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于客家的文化沃土(作家读作家)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2025届深圳市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11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来,影视作品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
2023年初,电视剧《狂飙》热播,江门作为拍摄地迅速“出圈”。
电视剧《繁花》播出后,上海黄河路成为剧迷们追捧的热门景点。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又将新疆北部城市阿勒泰展现于公众视野。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影视作品对城市形象和文化推广的重要性,纷纷加大对影视创作的支持力度。
这种“双向奔赴”的态势,对推动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一座城成就一部剧,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光明日报》2024年6月19日)材料二:“古城,变没变?”面对笔者的问题,常年从事文保工作的方楚兰答得直接:“格局一直没变。
”潮州是从历史中走来的古城。
站在城墙上望去,韩江、韩山立于前,“850多岁”的广济桥横卧江面,老城内街巷纵横,一条牌坊街成为古城文旅特色区的“中轴线”……高处有城楼城墙,近处有江水古桥,内里有小巷老厝,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自外而内,古城格局充满了“立体感”,尽显魅力。
漫步广济桥,上面的部分亭台楼阁被开辟为潮州非遗展室,非遗传承人在室外开展常态化演示,增强与市民游客的互动。
62岁的郭金耀生于斯长于斯,见证了古城的点滴变化。
在他看来,牌坊街的每一个牌坊都有故事,讲好文化故事能让游客感受深厚底蕴。
文化根脉的跳动是实现活化利用的驱动力。
一座城、一条街,要促进文旅发展、商业繁荣,就必须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让更多人知道文化的根、感受文化的脉。
“晚上没事了,沿着古城走一走,真是有灵气!”茶入盖碗,沸水冲泡,郭金耀一边展示潮州工夫茶,一边笑谈日常生活。
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让传承千年的文化浸润在城市肌理中,如此,古城定会绽放新光彩,持续“潮”起来。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文化元素的相融性探讨摘要城市是有文化性的,城市历史赋予了城市文化基本的底色,形成城市文化的积淀。
文化元素不仅包括各城市独具特色的建筑形态状况,更包含了人们所形成的独特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
城市公共空间扎根于丰富的文化沃土之中,呈现千姿百态的变化。
本文试把民族文化元素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相融合,突显城市个性,提高城市魅力。
关键词:公共空间文化元素相融性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日益加快,城市消费人口的剧增以及市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居住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各大城市都不乏大型公园、大型广场,但是这种泛政治化的政府政纪的表征工程,并没有增添城市的文化感染力,也没有突显城市个性及其文化底蕴。
融合民族元素,延续民族文脉是创建城市个性,增强城市认同感的唯一途径。
1、公共空间的概念城市公共空间从狭义上讲是指能够提供给公众,进行一定社会活动的公共空间,包括城市中的街道、广场、公园、游园绿地、滨水绿地等,具有景观、宗教、商业、社区、交通、休闲性活动等功能。
概括的讲,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促进社会生活事件发生的社会活动场所。
2、当前发展现状城市活动日益密集,而那些优秀的城市遗产和宜人的生活环境却迅速减少。
历史传承的文化风貌在流失,文化魅力在锐减,文化积淀在消融。
在快速城市化匆忙的建设中,只强调坚守商业建筑退红线、只强调强化道路快速交通功能,使许多城市的公共空间形式单一、似曾相识、没有个性,缺乏应有的特色和生活氛围,现代城市过度商业化的千篇一律,生活在里面的人们如同生活在水泥筑成的孤岛上。
3、城市文化当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城市是真正的文化中心。
”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把文化定义为包含有显型和隐型两方面式样的体系。
其中显型式样为文化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文化的隐型式样则是影响、决定显型式样的思想、观念、模式等,是显型文化的动因起源。
2025届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影视作品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
2023年初,电视剧《狂飙》热播,江门作为拍摄地迅速“出圈”。
电视剧《繁花》播出后,上海黄河路成为剧迷们追捧的热门景点。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又将新疆北部城市阿勒泰展现于公众视野。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
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影视作品对城市形象和文化推广的重要性,纷纷加大对影视创作的支持力度。
这种“双向奔赴”的态势,对推动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一座城成就一部剧,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光明日报》2024年6月19日)材料二:“古城,变没变?”面对笔者的问题,常年从事文保工作的方楚兰答得直接:“格局一直没变。
”潮州是从历史中走来的古城。
