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的功效与作用主治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6
虎杖虎杖的功能主治1. 虎杖虎杖的概述虎杖虎杖(学名:Polygonum cuspidatum),又称日本虎杖、日本蓼、虎杖藤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虎杖虎杖原产于日本,后传入中国,并广泛分布于华东、华北、西南和台湾等地。
虎杖虎杖的茎呈藤状攀缘,叶片互生,为卵状三角形,花序为圆锥花序,花呈绿白色。
该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2. 虎杖虎杖的功能虎杖虎杖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抗菌作用研究发现,虎杖虎杖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多种常见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
虎杖虎杖中的活性成分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发挥抗菌功效。
这使得虎杖虎杖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2.2 抗炎作用虎杖虎杖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具有抗炎作用。
虎杖虎杖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风湿病、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
2.3 清热解毒虎杖虎杖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研究表明,虎杖虎杖中的部分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此外,虎杖虎杖还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对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4 补气养血虎杖虎杖还可以起到补气养血的作用。
虎杖虎杖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铁、锌等营养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改善贫血等问题。
因此,虎杖虎杖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贫血、气虚等症状。
3. 虎杖虎杖的主治虎杖虎杖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以下方面的主治:•清热解毒:用于治疗热毒病、痈肿疮疡、痢疾等。
•利水消肿: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活血化瘀:用于治疗痛经、瘀血症等。
•温中散寒:用于治疗腹痛、腹泻等寒证。
•补气养血:用于治疗气虚、贫血等症状。
•祛风散寒: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风湿病等。
4.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虎杖虎杖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使用:•内服:一般可将虎杖虎杖煎煮成汤剂饮用。
虎杖的作用和功能主治虎杖简介虎杖又名白蜡杆,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
它有着独特的形态特征,包括直立的茎干、长而尖锐的叶子和花序。
虎杖富含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虎杖的主要成分虎杖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包括β-谷甾醇、甲基蜡质、黄酮类化合物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虎杖多种药理作用,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中药材料。
虎杖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以下是虎杖的主要作用和功能主治的介绍:1.强筋骨:虎杖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和修复,对于骨折、骨质疏松等骨骼问题有一定的功效。
2.消肿止痛:虎杖具有非常强大的消肿止痛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其有效成分能够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3.清热解毒:虎杖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繁殖,对于感冒、发烧、咽喉肿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增强免疫力:虎杖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和免疫调节因子,能够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抵抗力,预防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5.改善消化功能:虎杖具有一定的促进消化功能的作用,能够增加胃液分泌,帮助消化食物,缓解胃纳差、消化不良等问题。
6.抗炎抗过敏:虎杖有一定的抗炎和抗过敏作用,能够减少过敏反应和炎症反应,缓解过敏性鼻炎、湿疹等病症。
7.抑制肿瘤生长:虎杖中的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肿瘤的作用。
8.缓解痛经:虎杖具有一定的舒经止痛作用,能够缓解痛经和月经不调的症状。
9.改善睡眠质量:虎杖中的有效成分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能够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和焦虑等问题。
10.抗衰老:虎杖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能够延缓细胞和组织老化过程,保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虎杖可以制作药剂或者泡水饮用。
制作药剂时,可以将虎杖研磨成粉末,并加入适量的热水或酒中,每次服用10-15克。
•饮用虎杖泡水时,可以将虎杖切碎后放入瓶中,加入适量的开水,浸泡一段时间后饮用。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虎杖是一种传统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
