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掌握信息技术的主要趋势。
2. 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及其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信息认识,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
2. 教学难点: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分析其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和案例。
2. 准备实物展示台,用于展示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物效果。
3. 准备练习题和思考题,供学生课后稳固和思考。
4. 确定小组讨论的主题,安排小组讨论的时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自我介绍,介绍课程安排及要求。
2. 展示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这一主题。
3. 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二)新课教学(20分钟)1. 讲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从遥古的结绳记事到摩登的互联网时代,从硬件技术的发展到软件技术的进步。
2. 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领域。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盘绕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展开讨论。
2.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包括技术、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
3.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四)教师点评与总结(10分钟)1. 针对各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2.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3.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五)安置作业(5分钟)1. 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新兴领域和应用。
2. 思考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未来社会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应对这一变化。
信息产业当前发展趋势信息产业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和应用的产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推广,信息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目前,信息产业正面临着许多新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技术、应用和政策三个方面探讨信息产业当前的发展趋势。
一、技术发展趋势1.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信息产业中的一大热点,它能够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实现自主学习和智能决策。
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学习、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正在改变着信息产业的面貌。
2.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数据被产生和积累。
大数据技术是处理和分析这些海量数据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价值,为企业和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3.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云计算技术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可以将大规模的计算和存储任务分布在多个计算节点上进行处理。
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灵活的计算资源,满足大规模计算和存储的需求,是当前信息产业中的重要技术。
4.物联网技术的普及物联网技术是将传感器和通信技术与物理设备相连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体验。
在信息产业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推动智能化的发展。
5.区块链技术的崛起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账本技术,可以记录和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
区块链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应用于金融、供应链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为信息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应用发展趋势1.电子商务的普及电子商务是信息产业中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支付方式的多样化,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未来,电子商务将进一步融合线上线下,提供更加全面和便捷的消费体验。
2.智慧城市建设的加快智慧城市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的城市模式。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将各种城市设施和资源进行智能化互联,提供更加高效和便利的城市管理和服务。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性。
2.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当前主要趋势。
3. 学会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技术发展方面的资料。
二、作业内容(一)知识预习学生需自行收集并阅读关于信息技术发展史的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互联网的起源与演变、移动互联网的崛起等。
同时,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应用及影响。
(二)课堂笔记整理学生应记录《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课堂上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如信息技术发展阶段的划分、未来发展的预测、新技术及其影响等。
笔记要突出重点,标注出难以理解或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内容。
(三)案例分析学生需选择一个典型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如: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能家居等),分析其背后的技术支撑及技术发展趋势,并撰写一份简短的案例分析报告。
(四)实践操作学生需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完成一项简单的操作任务,如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信息交流、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档编辑等。
实践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信息安全和规范操作。
三、作业要求1. 收集资料要全面,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2. 课堂笔记要详细,重点突出,便于复习。
