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2019高考化学一轮基础选习题(10)(含解析)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17.50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化学2019高考一轮基础选习题(10)李仕才一、选择题 1.古代的很多成语、谚语都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对成语、谚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B .“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C .“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D .“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解析: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固态的能量比液态的低,所以水和冰比较,水的能量高,A 项错误;“玉不琢不成器”是物理变化,“百炼方能成钢”是化学变化,B 项错误;不是所有的糖类都有甜味,如淀粉、纤维素属于糖类,它们均没有甜味,C 项错误。
答案:D2.我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其中青铜、陶瓷、造纸及黑火药等与现代化学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青铜的熔点比纯铜和锡都高B .陶瓷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C .古代的纸张主要成分为蛋白质D .黑火药爆炸时,氧化剂只有硝酸钾解析:青铜是铜锡合金,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分金属都低,A 项不正确;古代的纸张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 项不正确;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KNO 3、S 、C ,爆炸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 3+3C+S=====点燃K 2S +N 2↑+3CO 2↑,氧化剂是KNO 3和S ,D 项不正确。
答案:B3.部分氧化的Fe -Cu 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 2O 3、CuO)共5.92 g ,经如下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滤液A 中的阳离子为Fe 2+、Fe 3+、H +②样品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③溶解样品的过程中消耗H 2SO 4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④V=224 mL⑤V=336 mLA.粗铜电解精炼时,粗铜作阳极B.生产铝、铜、高纯硅及玻璃过程中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黄铜矿冶炼铜时,副产物SO2可用于生产硫酸,D.粗硅制高纯硅时,提纯四氯化硅可用多次分馏的方法解析: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自身可以溶解,故B .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N 2+O 2放电或高温2NO ,N 2都表现还原性C .向BaCl 2溶液中加入Na 2SO 3产生沉淀,再通入NO 2,沉淀完全溶解D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溶液一定有NH +4解析:NO 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 2,NO 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A 错误;N 2→NH 3,N 2表现氧化性,N 2→NO,N 2表现还原性,B 错误;NO 2与H 2O 反应生成HNO 3,HNO 3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SO 2-3氧化为SO 2-4,生成BaSO 4沉淀,C 错误。
人教版化学2019高考一轮基础选习题(1)李仕才一、选择题 1.某学生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结果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其原因可能是( )A .所用氢氧化钠已经潮解B .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C .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 .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2.4 g NaOH 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解析:A 项,所用NaOH 已经潮解,实际称量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小,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错误;B 项,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时溶液的体积偏小,溶液的浓度偏大,正确;C 项,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残留在烧杯里,造成了溶质的损耗,溶液浓度偏低,错误;D 项,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若不使用游码,对称取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无影响,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若使用游码,实际称取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错误。
答案:B2.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c(H +)=0.1 mol·L -1,c(Al 3+)=0.4 mol·L -1,c(SO 2-4)=0.8 mol·L -1,则c(K +)为( )A .0.15 mol·L -1B .0.2 mol·L -1C .0.3 mol·L -1D .0.4 mol·L -1解析:根据溶液电荷守恒,溶液中存在3c(Al 3+)+c(K +)+c(H +)=2c(SO 2-4)+c(OH -),而溶液中c(OH -)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则有3c(Al 3+)+c(K +)+c(H +)=2c(SO 2-4),所以:c(K +)=2c(SO 2-4)-3c(Al 3+)-c(H +)=2×0.8 mol·L -1-3×0.4 mol·L -1-0.1 mol·L -1=0.3 mol·L -1,C 正确。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练(10)李仕才一、选择题1、己知八、B都为短周期元素,且甲、乙、丙常温下都为气体(如图所示)。
2 mol甲分子反应生成1 mol丙和3 mol乙,下列对此判断不正确的是(D )2总一8 +3乙甲内O表示A原子O表示B原子A.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B.甲的摩尔质量为17 g • mol-1C.同温同压下,生成丙和乙的体积比为1: 3D.标准状况下,11.2 LAP溶于500汕水中,所得溶液中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17】2、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括号里的是类别)都正确的是(B )A.空气(混合物)、C2H50H(醇)、H2SOH离子化合物)、C02(非电解质)B.液氨(氢化物)、NH心住安盐)、HNO,含氧酸)、NaOH(强电解质)C.HC1 (共价化合物)、C&COOH(竣酸)、NaO(碱性氧化物)、卤代桂)D.曲(酸性氧化物)、CHsCHO(有机物)、CO(有机物)、CMOOCH,酯)解析A项,朋0堤共价化合物,错误;C项,NM)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属于过氧化物,错误;D 项,N0?不是酸性氧化物,CO是无机物,错误。