它具有强大的功效和作用,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治疗。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虎杖的功效和作用,并对其科学依据进行分析。
虎杖的学名为Polygonum cuspidatum,属于蓼科植物。
它生长在华北、华东和西南以及日本等地,以草本状的姿态呈现。
虎杖的根部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特别是大量的黄酮类和黄酮类似物。
虎杖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和抗菌作用。
它可以帮助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造成的损伤。
虎杖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能力。
这些化合物也具有抗菌作用,可以对抗多种细菌感染。
虎杖被广泛应用于多个疾病的治疗。
首先,虎杖可以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由于其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虎杖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
它还可以调节血压,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从而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其次,虎杖对肝脏健康也有益处。
虎杖可以增加肝脏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应激所致的损伤。
它还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改善肝脏功能。
虎杖还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肝脏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另外,虎杖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虎杖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诱导细胞凋亡。
虎杖还可以增强放射治疗和化疗的效果,提高抗癌药物的敏感性。
因此,虎杖被广泛用于肿瘤治疗的辅助方法。
虎杖还可以用于改善免疫系统功能和预防疾病。
虎杖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增加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提高免疫系统对抗感染和疾病的能力。
虎杖还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对抗多种病毒感染,包括流感病毒、乙肝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此外,虎杖还被用于改善消化系统健康和缓解胃肠道问题。
虎杖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强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欲和消化。
它还可以抑制肠道炎症和细菌感染,减少腹泻和腹痛的发生。
总的来说,虎杖具有多种强大的功效和作用。
它可以用于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肿瘤治疗、免疫功能改善和消化问题的治疗。
虎杖对皮肤的功效与作用虎杖对皮肤的功效与作用导言: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起到保护身体组织和调节体温的重要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皮肤健康。
虎杖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被人们发现具有许多对皮肤有益的功效和作用。
本文将从抗氧化、抗衰老、美白、祛斑、缓解炎症和舒缓皮肤刺激等方面详细介绍虎杖对皮肤的功效与作用。
一、抗氧化氧化反应是导致皮肤老化和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氧化反应产生的自由基对皮肤细胞和胶原蛋白造成损害,导致皮肤失去弹性、出现皱纹和色素沉积。
虎杖富含多种天然抗氧化剂,如多酚类化合物和维生素C,能够抑制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已生成的自由基,从而保护皮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二、抗衰老皮肤衰老是随着年龄增长不可避免的过程,但可以通过适当的护理延缓衰老的速度。
虎杖含有丰富的抗衰老成分,如多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抗衰老基因激活剂等。
这些成分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提升皮肤弹性和紧致度,同时减少细纹和皱纹的出现。
此外,虎杖还能够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形成,从而减轻皮肤色素沉积和老年斑的问题。
三、美白皮肤色素沉积是导致肤色不均匀的主要原因之一。
虎杖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能够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形成和沉积,从而实现美白的效果。
此外,虎杖中的维生素C还能够抑制麦拉宁细胞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合成,进一步改善肤色。
因此,虎杖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美白剂,帮助人们获得明亮透白的肌肤。
四、祛斑色素沉积导致的斑点问题是困扰很多人的皮肤问题之一。
虎杖具有良好的祛斑效果,主要是由于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和抗衰老基因激活剂能够减少黑色素的形成和沉积。
此外,虎杖中还含有一种叫做虎杖黄素的化合物,具有祛斑和淡化斑点的功效。
虎杖可以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和减少黑色素沉积等多种途径祛斑,使肌肤逐渐恢复均匀的肤色。
五、缓解炎症皮肤炎症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常常伴随红肿、瘙痒和疼痛等不适感。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虎杖,又称地根草,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功效与作用。
它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被认为是一种宝贵的天然药材。
虎杖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
现在,让我们详细了解虎杖的功效与作用。
