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养护知识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396.00 KB
- 文档页数:13
一、中药养护的目的中药养护主要是预防药物变化和已经发生变化的救治,保证其药物质量和使用价值,从而保证医疗用药的准确、安全、有效,为人民健康服务二、中药在储存过程中的主要质变现象虫蛀:虫蛀是指昆虫侵入中药内部所引起的破坏作用。
药材经害虫危害虫蛀后,有的形成空洞、破碎,有的被毁成粉,有的被害虫排泄物污染,破坏性极强。
严重影响中药疗效。
危害药材的害虫习称“仓虫”,仓虫种类繁多、生命力极强,适宜仓虫繁殖的温度一般在15—35度,所以每年的5—8月是仓虫生长繁殖最旺盛的季节。
大多数仓虫耐热、耐寒、耐干、耐饥。
10℃以下大多数仓虫停止发育,0℃左右处于休眠状态但不易冻死。
仓库的阴暗角落是仓虫的潜伏场所,中药从原药材采收、运输,包括包装、库内外清洁卫生到储存任意一个环节都会受到污染,做好以上每一个环节,是杜绝仓虫来源的重要措施。
发霉:大气中存在大量的霉菌孢子,散落在药材表明,在适当的温度(25℃左右)、湿度(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在85%以上或药材含水率超过15%)、适宜的环境(如阴凉不通风的场所)、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即萌发为菌丝,分泌酵素,溶蚀药材的内部组织,促使腐败,失去药效。
一般的霉变都是从药材表面开始,轻微的霉变及时处理,药材尚可应用。
严重的霉变,会引起中药材失效,导致药材无法使用。
变色:各种药材都有固定的色泽,受温湿度及空气的影响,使药材内部发生变化,表面颜色发生变异。
色泽是中药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变色的发生往往使不少药材变质失效,不能再用。
药材变色的主要原因是中药所含化学成分不稳定,与阳光照射、温湿度密切相关,故日晒变色的药材,宜置阴凉干燥处存放。
泛糖、泛油:指某些含油脂、挥发油、粘液质、糖类较多的药材,在温湿度较高时出现的油润、发软、发粘、颜色变鲜、产生“哈喇味”。
泛糖、泛油的原因主要由药物本身性质、温湿度、储藏年限影响。
气味散失:中药材具有的正常气味,因久存或养护不当、储存过程中出现发霉、酸败等化学反应均可导致气味散失。
中药养护知识中药养护是指通过使用中药材及药方,来调理和保养身体健康的一种养生方法。
中药养护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应用于中医传统医学中,被认为是一种独特而有效的养生方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中药养护的知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中药养护方法。
首先,中药养护的基本理念是“治未病”。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产生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气血不平衡等有关。
所以,中药养护着重于调节人体的整体平衡,提高抵抗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药养护的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调节、穴位按摩、药材浴等。
其中,饮食调节是中药养护的核心部分。
中医学认为,不同食物的性味具有不同的功效,可以通过食物的选择和烹饪方式来调理身体。
比如,人们可以选择具有滋阴清热作用的绿豆糖水来消暑;还可以选择具有健脾益肾作用的山药来补充营养。
此外,穴位按摩也是中药养护的一种常见方法。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经络中有许多穴位,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
比如,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以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按摩合谷穴位可以调节气血循环,提高免疫力。
另外,药材浴是一种将中药材加入浴水中进行的养生方法。
药材浴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药材的有效成分,起到养血活络、温通经络、舒筋活络的作用。
比如,人们可以用当归、川芎、红花等药材来泡澡,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
除了上述方法,中药养护还有一些特殊的养生技巧,比如活血化瘀的拔罐疗法、清热解毒的草药熏蒸等。
