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栅与格栅槽的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29
格栅的设计计算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格栅的设计计算(1)栅条的间隙数nmax Q n ehv =式中 Qmax ——最大设计流量,m 3/sα——格栅倾角,度,取α=600h ——栅前水深,m ,取h=0.4me ——栅条间隙,m ,取e=0.02mn ——栅条间隙数,个v ——过栅流速,m/s ,取v=1.0m/s格栅设两组,按两组同时工作设计,一格停用,一格工作校核。
则:max 230.02*0.4*1.0Q n ehv ==≈个(2)栅槽宽度B栅槽宽度一般比格栅宽米,取米。
设栅条宽度S=10mm则栅槽宽度(1)B S n bn =-+0.01*(231)0.02*230.68m =-+≈(3)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10h h k =20sin 2v h g ξα= 43()s b ξβ=式中 1h ——过栅水头损失,m0h ——计算水头损失,mg ——重力加速度,2/m sk ——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大的倍数,一般采用k=3ξ——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43()s eξβ=,当为矩形断面时,β=。
24103()sin 2s v h h k k b gβα== 20430.01 1.02.42*()sin 60*30.022*9.8= 0.13m =(4)栅后槽总高度H设栅前渠道超高20.3h m =120.40.130.30.83H h h h m =++=++=(5)栅槽总长度L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L 1,设进水渠宽B 1=,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α1=200,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s 。
11010.680.450.362tan 2tan 20B B L m α--==≈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2L120.360.1822L L m ==≈ 112 1.00.5tan H L L L α=++++ 式中 1H 为栅前渠道深,12H h h =+00.40.30.360.180.5 1.0tan 60L +=++++2.44m =(6)每日栅渣量W max 1864001000ZQ W W K =式中 W ——每日栅渣量3/m d 1W ——栅渣量(333/10m m 污水)取,粗格栅用小值,细格栅用大值,中格栅用中值Z K ——生活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 386400*0.2*0.050.6/1000*1.5W m d ==。
立面格栅设计方案
立面格栅设计是建筑立面设计的重要部分,它在保护建筑内部设备和装饰的同时,也起到美化建筑外观、调节室内采光和通风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立面格栅设计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该建筑的整体风格和定位。
根据建筑的功能和风格,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格栅形式。
比如,对于现代风格的建筑,可以选择金属材质的格栅,如铝合金格栅;对于复古风格的建筑,可以选择木材格栅。
此外,可以根据建筑的定位选择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的格栅形式。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格栅的尺寸和布局。
格栅的尺寸应与建筑立面的比例相协调,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符合美学原则。
格栅的布局可以根据建筑的功能和立面的形状进行设计,可以选择水平布局、垂直布局或斜向布局等不同的形式。
在布局中需要注意格栅之间的间距,以保证通风和采光效果。
另外,格栅的形式也是设计的重点。
可以选择不同的格栅形式,如平面格栅、波浪状格栅、菱形格栅等,以增加建筑的立体感和艺术性。
格栅可以是统一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化的形式,根据建筑的需要进行设计。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格栅的颜色和材质处理。
颜色可以根据建筑整体风格和设计意图进行选择,可以选择与建筑主体颜色相协调的颜色,也可以选择对比的颜色以突出格栅的特点。
材质方面,可以根据经济性、耐久性和美观性来选择不同的材质,如铝合金、不锈钢、玻璃等,以满足建筑的功能和美学要求。
总之,立面格栅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建筑的功能、风格、尺寸、布局、形式、颜色和材质等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搭配,可以使建筑的立面更加美观、实用和舒适。
