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墩总部基地建筑设计详细规划-33P
- 格式:pptx
- 大小:33.83 MB
- 文档页数:34
迪士尼乐园项目宝藏湾片区基坑围护桩基施工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 (1)1.1 结构概况 (1)1.2 基坑概况 (1)二、周边环境 (1)三、地质概况 (1)四、编制依据 (3)五、基坑围护桩基施工 (3)5.1 围护桩基概况及施工部署 (3)5.2.1 围护桩基概况 (3)5.2.2 围护桩基施工部署 (4)5.2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8)5.2.1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8)5.2.2 施工技术要求 (8)5.2.3 施工方法 (8)5.2.4 质量检测 (11)5.3 双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12)5.3.1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 (12)5.3.2 施工技术要求 (12)5.3.3 施工方法 (13)5.4 压密注浆施工 (14)5.4.1 压密注浆施工工艺流程 (14)5.4.2 施工技术要求 (14)5.4.3 施工方法 (15)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5)6.1 钻孔灌注桩质量保证措施 (15)6.2 搅拌桩质量保证措施 (16)6.3 压密注浆质量保证措施 (16)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7)7.1 施工场地处理 (17)7.2 施工区域隔离 (17)7.3 领导全过程监控 (17)7.4 桩机移动过程控制 (17)7.5 安全检查措施 (17)八、环境保证措施 (18)8.1 环境保护目标 (18)8.2 废浆废水处理 (18)8.3 预防噪音污染措施 (18)8.4 预防尘土污染措施 (18)九、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19)一、工程概况1.1 结构概况1、建筑名称:迪士尼乐园项目宝藏湾片区TC502和TC5032、建筑场所:浦东新区川沙新镇3、主要用途:游乐、剧场4、业主:国际主题乐园1.2 基坑概况1、建筑物概况迪士尼乐园项目宝藏湾片区TC502和TC503,TC502上部结构1~2层,上部结构为剪力墙结构,TC503上部结构为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
上海象牙塔最新规划方案1.引言1.1 概述上海象牙塔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高楼建筑之一,它不仅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中国整个城市规划的标志。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现有的象牙塔规划方案已经显现出一些不足和问题。
因此,本文将介绍最新的上海象牙塔规划方案,探讨其对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并分析引入最新规划方案的必要性和潜在影响。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章节安排和内容概述的描述。
具体可以包括介绍文章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并简要描述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例如可以写: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主题和目的,介绍了上海象牙塔规划方案的背景和现状;正文部分主要分为现有规划方案、问题与挑战以及最新规划方案三个小节,对现有规划方案进行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引入新的规划方案;结论部分对现有规划方案的不足进行总结,强调引入最新规划方案的必要性,并分析最新规划方案可能产生的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上海象牙塔最新规划方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分析现有象牙塔规划方案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引入最新规划方案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所具有的潜在影响,进一步强调最新规划方案的必要性。
同时,本文还将总结现有规划方案的不足之处,为引入最新规划方案提供充分的依据和支持。
最终目的在于为上海象牙塔的发展提供更加科学和合理的规划方案,促进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2.正文2.1 现有象牙塔规划方案上海象牙塔是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该市重要的文化中心和旅游景点。
目前,上海象牙塔的规划方案主要包括建筑物的设计和布局、周边环境的景观设计以及公共设施的规划等内容。
该规划方案在建筑设计上注重了现代感和艺术性,建筑外观采用了简约大气的设计风格,体现了上海作为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在布局上,规划方案充分考虑了周边环境和交通便利性,同时也统筹考虑了功能分区和公共空间的设计。
