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田疗法施红旺老师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2
强迫症的森田疗法*导读:强迫症的森田疗法是怎样的,是日本的一种治疗强迫症治疗方法,在我国有20多年的治疗经验了,在治疗强迫症方法方面,也有它的优势,但是国内的治疗强迫症方法也特别的多,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和很多的特色治疗方法,也都特别的受欢迎,在此专家建议你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治疗。
那么,强迫症的森田疗法和其它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就是专家的介绍。
……强迫症的森田疗法是怎样的,是日本的一种治疗强迫症治疗方法,在我国有20多年的治疗经验了,在治疗强迫症方法方面,也有它的优势,但是国内的治疗强迫症方法也特别的多,中医治疗,西医治疗,和很多的特色治疗方法,也都特别的受欢迎,在此专家建议你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治疗。
那么,强迫症的森田疗法和其它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就是专家的介绍。
强迫症的森田疗法是怎样的,森田疗法传人中国已经20年了,在广大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医生,尤其是广大患者的运用实践中,森田疗法得到了新的发展,已经被公认是治疗强迫症比较有效的方法。
本书分四章探讨了强迫症的森田疗法,重点是中国学者对森田疗法的发展与完善,而许多患者对森田疗法有着深刻的领悟,他们为本书也提供了生动的材料。
作者简介施旺红,1966年生,医学博士,第四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教授,临床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日本九州大学访问教授,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著有《战胜自己——顺其自然的森田疗法》、《轻松告别抑郁症——森田养生法》、《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等专著。
主要研究方向:森田疗法,社交恐怖症、抑郁症及强迫症心理治疗。
强迫症的森田疗法是怎样的,强迫症的森田疗法虽然不错,但是GR-HP脑源神经基因修复技术治疗强迫症更好,通过这种方法治疗安全迅速,治疗后也不会在复发。
强迫症的森田疗法是怎样的,GR-HP脑源神经基因修复技术【研发背景】人类基因组DNA序列图绘准确绘制出来后,人类就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基因时代。
国际基因精神疾病中医研究中心是国际指定的精神疾病专研与攻关机构。
关于森田疗法的理论及发展趋势作者:刘晓宇来源:《新生代·上半月》2018年第10期【摘要】:森田疗法于1920年由森田正马创立,以神经质、疑病素质、精神交互作用与精神拮抗作用等概念作为其理论基础,在治疗中,秉承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原则。
后历经高良武久、大原健士郎等学者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广为接受的心理治疗方法。
【关键词】:森田疗法神经质精神交互作用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一.森田疗法的起源与发展从文化背景来看,森田疗法植根于传统的东方文化,极具东方色彩,尤其是顺应自然的治疗原则,表现出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受老庄孔孟、佛家禅学思想、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从治疗方法上看,森田从当时的主要疗法—安静疗法、作业疗法、说服疗法、生活疗法中汲取了它们的精华,把它们合理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他自成体系的精神疗法;从实践上看,是自身强烈的神经质症体验和长期临床实践而产生的精神产品和结晶。
二.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第一,神经质。
森田正马认为,神经衰弱的产生必有其心理机制,其原因在于,他认为神经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素质的倾向,而并非是一种症状,是一种神经系统的过敏倾向。
其特征有,内向,对自己身心变化极其敏感、追求完美,过分自卑、主观而自我中心主义。
第二,疑病素质。
即害怕疾病,对疾病恐怖,疑病特征是神经质症的基础。
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本是人类共有的本性,然而患有神经质症的人由于富于内省,总是担心对于自己身体、内心状态的不适、不快异常敏感,这样的一种情况超出了正常的范畴。
第三,生的欲望与死的恐惧。
森田认为,人生来具有一种能量,如果此种能量向外发展,就会形成产生建设性,成为一种“生的欲望”。
