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液在.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75
专题07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①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②步骤取材:称取5 g 新鲜绿叶 ↓研磨:剪碎叶片,放入研钵中,加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10 mL 无水乙醇,迅速、充分研磨 ↓过滤: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 ↓收集:用小试管收集色素滤液,及时将试管口用棉塞塞严 2.分离绿叶中的色素①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②步骤制备滤纸条⎩⎪⎨⎪⎧剪滤纸条: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 滤纸条,并在一端剪去两角↓铅笔画线:在距滤纸条去角的一端1 cm 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画滤液细线⎩⎪⎨⎪⎧取滤液: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画线: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重复画线:待滤液干后,重复画细线1~2次↓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用棉塞塞紧试管口↓观察并记录结果: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3.实验中的材料试剂及操作目的考点一: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分析例一、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利用新鲜绿色菠菜叶为实验材料,用层析法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同,得到了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可能误用蒸馏水作提取液和层析液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加入无水乙醇过多C.丙可能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D.丁可能是研磨时未加入CaCO3【答案】 C【解析】甲图中看不到色素带,叶绿体中的色素属于有机物,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所以出现甲图结果可能是误用蒸馏水作提取液和层析液导致的,A项正确;乙图中每种色素都有,但含量很少,可能是无水乙醇过多,色素浓度太低导致的,B项正确;丙图中每种色素都有,但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较多,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较少,这不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C项错误;丁结果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很少,可能是研磨时未加入CaCO3,破坏了叶绿素类物质造成的,因为与类胡萝卜素相比,叶绿素更易受到破坏,D项正确。
寒假预习作业答案1.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叶绿体的结构【基础夯实】1.实验原理(1)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2)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
2.实验步骤(1)提取色素:称取5 g的绿叶,剪碎放入研钵中,在研钵中加入少许SiO2和CaCO3、10 mL无水乙醇,迅速研磨并用单层尼龙布过滤。
SiO2的作用:有助于充分研磨绿叶CaCO3的作用: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2)制备滤纸条:距剪去两角的滤纸条一端1 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线。
(3)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色素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一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
(4)色素分离(5)观察结果【聚焦生活】1.D【详解】选取材料将材料剪碎,加入提取液进行研磨;然后进行过滤制的滤液;为了保证色素带尽量窄一些,要画滤液线,用毛细吸管画滤液线,最后层析,综上分析,D正确。
故选D。
【点睛】提取叶绿素的正确方法是先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过滤制取滤液,然后利用毛细吸管沾到滤液在滤纸条上画线,注意线要画得细、直、齐,最后进行纸层析,注意层析时滤液细线不能浸没在层析液中。
2.C【分析】1、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3、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详解】色素能溶解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因此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A 正确;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而分离色素,B正确;在研钵中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和绿叶后,因为乙醇有挥发性,用杵棒快速研磨,C错误;滤液细线要画得细而直,避免在滤纸上扩散后色素带间的部分重叠,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对于此类试题,考查需要掌握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材料是否合理、实验选用的试剂及试剂的用法和作用、实验现象及解释、实验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B【解析】A、提取色素时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为了研磨充分,加入的石英砂太多不会导致叶片偏黄,A错误;B、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保护色素,因为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不稳定,容易被破坏,所以没有加入碳酸钙会导致提取液明显偏黄绿色,B正确;C、用脱脂棉过滤不彻底不影响叶绿素的含量,C错误;D、提取时无水乙醇加得太多,会使提取到的色素溶液降低,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较浅,D 错误。
第4节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第1课时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色素的提取 (1)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2)实验用品及作用[连线] 试剂用品 作用 ①无水乙醇a .过滤②SiO2 b .溶解色素、提取色素 ③CaCO3 c .有助于研磨充分 ④单层尼龙布d .防止研磨时色素被破坏【提示】 ①-b ①-c ①-d ①-a(3)实验步骤取材:称取5 g 绿叶,剪碎,放入研钵中 ↓ 研磨:↓过滤: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 ↓收集:用小试管收集色素滤液,及时将试管口用棉塞塞紧 2.色素的分离(1)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不同的色素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这样,绿叶中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2)实验步骤①制备滤纸条⎩⎪⎨⎪⎧剪滤纸条:将滤纸剪成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 的滤纸条,并在一端剪去两角铅笔画线:在距去角的一端1 cm 处用铅笔画 一条细的横线 ↓知识清单②画滤液细线⎩⎪⎨⎪⎧取滤液: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画线: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重复画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③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用棉塞塞紧试管口注意:不能让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④观察结果:滤纸条上有四条色素带 3.色素的种类、含量、颜色及吸收光谱种类叶绿素(约占3/4)类胡萝卜素(约占1/4)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 叶黄素 颜色 蓝绿色黄绿色橙黄色黄色吸收光谱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主要吸收蓝紫光二、叶绿体的结构适于进行光合作用 1.叶绿体的形态: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2.叶绿体的结构模式图(1)结构⎩⎪⎨⎪⎧外表:①双层膜内部⎩⎪⎨⎪⎧②基质: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③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分布有色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2)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步骤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步骤如下: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称取5g新鲜绿叶,剪碎后放入研钵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10mL无水乙醇,迅速、充分研磨。
