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跨越百年的美丽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5
18跨越百年的美丽-课后题答案D“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面庞”、“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居里夫人为科学作出的杰出贡献,成就了她的历史地位,使之成为令世人钦佩和仰慕的女性,这句话讲了居里夫人对科学作出的巨大贡献。
课后第四题: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
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短文摘自爱因斯坦的《掉念玛丽·居里》一文,文中深刻剖析了居里夫人在人类科学史上的巨大贡献,对后人,对我们每个人的深远影响。
文章感情真挚,蕴含深刻,语意激扬,耐人寻味,引导我们从心灵深处去尊重这位了不起的女科学家,从认同她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中,领悟和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
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
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发现了镭。
而且她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但是她却没有躺在诺贝尔奖上睡大觉,她知道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评价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里面,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 居里夫人奋斗一生不求名不求利只希望人类幸福、勇于实践,醉心于科学事业,大公无私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文中深刻剖析了居里夫人在人类科学史上的巨大贡献,对后人,对我们每个人的深远影响。
文章感情真挚,蕴含深刻,语意激扬,耐人寻味,引导我们从心灵深处去尊重这位了不起的女科学家,从认同她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中,领悟和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
仿写: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理,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仿写句子“变成。
变成。
变成。
变成。
”天上的云彩真是变幻莫测啊!一会儿变成一群奔腾的马;一会儿变成一只正在吃草的兔子;一会儿变成懒洋洋的大花猫;一会儿又变成成群的牛羊。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人教版---------------------------------------18、《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会认识“埃、伦”等14个生字,并会写,而且能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5.培养学生从心灵深处敬重像居里夫人这样献身科学的人的意识,认同他们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卡片。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围绕题目质疑1.(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很美丽?2.(板书“跨越百年的美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问题预设: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课题中“美丽”表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1.自由阅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的生字的书写,本课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画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本文涉及到一些物理方面的专用词语,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适当讲解,如:放射性元素镭、物理学、人工放射性、天然放射性、工业废渣、冶炼、溶解、沉淀、酸碱、试管、量杯、诺贝尔奖等词语。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居里夫人高尚的品格,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以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3、联系上下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语言魅力。
【教学重点】:理解“美丽”的真正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走进居里。
同学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美丽,面对岁月的洗礼,它们有的黯然失色,有的却可以历久弥新。
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端庄美丽、令人仰慕的女士是谁吗?(居里夫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居里夫人的文章——《跨越百年的美丽》(板书课题)。
教师对居里夫人进行简单介绍和补充。
居里夫人是如此的美丽,可是她的美丽怎么会持续百年之久呢?这篇课文究竟写的是什么内容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共同走进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
学生结合字典,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并弄懂不了解的词语的意思。
出示图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寻藤酸碱侵蚀卓有成效浑身乏力名誉头衔捐赠人声鼎沸里程碑三、听音默读,感悟美丽。
边听朗读边思考:1、居里夫人的美丽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外表美,内在美(心灵美)。
外表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2、除了美丽的容貌,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还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划出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等会我们来交流分享,并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
3、为什么居里夫人的美丽可以跨越百年?4、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四、汇报交流,解读美丽。
1、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居里夫人坚定、刚毅、执著追求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读书)“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
18 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的同名散文(发表于《英才》1994年第4期)的节选。
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
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一开始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面前。
接下去的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充分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着、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
