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A股排名--20070705
- 格式:doc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21
A股平均市盈率历年沪市大盘市场平均市盈率(2010-03-01 19:41:30)转载▼标签:杂谈2020652622009-4-9 7:44:41 121.20.198.* 举报沪市大盘市场平均市盈率----沪市上市公司平均股价----后市大势分析1994.1.20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35.28倍---大盘见所谓777"铁底"---后照样无情跌穿---平均股价12.06元1994.7.29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10.65倍----大盘见历史大底325点---大熊市结束---平均股价4.24元1994.9.13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33.56倍---大盘见阶段顶1052点---平均股价13.91 1995.2.7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18.97倍---大盘见阶段顶926点---平均股价7.14元1996.1.19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19.44倍---大盘见历史大底512点---大牛市开始---平均股价6.17元1996.12.11平均市盈率47.89倍---大盘见短期阶段顶1258点---平均股价13.1元历史大底855点---平均股价9.44元1997.5.12平均市盈率59.64倍----大盘见阶段大顶1510点---大熊市开始---15.16 元1997.7.8平均市盈率38.17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25点---平均股价10.43元1998.6.4平均市盈率46.27倍---大盘见阶段顶1422点---平均股价13.13元1998.8.18平均市盈率38.83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43点---平均股价9.96元1998.11.17平均市盈率47.04倍---大盘见阶段顶1300点---平均股价11.97元1999.5.17平均市盈率38.09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47点---5.19行情爆发---大牛市开始---平均股价9.26元1999.6.30平均市盈率63.08倍---大盘见中级调整顶1756点---平均股价14.1元1999.12.27平均市盈率48.75倍---大盘见大底1341点---2.14行情1爆发---大牛市开始---平均股价10.96元1770创出1756历史新高---平均股价13.68元2000.8.22平均市盈率63,73倍----大盘见2114阶段短期的顶---平均股价16.4元2000,9.25平均市盈率57.37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874点---平均股价15.06元2001.1.11平均市盈率63.01倍----大盘见阶段高点2131.98点2001.2.22平均市盈率56.83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893点2001.6.14平均市盈率66.16倍----大盘见历史大顶2245点---大牛市结束---大熊市开始---平均股价17.51元2002.1.29平均市盈率40.68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339点2002.6.25平均市盈率76.7倍----大盘见阶段高点1748点----平均股价12.69元2003.1.6平均市盈率42.18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311点2003.4.16平均市盈率36.14倍----大盘见阶段高点1649点见阶段底1307点---平均股价7.46元2004.4.7平均市盈率38.81倍----大盘见阶段中级顶顶1783点---熊市开始---平均股价10.17元2005.6.6平均市盈率15.42倍----大盘见历史大底998点----大牛市开始---大熊市结束---平均股价4.77元2006.7.5平均市盈率23.31倍----大盘位于1757点2007.2.27平均市盈率35.25倍---大盘位于3049点---平均股价9.91元2007.5.29平均市盈率36.4倍----大盘见阶段高点4335点---平均股价18.31元2007.6.5平均市盈率31.1倍---大盘阶段性大底3404点---平均股价14.55元2007.10.16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47.04倍----大盘位于6124点---平均股价20.16元2007.11.6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44.53倍---大盘位于5536点---平均股价17.9元【2】从历史行情的顶和底,以及相应的市盈率和历史平均股价的对比大盘平均市盈率的高低,股票平均股价的高低,和大盘指数的顶与底确实有一定的关系。
大盘历年市盈率数据大全!历史上沪市A 股平均市盈率最低最高在10.65 倍和76.7 倍之间波动;历史上沪市A 股平均股价最低最高在4.24 元和20.16 元之间波动。
中国股市在历史上,大盘平均市盈率在20 倍以下时,是对应的大牛市的相对底部——是属于低风险投资区域。
