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14
少儿美术学习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孩子们的美术兴趣,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同时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系统地学习绘画技巧和艺术理论知识,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美术的基本技能,充分发展个性与潜能。
二、教学内容1.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的基本概念- 绘画工具和材料的认识与使用- 色彩理论- 构图与透视原理2. 绘画技巧- 素描:人物、风景、静物等- 水彩画:风景、人物、动物等- 油画:人物、风景、抽象画等- 版画:木刻、石版、铜版等- 手工制作:纸艺、综合材料等3. 艺术欣赏与创作- 欣赏中外著名美术作品- 学习美术史的基本脉络- 分析不同时期、流派的特点- 创作具有个性的美术作品4. 社会实践- 参观美术馆、艺术展览等活动- 与艺术家互动交流- 组织美术作品展览和比赛三、教学安排1. 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每周2课时,共16周,主要教授美术基础知识、绘画技巧和艺术欣赏- 实践课程:每周1课时,共16周,主要进行绘画实践和创作2. 教学方式- 讲授:讲解美术基本概念、技巧和理论- 示范:现场演示绘画过程和技巧- 实践:学生动手练习绘画和创作- 讨论:欣赏美术作品,分析其风格特点和创作思路3. 教学评价-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态度、参与度、动手能力等- 成果评价: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和创作,从技巧、创意、表现力等方面进行四、教学资源- 教材:选用适合少儿年龄段的美术教材- 工具和材料:提供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设备:投影仪、电脑、画架等教学设备五、教学建议-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力-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美术- 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交流-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提高审美能力六、教学反馈本课程结束后,将向家长和学生征求教学反馈意见,以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3首页授课顺序专业及班级12级学前班3授课日期讲授课题 3.1-3.3 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点注:1、授课顺序:指《授课计划》中顺序次数2、讲授课题:章/节题目,或实践教学课题等名称【教学内容】第一节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第二节 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的发展第三节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教学要求】了解有关儿童绘画、手工制作和美术欣赏能力发展的阶段理论,掌握儿童美术发展及特点,使学员能够全面的了解儿童美术的发展特点。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绘画、手工制作、美术欣赏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征。
【教学难点】对儿童绘画、手工制作、美术欣赏能力发展阶段理论的把握。
【教学准备】教案、黑板、粉笔等【教学后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第3次课讲稿【复习旧课】儿童从很早的时候就萌发了制作活动的意愿,从撕纸、反复地玩弄手中的泥块,到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平面的或者立体的作品,他们的技能日趋成熟。
可是,与绘画教育研究相比,人们对儿童手工的研究却非常少。
【引入新课及讲授新课】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发展阶段理论(1) 孔起英的学前儿童手工制作发展阶段理论1. 无目的的活动期(2—4岁)此阶段的儿童还没有表现的意图,只是满足于手工操作的过程,享受着自主活动的快感,体验着手工工具和材料的特性。
2.基本形状期(4—5岁)这时的儿童由无目的的动作逐渐呈现出有意图的尝试。
3.样式化期(5—7岁)(二)徐德成的儿童泥工发展阶段理论1.探索时期(2—4岁)该阶段主要有以下特点:分解粘土自由组合命名塑造2.直觉式的创作(4—6岁)这一时期,儿童的作品已表现出基本的朱执行,造型为半抽象,作品以平面、重点式的呈现为主。
其特点是:平面式的作品蝌蚪人不合理的造型表现3.情感与理性的交融(6—9岁)特征表现:强调造型的站立从单一造型发展到具有故事性的空间装饰性及细部质感的表现1、 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征学前儿童手工制作的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儿童美术教学大纲(分年龄段)(共)(一)引言概述:儿童美术教学是培养儿童创造力、审美力和艺术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制定儿童美术教学大纲是必要的。
本文将以年龄段为划分,介绍儿童美术教学大纲的五个大点,每个大点包含五到九个小点,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美术学习。
一、儿童美术教学大纲的目标与原则1.明确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审美力和艺术表达能力为目标2.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3.注重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4.建立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5.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二、儿童美术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1.线条的认识和描绘a.直线、曲线和横竖向线条的对比b.线条的粗细、长短和曲度的变化c.线条的连接和组合d.线条构成的简单形象描绘2.色彩的认识和运用a.主要色彩的辨识和混合b.色彩的明暗和饱和度c.色彩的表达情感和氛围d.色彩在平面创作中的运用3.造型的认识和塑造a.观察和描绘简单立体物体b.通过塑造材料进行简单造型c.观察和描绘自然界中的花草、动物等形象d.学习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造型创作4.空间的认识和布局a.正、斜、反射等基本透视原理b.空间的前后、大小和位置关系c.平面和立体的组合布局d.空间感在图画中的表现5.艺术的欣赏和表达a.欣赏名画、名人作品和儿童绘画作品b.学习感受和表达美的情感和思想c.学习绘画表达方式和技巧d.通过少量创作来表达个人思想和情感总结:儿童美术教学大纲分为不同年龄段的内容,旨在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审美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线条、色彩、造型、空间和艺术欣赏与表达。
通过系统的教学,帮助儿童逐步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其对艺术的热爱和能力。
同时,也给儿童提供了一个发展自身潜能和个性的平台,促进其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教学大纲一、导言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教学大纲旨在为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提供指导和参考,以确保儿童在艺术领域的全面发展。
本大纲将重点介绍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教学原则,以及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二、目标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儿童的艺术表现能力,包括绘画、音乐、舞蹈和手工等方面的表现能力。
3.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进行自由创作。
三、内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包括视觉艺术、音乐、舞蹈和手工等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1. 视觉艺术:通过绘画、造型和观察物体等活动,培养儿童的绘画技能和对视觉艺术的理解。
