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化学用语(2019年11月整理)
- 格式:pptx
- 大小:180.46 KB
- 文档页数:25
化学用语测试姓名化学符号一、元素符号:氢氦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锰铁铜锌银钡铂金汞碘二、元素和根的化合价:钾钠银钙镁钡锌铜铝铁(亚)铁氢氯氧氢氧根硝酸根硫酸根碳酸根铵根三、离子符号:钾离子钠离子银离子钙离子镁离子钡离子锌离子铜离子铁离子亚铁离子铝离子氢离子氯离子硫离子氢氧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铵根离子四、化学式:单质:氧气氮气氢气氯气氦气氖气碳硫磷钾钠银铁铜氧化物: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硅过氧化氢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铜氧化锌氧化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氧化铝二氧化锰酸:盐酸硫酸硝酸碳酸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氢氧化铜氨水盐:盐酸盐: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铜氯化钡氯化镁氯化锌氯化铝氯化银氯化铵碳酸盐:碳酸钙碳酸钠碳酸钡碳酸钾碳酸镁碳酸氢铵碳酸氢钠碳酸氢钙硫酸盐:硫酸铜硫酸钙硫酸锌硫酸钡硫酸镁硫酸钠硫酸钾硫酸铝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铵硫酸氢钠硝酸盐:硝酸钾硝酸银硝酸钠硝酸钡硝酸铜硝酸亚铁硝酸铁硝酸镁硝酸钙硝酸锌硝酸铝硝酸铵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蔗糖其它:生石灰熟石灰(消石灰)烧碱(火碱、苛性钠)纯碱(苏打)小苏打石灰石(大理石)食盐尿素酒精胆矾(蓝矾)高锰酸钾锰酸钾氯酸钾干冰1.红磷(P)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产生大量。
化学方程式为:。
2.硫(S)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产生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为:。
3.木炭(C)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色的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为:。
4.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色固体四氧化三铁(Fe3O4)。
化学方程式为:。
5.过氧化氢(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MnO2)时能加速分解放出。
化学方程式为:。
6.加热混有二氧化锰(MnO2)的氯酸钾(KClO3)固体时,放出,同时生成氯化钾(KCl)。
二氧化锰在这一反应中是剂。
化学方程式为:。
7.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色的固体,受热时放出,同时还生成锰酸钾(K2MnO4)和二氧化锰(MnO2)。
化学用语(化学式、方程式、化合价)1、(2018广州7分)金属锰(Mn)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
铁锰合金(锰钢)可用作大型体育场馆的网封架屋顶材料、铁轨、桥梁等。
部分锰的化合物的颜色及溶解性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KMnO 4 MnO 2 MnSO 4 Mn(OH)2 MnO(OH)2 颜色暗紫色 黑色 白色 白色 棕色 溶解性 易溶 难溶 易溶 难溶 难溶(1)KMnO 4读作 ,广泛用作医药杀菌剂和防臭剂(2)将适当比例的铁矿石(Fe 2O 3)、软锰矿(MnO 2)、焦炭混合加入高炉,通入热空气熔炼,可得到铁锰合金。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成金属锰的过程:①C + O 2====高温CO 2;② ;③ 。
(3)已知:①MnSO 4+2NaOH=Mn(OH)2↓+Na 2SO 4; ②2Mn(OH)2+O 2=2MnO(OH)2若向盛有MnSO 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OH 溶液,静置,预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答案】22.(7分) (1)高锰酸钾 (2)②C + CO 2 ====高温2CO ;③ 2CO + MnO 2====高温Mn + 2CO 2。
(3)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后,白色沉淀变棕色 。
2、(2019广州)(3分)地球大气中存在氧气(O 2) 和臭氧(O 3)两种含氧元素的单质,其中臭氧主要存在于15000-30000米的高空,能减弱高能量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
(1) O 3表示一个_____________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2)高空中可发生转化: 2O 33O 2, 该变化属于______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叫盐酸。
①在充满HCl 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9·娄底)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2HB.2H 2C.H 2D.2H 2O 2【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知识点。
主要A 、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因此2H 表示两个氢原子,故选项正确。
B 、2H 2和D 、2H 2O 2和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H 2表示2个氢分子;2 H 2O 2表示两个过氧化氢分子,故选项错误.C 、H 2表示氢气,表示氢气由氢元素组成,表示一个氢分子,表示一个氢分子有两个氢原子构成,故选项错误。
2.(2019·河北)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两个氧分子——O 2B.氯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33Cl AlC.氯酸钾——KClO 3D. 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答案】C【解析】表示分子个数时应在分子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应为2O 2,故A 不正确;书写化合价时应该在该元素的正上方,并且先写正负号,再写数字,故B 错误;氯酸钾书写正确,故C 正确;钠是11号元素,钠原子核外应该有11个电子,故D 错误。
