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165.60 KB
- 文档页数:2
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其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温度变化:混凝土在干燥过程中会收缩,而在水分稳定后会膨胀。
如果温度变化较大,混凝土受热后膨胀,受冷后收缩,容易产生裂缝。
2.过早干燥:在混凝土表面脱水速度过快而导致混凝土变干燥过快,会引起表面和内部的应力不均匀,从而产生裂缝。
3.混凝土成分问题: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不合理,或者掺入的掺合材料质量不合格,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静载荷:施工过程中如果超载、区域集中、不均匀等情况产生,都会给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带来不均衡的应力分布,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预防混凝土裂缝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合理设计配合比:根据施工环境、工程要求和材料实际情况,合理配比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稳定性,从而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
2.控制混凝土的含水量:通过加水量、养护等措施,使混凝土的水分含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避免过早干燥导致的裂缝。
3.加入抗裂措施:可在混凝土中加入纤维材料,例如聚丙烯纤维、钢纤维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4.控制温度变化: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设置温度控制设备,如覆盖保温材料、使用冷却水等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从而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5.控制静载荷: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工序、控制施工速度等,以确保混凝土受力均匀,避免因静载荷过大而引发裂缝。
6.加强养护工作:混凝土浇筑后需进行养护,如覆盖保湿膜、定期喷水等,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和温度,避免裂缝的产生。
7.做好施工质量管控:施工中要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把控,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的裂缝。
在建筑施工中,避免混凝土裂缝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还会影响建筑的美观。
因此,需要在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都加以重视,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隧道二衬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与防治1裂缝的类型1.1干缩裂缝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分逐渐蒸发散失,使水泥石中的凝结胶体干燥收缩产生变形,由于受到围岩和模板的约束,变形产生应力,当应力值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纹理较细小,走向没有规律。
影响混凝土干缩裂缝的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用量及水灰比,骨料的大小和级配,外加剂品种和掺量1.2温度裂缝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在混凝土内部和表面间形成温度梯度而产生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内外的约束力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裂缝宽度冬季较宽,夏季较窄。
温度裂缝的产生与二次衬砌混凝土的厚度及水泥的品种、用量有关。
1.3荷载变形裂缝地质原因或防水设施处理不当,围岩沉降产生荷载;仰拱和边墙基础的虚碴未清理干净,混凝土浇筑后,基底产生不均匀沉降;模板台车或堵头板没有固定牢固,以及过早脱模,或脱模时混凝土受到较大的外力撞击等都容易产生变形裂缝。
荷载变形裂缝在隧道衬砌混凝土病害中占有的比例逐年增大,已经引起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
1.4施工缝(接茬缝)施工过程中由于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迫使混凝土浇筑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原有的混凝土基础表面没有进行凿毛处理,或者凿毛后没有用水冲洗干净,也没有铺水泥砂浆垫层,就在原混凝土表面浇筑混凝土,致使新旧混凝土接茬间出现裂缝。
2裂缝形成的原因分析2.1设计粗糙,建设、监理单位工作随意性大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勘察设计单位无法深入地开展地质勘探工作,隧道围岩类别评价及支护结构等级设计缺乏科学依据,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个别建设单位限于自身管理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欠缺,任意变更原设计。
