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壮族文化 壮族深厚的文化都包含哪些不同元素

壮族文化 壮族深厚的文化都包含哪些不同元素

壮族文化 壮族深厚的文化都包含哪些不同元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壮族文化壮族深厚的文化都包含哪些不同元素

导语:壮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同时它也是通过许许多多不同的文化一点一滴累积而来。组成壮族文化的那些点点滴滴就可以看做成文化元素。那

壮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同时它也是通过许许多多不同的文化一点一滴累积而来。组成壮族文化的那些点点滴滴就可以看做成文化元素。那么在组成这整个完整的壮族文化的元素都有哪些,你都知道吗?

壮族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文化元素来源于壮乡生活环境,是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的综合体现。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域壮族聚居地的自然景观、文化生态环境以及近年来现代园林所营建的壮族文化景观作品进行深入调研与分析,按不同的表现形态,将壮族文化元素归纳为自然环境文化元素、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3类。

民族文化广义上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独立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壮族历史悠久,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壮族文化是壮族地区特定地理条件、自然环境、物质发展水平与精神层面需求的综合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族文化元素取自于壮族文化胚胎,是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的优秀代表,既包括物质形态的内容(如壮寨自然环境、干栏建筑、壮族喜好植物、壮族生活器具等),也包括非物质形态的内容(如文学艺术、民俗民风、宗教信仰等)。

壮族物质文化元素是壮族文化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人工构筑物如壮族民居、聚居村寨等,还包括与人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之壮族文化 一、壮族文化源远流长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广西等南方地区,作为一名壮族人,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壮族歌节是我们壮族人民最具特色的节日。很多人不禁问道,壮族三歌节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那么,基于我对于本民族的了解与认识,下面我将给大家讲述的就是壮族歌节的来源、历史及独特之处。 广西每年盛装上演的官方国际民歌节,一首《大地飞歌》,让广西激情澎湃,处处是歌的海洋。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民间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歌圩”在壮语中又称为“圩欢”、“圩逢”、“笼峒”或“窝坡”。尽管“歌圩”在壮族地区有不同的称谓,但均有“坡地上聚会”、“坡场上会歌”或“欢乐的节日”的意思。在广西有很多著名的歌圩,比较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田阳的乔业、都安的棉山、宜山的下涧、田东的仰岩、柳州的鱼峰山等处。 二、壮族歌圩节的来历 三月三歌圩节作为壮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之所以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壮大,也充分体现出它满足了壮族人民的生活需要。三月三歌圩节不仅使得广西壮族的民族文化得以保存、演化和发展,也为该民族的生存和劳动带来信心和乐趣,体现了该节日的文化功能。 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 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

壮族的传统文化

教学内容:四年级第五单元第九课《壮族的传统文化》 教材名称: 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试用)民族团结教育教材 授课年级:四年级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壮族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文学、壮族民歌、壮族舞蹈、壮剧的来源、类别和特点。 2. 能力目标:通过讨论、模仿演唱和舞蹈、搜集有关民族资料等教学体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归纳概括、感受壮族传统文化美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壮族传统文化来源于生活和劳动及其类别、特点。 教学方法:体验教学法、活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背景:师生共同生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的优势使四年级的学生对壮族的各种风俗习惯已有一些了解。但由于地方、学校宣传壮族传统文化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的生活实践还不够,因此学生对壮族传统文化还不是很了解。本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收集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实践和讲授相结合,激发学生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设计思路: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壮族民歌,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壮族音乐美中进入学习。) 1.提问:你是什么民族 2.教师演唱《山歌好比春江水》。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民族的歌曲吗(壮族)原唱者是谁(刘三姐)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民族团结课,请同学们和老师跟随刘三姐的歌声,一起了解壮族的传统文化。 二、了解壮族传统文化 (一)壮族神话故事 (设计思路:通过学生和老师的讲述,使学生了解壮族传统文化之一:神话故事。) 1.提问:同学们知道刘三姐的故事吗 2.老师讲民间文学中的刘三姐的神话故事。 (二)壮族民歌 (设计思路:通过师生观看民歌视频、演唱民歌、朗读歌词、讨论描述等,使学生了解壮族喜欢在各种场合表达情感,初步了解壮族民歌的分类,感受歌圩热闹的场景。) 1.欣赏:视频《只有山歌敬亲人》 ⑴老师:刘三姐被誉为“歌仙”,可见壮族人对民歌是多么地热

精选-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

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 这是一份来自崇左市政协调研组的调研结果报告。主要分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我市壮族歌圩文化的历史、规模、特点及社会功能 1. 我市壮族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它 是以对歌为主体的民俗活动。在我市境内,有称歌坡侬垌陇峒富坡旦圩巷单等多种称呼。我市的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 溯到战国时期,在以宁明花山岩画为代表的左江岩画中,就以粗犷有力、朴素生动的笔调,表现了先秦壮族人民聚会欢歌狂舞庆祝胜利的热烈场面。我市壮族歌圩习俗的汉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其中,清道光年间龙州举人黎中产就写有岁岁歌圩四月中,聚欢白叟与黄童的诗句。每年春秋两季是我市壮族歌圩最盛行的时节,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于山脚、水边,或汇合于城厢村寨,或簇拥于指定的会场,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随着歌圩文化的流传、演变,壮族歌圩成为壮族人们相互接触、交流思想、传播知识、增进友谊的娱乐场所。 2. 我市壮族歌圩数量多、规模大且分布广。 我市是壮族聚居区,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38%,是广西壮族人口最集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人称中国壮都。自古以来,我市壮族人民素以善唱山歌而闻名于世,被誉为