但如果将此种能量向内发展,就会产生过分关注自身变化的现象,形成疑病倾向,进而产生神经质,这称为“疑病性基调”。
第四,精神交互作用与精神拮抗作用。
精神交互作用是指人偶有某种不适感,如果将注意力集中和指向这种不适感,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而这一敏锐的感觉又会更加吸引注意力,进一步固着于这种感觉,感觉与注意交互作用彼此促进,致使该感觉越发强大起来,人再也无心注意其他事物,森田称这种精神活动过程为精神交互作用。
森田疗法:在“顺其自然”中“为所当为”01顺应现实及个性的自然森田正马博士曾说过:“神经质疗法的本质是人生的再教育”。
一个人患上神经方面症状,烦恼自然会比别人多。
什么是对付烦恼的有效手段呢?森田疗法告诉我们:与烦恼对抗,或想消灭它是不可能的,只有“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从我们纯真的心出发,做好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做而且有能力做的事),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在做某种工作时,我们会感到一种令人讨厌、麻烦的感觉,因此,我们便想办法尽快、有效地完成它。
这是一种自然的心,纯洁的心。
但如果我们有了厌烦的感觉,便认为这样想不正确,必须消除这种情绪,努力忍耐,但怎么也消除不了坏情绪,更想不出什么好方法来完成任务,被这种坏情绪束缚了,这是恶智。
如果一个人替朋友看护一只兔子,兔子却被狗咬死了,认为这条狗太可憎了,这种情绪是纯洁的心。
如果再深想下去,害怕别人认为自己是故意的,怕别人指责自己连这点小事都干不了,并整天为此烦恼,这便是恶智。
有了纯洁的心,人就不会被烦恼所束缚,而是积极去采取行动;而有了恶智,人便会焦虑不安,退缩不前,被自己的症状所束缚。
02森田正马与森田疗法森田疗法是森田正马先生创始的心理疗法,但不为人所知的是,森田正马的一生充满了痛苦,他自幼就有明显的神经质倾向。
森田正马生于一位小学教师的家庭里,他父亲对子女要求很严格,尤其对长子森田正马寄托着很大的期望,望子成龙心切,父亲从很小就教他写字、读书,5岁就送他上小学。
一有空,父亲便教他读古文和史书,晚间如背不完书,父亲便不让他睡觉。
本来学校功课就很多,学习已经够紧张了,回家后父亲又强迫他背这记那,使他渐渐地开始厌倦学习,甚至有了“学校恐怖”心理。
更要命的是,在他12岁时,还有“尿床”的毛病。
森田正马在《我具有神经性脆弱》一文中写到:12岁时为患夜尿症而苦恼,为了不弄湿被褥,总是卷着草席睡觉,有人故意问他“铺上草席干什么?”他生气地回答说“夜里不尿炕!”这种回答带有对大人的嘲讽挖苦的反抗,但其内心十分难受。
强迫症自愈经历分享本人患有强迫症长达十年之久,至于强迫症得痛苦这里也不再赘述。
本人一开始,还不曾意识到就是强迫症,也不知道强迫症为何物,只就是动作与思维等心理过程得无限重复,但不感到痛苦。
后来外在得病态行为,使我感觉到自己有些不太正常,越就是对抗越就是厉害,总就是像幽灵一样萦绕在脑中。
到了高中此症状对本人得困扰,就是越发不可收拾,从一开始行为上得强迫,泛化到思维上得极度重复,身心已就是殚精竭虑。
遇到什么东西都要刨根个十万八千里,否则吃饭在想上厕所在想,连睡也不闲着,根本就没有一丁点时间,去做自己该做得事情。
原本正常得学习生活也被这种顽症所左右,有过轻生得念头不下于十次!按常人理解:有什么大不了得,为啥动不动就自杀自杀得呢。
得确如此,自杀就是对自己与家人得一种极端不负责行为,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对于我们强迫症患者,面临得不就是死亡就就是痛苦,根本没有第三种选择。
总结几十例个案来说,笔者可以总结出强迫症得转归过程。
分为无意识期: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强迫性行为。
痛苦期:患者清楚自己得病症,但处于无法控制之中,感到万分痛苦。
治愈期:意识到强迫性思维得存在,但能够很好得对待,焦虑心理明显减轻.我也到处打听有什么根治得办法,各个相关网站、论坛、贴吧、QQ群都有我得身影,没想到一点进展都没,反而使自己越陷越深。
于就是报考大学得心理学专业成为我最大得愿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零七年被一所医学院校得应用心理专业所录取。
几个月下来发现自己得幻想彻底破灭,单就治疗强迫症得方法就有几十种.本人也照葫芦画瓢,尝试了一些理论或学说但就是无果!在此期间我曾咨询过俩位心理医生,其中一位尽然对我说:“想不通得就不要想,这些毫无意义得东西您还想它干嘛呢?”听似有理,但对于强迫症患者而言很就是好笑,要就是能控制住它,还来找您干嘛。
另一位就就是本人得专业授课老师,她采用“森田疗法”来为我咨询,这也成为了我人生中得一大转折!森田疗法得创始人森田正马1874年1月18日出生于日本高知县香美郡兔田村。
森田疗法专家眼中的强迫症作者:闫俊来源:《心理与健康》2018年第03期案例小敏(化名),女性,25岁,自幼性格内向,做事踏实、学习成绩好。
7年前上高中时患了精神分裂症。
家长及时将其带至XX精神卫生机构住院治疗。
三个月后,患者症状完全缓解,继续维持治疗并且参加疾病管理的康复训练,一年后恢复高中学习。
之后患者一直坚持按要求服药。
精神情绪状态良好,顺利完成高中、大学学习。
2年前大学毕业,之后进入某知名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工作繁忙而顺利。
