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导论(第11-15章)[93页]
- 格式:pptx
- 大小:8.73 MB
- 文档页数:93
通信工程导论导言:通信工程是一门涉及信息传输和交换的学科,它研究了如何有效地传递信息,以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通信需求。
本文将介绍通信工程导论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
一、通信工程的定义与发展通信工程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涵盖了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它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通信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等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它不仅在个人生活中起到了联系社交的作用,也在商业、教育、医疗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从传统的有线电话到现在的移动通信、互联网和物联网,通信工程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和传递信息。
二、通信工程的基本概念1. 信号与信息:通信工程的核心是信号的传输与处理。
信号是一种用来表示信息的物理量,可以是声音、图像、文字等形式。
信息则是从信号中提取出来的有用内容。
2. 信道:信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可以是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
通信工程师需要设计合适的信道来确保信号的可靠传输。
3.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原始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解调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可理解的原始信号。
调制解调技术是通信工程中常用的技术之一。
4. 编码与解码:编码是将信息转换成特定的编码形式,解码则是将编码后的信息还原成原始信息。
编码解码技术在数字通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通信工程的技术与应用1.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传输介质进行信息传递的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蜂窝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等,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远程监控、物联网等领域。
2. 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技术。
相比传统的电缆,光纤通信具有传输速度快、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通信和高速互联网接入。
3. 数据通信技术:数据通信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数据通信技术包括网络协议、数据压缩、数据加密等,支撑了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等应用的发展。
基于光纤通信的认知与畅想顾善植引言:2009年高锟因为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全网宽带化的实现,最后一公里的最佳解决,5G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与投资去实现,本文着重回顾光纤通信的发展,对其原理的思考,并根据光的粒子性对光通信的开发进行构想。
关键字:光纤,原理,EPON,光的粒子性正文目录:一:光导纤维:二:光信息传输技术:2.1 光纤结构与原理2.2 光纤损耗与色散2.3 特种抗弯曲光纤的诞生2.4 *欧盟加速光纤通讯技术的研发创新三:光纤通信的展望:3.1 光纤无线融合传输技术3.2 *光通信的畅想一光导纤维光通常情况下沿直线传播,而进入不同介质时,比如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当入射角大于某一角度时,折射光线消失,全部光线都反射回水中。
表面上看,光好像在水流中弯曲前进。
这就是全反射的作用。
后来人们造出一种透明度很高、粗细像蜘蛛丝一样的玻璃丝──玻璃纤维,当光线以合适的角度射入玻璃纤维时,光就沿着弯弯曲曲的玻璃纤维前进。
由于这种纤维能够用来传输光线,所以称它为光导纤维。
起初,用玻璃丝来通信要求光纤对光能的损失为20db/km,,当时即便是最好的玻璃—照相机镜头玻璃,损失也在700db/km。
1966年,高锟提出单模光波导结构模型,1972年,美国康宁公司耗资3000万制造出20米长损耗小于20db/km的光纤样品。
硬件的完善往往取决于纯净度,现在的光纤纯度很高,几乎不含杂质,所以在一定波段上传输损耗很小。
常用的石英光纤,最小损耗波长为1.55um,其次为1.3um,每千米损耗不到1dB。
这一成就使因特网与无线移动通信网的发展有了坚实保障。
光纤通信也成为了信息时代的重要支柱。
二:光信息传输技术2.1 光纤结构与原理光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由纤芯、包层、涂覆层组成。
纤芯为掺杂的二氧化硅(如二氧化锗),以提高纤芯折射率。
直径一般5~50um 。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题目院系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联系方式年月摘要通信工程专业与信息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
信息是可以描述的客观现象,且具有一定物理含义的消息或知识,信息是可以用数值、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描述的状态,信息是用数据作为载体来描述和表达的客观现象,信息是对数据加工提炼的结果,是对人类有用的知识,信息是隐含在物理信号中具有一定含义的消息,信号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从信号中获取有用的知识。
信息技术的内涵包括传感,通信和计算机。
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信息系统;另一类是指面对自然科学领域的工程。
关键词:通信,技术,系统,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移动、3G、4G、CDMA引言在经过李老师的精彩讲解之后,我对通信工程专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解了通信专业的发展,我国目前通信产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使我对自己未来大学四年的规划,目标更加明确。
