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常见药物介绍——栓剂
- 格式:pptx
- 大小:417.16 KB
- 文档页数:61
栓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栓剂是一种局部用药剂型,多用于肛门及阴道部位的疾病治疗。
与其
他剂型相比,它具有方便、快速、有效的特点,并且在给药过程中减少了
肠胃道的吸收和代谢,降低了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以下是栓剂的使用方法
和注意事项。
一、栓剂的使用方法:
1.选用合适的姿势:使用栓剂时,最好采取躺卧或趴卧的姿势,这样
可以放松肌肉,便于栓剂的插入。
2.清洁肛门或阴道:事先用温水洗净肛门或阴道,保持局部清洁,有
助于药物吸收。
3.插入栓剂:将栓剂从塑料袋中取出,插入肛门或阴道中。
轻轻推入
直至栓剂全部进入,使用过程中尽量保持肌肉放松。
4.压迫闭关:取下宽边,两臂用力向肛门或阴道方向压缩,使栓剂与
粘膜接触。
压迫后,患者应保持平卧姿势一段时间,以促使药物完全吸收。
5.清洁双手:使用栓剂后,应及时清洁双手,避免交叉感染。
二、栓剂的注意事项:
3.存储条件:栓剂一般要求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照射
和高温环境。
在使用栓剂之前,应检查包装,确保药物尚未过期,避免使
用失效的药物。
5.与其他药物的互动:部分栓剂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
药效或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在选择和使用栓剂之前,应告知医生有关过
敏史和正在使用的药物,以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6.儿童和老年人的使用:儿童和老年人在使用栓剂时需要特殊注意。
对于儿童应根据年龄和体重确定药物剂量,以避免过量或不足的用药。
而老年人通常代谢功能下降,故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给予更加谨慎的使用。
栓剂的制备栓剂的制备。
栓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通常用于治疗肛门疾病、妇科疾病等局部疾病。
栓剂的制备过程相对简单,但需要严格控制药物成分的配比和制备工艺,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栓剂的制备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栓剂的制备原理。
栓剂的制备原理主要是将药物成分与基础剂混合并制成适合直肠或阴道给药的剂型。
栓剂通常采用溶液、悬浮液或凝胶的形式,以便于给药时的润滑和渗透。
栓剂的基础剂通常选择具有良好渗透性和润滑性的基质,如羊毛脂、白凡士林等。
二、栓剂的制备过程。
1. 药物成分的选择,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给药部位和疾病类型的药物成分,如抗生素、抗炎药、止血药等。
药物成分的选择应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合理搭配。
2. 药物成分的配比,栓剂中药物成分的配比非常重要,需要根据药物的药效和毒性进行合理配比,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基础剂的选择,栓剂的基础剂通常选择羊毛脂、白凡士林等具有良好润滑性和渗透性的基质。
基础剂的选择应考虑患者的过敏史和药物的相容性。
4. 制备工艺,栓剂的制备工艺通常包括混合、加热、冷却、灌装等步骤。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pH值和搅拌速度,以确保药物成分的均匀分布和稳定性。
5. 包装和贮存,制备好的栓剂需要进行适当的包装和贮存,以防止药物的氧化、挥发和污染。
通常栓剂会采用铝箔包装或塑料容器包装,并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三、栓剂制备中的注意事项。
1. 药物成分的选择应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合理搭配,避免过量使用或不当搭配导致药物不良反应。
2. 药物成分的配比需要严格控制,避免因配比不当导致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受到影响。
3. 制备工艺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pH值和搅拌速度,以确保药物成分的均匀分布和稳定性。
4. 制备好的栓剂需要进行适当的包装和贮存,以防止药物的氧化、挥发和污染。
5.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接触药物成分和化学品,以免对健康造成危害。
栓剂是什么意思
栓剂是用于人体腔道的一种药物剂型,一般为小的锥形或圆形,包括阴道栓剂、肛门栓剂。
栓剂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及痔疮等肛肠疾病,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从而起到治疗效果。
临床上在治疗疾病时,通常会使用药物治疗,根据疾病类型不同,使用的药物剂型也不相同,临床常用的为口服药物及外用药物,栓剂的使用则相对较少。
那么,什么是栓剂?