歌的海洋、山歌的故乡。各地有各种不同形式的歌圩流传,数量多、规模大且分布广。下面是调研组了解到的我市2009年壮族歌圩情况的数据,列表如下: 从统计表看,全市共有各类歌圩点349个,分布在全市的57个乡镇254个(社区)屯,可谓壮乡到处有歌圩。歌圩的活动时间主要在每年14月份新春季节和810月秋收季节。活动规模在1000人以下的占38.6%,100010000人的约占57%,10000人以上的约占4%。大新县下雷霜降歌圩、天等县向都霜降歌圩、宁明县纳利坡花炮节、龙州县伏波诞、江州区左州金山节、壶关歌坡等均超过3万人。 3. 我市壮族歌圩活动丰富、民族特色鲜明。 一是歌圩中传歌择偶、绣球传情最具壮族文化魅力。原生态的歌圩中最热烈、最吸引的是对唱山歌、抛绣球活动。姑娘小伙们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开展情歌对唱,以歌谈情、挑选意中人,最后姑娘们把绣球抛向她看中的小伙子,如果他中意,便能把礼品绑在绣球上,抛还女方,五颜六色的绣球来回飞舞,这是我市歌圩中最有诗意、最具魅力的活动。 二是歌圩中饱含丰富情感的山歌对唱,美妙动听,耐人寻味。山歌调虽然是基本固定的,但它能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演唱方法为独唱、重唱、领唱、合唱等方式,无论是支声式、和声式或者复调式,都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其中,高亢激昂的大新高腔山歌、多情浪漫的宁明明江山歌、朗朗上口的天等西部山歌、

壮族文化经典

壮族文化情结 ——寻根问祖 寻根问祖是每个民族的情结。 如果连自己民族的老祖宗都不知道那就太悲哀了。那是什么原因令我们要寻根问祖呢? 个人原因:探寻自己的根源,血统;社会原因:许多人对壮族的种种误解“壮族是共产党生造的民族”“壮族人当领导是广西落后的原因”等;科学原因:2002年的‘非典’壮族基因对疾病有重要影响。 关于壮族的渊源问题,原来有三种说法:一是壮族外来说,二是壮族土著说,三是壮族是外来民族与土著混合而成说。经过长期深入探讨开展有益的争论,随着历史文献资料的发掘日益增加,考古资料发现日益丰富,研究方法上科学性日益提高,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的运用。持土著说的证愈来愈多,论据愈来愈充实。壮族系古百越族群支系西瓯,骆越的后裔,秦汉至唐代,它的族称又多有变化,见载于史籍者有:西瓯,骆越,鸟浒,俚,僚,伶等。 壮人古来有自称,但很不统一如,布依,布夷,布土,布泰,布曼,布沙,布雅衣,布僮等,这与壮族的支系多有密切关系。“僮”见载于史籍始于宋。因此史学者多,把宋以前史籍记载的百濮,百越,西瓯,骆越,鸟浒,俚,僚等视为壮族的先民。 那壮族的根在何处呢?这一直困扰着许多学者。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这一世界权威的杂志——《美国科学》,其中有一期就是以中国广西百盆地出土的古石器的拍摄图作为封面。这些出土的古石器经中美专家鉴定得出一个结果它们距今80.3万年是目前我国最早的石器。这一发现无疑是对人类起源于非洲说的巨大挑战。这可以证明亚洲同样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我国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是华厦文明的发源地,有丰富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但迄今仍未见八千年以前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存在明显缺环。华南地区自旧石器时代就有“马坝人”“柳江人”等古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现已发现多处可靠的新石器早期洞穴文化遗址,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广东阳春独石仔遗址文化层,出土贝壳经碳14测定年代距今1490000年,说明华南地区有我国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现在我们又把目光转向壮乡人的一部古经诗《布洛陀经诗》上面就有这样的描述:“敬清布洛陀及母勒甲,你们是王是仙,供奉坐中间,古时你们最先到,创造天地和人间,人们永远都纪念。”这段描述客观的产明了布各陀就是壮人的始祖,受到人们的尊敬。这部经诗是从广西百色盆地民间收集资集合而成,它对壮乡文化的研究极有历史性,重大性意义。从书上记述布洛陀的生活环境与现在田阳县百育镇敢壮山的地理环境相当吻合,还有许多出土的资料可作证,布洛陀曾在此山生活过那是毫无疑问的!经书描述:祖公家在安东(安圩是田阳的旧称),祖公家在岩上,祖公家在洞里。有关专家就依此推理断定,:田阳县(安圩)的东面只有唯一一座石山,叫春晓岩。但是附近的人均称为“敢壮山”。山上有许多有关于布洛陀的传说。还有一个祖公庙,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到三月初九附近县的壮乡子弟都来拜祭老祖宗布洛陀,纪念着祖师公。这个消息经中央电视台一传播,吸引了来自各方的研究专家与学者。这座古老的山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的面纱,每年都有几十万的香客去拜祭、求福。当地还有丰富的民族习俗,抢花炮,跳竹杆舞,刀山舞狮,对山歌等,壮族的根在田阳这是毫无疑问的。 中国历史家们对壮文化的研究曾经有过几个高潮:1957年对壮族壮文的肯定;1997年壮族通史的出版;2002年壮乡发现了古文化部落遗址,布洛陀文化遗址的发现;龙母文化源头的发现;骆越古都的发现。这一文化基因的破解吸引了众多的目光。人们都把焦点对准了广西田阳县百育镇的“敢壮山”,之所以称之为敢壮山那里壮文的发音与“敢壮”相似,在“敢壮”这个词上壮语的“敢”:是岩石,岩涯的意思,“壮”是洞,穴的意思,这与古老文明人类是从洞穴出来的情况相吻合。就这样原本香客不多的田阳县敢壮山祖公庙,现在香客增加到了30万人左右,香火费年收入就过亿元。壮神“布洛陀”就在此山生活过,那里