2.2施工工艺或现场操作不规范,隧道开挖成型差,衬砌混凝土厚度严重不均匀;欠挖或初期支护侵入衬砌限界,造成衬砌混凝土厚度不足。
个别隧道衬砌混凝土背后存在脱空、防水处理不当、防水板破漏等现象;未开展监控量测工作或量测走与形式仅凭经验来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安全可靠性差,造成二次衬砌超设计荷载承受围岩压力;混凝土生产时原材料计量误差大,尤其外加剂的掺加随意性大,没有根据砂、石料的实际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用水量,造成混凝土水灰比增大。
公路隧道衬砌裂缝成因与处治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2-09-30T07:27:39.055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2年第11期作者:王桂睿[导读] 混凝土结构产生开裂是难以避免的王桂睿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四川成都 641400摘要:混凝土结构产生开裂是难以避免的,宏观的来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材料特征,只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将裂缝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对隧道工程现场来讲就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及经济技术意义。
关键词:公路隧道;衬砌裂缝;成因分析;处治技术1.衬砌裂损原因1.1环境因素造成隧道衬砌裂损的环境因素有很多,例如温度、湿度等。
温度主要指在反复冻融循环作用下,位于寒区的隧道围岩的物理特性发会发生较大变化,低温形成的冻胀圈,会对衬砌产生冻胀压力,围岩冻胀会形成较大的冻胀附加应力,这会进一步加剧衬砌的收缩、膨胀和破裂现象。
高地温隧道产生的附加温度应力也会引起隧道初期支护及衬砌开裂,影响隧道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湿度引起的干缩应力对隧道衬砌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长期处于高水压状态下的隧道,在突水与渗透变形的正反馈机制下由于层间充填介质透水性差,致使混凝土性能劣化,最终导致衬砌产生开裂、突水等病害。
另外,地下水的存在会加剧衬砌的裂损,致使衬砌产生渗漏水。
在有侵蚀性地下水的隧道中,地下水的侵蚀将造成衬砌疏松、剥落、开裂加剧等现象。
季节性降水造成的围岩淹水也会影响衬砌的受力状态,导致衬砌开裂。
1.2设计因素隧道在进行设计前准备时,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进行深入勘察,无法准确确定隧道围岩等级,隧道的支护结构和整体线位布置设计依据不充分。
此外,限于个别设计单位缺乏相关经验及自身专业水平欠佳,导致设计过程极不规范,常任意改变或推翻原有设计。
这些现象都是隧道产生病害的关键因素。
1.3施工因素隧道的施工要求较高,良好的施工技术是隧道质量的基本保障。
混凝土水灰比不当、钢筋配筋率不当、骨料品种选择不合理、外加剂种类选用及用量不当都会导致隧道干热地段衬砌产生开裂。
照;塑:丝凰.浅析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成因和防治方彩虹叶长征(浙江金顺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浙江东阳322100):’c}i%要]在隧道施工中,村砌混凝±出现裂缝具有普遍性。
本文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裂缝的预防和治理方法.对提高混凝土一4衬砌施工水平有借鉴意义。
+p揪】村砌混凝士;裂痕成因;防治‘,,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我国修建了大量的公路隧道。
随着隧道的数量和里程的迅速增长,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普遍采用整体式钢模板台车、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但隧道二次衬砌砼出现裂缝也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由于二衬砼裂缝会对隧道结构的受力、防排水、外观等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处理不及时,则可能引起二衬渗i漏)水、钢筋锈蚀,并造成结构受力重分布,引起裂缝扩展,形成恶性循环。
严重时可能引起=衬局部掉落,甚至造成结构的整体性破坏,从而缩短隧道的维护周期和使用寿命;因此我们也必须重视裂缝对隧道的影响。
1裂缝的类型隧道二衬裂缝类型主要有:温度裂缝、干缩裂缝、施工缝处裂缝、外力荷载作用裂缝等。
L1温度梨缝混凝土施工中,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在混凝土内部及其表面形成温度梯度,内外张力超过混凝土内外约束力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裂缝宽度、深度冬季较明显,夏季较窄;施工中产生温度裂缝主要与衬砌混凝±厚度及水泥品种、用量有关。
12干缩磊L缝二衬砼在硬化过程中水分慢慢蒸发故失,而水泥石中凝结胶体干燥收缩产生变形,受到二衬台车整体钢模及围岩的约束,产生徐变应力,当应力值超过混疑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表面裂缝,其走向没有明显规律。
影晌因素主要为:水泥种类用量以及水灰比,砂石料粗细、级配的合理性,外加剂品种和掺量多少。
13施工缝伪矧在二衬砼施工过程中,由于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迫使混凝土浇注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或超过混凝土的正常连续作业时间。