一、清热解毒虎杖含有丰富的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
虎杖可以对抗体内的病原微生物,抑制其生长繁殖,同时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体内炎症引起的疼痛、红肿等症状。
虎杖有效地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对于感冒、咽喉炎、口腔溃疡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二、活血化瘀虎杖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散淤血,改善微循环。
虎杖可通过调节体内血液粘滞度、纤维蛋白原含量等,防止血栓的形成,预防心血管疾病。
此外,虎杖还可以减少瘀血导致的疼痛和肿胀,加快伤口的愈合,对于创伤、瘀伤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三、消肿止痛虎杖具有较好的消肿止痛作用,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感。
虎杖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阻断疼痛信号传递,同时还能缓解局部充血、水肿等症状。
因此,虎杖常被用于治疗扭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四、抗菌消炎虎杖还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有效杀灭各类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
虎杖中的活性成分能够破坏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抑制其繁殖和生长,并促使其死亡。
虎杖还能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因此,虎杖在防止感染和治疗炎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结起来,虎杖是一种中药材,拥有广泛的功效与作用。
它能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这些功效使得虎杖在中医药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但需要注意的是,虎杖虽然有很多好处,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使用,尤其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和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在使用虎杖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研究还有待深入,未来可以进一步挖掘虎杖的药理作用,提高虎杖的应用价值。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虎杖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主要功效包括:
1. 清热解毒:虎杖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治疗中暑、发热、痢疾等疾病。
2. 消肿止痛:虎杖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胀等症状。
3. 利尿通淋:虎杖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水分,改善尿液排出。
4. 抗菌抗炎:虎杖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虎杖的食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煲汤:将虎杖与其他食材一同煮汤,可增加口感和滋补功效。
2. 炖煮:将虎杖与瘦肉、鸡肉等炖煮,可制作成营养丰富的炖品。
3. 泡茶:将虎杖切片,用开水冲泡,可制作成虎杖茶,清热解毒。
需要注意的是,虎杖属于中药材,一般用于中医理疗,应根据具体的病情和个人体质,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虎杖的功效作用虎杖(Polygonatum)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等地区。
虎杖的根部富含多种有益成分,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首先,虎杖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虎杖根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可以促进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和抵抗疾病。
其次,虎杖还具有降血糖的功效。
虎杖中的多糖类物质可以帮助调节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调节血糖具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虎杖还能增强肝脏功能。
虎杖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损伤,保护肝脏细胞免受损伤,并促进肝细胞再生,提高肝脏的排毒功能。
虎杖还有抗炎和镇痛的作用。
虎杖中含有一种叫做虎杖次甙的物质,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炎症反应,并有效缓解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
此外,虎杖还有滋阴润燥的功效。
虎杖中的多糖类物质能够增加体内的水分含量,改善体内湿热的症状,滋润肌肤,缓解口干、口渴、便秘等问题。
虎杖还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虎杖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性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延缓细胞和组织的老化过程,保持皮肤的弹性和延缓皱纹的形成。
虎杖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虎杖根中的一种叫做虎杖苷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可以减轻发热、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总之,虎杖具有增强免疫力、降血糖、增强肝脏功能、抗炎镇痛、滋阴润燥、抗衰老及清热解毒的多种功效和作用。
人们可以适当地使用虎杖来改善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和缓解一些不适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虎杖虽然具有多种好处,但也有一定的禁忌症和副作用,如孕妇、儿童和过敏体质者应慎重使用。
