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平面布置方案
- 格式:pptx
- 大小:391.77 KB
- 文档页数:8
姓名:杨志康学号:111409020230班级:工程管理112班学院: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住宅建筑的平面布置及结构形式住宅的组成规律主要是由行为单元组成室,由室组成户。
根据家庭生活行为单元的不同,可以将户分为居住、辅助、交通、其他四大部分。
按空间使用功能来分,一套住宅可包括居室(起居室、卧室X厨房、卫生间、门厅或过道、贮藏间、阳台等不同的住宅建筑有着不同的平面布置以及结构形式。
下面将依次谈谈各类住宅建筑在进行设计时,平面布置及结构形式上的区别!根据住宅基本平面类型可将住宅建筑分为独立式住宅、联立(并列)式住宅、联排式住宅、单元式住宅、外廊式住宅、内廊式住宅、跃层式住宅等。
按照层数的不同,可将住宅建筑分为四类:低层住宅——1~3层;多层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10~30层。
1.低层住宅平面布置(1)基本特点1)能适应面积较大、标准较高的住宅,也能适应面积较小、标准较低的住宅。
因而既可以有独立式、联立(并列)式和联排式,也可以有单元式等平面布置类型。
2)平面布置紧凑,上下交通联系方便。
3)一般组织有院落,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流通,扩大了生活空间,便于绿化,能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
4)占地面积大,道路、管网以及其他市政设施投资较高。
(2)平面组合形式及其特点1)独院式(独立式卜建筑四面临空,平面组合灵活,采光通风好,干扰少,院子组织和使用方便,但占地面积大,建筑墙体多,市政设施投资较高。
2)双联式(联立式火将两个独院式住宅拼联在一起。
每户三面临空,平面组合较灵活,采光通风好,比独立式住宅节约一面山墙和一侧院子,能减少市政设施的投资。
3)联排式:将独院式住宅拼联至3户以上。
一般拼联不宜过多,否则交通迂回,干扰较大,通风也有影响;拼联也不宜过少,否则对节约用地不利。
2.多层住宅平面布置(1)基本特点1)从平面组合来说,多层住宅必须借助于公共楼梯(规范规定住宅6层以下不设电梯)以解决垂直交通,有时还需设置公共走廊解决水平交通。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方法及要求1、分阶段进行绘制以房屋建筑总承包工程为例,建议分以下阶段进行布置:(1)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阶段——本阶段生产区应绘制基坑边线、基坑坡道,基坑内运输通道、基坑排水沟及沉砂池,出入口应设置洗车池等。
(2)地下室施工阶段——本阶段生产区应绘制基坑边线,并绘制地下室结构外边线及后浇带,塔吊布置应满足上部结构施工为主。
(3)上部结构施工阶段—-本阶段生产区地下室外边线可画成虚线,加工场布置与地下室施工阶段有所不同,部分加工场可移至地下室顶板上,增加施工电梯布置、砌体材料堆场、安装用场地布置等。
(4)装饰及安装施工阶段-—本阶段生产区结构施工所需的钢筋加工场、模板加工场、脚手架材料堆场等应撤换掉,增加装修施工用场地、安装用场地布置等。
(5)室外工程施工阶段-—本阶段加工场、材料堆场等基本撤换掉,现场办公区及临时生活区有影响的也应撤换掉,本阶段应将小区道路及室外的景观构筑物画上.2、塔吊的布置塔吊的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和四周场地条件。
一般布置在建筑物边,高层必须考虑附墙加固,离墙距离大概5米;塔吊的服务半径应能基本覆盖高层塔楼;若有预制构件或钢结构吊装,选用的塔吊应进行起吊能力验算(最远距离、最重构件);群塔布置应能相互避开塔身,但覆盖范围最好能小部分搭接;塔吊布置还应考虑拆卸方便.3、布置运输道路(1)尽可能利用原有道路;(2)满足消防要求、宽度不小于4m;施工场地宽松的可设置双车道,场地狭小的设单车道,最好能成环状,或者设置回车场;(3)运输通道尽量能由市政道路通至主要加工场及施工电梯处。
4、布置施工电梯、混凝土输送泵等机械施工电梯布置时应查看塔楼标准层平面,尽量设置在阳台位置,混凝土输送泵尽量靠近出入口位置设置。
5、确定钢筋加工场、搅拌站、加工棚和材料、构件堆场的位置;应尽量靠近使用地点或在起重机能力范围,并且不能影响运输通道.二、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原则1、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少占地,不挤占交通道路。
第七章施工平面布置7。
1 现场条件分析及布置思路7。
1.1 场地现状分析1 场地平整本工程施工可利用场地比较充裕,场地尚未平整,杂草丛生,场地现有部分渣土,需进行清理外运.详见图7。