2. 音乐:通过唱歌、游戏和乐器演奏等活动,培养儿童的音乐感知和音乐表达能力。
3. 舞蹈:通过舞蹈动作的学习和创意舞蹈的表演,培养儿童的舞蹈技能和对舞蹈的理解。
4. 手工:通过剪纸、折纸和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对手工艺术的兴趣。
四、教学原则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教学原则是以儿童为中心,注重感受和体验,推崇综合性和趣味性。
具体原则如下:1. 以儿童为中心: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感受和体验:通过直接参与艺术活动,让儿童亲身感受和体验艺术的魅力。
3. 推崇综合性:鼓励儿童在艺术领域进行跨学科的综合学习,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4. 强调趣味性:通过游戏和趣味的教学方法,激发儿童对艺术的兴趣,并增加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师要求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教师应具备以下能力:1. 熟悉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了解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需求。
2. 具备艺术表现能力和教学技巧,能够设计和组织适合儿童的艺术教学活动。
3. 具备观察和评估儿童艺术发展的能力,能够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学大纲总学时32 学分2.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培养学生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幼儿园各种美术活动及游戏的组织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内容,能够基本掌握幼儿园中绘画,美术欣赏,美术活动以及幼儿美术作品评价等美术教育主要内容的基本教学方法..课程的基本要求重点本课程分为六个单元•一单元为幼儿美术概述,主要讲解什么是美术,美术的种类及什么是幼儿美术•二单元为幼儿美术创造中的心理活动包括幼儿美术创造中的心理因素与美术创造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三单元是幼儿美术创造发展特点分为涂鸦期,象征期,形象期•四单元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指导,包括幼儿美术教育的原则,幼儿园美术活动指导方法,组织与安排•五单元讲解幼儿的美术欣赏分为幼儿审美及其在成长中的作用,美术作品在欣赏中的位置,幼儿美术欣赏特点及指导幼儿美术欣赏的方法•六单元是幼儿美术能力发展评价,包括评价幼儿美术能力的目的,从哪些方面评价幼儿的美术能力,及幼儿美术作品与美术活动过程的评价. .教学内容第一章幼儿美术概述一•什么是美术.美术的种类三•什么是幼儿美术第二章幼儿美术创造中的心理活动.幼儿美术创造中的心理因素.美术创造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章幼儿美术创造的发展特点.涂鸦期.象征期.形象期第四章幼儿园美术活动指导.幼儿美术教育的原则.幼儿园美术活动指导方法.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组织与安排第五章幼儿的美术欣赏.幼儿审美及其在成长中的作用.美术作品在欣赏中的位置.幼儿美术欣赏的特点.指导幼儿美术欣赏的方法第六章幼儿美术能力发展评价.评价幼儿美术能力的目的.从哪几个方面评价幼儿的美术能力.幼儿美术作品评价.幼儿美术活动过程评价.学时分配1.授课学时分配表课程内容学时A.幼儿美术概述4B幼儿美术创造中的心理活动4C.幼儿美术创造的发展特点62.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实验内容学时A.幼儿园美术活动指导6B幼儿的美术欣赏6C.幼儿美术能力发展评价6.大纲说明1.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2.本课程必须在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基础上开设.3.教材名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念芸编著.参考教材:《学前儿童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梁志编著。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参考材料:1、林琳,朱家雄.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版2、黄瑾.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版3、彭吉象. 艺术学概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版4、张志华. 幼儿园音乐教学法.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版5、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综合艺术教育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版6、王大根. 美术教学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版课时:16学时周学时:4学时适用专业:学前教育知识结构:理论知识30%+实践能力10%成绩匹配:平时10%总成绩(20%)=平时成绩5%+期末成绩15%平时成绩(5%)=教案设计期末成绩(15%)=笔试职业标准: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和理解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领域内存在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提高幼儿教师从事儿童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
2、正确了解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前儿童艺术能力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实施艺术教育。
3、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学前艺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艺术教育的整个过程的组织和实施都起到指导作用。
4、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艺术目标,教师能够设计出相应的日教育计划,并能够进行指导。
教学内容纲要:理论教学美术教育第一章儿童美术及其发展教学目的:初步掌握儿童美术的概念及特点。
理解儿童在自然状态下发展美术符号系统的过程;学习相关理论,掌握儿童美术的特征和表现方式,初步学会通过儿童美术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教学重点:儿童美术发展的全过程及主要表现方式教学难点:儿童对单元进行选择和组合的原则与规律;曼陀罗等图形的发展意义教学时数:2课时授课方法:讲授法第一节儿童美术一、儿童美术二、儿童美术的特点第二节儿童美术的发展过程一、涂鸦线二、图形三、图形的组合四、曼陀罗与“太阳”五、蝌蚪人六、人以外的其他初期图形七、儿童美术的国际性第三节儿童美术的特征和表现方式一、图形的选择和组合二、避免图形的重叠三、图形独自的界线四、图形的融合五、水平——垂直关系的处理六、事物之间关系的处理七、动态的表现八、透视九、色彩第二章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阶段与特点教学目的:了解有关儿童绘画、手工制作和美术欣赏能力发展的阶段理论;掌握美术发展的阶段及特点:了解儿童美术的发展特点。
合用文档《学前小孩美术教育》课程授课纲领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学前小孩美术教育英文名称:课程种类 :专业教育课程总学时: 36理论授课学时:18实践(实验等)学时:18学分: 2理论授课学分:2实践(实验等)学分:合用对象 :学前教育专业执笔人:判定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学前小孩艺术教育(美术)》是齐鲁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程。
(二)课程目的《学前小孩美术教育》是研究 2~6 岁少儿美术的特点和美术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以少儿教育学、少儿心理学及小孩美术的相关内容为基础,指导少儿教师依照科学的教育方法,运用丰富多彩的物质资料,张开多姿多彩的美术活动。
详尽研究对象是少儿美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少儿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在少儿发展中的作用;少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教师怎样引到少儿学美术、怎样开发少儿的美术研究活动;教师怎样为少儿学美术创立环境和供应资料设备;以及怎样进行谈论其收效等。