一年前开始因工作忙碌而有时漏服药物,起初小敏并没有感觉漏服药物有任何不适,反而感觉更加轻松愉快。
小敏开始想到自己已经维持用药多年,而且情况非常好,今后应该靠着自己的毅力调整精神健康,而不是长期依赖药物。
随后小敏开始正式停药。
然而在小敏停药的三个月后,开始出现睡眠障碍,情绪烦躁易怒,敏感多疑,一周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全面复发。
我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一名精神心理医生,有幸与森田疗法结缘是1999年我被导师崔玉华教授派到日本,师从日本森田疗法第一人的大原健士郎教授学习。
之后数年在崔玉华教授的带领下,在强迫症门诊、病房、强迫症心工坊治疗中,不断实践着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是森田正马(1874-1938),身为医生同时也是神经症患者的他既站在医学的高度,又有患者的亲身体验。
强迫症患者特点A高疑病性素质精神内向性,以自我为中心,偏重于内省,特别关注躯体和精神方面的不快、异常、疾病等感觉,并为此而忧虑和担心。
B生的欲望和死的恐怖过于强烈生的欲望是积极方面的精神动力:不想得病,不想死;想活得更好;希望得到别人肯定等。
与此相反,死的恐惧是一种消极的精神动力:害怕得病;怕被人瞧不起;怕失败、挫折。
强迫症患者想过高于常人的生活,但由于疑病体验使精神能量朝向自己,导致对死的恐惧情绪增加,并开始围绕着死的恐惧在行动(如怕得病就整天关注身体不适,经常看病,查不到病不甘心;怕丢面子就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等),最终导致强迫症。
【森田疗法工作坊】统计是蹭的,而森田工作坊是光明正大报名参加的,整整两天的课程,我以为这会是我这次大会收获最多的两天,不过现在看来已经称不上“最”了,但却是帮助我生活的一种很好很好的思想。
主讲老师是第四军医大学的施旺红教授。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这是森田的核心之所在。
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我们都会出现某些困扰,一星期、一个月、一年……如果更长时间的话,也许就称得上是“精神病”了。
在工作坊里,我们见到了施老师的患者:一个是中国强迫症之王(2000年---2010年患病十年,用药达到最顶峰),一个有强迫性意念(老是有要杀死自己孩子的想法),还有一个让我们都震惊的高中女孩(属于极端聪明,患病原因是每天脑子里的想法就像赶集一样,太多太杂乱,无时无刻不出现)。
他们现在都康复了,而且在听他们讲故事的时候,我丝毫看不出这曾经是个病人。
不过,也许正像老师说的,当我们幸福的时候,当过去的痛苦不再打扰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许还记得自己曾经痛苦过,但会不记得痛苦的感觉,记得更多的就是现在的幸福。
施老师说,无论是强迫症患者,还是我们偶尔矛盾的心情,从深层次讲,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想要向上发展,想通过建设性的行动更好的发挥生的欲望。
就像我的大学三年级,期末考试复习的时候,我脑子里充满了让我痛苦的想法,我为什么痛苦,那些想法恐怖吗?有乱七八糟的想法会死吗?现在想想,其实是我想好好复习、对自己成绩期待很高(向上发展,想更好的生存---“生的欲望”),对于那些并不想考好的人来讲,有想法也许是好事,可以打发无聊的复习时间,但对于我就是“矛盾”---我想取得好成绩V.S.这些想法让我分心,可能导致坏成绩。
而这种矛盾就让我进入了强迫思维里面的“环”(恶性循环),事态就会从Bad发展到Worse再发展到Worst。
所以,能得强迫症的人,或者是正常的有一点强迫倾向的人,其实都是“追求完美”的人,能量分配得好,绝对是强悍的人。
对于这种矛盾的处理,正常的反应就应该是痛苦,我当时痛苦也是正常的,不痛苦才不正常。
施旺红——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一、社交——人际交往第一、广义的人际交往每个人时时处处都面临着人际交往,与别人交往,与自己交往。
精神分析——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沟通。
人本主义——自我概念与当下经验之间的沟通行为主义——环境(刺激)与当事人之间的沟通第二、一切心理问题都属于人际交往问题广义地讲,一切心理问题都属于人际交往问题。
本质上是彼此沟通上的不通畅,心理能量郁结所致。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一切都是不通的结果。
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基础。
第三、社交恐怖症举例1、夫妻之间的交往个案:一个老太太,抑郁二十五年,只为了一件事,第一次到男方家时,没人招呼她,尤其是她丈夫,为此一直郁郁寡欢。
2、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个案:随身听的故事。
一个高中一年级的孩子,在上课前用随身听听英语,上课了,老师让他关掉随身听,不要上课听歌曲,他辩解说是听英语,老师只是让他坐下听讲。
他一节课也没听进去,下课几次向老=师辩解,老师不听,他就追到办公室解释。
老师一气之下对他喊:滚出去,并打了他一巴掌。