1。
1;图7。
1.1 场地现状图2 围墙、大门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本工程所在地已有围墙,施工场地与办公区、生活区设置砖砌围墙。
施工场地内共有两个大门,南侧西侧各一个,南侧大门为主出入口,西侧大门为应急大门平时不使用,管理人员办公区工人生活区各设置一个大门。
3 通电条件根据现场勘查情况,现场西北侧提供2台315KV·A变压器。
4 通水条件根据现场勘查情况,本工程西北方向本工程208号门房位置提供水源接驳点一处,管径DN150,供施工现场使用。
5 排水条件根据现场勘查情况,本工程没有制定雨水污水排放口。
我单位拟在现场沿道路及拟建建筑物周边设置雨水沟和污水沟,间隔50m设置集水坑一个,并在现场东北侧设置雨水收集池和污水收集池各一个,将雨水和污水分别收集后,经过沉淀池三级过滤,统一回收处理利用。
7。
1.2 现场布置总体思路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以现场条件及施工部署为依据,本着“布置紧凑合理、减少拆改,经济节约”及“绿色施工”的原则,具体原则如下:1 施工现场平面分办公设施、生产设施和现场围蔽进行布置。
2 按专业、工种分区,集中管理,高效利用.场地由我单位统一规划布置,统一协调和管理,按专业、工种划分施工用地。
临时存放场地也由我单位统一管理,避免用地交叉、相互影响干扰。
3 利用招标人提供的电力条件,本着尽量节约线路的原则对施工现场临时电路进行合理的布置;根据现场提供用水接驳点,本着绿色文明施工,切实落实保护环境的原则,充分利用水资源,合理收集雨水、施工用水,再通过加压泵泵送进行二次循环利用.4 主要工序优先:优先满足现场关键线路施工需求。
5 合理布置塔吊、施工电梯的位置,利用场内施工道路,合理布置材料堆放场地,减少运输费用和场内二次搬运。
居住建筑的平面布置及结构形式学院: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班级:土木工程114班姓名:***学号:************摘要:一户家庭对住宅有不同的使用要求,一套住宅需要能提供不同的功能空间,它应当满足人的睡眠、起居、工作、学习、进餐、炊事、娱乐休闲、洗浴方便、储藏以及户外活动等功能。
而且必须是独门独户,独立出入,独家使用的成套住宅。
所谓成套,就是指各功能空间必须组成齐全,方便使用,满足使用者居住、厨卫、交通等等几大部分的使用要求。
一套住宅应当包含如下几项功能空间:卧室、起居室(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以及阳台、储藏间、交通空间、要求较高的还应当包括工作间、书房、洗浴间、车库等。
下面我将介绍居住建筑的平面布置及结构(包括砖混结构,框架结构等)。
关键词:平面布置、分区合理、结构正文:居住建筑是城市建设中比重最大的建筑类型,住宅经常成片建设。
除了合理安排居住区的群体建筑、公共配套设施、户外环境外,住宅本身的设计一般要考虑以下几点:①保证分户和私密性,使每户住宅独门独户,保障按户分隔的安全和生活的方便,视线、声音的适当隔绝和不为外人所侵扰;②保证安全,建筑构造符合耐火等级,交通疏散符合防火设计要求;③处理好空间的分隔和联系,户内的空间设计,由于家庭人口的组成不同,要有分室和共同团聚的活动空间;④现代住宅应充分满足用户生活的基本要求,设施完备,包括炊事和浴室厕所以及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照明、电气和必要的储藏橱柜、搁板等;⑤选择良好的朝向,既保证日照基本要求和良好通风,又要防晒和防风沙侵袭;⑥妥善解决浴室厕所排气、厨房排烟、垃圾处理和公用信报箱等问题。
此外,还要考虑分配出租时能适合不同家庭使用需要的灵活性。
同时还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节能设计标准如《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以满足居住建筑节能65%的目的。
居住建筑的空间组成和室内设计基本原则:一、使用功能布局合理。
住宅的室内环境,由于空间的结构划分已经确定,在界面处理、家具设置之前,除了厨房和浴厕,由于有固定安装的管道和设施,他们的位置已经确定之外,其余房间的使用功能,或一个房间内功能地位的划分需要以住宅内部的方便合理作为依据。
施工部署及现场平面布置一、施工部署1、总体施工阶段采取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饰,先土建后水电设备,先施工合同范围内的后施工平行发包工程的施工方法,根据本工程特点,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施工:地基处理阶段;筏板基础及地下室施工阶段;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主体填充墙砌筑阶段;内外装饰装修及屋面施工阶段;水电暖及设备安装施工阶段;平行发包工程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由于工期紧,工程量大,故采取立体交叉作业,以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2、工程分析: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为保证工程工期及工程质量,故在施工安排上采取平面流水、立体交叉作业的施工部署。
