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种群的特征
- 格式:pptx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37
必修3 第4章种群和群落(人教新课标)第1节种群的特征【思维导图】【微试题】1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微思考】请从种群的数量特征上分析,某高二(7)班的全体同学是否能算作是一个种群?提示:不能。
因为班级不是一个自然区域,同时它不具有年龄组成、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的数量特征。
2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某农场面积约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方法规律】种群特征在生产中的应用(1)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
(2)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地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
(3)利用性引诱剂诱捕雄蛾—-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
3 2013浙江高考]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名师提醒】(1)性别比例不是1∶1的种群并不一定是一个衰退型的种群,如蜜蜂和蚂蚁等种群。
4.1种群的特征编写:刘强审核:刘强使用时间:2012.4 编号:16010【学习目标】1.列举种群的特征;2.掌握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重点难点】种群的特征;样方的选择和确定【学习过程】一、种群的概念(课本P59)种群的概念:生活在的生物的个体。
【针对性练习】1.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昆虫B.一块田地里的狗尾草 C.一棵树上的寄生物 D.一座山峰上的树2.种群是指一定环境中()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3.下列生物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各样高大的树 B.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C.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大葱 D.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不同年龄的棕头鸥二、种群的数量特征(1)_______ __(2)__________(3)____ ________(4)____________(5)1.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概念:种群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个体数,是种群的特征。
特点:同一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不一样;同一物种不同环境条件下也不一样。
意义:反映了种群在的数量。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在调查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
对于难以逐个计数的种群,可采取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
(1)样方法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取样原则: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样方数量、面积适当。
计数原则: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即只要计数样方内部和相邻两边及夹角的个体均正确,如右图(涂黑处为所计数个体,现取右、下两边):数据处理:对于计数的不真实值要进行取舍,然后再把各组数据相加,求平均值。
如下表:其中第1组数据和第8组数据不真实,与其他组差别太大,应舍去,剩下的几组求平值。
(2)标志重捕法成立条件: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在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