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6课
- 格式:ppt
- 大小:268.00 KB
- 文档页数:12
草原【教材依据】《草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6课,是第五单元(景物聚焦)的第二篇课文。
【设计思路】(一)指导思想与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踊跃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明白得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试探,受到情感熏陶,取得思想启发,享受审美乐趣。
在本节教学中,遵循“以读为主、以悟为本”的阅读教学原那么,从设境激趣中触发语感;在明白得词意中激活语感。
读出景美、人美、情更美的草原风貌,同时借助相关的课外资源,体会作者行文中运用的表达方式。
(二)教材内容简析《草原》一课是一篇叙事散文。
课文着重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漂亮景色和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
本文语文优美、行文流畅,关于培育学生的语感有极大的增进作用;同时文章脉络清楚、层次井然,依照情形进展的顺序,第一刻画了初见草原的美景,接着通过热情迎客、激情相见、盛情招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来表现蒙古话同胞的热情及蒙汉人民的深情。
通过学习本课,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酷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同时培育语感,积存语言。
(三)学情分析由于学生身处农村,条件所限,关于外界环境感知较差,关于草原仅有一个感性熟悉,同时语感不够好,明白得能力一样,因此本节课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将学生带入草原那样一种气氛,身临其境界体会草原之美,积存语言,培育语感,进一步为下节课的人美、情美感知明白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以下词语:地毯、渲染、勾画、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谨、羞涩、摔跤、偏西、天涯。
二、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
3、有情感朗诵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式。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品读优美语句【教学难点】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课文的表达方式。
小学语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6《草原》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
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1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
4.感受草原的美丽与可爱,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
2学情分析
学生对草原了解比较少,对蒙古族的生活习性也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中多次使用音频和视频带学生入境,让学生更深地感受美景,体会感情。
3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情境中展开想象,产生意境,从而获得和作者一样的感受。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1.能理解“一碧千里、翠色欲流”在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3.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歌曲、图片等),感受草原的美。
4.采用读悟相结合的方法,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从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学时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
学时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能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描述的美景。
教学活动
1【讲授】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16课学画思维导图(教学设计)-苏教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节课为苏教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第16课,主题为“学画思维导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思维导图的概念、作用、绘制方法和应用场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并掌握思维导图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思维整理和信息整合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概念、作用和应用场景。
2. 培养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技能,提高思维整理和信息整合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规划与管理。
教学难点:1. 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2. 思维导图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思维导图案例、绘制工具(彩笔、白纸等)。
2. 学生准备:彩笔、白纸、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课件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作用和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教师详细讲解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并通过案例展示思维导图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3.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尝试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思维导图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分享绘制心得。
5. 成果展示: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绘制的思维导图,并进行简要介绍。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思维导图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