因而产生明显裂缝。
隧道整体=衬前—般先在隧道两边浇注矮边墙(高80cm左右),矮边墙混凝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再用水泥砂浆垫层,如直接在原混凝土E进行衬砌,以致新旧混疑接茬间出现裂!逢o 1.4外力荷栽作用裂缝仰拱或边墙基础未清理干净,混凝浇注后,基底产生不均匀的沉降,而使整体钢模台车定位不牢固以及脱模过早,或在脱模时混凝土受到较大外力撞击等都容易产生变形裂缝。
隧道工程衬砌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预防摘要:建筑市场日渐在完善,隧道工程在铁路、水电、公路以及轨道交通等诸多领域中均有较多的运用。
衬砌混凝土在完成施工后,极易产生裂缝,出现明显的质量缺陷,影响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
正因为此,我们在混凝土施工期间需提出科学的防治措施,预防各种衬砌混凝土裂缝。
本文主要分析了隧道工程衬砌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并详细探讨了隧道工程衬砌混凝土裂缝的有效处理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隧道工程;衬砌混凝土;裂缝原因;预防;中图分类号:U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隧道工程衬砌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1.1选用的材料第一,材料质量较差、批次不同的材料进行混用,或者水泥品质选择得不恰当、不合适,这是不可取的;第二,砂石级配比不恰当,含泥量较大,或者含粉量较大,水泥和骨料的胶结差等,都是导致衬砌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三,配合比设计得不合理,水泥用量超出设计规范,工程设计人员忽略了水泥用量加大对混凝土产生的影响;最后,外加剂、掺合料等选择得不恰当,有些工程人员对外加剂的认识不足,选用的材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等。
1.2施工工艺不规范数据统计显示,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中施工工艺不规范所占比例较大,约为80%,由此可见施工工艺或者操作不规范对于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是很大的。
第一,隧道工程开挖的过程中成型较差,超欠挖造成衬砌混凝土厚度不均匀,甚至是出现衬砌混凝土背后脱空的情况;第二,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之前没有做好监测工作,使得施工安全系数降低,导致二次衬砌混凝土无法承受设计载荷;最后,衬砌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计算的不准确,以及外加剂的用量等无法准确定量,使得实际的砂石材料含水量用来调整浇筑混凝土的用水量,导致混凝土水灰比不符合设计规范,泵送混凝土过程中出现随意加水的现象也有可能导致混凝土裂缝。
1.3设计不当综合某些原因,导致勘察设计单位在进行实际的设计之前无法深人考察施工现场,甚至是对隧道周围的围岩判别,以及支护结构等的设计,没有一定的专业依据,导致设计工作无法做到专业细致,甚至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隧道工程衬砌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预防摘要:公路隧道与每个人的出行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应该得到人们的关注。
由于产生公路隧道衬砌裂缝问题的原因比较多,所以,对公路隧道衬砌裂缝处理起来比较麻烦。
修补衬砌裂缝不仅需要耗费物力和财力进行修补,还给公路隧道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文针对公路隧道衬砌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希望可以促进公路隧道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公路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原因;预防措施引言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稳定的发展,新修公铁路桥梁随之大幅度增加,隧道工程在道桥施工项目中所占的比例逐渐提升。
隧道工程中二次衬砌作业常规来讲使用一体式钢质模板过跨平车、泵送水泥混凝土作业解决方案,但水泥混凝土在自然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出现的缝隙不但影响了外观的观赏度,还为工程质量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现场作业过程中需要采用适当的工程技术操作解决方案,用来把控和降低水泥混凝土中缝隙的数量与程度。
文章研究了水泥混凝土缝隙出现的原因,指出了规避缝隙出现的相关解决方案措施,并且介绍了若干种比较常规的缝隙整治处理方案。
1隧道工程衬砌混凝土裂缝的原因1.1干缩裂缝硬化时,混凝土中的水分也会慢慢地蒸发。
凝结胶体在干燥收缩的情况下,明显变形。
在围岩、模板的限制下,混凝土发生变形并形成一种应力。
如果应力值相比于抗拉强度明显要高,很多情况下会形成一种干缩裂缝。
很多情况下,干缩裂缝均为表面性,纹路上没什么规律。
干缩裂缝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水泥品种、骨料大小以及用量,水灰比、外加剂类别与掺量等。
1.2混凝土自身性质的原因公路隧道的建设过程工作中需要多种原材料共同发挥发作,对原材料的选择等相关工作直接会影响后期工程的质量。
混凝土是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混凝土的类型比较多,在进行公路隧道的建设过程中要根据相关要求合理地进行选择。
