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布局规划与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33.98 KB
- 文档页数:2
电商物流配送中心设计与布局优化随着电商行业的发展迅猛,物流配送中心的设计和布局成为促进电商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个高效的物流配送中心不仅可以提高配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还能提升用户体验,促进电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设计和布局两个方面,探讨电商物流配送中心的优化策略。
设计优化:1. 空间布局:物流配送中心的空间布局应合理安排,以最大化空间利用率。
首先,应根据需求确定仓库、包装区、分拣区、发货区等功能区域的位置,并确保它们之间的物流路径短且畅通。
其次,合理规划货架和储物设备的位置,以提高仓储效率。
此外,根据商品类型和销售量,合理划分仓库区域,以便快速取货和补货。
2. 设备选择:选择适合电商物流配送中心的高效设备,如自动化分拣系统、货架堆垛机等。
自动化分拣系统能够提高分拣效率和准确度,降低人力成本;货架堆垛机可以实现货物的快速存储和提取,提高仓库效率。
此外,可考虑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3. 系统集成:物流配送中心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实现与企业内部各个环节之间的无缝对接。
这包括订单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配送管理系统等。
通过系统集成,可以实现快速处理订单、准确掌握库存情况以及有效规划配送路线等功能,提高配送效率和准确度。
布局优化:1. 道路规划:物流配送中心的道路规划应考虑到货车的进出,并合理划分出入口和停车区域。
道路宽度应能容纳大型货车的行驶,并保证货车的转弯半径和通行高度。
此外,应设置交通信号灯和标志牌,引导货车按规定路线行驶,减少交通拥堵。
2. 仓库布局:仓库的货架布局要尽量简洁明了,便于快速取货和补货。
货品分类应合理划分,并标注清楚,以便工作人员快速找到所需货品。
同时,应设立合适的货物存放和摆放规则,防止货物混乱和交叉污染。
还可以考虑使用无人机等技术,实现快速的仓库盘点和货物配送。
3. 人员流动:物流配送中心的人员流动应合理规划,确保工作环境安全和高效。
第4章配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和通道设计本章主要对五金配送中心的功能区布局和主要通道进行规划,针对五金行业的特点,进行具体的设计。
在综合考虑规划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应用SLP法、时空消耗法进行功能区规划,既而应用交通量预测和内部通行能力的计算,得出通道的布局规划。
4.1 配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本节就配送中心功能区布局的原则、综合相互关系分析及量化、功能区模型比例规划三方面进行设计,最后构建平面图。
4.1.1 配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概述1. 配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的目标与原则(1)快速响应(准时履约)快速响应决定了配送中心能否及时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体现了配送系统的信息现代化水平。
快速响应能力的提高可充分提高配送中心基本建设投资的效益、减少货物的过度储存,及时了解不同商品的销售,实时调整库存策略,更快的向市场供应适销的产品,准时履约的提高可以满足客户准时化生产的要求,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因此,要规划出最合理的物流路线,从而最大限度地压缩物流时间,降低物流费用,实现快速响应。
(2)较高的产品质量要求五金属耐用品,对于耐用品顾客购买的动机一般是产品的质量,且五金配送中心的客户对产品加工精度要求较高,不能将不合格品发给客户。
五金产品品种多而广。
在规划五金配送中心的时候,要考虑加工、搬运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
因此,对五金配送中心的平面布置设计,要达到如下目标:(1)符合生产工艺的需要。
尽量使生产对象流动顺畅,避免工序间的往返或路径交叉,消除无谓停滞,使生产时间最短;(2)料搬运费用最少。
物料搬运路线短捷,便于生产物料的输入和产品、废料的输出;(3)保持生产与安排的柔性。
使之适应产品需求的变化、工艺和设备的更新及生产能力扩大的需要,做到对需求的快速响应;(4)适应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管理的方便。
使有密切关系或性质相近的工位布局在一个区域内或靠近布置,甚至合并在一起;(5)最有效地利用空间。
使场地利用达到适当的建筑占用系数,使建筑物内部设备占用空间和单位制成品的占用空间小;(6)职工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使之合乎生理、心理的要求,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职工身心健康创造条件。
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配送中心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物流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它不仅仅是货物的集散地,更是整个供应链的关键环节。