环科0801 陈得者 0101格栅设计与选型格栅的工艺参数:过栅流速:v=~s栅前水深:h=安装角度:a=45~75°格栅间隙b:一般15~30mm,最大为40 mm栅条宽度bs:细格栅 3~10mm 中格栅 10~40mm 粗格栅 50~100mm进水渠宽:B1= 渐宽部分展开角度a1=20°栅前渠道超高h2=已知:由于流量非常大,为防止垃圾堵塞格栅,达到去除粗大物质、保护处理厂的机械设备的目的,故选用一粗一细两个格栅。
主要设计参数:粗格栅1.栅条的间隙数n取栅前水深h= 过栅流速v=s 间隙宽度b= 安装角度a=60°Q=50000m3/d= m3/s=579L/s总变化系数根据流量Q=579L/s,查下表内插得Kz=污水平均日流量(L/s)5154070100200500≥1000总变化系数KzQmax==×s= m3/sn=Qmax×sinab×h×v=错误!= 取n=672.栅槽宽度B取栅条宽bs=B=bs(n-1)+b×n=×(67-1)+×67=4m 3.进水渠道至栅槽渐宽部分长l1进水渠宽B1= 渐宽部分展开角度a1=20°l1=B-B12tga1=错误!=4.栅槽至出水渠道间渐缩部分长l2l2=l12=5.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1选用锐边矩形栅条断面由上表可知公式为ζ=β(bsb)4/3 β=水头增大系数k=3h 1=kh=kζv22gsina=kβ(bsb)4/3v22gsina =3××(错误!)4/3×错误!×sin60°=6.栅后槽总高度H取栅前渠道超高h2= H=h+h1+h2=++= 7.栅槽总长度LL=l1+l2+++H1tga=++++错误!=8.每日栅渣量W①当栅条间距为16~25mm时,栅渣截留量为~103m3污水。
格栅的设计
B=S(n-1)+b*n
B:格格栅槽宽度,m;
S:格栅条数,m;
b:格栅净间隙格,m;
n:栅间隙数,m;
n=Qmax sinα
bhv
Qmax:最大设计流量,m3/s;
b:格栅间隙,m;
h:删前水深,m;
v:污水流经格栅的速度,一般取0.6~1.0m/s;
α:格栅安装倾角,();60~70
格栅的间隙数量n确定以后,则格栅框架的删条数目为n-1.
过删的水头损失
h2=k*h0
h0=ξv2sinα
2g
h2:过删水头损失,m;
h0:计算水头损失,m;
ξ:阻力系数,其值与山条的断面几何形状有关,
g:重力加速度,取9.81m/s2;
k:系数,格栅受污染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采用k=3
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般为0.08~0.15m,为避免格栅前涌水,故将删后槽底下降h2作为补偿,
删后槽总高度H=h+h1+h2
h:删前水深,m;
h1:格栅前渠道超高,一般取h1=0.3m;
h2:格栅的水头损失,
格栅的总高度L=L1+L2+0.5+1.0+H1
tanα
L1: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长度,
L2:格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宽部位的长度,
H1:格栅前槽高,m。
土工格栅铺设施工方案
土工格栅是一种用于土壤保护和抗冲刷的工程材料,其铺设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清理铺设区域,移除杂草、碎石等杂物,并确保地面平整。
同时,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格栅的类型、尺寸和数量。
2. 布线定位:根据设计要求和标高要求,在地面上进行布线,并使用标杆或标记物来标出格栅的位置和铺设方向。
3. 开挖沟槽:在格栅的铺设位置处开挖适当深度和宽度的沟槽,沟槽的尺寸应根据格栅的尺寸来确定。
沟槽应保持水平,并且底部应平整。
4. 清理沟槽:清除沟槽中的杂物和泥土,并修整沟槽底部和两侧的边坡,以确保格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5. 安装格栅:将格栅逐块安装到沟槽中,并确保格栅的连接处紧密贴合,避免出现空隙。
格栅的安装应按照标线的方向进行,并且格栅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
6. 固定格栅:将格栅固定在沟槽中,可以采用钢钉、螺栓等方式进行固定。
固定应牢固可靠,以确保格栅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移动或松动。
7. 整平沟槽:在完成格栅的铺设后,应对沟槽进行整平处理,
确保沟槽底部和两侧的边坡与格栅平齐。
8. 检查验收:最后,对铺设完成的土工格栅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格栅的铺设质量和效果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土工格栅铺设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格栅类型和尺寸,以达到预期的土壤保护和抗冲刷效果。
1 绪论1.1格栅的作用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格栅柜和清渣耙三部分组成,安装在污水渠道上,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或污水处理厂的端部。
格栅主要作用是将污水中的大块污染物拦截出来,否则这些大块污染物将堵塞后续单元的机泵或工艺管线。
格栅上的拦截物成为栅渣,其中包括十种杂物,大至腐尸,小至树杈、木料、塑料袋、破布条、碎砖石块、瓶盖、尼龙绳等均能在栅渣中发现[1]。
1.2格栅的种类格栅按不同的方法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格栅条间距的大小不同,格栅分为细格栅、中格栅和粗格栅3类,其栅条间距分别为4~10mm,15~25mm和大于40mm。