壮族风俗习惯

壮族风俗习惯 建筑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因为我们的周围不是山就是水,所以不喜欢都难,呵呵~)。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现在好多了,因为改革开放了嘛0。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这个有一部份居民还保持着)。 服饰 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壮族的一种婚俗。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炮火”的洗礼后才能进门入房。这个婚俗,在广西田阳县玉风等壮村流行。新娘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如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进不了门的。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这时,聪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跳到洞房里。顿时欢声雷动,祝贺新娘“旗开得胜”。婚宴后到掌灯时分,客人们还要

观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门“挑水”。新娘将把水缸挑满,这是在考验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这样,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 在广西宜山和环江县交界的一些地方,壮族青年结婚,至今流行“背字”习俗。“背字”是壮话译音,实际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条长一丈四尺、宽一尺多的宽带,由女方母亲用自织自染或买来的深黑色(以此色为最优)土布缝制而成。女儿出嫁那天,让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带“背”回新郎家,以备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这种习俗,当地壮语称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生父生母双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机灵识礼。“背字”仪式在女方家里的正厅举行。主持仪式的人必须是村上德高望重、当了爷爷的长者。长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两杯当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礼貌地双手捧杯,恭敬地给长者回敬两杯,双方都要一饮而尽。接着长者把准备好的带子从“背字”人的两肩绕过扎紧,继而又互相敬酒,说吉利之语。“背字”完毕,鸣放鞭炮,欢送迎亲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长者鞠躬辞别,步出大门,打开雨伞,意为庇护“外孙”离开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烧香放炮,欢迎“背字”人胜利归来。少倾便举行“卸字”仪式,同样由长辈主持,互敬酒后,长者轻轻解下布带,交给家母保管。新郎父母还要酬谢“背字”人。时过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结队来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热闹。 新娘过河 流行在广西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内的壮族婚俗。在桂北山区,本来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却要涉水过五六次河,跨过三四座桥。所以成亲时,新娘过河过桥都要请人背。背新娘的人称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过河时,鸣炮三声,喇叭齐鸣,“水手”两掌按住自己的膝盖,弓下腰,背好后才能过河或过桥。背新娘特别讲究

论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08241535.html, 论壮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 作者:姚箭标李小丽谢庆雄 来源:《读天下》2018年第05期 摘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各具特色,在少数民族中,壮族尤为特别,它不 但人口最多,而且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壮族服饰、铜鼓、音乐文化等等。然而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壮族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壮族教育融合有了新的机遇。本文主要分析了壮族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现状,提出了壮族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壮族;传统文化;现代教育;融合 一、引言 在时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作为古老的民族,也作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比如:壮族传统文化。壮族地处华南-珠江流域,在优越的地域环境、人文环境下,壮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自改革开放以来,壮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尤其是随着壮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壮族传统文化亟待融合到壮族现代教育中去。就目前壮族现代教育来看,可以发现其与壮族特色传统文化严重脱节。壮族教育仅仅限于对学生的壮文传授,忽视了对壮族传统文化的教育,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壮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我们都会犯一个认知错误,在潜意识中认为现代教育就是继承知识、改变生活,其实现代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传输,它更多的是思想、精神的传承。因此,我们需要使壮族传统文化融合到现代教育中,使两者水乳交融,促进壮族现代教育的发展。 二、壮族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现状 (一)壮族传统文化教育缺少专门的教育计划和课程设计 在现代壮族教育中,我国教育都缺乏对壮族传统文化的课程设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没有专门的教育计划。壮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最初并不是开始在学校,而学校是一个人成长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壮族学生进入学校以前,他们就已经在生活中初步接受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所以壮族学校对于传统文化只注重于壮族文字的传授,更多的是针对现代教育教学的规划和课程设计。壮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传承壮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是对于壮族学生来说,他们进入学校以前智商还只是处于成长阶段,虽然知道了一些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但有可能并不知道其代表的含义,这就需要学校对其进行教育,理解壮族传统文化的具体精神层面的含义。壮族传统文化对于壮族现代教育来说是非常有思想和技巧的,这种思想和技巧不仅限于知识层面,它涉及到学生生活的各方面。因此,在实行现代教学计划的时候,我们必须考虑到传统文化教育对现代教育的意义,设置专门的课程和实施专门的教学计划。