3.(2019·随州) 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CO 2 ②Fe 3+ ③KMnO 4 ④ ⑤A.①表示的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②中数字的含义: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C.③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D.④⑤表示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答案】D【解析】D. ④是镁离子结构示意图,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⑤表示氖原子,核外由2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层,D 错误。
8.(2019·成都)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4个N 原子:2N 2B.铁离子:Fe 2+C.硫酸铝:Al 2 (SO 4)3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答案】C【解析】4个氮原子可表示为4N ;铁离子符号为Fe 3+,Fe 2+为亚铁离子;硫酸铝的化学式为,Al 2(SO 4)3;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O Ca 九年级上册1-4单元化学用语专题练习一、我会书写(牛刀小试)1、两个氮原子2、3个铝离子3、4个五氧化二磷分子4、2个氢氧根离子5、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6、氯气7、2个钠离子8、硫酸根离子9、n 个亚铁离子10、负2价的硫元素 11、空气中的主要气体1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3、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1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15、能导电的一种单质 16、 是生命之源17、 等气体可用作多用途的电光源 18、能造成酸雨的一种气体19、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不变的最小粒子是 ,发生了变化的粒子是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该反应的类型是20、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例如:由分子构成的一种单质 ;一种化合物 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物质 ;由离子构成的一种物质 。
21、密度最小的一种气体 ; 22、常用来充灌飞艇的气体是 ;23、 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火焰颜色不同24、碳酸钙是由 元素组成的。
25、硝酸铵的化学式为 ,并标出氮元素的化合价 (26)2H : (27)H +: (28) :(29)H 2: (30)3H 2SO 4:(31)2个磷原子 (32)2个镁离子: (33)一个氯分子:(34)H 2S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2价 (35)2个氢氧根离子二、我会改:判断下列化学式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请更正过来(小菜一碟)(1)氖气Ne 2: (2)氯化铝AlCl 2: (3)氢氧化钠NaHO :(4)氧化镁Mg 2O 2: (5)硫酸钡BaSO 4:三、写出化学式或化学式的名称:(再试牛刀)1、写出下列化学式的名称(1)HNO 3: (2)AgCl : (3)ZnSO 4: (4)Fe(NO 3)2:2、用化学式填写(1)密度最小的气体 (2)通电时会发出紫蓝色光的气体(3)能造成酸雨的一种气体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5)石灰水中的主要成分是 (6)农业生产中,硝酸铵是重要的氮肥之一,其化学式为3.用化学符号表示:(1)铜元素、1个铜原子、单质铜 ,(2)2个氮原子 (3)3个氢分子(4)氯化锌中锌显+2价 (5)8个二氧化硫分子 (6)3个铝离子4.用化学符号表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4)电解水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 负极上产生的气体是5.指出下列物质的名称:(1)KI (2)AlCl 3 (3)MnO 2(4) FeSO4 (5) Fe2(SO4)3(6)NH4NO36.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硫磺(2)氖气(3)氯气(4)铁(5)木炭(6)双氧水(7)锰酸钾(8)高锰酸钾(9)四氧化三铁7.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1)二氧化氮(2)氧化铜(3)氧化铝(4)氯化亚铁(5)硫化钠 (6)硫酸钠 (7)硫酸铵 (8)硫酸(9)氢氧化铜 (10)食盐四、我会分析:(再接再厉)1、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州5号”飞船载人航天取得成功,偏二甲肼是火箭推进器的常用燃料。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用语专题复习”学习目标:掌握化学用语中“三号,两式和两图”的意义和应用学习方法:自主学习--互助合作---个别点睛一、三号(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符号)1、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宏观意义:;微观意义:。
如:H表示:① ② 。
2H表示:。
Fe表示:① ② 3Fe表示。
2、离子符号的意义如:Al3+表示的意义;nAl3+表示。
SO42-表示的意义。
3、化合价的规律:(1)任何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2)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化合价符号表示意义:如:Al2O3表示,Al表示。
二、两式(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1、化学式表示的意义:(以C2H5OH为例)(1)(2)(3)(4)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CH4 +2O2 点燃 CO2+2H2O的意义:(1)(2)(3)(C-12 H-1 O-16)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1);(2)。
