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管理-刘晓蓉XXXX
- 格式:pptx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85
管理技巧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作者:徐敏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管理中管理技巧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各病区54名护士27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名护士156例患者与对照组24名护士1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研究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多学科的原理与方法,采用护理质量技巧化管理。
成立专门的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一年后分析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
结果经过一年的护理管理,研究组共发生护理差错4例,护理纠纷7例,护士SAS评分平均(40.75±5.28)分,患者及家属总满意率95.24%;对照组共发生护理差错6例,护理纠纷10例,护士SAS评分平均(59.12±5.84)分,患者及家属总满意率71.46%。
两组护理管理效果差异显著,P【关键词】管理技巧;护理质量管理;护士长;效果护理质量管理是指护理管理者在遵循护理质量形成发展的过程与规律的基础上,对护理质量各个要素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协调控制,以保证护理服务目标的实现与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全过程,是衡量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直接且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护理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
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因此,重视护理质量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技巧,持续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是当前护理管理者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传统的护理质量管理多采用经验管理模式,强调对护士和护理工作的监控,管理方式及方法僵化死板,缺乏管理技巧,管理效益不高。
本研究就我院近年来各病区54名护士273名患者的护理质量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护理质量管理的最佳模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各病区54名护士273名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48例,女性患者125例,年龄30d-79岁,平均(42.7±15.8)岁。
回龙镇中心卫生院
回卫发[2008]07号
回龙镇中心卫生院
关于印发《护理质量管理方案》的通知
各科室:
为了更进一步提升我院护理质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硬规范,始终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以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经我院研究,现发护理质量管理办法,具体如下:
一、成立护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郭贞亮
成员:李欲、李莹、席丽、陈玲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护理办公室,具体办公由李莹负责。
二、护理质量管理方案:
1、制定各项质量检查标准,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2、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到每位护士。
3、实行医疗科长、护理部二级网络质量管理,科室质检小组每周抽查两次,护理部每月抽项查、每季全面查,并有记录。
4、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并以护理质量改进回复书的形式反馈给相应科室。
5、科室根据存在问题和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并以质量改进回复书的形式汇报护理部,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7、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考。
特此通知。
镇安县回龙镇中心卫生院
二OO八年二月十五日
- 2 -。
浅谈整体护理中如何做好护理查房
刘淑蓉
【期刊名称】《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21)001
【摘要】护理查房是护理部主任或科护士长、护士长通过查阅病历,查看病人以及询问病人或家属,系统地检验护理程序的实施,及时评价专业护士的工作情况和病历书写质量,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检验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
【总页数】1页(P76-76)
【作者】刘淑蓉
【作者单位】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整体护理在肠梗阻患者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J], 陈海妹
2.合作式整体护理查房学习模式在儿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J], 傅圆圆;罗冬娇;汪丽琪;裴紫燕;王花玲
3.浅谈整体护理查房提高护理质量 [J], 彭虹;赵慧敏;韩杨;李莹
4.合作式整体护理查房学习模式在儿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J], 傅圆圆;罗冬娇;汪丽琪;裴紫燕;王花玲;
5.浅谈精神科护理业务查房在整体护理中的作用 [J], 王敏;郑凤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护理质量管理-刘晓蓉XXXX1. 引言护理质量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和手段,来保障护理工作的安全有效并符合规范的过程。
在当今高度重视患者体验和医疗质量的医疗环境中,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介绍护理质量管理的概念、目的和方法,并探讨其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2. 护理质量管理的概念和目的2.1 护理质量管理的概念护理质量管理是指在护理工作中按照一定的规范和程序,进行质量监测、评价和改进的过程。
它是保证护理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满意度的重要手段。
2.2 护理质量管理的目的护理质量管理的目的是提供安全、有效、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通过优质的护理服务,使患者感到舒适、安心,并提升他们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
•保障护理工作的安全: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风险管理,减少护理工作中的错误和事故,保障患者和护士的安全。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工作流程优化,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和浪费。
•提升医疗机构的声誉: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还可以提升医疗机构的声誉,吸引更多的患者和合作伙伴。