因此,对于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一、环境条件与选址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是整个规划与设计的第一步,它直接关系到物流效率和成本。
在选址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交通便利性,即与供应商、客户和主要交通枢纽的距离。
其次,要考虑的是土地面积和使用规划,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此外,环境条件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如周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是否适宜物流运作。
二、场地布局与设施设计物流配送中心的场地布局和设施设计直接关系到货物的流动效率和空间利用率。
在场地布局方面,应合理划分不同的区域,包括货物装卸区、仓储区、操作区和办公区等。
同时,要充分考虑货物流向和流量,使货物的流动路径最短、最顺畅。
在设施设计方面,需要考虑到货物的特性和运输要求。
例如,对于易损和易腐物品,需要设置适当的温湿度控制设备;对于大件物品,需要有足够的吊装设备和宽敞的货物堆放区。
此外,还需要考虑物流信息化系统的布设,以实现货物的追踪和管理。
三、技术设备与自动化程度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流配送中心也越来越倾向于自动化和智能化。
合理选择和配置技术设备,是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
常见的技术设备包括货架、输送设备、码垛机器人等。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到货物种类、规模和操作要求。
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可以大大节约人力成本,并提高操作效率。
自动化设备如自动分拣系统、自动码垛机器人等,可以实现货物的快速处理和准确分拣。
当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也需要考虑成本和实际应用情况。
四、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物流配送中心是一个涉及重要货物和大量人员的场所,因此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物流配送中心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设立安全责任部门、采取防火、防盗、防爆等措施。
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设计,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一份好的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配送中心规划与教学,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项目背景某快速消费品连锁企业现有配送系统难以支撑快速扩张的销售范围和持续增长的销售量。
公司董事会决定投资建设以自动化立体库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配送中心。
根据公司现有土地情况,新建配送中心的允许最大长度100米,允许最大宽度61米,该地区建筑限制高度为14米。
新建配送中心建筑结构为轻型钢结构,柱网最大允许跨距为36m,最大允许柱距为18m,柱截面尺寸为200×200mm,柱网轴线交于柱截面形心。
公司现有产品已经实现托盘集装化,托盘尺寸为1100×1100×120mm。
根据产品箱抗压性能,托盘堆码高度(含托盘厚度)为1000mm和1350mm两种。
该配送中心涉及的产品主要为日常快速消费品,总品项数约为3000余种。
各种商品之间没有很大的影响,且均无特殊储存要求。
配送中心内产品有少量需要进行出库拆零配装作业(品项数约占总品项数的20%,出货量约占总出货量的10%),其余产品均为整箱出货。
配送中心内需要完成的其他作业主要包括:进货验收(抽检5%),促销产品更换包装(总出货量的5%)、订单处理等。
配送中心内部布局设计任务:按照行业平均水平,该配送中心预期平均货物周转速度为每月1次,配送中心收取的货物处理费用按照货值的1.5%计算(每托盘货值按1000元计)。
综合以上条件,对新建配送中心进行初步规划,未给定条件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或网络资源合理确定,且在论文中明确列出。
任务一:完成配送中心布局初步规划,确定配送中心基本功能和功能区域,完成货架确定和主要设备选型,并根据给定条件确定该配送中心最大仓容。
任务二:绘制配送中心布局平面示意图,要求符合工程制图基本规范,图示清晰,尺寸比例关系正确,手工绘图或CAD绘图均可。
【精品】配送中心选址与布局规划一、环境要求1.地理方位:配送中心选址必须从整个城市的区位因素考量,要根据实际情况(租金、交通、配送半径等)做具体参考。
2.周边环境:必须要保证周边环境无污染源、无化工厂等容易造成污染的企业,这是必须达成的硬指标。
3.配送半径:即指配送中心配送到各客户地址半径的平均值,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配送效率,节约送货成本,同时也能大大提高配送的应急性,解决客户紧急订单的要货需求。
一个好的配送中心,标准的配送半径要求达到30~50公里(大的城市可扩展到50~100公里),这也是投建配送中心的一项硬指标。