一些由于混凝土自身性质的原因造成公路隧道衬砌裂缝发生的几率比较大。
混凝土的选择不到位与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密不可分的,最常见的是工作人员在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没有合理地调配好水泥的用量,导致水泥添加过多,使公路隧道后期出现衬砌裂缝的可能性增加。
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在山岭隧道施工过程中,二次衬砌混凝土出现裂缝逐渐成为质量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性。
本文通过阐述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预防和治理裂缝的方法,进而为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标签: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防治措施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于衬砌混凝土需要制定科学的工程技术措施,进而对混凝土中裂缝的数量和宽度进行控制。
通常情况下,一般采用整体式钢模板台车、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对隧道二次衬砌进行施工。
但是,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的裂缝,一方面影响了美观,另一方面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本文通过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并且对常见的裂缝治理方法进行阐述。
1 裂缝的类型在对隧道衬砌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常见的混凝土裂缝主要包括:温度裂缝、干缩裂缝、变形裂缝,以及由于处理施工缝不当,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的接茬缝等。
2 裂缝形成的原因通常情况下,很多因素都会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下面我们进行一下分析。
2.1 设计不精心,监理不到位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和制约,勘察设计单位对地质勘探工作无法深入地展开,进而评价隧道围岩类别、设计支护结构等缺乏科学依据,进而导致设计不准确。
由于自身管理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欠缺,个别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工作不到位,不能很好的履行监督职能。
2.2 施工不规范①对于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通常情况下通过经验进行确定,没有进行相应的监控量测工作,缺乏安全可靠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设计的二次衬砌荷载超过围岩的承受压力。
②开挖隧道的过程中,隧道成型差,进而导致衬砌混凝土厚度不均匀;在进行欠挖或初期支护过程中,进一步侵入衬砌限界,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衬砌混凝土厚度不足,使得个别隧道衬砌混凝土背后出现脱空现象。
③生产混凝土的过程中,计量原材料存在较大的误差,对于施工的用水量没有根据砂、石料的实际含水率进行相应的调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混凝土的水灰比,在掺加外加剂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隧道混凝土衬砌裂缝的成因及处理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隧道工程混凝土缝隙产生的成因,接着分析了隧道工程衬砌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隧道;混凝土衬砌裂缝;成因;处理引言:隧道运营时,衬砌结构会受到多方面影响导致不同裂缝产生,而裂缝这种隧道病害会带来许多安全隐患。
通过搜集了有关隧道混凝土衬砌结构裂缝的大量资料,总结得出:形成裂缝的原因主要包括设计因素、环境因素、材料因素及施工因素,各类因素都可能导致隧道结构受力不均形成裂缝。
在裂缝防治方面,通过对材料质量和技术标准把控、对施工条件、混凝土运输及浇筑的控制及脱模、养护能减少裂缝产生;通过锚固注浆法、回填换填、喷射混凝土套拱加固等方法可以治理隧道裂缝的一系列问题,提高隧道结构安全性。
1隧道工程混凝土缝隙产生的成因研究1.1施工环境与温度不适宜在分析隧道混凝土衬砌裂缝的成因中,施工环境与温度是关键影响因素。
在施工环境中,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湿度,一旦施工环境中的湿度过低,隧道混凝土衬砌混凝土会出现变形的现象,导致衬砌裂缝产生。
不仅如此,施工时的温度,与隧道混凝土衬砌裂缝成因也存在直接关系。
考虑到隧道工程施工周期或季节变化的影响,温差变化可导致衬砌混凝土特性发生改变。
一般在北方寒冷地区要尽量避免在冬季施工,尤其是外部环境气温低于0℃时要采取必要的防寒保温措施,并要在春季冻融时加强观察,此时为结构性裂缝出现的高发期,要及时处治防止病害进一步发展。
当温度高于20℃的条件下施工,采取保湿等养护措施,此时衬砌混凝土出现开裂现象基本在可接受范围内。
隧道混凝土衬砌裂缝中的拉裂缝,其具体表现在隧道外壁中线产生垂直性裂纹,极少数情况下,伴随着出现支柱性裂缝。
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是:隧道外壁表层受到空气等外界相关因素的影响,受热膨胀或受冷收缩所导致的。