站在城墙上望去,韩江、韩山立于前,“850多岁”的广济桥横卧江面,老城内街巷纵横,一条牌坊街成为古城文旅特色区的“中轴线”……高处有城楼城墙,近处有江水古桥,内里有小巷老厝,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自外而内,古城格局充满了“立体感”,尽显魅力。
漫步广济桥,上面的部分亭台楼阁被开辟为潮州非遗展室,非遗传承人在室外开展常态化演示,增强与市民游客的互动。
62岁的郭金耀生于斯长于斯,见证了古城的点滴变化。
在他看来,牌坊街的每一个牌坊都有故事,讲好文化故事能让游客感受深厚底蕴。
文化根脉的跳动是实现活化利用的驱动力。
一座城、一条街,要促进文旅发展、商业繁荣,就必须做好文化这篇大文章,让更多人知道文化的根、感受文化的脉。
“晚上没事了,沿着古城走一走,真是有灵气!”茶入盖碗,沸水冲泡,郭金耀一边展示潮州工夫茶,一边笑谈日常生活。
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让传承千年的文化浸润在城市肌理中,如此,古城定会绽放新光彩,持续“潮”起来。
(摘编自李洪兴《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的“原汁原味”》《人民日报》2024年6月18日)材料三:灯光渐暗,音乐渐起,江西南昌方言传承基地——贵林社老茶馆里座无虚席。
2014凤岗新年音乐会主持稿开场:【两位老师分别牵着一大一小学生从舞台左右两边上台】师1:尊敬的各位领导师2:尊敬的各位来宾学生12合(高年级):敬爱的老师们学生34合(低年级:亲爱的同学们师生齐合:大家下午好师1:满载成功与收获的2013年即将挥手向我们告别师2:充满希望与挑战的2014年正微笑着向我们走来。
学生1: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凤岗镇公民办学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旧貌换新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生2:在过去的一年里,凤岗镇公民办学校在宣传教育文体局领导的带领下,锐意进取,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辉煌成绩。
生3:回首过去,硕果累累,我们热情奔放生4:展望未来,前景灿烂,我们激情满怀。
生1:凤岗给了我们一个展示的舞台,在竞争中我们学习,我们成长:在凤岗镇艺术的氛围中我们欣赏,我们赞叹生2:今天,你将在歌声荡漾、舞姿翻飞、管乐悠扬的激情互动中,欣赏到我们各个学校的多才多艺,生3:今天,你将在舞台上看到我们凤岗镇师生的风采,师生同乐,师生同庆,也能感受到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大力支持。
生4:出席今天演出现场的领导有:--- ----师1: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的光临。
师2 :首先请张委员为我们作新年致辞……师1:感谢长委员的新年致辞师2:学校成绩的取得首先得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XX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XX讲话!师1:谢谢XX的精彩讲话,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
师2: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生12:敬爱的老师们、同学们齐:凤岗镇2014年教育系统新年音乐会现在开始!第一个节目师1: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生1:展望2014,我们心潮澎湃师1: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生1:老师,你看,东莞理工学院的打击乐队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说,要用激昂的音乐表达新年的喜悦和对祖国的祝福呢师:事不宜迟,请欣赏东莞理工学院打击乐队为我们带来激情四溢的《鼓动中国》,掌声有请。
☆打支山歌过横排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过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歌曲《打只山歌过横排》和“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及其内涵,深对学生加兴国山歌的热爱。
2:能力与方法:引导学生用优美豪放的声音演唱《打只山歌过横排》,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创作、表现“兴国山歌”,进而表现、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创作“兴国山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品味客家人的生活气息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音乐这门课程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音乐知识,音乐鉴赏能力也有所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将以引导为主,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感受体验,创作表现兴国山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有感情、优美豪放的声音去演唱歌曲,采用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创作、表现“兴国山歌”,进而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
教学难点:唱好歌头“哎呀嘞——哎”,掌握歌曲中的装饰音和弱位起唱拍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特点、风格。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打支山歌过横排带着问题聆听歌曲《苏区干部好作风》(听听是什么题材的歌曲,其演唱形式是怎样的?)介绍山歌引出兴国山歌“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简介兴国山歌是流行于以江西省兴国县为中心延及赣、粤、闽、桂数省的客家民歌. “兴国山歌”历史悠久,有自唐宋流传到至今的说法。
中原的古风遗韵和当地土著文化的融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兴国山歌。