其中老师主要介绍了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还有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方面的建议、简单说说毕业后的去向。
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在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通信业在社会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各种各样的信息每天都在变换着。
何谓信息?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
从古老的结绳记事,烽火传烟,飞鸽传书,到当前的手机,网络,电话等等通信方式,人们的通信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的更加方便,快捷,舒适,给人类的沟通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便捷,缩短了时空的距离,提高了沟通的效率,为经济发展全球化铺上了高速通道。
可以说通信方式的发展促进了时代的进步,当然这离不开科技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离不开一门专业——通信工程的发展。
合肥学院独具特色的第二课堂管理体系,使我校的办学能力不断的提升,下面将进行介绍。
胡国华老师对我们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及就业方向、发展前景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下面我将给大家详细介绍。
目录一、引子: (1)二、通信工程的含义: (1)三、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3)“平台+模块”形式的课程体系: (3)四个平台+ 三个方向: (4)四个平台 (4)(1)通识基础教育平台; (4)三个方向 (4)四、通信工程专业发展趋势和毕业生去向: (5)光纤通信发展前景 (5)无线通信发展前景 (5)就业现状: (6)就业前景: (6)五、通信工程实验室建设背景: (7)2、通信工程实训中心实验室建设内容 (7)六、开设的实训项目 (7)4、通信工程实训中心实验室学生受益 (8)七、小结: (9)一、引子:2012年10月8日,美国国会情报委员会,公布了《中国电信企业华为、中兴影响美国国家安全事务的调查报告》。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结课论文论文名称通信的发展史所在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学号姓名授课教师时间2017/1/3世界移动通信发展史关键词通信的发展趋势5G将采用华为力挺的Polar摘要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本世纪20年代,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1 .概述与总体趋势移动通信可以说从无线电通信发明之日就产生了。
1897年,M·G·马可尼所完成的无线通信试验就是在固定站与一艘拖船之间进行的,距离为18海里。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本世纪20年代,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
在这期间,首先在短波几个频段上开发出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其代表是美国底特律市警察使用的车载无线电系统。
该系统工作频率为2MHz,到40年代提高到30~40MHz,可以认为这个阶段是现代移动通信的起步阶段,特点是专用系统开发,工作频率较低。
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
在此期间内,公用移动通信业务开始问世。
1946年,根据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计划,贝尔系统在圣路易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网,称为“城市系统”。
当时使用三个频道,间隔为120kHz,通信方式为单工,随后,西德(1950年)、法国(1956年)、英国(1959年)等国相继研制了公用移动电话系统。
美国贝尔实验室完成了人工交换系统的接续问题。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专用移动网向公用移动网过渡,接续方式为人工,网的容量较小。
第三阶段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在此期间,美国推出了改进型移动电话系统(IMTS),使用150MHz和450MHz频段,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实现了无线频道自动选择并能够自动接续到公用电话网。
德国也推出了具有相同技术水平的B网。
可以说,这一阶段是移动通信系统改进与完善的阶段,其特点是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使用450MHz频段,实现了自动选频与自动接续。
第四阶段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
通信工程导论论文通信工程是一门很深奥的学科,需要学习的课程也是相当的多。
例如,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军用和民用通信系统理论及其关键技术,包括无线通信、抗干扰通信、卫星通信、通信信号处理、通信网络理论与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等.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主要从事未来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信源编码、信道编码、高效调制解调、自适应传输技术和技术体制等)、新型军用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传输技术等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而通信工程导论这门课可以让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通信工程这一专业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一:通信概述1:通信系统的一般构成信源→发送变换器→信道→接收变换器→信宿2:通信系统分类可以按通信系统分类按传输信号的特征分类;按信源产生消息的物理特征分类;按传输媒介和系统组成的特点分类;按用途分类。
3:通信方式概要可以按通信对象的数量分类;按接入方式分类(常用的接入方式(多址技术)有:(1)频率分割多址接入(频分多址)(2)时间分割多址接入(时分多址);(3)编码分割多址复用(码分多址));按消息传递方向与时间分类(双工方式)((1)单工方式:消息只能单向传输,通信双方交替地进行接收和发.(2)半双工方式:其中一方双向通信,另一方交替收或发.(3) 全双工方式:通信双方均可同时发送或接收。