3、在A12(S0d3和MgSO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贝IJ原混合液屮A12(S0I)3-^ MgSO.(的物质的量浓度Z比为(D )A. 6 : 1B. 3 : 1C. 2 : 1D. 1 : 2解析溶解Al(0H)3耗碱10 mL,则生成A1(OH)3耗碱为30 mL,生成Mg(0H)2耗碱(50-30) mL = 20mL,故A严与十浓度之比为1 : 1,则Al2(S04)3与MgS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 : 2。
4、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b 2(aq)、C12(aq)+H2++Cr+HC10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向饱和氯水中通入HC1,有c(H+) =c(Cr)+c(0H") +c(C10_)B.氯气在1 mol -「的NaCl溶液中比在1 mol •「的A1C13溶液中的溶解度小C.光照,氯水的漂白性增强D.若向饱和氯水中通入少量比S, C(H+)/C(C1(F)减小解析 根据电荷守恒,A 项正确;1 mol • L 的NaCl 溶液中的c (Cl )比1 mol • L 1的AlCh 溶液中c(Cr)小,所以NaCl 溶液对氯气溶解的抑制作用更小,即氯气在lmol ・「的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大,B 项错误;光照时HC1O 分解,氯水的漂白作用减弱,C 项错误;若通入 少量£S,发生反应:C12+H 2S=2HC1+S I ,所以溶液中c(『)增大,Cl 2(aq)消耗使第二个 平衡逆向移动,c(C10-)肯定会减小,所以c(H+)/c(Cl(T )增大,D 项错误。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选习练题(3)含答案李仕才一、选择题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将容器分成两部分。
当左边充入 28gN2,右边充入 8gCO 和 CO2的混合气体时,隔板处于如图所示位置(两侧温度相同)。
则混合气体中 CO 和 CO2 的分子个数比为()A.1:1 B.1:3 C.2:1 D.3:1【答案】D【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是物质的量之比,根据示意图可知氮气和混合气体的体积之比是4:1。
28g氮气是1mol,所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0.25mol,设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则x+y=0.25、28x+44y =8,解得x=0.1875、y=0.0625,所以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分子个数比为3:1,答案选D。
2、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苏打溶液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Ca2++OH-+HCO3-= CaCO3↓+H2OB.少量S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OH-+SO2=HSO3-C.双氧水作脱氯剂,用于消除水中的氯气:Cl2+H2O2=2HCl+O2D.FeI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2Fe2++2I-+ 2Cl2 = 2Fe3++I2+ 4Cl-【答案】C3、下列各组物质,不能按a、b、c(“→”表示反应一步完成)关系转化的是( )A.A B.B C.C D.DC【答案】分别滴加下图所示的试剂。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答案】C5、已知:H2(g)+Cl2(g) 2HCl(g)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条件和光照条件下,反应的ΔH不同B.反应的ΔH约为[2c- (a+b)]kJ·mol-1C.“假想的中间物质”的总能量低于起始态H2和Cl2的总能量D.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既有含极性键的物质,也有含非极性键的物质【答案】D应是放热反应,焓变应为△H=-[2c- (a+b)]kJ·mol-1。
人教版化学2019高考一轮基础选习题(11)李仕才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焰火的五彩缤纷是某些金属元素的性质的展现B.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其性质稳定,不溶于强酸、强碱C.“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D.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解析:B项,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其性质稳定,一般情况下不能与强酸反应,但能与强碱发生反应,如2NaOH +SiO2===Na2SiO3+H2O,错误。
答案:B2.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引发了人们对有关人民币中化学知识的关注。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用于人民币票面方案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C.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解析:葡萄糖遇碘不变蓝,淀粉遇碘才变蓝。
答案:D3.氢化亚铜(CuH)是一难溶物质,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反应物在40~50℃时反应可生成它。
CuH不稳定,易分解;CuH在氯气中能燃烧,跟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
下列有关推断中错误的是( )A.这里的“另一种反应物”具有还原性B.CuH可作氧化剂、还原剂C.CuH+Cl2===CuCl+HCl(燃烧)D.CuH+HCl===CuCl+H2↑(常温)解析:Cl2具有强氧化性与多价态金属反应时,生成最高价态的金属化合物,应为CuCl2,故C项错误。
答案:C4.铜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CuO和Cu2O。
某学习小组取0.98 g(用精密天平测量)Cu(OH)2固体加热,有铜的氧化物生成,其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