按清渣方式不同,格栅分为人工除渣格栅和机械除渣格栅两种。
人工清渣主要是粗格栅。
按栅耙的位置不同,格栅分为前清渣式格栅和后清渣式格栅。
前清渣式格栅要顺水流清渣,后清渣式格栅要逆水流清渣。
按形状不同,格栅分为平面格栅和曲面格栅。
平面格栅在实际工程中使用较多。
按构造特点不同,格栅分为抓扒格栅、循环式格栅、弧形格栅、回转式格栅、转鼓式格栅和阶梯式格栅[2]。
1.3格栅的工艺参数影响格栅作用有栅距、过栅流速和水头损失三个工艺参数。
1.3.1栅距栅距即在相邻两根栅条间的距离。
栅距大于40mm的为粗格栅,栅距在20~40mm之间的为中格栅,栅距小于20mm的为细格栅。
一般情况下,粗格栅拦截的栅渣并不太多,只有一些非常大的污染物,但它能有效地保护中格栅的正常运行。
中格栅对栅渣的拦截发挥主要作用,绝大部分栅渣将在中格栅被拦截下来,细格栅将进一步拦截剩余的栅渣。
1.3.2过栅流速污水在栅前渠道内的流速一般控制在0.4—0.8m/s,经过格栅的流速一般控制在0.6—1.0m/s。
过栅流速不能太大,否则将把本该拦截下来的软性栅渣冲走。
同时,过栅流速也不能太小。
如果过栅流速低于0.6m/s,栅前渠道内的流速将有可能低于0.4m/s,污水中粒径较大的砂粒将有可能在栅前渠道内沉积。
1.3.3水头损失污水过栅水头损失与过栅流速有关,一般在0.2—0.5m之间。
例题1 格栅的计算平均时流量310000/Q m d =求得变化系数6.1=Kz (1) 粗格栅①栅前条间隙数n :设栅前水深m h 3.0=,过栅流速s m v /6.0=, 栅条间隙宽度m b 02.0=,格栅倾角70=α②栅槽宽度:设栅条宽度m s 01.0=,③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设进水渠道宽m B 35.11=,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 201=α(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s m /50.0), ④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⑤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⑥栅后槽总高度: 设栅前渠道超高m h 3.02= ⑦栅槽总长度:⑧每日栅渣量:在格栅间隙mm 20的情况下,设栅渣量为每31000m 污水33310/07.0m m ,个平均时流量s L s m d m Q /116/116.0/1000033===求得变化系数6.1=Kz 最大时流量s m s L Q Kz Q /186.0/6.1851166.1max 3==⨯=⨯=(1) 粗格栅 ①栅前条间隙数:设栅前水深m h 3.0=,过栅流速s m v /6.0=, 栅条间隙宽度m b 02.0=,格栅倾角70=α取s m Q q /186.03max max ==516.03.002.070sin 186.0sin max =⨯⨯⨯=⨯= bhv q n α个②栅槽宽度:设栅条宽度m s 01.0=,52.15102.0)151(01.0)1(=⨯+-⨯=++=bn n s B ,取m B 55.1=.③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设进水渠道宽m B 35.11=,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201=α(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s m /50.0),m tg tg B B L 27.0202/)35.155.1(2/)(111=-=-= α④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m L L 14.02/12==⑤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34)/(b s βζ=(5-1)K 为栅格受污染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取3,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断面,则mK g v h 05.0370sin )81.92/6.0()02.0/01.0(42.2sin )2/(23421=⨯⨯⨯⨯⨯== αζ⑥栅后槽总高度:设栅前渠道超高m h 3.02=m h h h H 65.03.005.03.021=++=++=⑦栅槽总长度:mtg tg H L L L 13.270/)3.03.0(0.15.014.027.0/0.15.0221=+++++=++++= α⑧每日栅渣量:在格栅间隙mm 20的情况下,设栅渣量为每31000m 污水33310/07.0m m ,d m d m k W Q W z /2.0/7.0100007.010*******/331max >=⨯==需用机械除渣。
格栅的设计计算格栅的设计计算为了设计一套高效的格栅系统,需要对栅条间隙数、栅槽宽度、水头损失、栅后槽总高度和栅槽总长度进行计算。
首先,栅条的间隙数n可以通过公式n=ehv/Qmax*sinα得出。
其中Qmax为最大设计流量,α为格栅倾角,h为栅前水深,e为栅条间隙,v为过栅流速。
假设α=60度,h=0.4m,e=0.02m,v=1.0m/s,Qmax为23m3/s,则n约为23个。
其次,栅槽宽度B一般比格栅宽0.2-0.3米,取0.2米。
设栅条宽度S=10mm,则栅槽宽度B可以通过公式B=S(n-1)+bn计算得出。
假设b=0.02m,则B约为0.68m。
接着,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可以通过公式h=ξsinα/2g计算得出。
其中ξ为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
