此,针对这一学情,我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开始便从他们较熟悉的生活情景,通过浅显易懂的简单的计算数字引入。
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到本节课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对本课的学习难点是,列综合算式和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为了帮助学生化解难点,我通过分析、比较、画图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在探索中深刻理解数理,使学生不仅明白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还知道之所以按照那样的顺序运算的原因。
常言道: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同时,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时,情感也会产生共鸣,从而得到了积极的情感体验,逻辑思维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第4—5页的例1、2)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惩罚混合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的能力。
3、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互帮互助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联系数量关系理解相应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
春节前,妈妈买了5斤桔子,吃了3斤,又买回4斤,当时还有几斤桔子?(幻灯出示主题图)通过南北气候不同,造成了各具特色的独特风光,以及海南候鸟老人的情况简单介绍,突出了“冰雪天地”是青壮年人的天地,让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了“冰雪天地”中,探求新知。
复习课教案:《运算律》教学过程:一、导入。
1、师:今天我们复习运算律。
(板书:运算律)什么是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一些规律)2、师: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点到名字的回答。
口答: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并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律?45+26=26+□,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23×56=56○□,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122+(78+45)=(□+□)+45,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7×25×4=7×(□×□),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45×67+45×33=(□+□)○45,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师:我们在第四单元学习了这五个运算律。
谁能介绍一下这些运算律?用字母怎么表示?是什么意思?出示小黑板: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二、查漏补缺。
1、举例比较,启发思考。
师:我在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发现许多同学做下面这些题的时候很容易出错。
(1)出示小黑板。
错题分析:125×(8×8)125×(8+8)(2)师:你猜猜那些做错的学生是怎么做的?(3)师:独立完成,写好举手。
(4)师:为什么要把125与8结合在一起先算?(125×8=1000,凑成了整千,计算起来非常简单,像这种把两个或几个数结合起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方法,在数学里叫做“凑整”)2、基本训练。
判断下面的话是否正确。
①65+35÷7×6的第一步算65+35,这样很简便。
()②101×46-46=100×46。
()③134×8=125+9×8。
()④25×(40×4)=25×40+25×4。
()⑤350÷50×7=350÷(50×7)。
()⑥125×7+3×125=125×(7+3)。
《运算律的复习》课堂实录阳城县东冶完小裴岩霞教学内容:运算律的知识梳理及运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对已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中,进一步理解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能合理、灵活、正确地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提高学习的系统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加强学生对于运算律的理解与运用,通过比较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区别。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材分析:教材的安排是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生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
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
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希望组长们每天认真组织,继续坚持!师:我们来看这个题:要快速的计算,你想在括号里填什么数?25 × 16× ( )为什么呢?填上4后可运用什么方法快速计算?师:刚才大家说到了凑整这个数学思想,其实数学思想就是数学的精髓,有了数学思想的指引,我们就能够得到更多的数学方法。
师:比如运算律就是利用凑整的思想进行重新组合并结合运算定律达到了简算的目的。
由此可见,凑整思想在数学运算中是非常重要的。
就让我们带着这个思想开始我们今天的复习之旅!师:继续复习运算律,板书课题:运算律的复习二、知识梳理:师:在课本50-60页之间我们学过了哪些有关整数运算律的知识?昨天不是已经让大家整理了?生自由汇报;师:看来大家学到的知识还真不少!拿出昨天你们自习课做的那个整理学习单第一个要求。
师:幻灯片出示要求:知识整理:(关于运算律,我们知道了什么?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要求:1.在组内先交流各自整理了几条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