另外,某同学绘制了三条表示金属氧化物与其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1中,A 到B 的过程中有0.01 mol 电子转移B .图1整个过程中共生成0.26 g 水C .图2三条曲线中,表示CuO 和其中所含Cu 质量关系的曲线是XD .图1中A 和B 的化学式分别为Cu 2O 和CuO解析:0.98 g Cu(OH)2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 ,若加热时全部生成CuO ,则CuO 的质量为0.01 mol×80 g·mol -1=0.80 g ,所以A 点是CuO 。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训练选(10)李仕才一、选择题1、单质M 与氧气反应为:2M+02~*2M0,参加反应的M 与生成的M0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M0的摩尔质量(g/mol)为()° 20 MO 质量僖A. 24B. 40C. 48D. 80【答案】B【解析】设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根据化学方程式列数据如下:2M+O2=2MO2x 2x(x+l6)12g 20g,解得x=24,则M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16=40,根据摩尔质量的数值等于其 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g/mcb 所以MO 摩尔质量40g/mol,故选E 。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再根据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进一步解决问题。
注意利用图像数据得到M 和MO 的质量关系。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铜溶于 0. 5mo/L 的硝酸:Cu+4H ++2N0; =Cu 2,+2N02 f+2出0 B. N&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S20产+ 4H +二SO 产+ 3S I + 2出0C. 向Ba(0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iHSO.,溶液:B 『+OH 「+『+SO 广二BaSCh 1 +H2OD. Ca (HC03)2溶液与少量 NaOH 溶液反应:HCO :「+C/ +0H 二CaC0:N+H2O【答案】DM质量/g12 12g 20g ▲【解析】铜濬于0. 5mo/L 的硝酸生成NO,离子方程式是3Cu+8FT+2N8 =3Cu 尹+2NO | +4曲0,故A 错 误;N H 2S 2O3滚'液中加入稀硫酸,+2价S 发生歧化反应2生成S 单质、S6气体,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S2O 产+ 2rf=S6 t +S | +H2O,故B 错误;向Ba (OH) 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iHSd 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Ba 2>+2OH-+fT+SO42 +NH4-=BaSO41 +股6 NH 3 - H 2O ,故 C 错误:Ca (HCO3) 2 滚滋与少量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氢钠、水,反应离子方程式是:HCCWhf 二CaCO 昇+HX ),故D 正确。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选习练题(1)含答案李仕才一、选择题1、对物质的量的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单位是g/mol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数值上等于式量,单位是molC.物质的量就是6.02×1023个微粒的质量,单位是g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粒的集体【答案】D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H++OH-+Ba2++SO42-=H2O+BaSO4↓B.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2Fe2++4Br-+3Cl2=2Br2+2Fe3++6Cl-C.用两个铜电极电解食盐水:2Cl-+2H2O=2OH-+H2↑+Cl2↑D.用三氯化铁溶液腐蚀印刷线路板:Fe3++Cu=Fe2++Cu2+【答案】B【解析】A.溶液呈中性的反应为:2H++2OH-+Ba2++SO42-=2H2O+BaSO4↓,A错误;B.Cl比Br 的非金属性强,能将Br-氧化,同时将铁离子氧化,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B正确;C.阳极为金属时,将首先失去电子生成Cu2+,负极为H得到电子生成氢气,C错误;D.未配平,2Fe3++Cu=2Fe2++Cu2+,D错误。
故选择B。
3、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描述错误的是A.铜质地漏具有独特的杀菌功能,能较好的抑制细菌生长B.明矾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起消毒杀菌的作用C.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袋内的抗氧化剂D.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以制造照明弹【答案】B【解析】A.细菌是由蛋白质构成的,铜是重金属,可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细菌,故A 正确;B.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可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不能除掉可溶性杂质和细菌等,不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故B错误;C.铁粉具有还原性,易与氧气反应,可作食品抗氧化剂,故C正确;D.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以用于制造照明弹,故D正确;故答案选B。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练习题(10)李仕才一、选择题1、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均不正确的是( )①可以燃烧;②能跟Na反应;③分子式为C11H14O3;④能发生酯化反应;⑤能发生加聚反应;⑥能发生水解反应;⑦含有2种官能团A.①③④ B.②⑤⑥C.③⑥⑦ D.④⑥⑦解析:此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羟基和羧基三种官能团,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分子式为C11H12O3,故③⑥⑦三项不正确。
答案: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与各物质的浓度有如下关系:K=c2c2答案:A3、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2,②1s22s22p3,③1s22s22p2,④1s22s22p63s23p4,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①B.具有下列价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3s23p1,②3s23p2,③3s23p3,④3s23p4,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③C.①Na、K、Rb,②N、P、As,③O、S、Se,④Na、P、Cl,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递增的是④D.某元素气态基态离子的逐级电离能分别为738、1 451、7 733、10 540、13 630、17 995、21 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3+解析:A项,①为Si,②为N,③为C,④为S,原子半径最大的为Si,正确;B项,①为Al,②为Si,③为P,④为S,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为P,正确;C项,同一主族元素,电负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同一周期元素,电负性呈增大趋势,正确;D项,根据各级电离能变化趋势,基态原子的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所以与Cl2反应时应呈+2价,D错。