所以,它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三)课程的任务1、认识国内外学前小孩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小孩美术教育的相关理论。
2、理解和掌握学前小孩美术能力的发展与表现以及学前小孩美术授课活动的设计、推行和谈论。
3、掌握学前小孩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活动的设计与推行,提升设计和组织学前小孩美术教育活动的能力;掌握学前小孩美术基础知识与相关技术。
二、课程授课基本要求重视基本看法、基本规律的授课。
经过授课,使学生掌握学前小孩美术教育的基本看法、基本构成要素以及学前小孩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相关理论。
学前小孩艺术教育(美术)是一门复杂并涉及广泛领域的课程。
授课中除介绍学前小术教育与其他学科领域、社会活动领域的关系,引导学生结合学前小孩的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的现状,张开学前小孩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授课活动的设计与推行,培育学生独立思虑、解析问题和设计授课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应用型授课目的、活动设计、检验(谈论)方式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在授课方法上宜采用多种授课形式。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原则与内容》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原则与内容。
2. 掌握适合幼儿的美术教学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具:幼儿美术教材、绘画工具、手工材料等。
2. 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活动室,设有美术创作区。
二、教学内容1. 美术教育目标引导幼儿认识美术的基本元素,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培养幼儿的手工技巧和美感,提高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2. 美术教育原则趣味性原则:以游戏的方式引入美术教育,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个性化原则:尊重每个幼儿的特点和兴趣,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和创作。
循序渐进原则: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教授美术知识和技能。
3. 美术教育内容绘画:学习基本的线条、形状、色彩和构图,培养幼儿的绘画技巧。
手工:通过折纸、剪纸、泥塑等形式,培养幼儿的手工能力和创造力。
欣赏:欣赏幼儿美术作品和名作,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引起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美术的基本元素,如线条、形状、色彩等。
3. 创作实践:引导幼儿进行绘画或手工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欣赏:组织幼儿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5.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幼儿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在创作实践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美术技能和创造力。
通过作品欣赏和幼儿的自我表达,了解幼儿的审美观念和感受能力。
收集幼儿的美术作品,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和总结。
五、教学延伸开展幼儿美术作品展览,让家长和同伴共同欣赏和评价。
组织幼儿参加美术比赛或活动,提高幼儿的自信和积极性。
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美术教学,增进家长对幼儿美术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性质:专业总学时:32学时总学分:2学分开课学期:第六学期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先修课程:幼儿园课程后续课程:幼儿园教学法大纲执笔人:高娃、陈春兰参加人:王永杰大纲审核人:徐俊华编写时间:2015.2 编写依据:学前教育(专升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年版(一)课程简介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涵盖学前儿童美术和学前儿童音乐两部分的一门应用性科目。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应用性科目。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领域内在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提高幼儿准教师从事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1、知识方面:本课程由分领域的艺术教育和综合的艺术教育两大部分组成;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确儿童艺术教育在儿童教育及幼儿园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理解儿童艺术教育对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了解儿童艺术教育的各种观点以及当代儿童艺术教育理论的最新发展;掌握如歌唱、韵律与舞蹈、音乐和美术等各种不同形式的儿童艺术教育的基本内容、教学方法和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基本策略;明确儿童分领域的和综合的艺术教育价值和功能;正确认识分领域艺术教育与综合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
2、能力方面: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具有理论思维能力;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乃至研制和开发儿童艺术教育课程的能力;具备设计与组织儿童进行分领域的和综合的艺术教育的能力。
3、思想方面:培养学生对儿童艺术教育的热爱和忠诚之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艺术教育观、儿童观及儿童艺术教育教育观;并结合教学对幼儿进行人格教育。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1、强化学生对儿童艺术教育事业的热爱。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认真学好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3、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方面相关知识。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和美学等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英文名称:课程类型: 专业教育课程总学时:36理论授课学时:18实践〔实验等〕学时:18学分:2 理论授课学分:2 实践〔实验等〕学分:适用对象:学前教育专业执笔人:审定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是齐鲁师*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程。
〔二〕课程目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研究2~6岁幼儿美术的特点和美术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以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及儿童美术的有关内容为根底,指导幼儿教师遵循科学的教育方法,运用丰富多彩的物质材料,开展多姿多彩的美术活动。
具体研究对象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幼儿美术教育的开展;美术教育在幼儿开展中的作用;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教师怎样引到幼儿学美术、怎样开发幼儿的美术探索活动;教师怎样为幼儿学美术创设环境和提供材料设备;以及怎样进展评价其效果等。