这些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身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理和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中药养护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和使用。
对于患有特定疾病的人来说,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中药养护。
同时,中药养护也不应该忽视现代医学的作用,合理地结合中西医疗的优势,达到综合治疗的效果。
总之,中药养护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养生方法,通过调理人体整体平衡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药养护方法多样且灵活,包括饮食调节、穴位按摩、药材浴等。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知识试卷部门姓名培训时间分数一、判断题(40分)1.对已生虫的中药饮片应进行筛选,去掉虫屎灰渣,再进行杀虫处理,如果量大的品种先杀虫再处理。
()2.入库饮片应充分干燥,含水量不超过20%。
()3.原药材库和饮片库房应保持通风、阴凉、干燥,室温应控制在30℃以下,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0%以下为宜。
()4.在库检查应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一般夏秋季需要5-7天检查一次,冬春季需10-15天检查一次。
()5.温度对中药饮片贮存影响很大,温度在20-35℃易引起霉菌的繁殖生长,10℃以下霉菌就发育延缓,0℃就停止发育,55-60℃霉菌就死亡。
()6.湿度对饮片贮藏影响很大,湿度太大能使药材潮解、变性、霉变,湿度太小能使药材风化。
()7.含脂肪油的药材或易挥发的珍贵中药材,可将其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加盖严封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8.药材变质的外在因素主要是温度、湿度、空气、阳光。
()二、填空题(20分)1.中药饮片的质量变异有三个基本要素,即、、自身含水量缺一不可。
2.药材泛糖、走油的主要受药材、、储藏年限影响。
3.保持饮片库房场所及周边环境、、、设备、用具等清洁卫生和消毒,以防止虫害的侵入。
4.霉变又称、是在中药表面或的滋生现象。
三、选择题(25分)1.中药材防止虫蛀的方法()A、日光暴晒B、低温冷藏C、利用化学药剂进行熏虫D、特殊光波杀虫法2.霉变的处理方法有()A、撞刷法B、淘洗法C、晒洗去霉法D、油擦法3.常温库的湿温度是()A、湿度45-75%,温度0-30℃B、湿度40-70%,温度0-25℃C、湿度20-40%,温度5-10%4.阴凉库的温度是()A、湿度45-75%,温度0-30℃B、湿度45-75%,温度0-20℃C、湿度45-75%,温度0-25℃5.中药饮片水分应控制在()A、5-10%B、7-12%C、5-15%D、5-20%四、简答题1.简述贵重药材的保管养护方法。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一、中药品质变异现象中药(含中成药)在运输、储藏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性质的相互作用下,会逐渐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出现发霉、虫蛀、变色、变味、泛油等现象,直接影响中药的质量和疗效,这种现象称为中药品质变异现象。
中药在储藏过程中的变异现象是很复杂的,变异不仅取决于各种中药本身的性123质,而且和外界环境的影响123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我们123必须探讨变异现象的种类,123了解发生变质现象的原因123积极地进行防治。
1.霉变霉变又称发霉,是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
中药表面附着的霉菌在适宜的温度(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进行生123长繁殖,分泌的酶溶蚀药材组织,以致使中药有效成分发生变化而失效。
霉菌是指真菌中不形成大的子实体的全部丝状菌类,常寄生于有机体或腐生于粮食、食品、中药或其他产品上使之发霉变质,有的霉菌还可产生毒素,危害人与动物的健康。
如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素、黄绿青霉素、灰黄霉素等。
常见的霉菌有黑酵菌、云白酶、绿霉菌、兰霉菌等几类。