在施工中采取分施工区流水作业的方法,加快施工速度,根据工程实际及特点,确定将本工程在水平方向按照轴线分为二个施工区进行流水作业。
3、主要施工方法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
在施工时采用商品混凝土,拟采用三层以下利用汽车泵,三层以上使用砼输送泵进行混凝土浇筑,因此应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各施工段的施工进度。
地下室底板侧模使用钢模,侧面刷脱模剂。
地下室内外混凝土墙、电梯井采用组合钢模,板采用竹胶合板模板;地上部分内外混凝土墙采用全钢大模板,板采用竹胶合板。
地下室墙,梁、板分二次浇筑,施工时要保证模板及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
地上部分混凝土墙体采用全钢大模板,板采用竹胶合板模板,以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为保证全钢大模板施工效果,飘窗等采用二次浇筑办法,砌体拉结筋采用植筋办法。
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基础结构施工:土方开挖f基坑支护f桩基施工f基础垫层f定位放线f筏板基础f地下室施工f基础回填土。
主体结构施工:定位放线f柱、墙体竖筋绑扎、验收f模板安装、校正、固定、验收f 浇筑柱、墙体砼f拆模、养护f支梁板楼梯模板f检查验收f绑梁板楼梯钢筋、验收f浇梁板楼梯砼f养护f转入下一层定位放线。
循环流水施工中穿插水电预留、预埋工序。
屋面工程待主体完成后先期进行施工,顺序如下:屋面清理f屋面放线f屋面保温层f屋面找平层f屋面防水层f屋面细部处理。
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要保证工程能安全、优质、高速地完成,关键在于合理严密地进行总平面布置和科学地进行总平面的管理。
总平面布置的原则是有效利用场地的使用空间,科学规划现场施工道路,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满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便生活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因此必须做好对总平面的分配和统一管理,协调各专业对总平面的使用,并对施工区域和周边各种公用设施加以保护。
1.1场地特征场地状况详见“周边概况”。
本工程设备、材料通过南面8m宽主大门入,空车从北面次大门出。
临时水源位于现场南大门附近约50m。
临时电源位于现场附近约50m。
1.2施工平面布置为便于现场管理,现场实行封闭式施工。
施工范围内全线使用彩钢板围挡隔离,围档须符合开发区文明施工管理手册规定。
现场大门严格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CI标准做好CI规划。
现场施工区域材料堆场进行硬化处理。
基坑周边设置排水沟,做好排水坡度,根据排污口位置设置沉淀池,进行有组织排水。
同时在施工场地大门附近设置洗车槽,对进出场的车辆轮胎夹带物进行清洗干净以减少扬尘污染。
办公临建采用一层钢结构活动房,位置根据现场勘查后确定。
现场除硬化区域外,其他部分进行绿化,做到黄土不露天,美化环境,减少污染。
生活区在场内搭建宿舍约200m2,合理布置食堂、厕所、浴室等配套生活设施。
对分包单位的现场管理参见“对分包人的组织与协调措施”。
现场平面布置本着动态管理的原则,分为土建基础施工阶段和主体钢构施工阶段两个不同时期进行管理,根据每个时期的现场情况、材料和设备的不同,合理调整加工场及堆场位置,同时兼顾到不宜移动的设施。
总平面布置具体参见附图:《海旭道门区绿化工程大型雕塑及附属设施项目施工平面布置图》。
现场临时用地情况如下表:临时用地统计表1.3现场临电、临水计算1.3.1临时用水本工程现场临时用水包括给水和排水两套系统。
给水系统主要包括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
排水系统主要是现场排水系统。
目录一、工程概况 (2)1。
1总体概况 (2)1。