所以在隧道施工中要严格把控环境温度因素,雨季、夏季高温、冬季寒冷等季节施工要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来防止衬砌裂缝的大量出现。
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措施(doc 12页)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摘要:在山岭隧道施工中,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成为带有一定普遍性的质量问题。
文章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裂缝的预防和治理方法,对提高混凝土衬砌施工水平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隧道施工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防治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山岭地区新建公(铁)路越来越多,隧道工程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大。
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普遍采用整体式钢模板台车、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但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的裂缝不仅影响了美观,还给工程质量留下了隐患。
施工中必须采取合理的工程技术措施,控制和减少混凝土中裂缝的数量和宽度。
本文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缓解裂缝产生的措施,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裂缝治理方法。
1 裂缝的类型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类型主要有:干缩裂缝、温度裂缝、外荷载作用产生的变形裂缝、施工缝处理不当引起的接茬缝等。
砌混凝土病害中占有的比例逐年增大,已经引起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
1.4 施工缝(接茬缝)施工过程中由于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迫使混凝土浇筑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原有的混凝土基础表面没有进行凿毛处理,或者凿毛后没有用水冲洗干净,也没有铺水泥砂浆垫层,就在原混凝土表面浇筑混凝土,致使新旧混凝土接茬间出现裂缝。
2 裂缝形成的原因分析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往往是多种不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据有关统计,施工不规范造成的混凝土裂缝占80%左右,材料质量差或配合比不合理产生的裂缝占15%左右,设计不当引起的裂缝可能占5%。
2.1 设计粗糙,建设、监理单位工作随意性大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勘察设计单位无法深入地开展地质勘探工作,隧道围岩类别评价及支护结构设计缺乏科学依据,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个别建设单位限于自身管理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欠缺,任意变更原设计。
少数工程由业主的内部人员组成监理机构,监理工作失去了独立性。
随着建筑市场的规范,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隧道衬砌砼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摘要】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引发衬砌砼裂缝,影响着工程的施工效益及安全性能。
为了有效地应对这种不利的发展现状,需要对隧道衬砌砼裂缝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出科学的防治措施,确保工程施工计划的深入推进。
基于此,本文将对隧道衬砌砼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隧道;衬砌砼裂缝;成因;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U4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22-0063-02注重隧道衬砌砼裂缝成因的深入分析,找出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防治,有利于提高隧道混凝土施工质量,减少施工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在具体的成因分析过程中,应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便为隧道衬砌砼裂缝防治措施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延长隧道使用年限。
1.隧道衬砌砼裂缝类型分析结合当前隧道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实际发展状况,可知其中在不同干扰因素的作用下会产生各种衬砌砼裂缝,影响着混凝土施工质量可靠性。
这些裂缝包括:(1)衬砌砼干缩裂缝。
混凝土施工中包含的水分蒸发完后,会使物料中的凝结胶体在干燥收缩作用下出现了变形现象,并产生了应力。
当该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会出现干缩裂缝;(2)衬砌砼温度裂缝。
