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积累
自主预习
文本探究
话题链接——太和元气 教化万民
1.教材赏悟
“诲人不倦”,是孔子一生坚持的施教态度,也为后世的教育 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施教的准则。他在总结自己的教育生涯时说: “说我圣,说我仁,我都不敢当。我只是永不自满地学习,不知疲 倦地教诲子弟而已。”虽然孔子有着与学生们平等研究的学习 气氛,作为老师,孔子又是严格的,一丝不苟的。尤其是关系 着仁德、礼乐等大问题的时候,孔子绝不迁就。教学方法灵活 多样,并有诸多的创新,也为后世以至当代的教育,提供了有 益的借鉴。孔子还提出了诸多的学习方法,至今还在被我们运 用。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鼓励学以致用和重复 记忆;如“多问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忧”,提倡学习上的一 种怀疑精神;如“欲速则不达”,倡导学习上的循序渐进等。
晨读积累
自主预习
文本探究
●语段赏析
语段一: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赏析 人的原始天性差不多都一样,环境和教育对人成长十分 重要,孟母按照孔子的话去做,成就了亚圣,我们也要按照孔 子的话,居善地,选良师,择良友,使自己和后代都成为对社 会有用的人。
晨读积累
自主预习
文本探究
语段二:子曰:“有教无类。” 赏析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 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语段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赏析 “文”,包括知识、文章;“行”,不是指普通的操行, 而是指一生事业的成果;“忠”,不是忠于某一个人,而是指 对国家、社会、父母、朋友;“信”,就是有信义。孔子的 “四教”表明,中国传统教育的宗旨是着眼于人的全面进步, 强调要学习文化知识,但更注重德行。
晨读积累
自主预习
文本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