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有123:⑴中药内含有养料可供霉123菌的寄生许多中药都含123有蛋白质、淀粉、醣类及黏123液质等,给霉菌的生长、繁123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123⑵受潮湿的影响一般中123药在储藏前虽经干燥,但在123储藏的过程中仍易吸潮,特123别是在霉雨季节,空气很潮123湿,中药极易从外界吸收水123分,从而提高了中药的含水123量,此时的外界温度也适合123霉菌的生长、繁殖,导致中123药霉烂变质。
⑶中药本身“123发汗” 中药当受到焖热123时,内部的水分就会蒸发至123表面,这种现象称之为“123 汗”。
凡发汗的中药其外表123必定潮湿,在适宜的温度下123,霉菌菌落极易生长,并由123中药的表面逐渐深入内部,123引起中药霉烂。
⑷生虫后引123起发霉中药被害虫蛀蚀123后,害虫在生活的过程中要123排泄代谢产物,散发热量123因此,中药的温度升高、123度增加,从而给微生物创造123了生活的条件,往往引起霉123变。
一、判断1.如果温度不变,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成反比。
()2.夏季中药仓库通风降温,库外绝对湿度小于库内绝对湿度时,可以通风。
()3.无水氯化钙收湿率为100%-200%。
()4.药材必须做好经常性的在库检查工作,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上,应每10天一次。
()5.药材中所含蛋白质、糖类等成分,在储藏中不易发生虫蛀、霉变、潮解等质量变化。
()6.白附子马钱子乌头巴豆千金子是属于二类毒剧药。
()7.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具有杀虫作用。
()8.鳞翅目害虫药材的主要时期是在幼虫阶段。
()二、填空1.库内相对湿度的昼夜变化为相对湿度大,相对湿度小。
2.常温库通常是℃;阴凉库℃;冷库(低温库)℃。
3.昆虫的完全变态包括、、、四个发育阶段。
4.中药饮片的类型有、、、四种类型。
5.中成药常规检验项目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
6.中药丸剂的重量差异限度是指的实际重量与上标示的重量的规定在一定范围内。
7.中药商品堆码应按规定中所保持的“五距”是指、、、、8.微生物的主要特性有、、、。
9.中药材储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主要是、、。
三、单选1.按GPS管理要求,库区的色标为绿色的库区是。
()A. 合格品区 B. 待验区 C.退货区 D.不合格区2.湿度过小可以使药品发生以下变化。
()A.分解B.风化C. 潮解D.发霉3.绝对湿度的表示单位是。
()A. kg/m³B.g/m³C.kg/cm³D.g/cm³4.下列属于特殊管理药品的是。
()A. 丹参片B. 吗啡C.维生素D.葡萄糖注射液5.药品出库验收药品的抽样原则是。
()A. 稳定性B. 代表性C.安全性D.有效性6.医药商品经营企业出库发货原则是。
()A. 针剂先出B. 量多先出C.近效期先出D.批号发货7.以下色素中水溶性色素是()。
A. 维生素aB.维生素bC.胡萝卜素D.花青素8.中药材在贮藏中表现出的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中药贮存中常见的变异现象及其防护一、霉变霉变又称发霉,是指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滋生的现象。
中药表面附着的霉菌在适宜的温度(20°C~35°C)、相对湿度达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并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酶溶蚀药材组织,致使中药成分发生变化。
(一)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1.中药内含可供霉菌生长、繁殖的养料(水分、蛋白质、淀粉、糖类及黏液质等);2.药材受环境潮湿程度的影响;3.中药本身“发汗”(中药含水量较高,在相对密闭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时,内部的水分就会蒸发至表面的现象,也称水淞);4.生虫后引起发霉(中药被害虫蛀蚀后,害虫在生活过程中要排泄代谢产物,散发热量。
因此,中药温度、湿度增加,从而给微生物创造了生长繁殖的条件,往往引起霉变);5.环境不清洁。
(二)中药霉变的防护措施:1.严格控制中药含水量;2.调控贮藏环境,包括密封,用生石灰、木炭、硅胶、氯化钙等吸湿,气调养护(用充氮降氧、充二氧化碳降氧或抽真空降氧等方法),冷藏(将温度控制在10°C以下、0°C以上);3.药剂熏蒸(用硫黄、磷化铝、环氧乙烷等熏蒸剂进行熏蒸,但要小心使用)。
(三)容易发霉的常见中药:1.根及根茎类,如党参、当归、人参、知母、紫菀、天冬、怀牛膝、泽泻、独活、玉竹、黄精等。
2.果实种子类,如白果、柏子仁、胡桃仁、火麻仁、橘络、全瓜蒌、山茱萸、女贞子、莲子心、桑椹、巴豆、千金子、枸杞、大枣等。
3.花类,如菊花、红花、金银花等。
4.全草、叶类,如马齿苋、大蓟、小蓟、豨莶草、鹅不食草、车前草、龙葵、蒲公英、扁蓄、桑叶、大青叶等。