沪市大盘市场平均市盈率----沪市上市公司平均股价----后市大势分析1994.1.20 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35.28 倍---大盘见所谓777"铁底"---后照样无情跌穿---平均股价12.06 元1994.7.29 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10.65 倍----大盘见历史大底325 点---大熊市结束---平均股价4.24 元1994.9.13 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33.56 倍---大盘见阶段顶1052 点---平均股价13.911995.2.7 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18.97 倍---大盘见阶段顶926 点---平均股价7.14 元1996.1.19 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19.44 倍---大盘见历史大底512 点---大牛市开始---平均股价6.17 元1996.12.11 平均市盈率47.89 倍---大盘见短期阶段顶1258 点---平均股价13.1 元1996.12.25 平均市盈率33.62 倍---大盘见历史大底855 点---平均股价9.44 元1997.5.12 平均市盈率59.64 倍----大盘见阶段大顶1510 点---大熊市开始---15.16 元1997.7.8 平均市盈率38.17 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25 点---平均股价10.43 元1998.6.4 平均市盈率46.27 倍---大盘见阶段顶1422 点---平均股价13.13 元1998.8.18 平均市盈率38.83 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43 点---平均股价9.96 元1998.11.17 平均市盈率47.04 倍---大盘见阶段顶1300 点---平均股价11.97 元1999.5.17 平均市盈率38.09 倍----大盘见阶段大底1047 点---5.19 行情爆发---大牛市开始---平均股价9.26 元1999.6.30 平均市盈率63.08 倍---大盘见中级调整顶1756 点---平均股价14.1 元1999.12.27 平均市盈率48.75 倍---大盘见大底1341 点---2.14 行情1 爆发---大牛市开始---平均股价10.96 元2000.2.17 平均市盈率58.42 倍----大盘见1770 创出1756 历史新高---平均股价13.68 元2000.8.22 平均市盈率63,73 倍----大盘见2114 阶段短期的顶---平均股价16.4 元2000,9.25 平均市盈率57.37 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874 点---平均股价15.06 元2001.1.11 平均市盈率63.01 倍----大盘见阶段高点2131.98 点2001.2.22 平均市盈率56.83 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893 点2001.6.14 平均市盈率66.16 倍----大盘见历史大顶2245 点---大牛市结束---大熊市开始---平均股价17.51 元2002.1.29 平均市盈率40.68 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339 点2002.6.25 平均市盈率76.7 倍----大盘见阶段高点1748 点----平均股价12.69 元2003.1.6 平均市盈率42.18 倍----大盘见阶段低点1311 点2003.4.16 平均市盈率36.14 倍----大盘见阶段高点1649 点2003.11.13 平均市盈率39.91 倍----大盘见阶段底1307 点---平均股价7.46 元2004.4.7 平均市盈率38.81 倍----大盘见阶段中级顶顶1783 点---熊市开始---平均股价10.17 元2005.6.6 平均市盈率15.42 倍----大盘见历史大底998 点----大牛市开始---大熊市结束---平均股价4.77 元2022.7.5 平均市盈率23.31 倍----大盘位于1757 点2022.2.27 平均市盈率35.25 倍---大盘位于3049 点---平均股价9.91 元2022.5.29 平均市盈率36.4 倍----大盘见阶段高点4335 点---平均股价18.31 元2022.6.5 平均市盈率31.1 倍---大盘阶段性大底3404 点---平均股价14.55 元2022.10.16 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47.04 倍----大盘位于6124 点---平均股价20.16 元2022.11.6 沪市大盘平均市盈率44.53 倍---大盘位于5536 点---平均股价17.9 元【2】从历史行情的顶和底,以及相应的市盈率和历史平均股价的对照大盘平均市盈率的高低,股票平均股价的高低,和大盘指数的顶与底确实有一定的关系。
1ST仁和(000650)年终涨幅:1399.23%,最大涨幅1667.39% (截至12月17日)上涨主题词:一步登天07年最牛的牛股非ST仁和莫属。
该股在2007年全年最大涨幅达到过1677.39%,鹤立鸡群。
ST仁和之所以能够上涨超过16倍,其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该股自2006年4月28日起因为股改停牌,而一停就是一年,直至07年3月 29日完成股改复牌,其间中国股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牛行情,因此该股上演了惊人的报复性上涨行情。
ST仁和停牌时价格为1.48元,而复牌当天以 10.11元开盘,最高摸至14.99元,收盘价为14.04元。
其次,ST仁和完成重组后,主营业务从化纤转为医药,立刻扭亏为盈,而大股东预期注入的资产包括妇炎洁和闪亮滴眼露等全国知名的药物,该预期在股改后把股价一度推上18.70元的高峰。
另外,由于仁和赞助07年全国超级男生节目,因此市场品牌一炮而红。
不过, ST仁和利润主要来源于原大股东及关联方偿还公司欠款而冲回的大额坏账准备,其2006年主营收入只有2494.34万元,若扣除大额坏账准备冲回等非经常性损益19930.43万元后,公司实际亏损6900.26万元。
这样的公司,如果其大股东置入的资产不能发挥效益,其市场前景其实并不佳。
因此公司股价“登天”之后经历持续振荡难以突破也就不足为奇了。
(注:数据统计截至12月27日)2ST棱光(600629)年终涨幅:1054.55%,最大涨幅1387.60% (截至12月17日)上涨主题词:资产整合ST棱光的股价飚涨,得益于停牌许久后的报复性上涨和资产重组带来的基本面改观。
该股由于种种原因背负了高达7亿元的巨额债务,因此股改难度艰巨。
在上海市各有关部门和公司大股东上海建材集团的努力下,公司不但债务问题解决,而且上海建材集团还注入了上海洋山港基混凝土有限公司49%股权、上海浦龙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50%股权和上海阿姆斯壮建筑制品有限公司20%股权,三块资产打包评估作价1.11亿元,作为股改的对价,而这些资产未来预期的价值则远超 1.11亿元。
应该是06.07年股市大涨,08年股市大跌的原因。
首先要了解股市,股市是一个资金推动型的市场。
不断的有人出高价买股,这样才会一路上涨,水涨船高,所以需要大量资金来运作。
接着我们看时间+事件。
0607的牛市我们称为998牛市,产生牛市前的最低点是998。