因而,它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三〕课程的任务1、了解国内外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开展历史和儿童美术教育的相关理论。
2、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开展与表现以及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3、掌握学前儿童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提高设计和组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能力;掌握学前儿童美术根底知识与相关技能。
二、课程教学根本要求重视根本概念、根本规律的教学。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根本概念、根本构成要素以及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开展历史和相关理论。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是一门复杂并涉及广泛领域的课程。
教学中除介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根本概念、根本理论知识和开展历史外,还应向学生讲清楚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其它学科领域、社会活动领域的关系,引导学生结合学前儿童的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的现状,展开学前儿童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设计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课程教学大纲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是广播电视大学新编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幼儿美术教学发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学前教育的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学前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分析和运用幼儿美术知识,即根据实际情况有分析地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属于限选课程.它的先修课程是儿童文学和学前教育学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课程内容有总体的把握;2、牢固掌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本课程的基本理论;3、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运用幼儿美术知识,即根据实际情况有分析地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1、通过基本文字教材的准确叙述和音像教材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概念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较全面的掌握;2、文字教材的编写要求全面系统,条理清晰、通俗易懂;音像教材的制作要做到形象、活泼,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尽可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3、收听收视录音录像课之前,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必要的文字教材的预习,课后布置必要的思考题或作业。
提倡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以巩固所学知识;4、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市电大将通过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辅导,发布教学信息。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的统一要求,在教学实施过程及期末考核时,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了解"即要求一般地掌握有关内容,一般以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进行考核;“掌握”既要求清楚地掌握有关内容,一般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重点掌握”即要求非常清楚、全面、准确地掌握有关内容并能够熟练运用,一般以简答、论述题等题型进行考核.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一体化设计方案一、课程的基本结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教学内容定为10章.二、学时分配比例本课程为3学分,课内学时54。
美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三、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内涵(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注:在对应的内容里填写H(支撑度高)、M(支撑度中等)、L(支撑度低)四、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的对应关系(一)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二)教学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支撑矩阵注:在对应的内容里填写H(支撑度高)、M(支撑度中等)、L(支撑度低)。
(三)课程目标权重及计算注:1、H(支撑度高)、M(支撑度中等)、L(支撑度低),分别赋值3、2、1分。
2、每个课程分目标权重=课程分目标总分/课程分目标总分之和课程分目标总分=(3*分目标高支撑数量+2*分目标中支撑数量+1*分目标低支撑数量)例如:某课程有3个分目标,课程目标1高支撑有5个,中支撑有3个,低支撑有3个,那么,课程目标1总分=3*5+2*3+1*3=24,同样的方法计算出课程目标2为30,课程目标3为35,课程分目标总分之和=24+30+35=89,课程目标1的权重=24/89=0.27。
3、各分目标权重之和为1。
五、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备注: 1.考核方式为课堂表现测评、作业检测、单元测试、期中和期末考核、实践等,根据实际而定。
2.课程分目标的考核方式占比与课程分目标权重值一致,如课程目标 1 考核方式占比为 32%(12%+20%),与权重值 0.32 一致。
3.假如过程性考核占 40%,终结性考核占 60%,那么课程分目标中过程性考核占比之和应等于 40%(12%+8%+10%+10%=40%),终结性考核应等于 60%(20%+3%+26%+11%)。
七、课程考核标准(一)过程性考核标准过程性考核,主要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平时实践作业和随堂测验等方式进行,以百分制计算,占美术课程总评成绩的60%。
(二)终结性考核标准终结性考核主要通过期末实践考查,采取作品汇报的方式进行,以百分制计算,占美术课程总评成绩的40%。
考查项目如下表:。
少儿美术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少儿美术课程是为了培养儿童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而设计的。
本课程旨在通过多样化的艺术活动,让儿童在快乐学习和创作中发展自己的艺术潜能。
本课程以培养儿童的绘画基本技能、审美能力和综合创作能力为主要目标,逐步提高儿童对艺术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儿童的绘画基本技能:包括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基本画法的训练,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
2. 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通过观赏名画、文化艺术品,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艺术品位,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
