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识读绘制直线的投影
- 格式:ppt
- 大小:3.28 MB
- 文档页数:46
机械制图教程第10讲-直线的投影来这里学习机械技术前沿!课题:1、直线上点的投影2、两直线的相对位置3、直角投影定理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2、讲解两直线各种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的投影特点3、讲解用直角投影定理教学要求:1、理解并掌握直线投影的定比性的解题方法2、会根据两直线的投影判断它们的相对位置,并熟练掌握两直线平行、相交的作图问题3、理解并掌握直角投影定理的特点和解题思路教学重点:1、两直线各种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的投影特点2、直角投影定理教学难点:利用直角投影定理图解空间几何问题教具:自制的三投影面体系模型教学方法:例题辅助讲解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三种位置直线(包括七种类型)的投影特性。
尤其注意:实长和倾角的判断。
2、用直角三角形法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其对各投影面倾角的方法和步骤。
二、引入新课题上次课我们学习了三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本次课我们继续学习空间直线的其他投影特性。
三、教学内容(一)直线上点的投影1、直线上点的投影点在直线上,则点的各个投影必定在该直线的同面投影上,反之,若一个点的各个投影都在直线的同面投影上,则该点必定在直线上。
举例:如图2-27所示直线AB上有一点C,则C点的三面投影c、c′、c″ 必定分别在该直线AB的同面投影ab、a′ b′、a″b″ 上。
图2-27 直线上点的投影2、直线投影的定比性直线上的点分割线段之比等于其投影之比,这称为直线投影的定比性。
在图2-27中,点C在线段AB上,它把线段AB分成AC 和CB两段。
根据直线投影的定比性,AC:CB = ac:cb = a′ c′:c′ b′ = a″c″:c″b″ 。
3、讲解例题(例2-6)如图2-28(a),已知侧平线AB的两投影和直线上K点的正面投影k′,求K点的水平投影k 。
(a)题目(b)解法1 (c)解法2图2—28 求直线上点的投影(二)两直线的相对位置两直线的相对位置有平行、相交、交叉三种情况。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直线的投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直线在投影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正确绘制直线投影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直线投影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直线投影的基本概念2. 直线投影的绘制方法3. 直线投影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直线投影的概念、绘制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直线投影的绘制方法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教学图纸3. 绘图工具(如直尺、圆规、三角板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直线投影在工程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直线投影的基本概念(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直线投影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让学生理解直线投影的基本概念。
3. 演示直线投影的绘制方法(10分钟)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根据不同角度的投影绘制直线,让学生掌握直线投影的绘制方法。
4. 练习绘制直线投影(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绘制直线投影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5. 应用实例分析(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直线投影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直线投影在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直线投影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7. 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直线投影知识的掌握。
8.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应用实例,评价学生对直线投影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了解直线投影在不同投影面上的特点和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直线投影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内容:1. 直线在不同投影面上的投影特点2. 直线投影的规律3. 复杂工程问题中的直线投影应用八、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直线在不同投影面上的投影特点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