有人说破1000产生了牛市,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05年以前那那波大熊市是因为宣布国有股减持造成的,大家蜂拥而逃。
而到了05年大概5月份的时候吧,国家出了一条政策,允许保险资金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其中包含了社保基金,随后用了1年时间的准备,准备了什么?其实就是在建仓。
为什么要买足,因为要股改,股权分置改革。
这一行为成为了导火索,快速引发了行情,然后在资金不停的追捧下,造成2年的牛市。
在股改信息发出以后,同意QFII进入中国股市。
很多人以为让外国人抄了中国的底,其实错了,QFII从审批到购买股票需要很长的时候,等他们进场的时候早就是牛市了,谁抄底了?很明确社保基金。
其实这轮牛市到07年的5月30日就差不多结束了。
在530之前~货币政策已经出现了重大的转折,国家开始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以调整意味着整个市场将要开始缺钱,逐步减少市场上的流通货币总量。
而530是熊市导火索,明确的信号。
为什么530以后大盘还在涨?因为要撤庄。
因为庄家还没有完全退出,包括社保基金。
社保基金是在530附近开始减仓的。
530以后出现的最多的词汇就是28现象以及市盈率,为什么?1拉起大盘股票,造成盘面很好的假象,小盘股开始撤资。
2讲市盈率让大家购买大盘股,那个时候市盈率大盘股很低。
所以散户都在那个时候被忽悠进去,然后深套。
随着准备金率的进一步跳空,市场资金不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接着就开始大跌。
还有很多细节信息,有机会可以一起探讨。
其实炒股不难的。
呵呵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从1‰调整为3‰。
中国A股股票市场陷入了从6614点到1664点的深炕,实际上中国A股股票市场推倒重来。
2007年度证券公司股票及债券承销金额排名名次公司名称承销金额(亿元)1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1453.242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54.063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89.664 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51.105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64.936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26.207 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98.258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3.339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9.2710 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82.4211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7.0112 国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65.0213 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21.6814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4.3215 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71.1316 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9.2417 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58.9418 第一创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55.9819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0.9320 东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03.2621 齐鲁证券有限公司 85.3722 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84.2623 方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81.8524 西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78.6825 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76.1726 东吴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73.4327 山西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62.1128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0.3129 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8.6630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2.8431 民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1.4132 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1.3133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3.9234 华欧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2.8335 广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2.6736 