3. 培养儿童的综合创作能力:通过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培养儿童的空间想象力、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潜能。
4. 提升儿童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在课程中鼓励儿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通过合作项目,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1. 初级阶段(适合5-7岁儿童)a. 基本素描:通过线条的训练,培养儿童的基本绘画技能和观察能力。
包括简单的几何图形、动物、植物的描绘。
b. 基本色彩:让儿童了解基本的色彩理论和色彩搭配原则,通过色彩填充和调色练习,提高他们对色彩的运用能力。
c. 初级创作:鼓励儿童进行自由创作,让他们通过想象和观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和创造。
2. 中级阶段(适合8-10岁儿童)a. 提高素描技巧:进一步训练儿童的线条表现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准确地描绘各种复杂物体,如人物、风景等。
b. 深化色彩运用:学习进阶色彩理论和色彩运用技巧,通过色调、明暗、层次的表现手法,提高儿童的绘画表现力。
c. 中级创作实践: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儿童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写生创作,并尝试不同样式和题材的综合创作。
3. 高级阶段(适合11-14岁儿童)a. 深化绘画技巧:进一步培养儿童的构图、透视、人物比例等高级绘画技能,提高他们的技巧水平。
b. 创作风格培养:引导儿童通过学习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艺术流派,培养他们的艺术品位和创作风格。
《幼儿美术教育与活动指导(1)》教学大纲课程代码:总学时: 32 理论学时: 16学时实践学时:16 学时上机学时:学时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现代教育与技术考试类型:考查制作人:屈云霞开课学期:一年级第一学期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的性质:主要针对学前教育的学生开设的美术课程,本门课程设计的内容较多,样式多样化,主要培养学生三个大方向,一是绘画能力,二是手工技法的学习和学校的环创设计,三是美术的鉴赏能力以及今后在工作中的教学技法。
教学目的:将来能够很好适应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工作。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概述基本内容和要求:美术和美术教育,中国学前美术教育的相关理论,西方学前美术教育的相关理论。
1、理解:美术和美术教育,中国学前美术教育的相关理论,西方学前美术教育的相关理论。
2、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能够熟练的操作,能够会用于教学实践中。
3、了解:美术的相关理论知识,能够很好的把握答题脉络关系。
4、会用:理论知识可以简答实际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教学重点:美术和美术教育,中国学前美术教育的相关理论,西方学前美术教育的相关理论。
教学难点:熟练的掌握基本理论知识针对一些绘画问题能够游刃有余。
第二章学前美术教育的发展基本内容和要求:我国美术教育的演变历程和国外美术教育的发展状况1、理解: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脉络,知道国外美术教育的发展状况2、掌握: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全面性,掌握美术和文化学科的之间的相互发展关系。
3、了解: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脉络,知道国外美术教育的发展状况4、会用:会用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简答一些美术课题中的问题教学重点: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国外美术教育的发展状况和我国美术发展的比较。
第三章幼儿美术基础发展阶段与特点基本内容和要求:1、理解:幼儿美术发展是有变化的,怎样对幼儿美术教育实施不同的方案2、掌握: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状况,怎么划分区域,怎么实施教学方案。
3、了解:幼儿身体的特殊性和发展性,针对不同孩子实施不同。
儿童美术教学大纲(分年龄段)(共)(二)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儿童美术教学大纲的第二部分,主要涉及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美术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制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学大纲,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
1. 幼儿阶段(3-6岁)1.1 发展绘画技能- 应用简单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如蜡笔、彩铅等- 练习基本的图形和图像,如线条、圆圈、动物等- 学习颜色的概念和使用,以及色彩的基本调配1.2 视觉表达能力的培养- 学习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培养观察力和注意力,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加以表达- 引导幼儿发展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和想象力1.3 培养美术欣赏能力- 通过展示优秀的绘画作品,培养幼儿的艺术欣赏能力- 学习欣赏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的作品,如油画、素描、剪纸等- 鼓励幼儿参观画廊、美术馆等艺术场所,拓宽视野2. 小学阶段(7-12岁)2.1 掌握绘画技巧和表现形式- 学习更高级的绘画技巧,如透视、光影等- 掌握不同绘画媒介和表现形式的应用,如水彩画、素描等- 实践和探索不同的绘画风格和创作方法2.2 培养创意思维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进行创意绘画,并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 提供多样化的主题和素材,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开展艺术游戏和绘画竞赛,培养学生的艺术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2.3 加强艺术知识和文化素养的教育- 学习重要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背景和意义- 探索传统文化和绘画艺术的联系,激发对文化遗产的兴趣- 通过社区和学校组织的文化活动,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3. 中学阶段(13-15岁)3.1 强化绘画技能的训练- 学习更复杂的绘画技巧,如色彩理论、构图等- 实践不同的艺术媒介和绘画技术,如油画、水墨画等- 进行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和表现能力3.2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审美能力- 学习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的美学特点和艺术手法- 进行艺术评论和批判性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艺术题材和创作风格,培养个性化的艺术追求3.3 探索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和新媒体- 引导学生尝试不同艺术形式和媒介的创作,如雕塑、摄影等- 教授数字艺术和媒体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开展多媒体艺术展览和作品展示,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和实验4. 高中阶段(16-18岁)4.1 深化艺术技能和创作能力- 学习专业绘画技法和创作方法,如速写、写生等- 开展绘画实验和个人创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实践能力- 提供专业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筹划个人绘画作品集4.2 加强艺术史和理论的学习- 学习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的重要知识和概念- 分析和评价艺术家和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进行艺术研究和批评性写作,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4.3 探索专业方向和未来发展- 提供艺术专业的相关信息和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艺术专业方向- 开展艺术导师和行业专家的讲座和交流活动,增进学生对艺术行业的了解- 鼓励学生参加艺术竞赛和展览,展示自己的艺术成果和才华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儿童美术教学大纲的内容和方法在不同年龄段都有着明确的指导。