答案:D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O>N>CB.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C.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D.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解析:同一周期自左向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趋势,但由于p轨道处于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相对稳定,这使得第ⅡA族、第ⅤA族反常,故第一电离能N>O,Mg>Al,A、B不正确;F的电负性最大,没有正化合价,C不正确。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选习练题(1)含答案李仕才一、选择题1、对物质的量的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单位是g/mol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数值上等于式量,单位是molC.物质的量就是6.02×1023个微粒的质量,单位是g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粒的集体【答案】D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H++OH-+Ba2++SO42-=H2O+BaSO4↓B.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2Fe2++4Br-+3Cl2=2Br2+2Fe3++6Cl-C.用两个铜电极电解食盐水:2Cl-+2H2O=2OH-+H2↑+Cl2↑D.用三氯化铁溶液腐蚀印刷线路板:Fe3++Cu=Fe2++Cu2+【答案】B【解析】A.溶液呈中性的反应为:2H++2OH-+Ba2++SO42-=2H2O+BaSO4↓,A错误;B.Cl比Br的非金属性强,能将Br-氧化,同时将铁离子氧化,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B正确;C.阳极为金属时,将首先失去电子生成Cu2+,负极为H得到电子生成氢气,C错误;D.未配平,2Fe3++Cu=2Fe2++Cu2+,D错误。
故选择B。
3、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描述错误的是A.铜质地漏具有独特的杀菌功能,能较好的抑制细菌生长B.明矾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起消毒杀菌的作用C.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袋内的抗氧化剂D.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以制造照明弹【答案】B【解析】A.细菌是由蛋白质构成的,铜是重金属,可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细菌,故A正确;B.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可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不能除掉可溶性杂质和细菌等,不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故B错误;C.铁粉具有还原性,易与氧气反应,可作食品抗氧化剂,故C正确;D.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以用于制造照明弹,故D正确;故答案选B。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李仕才一、选择题1、常温下,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C-+2XO-4===2X2++5C2+8H2O;②2A2++B2===2A3++2B-;③2B-+C2===B2+2C-。
下列说法错误的( )A.反应C2+2A2+===2A3++2Cl-可以进行B.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A2+>B->X2+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C2>B2>A3+D.反应③是置换反应3、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
下图是KOH溶液分别滴定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用NH3·H2O溶液滴定HCl和CH3COOH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 )解析:HCl 为强电解质,CH 3COOH 为弱电解质,滴加NH 3·H 2O ,先与HCl 反应,生成同样为强电解质的NH 4Cl ,但溶液体积不断增大,溶液稀释,所以电导率下降。
当HCl 被中和完后,继续与CH 3COOH 弱电解质反应,生成CH 3COONH 4,为强电解质,所以电导率增大。
HCl 与CH 3COOH 均反应完后,继续滴加弱电解质NH 3·H 2O ,电导率变化不大,因为溶液被稀释,有下降趋势。
固体,3·H 2+4的值都变小倍后,稀释后④溶液中的pH 大=0.001 mol·L -1,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H 2+4平衡左移,3·H 2+4的值都增大,错误;稀释后③④溶液中3、5,D5、现有下列仪器,①集气瓶;②量筒;③烧杯;④表面皿;⑤蒸发皿;⑥容量瓶;⑦圆底烧瓶。
其中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 A .②③⑤ B .③⑥⑦ C .①③④ D .③⑤⑦解析:集气瓶、量筒、表面皿、容量瓶不能加热,烧杯、圆底烧瓶要垫石棉网加热,蒸发皿可直接加热。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选训习题(10)李仕才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B )A.制钠:用海水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N&C1溶液B.制铁:用C0还原铁矿石得铁C.制镁:用海水经一系列过稈制得氧化镁固体,再用比还原得镁D.制铝: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得到氯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解析电解法制取金属钠时,需要电解熔融的NaCl,而不是其溶液,A项错误;镁的还原性很强,不能用热还原法来制取,而应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C项错误;熔融的氯化铝不导电,故不能电解其熔融物制取金属铝,而应电解熔融的氧化铝,D项错误。
2、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 - L-1的是(B )A.将5& 5 g NaCl溶于1 L水中配成的溶液B.将80 g S0:<溶于水并配成1 L溶液C.将100 ink 0.5 mol • L的NaNOs溶液加热蒸发掉50 g水的溶液D.含为2 mol的K2SO4溶液3、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20.v: 3<水4, M=Mn、Co、Zn或Ni,在该盐中均显+ 2价)由佚酸盐(MFe2O4)经高温与氢气反应制得,常温下,它能使工业废气小的氧化物(S02、N02等)转化为其单质除去,转化流程如图。
常温分解C()2 ・S()2、N()2等/ H沁。
* 严Fez。
关于此转化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MFeoOi在与出的反应屮表现了氧化性B.MFeO与MFezCh的相互转化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MFe20x与SO2反应中MFe20x被还原D.若4 mol MFeO与1 mol SO2恰好完全反应,贝I」MFeE冲x的值为3. 5解析MFe204在与出的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表现了氧化性,A项正确;MFoQ与MFeO的相互转化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项正确;MFezO,与S0? 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MFe20z被氧化,C项错误;若4 mol MFezOx与1 mol. SO2恰2X—2好完全反应,由电子守恒可知,4 molX2X (3—下二)=1 molX (4-0),解得x=3. 5, D 项正确。