4.城市规划:投建一个配送中心是一个重大的项目,为了规避投建带来的风险,必须要了解清楚该物业的城市规划,也就是该地段属于城市市政建设的哪个阶段?如果属于计划改建区域,就要放弃选址,开发区或城乡结合部区域为最佳选址。
二、仓库基本情况1.设计用途:最佳选址为仓库建筑,其次可以考虑厂房建筑。
但标准仓库建筑平面面积较大,占地区域较广,租金相对较高,并且建筑的数量较少,比较难于找寻。
厂房建筑相对较多,比较容易找寻。
2.单层建筑面积:不低于600㎡为佳,各公司可根据具体规模,考虑选择楼层数量,但一定要从底层开始。
一般操作区域都尽量在底层,比如验收区、复核区等,存储区可以设定在楼上。
要根据配送中心的规模确定楼层面积,配送中心各个功能区划分较详细,因此建议单层面积至少不能低于600㎡。
(如果是创业起步阶段,为节约运营成本,也可以从200平方的配送中心开始,随着业务的增加再扩大场地)3.建筑平面结构:少立柱,且立柱分布均匀,无立柱为佳,标准仓库是框架结构,很少有立柱,但作为厂房来讲,尤其是楼房,立柱却必不可少,这就要考虑立柱的占比,如果立柱较多,不仅浪费使用面积,并且各个区域规划(包括垫板位置、货架位置,通道规划及宽窄等)都会受到影响。
4.楼层数:不超过4层,可以根据各自的规模选择具体的楼层数量,一般以2层为最佳,底层做功能操作区,二层做仓储存储区。
(5)阁楼库区(第二层):阁楼库区(第二层)主要存放超小件物品,采用重力货架分为三层单元格,采用电子拣选标签以利提高拣选效率。
第二章配送中心选址一、客户资料某配送中心拟向城市内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服务。
零售商的需求、空间位置及交通图如下表、图所示。
配送要求:配送中心拥有5吨、2吨两种车型的货柜车,配送的经济里程为30公里,运输费率为0.05,学号为单号的学生以所给资料为主,学号为双号的同学X、Y坐标互换。
表2-1-1图2-1-1表2-2-2初始坐标计算(2)节点W i X i Q i W i Y i Q i W i Q iA 0.225 0.075 0.075B 0.36 0.08 0.04C 0.9 0.18 0.06D 0.6075 0.27 0.045E 1.05 0.7 0.07F 0.9 0.825 0.075G 0.6 1 0.1H 0.135 0.72 0.09I 0.27 0.24 0.06J 0.675 0.525 0.075 合计 5.7225 4.615 0.69 Xi=8.29 Yi= 6.69表2-2-32.利用初始坐标进行一次迭代表2-2-4一次迭代计算(2)节点W i X i Q i/D i W i Y i Q i/D i W i Q i/D iA 0.03 0.01 0.01B 0.08 0.02 0.01C 0.12 0.02 0.01D 0.12 0.05 0.01E 0.14 0.09 0.01F 0.16 0.15 0.01G 0.15 0.25 0.02H 0.02 0.10 0.01I 0.06 0.05 0.01J 0.87 0.68 0.10合计 1.74 1.42 0.20Xi=8.48 Yi= 6.95表2-2-53.在这里一次迭代日总费用小于初始坐标,所以进行二次迭代表2-2-6二次迭代计算(2)节点W i X i Q i/D i W i Y i Q i/D i W i Q i/D iA 0.03 0.01 0.01B 0.07 0.02 0.01C 0.12 0.02 0.01D 0.12 0.05 0.01E 0.15 0.10 0.01F 0.17 0.15 0.01G 0.15 0.25 0.03H 0.02 0.10 0.01I 0.05 0.05 0.01J 1.29 1.00 0.14合计 2.17 1.76 0.25Xi=8.62 Yi=7.01表2-2-74.我这里缩小了小数位因为坐标无法体现两位小数,但实际数据为3.76比一次迭代小,故进行三次迭代表2-2-8三次迭代计算(2)节点W i X i Q i/D i W i Y i Q i/D i W i Q i/D iA 0.03 0.01 0.01B 0.07 0.02 0.01C 0.12 0.02 0.01D 0.12 0.05 0.01E 0.15 0.10 0.01F 0.17 0.16 0.01G 0.15 0.25 0.03H 0.02 0.10 0.01I 0.05 0.05 0.01J 1.79 1.39 0.20合计 2.67 2.15 0.31Xi=8.72 Yi=7.01表2-2-95.虽然日总运费没有减少,但是坐标改变,故再进行运算看总运费是否减少表2-2-10四次迭代计算(2)节点W i X i Q i/D i W i Y i Q i/D i W i Q i/D iA 0.03 0.01 0.01B 0.07 0.02 0.01C 0.12 0.02 0.01D 0.12 0.06 0.01E 0.15 0.10 0.01F 0.17 0.16 0.01G 0.15 0.25 0.02H 0.02 0.10 0.01I 0.05 0.05 0.01J 2.41 1.87 0.27合计 3.29 2.63 0.37Xi=8.8 Yi=7.0表2-2-116.日总运费没有减少,坐标也没有更改,故选址坐标为(8.8,7)二、地理位置衡量1.图上灰色部分为零售店,故我们将(8.8,7)坐标,南北方向200米,宽72米配送中心放置在图上看是否满足图2-2-12.因有零售店无法满足,故向上进行取坐标图2-2-23.因不知道零售店位置,故约(8.5,6.9)位置可以满足图2-2-3 4.故选址最后坐标为(8.5,6.9),如图上所示第三章配送路线优化一、配送中心离各零售店最短路径1.因为是十字路口,故数据可能不是十分准确,最短路径见下表表3-1-1二、节约里程计算1.