2土建设计概况 (2)1.3机电设计概况 (4)二、编制依据 (5)三、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5)3.1总则 (5)3.2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5)四、现场平面布置及做法 (6)4。
1场地平整 (6)4。
3大门出入口 (6)4.4现场洗车设备 (7)4。
5现场道路 (9)4。
6现场厕所 (9)4.7化粪池 (11)4.7临时办公区硬化 (12)4。
8临水、临电布置 (12)4.9钢筋加工区布置 (12)4.10木工加工棚 (13)4.11发电机防护棚 (15)4.12配电室 (17)4。
13配电箱防护棚 (18)4.14工人生活区 (19)五、现场临时设施施工组织机构 (21)六、进度计划 (22)七、安全注意事项: (22)一、工程概况1.2。
1建筑设计概况1.2.2结构设计概况二、编制依据1.1北京景山学校大爱城分校施工组织设计文件1.2北京景山学校大爱城分校施工图纸1.3《施工手册》(第五版)1。
4现场红线,建设单位给定的电源、水源位置,现场勘查结果。
1。
5总体部署及主要施工方案1.6当地安全文明施工标准要求。
1。
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1.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技术标准》JGJ 59—2011三、现场平面布置原则3。
1总则平面布置图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分两个阶段进行设计,对施工现场实行动态管理,包括基础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总平面布置;装修施工阶段总平面布置。
3。
2施工平面布置原则3。
2。
1办公设施1、办公用房由于需要多次移位,计划采用租赁临时集装箱式办公用房.2、办公、生产区分开布置。
3.2。
2现场布置1、现场无法形成循环道路,道路宽度满足双车通过,设停车场供停车和回车用,路尽头设12m×12m回车场地.2、临时用电引自甲方指定杆变或两台柴油发电机。
3、临水临电线路采用暗敷方式.4、为满足消防要求,室外消火栓布置必须临近道路。
施工部署和总平面布置第一节施工总体部署方案本公司将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由公司最优秀的人员组建项目领导班子,挑选有长期合作关系、战斗力强的外施队伍,选用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严格控制工程使用的各类物资质量,科学管理、合理部署,确保本工程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各项目标的实现。
一、工期部署确保满足甲方对工程工期的要求,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进度计划,重点是基础及地下结构施工,地上3-5层结构施工,装修及机电安装施工及竣工清理验收施工这几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节点工期。
考虑季节、周边环境等对施工的影响,统筹兼顾,综合安排施工作业,冬雨期尽量避开不利于施工的工序,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二、空间部署施工中做好总承包的整体协调工作,从全局的高度,兼顾各方、统筹部署,尤其注重保障专业分包施工项目间的工序穿插等。
施工中将地下结构、地上结构分为若干个流水段,组织流水作业。
根据本工程地上建筑分为主楼及裙房的特点,做好分阶段验收安排,提前插入二次结构、外檐装修、室内粗装修、机电管线安装的施工。
按功能要求做好项目划分工作,明确各分包单位的施工范围。
施工过程中重点抓好各专业工种之间相互配合、协调工作,避免工序之间交叉影响造成窝工、返工。
三、施工流程施工工艺部署原则是: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机电设备专业。
结构阶段:先主体混凝土结构、后围护结构;装修阶段:先屋面、后外檐、最后室内;基础、结构施工时穿插机电管线的预留预埋。
四、场地部署场地部署根据场地狭小,立足紧凑性、阶段性、可移换性,充分考虑工期、质量、劳动力、周转材料、大型机械设备、临建设施等资源投入情况,科学合理布置临时设施、运输道路、临时用水、临时用电等。
场地部署根据进度及时进行调整,将施工对周边环境、道路交通、居民正常生活等方面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以最大限度满足项目部、甲方及各分包单位,做到经济适用、投入低、效益高。
本工程利用现场设三个出入口,用于主要材料运输、办公及施工人员出入;现场设置交通协管员,处理好材料运输线路与社会车辆车辆等进出的协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