接着,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收集滤液到小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紧。
2.制备滤纸条:将定性滤纸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滤纸条,并在一端剪去两角,然后在距离剪角一端1cm 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3.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
待滤液干后,再重复画2~3次。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略微倾斜靠着试管的内壁,轻轻地插入到层析液中,随后用棉塞塞紧试管口(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5.观察结果:滤纸条上会出现4条颜色、宽度不同的色素带。
注意事项:
1.叶片要新鲜、颜色要深绿,含有较多色素。
2.研磨要迅速、充分。
叶绿素不稳定,易被活细胞内的叶绿素酶水解。
充分研磨使叶绿体完全破裂,提取较多的色素。
3.滤液细线不仅要求细、直,而且要求含有较多的色素,所以要求待滤液干后再重复画1~2次。
4.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实验步骤可能会因实验条件和设备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在进行实验时,请确保遵循实验室安全规定,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并在必要时寻求教师的指导。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案实验名称: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了解色素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绿叶中含有丰富的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
本实验将通过醇提取法和硅胶柱层析法,分别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1. 醇提取法:利用醇类溶剂对绿叶中的色素进行提取,醇类溶剂对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具有较好的溶解能力。
2. 硅胶柱层析法:利用硅胶柱对提取得到的混合色素进行分离,通过不同色素在硅胶柱上的吸附和洗脱特性,实现色素的分离。
三、实验步骤:1. 醇提取法:(1)取适量鲜绿叶切碎,加入适量无水乙醇,浸泡搅拌片刻。
(2)用过滤纸过滤提取液,得到含有色素的提取液。
2. 硅胶柱层析法:(1)将提取液注入硅胶柱,用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洗脱。
(2)收集不同色素洗脱液,得到分离后的色素溶液。
四、实验器材和试剂:1. 鲜绿叶2. 无水乙醇3. 硅胶柱4. 洗脱溶剂:如乙酸乙酯、正己烷等五、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接触皮肤和吸入呼吸道。
2. 实验操作需细心,避免溶剂挥发和飞溅。
3.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台面整洁。
六、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从绿叶中提取和分离得到的不同色素溶液,了解不同色素的特点和性质。
通过对比不同洗脱液的颜色、吸光度等数据,学生可以进一步分析色素的含量和纯度情况。
七、拓展实验:学生可以根据本实验结果,设计进一步的色素性质鉴定实验,如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色素溶液的吸收光谱,进一步了解色素的结构和特性。
通过本实验,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还可以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实验学案: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班别: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要求1.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2.探究绿叶中含有几种色素二、材料用具1.新鲜的绿叶2.用具:干燥的定性滤纸、试管、棉塞、试管架、研钵、玻璃漏斗、尼龙布、毛细胞吸管、剪刀、药勺、量筒(10mL)、天平、铅笔、直尺3.试剂:无水乙醇、层析液、二氧化硅和碳酸钙三、实验步骤(一)提取绿叶中的色素1.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______________中。
2.过程:(1)取材:称取____g绿色叶片。
(2)研磨:剪碎叶片,加少许__________和__________,再加入10mL__________,迅速充分研磨(磨成糊状)。
(3)过滤:漏斗基部放一块______________,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
(4)收集:用小试管收集色素滤液,及时将试管口用_______塞严。
(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1.原理:各种色素在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_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_____,反之则______。
因而色素就会随着_________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1)制备滤纸条将滤纸剪成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滤纸条,并在一端剪去两角。
在距去角的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2)画滤液细线用___________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____、______、_____的滤液细线,待滤液干后,重复画细线________(3)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将3 mL层析液倒入烧杯中,将滤纸条(有____________的一端朝下)略微斜靠着烧杯的内壁,轻轻地插入到层析液中,随后用培养皿盖盖上烧坏。
注意,不能让滤纸上的_________________触到层析液。
(4)观察实验结果几分钟以后,取出滤纸条。
此时滤纸上出现四条色素带,从上向下依次是:__________:橙黄色叶黄素:_____________________:蓝绿色叶绿素b:________其中,色素带最宽的是___________,最窄的是______________;扩散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_,最慢的是______________。
考点18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原理(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2)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2.实验步骤观察结果:滤纸条上呈现四条颜色、宽度不同的色素带考向一叶绿体中色素提取与分离的实验分析1.下列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只能用无水乙醇溶解色素B.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碳酸钙可防止色素被破坏C.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小于类胡萝卜素D.不同绿叶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的色带顺序不同【参考答案】C素a、叶绿素b,D错误。
解题必备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异常现象分析(1)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①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
②使用放置数天的叶片,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
③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④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
(2)滤纸条色素带重叠: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
(3)滤纸条看不见色素带①忘记画滤液细线或没有提取出色素。
②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