由于混凝土中的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热量,逐渐形成了一定的温度梯度,并产生应力,在该应力的作用下,会导致混凝土实践应用中出现温度裂缝;(3)衬砌砼荷载变形裂缝及施工缝。
受到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会使混凝土受到外力影响,从而引发衬砌砼荷载变形裂缝;施工缝的产生与原混凝土表面浇筑中凿毛处理不当有关,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可靠性。
2.隧道衬砌砼裂缝成因分析(1)隧道施工中各单位的工作随意性影响。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部分勘察设计单位实际工作开展中并未进行深入的分析,致使地质勘察报告制定并不完善,影响着支护结构设计合理性,加大了衬砌砼裂缝出现的概率;受到专业技术水平的影响,导致隧道工程建设中存在着随意变更设计问题,加上监理单位缺乏独立性,实际工作开展中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导致隧道衬砌砼荷载产生,给工程后续施工计划实施埋下了安全隐患。
2023-11-10CATALOGUE目录•隧道工程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隧道工程混凝土裂缝常见类型及成因•隧道工程混凝土裂缝治理措施•工程实例分析01隧道工程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选择低水化热、高强度等级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升。
水泥骨料外加剂选用优质骨料,控制骨料的级配和粒径,减少骨料之间的空隙率。
选用高效、质量稳定的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等,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
03原材料控制0201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等指标。
合理设计配合比适量增加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等,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升。
增加掺合料严格控制水灰比,适当增加水泥用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控制水灰比配合比优化在浇筑、养护过程中,加强温度监测和控制,防止温度应力过大导致裂缝产生。
施工过程监控温度控制严格控制施工工艺,确保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的质量。
施工工艺控制适当增加钢筋保护层厚度,以减小裂缝产生的概率。
增加保护层厚度02隧道工程混凝土裂缝常见类型及成因总结词干缩裂缝是隧道工程中常见的混凝土裂缝之一,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过快,导致混凝土表面干燥收缩而形成的裂缝。
要点一要点二详细描述干缩裂缝通常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宽度较细,一般在0.05-0.2mm之间。
干缩裂缝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过快,导致表面干燥收缩,而内部湿度变化较小,收缩较小,从而在表面形成拉应力,导致裂缝产生。
此外,使用高强度水泥、水泥用量过大、砂石含泥量高等因素也会增加干缩裂缝的风险。
总结词温度裂缝是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裂缝,主要出现在隧道工程中,因为隧道内温度变化较大。
详细描述温度裂缝通常在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后出现,宽度一般在0.2-1.0mm之间。
温度裂缝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内外温差过大,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浅谈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对策隧道是公路、铁路等交通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隧道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裂缝问题,对此,实际上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防治措施,减少裂缝的发生,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1.施工质量不合格,材料配比不均匀、工艺不到位,从而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低下。
2.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温度差异,引起混凝土内部的热应力不均匀,从而导致裂缝的发生。
3.地基沉降或地震等外力因素的作用,导致混凝土产生重大应力集中,从而引起裂缝。
4.渗透性差的混凝土,由于混凝土的容重高,水泥石的耐久性差,因此混凝土容易收缩,从而导致裂缝的发生。
二、防治措施1.加强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材料配比,确保水泥、石灰石、沙子和水等混合的比例均衡,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控制温度3.改善地基条件例如施工前进行地基加固,改善地基条件,提高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的受力稳定性。