兴文县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美术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分与学时:共计320学时。
开设学期:第1、2、3、4学期开设单位:旅游专业部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一、课程性质、目标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幼师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重在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与美术基础知识认识,基础素描学习和色彩基础知识认识与学习;特别注意学习简单色彩绘画能力、幼儿简笔画、装饰画的学习与掌握等等;力求能在实践教学中运用和更好的教育幼儿。
2、课程的任务与要求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具有比较系统和比较扎实的绘画与工艺的造型能力。
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而加强职业美术教育以适应幼儿美术教育工作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学时分配(二)、教学内容与章节目标第一学期本学期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绘画能力,简笔画、儿童画、粘贴画是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
通过绘画学习能帮助学生认识造型艺术的基本规律,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提高表现艺术的能力,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同时也为以后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章认识美术第一节认识美术中的分类1、学习美术的意义2、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3、认识绘画、雕塑、建筑和实用美术4、懂得基本的美术概念和美术分类第二节认识绘画1、按画种区分:有油画、中国画、素描、速写等等;2、按题材分:连环画、漫画、小说插图等等;3、按表现题材和内容分:风景画、风俗画、肖像画、静物画等等;第三节认识中职美术1、美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2、了解在两年里要学习的主要美术课程3、每种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学习形式第二章怎样认识、理解和掌握简笔画第一节简笔画在幼儿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1、简笔画浅显易懂,幼儿容易理解2、简笔画的笔法、色彩、造型有利于幼儿掌握3、简笔画的变现有利于幼儿的掌握第二节简笔画的变现形式1、单线式2、廓线式3、混合式第三节简笔画表现内容1、静物(日用品和交通工具)2、植物3、静物4、动物5、人物第四节简笔画的造型方法1、概括法2、夸张法3、拟人法第五节简笔画的造型要素1、点、线的应用2、面的应用3、体的应用第三章简笔画内容及表现方法第一节静物1、静物简笔画的表现内容2、静物简笔画的表现方法(1)、静物简笔画的形体概括(2)、静物简笔画的简化、省略(3)、静物简笔画线条的疏密与对比(4)静物简笔画的造型步骤第二节植物简笔画1、植物简笔画的表现内容2、植物简笔画的表现方法(1)、植物特征形体结构概括(2)、植物简笔画中的简化和省略(3)、植物简笔画中的夸张和拟人(4)、植物简笔画的造型步骤第三节景物简笔画第四章简笔画内容及表现方法第一节静物1、景物简笔画的表现内容2、景物简笔画的表现方法(1)、景物简笔画的构图和立意(2)、景物简笔画中的概括、省略和添加(3)、景物简笔画中的透视问题(4)、景物简笔画的造型步骤第四节动物简笔画1、动物的形体特征(头部、四肢、尾巴、躯体)2、动物简笔画的概括方法(简化法、夸张法、概括法、拟人法)3、动物简笔画的造型规律与方法步骤第五节人物简笔画1、人体结构、比例特征(面部表情、头部透视、五官比例)2、人物简笔画表现方法(概括省略画法、夸张变形画法)3、人物简笔画的造型步骤第四章儿童画临摹第一节认识儿童画1、儿童类别(叙述型、抒情性、教育型)2、儿童画构成要素(构图、色彩、主题)构图:三角形、圆形、S型、线性第二节色彩基础知识1、色彩明度2、色彩纯度3、色彩色相4、色彩搭配原理(色彩心理)第三节儿童画临摹内容1、植物类儿童画临摹2、动物类儿童画临摹3、人物类儿童画临摹第五章粘贴画第一节认识粘贴画1、粘贴画的取材2、粘贴画的形式独特第二节粘贴制作(卡纸)1、粘贴画立意构图2、制作方法与步骤(1)底板选择(2)设计底稿(3)选择材质、剪下物体(5)粘贴第三节粘贴制作(海绵纸)第二学期本学期主要是教学内容是儿童画、装饰画、粘贴画,学生对这些基础的绘画能力的掌握今后从事幼儿园环境布置、手工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
儿童美术教学大纲一、引言美术是一门创造性、表现力强的艺术形式,儿童美术教育在培养孩子创造力、审美情趣以及综合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儿童美术教师提供一个有序、规范的教学框架,以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儿童美术教学的核心目标和教学内容。
二、目标1. 培养儿童的艺术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
2.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创作。
3. 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丰富他们的艺术素养。
4. 培养儿童的细致观察和绘画技巧,提升他们的绘画水平。
三、教学内容1. 儿童美术教学大纲中的内容分为四个主要领域:绘画、剪纸、手工制作和色彩学习。
2. 绘画领域:a. 基本绘画技巧:线条、形状、轮廓等基本画法的教学。
b. 素描:培养儿童观察和表现能力的同时,提高绘画技巧。
c. 水彩画:引导儿童理解色彩和光影的运用,探索水彩画的魅力。
d. 创意绘画: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图画,培养艺术创造力。
3. 剪纸领域:a. 剪纸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中国剪纸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b. 基础剪纸技巧:学习剪纸的基本手法和剪纸刀的使用。
c. 剪纸作品创作:引导儿童使用剪纸技巧创作自己的剪纸作品。
4. 手工制作领域:a. 折纸:教授基本的折纸技巧,并引导儿童进行创意折纸作品的制作。
b. 造型塑胶: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手工技巧,创作个性化的造型作品。
c. 粘土艺术:学习使用粘土进行造型创作,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
5. 色彩学习领域:a. 基本色彩知识: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色彩圈的理解。
b. 色彩搭配与表现:引导儿童学习不同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c. 色彩情感表达:通过绘画作品培养儿童对色彩情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2. 观察引导:教师展示和讨论艺术作品,引导儿童观察和分析。
3. 实践操作:鼓励儿童亲身实践,通过手工制作和绘画作品来巩固所学知识。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英文名称:课程类型: 专业教育课程总学时:36 理论授课学时:18 实践(实验等)学时:18 学分:2 理论授课学分:2 实践(实验等)学分:适用对象: 学前教育专业执笔人:审定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是齐鲁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程。
(二)课程目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研究2~6岁幼儿美术的特点和美术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以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及儿童美术的有关内容为基础,指导幼儿教师遵循科学的教育方法,运用丰富多彩的物质材料,开展多姿多彩的美术活动。