2019 高考化学一轮基础题系列(10)1、( 2018 届广东省茂名市五大缔盟学校高三五月联考)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 , 若加入gCu(OH)2能使溶液复原,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1.2N AB. 常温常压下 ,0.5 molO 3与 11.2 LO 2所含的分子数均为0.5N AC. 必然条件下,丁烷催化裂化生成1mol 乙烯时 , 耗资丁烷的数目为 NAD. 25 ℃时, 1LpH=10 的 NaHCO3溶液中含有 H2CO3的数目为 10-4 N A【答案】 A【剖析】 A、若加入 29.4gCu(OH) 2能使溶液复原,则相当于阴极上析出氢气和铜,生成0.3mol 铜转移电子个数 =0.3mol ×2×N,依照原子守恒知,生成水需A A要 0.3mol 氢气,生成 0.3mol 氢气转移电子的个数 =0.3mol ×2×N A/mol=0.6N A,所以电解过程中共转移电子数为 1.2N A,选项 A 正确; B、常温常压下 ,11.2L O 2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 , 0.5mol O 3和 11.2L O 2的分子数不相等,选项B错误; C、必然条件下,丁烷催化裂化除生成乙烯和乙烷这种均裂外,还会裂解生成甲烷和丙烯,则生成1mol 乙烯时 ,耗资丁烷的数目大于 N A,选项 C错误; D、25℃时, 1LpH=10 的 NaHCO3溶液中含有 H2CO3的数目小于 10-4 N A,选项 D错误。
答案选 A。
2、( 2018 届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三 3 月月考)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在空气中完好焚烧,转移电子数必然为0.2N AB. 标准情况下, 2.24L HF 中所含原子总数必然为0.2N A在稀硝酸中完好溶解,转移电子数必然为0.2N A熔融的 NaHSO中,阳离子的总数必然为4A【答案】 A【剖析】 A、 2.4g 镁的物质的量为0.1mol ,完好反响失去0.2mol 电子,失去的电子数为0.2N A,选项A正确;B.标况下,氟化氢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22.4L 氟化氢的物质的量,选项 B 错误; C、 5.6g 铁的物质的量为 0.1mol ,而铁和硝酸反响后变为 +3 价,故 0.1mol 铁失去 0.3mol 电子即 0.3N A个,选项 C 错误;D、12.0g NaHSO4为 0.1mol ,熔融的硫酸氢钠中含有的阳离子是钠离子,离子数为0.1N A,选项 D 错误。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选练编题(10)李仕才解析:A 项中四种离子能共存,但通入氯气后,氯气能将HSO 、I 一氧化,故不符合题意;B 项中四种离子能共存,通入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硝酸根离子氧化而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C 项中Fe 3 j CO 「之间反应生成沉淀,所以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通入二氧化碳后也不反应,故符合题意。
答案:D2.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H +,则Fe 2 j NQ 、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A 选项正确;Fe 3+具有氧化性,I 「具有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CIO 「也具有氧化性,CIO 「与I 「也不能大量共存,B 选项错 误;C 项,加入NaOH 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 Ba 2++ HCO + OH===BaCOj + H 2O,C 选项错误;D 项,加入过量浓氨水后,会生成银氨络离子, 答案:A 3.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或K2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
下列关于N Q Q 的叙述正确的是()1. A. B. C. D.、选择题下列各离子组在溶液中能共存且通入括号中相应气体后,仍能大量存在的是 + 2 + — —Na 、Ba 、HSO 、I (氯气) Ca 、NQ 、Na 、Cl (二氧化硫) Fe 3+、SO 一、CO 一、NQ (氨气)Na +、K +、HCO 、Cl —(二氧化碳)D 项中四种离子能共存,D 选项错误。
NaOA. N&Q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 :1B. N32Q分别与水及CO反应产生相同量的Q时,需要水和CO的质量相等C. Na2Q分别与水及CO反应产生相同量的Q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D. Na2Q的漂白原理与SQ的漂白原理相同解析:Nc t Q b的电子式为W —」Ml ,故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1 : 2, A项错误;生成相同量的Q2时消耗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同,但质量不同,B项错误;由得失电子守恒知二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同,C项正确;Na^Q因具有强氧化性而有漂白性,SQ易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不稳定的物质,故二者漂白原理不同,D项错误。
2019人教高考化学一轮选训习题(10)及答案C .H -、NH 3的总能量与H 2、NH -2的总能量之差为该反应的活化能D .若反应中有1 mol 电子转移,则生成1 g H 2B [该反应不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A 错误;该反应中只有氢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H -是还原剂,NH 3是氧化剂,B 正确;活化能是指化学反应中,由反应物分子到达活化分子所需的最小能量,C 项错误;该反应转移1个电子,若反应中有1 mol 电子转移,则生成1 mol H 2,质量为2 g ,D 项错误。
]2、合成氨工厂用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铂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A L 氨气完全反应,测得转移电子数X 个,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表示为( ) A.11.2X 5A mol -1B.5A 11.2X mol -1C.22.4A 5Xmol -1D.22.4X 5Amol -1D [根据反应方程式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可知,当1个NH 3完全反应时,转移5个电子,故当标准状况下A L(即A22.4mol)氨气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X =A 22.4 mol ×N A ×5,从而可计算出N A =22.4X5A mol -1,D 项正确。