壮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壮族的风俗习惯作文(一)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壮家门外要放下农具,脱掉斗笠、帽子。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别是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 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每逢水灾或其他重大灾害时,壮族都要举行安龙祭祖活动,乞求神龙赈灾。仪式结束后,于寨口立碑,谢绝外人进寨。 壮族的风俗习惯作文(二) 壮族女子有带银手镯辟邪的传统,多见小女孩、少女佩戴。未婚女子喜爱长发,留刘海(以此区分婚否),通常把左边头发梳绕到右边(约三七分)用发卡固定,或扎长辫一条,辫尾扎一条彩巾,劳作时把发辫盘上头顶固定。已婚妇女则梳龙凤髻,将头发由后向前拢成鸡(凤)臀般的式样,插上银制或骨质横簪。裹青纱白帕的已少见,多用黑帕或花帕头巾,梳髻多是中年以上妇女,且喜欢戴绣花勒额,冬季妇女多戴黑色绒线帽,帽边花式因年龄而异。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妇女上山劳动爱穿自己制的猫耳布鞋,俗称鞋猫,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一条扁纱带将鞋耳和鞋跟串起来,任意绑扎调节松紧。儿童头饰:童帽是用二三寸宽的绣花布条缝制成的无顶遮额帽。古籍中记载壮俗“露顶跣足”、“布帛勒额(束额)”,在童帽上获得再现,这种遮额帽既能保护头部也是一种装饰品。婴儿的背带比常见的汉族的大得多,呈蝴蝶状,“蝶身”长三尺,宽二尺四寸,中绣花样图案或八卦乾坤图,但很少见绣有文字,两边“蝶翼”长九尺,宽一尺二寸,这种背带壮话称“腊”。建国后,这种背带逐渐改小尺寸,有些背带身刺绣上如“出入平安”“美满幸福”的文字,代替原有的图案。 壮族的风俗习惯作文(三) 壮族的婚姻,有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形式,一般婚前享受充分的恋爱自由,但父母干涉包办也时常有。壮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和男子一样都是家庭的劳动力,但仅有男子有继承权。其婚姻制中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有些地方还保持这种习俗。壮族女子出嫁日一是梳头:由媒婆、送嫁婆帮新娘梳头,新娘则边唱“哭嫁歌”,从早上哭到离开娘家,有哭“爹娘”、“兄弟姐妹”、“姑爷”等多种哭嫁歌。主要内容有歌颂父母养育之恩,有埋怨生为女孩要出嫁,有埋怨兄弟自己嫁出后独占家产,或是对一同长大的姐妹的留恋等等,曲调婉转缠绵,催人泪下。 “哭嫁”是流传于壮族农家的一种婚嫁习俗,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壮族农家大部分人居住的地方,群山连绵,地势偏僻,交通不便,姑娘出嫁之处,近到2至3里,远则数百里,跨省、跨县、跨乡、天隔一方,一别难见。“相见时难别亦难”,不知何时是归期,思前想后,不禁潸然。“哭嫁”,是勤劳勇敢,淳朴善良,尊老爱幼,热情好客的壮家人告别家人,答谢亲友的感情流露和心灵表白。所谓“哭嫁”,就是姑娘出嫁时,以“哭”代说,倾诉衷肠,表达离情,招呼来宾,告别亲人的一种形式。 姑娘出阁时,要吃“离娘饭”。办酒前夕,由家庭中最年长的女性长辈给姑娘梳妆,打扮成年妇女模样。晚上鸡叫头遍时,在堂屋前举行仪式,焚香燃纸,祷告先辈。先哭祖父(母)、父母、以谢多年养育之恩,表达依依惜别,谓之“开声”或“启声”。青年男女结婚后,新娘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节日和农忙时节才到丈夫家短暂居住,直到怀孕之后才长住婆家。因此,“不落夫家”的时间为三、五年不等。在历史上,“不落夫家”期间有性自由,近代受

广西壮族的风俗习惯

广西壮族的风俗习惯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葱花。 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还酷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 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主要饮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鸡胆称为鸡胆酒,配以鸡杂称为鸡杂酒,配以猪肝称为猪肝酒。饮鸡杂酒和猪肝酒时要一饮而尽,留在嘴里的鸡杂、猪肝则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当菜。 壮族有许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主要有:马脚杆、鱼生、烤乳猪、花糯米饭、宁明壮粽、状元柴粑、白切狗肉、壮家

酥鸡、清炖破脸狗、龙泵三夹、辣血旺、火把肉、壮家烧鸭、盐风肝、脆熘蜂儿、五香豆虫、油炸沙虫、皮肝糁、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鸡、岜夯鸡等。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壮族的一种婚俗。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炮火”的洗礼后才能进门入房。这个婚俗,在广西田阳县玉风等壮村流行。新娘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如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进不了门的。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这时,聪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跳到洞房里。顿时欢声雷动,祝贺新娘“旗开得胜”。婚宴后到掌灯时分,客人们还要观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门“挑水”。新娘将把水缸挑满,这是在考验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这样,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我家乡(广西。壮族)的风俗习惯

我家乡的风俗习惯 旅游0802班 06号韦冬玲大家好!我的家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部(桂林和柳州北部)山区。八桂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又由于桂北的主要地形为山地,许多地方较为偏僻,故在此聚居了较多的少数民族,尤以壮族为代表,同时还有苗、侗等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风情浓郁。壮族的山歌,瑶族的舞蹈,苗族的节庆和侗族的建筑并称为桂北风情四绝。下面我就先着重介绍一下在我的家乡壮族的一些风俗习惯。 节日风俗 壮族的许多节日风俗与汉族的相同或相近,但有的节日是特有的。广西素有“歌海”之誉。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壮族的山歌也因刘三姐而闻名全国。在我的家乡,每个人都至少会唱一两句山歌。出了著名的“三月三”歌节外,秋天的八月十五和春节期间也会举行聚会唱歌活动。每年11月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地飞歌)也是壮族山歌大展风采的时候。 壮族人崇拜祖先,每逢农历的七月初七至七月十五之间,几乎所有的壮族都举行祭祖活动。杀鸡鸭、做糍粑、敬米酒祭祖,出价的女儿必须拿鸡鸭回来祭祖。 婚姻习俗