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居里夫人在名利面前的态度和做法,表现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和全身心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
最后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肯定居里夫人的人格。
课文没有泛泛介绍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而是将作者对科学家生命的理解融合在一起,显得文采斐然。
教师在教学时要处理好科学性和文艺性的关系。
教学本课的重点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二是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她的报告”宣布了一项惊人的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
“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是指“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面庞”“坚定而又略带淡泊的神情”“微微内陷的大眼睛”,也暗指这一形象背后坚毅执着的精神。
居里夫人因为对科学作出的杰出贡献,成就了她的历史地位,使之成为令世人钦佩和仰慕的女性。
这句话写出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巨大贡献。
②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淡蓝色的荧光”是居里夫人用三年零九个月的时间提炼出来的0.1克镭发出的,也就是她的成就。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六年级学生学习语文课本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时,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店铺在此整理了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
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皮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
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
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了天然放射性。
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
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18、跨越百年的美丽[学习目标]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
[学习难点]体会课题中“美丽”的深层含义。
[媒体运用]1.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2.软件媒体:文字画面[教学时间]30分钟[教学过程预设]一、谈话揭题,围绕题目质疑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和美丽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
2.质疑:(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这节课,就让我们走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寻找你们想知道的答案吧。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
3、交流主要事件。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三、细读课文,体会美丽。
1.课题中的美丽指的是什么?(不仅指居里夫人外表的美丽,更重要的还在于她的品格之美。
)2.体会形象之美。
①自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出体现居里夫人外表美的语句。
②交流感悟。
3.体会品格之美。
①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能表现居里夫人品格美的相关语句,看看从中能感受什么。
②交流感悟。
a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探索的的精神;关注作者采用对比的表达方法,衬托居里夫人伟大的科学精神。
b. 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是非常艰苦和科学研究的艰辛。
c.“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引导学生关注这句话中的几个数字,感受居里夫人为了发现和提炼镭所付出的艰辛。
d. “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精品】六年级下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同步练习及解析)人教新课标18.跨越百年的美丽一、看拼音,写词语。
shùn ténɡ mō ɡuāfēn xī wán qiánɡrén shēng dǐng fèi()()()()zhuó yǒu chénɡ xiào qīn shírónɡ yùshén sè zhuāng zhòng()()()()参考答案:顺藤摸瓜、分析、顽强、人声鼎沸卓有成效、侵蚀、荣誉、神色庄重(解析:考察学生对于本课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宿夹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sù宿舍 jiā夹子tí提高xiǔ一宿 jiá夹衣dī提防(xiù星宿)(gā夹肢窝)(解析:多音字积累的考查。
多音字,可通过组词加深记忆。
其中“宿”“夹”两个字有三个读音,答出任意两个即可。
)三、辨字组词。
侵()伦()捐()衔()蚀()浸()论()绢()街()浊()参考答案:侵入、伦敦、捐赠、衔入、侵蚀浸润、讨论、手绢、街道、浑浊(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形近字并组词的能力。
由于形近字它们在笔画上有细微的差别,所以读音和意思就不同,辨析时要注意它们的结构,有时还要结合它们的意思。
注意平时的积累与读写。
)四、选词填空。
担当担负负担担任1. 青年一代()建设祖国的重任。
2. 自信的人一般都勇于()。
3. 他姐姐是个转业军人,从文工团回来的,到了上海被分配在工厂里()行政工作。
4. 这儿的责任就由你来()了。
参考答案:担负担当担任负担(解析:对近义词和同音词辨析的考查。
一是注意词义、感情色彩、程度、范围等细微的差别,结合语境意思来选择答案。
二是注意语意的衔接和词语的搭配。
梁衡作品《跨越百年的美丽》简析
课文的标题主要是美丽。
在文中,“美丽”分为这三种:外表美;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美;淡泊名利的美。
也就是居里夫人的外表美、心灵美和人格美。
外在美:(短暂的,易逝的)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
内在美:(永恒的,不变的)内在的人格魅力,那才是永恒的美丽。
作者: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县人。
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
现在已编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华师大版高一年级上册,第2课《跨越百年的美丽》;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跨越百年的美丽》。
主要内容:
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一开始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面前。
接着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
然后写居里夫人在名利面前的态度和做法。
最后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肯定居里夫人的人格。
18 跨越百年的美丽
学习目标: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4、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居里夫人的文字、图片或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新课,走近居里夫人
