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种群的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21
阜南一中博雅1+1高效课堂导学案 编制人:刘敬夏:审核人朱计标 领导签字 编号:021时间:年 月 日 小组: _ 姓名:____ __ 组内评价: _ 教师评价科目:生物 编号:021 第1页 共2页第1节 种群的特征学习目标: 1、 列举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
2、初步学会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种群其他特征对于种群密度的影响学习重点:种群的基本特征及内在关系 学习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预习案(一)种群的概念:生活在的 生物的 个体。
(二)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1.种群密度概念:是指在________ _或________ _中的个体数。
意义: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
调查方法: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 __法。
(1)样方法:适合调查2、 出生率和死亡率:⑴概念:出生率: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的个体,占该________个体总数的比例。
死亡率: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的个体,占该________个体总数的比例。
⑵特点:繁殖能力强的种群 高,种群增长快。
3、迁入率和迁出率:概念: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或 的个体,占该________个体总数的比例。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年龄组成概念:一个种群中各 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性别比例概念:种群中__________个体数目的比例。
意义::对 有一定的影响。
应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害虫雄性个体→破坏 →降低害虫5、种群的空间特征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____________或_________。
第1节种群的特征1.阐述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与其他特征的关系。
(难点)2.掌握动、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难点)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密度(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它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应用。
①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
②渔业上的捕捞强度的确定。
3.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1)出生率和死亡率①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②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迁入率和迁出率: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3)年龄组成①概念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②类型(对点连线)【提示】A—c—ⅡB—a—ⅠC—b—Ⅲ(4)性别比例①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②意义:对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影响。
③应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降低害虫种群密度。
4.种群的空间特征(1)随机分布,如杂草的空间分布。
(2)均匀分布,如水稻的空间分布。
(3)集群分布,如飘虫的空间分布。
[合作探讨]探讨1:依据种群概念,请你确认下列①~④是否可看作一个种群?为什么?①两个池塘中的鲤鱼。
②某池塘中所有的鱼。
③一块农田中全部长出玉米粒的玉米。
④某中学高一·(五)班所有学生。
提示:①~④均不属于种群,理由如下:①不属“同一区域”;②不属“同一物种”(鱼有很多种类);③不属“全部个体”。
④“班级”不是一个自然区域,同时它不具有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种群的数量特征。
探讨2: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其中②③④代表哪种特征,为什么?提示:②③④分别代表出生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因为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的,而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
[思维升华]1.种群特征之间的联系“+”、“-”分别表示增加、减小―→表示“直接因素”表示“间接因素”(1)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