三、两图:(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例1、下图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A (氖元素) B(氧元素) C(镁元素)其中属于稳定结构的是:___ _(1)写出上图中属于原子的是___,符号为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符号为,属于阴离子的是,符号为(2)画出其中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 趁热打铁1、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60B、O2C、HD、Au2、(1)用化学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① 两个氮原子;②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③3个亚铁离子;④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⑤地壳中元素种类达100余种,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写出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
(2)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⑥2N ①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
②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____。
③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____。
④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____。
化学用语(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1.符号“N”表示的意义有( )①氮元素②氮分子③1个氮元素④1个氮原子⑤氮气A.①④B.③④C.④⑤D.①②③④2.下列关于符号“Ca”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A.表示钙单质B.表示钙元素C.表示1个钙分子D.表示1个钙原子3.对化学式SO2的各种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表示二氧化硫这种物质B.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C.表示二氧化硫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4.在化学知识抢答赛活动中,老师舀出一张卡片,标有“Cu”,要求学生说出其含义。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B.C. D.5.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常见物质,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原子的是( )A.H2B.OC.H2OD.Fe6.下列化学符号既表示宏观意义,又表示微观意义的是( )A.S2-B.SO2C.2ND.2H2O27.下列各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Fe2+: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B.N2: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C.2Hg:2个汞分子D.2NO3-:2个硝酸根离子8.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水分子:2H2OB.氯化铝:AlClC.两个氯原子:Cl2D.正二价的铜元素:Cu2+9.下列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5个氢原子:H5B.4个氧原子:2O2C.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D.2个碳酸根离子:CO32-10.下列各组粒子分别是A粒子、B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一组粒子是( )A. B.C. D.。
九年级常见化学用语和化学方程式五、课本中的化学方程式:第二单元: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4 P + 5 O2 2 P2O52、碳在氧气中燃烧 C + O2CO23、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2 SO24、铁在氧气中燃烧 3 Fe + 2 O2Fe3O45、铝在氧气中燃烧 4 Al + 3 O2 2 Al2O36、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2 H2O2 2 H2O + O2↑7、用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 MnO2+ O2↑8、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2 KClO3 2 KCl + 3 O2↑第三单元:9、水通电分解(电解水) 2 H2O 2 H2↑+ O2↑10、汞受热2Hg+O22HgO11、氧化汞受热分解2HgO2Hg+O2↑1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2 H2 + O2 2 H2O1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Cu + H2O第四单元:第五单元:1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 4FeSO4 + Cu15、碳酸钠和盐酸反应Na 2CO3+2HCl2NaCl+H2O+CO2↑16、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2 Mg + O2 2 MgO17、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CaCO3CaO + CO2↑第六单元:2 CO1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 C + O2 (不足)19、碳跟氧化铜反应 C + 2 CuO 2 Cu + CO2↑20、碳跟氧化铁反应 3 C + 2 Fe2O3 4 Fe + 3 CO2 ↑21、碳跟二氧化碳反应C+CO22CO+ 2HCl CaCl2 + CO2↑+ H2O2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2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 2 + H2O H2CO324、碳酸分解H 2CO3CO2 ↑+ H2O25、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CO 2 + Ca(OH)2CaCO3↓+ H2O26、一氧化碳燃烧 2 CO + O2 2 CO22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Cu + CO228、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 CO +Fe2O3 2 Fe + 3 CO2第七单元:29、甲烷燃烧CH4 + 2 O2CO2 + 2 H2O30、酒精燃烧C2H5OH + 3 O2 2 CO2 + 3 H2O第八单元:31、镁和稀盐酸反应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2 HCl MgCl+ H2↑Mg + H2SO4MgSO4 + H2↑32、锌和稀盐酸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取氢气)Zn + 2 HCl ZnCl+ H2↑Zn + H2SO4ZnSO4 + H2↑33、铁和稀盐酸反应铁和稀硫酸反应+ H2↑Fe + H2SO4FeSO4 + H2↑Fe + 2 HCl FeCl34、铝和稀盐酸反应铝和稀硫酸反应+3H2↑2Al+ 3H2SO4Al2(SO4)3 +3 H2↑2Al+6HCl2AlCl35、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2 A l + 3 CuSO 4Al2(SO4)3 + 3CuCu(NO3)2 + 2 Ag36、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Cu + 2 AgNO第十单元:37、铁锈与稀盐酸反应铁锈与稀硫酸反应Fe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38、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H2SO4+ CuO Cu SO4+ H2O39、氧化钙与水的反应CaO+HO Ca(OH)240、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2NaOH+CO 2Na2CO3+H2O41、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SO 2Na2SO3+H2O42、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aOH+SO 3Na2SO4+H2O43、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NaOH+HCl NaCl+H 2O 2NaOH+H2SO4Na2SO4+H2O44、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2HCl CaCl2+2H2O Ca(OH)2+H2SO4CaSO4+2H2OCa(OH)第十一单元:45、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NaHCO 3+HCl NaCl+H2O+CO2↑CO3+Ca(OH)2CaCO3↓+2NaOH46、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Na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后面是物质化学式或物质名称,前面是颜色)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完整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第1页共7页溶解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实验仪器和操作一、药品的取用原则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
3.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三、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药液滴入接受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2.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复习目的要求]知识:理解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技能:正确书写重要化学用语,区别化学符号所表达的各种不同意义,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根底。
德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材分析]初中化学在第四、五单元的教学中逐渐展开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的学习,由于过程中学习到有关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等抽象概念,加上要记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前后知识假设衔接不好,将会影响今后化学的学习。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双基〞的重要局部。
能够较好地掌握它们,对于今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现状分析]学生在学习这局部知识过程中遇到一定困难,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没能很好领会根本概念的涵义,由于现在的学生很懒,在课堂上能都能听懂,但是在课下却不认真记忆化学符号,导致相当一局部学生对这方面知识混淆一团,学得不好。
为了让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好这局部知识,本节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反复屡次进行化学用语的稳固练习、测试,让学生强化对化学用语的记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
[复习重点、难点]1、区别原子、分子、离子、化合价的化学表示方法,懂得化学符号中数字的意义;2、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3、正确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学生复习方法]测试、归纳、比照、小结、练习、小组合作等2、用化学用语表达以下意义。
(1)三个二氧化碳分子;〔2〕铁元素;〔3〕钙离子;〔4〕两个氢氧根离子;〔5〕n个铜原子;〔6〕五氧化二磷;〔7〕双氧水;〔8〕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9〕给水通电产生氧气和氢气。
归纳:〔评价〕测试后让学生板书,学生自评,教师小结。
〔置疑〕学生发问〔针对以上知识提出疑问〕。
〔堂上练习〕〔发卷〕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二氧化硫〔SO2〕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B、二氧化硫由硫和氧气组成的C、二氧化硫由一个硫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D、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画“√〞,错误画“×〞,并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