兴国山歌以独特的民间风格,灵活的形式,多变的手法,生动的语言,优美的音乐旋律,深远的影响,扎根于人民之中,历千百年而不衰,成为我国民间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
兴国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
所以,“兴国山歌”闻名遐迩,素有“山歌之乡”的称誉。
2006年5月20日,兴国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讲授】学唱歌曲学唱兴国山歌《打只山歌过横排》(幻灯显示歌曲)1.聆听兴国山歌并分组分析作品(可从调式、旋律、歌词、歌曲情绪等方面分析)2.带入客家方言读歌词并理解歌词意义。
福建旅游导游词福建的民族组成比较单一,汉族占总人口的97.84%,畲族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还有少量回族、满族等。
今天为大家带来福建旅游导游词。
福建旅游导游词篇1 大家好!首先我欢迎各位来泉州参观、考察。
泉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早在唐宋时期,泉州就被誉为东方的重要通商港口,世界各国的商人、学者、传教士纷至踏来,因此给泉州留下了许多极为珍贵的历史宗教遗迹和古典建筑。
在泉州就并存着七种宗教,分别是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婆罗门教、摩尼教等,这在世界上是极为罕见的,所以泉州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同时泉州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些都证明了当时泉州港经济的发达,社会的繁荣。
今天我们第一站要参观的是泉州伟大的古建筑洛阳桥。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
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
它是当时广东、福建进京城的必经之路。
讲到这里也许各位来宾会提出疑问,洛阳桥应该在河南洛阳,此桥为何取名洛阳桥呢?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带居住着夷民主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战争爆发,所以造成大量的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现在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闽南语,这些中原人士,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他们来到了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象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此桥也因此而命名。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洛阳江畔的洛阳桥头。
我们面前的这座桥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洛阳桥。
当时洛阳江水阔五里,波涛滚滚。
人们往返只能靠渡船过渡,每逢大风海潮,常常连人带船翻入江中,所以主人为了祈求万无一失地平安过渡,就把这个渡口称为万安渡,桥也因此称之为万安桥。
据《泉州府志》记载,旧万安渡是北宋庆历初郡人李宠甃石作浮桥,后由郡守蔡襄主持改建成石桥。
文化生活课时检测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1.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举世无双,强劲的文化传统传衍不息,拥有着辉煌的文化发展历程。
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殷周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②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诞生时期③秦的统一促进了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④汉代儒家学说成为古代中华文化的“强势文化”⑤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高度发展期,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期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2.有一首歌唱道:“最爱写的字是方块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它。
”“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
关于汉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是中华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②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它是中华文化的载体④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中华世纪坛序中“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
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 ) A.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征 B.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特征C.神秘莫测、至高无上的特征 D.一脉相承、求同存异的特征4.从远古到近代,从昆曲到京剧,从吟诵《论语》到热唱《我和你》,从“四大发明”到“辉煌时代”……凸显“中国元素”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①源远流长②博大精深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④潜移默化,深远持久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中国有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