在使用虎杖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虎杖功能主治相同的中药1. 概述虎杖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起源于中国,属于蔓生植物。
虎杖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
本文将介绍虎杖功能主治相同的中药。
2. 虎杖的功能主治虎杖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祛湿止痛:虎杖具有祛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痹和寒湿痹性关节炎等疾病。
其有效成分可渗透到关节组织中,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活血化瘀:虎杖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瘀血症状,如瘀血性胸痹、瘀血性痛经等。
它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瘀血的吸收和排出。
•祛风湿:虎杖对风湿病症也有一定的疗效,比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腰腿痛等。
其功效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炎症反应和肿胀。
•消肿利尿:虎杖有一定的消肿利尿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水肿、尿路感染等疾病。
它具有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和废物的功能。
•护肝:虎杖被认为具有一定的护肝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肝脏疾病或辅助康复。
它能够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的代谢功能。
3. 使用方法虎杖作为中药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使用。
以下是常见的使用方法:•煎服:将虎杖切碎,加入适量的水中,煎煮片刻后饮服。
此方法适用于处理较硬的虎杖材料。
•泡水饮用:将虎杖放入水中浸泡片刻,然后饮用。
此方法适用于处理较粗糙的虎杖材料。
•研粉服用:将虎杖研磨成粉末,然后饮服。
此方法适用于处理细粉末的虎杖材料。
•外敷:将虎杖煎汤放入袋子中,敷在患处。
此方法适用于治疗局部疼痛或炎症。
4. 注意事项在使用虎杖进行治疗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用量适当:使用虎杖时要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情况确定用量,避免用量过大或过小。
•遵循医嘱:对于有特殊疾病或慢性病的患者,应根据医生的指示使用虎杖。
•注意不良反应:在使用虎杖期间,如出现过敏反应、消化不良等不良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儿童和孕妇慎用:虎杖对于儿童和孕妇的安全性还未充分研究,因此在这两个人群中使用时应慎重。
5. 总结虎杖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
虎杖药理研究及应用虎杖(学名: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eaux)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毛茛科。
在中医药学中,虎杖具有辛、苦、温的性味,归于脾、胃、心经。
药用部分以根入药。
虎杖的药理研究及应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止痛作用:虎杖具有明显的止痛作用。
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可地兰碱,可作用于神经系统,抑制神经元兴奋性,减少疼痛感受。
虎杖在中医临床中常用于治疗风湿病、坐骨神经痛、痛经等疼痛性疾病。
2. 抗炎作用:虎杖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虎杖中的生物碱成分具有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组织炎症反应的作用。
虎杖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
3. 抗肿瘤作用:虎杖的部分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
研究表明,虎杖中的某些生物碱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虎杖也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肿瘤活性。
虎杖可作为辅助治疗肿瘤的药物之一。
4. 调节心脑血管功能:虎杖可以调节心脑血管功能。
研究发现,虎杖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扩张血管,增加心肌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状况。
虎杖还可以调节血压,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虎杖的药理研究成果在临床上得到了一定的应用。
虎杖经过提取制得的药物,如虎杖素、氧化虎杖素等,在中医临床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虎杖药物主要用于止痛、消肿、散结等功效。
在使用虎杖药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虎杖属于剧毒植物,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可地兰碱对心脏有一定的毒性,因此要严格掌握剂量,避免中毒。
其次,在应用虎杖药物时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用药剂型,如外用药膏、口服药片等。
另外,虎杖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严重过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总之,虎杖作为中药材已经在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止痛、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
使用虎杖药物时应严格掌握剂量,遵医嘱使用,并注意患者的反应,以确保安全有效的药物应用。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主治1、小便淋。
用虎杖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2、月经不通。
用虎杖三两,凌霄花、没药各一两,共研为末。
每一钱,热酒送下。
又方:虎杖一斤,去头,晾干,研细,在五斗吕中浸一夜,煎取二斗。
加土瓜根汁、牛膝汁各二斗,一起熬浓,状如糖稀。
每服一合,酒送上。
昼两服,夜一服,月经即通。