海际大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9.2537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8.1138 国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4.3239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5140 首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3.4141 国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2.3442 德邦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1.8543 恒泰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0.1344 渤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9.4745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9846 华龙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7.5647 长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7.5548 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6.2249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0450 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 21.0451 国联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9.0952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4253 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1554 金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0055 上海远东证券有限公司 13.9856 新时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9.9957 华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9.6058 财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7.9759 万联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7.3260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1061 华西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6062 浙商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2663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2464 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0165 东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9266 华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7067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5568 中信万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0.7069 日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0.1670 中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0.08 注:承销业务承销金额排名的中位数为40.96亿元,不低于中位数的为排名前35家公司。
2007年大牛市10倍以上大牛股行业板块排名榜2010-01-11 11:47:15| 分类:其他|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 证券:共7家上市公司/全部跑出牛股:比例100%宏源证券,东北证券(锦州六陆),国元证券(ST化二),长江证券(ST石炼),中信证券,国金证券(成都建投),海通证券(都市股份)。
本人评论:大多数借壳而来;在大牛市中,是最受益板块;09年行情,本板块除东北证券外排名较落后,一方面说明大盘只是反弹;另一方面说明本板块上市公司开始增多,将面临激烈竞争。
但快速扩容的证券市场,为该行业带来生机。
本人重点关注板块:正在研究下一个可能被借壳的公司及新股光大证券(601788):2009年08月18日上市,发行价21.0元,12月11日收盘价24.51元招商证券(600999):2009年11月17日上市,发行价31.0元,12月11日收盘价31.44元;2. 船舶制造:共2家上市公司/跑出2家牛股:比例100%. 中国船舶,广船国际。
评论:与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正相关。
下一轮世界经济发展重点无可避免由西方转向东亚,而中国经济由出口转向内需,该行业无疑已达到发展的阶段高点。
本人回避该板块。
3. 有色金属:共48家上市公司/跑出24家牛股:比例50.00%.黄金:中金黄金,山东黄金,铜:云南铜业,江西铜业,铜陵有色,铝:云铝股份,关铝股份,包头铝业,焦作万方,中孚实业,东阳光铝(成量股份),其它:锡业股份,包钢稀土,承德钒钛,吉恩镍业,宝钛股份,贵研铂业,驰宏锌锗,豫光金铅,株冶集团。
中金岭南,*ST中钨(金海股份),*ST锌业,西藏矿业,评论:在大牛市中,资产价格上涨最得益板块;走势与石油正相关;09年行情,仍跑出很多涨5倍以上牛股。
本人重点关注板块:正在研究该板块并希望尽快挑选1-2只潜力牛股作为跟踪对象。
4. 水泥:共22家上市公司/跑出10家牛股:比例45.5%.冀东水泥,天山股份,同力水泥(*ST春都),*ST双马,卧龙地产(*ST丹江),西水股份,太行水泥,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亚泰集团。