板书设计:1. 第16课学画思维导图2. 内容:- 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的作用- 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思维导图的应用场景作业设计:1. 课后绘制一幅关于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尝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规划与管理。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运用思维导图,提高思维整理和信息整合能力。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草原》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19题;共80分)1. (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好一个青海高原一株柳!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沉醉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 . 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C . 十六岁是人生的花季,我们正在走进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
D . 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悔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2. (3分)给下列词语注音。
地毯_______ 渲染_______ 勾勒_______3. (4分)我能把字写漂亮。
根据拼音写汉字。
xuàn rǎn_______dī yín_______jí chí_______lǐmào_______4. (4分)辨形组词。
渲_______ 勒_______喧_______ 靳_______5. (2分)我会解词。
①形容草原上绿色无边的景象: _______。
②十分自在、不受拘束:_______。
6. (3分)找出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抄下来,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句子:_______。
(把_______ 比作_______ )7. (4分)我会选。
无边的_______ 白色的_______ 奇丽的_______迂回的_______A. 小诗B.带子C.大河D.绿毯8. (4分)我会写。
读了《草原》一文,能写四个描写草原的成语吗?。
例:一碧千里①_______ ②_______③ _______ ④_______9. (5分)我会吟。
假如你站在广袤美丽的草原上,你能吟诵一首描写草原的诗吗?10. (4分)用钢笔描红。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16、草原?课文全文16 草原这次 ,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 ,空气是那么清鲜 ,天空是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 ,一碧千里 ,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 ,平地是绿的 ,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一会儿又下来 ,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 ,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 ,既使人惊叹 ,又叫人舒服 ,既愿久立四望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种境界里 ,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 ,好似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 ,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 ,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只要方向不错 ,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 ,听不见一点儿声音 ,也看不见什么东西 ,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 ,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 ,也看到了马群 ,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 ,快到了。
突然 ,像被一阵风吹来的 ,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像一条彩虹朝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送远客。
见到我们 ,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 ,欢呼着 ,奔驰着 ,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 ,车声 ,马蹄声 ,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 ,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 ,许多匹马 ,许多辆车。
人很多 ,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 ,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 ,总是热乎乎地握着 ,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 ,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 ,笑了再笑。
你说你的 ,我说我的 ,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 ,就进了蒙古包。
奶茶倒上了 ,奶豆腐摆上了 ,主客都盘腿坐下 ,谁都有礼貌 ,谁都又那么亲热 ,一点儿不拘束。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草原》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一、基础题1.给下列词语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毯渲染勾勒2.我能把字写漂亮。
根据拼音写汉字。
xuàn rǎn dī yín jí chílǐ mào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3.辨形组词。
渲________ 喧________勒________ 靳________4.我会解词。
①形容草原上绿色无边的景象:________。
②十分自在、不受拘束:________。
5.找出课文《草原》中打比方的句子,抄下来,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6.我会选。
无边的________ 白色的________ 奇丽的________迂回的________A. 小诗B.带子C.大花D.绿毯7.我会写。
读了《草原》一文,能写四个描写草原的成语吗?。
例:一碧千里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 ________ ④________8.我会吟。
假如你站在广袤美丽的草原上,你能吟诵一首描写草原的诗吗?9.用钢笔描红。
渲勒鄂涯10.谈谈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①境界:________。
②洒脱:________。
③迂回:________。
④拘束:________。
11.熟读课文《草原》,体会下列语句的妙处。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2.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铿锵(kēng qiāng)贪婪(lán)绽放(zhàn)B . 穹隆(qióng lóng)草莓(méi)对称(chèng)C . 人迹罕至(hǎn)淹没(mò)榛子(zhēn)D . 头晕目眩(xuàn)迸裂(bèng)踱步(duó)13.按要求写句子。