5.动物类,如蛤蚧、刺猬皮、鹿筋、狗肾等。
6.茎皮藤木类,如黄柏、桑白皮、桑寄生、川槿皮、鸡血藤、首乌藤等。
二、虫蛀虫蛀是指害虫侵入中药内部所引起的破坏性作用。
(一)的主要来源:1.原药材在产地采收加工处理不当;2.运输过程中出现害虫;3.贮藏过程中出现害虫;4.贮藏中药的包装物或容器出现害虫或虫卵;5.库房内清洁工作做得不好。
中药饮片验收和养护基础知识1引起中药饮片变异的原因和危害1.1常见原因1.1.1药物本身的性质决定如含脂肪油、含挥发油、糖分、粘液质多,易走油,易挥发等。
1.1.2储存时温度、湿度的影响存储温湿度不当会导致饮片发霉、虫蛀等现象。
1.1.3饮片的周转率中药饮片储存过久会导致所含成分自然变色、走油。
1.2危害使药物变质失效,消耗饮片,造成浪费,甚至可产生有毒致癌物质。
2常见的中药饮片变异现象中药饮片在保存过程中,由于干燥程度不当、或者所含的某些成分受到了外界气候或虫害等的影响,就会逐渐发生变化,使药物的颜色、气味、形态、内部组织等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异。
2.1虫蛀:是指饮片被成虫蛀蚀的现象。
★产生原因:中药饮片中含有的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是有利于害虫生长、繁殖的营养成分,故最易生虫。
★代表药物:白芷、北沙参、娑罗子、前胡、大黄、桑螵蛸等。
2.2发霉:是指饮片受潮后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在其表面或内部寄生和繁殖的霉菌所致的霉变现象。
对饮片贮藏危害最大。
★产生原因:我国地处温带,特别是长江以南,夏季炎热、潮湿,饮片最易发霉。
★代表药物:如车前草、马齿苋、独活、紫菀等。
2.3泛油:习称“走油”。
是指因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在受热或受潮时其表面返软、发粘、颜色变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产生原因:某些饮片本身含有挥发油、油脂、糖类较多,再加上温湿度等原因存储不当,使其内部油脂溢出表面而造成走油现象。
★代表药物:含油脂高的饮片有柏子仁、桃仁、杏仁、炒苏子、当归、丁香、炒酸枣仁、炒莱菔子等;含糖量多的饮片有牛膝、麦冬、天冬、熟地、黄精等。
2.4变色:是指饮片的色泽起了变化,如由浅变深或由鲜变暗等。
色泽的变化不仅改变饮片的外观,而且也影响药物的内在质量。
★产生原因: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导致保管不善。
★代表药物:颜色由浅变深,如泽泻、白芷、山药、天花粉等由白色变为黄色;颜色由鲜艳变暗淡,如花类药红花、菊花、金银花、腊梅花等。
中药养护知识试卷姓名:岗位:评分:一、填空题:(20分)1、中药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在外界条件和自身性质的相互作用下,会逐渐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出现虫蛀、、变色、、、风化、潮解、升华、融化、、易燃等现象。
2、虫蛀与温度、湿度及药材的含水量有关(温度℃,湿度%,药材含水量在%以上,为害虫适宜的温度区;致死高温区为℃之间,害虫可在较短时间内丧失生命活动;致死低温区为℃以下的温度,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害虫因体液结冰,细胞原生质冻损而致死。
3、鼠类喜欢吃的药材是含有淀粉、蛋白质、、类的。
二、名词解释(30分)1、泛油:2、风化:3、潮解:4、气味散失:5、融化:三、简答题:(20分)1、最易虫蛀的根及根茎类中药有哪些?(至少例举10个)2、一般易虫蛀的根及根茎类中药有哪些?(至少例举5个)3、易生虫的花类中药有哪些?(至少例举5个)4、易生虫的动物类中药有哪些?(至少例举10个)四、问答题:(30分)1、简述中药轻微霉变的处理方法。
2、传统防霉除虫养护法有哪些,请例举方法和适用于此方法的药材,并阐述操作要点。
(页面不够可写到卷子背面)1、霉变、泛油、气味散失、鼠咬。
2、16--35℃,60%,11%,50℃--60℃,-4℃,脱水。
3、脂肪、糖泛油:是干燥药材的外表出现油样物质。
风化:含有结晶水的无机盐类中药,在干燥空气中失去结晶水的一部分或全部,在中药表面形成粉末状物的变异现象。
潮解: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的影响下,中药所含的可溶性糖和无机盐成分被空气中水逐渐溶解的现象。
气味散失:指一些中药含有易挥发的成分(如挥发油等),因贮藏保管不当而造成挥散损失,使得中药的气味发生改变的现象。
融化:含糖胶、树脂、腊质等成分的固态,由于软化点、熔点较低,在受热的条件下易发生变软以至变成浓厚粘稠的融流状态的变异现象。
最易生虫的根及根茎类中药有独活、白芷、防风、川芎、藁本、泽泻、藕节、川乌、草乌、前胡、南沙参、莪术、山药、黄芪、当归、党参、板蓝根、苎麻根、白附子、贝母、天南星、半夏、郁金、甘草、桔梗、天花粉、防已、明党参、姜、仙茅、北沙参、白蔹等。