3. 案例分析要深入,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4. 实践操作要规范,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和设备安全。
5. 所有作业内容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内容完整性、准确性、创新性以及实践操作的能力进行评价。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统一。
3. 反馈形式:教师需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评阅,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需及时反馈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指导性建议。
2.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
3. 对于优秀作业,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指运用计算机、通信设备等现代信息处理设备和技术,收集、存储、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和方面,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的意义信息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的信息获取和传播更加迅速和高效。
通过信息技术,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等工具来快速获取各种信息,实时了解世界各地的动态。
同时,信息技术也促进了各种信息的传播,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几乎涉及到各个行业和领域。
在商业领域,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生产力和运营效率。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使学习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在医疗领域,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远程医疗、电子病历等,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信息技术的特点信息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效性: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处理速度和效率,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
2. 可扩展性:信息技术可以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灵活扩展,适应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信息处理任务。
3. 共享性:通过互联网等技术,信息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共享,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4. 安全性:信息技术注重对信息的保护和安全性,采取各种加密和防护措施,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以下是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1.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使计算机具备类似人类思维的能力,实现更加智能化的信息处理和决策。
2. 大数据(Big Data):随着数据的不断增长,如何有效利用和分析大数据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大数据技术可以洞察问题、挖掘价值。
3.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云计算技术使计算资源可以按需分配和使用,提供便捷和灵活的信息处理服务,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趋势一2009年3月(上)总71期魅力中国2009年3月(上)总71期魅力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趋势杨强(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贵州贵阳550003)中图分类号:T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3-0120-02摘要:本文提出了关于信息技术的一般定义及分类,以此为基础,以人类历史发展为线索,分别介绍了原始时代的信息技术、古代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
并详细介绍了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现代信息表述技术、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现代信息存贮技术。
最后,从高速度、数字化、络化、宽频带、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等方面对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一些展望。
关键词:信息技术Internet信息高速公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日益凸现,信息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前导要素,它所引发的社会信息化则将迅速改变社会的面貌、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1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1原始时代的信息技术原始时代没有文字,原始人是通过一些辅助的东西或简单的图画来表述信息的。
例如北美的印第安人离家狩猎,在屋边钉下几根带有横杆的木橛,一根表示要过一昼夜才回来,两根表示两昼夜。
另外,还有“结绳记事”,不同颜色的绳子和不同的绳结,表达不同的意思,它的主要用途是帮助记忆。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它除了作为一种信息表述技术外还可以算作一种原始的信息存贮技术。
除“结绳文字”外,在某些部落中可以看到另一种信息表述的方法———图画。
它是画在树皮、皮革或其他东西上的图形。
如果表——示“水”就画上几条波纹,表示“星”就画上几颗星星。
这种用图画来表示信息的方法后来演进为表义文字。
1.2古代信息技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认识也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信息技术也有了新的发展。
文字的出现是信息技术的一大变革。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它最初是在原始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趋势篇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本质内涵是“新一代”,必须明白“新一代”究竟“新”在哪里。
信息领域的各个分支——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软件等都在进行代际转移。
??? 集成电路制造已进入“后摩尔”时代;计算机系统开始进入“云计算”时代;无线通信正在从3G(3rd generation,即第三代移动通信)走向4G(4th generation,即第四代移动通信)时代;软件行业已进入端到端设计(也有人称之为跨界垂直整合)时代。
?从传统电子信息产业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产业的“代际变迁”。
IDC公司(全球著名的咨询公司)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称为“第三平台”。
该公司认为,1985年以前普遍采用的大型主机是第一代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技术)平台;1985-2005年流行的是以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和服务器为主的第二代IT架构(computers as networks);从2005年开始,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社交网络为特征的新一代IT架构(被称为第三代IT平台, computers as datacenters)正在蓬勃发展之中。