壮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婚姻,实行氏族外婚,同家族的人不得通婚。许多地方不禁同性为婚,但在一些地方,壮人视“同姓婚”为“爬灰”,社会予以禁止。在缔婚过程中,舅权的作用是相当突出的,一些地方舅舅的意见甚至起决定作用。因此社会上流行“天山最大是雷公,地上最大是舅公”的俗语。壮族有雷公禁婚的习俗。相传,农历八月至新年二月,天上雷公关门睡大觉,天上地上太平,那是吉利的季节,人们当选在这期间办婚事。若有违者,就会受到雷公的处罚,婚事会办得不顺当,家庭将会欠美满。因此,为了忌讳,这期间一半不相亲,不订婚,不结婚。 壮族青年男女的恋爱方式主要是通过对歌、赶圩等活动进行。同意后,即经过媒人进行说合。解放前,一般是父母之命的包办婚姻;解放后,男女婚姻自由。 居住风俗 壮族人喜欢把村子建在山脚下向阳、通风好的地方。后山和村边栽上树木,规定不得乱砍滥伐,以保持村庄的生活安全。同时禁砍村边树木这也是壮族信仰禁忌。民间认为,山有灵是死伤鬼栖之地,所以特别敬畏,禁止伐树、开荒、造坟,特别是村寨后山,认为是保护村寨安宁的神灵居住之所,绝对禁止砍伐,违者严惩。所以,壮族村寨前后都是森林密布,古木参天,泉水淙淙。 山区的壮族人大多住干栏屋。干栏屋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储粮食;下层堆放各种农具、关养牲畜。这种居俗过去主要是为了防猛兽和防盗贼偷盗牲畜,但现在看来,由于是楼下圈养牲畜,臭气上升,

探讨传统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

探讨传统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 前言 中国的建筑艺术源远流长,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不论是皇家宫阙、豪门庭园还是平凡民居都各领风骚。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在建筑艺术方面的智慧和独树一帜的审美情趣,尤其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更是世界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苑。然而,自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现代的建筑理念湮埋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建筑艺术,许多优秀的传统建筑艺术,特别是少数民族建筑艺术正在慢慢消亡。当代人们对物质的盲目追求和在建筑设计中唯功能主义的设计使传统的许多关于建筑、装饰设计的伟大发明创造将会被挤压、替代,甚至有被吞噬的危险。然而,他们却是现代建筑、现代装饰的母体。因此,如何继承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和改进其不足是摆在我们每个设计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传统民族建筑艺术的精髓和设计理念是未来建筑的母体,而传统民族建筑的不足有待我们去改良和“重构”。本文将就云南壮族民居建筑探讨色彩信息导向观念在壮族民居设计中的运用的诸多问题。 壮族民居属干栏式建筑,屋顶高大急倾,多采用竹、木建造,外形色彩由木本色、黑色、青黑色、蓝色、棕红色和红色等色彩构成。其色彩运用通常同本民族的历史传说和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然而,随着时光流逝,这些色彩的象征意义正逐渐被后人淡忘。因此,重建壮族民居色彩信息向导是当前壮族民居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 壮族传统色彩体系在壮族服饰上最能体现,在壮族聚居的农村,妇女

的服装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壮族服饰主要有蓝、黑、棕三种颜色。用自种自纺的棉纱织出来的布称为“家机”,精厚,质实,耐磨,然后染成蓝、黑或棕色。用大青(一种草木植物),可染成蓝或青色布,用鱼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蓝黑颜色是共同爱好。喜穿长裙短衣,头包青色绣花帕,腰系精致围腰。上衣分对襟和偏襟两种,其中又分有领和无领之别。在以蓝黑为主的底色上,上衣的襟边、下摆和袖口等部位喜欢镶一道宽约一寸的五彩花边,表现出各自巧夺天工的本领和审美的情趣。裙子喜用黑色,也有穿裤子的,女裤脚边分别镶有两道不同花纹图案的花带,其中底边一道宽5寸.另一道宽3寸,多为菱形连续纹样。壮族妇女有佩金戴银的习俗。银饰的式样繁多,其特点是精致小巧,其形态和花纹多取自壮乡的自然景物,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在青黑色的镶边衣服上,配上各种形态的银饰,在黑底的衬托下,银光闪闪,格外明亮。人体的媚态与自然景物的美融为一体,俊秀中透出一种艺术的光泽。 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在传统色彩运用上大都存在共性,不少民族崇尚黑色和蓝色,在服饰上也就以黑、蓝为主调,显得凝重深沉、庄严朴实。但是壮族主要是崇尚蓝色,最为显著的是在所有少数民族中,不管是在蓝色色块、用量上都是最大的。这就更能体现壮族的用色独特、更能体现民族个性。自然,在以蓝为主调的基础上,有的又加上一点色彩鲜艳的花边或如:服饰上采用对比强的色彩运用于人居环境,凭添几分情趣;有的用发亮的黑色料珠,或带上众多的银饰作为装饰,显得华贵高雅。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因素,壮族民居中并