)4: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用有效性和可靠性衡量通信系统的性能。
有效性:在给定的信道内,传输信息量多少的能力。
具体指标用频谱利用率和数据传输速率R表示。
可靠性:接收端恢复信息的正确程度.二:数字通信简介1:模拟传输与数字传输2:PCM:Pulse Code Modulation3: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4:Shannon定理C=W㏒2(1+S/N)(C是数据传输速率(bit/s);w是传输信号的频带宽度)5:数字调制技术Ⅰ:天线的长度与发射信号的波长可比拟时才能有效地发射电磁波。
基带信号的频率较低,必须将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频率很高的载波附近,该频谱搬移过程称为调制。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总结0905160212通信二班肖涛摘要本文阐述了通信工程的相关概念和发展历程,介绍了作者对通信工程专业学习的规划和对通信行业的认识。
通过导论课的学习,让我深刻感受到通信行业发展之迅猛,认识到了创新和实践对于通信行业人员的重要性。
关键词通信原理,通信技术,认识和感悟,创新和实践。
引言在信息化的当今社会,通信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对通信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本文将分章对通信工程做总结,以期读者对通信工程的全貌有一定的了解。
正文(一)通信的应用一方面,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与与之间、人与机器之间、机器与机器之间需要进行信息交换,信息交换的应用过程就是通信的应用过程。
例如,以自动化领域、实时监控等为代表的生产实践和以轨道交通、智能家居为代表的生活体验均大量应用了通信技术。
另一方面,通信的发展在不断提高世界各部分之间交流的规模、联系的速度、沟通的质量和协调的水平,通信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全球化。
(二)通信的发展人类的通信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
人与人之间的语言、肢体交流就是最早出现的通信。
通信的发展历史则可以分为古代通信和近现代通信。
古代通信大致有邮驿、飞鸽传书、烽火和孔明灯等方式。
近现代,随着电磁学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新的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
到了20世纪30年代,信息论、调制论、统计论等的突破促进了通信理论和技术的飞跃。
50年代后,光纤,电视机、计算机、广播电视、数字通信都有极大发展。
而当代通信则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通信时代,未来通信将会将人类带入一个全连接的世界。
(三)现代通信理论与技术以信息论、编码论、传输理论、调制论为代表的一大批原创理论,以通信网络技术、通信保密技术、质量保障技术为代表的一大批关键技术奠定了现代通信的基石。
现代通信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信源编码、加密编码、信道编码;热点问题是量子通信、5G通信。
总而言之,现代通信理论和技术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原有领域和突破全新领域。
(四)通信系统与通信工程通信系统由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受信者组成。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报告课程名称通信工程专业导论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班级 11级通信工程学号姓名日期:2012年12 月23日通信工程的支撑技术与学习规划【引言】通信工程(也作电信工程,旧称远距离通信工程、弱电工程)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
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
本学期,学院开设了“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这门课程,学时不多,只有0.5个学时,但是就在这几节课内,通过老师的讲述,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一个更加系统的认识。
为了使今后的学习能够更加有秩序地进行,我关于通信工程的学习做了一份学习规划,进一步管理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通信技术;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正文】一、现代通信网的构成要素(一)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史(1)通信的基本基本概念:通信即是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
因此所谓通信系统就是利用光、电等信号形式来进行信息传递的系统.(2)移动通信发展史: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语言,低速数据语言,高速数据宽频带(大于以语言为中心~64kbit/s ~384kbit/s(2Mbit/s) 100Mbps)信息(3)通信系统的一般分类①. 按传输媒质分类有线通信:架空明线、电缆、光缆;无线通信:微波通信、短波通信、中/长波通信;②. 按信道中传输的信号特征分类模拟通信:传输的信号是模拟信号;数字通信:传输的信号是数字信号;③. 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将未经调制的信号直接在线路上传输;调制传输:现对信号进行调制后在进行传输;④. 按通信双方的分工及数据传输方向分类单工通信:是指消息只能单方向进行传输的一种通信工作方式。
单工通信的例子很多,如广播、遥控、无线寻呼等。
半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和发的工作方式。
对讲机、收发报机等都是这种通信方式。
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双向传输消息的工作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双方都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报告课程名称通信工程专业导论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班级 11级通信工程学号姓名日期:2012年12 月23日通信工程的支撑技术与学习规划【引言】通信工程(也作电信工程,旧称远距离通信工程、弱电工程)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
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