背景研究 / 01 Background Study松江新城高铁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Conceptual Plan for high speed rail area of Songjiang New City层级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层面松江新城高铁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Conceptual Plan for high speed rail area of Songjiang New City3松江新城高铁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Conceptual Plan for high speed rail area of Songjiang New City层级分析松江新城层面9#松江已经从功能单一的卫星城迈向综合性新城。
松江是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教育基地、现代休闲旅游度假基地、都市型农业发展基地。
当前,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一城二翼三片”的区域空间结构已经初步确立。
松江新城沿轨道交通9号线形成了南北向发展主轴线,松江整体规划定位将南北发展轴线向南延伸,在高铁松江南站周边地区打造站前商务中心,同时通过设立大型居住社区和一定规模的城市级公建将新城的人气引入南部区域。
松江南部区域的发展应融入整体城市发展构架之中,充分考虑南部区域与松江新城、松江工业园区、松江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片区的相互协作。
4松江新城高铁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Conceptual Plan for high speed rail area of Songjiang New City要素分析交通要素——水陆轨交,四通八达根据铁道部和上海市铁路枢纽规划,沪杭高铁松江南站是上海市铁路枢纽“四主三辅”的次枢纽站,并预计在2010年10月沪杭铁路客运专线通车。
规划建设中的铁路金山支线在规划区东侧的车墩社区设置了铁路客站。
轨道交通9号线将由松江新城站向南建设延伸至高铁松江南站,并在车站广场内实行零换乘,实现高铁和轨道交通的无缝链接。
在松江新城高铁片区规划区内,高速公路A15线已经建成通车,是中国西部地区和江浙两省经松江进入上海浦东的大通道,在松江李塔汇社区和松卫公路(本规划区东西两侧)分别设置出入口;高速公路A15与A30、A5实现立体互通并都在松江高铁片区设置出入口。
松江南站规划松江南站规划松江南站是上海地铁15号线的一个重要节点站,也是松江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为了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松江南站规划着重考虑了交通便利性、功能完善性和美观性。
一、交通便利性松江南站的规划依据周边交通布局,确保乘客出行的便利性。
规划中考虑将松江南站与周边主干道相连,设计出能够方便乘客进出的出入口位置。
此外,规划中还考虑了与公交站、出租车站等交通枢纽的衔接,确保乘客从松江南站出行能够方便地转乘其他交通工具。
二、功能完善性松江南站的规划还注重功能的完善性,以满足乘客出行的各种需求。
规划中设立了不同功能的区域,包括候车区、票务区、商业区、设施区等。
候车区设置有舒适的座椅和站牌,方便乘客等待列车。
票务区设有自助售票机和人工售票窗口,满足乘客购票需求。
商业区规划中将设立各种商铺、餐饮等服务设施,方便乘客购物和用餐。
设施区则安排了洗手间、无障碍设施等,满足乘客的日常需求。
三、美观性松江南站的规划还注重美观性,以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
规划中考虑了站点的造型和外立面的设计,力求打造一个具有当地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地铁站。
站点的造型设计充分考虑了周边建筑风格和环境特点,以使地铁站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外立面的设计注重色彩搭配和细节处理,打造一个美观大方的地铁站,给乘客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
总的来说,松江南站的规划注重乘客的出行便利性和舒适性。
规划中考虑了交通便利性、功能完善性和美观性,提供了方便的乘车环境、完善的功能区域以及美观的外观设计。
这将为乘客提供一个愉快、便利的出行体验,也将成为松江南区的一个地标建筑。
164地下院30周年论文集上海铁路新客站南广场人防地下车库工程是融合人防功能、出租车换乘功能、轻型车停车功能为一体的著名地下公共建筑,是闸北区最大的单建掘开式民防工程,并具有充足的地下换乘、停车场所和理想的地面广场景观环境,工程连通地铁1号线上海站车站站厅层,且设计为与周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相互连通预留接口。
建成后已显示出良好的战备、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本工程基地位于上海铁路新客站站屋和秣陵路所围成的南广场地下。
1995.7~1998.11设计,2002年竣工。
工程基地占地面积约11559.90m2。
地下工程总建筑面积22436.44m2。
工程设地下二层,其中:地下一层平时为出租车换乘枢纽功能,战时为6级战备物资库功能,地下二层,平时停放小型车和轻型车,小型车停车位342辆,战时为6级二等人员掩蔽部功能。
可掩蔽人员约7800人左右。
该工程建成后被评为2000年度上海市“十佳民防工程”和2003年度上海市优秀设计三等奖。
工程与地铁1号线和轻轨上海火车站连通,形成了地铁、轻轨、火车站、出租车地下一体化的交通换乘枢纽,改观了铁路上海站南广场的环境。
本工程设计着眼于工程建设与周边地下空间资源的连通和民防工程总体规划要求,从各专业设计及相互协调中充分挖掘技术潜力,尤其注重工程造价成本核算和单位面积性价比指标。
满足工程平时和战时不同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完善项目设计。