六年级上册教案第六单元百分数第16课时整理和复习(1)教学内容:课本第107页“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8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2、通过类比和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
教学重难点: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整理1、让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了什么?小组讨论:是怎样理解利率、税率和折扣的?举例说说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百分数应用题。
我们已学习了哪几种类型百分数应用题?(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2)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3)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二、复习(百)分数应用题的思考方法1、先判断单位“1”的量,再说出数量关系。
平山绿茶的单价是太湖碧螺春单价的60%种一批茶树,已种了80%太湖碧螺春的面积比平山绿茶的面积少20%茶苗的成活率是95%今年的茶价比去年提高了20%某商品打八折出售六年级上册教案数学期中考试的优秀率为52%实际节约了15%今年比去年增产25%归纳总结:单位“1”的量×(百)分率= (百)分率对应的量2、分类归纳,集中比较。
(1)饲养场有鸡500只,鸭600只,鸭是鸡的百分之几?(2)饲养场有鸡500只,鸭600只,鸡比鸭少百分之几?(3)饲养场有鸡500只,鸭600只,鸭比鸡多百分之几?(4)饲养场有鸡500只,鸭是鸡的120%,鸭有多少只?(5)某公司2002年平均每月的销售额是12万元,如果按销售额的15%缴纳消费税,该公司全年应缴纳多少消费税?(6)我校今天学生的缺勤率是2%,有420人到校上课。
全校有学生多少人?(7)一种商品,按原价的八折出售是160元。
原价是多少元?(8)王大妈买了1500元的国家建设债券,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是2.89%。
海之南教育集团海口海之南外国语实验学校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课堂指南(A 卷)第92-97课时 评 分: 课 题:《 草原》 备课人:六年级组 审核人: 晚修一 (总第 92 课时)月 日 星期 第 节晚修 教师清点人数、每日一吼 (40分钟)学习目标:1. 认识7个一类生字,5个字词只识不写,理解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一第二段。
3. 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厚情谊。
(重点)4. 学习动静结合法,围绕主题组织材料。
(难点)流程:1、读课文,写收获。
(10分钟)2、学习生字词,请在课本上圈画出字词,在课后生字表上标出音序、部首、结构并组两个词,了解作者、作品。
(10分钟) 3、理解课文的重点词义。
(10分钟)4、再读课文,进行文本分析(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
(10分钟)一、 请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0分钟)读了这篇课文后,我的朗读收获是 。
二、学习生字词,请在课本上圈画出字词,在课后生字表上标出音序、部首、结构并组两个词,学习作者和背景。
(10分钟)1、老舍,原名 ,北京人。
中国作家。
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 ”,获得“ ”的称号。
长篇小说《 》、《 》;话剧《 》《 》等。
2、课文中的草原指的是: 。
★三、理解课文的重点词义。
(10分钟) 迂回: 疾驰:襟飘带舞: 何忍别: 渲染: 一碧千里: 勾勒: 迂回: 拘束: 羞涩: 四、再读课文,进行文本分析(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
(10分钟) 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文有 自然段,可以分为 部分。
早读一月 日 星期 第 节早读 教师清点人数 (30分钟) 早读任务安排:1、6:50-7:00朗读课文两遍 2、7:00-7:05检测课文的生字词 3、7:05-7:15背诵重点词语。
4、7:15-7:20检测 措施:1、对子互背。
2、组长检测。
3、老师抽测。
16 草原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的特点。
2、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
3、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2、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
体会课文中静态和动态描写。
教具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欣赏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是一首歌唱草原的歌,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你去过草原吗?你对草原有哪些了解?2、草原实在是太美了!美丽的风光让人陶醉,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老舍的美文《草原》,跟随作者一起去领略草原美丽的风光吧。
师板书课题“草原”。
让我们一起美美地把课题读一遍。
(通过课前预习,我们知道本课的作者是——老舍。
谁向大家介绍介绍?)简介作者: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
师:你是通过什么途径搜集到的?(好的学习方法)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引导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在作者老舍先生的笔下,草原有什么特点呢,草原上的人们又有什么特点呢?下面请同学通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2、检查反馈。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这些词语你能读准确吗?(2)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同学们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美)老师结合学生汇报板书:“美”。
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课文,尝试概括一下。
⑴学生再次自读课文。
⑵汇报。
结合学生的汇报,归纳并板书。
风光美草原(美)人情美4、请同学按照“草原风光美”“草原人情美”两方面内容将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的风光美。
1、引语:刚才我们就在图片中看到了草原风光的美,令人陶醉,作者是怎样通过文字将自己看到的草原美妙风光展现出来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16.人造肥料与现代农业【教材分析】《人造肥料与现代农业》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科技改变生活》的第二课。
通过上一节课《影响人类文明的里程碑》的学习,学生意识到科技产品对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但大部分学生不具备对现代农业的认知,不知道现代农业的发展正在日新月异。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进一步理解科技发展将会使传统农业在管理、资源利用以及效益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通过比较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不同,比较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环境、条件、人员有什么不同,比较有土栽培和无土裁培有什么不同。