具体研究对象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教师怎样引到幼儿学美术、怎样开发幼儿的美术探索活动;教师怎样为幼儿学美术创设环境和提供材料设备;以及怎样进行评价其效果等。
因而,它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三)课程的任务1、了解国内外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儿童美术教育的相关理论。
2、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与表现以及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3、掌握学前儿童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提高设计和组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能力;掌握学前儿童美术基础知识与相关技能。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重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教学。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构成要素以及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相关理论。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是一门复杂并涉及广泛领域的课程。
教学中除介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和发展历史外,还应向学生讲清楚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其它学科领域、社会活动领域的关系,引导学生结合学前儿童的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的现状,展开学前儿童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设计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应用型教学目标、活动设计、检验(评价)方式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以教师讲述为主,方法、活动设计等以讨论、合作学习及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四、各章节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第一章学前儿童美术概述(一)教学目的理解美术的起源与发展,了解美术的本质特点与分类,在此基础上明确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概念、特征,了解美术教育的发展,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地位及其意义以及学前儿童美术学习的领域划分,从而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概念,学前儿童美术与儿童心理发展(三)教学难点学前儿童美术与儿童心理发展(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关于美术一、美术的起源和发展二、美术的本质、特征与分类第二节学前儿童美术一、学前儿童美术及其特征二、学前儿童美术与儿童心理发展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地位和意义四、学前儿童美术学习的领域划分(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性学习法、多媒体课件、讲授学习法(六)思考与练习题1.什么是美术?什么是学前儿童美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儿童美术的创作力与再现力受到哪些心理因素的影响?3.什么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其特点有哪些?4.请结合实例说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第二章学前儿童美术的发展与表现方式(一)教学目的了解儿童在自然状态下发展美术符号系统的过程,学习儿童美术活动发展的阶段的划分和各个阶段儿童绘画、手工发展的特点,掌握儿童绘画活动的内容和表现方式,初步学会通过儿童美术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儿童美术发展的全过程;儿童美术的主要表现方式。
(三)教学难点儿童对单元进行选择和组合的原则与规律;曼陀罗等图形的发展意义。
(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一、国外学前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二、我国学者关于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第二节学前儿童绘画能力发展过程及特点一、涂鸦期儿童绘画的发展特点及相关研究二、象征期儿童绘画的发展特点三、形象期儿童绘画的发展特点及表现方式第三节学前儿童手工活动及发展特点一、学前儿童的泥工活动二、学前儿童的纸工活动三、成品材料的综合制作(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性学习法、多媒体课件、讲授学习法(六)思考与练习题1. 中外学者关于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有哪些异同?2. 涂鸦期、象征期儿童绘画的主要特点?3. 形象期儿童绘画的主要特点有那些?构图方式有哪些?4. 学前儿童的手工活动有哪些?第三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与发展(一)教学目的本章旨在掌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和不同取向的儿童美术教育。
了解近现代西方儿童美术教育及中国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状况,了解近现代儿童美术教育史上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教育思想。
(二)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误区与对策(三)教学难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误区与对策(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一、美术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二、教育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第二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发展概述一、国外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发展概述二、中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发展概述三、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误区与对策(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性学习法、多媒体课件、讲授学习法(六)思考与练习题1.什么是美术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本质是什么?2.什么是教育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3.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4.请结合实例说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误区以及解决措施。
第四章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目标、内容与实施(一)教学目的了解儿童美术目标的取向及制定依据,以及美术活动的分层次目标体系,掌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
