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安全用药及护理1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63
授课教师:林晓鸿林某,男性,70岁,确诊高血压10年,糖尿病5年,前列腺增生1年。
定期服用贝那普利、螺内酯降压,血压波动在120~140/85~95mmHg;服用格列齐特降血糖,血糖波动在6~8mmol/L。
3天前回乡省亲,自行改螺内酯为氢氯噻嗪联合贝那普利降压。
1天前出现烦渴、多尿,并逐渐出现反应减慢,2小时前出现呼之不应。
患者平时因失眠常服用地西泮等镇静药,还喜服用维生素C、西洋参等非处方药品。
(1) 患者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是什么?(2) 出现该不良反应主要原因有哪些?(3) 护士应如何加强患者的药疗健康指导?目录一老年人药物代谢和药效学二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三老年人的用药原则四老年人安全用药的护理一老年人药物代谢和药效学一、老年人药物代谢特点1.吸收2.分布3.代谢4.排泄(一)药物的吸收l 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转运至血液的过程。
l 静脉给药无吸收过程。
l 口服给药存在首关消除。
(一)药物的吸收ü 胃酸分泌减少导致胃液pH升高 → 弱酸性药物ü 胃排空速度减慢 → 吸收延缓 → 肠溶片ü 肠蠕动减慢、活动减少 → 药物吸收增加ü 胃肠道血流量减少 → 药物吸收速度减慢ü 肝血流量减少 → 首关消除减弱,血液浓度升高(二)药物的分布l 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及体液转运的过程。
(二)药物的分布1. 机体组成成分的改变① 细胞内液减少 → 水溶性药物在血液中分布更多② 脂肪组织增加 → 脂溶性药物在组织中分布更多③ 血浆蛋白减少 →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解离相对增多分析:抗凝药华法林与血浆蛋白结合减少,抗凝作用会增强还是减弱?(二)药物的分布2.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 → 多种药争竞性置换(三)药物的代谢l 药物的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变化。
l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
(三)药物的代谢ü 肝血流量和肝细胞减少约40%~65%,肝脏微粒体酶系统活性下降 → 药物代谢减慢65% → 药物半衰期延长 → 易蓄积中毒ü 测评指标:①血药浓度②半衰期(四)药物的排泄ü 药物的排泄是指药物经过吸收、分布、代谢之后,以药物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通过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