这主要说明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 B.具有包容性 C.具有民族性 D.具有地域性6.中国人的饮食有“东辣、西酸、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异反映出中华文化的( )A.差异性 B.民族性 C.地域性 D.包容性7.11世纪中叶,中国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人类的文化信息传播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扎根于客家的文化沃土(作家读作家)
作者:黄发有
来源:《福建文学》2016年第04期
认识迎春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第一次见到他就觉得特别的亲切,他为人朴实、厚道,
话不多但总能说到点子上。记得他曾经陪我到上杭县城的阳明门码头,门外有一棵根深叶茂的
大榕树。迎春的做人风格,让我联想到客家山间的那些树木,耐得住寂寞,总是将根深深地扎
进脚下贫瘠的土地,承受着风霜雨雪的考验,然后慢慢地开花结果。
迎春的文学创作起步并不早,却因为有丰厚的生活经验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厚积薄发,自
成一格。1992年从长汀师范毕业后,迎春被分配回老家太拔任小学老师,面对青春期的苦闷
和现实的无奈,他在教学之余继续着读书时的梦想,通过写诗和散文来宣泄内心的情绪,寻找
精神的寄托。1999年,他参加县里公开选拔记者的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县委报道组录
用,担任记者和新创办的《上杭报》副刊编辑。进入县城后,他开始自觉地进行文学创作,诗
歌和散文成为主攻方向。2004年,《福建日报》的“武夷山下”副刊开辟“新人新作”专栏,一个
月推出一位新人,他作为12月的新人被重点推荐,连续发表了一组红土地题材的散文,并获
得首届新人新作评选的新人奖,散文《历史飞翔的高度》获一等奖。2005年,他的长诗《生
命的高度》入选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是福建省第一部入选该项目的作品,于2006年由文
化艺术出版社出版。2007年,以他为主笔的旅游散文集《品味上杭》由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出版,记得我还受邀为这本书写了一篇序言。
迎春在文学创作方面是多面手,进入新世纪以后,他逐渐将写作重点转移到小说创作领
域。2010年6月,他的短篇小说《枪》作为短篇头条发表在《福建文学》上,这是他的小说
第一次公开发表。此后在《福建文学》《山花》《滇池》等杂志陆续发表了十来篇小说。2014
年12月,他的中篇小说《大名府》在《山花》头条发表。这篇关注传统文化衰落的小说获得
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先后获得福建省第29届优秀文学作品奖暨第11届陈明玉文学奖二等
奖、龙岩市首届文艺“山茶花”奖一等奖。阅读《大名府》,于我而言颇有他乡遇故知的味道。
由于一直关注客家文化,我对客家地区的木偶戏、汉剧比较熟悉,至于傀儡戏《大名府》,我
小的时候看过多次,记得我还写过一首诗歌《乡村木偶》和一篇散文《活着的木偶》。作品中
的拆迁事件,其实也有迹可循。迎春在创作这篇小说时,在化用现实经验的基础上,寄托了他
个人对正在流失的传统文化的一种内在的热忱和向往,其中也传达了欲说还休的文化忧思。
迎春的中篇小说新作《百发百中》讲述了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我” 的舅舅杨德发是一个
百发百中的猎手,竟然在和朋友张百万、蓝六手一起打猎时丢了性命。一开始大家都认为只是
意外的误杀,因此舅妈只为了赔偿金的数额去和张百万较劲。随着叙述的发展,底牌才被慢慢
地翻出来,原来张百万为了赖账而故意杀人。小说有较强的可读性,在字里行间依稀有侦探小
说的笔法。当然,迎春追求的目标显然不仅仅是好看,他通过这则故事,要重点揭示的是商业
利益对传统文化、道德的瓦解,唯利是图的行为方式使得人性被异化、被扭曲。为了利益,夫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妻、亲戚、朋友之间都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不再相互信任,而是利用别人的信任来欺骗对
方。在金钱和诚信的较量中,诚信要么被当成待价而沽的货物,要么被弃若敝屣。
正如迎春自己所言,他的小说关注的是他自己生长的这片土地,都是以闽西为背景的写
作,关注传统与现代的割裂,描述人在转型社会中的命运,期待能在写作中构建自己的写作根
据地和精神的故乡。对于已经四十来岁的迎春来说,他不算年轻,在文坛也并不显赫,但作为
一个坚守在基层的作家而言,他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他付出了很多,他无怨无悔,文学
的火光一直照亮着他前行的道路,使他在纷繁的世俗里保持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心境,能够勇敢
地前行。
《大名府》和《百发百中》各具特色,塑造的人物有鲜明的个性,叙事也比较圆熟。但就
个人趣味而言,我更喜欢《大名府》。迎春进入小说创作领域的时间并不长,成绩斐然,我想
他只要坚持探索,一定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对于迎春以后的写作,我充满期待。我以为他
首先要继续发挥个人的优势,将根系更深地扎进他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文化沃土,尤其是对客
家文化进行独到的审美开掘。其次,他要更加自觉地开阔自己的视野,超越故乡四周的群山的
阻挡,也就是说不能就事论事,必须以一种外在于故乡的视野来批判性地审视这片土地。譬如
关于客家题材的写作,基层作者总是习惯于歌功颂德,无法直面其内在的矛盾和困惑。作为一
个具有独立性的作家,必须正视其丰富性、复杂性和矛盾性。再次,他多年从事基层报道的经
历,这种经验一方面是他的精神财富,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文学和宣传、新闻
毕竟有所差别,他应该更加自觉地开拓一个独立的文学空间。最后,要在基层坚守一种文学理
想,我想迎春难免会感到孤独,但是,他不能急于摆脱这种孤独,他必须承受这种孤独,并学
会享受这种孤独。
责任编辑 石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