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3
审计案例_存货审计案例[案例一]H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了解到该公司对存货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熟低法,2001年H公司经年末盘点,认定有关存货及其会计处理的信息资料如下:1(库存商品A:账面余额10万元,已提取跌价准备5000元,该商品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H公司对该商品全额补提跌价准备。
2(库存商品B:账面余额6万元,无跌价准备,该商品不再为消费者所偏爱,从目前情况分析,其市价将会持续下跌。
H公司全额提取跌价准备。
3(库存商品C:账面余额20万元,已提取跌价准备2万元,由于此类商品的更新换代,该商品已经落伍,目前已经形成滞销。
H公司全额补提跌价准备。
4(库存商品D:账面余额50万元,无跌价准备,目前该商品供销两旺,未发现减值情况。
H公司按10,提取跌价准备5万元。
5(库存商品E:账面余额20万元,无跌价准备,该商品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H公司未计提跌价准备。
6(库存原材料F:账面余额15万元,无跌价准备,现有条件下使用该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H公司未计提跌价准备。
[分析]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四、五十五、六十二条的规定,并依据资产减值准备的认定基本条件进行分析,库存商品A、B、C均不应全额计提跌价准备。
A商品只是市价下跌、价值减少,但仍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
B商品虽然不为消费者所偏爱,但也只是价值下跌,还未到完全丧失价值的程度。
C商品即使已经滞销,但起码还有转让价值。
所以,注册会计师应建议H公司首先根据各种存货的物理状况及减值情况,推断出其期末应提足的跌价准备数额,然后与已提取的跌价准备比较,按其差额补提存货跌价准备。
对于商品D,由于没有任何减值的迹象,H公司按10,的比例计提了5万元的跌价准备,这没有根据。
注册会计师应建议H公司调账,冲回所提取的跌价准备。
对于商品E和原材料F的处理则不同,这两项存货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减值,而H公司却未计提相应的跌价准备,注册会计师应建议H公司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计提减值准备的数量,并作相应的调账处理。
审计案例存货审计案例1.案例背景一家制造业公司要求对其存货进行审计。
该公司主要从事家具制造,拥有自己的生产线和仓库。
由于存货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因此存货的准确计算对于公司的财务稳定和经营状况的评估非常重要。
2.审计目标存货审计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存货的准确计算和记录,以及保证其质量和完整性。
3.审计程序3.1存货清单首先,审计师需要与公司进行沟通,了解其存货管理和计算方法。
然后,审计师将收集公司的存货清单,并与实际存货进行核对,确定清单的准确性。
3.2存货估值审计师需要了解公司的存货估值方法,例如采用先进的方法如市场价格,或者采用成本法。
审计师将评估公司的计价策略是否合理,并核对公司的估值结果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
3.3存货质量和完整性为了确保存货的质量和完整性,审计师将检查存货的实际数量和质量,并核对其与公司记录的数据是否一致。
此外,审计师还可能需要进行存货的抽样检查,以评估存货的损失和损坏情况。
3.4存货计量单位审计师将评估公司的存货计量单位是否合理,并核对存货计量单位与公司其他财务数据的一致性。
例如,存货计量单位应与销售和成本核算相匹配。
3.5存货成本核算审计师将核对公司的存货成本核算方法和流程,以保证计算准确和合规。
审计师还将评估公司的存货报废和报损政策,并核对其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
4.审计结果通过以上审计程序的实施,审计师可得到以下审计结果:4.1存货清单的准确性审计师将确定存货清单的准确性,包括存货的种类、数量、计量单位等。
4.2存货估值的合理性审计师将评估存货的估值方法是否合理,并核对公司的估值结果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
4.3存货质量和完整性的保障审计师将确认存货的质量和完整性,并核对公司记录的数据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4.4存货计量单位的一致性审计师将核对存货计量单位与公司其他财务数据的一致性,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4.5存货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审计师将确认存货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并核对公司的存货报废和报损政策的一致性。
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乙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乙公司为玻璃制造企业,2011年末存货余额占资产总额比重重大。
存货包括玻璃、煤炭、烧碱、石英砂,其中60%的玻璃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
乙公司对存货核算采用永续盘存制,与存货相关的内部控制比较薄弱。
乙公司拟于2011年11月25日至27日盘点存货,盘点工作和盘点监督工作分别由熟悉相关业务且具有独立的人员执行,不同的类型的存货安排不同的盘点小组。
资料一:乙公司存货盘点计划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2)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存货的检查:对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的玻璃,检查公用仓库签收单,请公用仓库自行盘点,并提供2011年11月27日的盘点清单。