3、腹内突长结块,坚硬如石,痛如刺。
用虎杖根一石,洗干,捣成末,掺入五升米饭中搅匀,倒好酒五斗泡起来。
每饮一升半,忌食鲜鱼和盐。
4、气奔怪病(皮肤下面发响声,遍身痒不可忍,抓之血出亦不止痒)。
用虎杖、人参、青盐、细辛各一两,加水煎作一服饮尽。
5、消渴。
用虎杖、海浮石(烧过)、乌贼骨、丹砂,等分为末,渴时,以麦让冬汤冲服二钱。
一天服三次,忌酒、鱼、面、生冷、房事。
附方:虎杖的功用是清热解毒、活血通经。
现在临床上用虎杖、木香、枳壳、黄芩配方治肝。
【选方】①治毒攻手足肿,疼痛欲断:虎杖根,锉,煮,适寒温以渍足。
(《补缺肘后方》)②治筋骨痰火,手足麻木,战摇,痿软:斑庄根一两,川牛膝五钱,川茄皮五钱,防风五钱,桂枝五钱,木瓜三钱。
烧酒三斤泡服。
(《滇南本草》)③治胆囊结石:虎杖一两,煎服;如兼黄疸可配合连钱草等煎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④治五淋:苦杖不计多少,为末.每服二钱,用饭饮下,不拘时候。
(《姚僧坦集验方》)⑤治月经闭不通,结瘕,腹大如瓮,短气欲死:虎杖根百斤(去头去土,曝干,切),土瓜根、牛膝各取汁二斗。
上三味细切,以水一斛,浸虎杖根一宿,明日煎取二斗,内土瓜、牛膝汁,搅令调匀,煎令如饧。
每以酒服一合,日再夜一。
宿血当下,若病去,止服。
(《千金方》)⑥治妇人月水不利,腹胁妨闷,背膊烦疼:虎杖三两,凌霄花一两,没药一两。
上药,捣细罗为散。
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钱。
(《圣惠方》)⑦治产后瘀血血痛,及坠扑昏闷:虎杖根,研末,酒服。
(《纲目》)⑧治腹内积聚,虚胀雷鸣,四肢沉重,月经不通,亦治丈夫病:高地虎杖根细切二斛,以水二石五斗,煮取一大斗半,去滓,澄滤令净,取好淳酒五升和煎,令如饧。
虎杖功效与作用虎杖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也被称为川拂子、泥拂子等。
它的学名为Acorus calamus L.,属于天南星科植物,是一种多年生湿地植物。
虎杖具有诸多功效与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领域。
首先,虎杖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虎杖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酮类物质,经常食用虎杖有助于缓解焦虑、神经衰弱等情绪不稳的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可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头晕等症状。
其次,虎杖还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虎杖中富含挥发油、芳香酮、鞣质等有效成分,可以有效舒缓肠胃炎症,帮助消化,缓解腹痛、胃痛等症状。
同时,虎杖还能够杀菌消炎,对于口腔溃疡、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虎杖还具有开胃健脾的作用。
它能够促进消化道蠕动,增加食欲,帮助胃肠吸收养分。
同时,虎杖还具有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有利于胆固醇的代谢,降低血脂,起到降脂减肥的作用。
对于胃寒水肿、食欲不振、脾胃虚弱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虎杖还具有理气消积的作用。
它可以调节肠道功能,促进排便,有助于消除肠胃积滞,缓解便秘等症状。
同时,虎杖还能够舒缓胸闷、腹胀、气短等症状,起到舒筋活血的作用。
对于湿寒疼痛、胸腹积滞等病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虎杖功效独特、作用广泛,但也需要注意一些使用上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首先,孕妇和有出血倾向的人不宜食用虎杖。
其次,长期大量食用虎杖可能会导致中毒的副作用,因此需要适量使用。
最后,过敏体质的人群应慎重使用虎杖,以免出现过敏反应。
总之,虎杖作为一味中草药,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在中医药学中拥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缓解焦虑、改善睡眠,具有消炎止痛、开胃健脾、理气消积等作用。
但在使用虎杖之前,还需咨询医生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合理使用,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名目虎杖的功效与作用虎杖嫩芽的吃法虎杖可以做菜吃吗虎杖的食用禁忌(中药)材的种类有许多,(虎杖)就是其中一种,它可以起到通经散瘀,(活血)以及(镇咳)作用,当身体有这方面需求的时候,就可以用虎杖来进行治疗,也可以和其他一些药材搭配在一起使用,下面就跟着(苹果)来看一下虎杖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虎杖可以达到(化痰止咳),散瘀以及(利湿)(祛风)效果,当消失闭经,湿热,黄疸以及关节闭痛等状况,都可以用这种中药材进行治疗,可以把虎杖煎煮成药汁以后来使用,服用方法还是特别简洁的。
虎杖嫩芽的吃法虎杖嫩芽可以用各种不一样的方法来吃,煎煮服用就是比较常见的,可以用来治疗妇科方面的疾病,假如女性每次来月经都会有腹部痛苦的症状,那么就可以用虎杖以及(红花)(当归)等中药材搭配在一起煎煮以后服用,能够达到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可以把虎杖煮一些汤来喝,由于虎杖嫩芽本身的味道就不是特别明显,假如想要好好的调理身体,想要享受美味,那么就可以搭配一些自己喜爱吃的(食材),假如消失了伤风感冒问题或者是其他一些不舒适的问题,都可以把虎杖和鱼类以及(生姜)搭配在一起熬煮成汤来服用,这是另外一种吃法。
还可以把虎杖嫩芽泡成酒来喝,这种方法很少能使用,由于对泡酒的方法不是特别了解,但是用虎杖嫩芽泡酒来喝,能够解决风湿关节炎所引起的痛苦症状,可以用药酒擦患处也可以内服,搭配乌头这种中药一起来泡,就可以让药用价值变得更高。
用虎杖可以解决(月经不调)的问题,也需要把它和(没药)搭配在一起碾成粉末,用热酒送服,也可以预备一些虎杖,晾干以后碾成细末煎煮成汤以后来服用,或者加一些(牛膝)汁,土(花生)一起熬煮以后,用酒送服,每天需要服用一剂,对于月经不通畅等问题有着很好的改善效果。
虎杖还可以解决腹部结块问题,预备一些虎杖,清洗洁净以后碾成粉末,然后再放到(米饭)当中搅拌匀称,然后就可以加入适量的酒浸泡一下,在服用这种药物的同时不要吃盐,也不要吃鱼。
虎杖的药用与功能主治虎杖简介虎杖,又称为虎杖草、虎杖根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杨梅科杨梅属。
虎杖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药药材和中医临床实践中。
虎杖的药用价值虎杖具有多种保健和治疗作用,常用于以下方面:1.祛痰止咳:虎杖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对于感冒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清热解毒:虎杖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痈肿、疮疡、湿疹等症状。