当为矩形断面时,e3ξ=2.42.假设k=3,则h1可以通过公式h1=hk/v2计算得出。
假设v=1.0m/s,则h1约为0.13m。
栅后槽总高度H可以通过栅前渠道超高h2和水头损失h1计算得出。
假设h2=0.3m,则XXX约为0.83m。
最后,栅槽总长度L可以通过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L1和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2计算得出。
假设进水渠宽B1=0.45m,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α1=20,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0.77m/s,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2为0.18m,则L1可以通过公式L1=(B-B1)/2tanα1计算得出。
假设B=0.68m,则L1约为0.36m。
根据公式L=L1+L2+1.0+0.5+H1tanα1,其中H1为栅前渠道深,可以计算得出L约为1.34m。
90s503格栅标准设计规格格栅作为建筑和工程设计中常见的构件之一,在保证建筑安全与美观的同时,也体现了建筑设计的风格与特色。
本文档旨在规范90s503格栅的设计规格,以确保在不同应用场景下都能获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和用户体验。
2. 设计原则2.1 安全性原则90s503格栅设计应充分考虑人员的安全要求,确保格栅结构稳定可靠,防止任何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问题出现。
2.2 美观性原则90s503格栅设计应符合建筑整体风格,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注重细节设计,避免出现不协调、突兀的情况。
2.3 实用性原则90s503格栅设计应充分满足使用的功能需求,考虑人性化设计,确保格栅的使用方便、灵活,并具备耐用性。
3. 设计要素3.1 材料选择90s503格栅的设计材料应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和需求,选用适当的材料。
常见的材质有铝合金、不锈钢等,其材料强度、防腐性能和外观质感等方面都需要满足要求。
3.2 格栅形状90s503格栅的形状设计应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建筑风格,有选择地采用不同的格栅形状。
常见的形状有方形、圆形、六角形等,形状需符合美观性原则,且易于定制和安装。
3.3 格栅孔径90s503格栅的孔径设计应考虑到不同使用场景对通风、透光、防护等要求,选择适当的开孔率和孔径大小。
孔径的设计还需要注意其与整体强度、美观性和实用性的平衡。
4. 设计流程4.1 需求分析在开始90s503格栅的设计之前,需对使用场景、功能需求和风格做出详细的分析,明确设计目标和要求。
4.2 初步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90s503格栅的初步设计,包括外观形状、材料选择、孔径设计等。
4.3 详细设计在初步设计基础上,进行90s503格栅的详细设计,包括材料尺寸、连接方式、表面处理等细节。
4.4 样品制作根据详细设计的结果,制作90s503格栅的样品,用于评估和验证设计效果。
4.5 检验与修正对制作的样品进行检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和改进,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格栅与格栅槽的设计格栅与格栅槽是建筑设计中常用的构造元素之一,它们在建筑物外立面的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格栅是一种通风和遮阳的装饰构件,它能够有效地控制建筑物内部的光照和温度,同时也可以为建筑物增添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
首先,格栅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其功能和实用性。
格栅通常位于建筑物的外立面,起到遮挡阳光和减少室内温度的作用。
因此,格栅的设计要考虑到光照的控制和通风的效果。
一般来说,格栅的位置和形状要与建筑物的朝向和日照条件相匹配,以保证室内的光照适宜且能够有效地遮挡阳光。
此外,格栅的通风孔的大小和密度也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需求来确定,以确保室内能够得到足够的通风。
其次,格栅的设计还应注重其美观性和艺术性。
格栅作为建筑物的装饰元素,其设计要与建筑物的整体风格和氛围相协调。
格栅的材料和颜色选择要与建筑物的材质和色彩搭配,使整个建筑呈现出统一、和谐的外观。
同时,格栅的形状和图案设计也应注重美学效果和艺术价值,以增加建筑物的视觉吸引力。
格栅槽是格栅与建筑物外立面之间的空隙,其设计同样需要考虑到实用性和美观性。
格栅槽的设计要与格栅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以确保格栅能够稳定地固定在外立面上。
格栅槽的宽度和深度的选择要考虑格栅的安装和维护的便捷性,以及防止水、灰尘等杂物进入格栅槽内。
此外,格栅槽的边缘和连接细节的处理也要注重美观性,以使其与建筑物的外立面形成和谐的整体效果。
在格栅与格栅槽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环境条件、美学需求等因素。