(3)存货数量的确定方法:对于烧碱、煤炭和石英砂等堆积型存货,采用观察以及检查相关的收、发、存凭证和记录的方法,确定存货数量;对于存放在C仓库的玻璃,按照包装箱标明的规格和数量进行盘点,并辅以适当的开箱检查。
(4)盘点标签的设计、使用和控制:对存放在C仓库玻璃的盘点,设计预先编号的一式两联的盘点标签。
使用时,由负责盘点存货的人员将一联粘贴在已盘点的存货上,另一联由其留存;盘点结束后,连同存货盘点表交存财务部门。
(5)盘点结束后,对出现盘盈或盘亏的存货,由仓库保管员将存货实物数量和仓库存货记录调节相符。
针对上述资料一中的存货盘点计划第(1)至第(5)项,逐项判断上述存货盘点计划是否存在缺陷。
如果存在缺陷,简要提出改进建议。
『正确答案』(1)第(1)项中存在缺陷。
乙公司确定的存货整体盘点时间不正确,内部控制比较薄弱,应该选择在期末进行盘点。
烧碱盘点时间不正确,A仓库和B仓库的存货中均存在烧碱,对于同一类型的存货,建议采用同时盘点的方法,不应该安排在不同的时间。
(2)第(2)项中存在缺陷。
对于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的存货——玻璃盘点方式不正确,因为其占存货总额的比例达到39%,所以应该考虑采用实地盘点的方式。
(3)第(3)项中存在缺陷。
存货审计案例存货审计案例(1)案例:注册会计师在审计X公司的存货时,通过以2003年12月31日为截止日实施存货截止性测试发现:(1)2003年12月28日收到一张购货发票,已记入当年12月份账内,其会计处理为:借:库存商品——原材料 3247863.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52137.00 贷:预付账款——A公司 3800000.00但存货实物却在次年1月3日才收到,未包括在年底的盘点范围内。
(2)2003年12月30日的一张入库单上盖有暂估入账印单,并以暂估价记入2003年的存货账中,其会计分录为:借:库存商品 2000000.00贷:应付账款 2000000.00 (3)2003年12月31日购入原材料300000元,已经验收入库,但购货发票1 - 11 -月5日收到,记入2003年1月份账内。
(4)2003年12月31日收到B公司开来的购货发票,专用发票注明原材料价款及运费为160000元,增值税税款为27200元。
会计人员把发票收好,待2004年1月7日收到原材料并验收入库后,支付款项,做好下列会计处理: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 16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7200.00 贷:银行存款 187200.00(5)2004年1月15日收到B公司开来的购货发票,红字冲销2003年12月30日暂估入账,并按发票金额记录入2004年1月份账簿。
分析以上会计科目“库存商品”和“原材料”都为一级科目,建议不把“原材料”当二级科目使用。
(1)企业应在1月3日收到实物才入账,12月收到发票不入账。
因为货物的所有权没有转移。
2004年1月3日收到货时,会计处理:借:原材料 3247863.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552137.00 贷:预付账款——A公司3800000.00(2)暂估入账:借:原材料 2000000.00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款 2000000.00(3) 2003年12月31日购入材料已验收入库,票未到,应先暂估入账。
如何识别存货舞弊(一)存货价值的操纵手法存货的价值确定涉及两个要素:数量和价格。
确定现有存货的数量常常比较困难,因为货物总是在不断地被购入和销售;不断地在不同存放地点间转移以及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
存货单位价格的计算同样可能存在问题,因为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平均成本法以及其他的计价方法所计算出来的存货价值将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的差异。
正因如此,复杂的存货账户体系往往成为极具吸引力的舞弊对象。
不诚实的企业常常利用以下几种方法的组合来进行存货造假:虚构不存在的存货,存货盘点操纵,以及错误的存货资本化。
所有这些精心设计的方案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虚增存货的价值。
1、虚构存货正如莫纳斯所做的那样,一个极易想到的增加存货资产价值的方法是对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项目编造各种虚假资料,如没有原始凭证支持的记账凭证、夸大存货盘点表上存货数量、伪造装运和验收报告以及虚假的定购单,从而虚增存货的价值。
因为很难对这些伪造的材料进行有效识别,注册会计师往往需要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证实存货的存在与估价。
2、存货盘点操纵注册会计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客户存货的监盘来获取有关存货的审计证据。
因此,对注册会计师来说,执行和记录盘点测试显得非常重要。
遗憾的是,在一些存货舞弊案件中,审计客户在数小时之内就改变了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
因而,注册会计师必须采取足够的措施以确保审计证据的可信性。
举例来说,假定审计客户在会计期间结束前五天收到一大批货物,随之将所有与之有关的验收报告和发票以及它们的复印件抽出,并在审计进行期间将其隐藏起来。
然后,在存货实物盘点时,雇员们再将这些货物清点并计入注册会计师测试的那批货物中去。
显然,在上例中实物存货将被高估,同时有相同金额的负债被低估。
对于客户来说,采取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存货高估的金额将会被混入整个销售成本的计算之中。
遇到这种情况,注册会计师需要进行比例或趋势分析以发现可能的舞弊。
另外,也可以检查会计期间结束后一段时间内的款项支出。
审查与存货循环审计案例
1.资料:B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常年审计客户丙公司20×7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丙公司为玻璃制造企业,存货主要有玻璃、煤炭和烧碱,其中少量玻璃存放于外地公用仓库。