4.采用合适的混凝土技术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混凝土工艺,如使用高流动性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震性能,从而减少裂缝的出现。
5.加强养护和维修及时发现混凝土裂缝问题,采取合理的养护和维修措施,以保证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的安全使用。
三、结论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只有针对性地加强质量管理、控制温度、改善地基条件、采用合适的混凝土技术以及加强养护和维修才能够有效地减少裂缝的发生,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提高隧道的安全性。
浅析隧道工程衬砌混凝土裂缝原因与预防措施受各种因素影响隧道工程衬砌混凝土会出现裂缝,这严重影响隧道工程的质量。
为了保证隧道工程衬砌混凝土结构稳定,应分析裂缝出现的原因,并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手段严格控制裂缝宽度和数量,控制好施工原材料质量、施工工艺质量,从而进一步提升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
标签:隧道工程;衬砌;混凝土裂缝;原因;预防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需求逐渐加大,这对隧道工程建设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一般来说,隧道工程中的衬砌混凝土在完成施工后,常常会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裂缝,裂缝的产生不仅影响工程外观美感,还对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产生影响,为工程质量埋下安全隐患。
在工程施工现场作业时,一般会采用合理的工程技术降低混凝土裂缝数量,并通过相应的防治措施预防衬砌混凝土裂缝,提高隧道工程的整体质量。
1公路隧道衬砌裂缝常见成因1.1腐蚀病害混凝土腐蚀病害作为公路隧道衬砌混凝土结构工程最常见的病害之一,该现象的出现一般会对隧道工程的结构安全产生较大影响,还会危及工程结构的使用寿命,影响正式投入使用后的交通通行安全。
产生这一病害的主要原因是由各种因素产生的腐蚀引起的,如生物自身产生的腐蚀、化学反应引起的腐蚀及物理作用的腐蚀,其中化学反应引起的腐蚀对隧道工程结构危害最大,发生的次数也较多,修理化学腐蚀产生的裂缝成本也较高[1]。
1.2荷载变形病害荷载变形病害是公路隧道衬砌混凝土结构工程中一种和施工紧密相关的结构病害,由于各种原因,如长时间应用、静荷载力变化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变形病害。
施工队伍由于天气因素、人为因素等,往往会出现赶工期情况,从而缩减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时间,导致混凝土达不到预期标准强度,降低了结构的抗压强度,在相对温度条件下,结构内部的应力失衡,出现结构被挤压变形的现象[2]。
这种变形病害刚出现时,危害较小,一般通过合理的修补措施即可修复,若没有及时发现,后期一旦恶化,就会对工程产生较大危害,若是没有认真处理,将会导致严重的事故发生,如:工程塌陷等。
衬砌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方法衬砌混凝土在完成施工后,极易产生裂缝,出现明显的质量缺陷,影响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
本文总结了衬砌混凝土裂缝的类别、成因及部分防治对策,希望给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防治提供一些参考。
一、裂缝的类型1、干缩裂缝硬化时,混凝土中的水分也会慢慢地蒸发,凝结胶体在干燥收缩的情况下,会明显变形。
干缩裂缝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水泥品种、骨料大小以及用量,水灰比、外加剂类别与掺量等。
2、温度裂缝水泥水化会释放较多的热量,同时在混凝土内、表面间出现明显的温度梯度,若温度应力大于约束力,那么混凝土将出现温度裂缝。
在每年冬季,裂缝宽度明显要宽,而到了夏季,裂缝相对要窄。
温度裂缝的产生,受到衬砌厚度以及水泥量的共同影响。
3、荷载变形裂缝仰拱或是边墙基础还留有大量的虚碴,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后,基底出现了不均匀沉降;堵头板尚未合理固定,脱模时间过早,或外力作用对混凝土造成强烈的撞击等,均可能引起变形裂缝。
4、施工缝(接茬缝)在停电或是机械故障的情况下,浇筑中断时间明显要比初凝时间更长。
再次继浇筑时,原混凝土基础外表尚未做好凿毛处理,或是未用水进行冲洗,未铺设水泥砂浆垫层,便直接在原混凝土表面上进行浇筑,这就导致新旧混凝土接茬处形成明显的裂缝。
二、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1、拆模过早在施工现场发现不少隧道衬砌出现裂缝的原因是拆模时间过短,混凝土强度难以达到自身抗压和抗拉要求,致使隧道二衬拱部和边墙受自重作用而产生水平向的弯拉裂缝。
2、砼配比欠科学衬砌采用泵送混凝土,水灰比大且砂细,混凝土早期强度低。
拌合物粘聚性和保水性比普通混凝土差,配比不合理时浇筑振捣容易使混凝土均匀性受到影响,也会增大收缩变形。
3、衬砌厚度不均匀光面爆破不够完善,围岩超挖部分衬砌变厚,而局部欠挖又侵入衬砌,使衬砌厚度不均,由此形成了多处衬砌薄弱面。
这些薄弱面受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等综合影响而开裂,形成不规则的斜向和竖向裂缝。
4、浇筑工艺不合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若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质量低劣,容易产生纵向的、横向的、斜向的、竖向的、水平的、表面的、深进的和贯穿的各种裂缝。