1、播放多媒体课件,观看居里夫人的演讲录像。
2、同学们,你们知道眼前这位端庄、漂亮的女士是谁吗?(居里夫人)
3、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相信居里夫人的形象已经定格于同学们的头脑中,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居里夫人。
4、请几名学生自由发言。
二、编写习作提纲,试写居里夫人
1、通过交流,同学们对居里夫人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现在如果让你来写居里夫人,你打算写些什么内容、怎样去写?请同学们快速构思,列出写作提纲。
2、与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作文思路。
3、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内进行交流。
三、初读感知课文,了解作者思路
1、结合学生的作文思路进行简单小结。
2、同样是写居里夫人,我们看看作者梁衡在纪念居里夫人逝世100周年时
创作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怎样写的。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18课(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认读生字新词。
5、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6、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写了有关居里夫人的哪些内容。
7、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
四、细读探究课文,理解“美丽”内涵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里,请从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根据学生的发言,机动教学。
教师边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的“美丽”所在,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品读有关语段,深入理解“美丽”的内涵。
(1)外表美。
重点品读下面语句。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引导学生理解“定格”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这句话。
(2)内在美。
相机出示有关语句。
①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居里夫人执著的探究精神。
②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体会居里夫人执著的信念与追求。
③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
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从这两段话中引导学生感悟居里夫人的巨大贡献及其为科学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④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引导学生体会居里夫人一心想着人类的科学事业,视名利如粪土。
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居里夫人最美的地方。
五、回读通览课文,理解题目含义
1、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结合课文谈一谈什么是真正的美丽,为什么美丽能跨越百年?
2、小结:外在的美是短暂的、易逝的,只有内在的美才会是永恒的,不变的。
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表现在她美丽的容颜,更重要的表现在她那坚定执著的信念与追求、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淡薄名利的人格魅力上。
所以,她的美丽才会牢牢铭刻在人们心中,才会跨越百年,甚至是永远。
六、自主完成作业,课外拓展阅读
1、写会本课生字新词,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2、阅读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原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新词,回顾课文内容
1、听写下面词语:
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
2、同桌互查,自我改正,教师指导普遍存在问题。
3、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哪些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二、互相质疑解疑,深入探究文本
1、请同学们再来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是否还有不懂的问题,在课文中作出标记。
2、提出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与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究。
3、共同探究:具备怎样的品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
(此处可补充阅读玛丽•居里《我的信念》一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居里夫人的高贵品质。
)
三、欣赏品析课文,感悟表达方法
1、你认为课文中哪些语句特别好,作出标注。
2、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说明理由,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
教师相机出示有关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特点。
3、上节课老师让大家试写居里夫人,列出写作提纲,现在对照你的提纲,想一想这篇课文在布局谋篇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
4、教师小结:这篇课文作者选取了居里夫人人生中具有典型性的片段, 由表及里,应用多种手法对居里夫人的形象、人格及心灵、精神进行了盛赞,使居里夫人的形象跃然纸上,熠熠生辉。
作者的写作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进行随文练笔,提升内心感受
1、下面让我们也拿起笔来,把你心中对居里夫人的赞美之词写下来。
2、读一读刚才写下来的对居里夫人的赞美之词,共同赏评。
五、课外拓展阅读,自由进行习作
作业超市,任选一题。
1、继续搜集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写一篇有关居里夫人的短文,可以按照原来拟定的提纲写,也可以结合自己阅读《跨越百年的美丽》和爱因斯坦写的《悼念玛丽•居里》后所受到的启发,重新构思并完成作文。
2、搜集其他一些科学家、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仿照《跨越百年的美丽》写一写你心目中最崇敬的一位科学家或历史文化名人。
板书设计: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外在美——美丽、端庄的形象
可贵的性格——坚定执著
内在美高远的追求——勇于探索科学精神
忘我献身
高贵的人格——淡泊名利
(倒叙手法具体事迹由表及里)
教学反思:课文研读的重点是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隐含的两个看似矛盾的地方:一是居里夫人有端正美丽的容貌,但是她投身于科学研究不在乎“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二是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
这篇课文的教学意义除了通过居里夫人的事迹体会和理解科学精神,更重要的是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内心敬重像居里夫人这样现身科学的人,认同他们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重视学生学习课文后的感受、感想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