中药储存养护员培训计划一、前言中药材是我国传统医学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储存养护工作对于保持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非常重要。
为了加强对中药储存养护工作的培训和管理,制定本培训计划,使中药储存养护员具备专业化技能和知识,提高中药材的质量。
本培训计划将针对中药储存养护员的基本工作要求和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能够胜任中药储存养护工作。
二、培训目标1. 掌握中药储存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 熟悉中药材的储存条件和养护要求。
3. 能够进行中药材的鉴别、清洗和分类。
4. 能够掌握中药材的质量检测和保存技术。
5. 懂得中药材的货物检验和合格报告的编制。
6. 掌握中药材的防潮、防虫、防霉和防火的技术。
7. 能够熟练操作中药材储存仓库设备和工具。
三、培训内容1. 中药储存管理基本理论知识- 中药材的特点和分类- 中药材的储存条件和原理- 中药材的养护原则和方法2. 中药材的储存环境和设备- 中药材储存仓库的布局和设计- 中药材储存环境的控制和调节- 中药材储存设备的使用和维护3. 中药材的鉴别、清洗和分类- 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和技巧- 中药材的清洗和防霉处理- 中药材的分类和包装方法4. 中药材的质量检测和保存技术- 中药材的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 中药材的保存技术和控制措施- 中药材的监测和检验流程5. 中药材的货物检验和合格报告- 中药材的货物检验原则和要求- 中药材的货物检验流程和方法- 中药材的合格报告的编制和管理6. 中药材的防潮、防虫、防霉和防火技术- 中药材的防潮、防虫、防霉和防火措施- 中药材的防潮、防虫、防霉和防火设备- 中药材的防潮、防虫、防霉和防火管理7. 中药材储存仓库设备和工具的操作- 中药材储存仓库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中药材储存仓库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中药材储存仓库工具的操作和管理四、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培训师以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对中药储存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讲解。
2. 实操训练:培训师组织学员对中药材的鉴别、清洗、分类、质量检测、保存技术等进行实地操作。
中药养护学资料(共享)1.中药贮养新技术有哪几种?简述其操作方法。
现代中药养护新技术:无残毒、无污染的药材对抗同贮养护、气调养护、远红外加热养护、微波加热养护、气幕防潮养护及除氧保鲜养护等.1.对抗同贮(异性对抗驱虫养护)利用不同品种的药材所散发的特殊气味、吸潮性能或特有驱虫去霉化学成分来防止另一种药材发生虫、霉变质等现象的一种贮藏养护方法。
方法:混入同贮法、层积共藏法、垫底覆盖包围法、拌入密闭贮藏法和喷雾撒粉等2.气调养护法指在密闭条件下,人为调整空气的组成,造成一低氧的环境,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药材自身的氧化反应,以保持中药品质的一种方法。
3.远红外加热干燥养护是电能转变为远红外辐射出去,被干燥物体的分子吸收后产生共振,引起分子的原子的振动和转动,导致物体变热,经过热扩散、蒸发现象或化学变化,最终达到干燥的目的。
4.微波干燥养护微波是指频率为300~300000MHz的高频电磁波。
微波干燥实际上是一种感应加热和介质加热,药材中的水和脂肪等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微波能量,并把它转变为热量。
5. 气幕防潮养护气幕(气帘或气闸):是用于装在药材仓库房门上,配合自动门以防止库内冷空气排出库外、库外热空气又侵入库内的装置,进而达到防潮的目的。
6.除氧剂封存养护技术除氧剂是由经过特殊处理的活性铁粉制得的化学物质,它和空气中O2接触就起化学反应,达到除O2的目的7.低氧低药量防治养护中药在密闭的条件下,药材、微生物、仓虫或其休眠体呼吸耗O2,使O2的含量减少,CO2浓度增高,从而恶化仓虫的生态条件,再加磷化铝吸收空间的O2,产生H3P(磷化氢)气体,在缩小的空间中增大了有效浓度,从而使仓虫、霉菌死亡或受到抑制,达到防治虫。
霉的效果8. 辐射防霉除虫养护应用放射性60钴产生的?射线或加速产生的b一射线辐照药材与物质时,附着在物质上的霉菌、害虫吸收放射能和电荷,很快引起分子电离,从而产生自由基。
这种自由基经由分子内或分子间的反应过程诱发射线化学的各种过程,使机体内的水、蛋白质、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