第二部分具体着眼于了解肥料对农作物的影响,通过阅读资料和实际操作比较豆苗的生长情况来完成。
第三部分是一个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利用家庭的阳台,运用无土栽培的方式,裁种一种植物。
【学情分析】通过之前的科学学习,学生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养料,学生一般对大田种植比较熟悉,但不知道现代农业的发展正在日新月异,对人造化肥的发明意义了解甚少。
本节课教学中重点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多方位地介绍现代农业,引导学生认识化肥,将化肥发展与农业发展相联系。
六年级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具备自主从书籍、互联网和电视等途径中获得信息的能力,基础知识比较扎实,通过五年的科学学习,科学探究能力提升,动手能力比较强,对于科学实验中的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大都能够顺利进行。
大多数六年级的学生对科学课仍然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但对需要一定时间跨度的实验,难以做到坚持观察、记录,教师需予以引导、激励。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了解无土栽培是一种不用天然土壤而采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元素的营养液来提供营养,使植物正常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栽培技术。
2.通过实验,知道肥料对农作物的作用,知道植物会从土壤里吸收液体肥料。
3.通过阅读,初步了解一些化肥的知识,意识到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目标1.能设计对比实验,证明肥料对农作物的作用。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六课《草原》教学设计白达莫小学龚其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体会描写草原风景美、人情美的语句。
能力目标: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并能把阅读中的理解和感受说出来。
情感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2、认识保护草原资源,防止沙漠化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风景美和人情美所构成的草原风情画。
教具:PPT教学过程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请同学说说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出示课题。
2、今天我们将在老舍先生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美丽的草原。
二、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展现草原的美妙风光?2.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
3、读完课文,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美)引导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1)课文中的草原的景色是是美丽的。
(2)课文中的草原的人民是热情的。
朗读相关的句段时,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语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精读课文(一)感受草原风光美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你们发现了哪些景物?你们觉得哪些景物美?为什么?2、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
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重点指导)“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①图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法。
②有感情朗读,读出“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草原》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0题;共98分)1. (4分)选词填空静寂安静平静宁静①一丝风没有,湖面很________。
②________的草原热闹起来。
③雪后的夜晚,山村显得________而祥和。
④主持人站到了话筒前,会场立刻________下来。
2. (15分)填空。
一________千________ ________立________望襟________带________ ________涯________草________色欲________ 高________一________________长青忽________忽 ________3. (6分)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填空。
A.既……又B.如果……就……C.不管……总……①________明天不下雨,我们________去旅游。
②________唱的是什么,听者________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③这种境界,________使人惊叹,________叫人舒服。
4. (4分)辨形组词。
渲________ 喧________勒________ 靳________5. (8分)写出下面的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①羊群一会上了小丘,一会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③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骏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页眉内容霍山开发区中心校童德月在寒意逼人的秋冬时节,我有幸参加了国家教师远程培训活动,与霍山百余名语文老师一起编入小语七班。
两个月来,我们在指导老师刘晓梅和班主任饶玉娟老师的组织引领下,克服种种困难,积极热情的投入到国培中去,且行且思,一路成长。
一,生活因国培更加精彩。
在十一月初参加了全国开班仪式后,我一方面与开发区中心校的学员们一起,学习了培训方案,充分了解培训个阶段的目的,任务,学习方式,制定了学校的培训方案;另一方面,积极投入到小语七班的活动中去。
从此,我开始了新的生活:工作之余,听讲座,记笔记,写日志,与群内群外的老师们交流……忙的不亦乐乎。
小语七班要编简报了!荣幸的是,第二期简报就是开发区主办。
我与钱善义组长一起,写寄语,收资料,整理编辑,最后在祈贤兵,张圣杰老师的帮助下,终于编成了一份图文精美,内容丰富的简报。
从此,我与简报结下了不解之缘,踊跃投稿,与同行们交流,欣赏评价,留下真诚话语。
记得欣赏第四期简报之后,我在后面写到:“我们有声有色,我们五彩缤纷;我们真诚朴实,我们简洁流畅。
四期简报,精彩纷呈,才织就小语七班五彩锦缎!每期参与,每期评论,这是我们成长的足迹。
让我们会聚在这七彩园地,用我们的激情,用我们的真诚,织就彩霞满天!给力,小语七班!”班级沙龙,内容丰富,我可以发布话题,与同行们就某个话题进行探讨,我可以参与讨论别人的话题,发表建议,我可以了解班级学员学习情况,见贤思齐,我可以欣赏别人的大作,汲取精华。
有时,我从热烈中淡定下来,反思,体验,总结。
我的工作室记录着我思索的的结果。
不论是研修日志,资源,还是作业,都是我不断进步的见证。
而在我的电脑中,还有一个以“我的工作室”命名的文件夹,除了自己的日志作业外,还有听讲座时留下的见解,与别人讨论和评价简报的言论,参加学科指导组的讨论记录,等等,都整理分类。
这些我要保存下去,并不断丰富充实,这就是我成长的足迹!参加国培,忙了,累了,工作之余的时间,大都猫在培训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