同时,与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和装饰设计师等多个专业人士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协作,以确保格栅与格栅槽的设计能够满足建筑物的需求,并达到美观与实用的统一总之,格栅与格栅槽的设计在建筑物外立面的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其设计要考虑到功能性、实用性和美观性,以保证格栅与格栅槽能够有效地控制光照和温度,同时也能够增添建筑物的艺术氛围。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与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密切的合作和协调,以确保最终的设计方案能够符合建筑物的需求。
水处理各处理单元计算公式汇总水处理公式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要使用到的东西,在这里我总结了几个常常用到的计算公式,按顺序分别为格栅、污泥池、风机、MBR、AAO进出水系统以及芬顿的计算,大家可有目的性的观看。
格栅的设计计算一、格栅设计一般规定1、栅隙(1)水泵前格栅栅条间隙应根据水泵要求确定。
(2)废水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最大间隙40mm,其中人工清除25~40mm,机械清除16~25mm。
废水处理厂亦可设置粗、细两道格栅,粗格栅栅条间隙50~100mm。
(3)大型废水处理厂可设置粗、中、细三道格栅。
(4)如泵前格栅间隙不大于25mm,废水处理系统前可不再设置格栅。
2、栅渣(1)栅渣量与多种因素有关,在无当地运行资料时,可以采用以下资料。
格栅间隙16~25mm;0.10~0.05m3/103m3(栅渣/废水)。
格栅间隙30~50mm;0.03~0.01m3/103m3(栅渣/废水)。
(2)栅渣的含水率一般为80%,容重约为960kg/m3。
(3)在大型废水处理厂或泵站前的大型格栅(每日栅渣量大于0.2m3),一般应采用机械清渣。
3、其他参数(1)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2)格栅前渠道内水流速度一般采用0.4~0.9m/s。
(3)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75°,小角度较省力,但占地面积大。
(4)机械格栅的动力装置一般宜设在室内,或采取其他保护设备的措施。
(5)设置格栅装置的构筑物,必须考虑设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6)大中型格栅间内应安装吊运设备,以进行设备的检修和栅渣的日常清除。
二、格栅的设计计算1、平面格栅设计计算(1)栅槽宽度B式中,S为栅条宽度,m;n为栅条间隙数,个;b为栅条间隙,m;为最大设计流量,m3/s;a为格栅倾角,(°);h为栅前水深,m,不能高于来水管(渠)水深;v为过栅流速,m/s。
(2)过栅水头损失如式中,h0为计箅水头损失,m;k为系数,格栅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采用3;ζ为阻力系数,与栅条断而形状有关,按表2-1-1阻力系数ζ计箅公式计算;g为重力加速度,m/s2。
格栅一、作用:在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水泵)前,均需设置格栅,以拦截较大的呈悬浮或漂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
二、分类:按形状,可分为平面格栅和曲面格栅两种;按栅条净间隙,可分为粗格栅(50—100mm)、中格栅(16—40mm)、细格栅(3—10mm)三种;按清渣方式,可分为人工清除格栅和机械清除格栅两种。
三、设计数据:1.水泵前格栅栅条间隙,应根据水泵要求确定。
2.污水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净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人工清除:25——100mm;机械清除:16——100mm;最大间隙:100mm。
污水处理厂可设置中、细两道格栅,大型污水处理厂亦可设置粗、中、细三道格栅。
3.栅渣量与地区的特点、格栅的间隙大小、污水流量以及下水道系统的类型等因素有关。
在无当地运行资料时,可采用:格栅间隙16——25mm:0.10——0.05m³栅渣/103m³污水;格栅间隙30——50mm:0.03——0.01m³栅渣/103m³污水。
、栅渣的含水率一般为80%,密度约为960kg/m³。
4.在大型污水处理厂或泵站前的大型格栅(每日栅渣量大于0.2m³),一般采用机械清渣。
小型污水处理厂也可采用机械清渣。
5.机械格栅不宜少于2台。
如为1台时,应设人工清除格栅备用。
6.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7.栅前流速,一般采用0.4——0.9m/s。
8.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75°。
人工清除的格栅倾角小时,较省力,但占地多。
9.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一般采用0.08——0.15m。
10.格栅间必须设置工作台,台面应高出栅前最高设计水位0.5m。
工作台上应有安全和冲洗设施。
11.格栅间工作台两侧过道宽度不应小于0.7m。
工作台正面过道宽度:人工清除:不应小于1.2m;机械清除:不应小于1.5m。
12.机械格栅的动力装置一般宜设在室内,或采取其他保护设备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