由此得病,老师也受处分,两败俱伤。
你把老师害得真惨一,如果一个人在马路上耳朵上带着随身听,边走边听,你们会猜他在干什么?——我们认为他是在听音乐,对吧?二,老师要上课,让你把随身听关掉,有错吗?三,第一个说女人漂亮得像鲜花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材。
夸一个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反复说一个人的不是?你把老师逼疯了。
一个小小孩与一个大小孩打架,小小孩打不过大小孩,一急之下就抱住了大小孩不松手,随他打,结果弄得大小孩哭起来,向小小孩求饶。
原来她被诊断为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实际上是社交障碍。
他们一听才意识到是自己错了,表示要赶快回去向老师道歉,要上学。
这是什么疗法,我也不知道。
实际上,做心理咨询要放弃门派思想,只要能够把来访者的问题解决了就行了。
3、同学之间的交往个案:一个学生得了抑郁症,说原因是他最好的一个朋友背叛了他。
这之前两人的关系怎么样?在班里数一数二。
施旺红——森田疗法导师
森田疗法的适应证包括强迫思维、疑病症、焦虑神经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强迫行为、心理问题的躯体化也有效。
目前在日本也用于治疗某些心身疾病,效果比较满
意。
姓名:施旺红
性别:男
简介:1966年生人,医学博士
工作经历
京师博仁教育中心心理专业人才培养事业部特聘讲师
京师博仁“心众筹”项目特聘讲师
中国森田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心理系临床心理学教研室主任
解放军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心理咨询特约专家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
日本九州大学访问教授
日本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高级访问教授
专长:长期从事森田疗法、临床心理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治疗工作,特别擅长社交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的心理治疗。
论文著作(部分)
森田疗法理论及其进展
中国森田疗法实践
森田疗法治心病
从森田原著看“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真正涵义
独生子女大学生森田质性格与总体幸福感, 自尊水平关系研究
社交恐怖症集体森田疗法的疗效分析
社会活动
第三期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特邀施旺红博士进行了专题讲座
施旺红博士受邀在安徽邮电学院开展了一堂“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的技巧”的讲座
施旺红博士受邀到西安“首届心理援助国际合作交流会”分享了应急救援的体会
课程收益
学习了解森田疗法的关键概念,了解森田疗法的精髓,通过课程学习可以进一步完善整合自身促进个人成长,对开展专业性工作也有所帮助。
助人工作者:
系统了解一门重要的心理学流派技术,学习森田疗法的适应症及具体实施细则,对森田疗法治疗恐怖症、强迫症的要点有深入体会,可以将森田疗法应用至一般咨询关系;
教育工作者:
疏导老师自身情绪压力,针对在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成长、考前辅导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对缓解考前焦虑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利于开发学生潜能;
心理学爱好者:
将森田疗法应用至生活当中,有效帮助整理自身情绪,缓解重大压力,帮助个人成长为内在更加一致平和的状态,对强迫行为、焦虑状态的缓解和治愈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适合人群
1.医疗系统心理科、精神科医生及相关领域工作人员;
2.教育系统德育、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师及相关领域工作人员;
3.其他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士;
4.愿望做自我心灵成长,追求生活幸福、关系和谐的非专业人士
学员评价
通过施老师的课程,我学会了接诊与诊断的技巧,森田疗法的关键概念以及与其他疗法的比较,还有森田疗法治疗社交恐怖、失眠、强迫症、抑郁等神经症的技术要点。
真的非常实用,感谢老师!!
———林* 心理咨询师以前理解的顺其自然在这次课程中才发现其实有很大偏差。
在上完森田疗法的课程后,才知道痛苦是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润物细无声的解决,让我也摆脱了自己的强迫行为。
包括课后向施老师疑难问题,耐心的回答与指导,更加让我对施老师产生万分的敬佩!感谢森田疗法,感谢施旺红老师的耐心和细心带领!
———于* 心理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