壮族文化与民间风俗

壮族文化与民间习俗 ℅ 一、壮族族源及社会历史的发展 (一)壮族是华南——珠江流域的原住民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现有1700多万人(2001年),其中,92%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余分布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湖南省江华县清塘壮族乡和贵州省从江县的几个壮族乡境内,尚有少部分散居于全国各地,形成大聚居小分散的分布格局。 壮族是一个据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她源于我国南方古代百越族群中的西瓯、骆越部族。“百越”亦称“百粤”,是越族支系众多之意。据《吕氏春秋·恃君览》记载:“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汉书·地理志》说:“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其中,先秦时期分布于华南——珠江流域的是西瓯、骆越部族,秦汉时又有“南蛮”、“蛮越”、“蛮夷”、“蛮僚”、“蛮里”之称。清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说:“僮(壮)即旧越人也。” 实际上,古籍中如《礼记》所说的“南方曰蛮”、《汉书·地理志·南蛮传》等冠以“蛮”字的族类名称,只不过是用音译汉字所记而并非“野蛮”之字义。壮人旧时自称“布蛮”,讲壮话叫“讲蛮”。壮语“蛮”(国际音标ban)含耕作区、居住地、家之意。在与壮族同源的泰语、老挝语中,就保持着“蛮”的原义,“回家”叫“贝蛮”(bai ban)。壮语的“蛮”(ban ),作为地名又写作板、曼、晚、番等近音字,现多指称“乡村”,这是在出现城镇之后的泛称。广州古称“番禺”(ban yon),就是秦末汉初佗建立的以越人为主体的南越国都城。对汉文古籍中作为族称的“蛮×”的误解歧义,应当加以澄清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壮族的先民就以瓯邓、桂国、苍梧、产里、乌浒、俚、僚等名见称于古籍,宋代始在局部地区出现“撞”、“僮”的称谓,明代又有“亻良”、“仲”等类称。这些名称,大都被封建统治者加上反犬(犭)旁予以侮辱和歧视。据明末清初方志记载,当时广西人口的民族比例是“僮(壮)七民(汉)三”。可见“布僮(壮人)”的分布相当广泛,而自清中叶以后至现在,倒过来变成“汉七壮三”了。但到民国时期,孙中山只提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荣”,壮族仍得不到承认。20世纪50年代以前,壮族有布僮、布依、布越、布雅依、布僚、布曼、布傣、布托、布陇、布沙、布央等20多种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调查识别,并遵照本民族的意愿,统一族称为“僮族”。1955年成立桂西僮族自治州,1958年成立广西僮族自治区。因“僮”字一般念作“同”音,为避免把“僮族”误念为“同族”,1955年经周恩来总理提议,改为“壮族”。 自古以来,壮族及其先民就在华南——珠江流域生息繁衍。这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它的西北部是与云贵高原的余脉,北部有五岭山脉横贯,中部的两广丘陵和众多的孤形山脉绵延其间,山岭之间河流纵横,有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左江、右江、邕江、柳江、漓江、桂江、西江并与北江汇聚,形成了珠江水系。珠江流域属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春季多雨,雨热同季,有利于动植物的滋生繁殖及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同时,广西又是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地形地区,溶岩洞穴遍布,从而就为可供原始人类丰富的生活资源和栖息繁衍的优越

壮族文化调查报告(1)

壮族文化调查报告 文章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壮族是少数民族其中之一。壮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多元文化的国家中,由于少数民族往往是弱势民族,因而其文化也就成了主流文化背景下的一种亚文化,又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面对外界的影响,少数民族的文化应得到传承和发扬。关键词:壮族文化、壮族文化传承。 调查统计结果分析:这次问卷调查共调查36人其中壮族人员29人,汉族7人,7人都是生活在壮族聚集地区的人。年龄都在45岁以下并且25岁以下的年轻一代居多,大多数为女性。调查他们对壮族民族文化的认识程度 一、壮族人民对自己本族文化的了解: 对本民族语言、风俗、传统节日、了解情况还是很乐观。超过70%的人熟练掌握或壮族语言,对本民族的风俗,民族节日有较多的了解,这应该使我们欣慰,没有遗忘了自己民族的起源和历史没有遗忘传承壮文化的根。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人认为自己民族还存在一定的民族特色,没有被完全汉化。 二、大多数人认为壮族被汉化的原因主要有: 汉族文化的影响;国家政策的影响;传媒的影响等;几乎没有人认为是因为壮族人不重视自己民族文化才导致被汉化。超过90%的人认为自己还保留着大部分的民族风俗习惯,没有人认为壮族的民族风俗习惯完全被汉化。有超过80%的人非常希望深入了解壮族文话,他们认为壮族文化是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没有人是不想了解的。 三、对于壮族文化风俗的现状被调查者认为: A势力仍然很强大B还有影响C很难判断D正在消逝,这四种情况的人基本相当,没有人认为壮族文化已荡然无存。若要在壮族人群中提高壮语、壮文普及录,调查者认为重点应放在,自治区内学校开设壮族选修课或性趣班;借助电视网络媒体扩大知名度;出版壮文字典、辞典及其其他书籍;通过歌舞等艺术形式扩大影响。壮族人民认为壮族文化要继续传承下去,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政府加大对壮族文化的宣传;学校开设壮族文化课程;壮族人主动传承保护壮族文化;培养对壮族文化的喜爱等。壮族人民认为现今壮族文化的宣传发展应该通过广告宣传、加大壮族文化知名度;对壮族文化进行改良、融合现代流行元素加以宣传;景点开发,带动壮族特色商品经营;深入发掘与研究等。 从调查的情况看,壮族人对自己的文化传承和保护还是值得称赞的。