]3、(2019·宁德第三次质量检查)W 、X 、Y 、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 的原子核外只有6个电子,X +和Y 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Z -的电子数比Y 3+多8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W 在自然界只有一种核素 B .半径大小:X +>Y 3+>Z -C .Y 与Z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弱酸性D.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弱碱C[W为C元素;X+和Y3+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X为Na元素,Y为Al元素;Z-的电子数比Y3+多8个,则Z为Cl元素。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练(1)李仕才一、选择题1、应用(1)含答案1.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 ) A .质量相等、密度不同的N 2和C 2H 4 B .体积相等的CO 和N 2 C .等温、等体积的O 2和N 2D .等压、等体积的N 2和CH 42、我国古代文献资料中记载了大量的化学研究过程与成果。
下列选项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化,A 项符合题意;曾青的主要成分为CuSO 4,Fe 和CuSO 4发生置换反应得到Cu ,属于化学变化,B 项不符合题意;该转化过程为HgS=====△Hg +S 、Hg +S===HgS ,属于化学变化,C 项不符合题意;黏土烧结成陶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 项不符合题意。
3、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B )A .Na 2O 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 .NaHCO 3的热稳定性强于Na 2CO 3C .乙醇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 2D .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解析 NaHCO 3的热稳定性弱于Na 2CO 3。
4、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D )①硅酸盐Na 2Fe 2Si 3O 10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Na 2O·2FeO·3SiO 2 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④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D .④解析从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Na2Fe2Si3O10中铁的化合价是+3价,①错误;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②错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③错误。
5、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D)A.中子数为22的钙原子:22CaB.S2Cl2的结构式:S—Cl—Cl—SC.可表示CH4或CCl4分子D.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解析钙原子的质子数为20,中子数为22的钙原子表示为4220Ca,A项错误;根据S2Cl2中S、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及成键规律可知,其结构式为Cl—S—S—Cl,B项错误;根据比例模型,中间原子半径大,外面四个原子半径小,能表示CH4或CF4分子,不能表示CCl4分子,C项错误。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选习练题(1)含答案李仕才一、选择题1、对物质的量的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单位是g/molB.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数量,数值上等于式量,单位是molC.物质的量就是6.02×1023个微粒的质量,单位是g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粒的集体【答案】D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H++OH-+Ba2++SO42-=H2O+BaSO4↓B.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2Fe2++4Br-+3Cl2=2Br2+2Fe3++6Cl-C.用两个铜电极电解食盐水:2Cl-+2H2O=2OH-+H2↑+Cl2↑D.用三氯化铁溶液腐蚀印刷线路板:Fe3++Cu=Fe2++Cu2+【答案】B【解析】A.溶液呈中性的反应为:2H++2OH-+Ba2++SO42-=2H2O+BaSO4↓,A错误;B.Cl比Br 的非金属性强,能将Br-氧化,同时将铁离子氧化,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B正确;C.阳极为金属时,将首先失去电子生成Cu2+,负极为H得到电子生成氢气,C错误;D.未配平,2Fe3++Cu=2Fe2++Cu2+,D错误。
故选择B。
3、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描述错误的是A.铜质地漏具有独特的杀菌功能,能较好的抑制细菌生长B.明矾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起消毒杀菌的作用C.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袋内的抗氧化剂D.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以制造照明弹【答案】B【解析】A.细菌是由蛋白质构成的,铜是重金属,可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灭细菌,故A 正确;B.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可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不能除掉可溶性杂质和细菌等,不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故B错误;C.铁粉具有还原性,易与氧气反应,可作食品抗氧化剂,故C正确;D.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以用于制造照明弹,故D正确;故答案选B。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选练习题(10)李仕才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l 2+2Br -===2Cl -+Br 2,Zn +Cu 2+===Zn 2++Cu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B .2Na 2O 2+2H 2O===4NaOH +O 2↑,Cl 2+H 2O===HCl +HClO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C .Na 2SO 3与H 2O 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D .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解析 A 项Zn 与Cu 2+的反应为单质被氧化的反应,A 错;B 项中的两个反应中,H 2O 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 错;生石灰不具有还原性,不能用作食品抗氧化剂,D 错。