3. 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3.1 质量监测和评价质量监测和评价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通过收集护理数据和患者反馈,对护理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价,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改进。
质量监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或面谈的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这可以帮助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护理服务。
•护理记录的审核:对护理记录进行定期审核,发现不规范、不准确或不完整的记录,并指导护士进行改进。
•护理操作的观察:通过现场观察护理工作过程,发现护理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培训和指导。
3.2 质量改进和培训基于质量监测和评价的结果,护理质量管理需要定期进行质量改进和培训,以确保护理工作持续改进。
质量改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制定质量改进计划:根据质量监测和评价的结果,制定具体的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的目标、措施和时间表。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为加强医疗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把坚持续改进医疗护理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作为医疗管理的核心内容,牢固树立为病人服务宗旨。
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成立护理管理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马婉霞
副组长:严苗
成员:付千谢文君杨紫曼王梦菲林倩倩刘婵王盼赵琴黄洁二工作职责:
1 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制定护理临床工作各项考核标准,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护理质量的稳定与持续改进。
2 每季度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检查,严格掌握质量标准,正确评价护理工作,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在全院护士会议上进行评讲,督促落实。
3 对护理缺陷,差错事故进行分析,讨论、鉴定、提交处理意见。
内科
2019年3月。
评估护士长成熟度的做法及体会刘晓蓉;葛云霞【摘要】目的通过评估护士长成熟度,提高护理管理的执行力度.方法将护士长根据不同成熟度进行分型,对其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并进行考核和分析.对于支持型护士长,采用权利性影响因素,层层监督,不断考核,持续跟进,不断加强整改,养成好的习惯和工作作风;对于稳定型护士长,充分授权,适当控制,给予压力,挖掘潜力,稳定发展;对于倦怠型护士长,多采用非权力性影响因素,个别谈心交流,注重调动积极性和稳定情绪.结果年终综合考核成绩比较,支持型、稳定型、倦怠型护士长在评估管理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部通过评估护士长成熟度的做法,逐步构建了良好的全院护理管理体系,提高了护士长管理的质量,提高了护理管理执行力.【期刊名称】《解放军护理杂志》【年(卷),期】2010(027)003【总页数】3页(P214-216)【关键词】评估;成熟度;护理管理;执行力;护士长【作者】刘晓蓉;葛云霞【作者单位】210028,南京,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210028,南京,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3护士长作为中层管理者,是医院、护理部联系基层的一座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医院、护理部的决策,需要得到护士长的严格执行和有效实施[1]。
护士长的执行力体现护士长管理的能力水平,也是护理管理成败的关键。
我院是发展中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由于业务快速的发展,人员梯队显现出一些弱点。
虽然护士长选拔时都是科室的技术骨干,但护士长过于年轻化,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低,管理经验缺乏,护理执行力不强。
自2007年起,我们通过评估护士长成熟度及分型,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提高了护理管理执行力度,现将做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我院共有23名护士长,年龄27~45岁,平均(37.6±5.54)岁,护师 12名,主管护师 11名;任职1~3年内的护士长8名,任职4~6年的护士长9名,任职6年以上的护士长6名。
护理质量管理细则1. 引言护理质量是医疗服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制定和实施一套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细则是必要的。
本文旨在探讨护理质量管理细则的制定和实施,并介绍具体的管理要点。
2. 人员要求2.1 护理人员资质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的学历和执业资格,并持续接受相关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
2.2 护理团队构建建立合理的护理团队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
护理团队应包括不同级别的护士,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护理助理和技术人员。
团队成员之间应有良好的协作和沟通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协同的护理。
3. 护理流程管理3.1 护理评估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包括患者的生理状况、疾病风险因素、心理特征等。
评估结果应记录并与医生和患者进行共享,为后续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
3.2 护理计划根据护理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应明确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评估指标,并与医疗团队进行沟通和协调。
3.3 护理操作规范护理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规范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包括患者卫生护理、药物管理、医疗器械使用等。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洁净与无菌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4. 交流沟通4.1 患者沟通护理人员应重视与患者的沟通,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理解疾病情况和治疗方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4.2 医患沟通护理人员应与医生和其他医疗团队成员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协作,及时传达患者的变化情况和需求,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5. 质量评估和改进5.1 质量评估指标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评估指标包括护理效果、满意度调查、并发症发生率等。
5.2 质量改进措施根据质量评估结果,制定相关的改进措施。
改进措施可以包括加强培训、优化流程、改进设备设施等,以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体验。
6. 结束语护理质量管理细则是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基础,它对于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