2007年大牛市10倍以上大牛股行业板块排名榜2010-01-11 11:47:15| 分类:其他|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 证券:共7家上市公司/全部跑出牛股:比例100%宏源证券,东北证券(锦州六陆),国元证券(ST化二),长江证券(ST石炼),中信证券,国金证券(成都建投),海通证券(都市股份)。
本人评论:大多数借壳而来;在大牛市中,是最受益板块;09年行情,本板块除东北证券外排名较落后,一方面说明大盘只是反弹;另一方面说明本板块上市公司开始增多,将面临激烈竞争。
但快速扩容的证券市场,为该行业带来生机。
本人重点关注板块:正在研究下一个可能被借壳的公司及新股光大证券(601788):2009年08月18日上市,发行价21.0元,12月11日收盘价24.51元招商证券(600999):2009年11月17日上市,发行价31.0元,12月11日收盘价31.44元;2. 船舶制造:共2家上市公司/跑出2家牛股:比例100%. 中国船舶,广船国际。
评论:与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正相关。
下一轮世界经济发展重点无可避免由西方转向东亚,而中国经济由出口转向内需,该行业无疑已达到发展的阶段高点。
本人回避该板块。
3. 有色金属:共48家上市公司/跑出24家牛股:比例50.00%.黄金:中金黄金,山东黄金,铜:云南铜业,江西铜业,铜陵有色,铝:云铝股份,关铝股份,包头铝业,焦作万方,中孚实业,东阳光铝(成量股份),其它:锡业股份,包钢稀土,承德钒钛,吉恩镍业,宝钛股份,贵研铂业,驰宏锌锗,豫光金铅,株冶集团。
中金岭南,*ST中钨(金海股份),*ST锌业,西藏矿业,评论:在大牛市中,资产价格上涨最得益板块;走势与石油正相关;09年行情,仍跑出很多涨5倍以上牛股。
本人重点关注板块:正在研究该板块并希望尽快挑选1-2只潜力牛股作为跟踪对象。
4. 水泥:共22家上市公司/跑出10家牛股:比例45.5%.冀东水泥,天山股份,同力水泥(*ST春都),*ST双马,卧龙地产(*ST丹江),西水股份,太行水泥,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亚泰集团。
2005年到2007年超级大牛市行情领涨板块分析(转)(2009-03-18 13:59:44)转载▼标签:杂谈2005年到2007年超级大牛市行情领涨板块分析,推及2009年可能的走势理财一周报记者裘亮目前投资者最关心的无疑是行情是否结束,在解决这个问题前,不妨先看看上一轮从998点到6124点的牛市轨迹。
透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谈行情结束为时尚早,决定行情走向的关键在于权重蓝筹股。
牛市进化论回首998点到6124点的大牛市,大致可分为以下六波行情:第一波:熊尾行情2005年6月6日-2005年12月30日,大盘从998点涨到1160点,涨幅约15%,沪市日均成交88亿元。
这段时期内大盘成交量几乎没有放大,指数涨幅也微不足道,不过大盘在2005年12月的最后2天一举突破了年线这一牛熊分水岭,这是目前大盘还未能做到的。
在此期间,中小板个股平均上涨50%(算数平均,下同),上证50涨23%,沪深300涨21%,很明显市场的领涨板块是小盘股,这一点和前期的“中小板牛市”极为相似。
个股方面,2/3个股出现上涨,天威保变(600550)、苏宁环球(000718)等7只涨幅超过100%的股票均在这段时期完成股改,股改抢权行情是当时主线。
板块方面,地产、信息服务领涨。
彼时是中国股市的一个特殊时期:股改和汇改正是在这里起步,这两大题材日后支撑起了整个大牛市。
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大牛市需要大故事。
回看近期,虽然行情起步形式类似,但仍然看不到支撑行情的大故事,这也是我们理财一周报本期所致力于寻找的。
第二波:牛角行情2006年1月1日-2006年7月6日,大盘从1160点涨到1700点,涨幅约45%,沪市日均成交211亿元,较前一波放大了1倍,大盘一路杀到之前的熊市“铁顶”1700点,并在此点位出现反复。
2008年10月到2009年5月确认突破年线2008年10月到2009年3月从1700点到2400,反复震荡,还未恢复融资功能,成交最大2000亿。
.第五轮牛熊更替:998点——4081点——?(跌幅超过50%)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
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幅超过50%,故标志着此轮熊市目标位的正式确立。
正常的技术性反转,再加上“股改”的东风,2005年5月,管理层启动股改试点,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6日的1000点附近再次启动,2006年5月9日,上证指数终于再次站上1500点。
2006年11月20日,上证指数站上2000点。
2006年12月14日,上证指数首次创出历史最高记录,收于2249.11点。
8个交易日后,2006年12月27日,上证指数首次冲上2500点关口。
2007年2月26日,大盘首次站上3000点大关。
2007年5月9日,大盘首次站上4000点大关。
2007年5月14日,大盘再次创下记录4081点。
2007年10月16日,大盘创造历史最高点6124.04点。
其后,由于股改承诺的大小非解禁,估值偏高,平安再融资,CPI值不断升高,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国次贷危机等问题。
大盘一度回落到2008年4月22日的3147.79点。
当天最低点已破3000点。
中国股市正式从牛转熊。
银行股虚增利润流量市值远远小于总市值,市净率远远超过国际同行业标准(国际2 工行5.99)值得注意的是,疯狂行情中最有代表性时间段,是从12月25日到12月28日的四天时间。
在这四天中,上证指数大涨223.92点,不过同时却有66%的个股,市值出现缩水。
根据上证指数的特点,这意味着,只有少数权重大的大盘股真正吸收了流入股市的资金,并起到了推动大盘迅速上扬的作用。
其中,最引入瞩目的当数银行股.我们可以通过数据计算来看有关的市况,在12月22日至28日的四个交易日里,沪综指代表的市值总额增加了5979.44亿元,对应的指数上涨是223.92点。
但Wind资讯的统计结果显示,同期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两只个股在沪综指中的市值增加额就达到4457.18亿元,占比达74.54%;由于工行、中行、中石化、宝钢、联通、浦发、民生、武钢、长电、招行等10只大盘股的市值增幅占沪综指总市值增额的98.01%,因此上证指数的上涨,几乎只体现在了这10只股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