1、什么是栓剂
栓剂是一种特殊的给药方式,一般为较小的锥形或圆形物体,用于人体腔道,通过局部给药,在体温下可被迅速软化,使药效迅速释放出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临床上常用的栓剂包括阴道栓剂与肛门栓剂。
在治疗妇科疾病时经常会使用到栓剂,包括甲硝唑栓、双唑泰栓、保妇康栓、奥硝唑栓、消糜栓等等。
肛门栓则主要用于治疗痔疮等肛肠疾病。
2、栓剂使用注意事项
栓剂为外用药物,避免孩子误服。
避免过性生活期间用药阴道栓剂,以免导致交叉感染,在用药时,应将手清洗干净,避免将细菌带入阴道,可适当将药物塞得深入一些,塞得过浅有可能导致药物滑落,
影响药效。
一些栓剂由于高温可发生软化变形,可以放入冰箱冷藏数分钟再取出使用。
栓剂的原理
栓剂是一种直接插入体腔或体腔口的药物剂形。
栓剂可以通过直肠、阴道等体腔进入体内,并释放有效成分。
栓剂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局部作用:栓剂中的药物可以直接接触到体腔黏膜,通过局部作用发挥药效。
例如,阴道栓剂可以用于治疗阴道炎,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阴道黏膜,起到抗菌、抗炎的作用。
2. 渗透吸收:栓剂的基质可以通过体液的吸收、渗透进入体内,使药物达到全身循环,发挥整体药效。
例如,直肠栓剂中的药物可以通过直肠黏膜的吸收进入血液,从而起到全身性的治疗作用。
3. 慢释作用:部分栓剂可设计成长效、慢释型药物,通过缓慢释放药物,使药效持久。
这样可以减少药物的频繁给药,提高药物的疗效。
总的来说,栓剂的原理是通过直接接触黏膜产生局部作用、通过渗透吸收达到全身效应或通过慢释作用实现药物疗效的持久性。
栓剂的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多种体腔疾病的治疗。
栓剂使用说明书
栓剂使用说明书
一、产品简介
栓剂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肛门疾病的药物,主要成分为药物和基质。
栓剂的基质通常为脂肪酸甘油酯或聚乙二醇等,药物成分则根据不同的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常见的有消炎、止痛、止血等作用。
二、使用方法
1.使用前请先清洁双手,将栓剂从包装中取出。
2.将栓剂插入肛门,尽量使其深入直肠,然后轻轻拔出手指。
3.使用后请保持卧位,尽量避免站立或行走,以免药物流失。
4.栓剂的使用频率和剂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不得自行增减。
5.使用栓剂期间应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以保持肠道通畅。
三、注意事项
1.栓剂仅限于肛门使用,不得口服或其他途径使用。
2.使用栓剂期间应避免过度用力排便,以免影响药效。
3.如出现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请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使用栓剂时应特别注意,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5.栓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
四、常见问题
1.栓剂使用后多久可以排便?
答:栓剂的药效通常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使用后可以适当休息,等待药效发挥,然后再排便。
2.栓剂使用后会不会有副作用?
答:栓剂的副作用较少,但仍有可能出现过敏反应、便秘等不良反应,如有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
3.栓剂可以长期使用吗?
答:栓剂的使用时间应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而定,不建议长期使用。
总之,栓剂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肛门疾病的药物,使用时应注意使用方
法和注意事项,如有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
栓剂制备方法一、栓剂的概述栓剂是一种常见的制剂形式,常用于局部给药,特别适用于直肠给药。
栓剂具有操作简便、药效强烈、副作用小和患者易接受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栓剂制备方法的选择对于栓剂的药效、质量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栓剂制备方法的选择栓剂制备方法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栓剂所用药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和药效要求、患者的需求以及生产实际情况等。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栓剂制备方法。
2.1 凝胶栓剂制备方法凝胶栓剂是将药物悬浮于凝胶基质中形成的栓剂。
凝胶基质可以是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具有较好的黏附性和释放性能。
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凝胶基质的溶解:将凝胶基质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如水、乙醇等。
2. 药物的添加:将所需药物加入到凝胶基质溶液中,并充分搅拌,使药物均匀分散。
3. 凝胶形成:通过调节pH值、温度或添加交联剂等方式促使凝胶基质凝胶化。
4. 塑性剂的添加:可根据需要添加塑性剂,改善栓剂的质地和可塑性。
5. 型条制备:将制备好的凝胶栓剂注入型条中,待凝胶凝固后封口。
2.2 搅拌型栓剂制备方法搅拌型栓剂是将药物悬浮于基质中形成的栓剂,通过搅拌来保持药物的分散状态。
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药物的悬浮:将所需药物悬浮于适量的基质中,如明胶、甘油等。
2. 搅拌均匀:使用搅拌器进行搅拌,使药物均匀分散于基质中。
3. 调整粘度和质地:可根据需要调整栓剂的粘度和质地,如添加甘油调节粘度。
4. 充填模具:将制备好的栓剂充填到栓剂模具中,待栓剂凝固后取出。
2.3 泡腾型栓剂制备方法泡腾型栓剂是将泡腾剂和药物悬浮于基质中形成的栓剂,给药时会产生泡腾作用,增加药物的接触面积和吸收速度。
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药物的悬浮:将所需药物悬浮于适量的基质中,如明胶、甘油等。
2. 泡腾剂的添加:向栓剂中添加泡腾剂,如碳酸氢钠、柠檬酸等。
3. 模具充填:将制备好的栓剂充填到栓剂模具中。
简述栓剂的作用特点
栓剂是一种药物剂型,其作用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局部作用:栓剂可以作用于直肠黏膜,产生局部的消炎、止痛、收敛等作用,从而缓解肠道疾病引起的疼痛、肿胀等症状。
2.全身作用:由于直肠黏膜有丰富的血流,栓剂中的药物成分可以经直肠吸收进入血液,从而产生全身作用。
这种全身作用的速度和程度因药物性质和剂量的不同而异,一般比口服药物起效慢、药效持久。
3.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口服药物在进入肝脏后会被代谢,导致药效降低。
而栓剂直接通过直肠吸收,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4.方便使用:栓剂使用方便,不需要口服给药,适用于不能或不愿口服药物的患者,如儿童、昏迷患者等。
5.避免对胃的刺激:对于一些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可以通过直肠给药来避免对胃的刺激。
6.作用时间长:栓剂的作用时间一般比口服片剂长,可以减少服药次数,方便患者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栓剂的作用特点与药物的性质、剂量和使用方式等因素有关,具体使用时应根据医生建议和药物说明书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