2.下列对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的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未见色素带,原因可能为材料是黄化叶片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C.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其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D.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条最前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答案】C【解析】未见色素带,可能的原因是没有提取出色素或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使色素溶解在层析液里等。
若材料为黄化叶片,操作正确应见到胡萝卜素、叶黄素的色素带。
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层析液挥发。
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b呈黄绿色,所以光合色素提取液呈绿色。
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条最前方,是因为其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
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第1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学习目标] 1.尝试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简述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及功能。
2.说明叶绿体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特点。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1)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2)实验用品及作用(3)实验步骤2.分离绿叶中的色素(1)原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实验步骤(3)实验结果及分析3.色素的吸收光谱(1)光谱:阳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组合成的复合光,在穿过三棱镜时,不同波长的光会分散开,形成不同颜色的光带,称为光谱。
(2)色素的吸收光谱判断正误(1)提取色素时加碳酸钙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2)绿叶中含量越多的色素,其在滤纸条上扩散得越快()(3)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只吸收红光和蓝紫光()(4)植物叶片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片中的叶绿体吸收了绿光()(5)在干燥滤纸条一端1厘米处用黑色钢笔画一条细的横线()答案(1)×(2)×(3)×(4)×(5)×一、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及结果分析1.过滤时漏斗基部的单层尼龙布不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滤纸代替,是因为滤纸的吸附性强,会导致滤液中色素的浓度过低。
2.制备滤纸条时,剪去滤纸条的两角可以防止层析液在滤纸条的边缘处扩散过快,即:使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均衡,这样有利于得到清晰整齐的色素带。
3.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细、直、齐;待滤液干后,再重画一到两次可以增加滤液细线中色素的含量。
4.分离色素时,为防止滤液细线上的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5.滤纸条上色素带的分布情况说明了什么?提示滤纸条上的色素带说明了绿叶中的色素有4种,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慢也不同;同时由于4种色素的颜色不同,也说明不同色素吸收了不同波长的光。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一、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1)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2)过程:步骤名称操作过程取材称取5 g新鲜绿叶,剪碎,放入研钵中研磨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10 mL无水乙醇,迅速、充分研磨过滤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收集用小试管收集色素滤液,及时将试管口用棉塞塞严2.分离绿叶中的色素(1)原理: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因而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来。
(2)步骤:二、绿叶中色素种类、分布及吸收光谱色素种类颜色吸收光谱分布叶绿素(约叶绿素a 蓝绿色主要吸收蓝叶绿体中的占3/4)叶绿素b 黄绿色 紫光和红光 类囊体薄膜上类胡萝素(约占1/4) 胡萝卜素 橙黄色 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黄素 黄色 三、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1.形态: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2.结构:3.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1.教材问题探讨分析读教材P97—P98实验内容,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从绿叶中提取色素的过程中,为何要将绿叶充分研磨?提示:为了使叶绿体完全破裂,从而能提取出较多的色素。
(2)为什么要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画滤液细线有什么要求?在干燥后要重复画一两次,请分析这样做的目的。
提示:①剪去两角的目的是防止层析液在滤纸条的边缘扩散过快。
②滤液细线要细、直、齐,可使分离的色素带不重叠。
③重复画线可增加色素含量使分离的色素带清晰,便于观察。
(3)如图是某同学实验所得到的层析结果,据图分析并填写图中自上而下色素的名称、颜色。
提示:①胡萝卜素 橙黄色 ②叶黄素 黄色 ③叶绿素a 蓝绿色 ④叶绿素b 黄绿色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叶绿体中的色素既能溶于有机溶剂又能溶解于水中。
(×)(2)可选用绿色植物任何部位的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实验报告单班级: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小组成员有:_____________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由于色素存在于细胞内,需要先破碎细胞才能释放出色素。
绿叶中的色素不只有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但不同的色素溶解度不同。
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这样,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开。
目的要求1.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2.探究绿叶中含有几种色素。
材料用具新鲜的绿叶(如菠菜的绿叶)。
干燥的定性滤纸,试管,棉塞,试管架,研钵,玻璃漏斗,尼龙布,毛细吸管,剪刀,药匙,量筒(10mL),天平等。
无水乙醇(也可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加入适量无水碳酸钠来代替),层析液(由20份在60-90℃下分馏出来的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二氧化硅和碳酸钙。
方法步骤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1)称取5g绿叶,剪去主叶脉,剪碎,放入研钵中。
(2)向研钵中放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再加入5-10mL无水乙醇,迅速、充分地进行研磨(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3)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进行过滤。
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2.制备滤纸条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宽度略小于试管直径、长度略小于试管长度的滤纸条,再将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底部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3.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也可将滤液倒入培养皿,再用盖玻片蘸取滤液,在横线处按压出均匀地细线)。
待滤液干后,再重画一到两次。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用棉塞塞紧试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