计算所节约的里程数表3-1-2三、节约里程排序序号路线节约里程序号路线节约里程序号路线节约里程1 CD 13 11 FG 6 25 AD 11 EF 13 14 AG 5 25 AF 13 AI 12 14 BI5 25 BD 14 DE 11 14 CI5 25 DI 15 AB 9 14 CJ 5 25 DJ 16 BC 8 14 GI 5 25 FI 16 GH 8 19 CH 4 25 FJ 18 AC 7 20 EH 3 25 GJ 18 EG 7 20 FH 3 25 HJ 18 HI 7 22 BD 211 CE 6 22 CF 211 DF 6 22 EJ 2表3-3-1四、路线安排1.配送中心—E—F—G,需要5T车一辆,总载重4.5T,总里程28km,节约里程20KM左右因为还有其它零售店可以路线优化,所以进行第二次优化图3-4-12.路线2 配送中心—J—B—D—C 需要5T车一辆,总载重4.3T,总路程约为29KM,节约里程约为15KM左右图3-4-23.路线3,配送中心-I-H-A,需要5T车一辆,总载重4.3T,总路程约为30KM,节约里程约为12KM左右,总计需要5T车3辆,总路径为88KM左右表3-4-3。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策划方案规划配送中心布局提高配送效率优化配送服务物流配送中心规划策划方案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和策划变得极为重要。
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可以提高配送效率,优化配送服务,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流配送中心规划策划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规划配送中心布局,以提高配送效率和优化配送服务。
一、物流配送中心规划的重要性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是确保物流运作高效运转的基础。
它涉及到仓库的选址、规模的确定、装卸设备的配置、仓库布局的设计等方面。
一个合理的规划方案可以提高货物的跟踪和管理效率,减少误配和失配的情况,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
二、规划配送中心布局1. 选址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
应选择距离重要交通干线和主要客户群体较近的地点,便于货物的快速运输和配送。
同时,还要考虑到交通拥堵程度、物流网络覆盖范围、资源供给和环境影响等方面。
2. 中心规模中心规模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到市场需求量、产品种类和仓库容量等因素。
根据需求的特点,合理规划仓库的面积,确定仓库的高度和容量,确保仓库能够容纳客户需求的货物,并保证货物的存储和运送的安全。
3. 装卸设备的配置合理配置装卸设备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应根据不同的货物种类和体积确定使用的货架类型和堆垛机类型,并配备适当的装卸设备,确保货物的高效装卸和运输。
4. 仓库布局的设计仓库布局的设计应考虑到货物的流程和仓库的功能需求。
例如,将货物的入库和出库区域分开,设立分拣区和分配区等。
同时,还要合理安排仓库内的货架、通道和工作区域,以提高仓库的存储容量和工作效率。
三、提高配送效率1. 使用物流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物流运作的全程管理和跟踪,提高配送效率。
通过物流管理系统,可以实时掌握货物的存储和运输情况,确定最佳的路线和交通工具,减少配送时间和成本。
2. 优化运输方式不同的货物有不同的运输方式,应根据货物的特点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及布局分析选址因素:1.地理位置:物流配送中心应选择在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以方便货物的集散和分拣,减少货物运输时间和成本。
2.交通网络:配送中心附近应有良好的道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网络。
这样可以方便货物的进出和转运,缩短物流的时间和距离。
3.人力资源:选址时应考虑当地的劳动力资源情况,包括人口分布、就业机会和劳动力素质等。
这样可以确保有足够的工人供应,并能提高物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环境因素:考虑到物流配送中心的周边环境,如气候、地形和安全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影响运输工具的选择和物流设备的使用。
布局设计:1.分区设立:物流配送中心根据不同的作业流程、货物分类和处理需求,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收货区、分拣区、储存区、装载区等。
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货物的损失和误运。
2.物流设备:合理选择和布局物流设备,如输送带、货架、叉车等。
这样可以提高物流操作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3.安全措施:在布局设计中要考虑到安全因素,如防火设施、紧急疏散通道和监控系统等。
这样可以保障人员和货物的安全,降低潜在风险。
最优化策略:1.合理规划:根据需求分析和数据统计,制定合理的配送路线和计划。
采用优化算法和模拟软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的时间和成本。
2.信息系统: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和交互。
这样可以提高物流运作的透明度和效率,减少误差和问题的发生。