2013年全球IT支出约37万亿美元。
IDC公司预测,至2020年,第三代IT平台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3万亿美元。
2013-2020年,IT部门90%的增长将由第三平台驱动。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从制造业为主转向软件和服务业;从inside到outside(从重视产品到重视生态环境);从scaleup(纵向扩展)到scale out(横向扩展);从关注设备、软件到更关注数据;从赛博空间(cyberspace)到人机物三元融合世界。
新一代信息产业的热点不是以加工为主的制造业,而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自主设计的软件和服务业,即构建新的端到端设计的产业生态环境。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只选择两点来讲解,其余的在下节课通过因特网、学生间互助、探究来学习)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教师活动: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实际上是从操作系统这个成面上来讲的。
讲解DOS和WINDOWS的区别。
(简单介绍)DOS:DOS实际上是DiskOperationSystem(磁盘操作系统)的简称。
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基于磁盘管理的操作系统。
它是命令行形式的,靠输入命令来进行人机对话,并通过命令的形式把指令传给计算机,让计算机实现操作的。
因此,作为用户的我们要记忆大量繁锁的命令,那样才能用好计算机。
WINDOWS:用的是GUI——鼠标/图形用户界面人机交互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以可视化的图形方式来呈现交互。
举例子:查看文件,复制文件,删除文件(1) WINDOWS如何实现(学生演示)(2) DOS下如何实现(教师演示)通过讲解、分析,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从DOS到WINDOWS是越来越好的人机界面。
①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建筑领域、外科医生、军事领域②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应用:语音输入法、无人值守电话服务、专用语音直接翻译机。
③智能代理技术OFFICE助手可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相关概念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壁纸、个性化签名(QQ)、个性化铃声认真看书上第九页资料3、越来越高的性价比教师活动:请同学注意观察教材第九页的表。
学生活动:认真看书上的表教师活动:从本张表你看出了什么问题?师生小结:年份越来越来大,性能越来越来好,价格越来越来低。
三、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辩论:信息技术的利与弊解释三种观点:(1)做作业时,我从网上拷贝别人文章,不就是自己的了吗?(2)上网就是聊天、灌水,还能做些什么?(3)在网上,谁也不会知道我是谁?我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无关紧要。
实践:利用因特网,查找有关“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的相关资料,下节课提问。
教学反思:1、教材所涉及面广,内容多,如果不进行取舍,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老师滔滔不绝,学生不知所云。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我国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将培育人工智能、移动智能终端、第五代移动通信(5G)、先进传感器等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重点发展,拓展新兴产业发展空间。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典型的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应用驱动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主要包括以下10个方面:1高速度大容量速度和容量是紧密联系的,鉴于海量信息四处充斥的现状,处理高速、传输和存储要求大容量就成为必然趋势。
而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存储器件的高速化、微型化、廉价化的快速发展,又使信息的种类、规模以更高的速度膨胀,其空间分布也表现为“无处不在”,在时间维度上,信息可以整合到信息系统初建的80年代。
2.集成化和平台化以行业应用为基础的,综合领域应用模型(算法)、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海量存储、信息安全、依托移动互联的集成化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目前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和信息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系统平台化的发展,各种信息服务的访r结果和表现形式,与访问途径和访问路径无关,与访问设备无关,信息服务部署灵活,共享便利。
信息系统集成化和平台化的特点,使得信息消费型注重良好的用户体验,而不必关心信息技术细节。
3.智能化随着工业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成为我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入的主导方向,以“智能制造”为标签的各种软硬件应用将为各行各业的各类产品带来“换代式”的飞跃甚至是“革命”,成为拉动行业产值的主要方向。
“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基于位置的应用模式的成熟和推广,本质上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阳环境治理、交通管理、城市治理等领域的有机渗透。
4.虚拟计算在计算机领域,虚拟化( Virtualization)这种资源管理技术,是将计算机的各种实体资源,如服务器、网络、内存及存储等,抽象、捌装、规范化并呈现出来,打破实体结构间的不可切割的障碍,使用户可以比原本的组态更好的方式来使用这些资源。
第10节规划与制作演示文稿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合理安排演示文稿的每一张幻灯片的内容,使用powerpoint创建演示文稿。
过程与方法:具体布局每一张幻灯片的内容,学会修饰演示文稿:对象格式设置、背景设置、应用设计模板设置、配色方案的设置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1.文稿内容准备,包括素材加工等。
2.安排每张幻灯片的内容。
活动过程:一、筛选整理信息1.分组并确定组长(3—4人为一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研究主题。
通过信息的筛选、整理、形成统一的观点。
2.确定主题,搜集资料根据分工,搜集与主题相关的素材。
二、设计演示文稿的结构1.明确演示文稿的目录内容根据本组主题,列举出演示文稿的内容目录。
2.设计演示文稿的结构和每张幻灯片的布局为了更好地反应本组主题,对每张幻灯片都要进行规划安排,内容的安排与布局可以用“演示文稿设计卡”来完成。
3.启动软件:powerpoint插入新幻灯片4.选择新幻灯片版式5.添加标题、文字、图片等对象6.修饰演示文稿:7.设置应用设计模板格式—幻灯片设计—设计模板—可供使用8.改变演示文稿标题颜色幻灯片设计—配色方案—编辑配色方案—自定义—标题文本—更改颜色—应用9.为幻灯片添加背景图片格式—背景—背景填充—填充效果—选择图片—应用10.演示文稿放映效果设置教学后记:教学后记: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考试考查方案一、指导思想:本方案力图体现信息技术的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体现学生必须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方法和相关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考查学生是否已达到期初制定的教学目标。