明确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地位及其意义以及学前儿童美术学习的领域划分,从而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分层次目标体系,选择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的原则(三)教学难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分层次目标体系(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目标取向及制定依据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目标制定的依据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取向第二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分层次目标体系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总目标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三、如何制定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目标第三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一、选择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内容的原则二、学前儿童绘画教育内容三、学前儿童手工制作教育内容四、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性学习法、多媒体课件、讲授学习法(六)思考与练习题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取向是什么?2.制定学前儿童美术目标的依据是什么?3.教师在制定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目标时要注意什么?4.选择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内容的原则是什么?5.学前儿童绘画教育内容中,形象分布和形象主次关系有哪几种水平?第五章幼儿园美术创作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幼儿美术创作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对策,了解幼儿园美术各类活动的指导要点,掌握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美术创作的指导要点,学前儿童美术的教学方法(三)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各年龄阶段美术创作的指导要点(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美术创作活动的一般规律与对策一、影响幼儿美术创作的心理因素二、幼儿美术创作活动的一般规律三、美术教育活动中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第二节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指导一、从主题内容出发指导创作二、从形式规律出发指导创作三、从材料特征出发指导创作四、幼儿园各年龄阶段美术创作的指导要点第三节幼儿园美术各类活动的指导要点一、绘画活动二、手工活动三、图案装饰活动四、美术欣赏活动第四节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教学方法一、观察、欣赏法二、直观演示法三、启迪想象法四、语言讲授法五、游戏活动法(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性学习法、多媒体课件、讲授学习法(六)思考与练习题1.影响学前儿童美术创作活动的心理因素是什么?如何应对?2.学前儿童美术创作活动的一般规律是什么?3.如何指导幼儿园各年龄阶段美术创作?4.如何指导幼儿的手工活动?5.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第六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幼儿美术能力评价(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幼儿美术创作活动的评价目的与内容,了解幼儿园美术各类活动过程的评价目标,掌握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观察记录活动过程的几种方式和对幼儿美术能力及其作品的评价方法。
(二)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评价,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的内容与标准(三)教学难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的内容与标准(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的目的与原则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的目的和原则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的原则第二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的内容与标准一、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评价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评价第三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的设计举例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的制定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评价的设计举例(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性学习法、多媒体课件、讲授学习法(六)思考与练习题1.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什么?2.金星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应遵循哪些原则?3.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包括哪些内容?4.根据所学内容收集一幅幼儿绘画作品,并对其进行评价。
5.对见习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进行评价。
第七章幼儿园美术活动案例与优秀儿童画作品赏析(一)教学目的本章是这学期的最后一章,对于幼儿园美术活动通过案例分析,以及儿童画作赏析,来对本学期的学习进行一个总结,并血洗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备课与说课,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
(二)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备课与说课(三)教学难点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备课与说课(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方案的设计一、设计思路二、选择恰当的指导策略第二节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备课与说课一、说课思路二、说课案例分析第三节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实录一、案例分析第四节世界优秀儿童画作品赏析(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性学习法、多媒体课件、讲授学习法(六)思考与练习题1.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说课基本流程是什么?2.如何设计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方案?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六、作业(或学期论文)与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试由齐鲁师范学院组织,考试命题以教学大纲为主要依据,体现教学要求的重点和层次设计的规定。
课程考核成绩由形成性考核(占40%,其中自主学习占10%)和期末考试(占60%)两部份构成,具体办法由专门制定的课程考核说明作出规定。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材:张曦敏主编,《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南京大学出版社参考书:张念芸主编,《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八、其它课程教学大纲的填写具体要求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致;2.课程类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培育课程;3.总学时及学时分配,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致;4.适用对象:专业、年级;5.课程性质:必修课、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