高速铁路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作为支撑高速铁路重点基础设施的高速铁路隧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以根本解决的实际性质量问题,文章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并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XX高铁是技术标准为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为350公里/小时。
该工程地处山岭重丘区,隧道工程占比大。
目前隧道衬砌普遍采用液压整体式钢模板衬砌台车,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浇注。
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混凝土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将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施工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工艺措施和养护措施来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本文结合XX铁路隧道二衬混凝土施工过程,分析了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1、XX隧道工程概况工程简介XX隧道隧道轨上净空高度9.5m,净宽13.4m。
除Ⅱ级围岩衬砌按曲墙底板和仰拱两种衬砌,其余均采用曲墙带仰拱结构形式。
2、混凝土裂缝情况描述隧道衬砌裂缝多集中在每组衬砌中间部位,高度位于矮边墙顶至其上方2m范围。
经过现场取芯判断为非贯穿性裂纹,宽度约0.2mm,经过一定时间观测,裂缝长度与宽度均未继续发展。
发生裂纹段设计为Ⅳ级围岩,采用Ⅳb型复合式衬砌断面。
泥岩夹砂岩,岩层产状主要为NN31°~90°W/20°~44°N,与线路夹角一般<45°,倾向线路右侧,隧道埋深为97m~111m,地下水不发育。
初期支护采用全环I18型钢钢架,间距1m/榀,C25喷射混凝土厚度25cm,拱部采用φ22组合中空锚杆,边墙采用φ22普通砂浆锚杆,锚杆长3.5m。
衬砌拱墙C40钢筋混凝土厚45cm,C40仰拱钢筋混凝土厚55cm,C20填充混凝土最大厚度1.27m。
围岩监控量测稳定后进行衬砌施工,拱顶最大累计沉降量为15mm,周边最大累计位移值为18mm。
公路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纹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摘要:文章主要以两河口水电站库区复建县道X037线Ⅲ标工程中新团结隧道开挖施工专项方案为研究对象,针对现阶段公路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纹问题进行重点分析。
结合现阶段公路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纹的形成原因,阐明隧道施工中存在的不足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预防公路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纹问题的相关措施。
旨在进一步夯实公路隧道施工安全,规避隐患问题,从根本上促进施工方案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公路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纹问题;防治措施;1工程概况简介两河口水电站先移民后建设专项工程库区复建县道X037线溪工沟至尤拉西沟段第Ⅲ标段,施工范围为K78+000.00~K81+320.00,路线总长3.32km。
全线布置隧道2座,为团结隧道和五家寨隧道,总长1973.128m,占路线总长的59.43%;工程区所在雅砻江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侧边缘地带,属川西高原气候区,主要受高空西风环流和西南季风影响,干、湿季分明。
工程区覆盖层主要为冲积、冲洪积、冲坡积、洪积泥石流堆积、崩坡积、崩积、滑坡堆积等。
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水文条件以及地质条件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隐患问题[1]。
2公路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纹问题具体成因分析2.1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裂纹问题明显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来看,进行隧道设计过程中,不难发现施工场地地质结构十分复杂,如断层破碎带、不良结构面较多等,III类围岩与II类围岩分布范围较广,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塌方情况。
究其原因,工程施工区域地处环境较为复杂,再加上隧道工程本身就比一般工程复杂得多,需要施工人员克服较多问题才能够予以完成。
由此可以看出,衬砌混凝土出现裂纹问题难以避免,需要施工人员立足于现场施工条件,做好衬砌施工的管理工作,以确保后续施工安全。
2.2工程前期勘察力度不足工程前期勘察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现场施工人员并未深入现场进行水文及地质方面的勘察工作。
结合本人上述的工程概况可知,本公路隧道工程涉及到的水文条件与地质条件相当复杂,需要设计人员立足于工程实际,做好现场施工工艺的准备工作与设计工作,以确保最终的施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