壮族文化

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最根本的是在于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特质,就成为区别不同民族的主要标志。民族文化与民族同生共源。壮族是珠江流域的土著民族。壮族先民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生产方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显示出民族文化的个性和地域性特征。壮族处于中原与东南亚、华南与西南各省文化交流的交汇处,其文化在保持自主特征的前提下,对外来文化的影响以模仿力和创造力相结合中和融化,使自身的发展充满了生命活力。当壮族先民处于氏族部落时代时,是壮族文化自主发展的时期;当壮族先民西瓯、骆越人从氏族部落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由蒙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时,发生了秦瓯战争,秦始皇统一了岭南,西瓯骆越纳入了统一的祖国版图,自此至民国时期,壮族由自主发展时代转入了在统一的中央政府治理下与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碰撞整合中形成和发展时期,它具有以岭南越人文化为主体的多源结构。 1、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话壮”[va6 cuэη6](壮族)的民族语言文化 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民族文化的活载体,是维系民族存在的重要纽带,也是人们区分不同民族的最明显和最常用的标志之一。壮族是土著民族,壮语与壮族文化同源共生,壮族的文化特征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当中。早在自主发展时期的先秦时代,壮族先民就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语言文化。壮语分南北两大方言,但语音、语法结构、基本词汇大体相同。按照语言谱系树理论模式,把壮语划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但近年来有学者通过对语音系统、基本词汇,词序和构词理据、认知思维方式等语言本质问题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壮语所属的壮侗语集团与汉语缺乏同一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如壮语一般是中心成分在前,修饰成分在后。例如壮族[kai5pou4](鸡公),汉语是“公鸡”;[no6mou1](肉猪),汉语是“猪肉”;[ran2 kou1](家我),汉语是“我家”;[piali3 kon5](走先);汉语是“先走”;等等。这表明壮语与汉语的词序结构逆向反差,认知思维逻辑南辕北辙,两者的关系不是发生学关系,而是接触关系。根据考古发现,在华南——珠江流域商周时代的陶器上就有不少刻划文字符号,说明在自主发展时代,壮族先民就已经试图创造本民族的文字。秦汉以后,随着汉文化的传人和影响,壮族先民转向借用汉字的形、音、义和六书构字法,仿造出本民族的文字即古壮字或称“土俗字”、“方块壮字”。 赖“那”而食的饮食文化 20世纪60年代起,考古工作者就在邕宁、武鸣、横县、扶绥等县沿邕江及其上游左、右江两岸新石器时代早期贝丘遗址中出土了石杵、石磨棒、石磨盘、石锤等加工谷物的工具,在桂林甑皮岩人类洞穴遗址中出土距今9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片。根据遗传学遗料,当时这一地区加工的谷特主要是稻谷。因为麦、粟等是后来传入这一地区的,而根据民族考古学,陶器是适应食用谷物的需要而出现的,这表明壮族地区早在距今9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便开始食用稻米,并发明了与食用稻米有关的杵、磨、锤、陶罐等加工工具和炊煮工具。约成书于春秋时期(前770~前476)的《诗经》中的《大雅?公刘》中有“乃积乃仓,乃为裹粮”,其中的“糇”(又写作“糇”),源于古越族语言,与北方的“粮”同义,是米饭、干粮的意思,至今壮族仍称稻、稻谷、稻米、稻米饭为“糇”[hau4]或“膏”[khau3]。这就说明,壮族先民在远古时代,就懂得将稻米煮熟食用,而且随着稻的传播,这种食用方法也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并被记录于《诗经》之中。壮族和泰族民间都有一句俗语:“[dci2nam4mi2pia1](水里有鱼类),[dci2na2mi2khau3](田里有稻米)。”这就是壮族先民“饭稻羹鱼”、“赖‘那’而食”、以“那”为中心的饮食文化的生动反映。古代,壮族先民适应自然环境,反复地筛选、培育糯稻,并广泛种植,使之成为自己生活中的

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歌曲的文化

广西少数民族民间歌曲的文化 前言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会孕育一方文化。环境可以造就某种文化,文化也可以改变人文环境,而一切文化又都具有其音乐属性。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本文将以广西壮、瑶、侗三个少数民族民歌为例,探讨广西民间歌曲所透露出的文化特质。 民歌 民歌文化是民歌在民俗、历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既充分体现民歌魅力又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研究和经济开发价值的一种文化。民歌是口头文学,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一首首民歌就像一颗颗珍珠,用文化情感将它们串成了一串光彩夺目的“项链”。民歌作为歌唱生活、歌唱劳动、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有艺术形式,在广西经久不衰,每逢节日及重大节庆活动,人们都以唱山歌的方式互相交流,传情达意。 广西是个爱歌、善歌民族聚集的地区,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在这里,人们表现出崇智、重情、向往自由,轻钱财、重人品、鄙权势的价值观。这些特质常常明显地反映在民歌之中。在广西各族的民歌中,主要的是山歌,此外,劳动号子、水歌、渔歌、谣歌、儿歌、酒歌、风俗歌等也非常丰富。同时,广西少数民族众多,而且都有着自己丰厚独特的民歌和自己传统的唱歌节日,如壮族的“三月三”、瑶族的“做娘”、侗族的“会期”、苗族的“赶坡”和“坐妹”、仫佬族的“走坡”、京族的“哈节”等。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音乐汇成,使得广西“歌海”之誉广传天下。 一、壮族民歌。 壮族被称作是“能歌善唱的民族”。壮族人民自古以来就以善歌著称,他们往往遇事即歌,以歌述志,以歌传情,蔚成风气。春秋时代壮族先民就有以歌代言的“越人歌”。这里的人们从降生人间即开始聆听摇篮曲,直至结束生命而为其演唱哭丧歌为止,一生可以说都是在歌声中度过的。壮族人民大都喜欢听民歌、学唱民歌,不仅是因为他们可以从民歌中了解本民族的生存、发展的历史,学习和体验本民族的祖先布洛陀这位“无事不知晓的老人”和“歌仙”刘三姐的斗争意志和生存智慧,而且他们认为“饭养身,歌养心”,唱歌本身就是一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当作审美对象的活动,是一种善于体验生存意志和情感,善于享受生命快乐的一