本学期,学院开设了“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这门课程,学时不多,只有0.5个学时,但是就在这几节课内,通过老师的讲述,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一个更加系统的认识。
为了使今后的学习能够更加有秩序地进行,我关于通信工程的学习做了一份学习规划,进一步管理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通信技术;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正文】一、现代通信网的构成要素(一)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史(1)通信的基本基本概念:通信即是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
因此所谓通信系统就是利用光、电等信号形式来进行信息传递的系统。
(2)移动通信发展史: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语言,低速数据语言,高速数据宽频带(大于以语言为中心~64kbit/s ~384kbit/s(2Mbit/s) 100Mbps)信息(3)通信系统的一般分类①. 按传输媒质分类有线通信:架空明线、电缆、光缆;无线通信:微波通信、短波通信、中/长波通信;②. 按信道中传输的信号特征分类模拟通信:传输的信号是模拟信号;数字通信:传输的信号是数字信号;③. 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将未经调制的信号直接在线路上传输;调制传输:现对信号进行调制后在进行传输;④. 按通信双方的分工及数据传输方向分类单工通信:是指消息只能单方向进行传输的一种通信工作方式。
单工通信的例子很多,如广播、遥控、无线寻呼等。
半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和发的工作方式。
对讲机、收发报机等都是这种通信方式。
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双向传输消息的工作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双方都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结课论文----通信1402班宋姝14211048 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ternet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
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人才严重短缺的专业之一。
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
毕业后可从事无线通信、电视、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及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通信工程专业主要为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蜂窝通信、个人通信、平流层通信、多媒体技术、信息高速公路、数字程控交换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
随着19世纪美国人发明电报之日起,现代通信技术就已经产生。
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技术需要,通信工程专业成为了美国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并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得到迅速发展。
[高中时代的我们注重于对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对通信工程专业知之甚少,但通过一个月的通信工程专业导论的学习,我对通信工程的研究领域和就业方向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我来简单的介绍一下通信工程前沿领域——光纤通信,以及通信工程的专业就业前景。
所谓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导纤维传输信号,以实现信息传递的一种通信方式。
可以把光纤通信看成是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介的“有线”光通信。
光纤由内芯和包层组成,内芯一般为几十微米或几微米,比一根头发丝还细;外面层称为包层,包层的作用就是保护光纤。
实际上光纤通信系统使用的不是单根的光纤,而是许多光纤聚集在一起的组成的光缆。
从宏观上来看,光纤通信主要包括光纤光缆、光电子器件及光通信系统设备等三个部分。
就光纤通信技术本身来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光纤光缆技术、传输技术、光有源器件、光无源器件以及光网络技术等。
《通信工程导论》教学大纲《通信工程导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通信工程导论这门课是从系统总体的角度去介绍整个通信工程专业,引导新生正确理解专业相关问题的一门课程。
其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所学专业的性质、特点以及所学技术的作用和地位,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学习观,为今后在校学习,激发自己的学习潜力,打下良好的思想和方法基础。
二、课程目标知道通信工程导论这门课的性质、重要性和该课程与通信专业其它学科的关系,知道这门课在整个通信专业的地位,知道这门课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范围,知道通信工程专业的基本情况、培养目标和所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知道通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通信的应用范围和特点,知道通信发展的方向。
理解各种通信系统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术,重点理解各种通信系统的构成、特征,理解各种通信系统的应用条件和范围。
掌握通信的一些基本原理,各种通信系统的通信的能力。
培养出学生学习通信专业的热情,养成专业学习的良好习惯。
养成学生使用所学的通信基础知识从系统的高度去研究、分析和改进现代通信的意识。
并为日后从事通信专业工作和通信研究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信工程导论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
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表四、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通信工程导论》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