答案 C2、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33.6 L SO 3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B .28 g 乙烯和环丁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 .常温常压下,22.4 L 氧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4N AD .117 g 氯化钠固体中含有2N A 个氯化钠分子解析 标准状况下,SO 3为固态,A 项错误;乙烯和环丁烷的最简式均为CH 2,28 g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814N A ,即2N A ,B 项正确;常温常压下,22.4 L 氧气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 ,C 项错误;氯化钠为离子晶体,不存在氯化钠分子,D 项错误。
答案 B3、Fe 、Cu 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B .两者的单质都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C .常温条件下,两种金属都能溶解于浓硝酸中D .制备FeCl 3、CuCl 2,均不能采用将其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解析 Cu 放置在空气中可生成Cu 2(OH)2CO 3,A 项错误;铜为不活泼金属,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B 项错误;常温下,浓硝酸能够使铁钝化,C 项错误;直接蒸干FeCl 3、CuCl 2溶液得到的固体分别是Fe(OH)3、Cu(OH)2,D 项正确。
2019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夯实练(1)李仕才一、选择题1、某铁的氧化物(Fe x O)1.52 g 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 mL Cl 2,恰好将Fe 2+完全氧化。
x 值为( )A .0.80B .0.85C .0.90D .0.93 A [根据电子守恒可知,Fe x O 被氧化为Fe 3+转移的电子数和Cl 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标准状况下112 mL Cl 2转移电子数为0.01 mol 。
则有 1.5256x +16×⎝ ⎛⎭⎪⎫3-2x ×x=0.01,解得x =0.80,A 项正确。
]2、(2017·郑州一模)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NaN 3+KNO 3―→K 2O +Na 2O +N 2↑。
对上述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 )A .NaN 3是还原剂,KNO 3是氧化剂B .该反应中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C .配平后物质的系数依次为10、2、1、5、16D .若生成8 mol N 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B [由题给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NaN 3为还原剂,KNO 3为氧化剂,A 项正确;该反应中只有N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B 项错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10NaN 3+2KNO 3===K 2O +5Na 2O +16N 2↑,C 项正确;由10NaN 3+2KNO 3===K 2O +5Na 2O +16N 2↑可知,生成16 mol 氮气时,转移10 mol 电子,则生成8 mol N 2时,转移5 mol 电子,D 项正确。
]3、(2018·长郡中学临考冲刺)X 、Y 、Z 、W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X 、Z 原子序数之和是Y 、W 原子序数之和的1/2。
甲、乙、丙、丁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M 是某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乙和丁的组成元素相同,且乙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化合物N 是具有漂白性的气体(常温下)。
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练编题:选择题(10)李仕才1、(南昌模拟)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B.溶液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C.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或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同D.纯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解析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A正确;强弱电解质取决于其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B错误;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当浓度不同时,离子的浓度不同,所以导电能力不同,当温度不同时,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同,导电能力也不同,C正确;属于离子化合物的强电解质,液态时能导电,如NaCl,属于共价化合物的强电解质,液态时不导电,如AlCl3、HCl等,D 正确。
答案 B2、(2017·淄博市高三仿真模拟)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在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p、q、m、n分别是元素W、X、Y、Z的气体单质,p和s均为有色气体,v的水溶液呈碱性。
常温下,0.1 mol·L-1 t溶液与0.1 mol·L-1 u溶液的pH 均为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B.元素的非金属性:Z>Y>X,原子半径:X<Z<YC.s溶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v的电子式可表示为答案 D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在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p、q、m、n分别是元素W、X、Y、Z的气体单质,p和s均为有色气体,v的水溶液呈碱性。
常温下,0.1 mol·L-1 t溶液与0.1 mol·L-1 u溶液的pH均为1。
根据流程可知m、n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r,r与n反应生成有色气体s,则m为氮气,n为氧气,r为一氧化氮,s 为二氧化氮,t为硝酸;另一有色气体单质p是氯气,q是氢气,v为氨气,u为氯化氢。
人教版化学2019高考一轮基础选习题(10)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古代的很多成语、谚语都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对成语、谚语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和温度的水和冰,冰的能量高
B .“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
C .“甘之如饴”说明糖类均有甜味
D .“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解析: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固态的能量比液态的低,所以水和冰比较,水的能量高,A 项错误;“玉不琢不成器”是物理变化,“百炼方能成钢”是化学变化,B 项错误;不是所有的糖类都有甜味,如淀粉、纤维素属于糖类,它们均没有甜味,C 项错误。