3.与供应商的合作: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享信息和资源。
这样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协同,减少库存和缩短物流周期。
综上所述,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布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地理位置、交通网络、人力资源和环境因素等多个因素。
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和最优化策略,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风险。
希望本文对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布局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5)阁楼库区(第二层):阁楼库区(第二层)主要存放超小件物品,采用重力货架分为三层单元格,采用电子拣选标签以利提高拣选效率。
第二章配送中心选址一、客户资料某配送中心拟向城市内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服务。
零售商的需求、空间位置及交通图如下表、图所示.配送要求:配送中心拥有5吨、2吨两种车型的货柜车,配送的经济里程为30公里,运输费率为0。
05,学号为单号的学生以所给资料为主,学号为双号的同学X、Y坐标互换。
表2-1—1图2—1—1表2-2—2初始坐标计算(2)节点W i X i Q i W i Y i Q i W i Q iA 0.225 0.075 0.075B 0。
36 0.08 0。
04C 0.9 0。
18 0。
06D 0。
6075 0。
27 0。
045E 1。
05 0.7 0.07F 0。
9 0。
825 0.075G 0。
6 1 0。
1H 0.135 0。
72 0。
09I 0.27 0。
24 0。
06J 0。
675 0.525 0。
075 合计5。
7225 4.615 0。
69 Xi=8。
29 Yi= 6.69表2—2—32.利用初始坐标进行一次迭代表2-2-4一次迭代计算(2)节点W i X i Q i/D i W i Y i Q i/D i W i Q i/D iA 0.03 0。
01 0.01B 0。
08 0.02 0.01C 0。
12 0.02 0。
01D 0.12 0。
05 0.01E 0。
14 0.09 0。
01F 0。
16 0。
15 0.01G 0。
15 0.25 0.02H 0.02 0。
10 0。
01I 0。
06 0。
05 0.01J 0.87 0.68 0。
10合计1。
74 1.42 0。
20Xi=8。
48 Yi=6。
95表2-2—53.在这里一次迭代日总费用小于初始坐标,所以进行二次迭代表2-2-6二次迭代计算(2)节点W i X i Q i/D i W i Y i Q i/D i W i Q i/D iA 0.03 0。
配送中心布局规划与设计
(4至5人一组)
某配送中心占地面积为东西100米,南北50米,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配送中心占地面积
它包含的部门(作业单位)如表1所示:
表1作业单位基本情况
序号 作业单位 面积 序号 作业单位 面积
1 收货区 6×6 6 配货区 6×18
2 仓储区 15×20 7 发货暂存区 6×6
3 冷藏区 6×12 8 办公室 6×12
4 分拣区 9×18 9 货车停车场 40×30
5 流通加工区 12×12
配送中心的业务主要涵盖五种类型的产品,它们分别是一般商品、特殊商品
(主要是是食品)、散货、流通加工商品和机电产品零配件,各类商品的在 配送
中心的处理流程及每月业务量如表2所示:
产品 业务流程 月平均业务量(当量千克)
一般商品 收货 — 储存 — 分拣 — 配货 — 发货 200000
特殊商品 收货 — 冷藏 — 分拣 — 发货 100000
散货 收货 — 储存 — 发货 100000
流通加工商品 收货 — 储存— 流通加工 — 储存 — 分拣 — 配货 —
发货
50000
机电产品收货 — 储存 — 流通加工 — 储存— 发货 100000
零配件
注意:(1)当量物流量后四位,改成项目小组长学号的后四位,如200000当量千克,改成20XXXX,如果学号为0840201,则物流量为200201当量千克;
(2)非物流相互关系,各小组根据各功能区域特性进行合理分析;
(3)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分析过程,但每人自行完成至少一个平面布局方案的设计。
报告格式要求:
1、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要求
封面:作品名称,姓名、学号、班级;
布局分析内容:物流分析,非物流分析,综合相互关系分析;
布局设计内容:位置相关图,面积相关图,平面布局方案(小组成员每人一个布局方案);
布局评价与分析:方案评价,合理性分析;
心得体会。
2、图样及格式要求
所有图表要求绘制工整,文字说明表达清楚,其中文字说明部分要求符合下面的格式要求:
1)标题:居中,隶书,二号字;
2)姓名、班级、学号:居中,楷体,五号字;
3)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字,加粗;
二级标题:楷体,小四号字;
图:居中,需有图标题(含图编号、图名称:图下方居中,楷体,五号字);
表:居中,需有表格标题(含表格编号、表格名称:表格上方居中,楷体,五号字) 正文文字:宋体,五号字,段首缩进两字符,1.25倍行间距,段前0.5行。
如果说明书采用手写,必须字迹端正,条理清楚,字迹潦草者降低评分等级1‐2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