在总体设计上,以满足地面广场景观前提下,根据地下人防空间建设的需要,着眼于建造优质的人防工程,并与周边地铁车站和地下空间相连通,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地铁、出租、进出火车站人流换乘,地下停车系统,战备物资和人员掩蔽系统为一体的人防空间体系。
在单体设计上,工程立足战时、服务平时,为上海铁路新客站南广场人防地下车库工程设计王献心唐婧于晓音陈振丽熊诚工程设计165上海铁路南广场配置了一座大型地下出租换乘中心和地下停车配套车库,为解决地面广场乱停车,停车难等社会、环境问题提供了公共交通硬件设施支撑。
上海三威总部园建筑规划设计方案文本+设计说明上海三威总部园规划设计说明第1章工程概况第2章开发理念第3章总体构思第4章规划设计第5章投资估算第6章经济技术指标第7章建筑单体设计第8章结构说明第9章强电设计说明第10章弱电设计说明第11章采暖通风空气调节设计说明第12章给排水、煤气设计说明1 工程概况1.1 项目名称上海-三威企业总部园1.2 建设用地位置本案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用地范围西至蟠龙路、东至画润公司、北至潘中路、南至徐民路。
1.3 项目区位简介本案用地地处青浦区徐泾镇,南近318国道1公里、西近嘉金高速公路1公里、北距北翟公路3公里。
距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16公里。
在航空方面,距离上海虹桥国际机场6公里。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蟠龙自古以来就是很有名的小集镇,蟠龙庵堂香客,方圆百里,人头桥挤,其为蟠龙的发展增加了知名度。
青浦区东与闵行区毗邻,南与松江区、金山区及浙江嘉善县接壤,西连江苏省的吴江、昆山两市,北与嘉定区相接。
以青浦城区为中心,东部河江交错,西部湖荡群集,内河航运具有天然优势,可通行50~300吨货船,是江浙沪的重要水上通道。
陆路交通318国道由东到西横贯全区,北有沪宁高速公路,南有沪杭高速公路,同三国道由东北到西南穿越东部地区,沪青平高速公路与318国道并行。
陆路交通十分便捷,是上海市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的西大门。
1.4 建设背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上海市青浦区正在大力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向服务于更加完善和现代化的技术密集型企业群体的方向发展。
徐泾镇是青浦区的龙头乡镇,也是上海市“标兵乡镇”之一。
1995年,徐泾镇即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小城镇试点镇,成为我国小城镇改革和发展的前驱。
多年来,徐泾镇经济建设持续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徐泾人在镇党委和镇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高起点确立发展规划,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城镇,高品味推进城市化进程,使得这方热土愈来愈凸现出迷人的风姿。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模预测——以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为例摘要:地下空间资源不可再生,地下工程建设具有不可逆性和难以改造的特点,因而比地面工程更需要有预见性的整体规划[1]。
但目前整个松江新城的地下空间整体开发的规划及建设水平不高,同时因南部新城属于2015年选定的综合管廊试点区域,今后的地下空间开发收到已建管廊的制约,有必要尽快在《上海市地下空间建设条例》的基础上编制南部新城地下空间建设条例,研究探讨南部新城地下空间规划有助于为松江区的地下空间发展规划提供借鉴,今后应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纳入地下空间发展规划,使得地面、地上、地下三种空间协调发展。
关键词:地下空间;规模;案例引言1引言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以下简称南部新城)是《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第二批选址规划》的23块大型居住社区之一,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南部高铁片区,是松江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总面积13.63平方公里,未来规划总人口规模约21.0万人。
目前大居已进入全面开发阶段。
地面开发形态正逐渐形成,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与地面建设同步进行,并根据对未来地下空间的需求预测,合理确定地下空间的开发强度等控制要素,真正实现与相关规划协调发展[2]。
笔者作为建设者,有幸参与了上海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的建设,目前整个松江新城的地下空间整体开发的规划及建设水平不高,《松江新城地下空间开发专项规划》于2012年召开专家评审会,但未见颁布执行,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与该专项规划属于同期编制,文本中虽有提及地下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但对开发规模及综合利用方案未有体现。
同时因南部新城属于2015年选定的综合管廊试点区域,今后的地下空间开发收到已建管廊的制约,有必要尽快在《上海市地下空间建设条例》的基础上编制南部新城地下空间建设条例,本文希望通过对南部新城的地下空间开发规模的预测,并以华阳湖核心区的地下空间开发模式为例,初步研究探讨南部新城地下空间规划,为今后松江区的地下空间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