答案:D
2.我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其中青铜、陶瓷、造纸及黑火药等与现代化学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青铜的熔点比纯铜和锡都高
B .陶瓷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C .古代的纸张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D .黑火药爆炸时,氧化剂只有硝酸钾
解析:青铜是铜锡合金,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分金属都低,A 项不正确;古代的纸张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 项不正确;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KNO 3、S 、C ,爆炸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 3+3C
+S=====点燃K 2S +N 2↑+3CO 2↑,氧化剂是KNO 3和S ,D 项不正确。
答案:B
3.部分氧化的Fe -Cu 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 2O 3、CuO)共5.92 g ,经如下处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滤液A 中的阳离子为Fe 2+、Fe 3+、H +
②样品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
③溶解样品的过程中消耗H 2SO 4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
④V=224 mL
⑤V=336 mL
A.粗铜电解精炼时,粗铜作阳极
B.生产铝、铜、高纯硅及玻璃过程中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黄铜矿冶炼铜时,副产物SO2可用于生产硫酸,
D.粗硅制高纯硅时,提纯四氯化硅可用多次分馏的方法解析: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自身可以溶解,故
B .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N 2+O 2放电或高温2NO ,N 2都表现还原性
C .向BaCl 2溶液中加入Na 2SO 3产生沉淀,再通入NO 2,沉淀完全溶解
D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溶液一定有NH +
4
解析:NO 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 2,NO 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A 错误;N 2→NH 3,N 2表现氧化性,N 2→NO,N 2表现还原性,B 错误;NO 2与H 2O 反应生成HNO 3,HNO 3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SO 2-3氧化为SO 2-4,生成BaSO 4沉淀,C 错误。
答案:D
6.在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NO 2是红棕色气体
B .NO 和O 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C .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 与NO
D .催化转化总反应为2NO +O 2+4CO =====催化剂4CO 2+N 2
解析:NO 为无色气体,NO 2为红棕色气体,A 项正确;催化条件下,NO 和O 2反应速率增大,没有催化剂二者仍然反应,B 项错误;燃油不完全燃烧生成CO ,汽缸高温条件下,N 2与O 2反应生成NO ,C 项正确;NO 、CO 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成无毒的物质,D 项正确。
答案:B
7.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Fe 作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 .负极反应:2H ++2e -
===H 2↑
C .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pH 均不变
D .工作一段时间后,NaCl 溶液中c(Cl -)增大
解析:铁比石墨活泼,Fe 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 -2e -===Fe 2+,石墨为正
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A、B错误;工作一段时间后,左边烧杯中生成Fe2+,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右边烧杯消耗H+,溶液酸性减弱,两烧杯中溶液的pH都发生变化,C错误;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NaCl溶液中c(Cl-)增大,D正确。
答案:D
8.(2018·沈阳检测)
如图是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
B.装置中存在“化学能→电能→光能”的转换
C.如果将硫酸换成柠檬汁,导线中不会有电子流动
D.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
解析:铜锌原电池中,Cu作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Cu上有气泡生成,故A正确;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LED灯发光时,电能转换为光能,故B正确;柠檬汁显酸性也能作电解质溶液,所以将硫酸换成柠檬汁,仍然构成原电池,所以导线中有电子流动,故C错误;金属性Cu比Zn、Fe弱,Cu作正极,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变,仍然由Cu流向负极,故D正确。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l2、Br2、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
(1)①检查气体发生装置A的气密性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不足,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
①请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化学用语)解释Cl2过量时D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逆向移动而褪色。
溶液,若溶液重新变红,则上述解释正确。
②收
H2+HCl,故只产生白色沉
--+Br-+I
将长导管末端浸入水中,
导管口有气泡;松开手后,有水进入导管,则气密性良好
或方法二:关闭止水夹b,打开活塞a,向分液漏斗中注水,若水不能顺利流下,则气密性良好
②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2)Cl2>Br2>Fe3+
(3)①过量氯气和SCN-发生反应2SCN-+Cl2===2Cl-+(SCN)2,使SCN-浓度减小,则平衡Fe3++3SCN-3逆向移动而褪色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上述解释合理或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FeCl3溶液,若溶液不变红,则上述解释合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②反应BrCl+H2+HCl只产生Cl-,不产生Br-
③BrCl++KBr+I2(写分步反应的方程式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