二、具体措施:本方案由实际操作考查和理论知识考试两部分组成,每部分各占50%,成绩以等级形式体现。
三、实际操作题:制作一个演示文稿内容:反映文化学习知识或其他内容四、理论知识试卷:1、填空题:(1)信息要借助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如___________都是信息的载体。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计算机的硬件。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未来以电子商务软件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IT技术对企业经营和管理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企业也需要创新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才干改变整个行业和企业的竞争规则,从而赢得新的竞争优势。
相反,假如无视这种趋势,或没有很好地利用IT技术提升管理,无论多么具有实力的企业,都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甚至被市场所淘汰。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必定经历“四i”化,即信息化集成化 #络化和智能化的阶段。
北京贯智赋能管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高级咨询顾问邱昭良博士认为,目前国内很多企业还处在信息化的阶段,有一部分企业已经着手实现企业内部系统的集成化,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朝着#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第一,实现信息化(information)。
中国企业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还是靠“人治”,决策靠“拍脑袋”,业务靠手工处理,数字化精细化程度不够,导致管理效率和效果受到限制和影响。
因此,IT应用的第一步就是从手工操作实现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
第二,实现集成化(integration)。
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需要企业内部的产品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与客户服务密切集成起来。
因此,IT应用也需要从局部走向集成。
此刻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缺乏整体规划,各种IT应用系统彼此孤立,构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缺乏集成与整合。
因此,企业应用集成(EAI)会是一些企业下一步重点关注的问题。
第三,实现#络化(internet)。
很多企业的运作是跨地域的,为实现集成化,就需要实现#络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的日益普及和性能提升,已经能够支撑商业应用。
因此,借助互联#带给的廉价的通讯手段,能够让很多中小型企业构建起全国性的业务运作体系,实现业务的有效扩张。
而过去,对于很多企业是不堪想象的。
企业务必耗费巨资,建设一个庞大的私有广域#络,而此刻却能够实现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数字神经#络”。
第四,实现智能化(intelligent)。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的定义;2、通信技术的定义;3、电子计算机技术;4、微电子技术;5、信息技术的发展史;6、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教材分析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是教材上的第二课,是第一节课的一个延生和继续,也是为第三节课的知识点做了一个引入作用。
而本课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可以操作的机会较少。
所以本课引入有趣的视频资料注重教学重点的讲解,而在其他非重难的知识点上降低重视度。
本课的重点是: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学生的学习态度良好。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课,了解了信息的相关知识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信息技术的定义;2、理解信息技术所包含的三个方面;3、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讨论并发言的学习习惯,找到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活动任务的完成,以及小组讨论,学生理性地表达感受以及认识知识点。
2、学生能过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遇到学习方面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教学重点1、信息技术的定义;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在看的过程中仔细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展示故事,学生认真观看故事,思考问题)师:看完了没有生:看完了师:好,看完了之后我想问问大家,这个故事中的乘客最终获救是因为什么?生:手机,手机发送的信息师:手机,也有同学说是这个手机发送的信息。
那么,我想问问同学们如果当时没有手机,也没有发送求救信息,那么结局又会是怎么样的呢?生:全部都死掉了师:而且会在外界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吧?生:对师:那么,这说明了什么呢?生:手机的重要性,发信息的重要性师:对,同学们都说得很好。
第3节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教学目标:
1、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并展望未来。
2、培养信息意识,激发学好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
教学策略及教法模式运用:
结合教材,使学生对信息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初步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一课程的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通过提问来展开,运用实例来帮助理解信息、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一节课,我们调查了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运用。
本节课我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趋势
二、新授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1、信息技术革命发展的历程
人类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历程有五个阶段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形成。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使用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造纸、印刷术的应用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开始与19
世纪30年代。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
2、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
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向高速、大容量、综合化、数字化、个人化方向发展(1)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2)电子商务
(3)远程教育
(4)远程医疗
(5)虚拟现实技术
三、小结:
信息技术革命发展的五个历程信息技术发展的五大趋势
四、作业:通过查阅或询问,列举信息技术在某领域的发展和新发展趋势。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