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与广西社会调查报告汇编

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与广西社会调查报告 汇编 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 这是一份来自崇左市政协调研组的调研结果报告。主要分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我市壮族歌圩文化的历史、规模、特点及社会功能 1. 我市壮族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它是以对歌为主体的民俗活动。在我市境内,有称“歌坡”“侬 垌”“陇峒”“富坡”“旦圩” “巷单”等多种称呼。我市的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在以宁明花山岩画为代表的左江岩画中,就以粗犷有力、朴素生动的笔调,表现了先秦壮族人民聚会欢歌狂舞庆祝胜利的热烈场面。我市壮族歌圩习俗的汉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其中,清道光年间龙州举人黎中产就写有“岁岁歌圩四月中,聚欢白叟与黄童”的诗句。每年春秋两季是我市壮族歌圩最盛行的时节,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于山脚、水边,或汇合于城厢村寨,或簇拥于指定的会场,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随着歌圩文化的流传、演变,壮族歌圩成为壮族人们相互接触、交流思想、传播知识、增进友谊的娱乐场所。 2. 我市壮族歌圩数量多、规模大且分布广。

我市是壮族聚居区,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8.38%,是广西壮族人口最集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人称“中国壮都”。自古以来,我市壮族人民素以善唱山歌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歌的海洋”、“山歌的故乡”。各地有各种不同形式的“歌圩”流传,数量多、规模大且分布广。下面是调研组了解到的我市XX年壮族歌圩情况的数据,列表如下: 从统计表看,全市共有各类歌圩点349个,分布在全市的57个乡镇254个(社区)屯,可谓壮乡到处有歌圩。歌圩的活动时间主要在每年1—4月份新春季节和8—10月秋收季节。活动规模在1000人以下的占38.6%,1000—10000人的约占57%,10000人以上的约占4%。大新县下雷霜降歌圩、天等县向都霜降歌圩、宁明县纳利坡花炮节、龙州县伏波诞、江州区左州金山节、壶关歌坡等均超过3万人。 3. 我市壮族歌圩活动丰富、民族特色鲜明。 一是歌圩中“传歌择偶、绣球传情”最具壮族文化魅力。原生态的歌圩中最热烈、最吸引的是对唱山歌、抛绣球活动。姑娘小伙们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开展情歌对唱,以歌谈情、挑选意中人,最后姑娘们把绣球抛向她看中的小伙子,如果他中意,便能把礼品绑在绣球上,抛还女方,五颜六色的绣球来回飞舞,这是我市歌圩中最有诗意、最具魅力的活动。 二是歌圩中饱含丰富情感的山歌对唱,美妙动听,耐人寻味。山歌调虽然是基本固定的,但它能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演唱方法为独唱、重唱、领唱、合唱等方式,无论是支声式、和声式或者复调式,都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其中,高亢激昂的大新高腔山歌、多情浪漫的宁明明江山歌、朗朗上口的天等西部山歌、神奇飘逸的龙州山歌等

广西传统节日

春社节农历二月初二杀鸡鸭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歌圩节农历三月三 日壮族传统歌节,男女老少在这天对歌。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人们用苇叶把糯米包成羊角粽,在邕江举行龙舟赛,分男女组对阵,胜者可得一头烤猪作奖赏。 新节农历六月初六 乡间人家把新米做成米粉,叫“吃新”。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乡村杀鸡鸭过节,用纸糊成冥府的钱物祭祖。王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三 乡村各家打扫一年积下的灰尘,并备酒肉祭送“ 王爷” 防城港 - 节日 京族哈节农历六月初十 居住在防城港市万尾、巫头、山心三岛的京族,世代沐浴着南海波涛的洗礼,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京族人民历来重视与喜爱歌唱,最隆重的节日就是“哈节”(也叫“唱哈节”),在京族语言中,“哈”有“唱歌”和“吃”的意思,因此人们就在哈节进行祭祀神灵祖先、“唱哈”跳舞和品尝风味食品等活动,历时三天,通宵达旦,歌舞不息。 京族唱哈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位美丽的仙女来到京族渔村,不但传歌授舞,还施展妙手回春之术治病救人,送医赠药,深受京族人民的爱戴,后人便建起一座“哈亭”,每年一次在哈亭里以唱歌的形式来纪念她,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京族的传统节日“哈节”。 中越边境旅游节每年10月28日至30日 在中越边境防城港东兴市举办的“中越边境旅游节”,由中越两国共同举办,节日期间推出中越两国青年在中越边界北仑河上对歌和文艺演出以及越南风情游等,集中体现了防城港市“上山下海又出国”的边境旅游特色。 钦州 - 节日 跳岭头节每年中秋节前后十天 钦州一带壮族、汉族民间传统节庆习俗。多在中秋节前后十余天内举行,个别地方在农历三月或十月间,因其活动多在村边岭上举行而得名。节日期间有祭祀祖先、跳师公戏、武术表演等节目,热闹非凡,是当地仅次于春节的节庆活动。 国际海豚旅游节每年10月国庆期间 “国际海豚旅游节”主要在风光旖旎的三娘湾景区进行,这里聚集了大量珍稀的中华白海豚,旅游节期间开展出海觅海豚、海豚奇观抢拍、婴儿沙滩爬行比赛、海钓比赛、花灯展、沙滩自行车比赛、果汁竞赛等旅游活动,是钦州最引以为傲的旅游节日之一。 贵港 - 节日 荔枝节荔枝成熟时节 荔枝之乡麻垌每年荔枝成熟时节,亲戚朋友登门祝贺,主人以荔枝款待,客归,主人又以荔枝馈赠。近年,市政府也举办过荔枝节,在市区的街道旁设有摆放荔枝的一个个棚子,可以免费品尝和购买。 鱼花节农历三月二十日、七月二十日 石咀镇的必岭、平安等村,一年两次。据说当地人因得李五公教会养鱼花(鱼苗)而致富,所以建庙奉五公为“鱼花神”,每年渔讯期前的农历三月二十日备酒肉祭拜,并于庙前搭棚唱戏,祈祷鱼花丰收,用“鱼花宴”款待宾客。农历七月二十日渔讯期结束,再拜鱼花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