另有丁公司部分水泥存放于丙公司的仓库。
丙公司拟于20×7年12月29日至12月31日盘点存货,以下是B注册会计师撰写的存货监盘计划的部分内容。
存货监盘计划
一、存货监盘的目标
检查丙公司20×7年12月31日存货数量是否真实完整。
二、存货监盘范围
20×7年12月31日库存的所有存货,包括玻璃、煤炭、烧碱和水泥。
三、监盘时间
存货的观察与检查时间均为20×7年12月31日。
四、存货监盘的主要程序
1.与管理层讨论存货监盘计划。
2.观察丙公司盘点人员是否按照盘点计划盘点。
3.检查相关凭证以证实盘点截止日前所有已确认为销售但尚未装运出库的存货均已纳入盘点范围。
4.对于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的玻璃,主要实施检查货运文件、出库记录等替代程序。
……
要求:
(1)请指出存货监盘计划中的目标、范围和时间存在的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2)请判断存货监盘计划中列示的主要程序是否恰当,若不恰当,请予以修改。
(2007年)
审计分析:
(1)共有三处错误:
错误1:目标错误,存货监盘的目标不恰当,监盘目标应为获取有关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审计证据。
错误2:范围错误,丁公司水泥的所有权不属于丙公司,不应纳入监盘范围。
错误3:时间错误,存货的观察与检查时间应与盘点时间相协调,应为12月29日至12月31日。
(2)程序1不恰当。
修改为:复核或与管理层讨论存货盘点计划。
程序2恰当。
程序3不恰当。
修改为:检查相关凭证以证实盘点截止日前所有已确认为销售但尚未装运出库的存货均未纳入盘点范围。
程序4不恰当。
修改为:对于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的玻璃,应实施函证或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等替代程序。
2.资料:M公司的会计政策规定,入库产成品按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产成品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
2003年12月31日,M公司甲产品期末结存数量为1200件,期末余额为5210万元。
M公司2003年度甲产品的相关明细资料如下(数量单位为件,金额单位为人民币万元,假定期初余额和所有的数量、入库单价均无误):
日期摘要
入库发出结存
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数量单价金额
1.1 期初余额500 2500
3.1 入库400 5.1 2040 900 4540
4.1 销售800
5.2 4160 100 380
8.1 入库1600 4.6 7360 1700 7740 10.3 销售400 4.6 1840 1300 5900 12.1 入库700 4.5 3150 2000 9050 12.31 销售800 4.8 3840 1200 5210 12.31 期末余额1200 5210
在进行相关测试后,A注册会计师应提出的审计调整建议是什么?
审计分析:
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期末余额与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项目的发生额之间是此增彼减的关系。
对本小题来讲,产成品存货期末余额如果少计,则意味着当期主营业务成本的多结转。
因此,注册会计师对期末产成品存货成本需要重新计算确认。
期末甲产品成本=(2500+2040+7360+3150)-(2500+300×5.1+100×5.1+300×4.6+800×4.6)=15050-(2500+400×5.1+1100×4.6)=15050-9600=5450。
M公司甲产成品存货成本期末数应为5450万元,说明当期主营业务成本多结转了240万元,因此,应提请M公司调减2003年度主营业务成本240万元。
选项D的调整是正确的。
3.资料:注册会计师审计N公司“存货”项目,发现其中有N公司所属子公司异地存货,虽提供有各单位的存货清单,其数额占40%左右。
但由于所属子公司分散在全国各地,注册会计师由于受到限制无法分赴各地一一进行审验。
要求:对此情况注册会计师该如何处理?
审计分析:
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存货”进行审计,按规定必须履行监盘或抽查的审计程序,根据监盘或抽查的结果发表审计意见。
由于N公司所属于公司的存货过度分散,审计人员可考虑采取以下审计程序:
1.对“存货”数额较大的所属子公司,可以委托当地注册会计师或派本所注册会计师进行实地盘点;
2.对“存货”数额较小的所属子公司,注册会计师可考虑实施替代审计程序:检查进货交易凭证或生产记录以及其他相关资料(eg.对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存货清单进行抽查);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货交易凭证;
如果上述的程序均无法实施,这意味着审计范围受到限制,无法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其重要程度,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
4.资料:某企业1998年12月31 日在产品账面盘存数4万只,1999年1月20日进行审计,发现该企业1999年1月至11月份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在2万只至2.8万只之间,这一情况引起审计人员怀疑。
经清点得知,1999年1月20日在产品实际数量2.2万只,1999年1月1日至20日投料生产数量12.8万只,完工入库成品13万只,产品单位成本15元。
出、入库数量经核实无误。
要求:分析计算该企业在产品盘存方面存在的问题。
审计分析:1、调节法计算1999年12月31日在产品应存数=2.2-12.8+13=2.4(万只)
2、企业1998年12月31日账面在产品虚增1.6万只,产成品虚减24万元(1.6万只×15元)。
(注意:在产品虚增即产成品虚减。
)
3、在产品全部销售出去的情况下,产成品本虚减即利润总额虚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