3.利尿通便:虎杖能够促进尿液和排便的排泄,对于体内淤积、便秘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消肿止痛:虎杖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痛、关节炎等症状,具有一定的消肿止痛效果。
5.改善免疫功能:虎杖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对于提高免疫功能和抵抗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虎杖的主治范围虎杖的主治范围非常广泛,常用于以下症状和疾病的治疗:1.上呼吸道感染:虎杖可以缓解感冒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状,有助于提高呼吸道的舒适度。
2.湿疹和皮肤病:虎杖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湿疹、疮疡等皮肤病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风湿关节痛:虎杖可以减轻风湿痛、关节炎等疼痛症状,缓解关节的不适感。
4.尿路感染:虎杖具有利尿通便的作用,可以促进尿液的排泄,对于尿路感染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免疫力低下:虎杖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对于免疫力低下引起的疾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虎杖的使用方法虎杖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使用,常见的使用方法包括:1.煎汤饮用:将虎杖根或叶子煎煮,制成药汤,饮用时加入适量的蜂蜜或枣子进行调味。
2.研粉外敷:将虎杖根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温水或植物油,制成糊状物,外敷在患处,缓解炎症和肿胀。
3.酒浸服用:将虎杖根或叶子浸泡在酒中,静置数天后饮用,具有一定的药效。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虎杖时应当按照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进行,避免使用过量或不当使用引起不适或毒副作用。
虎杖的副作用和禁忌虎杖虽然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但仍存在一些副作用和禁忌需要注意:1.高血压患者:虎杖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使用虎杖需要谨慎,以免导致血压过低。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虎杖是一种传统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被认为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益处。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虎杖的功效与作用。
首先,虎杖具有抗炎作用。
虎杖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这些物质能够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从而起到抗炎的作用。
这使得虎杖在治疗发热、感冒、咳嗽等炎症性疾病方面非常有效。
其次,虎杖具有镇痛作用。
虎杖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抑制神经传递疼痛信息,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
虎杖对于风湿病疼痛、关节炎疼痛、头痛、牙痛等疼痛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此外,虎杖还具有抗肿瘤作用。
虎杖中的化学成分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并促使癌细胞自行死亡。
虎杖对于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多种癌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减轻患者的化疗副作用。
另外,虎杖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虎杖中特有的成分可以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减轻血管的收缩,促进血液的循环。
这使得虎杖在治疗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方面非常有效。
此外,虎杖还具有抗氧化作用。
虎杖中的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降低细胞损伤和老化的程度,提高免疫力。
此外,虎杖还能够帮助排毒,清除体内废物和毒素,保持身体的健康。
最后,虎杖还具有调节血糖、保护肝脏和抗衰老的功效。
虎杖中的某些成分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调节血糖水平。
此外,虎杖还可以保护肝脏免受损害,减轻肝脏疾病的发展。
虎杖中的抗氧化物质还可以减缓细胞的衰老,延缓衰老过程。
总的来说,虎杖作为一种传统草药,在中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抗炎、镇痛、抗肿瘤、促进血液循环、抗氧化、调节血糖、保护肝脏和抗衰老等多种功效与作用,使得其成为许多疾病治疗的良好选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虎杖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且要慎重选择剂量和使用方法。
虎杖的作用与功能主治虎杖的概述虎杖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科学名称为Polygonum cuspidatum。
它原产于亚洲,被广泛栽培于全球各地。
虎杖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包括多种活性成分,如大黄素、虎杖素等。
因此,它在中医药学和现代药理学中被广泛应用,并有许多作用和功能主治。
虎杖的作用以下是虎杖的一些主要作用:1.抗菌作用:虎杖含有一种特殊的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2.抗炎作用:虎杖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对于炎症性疾病,如关节炎、肠炎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抗氧化作用:虎杖富含多种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机体内氧化应激反应,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4.利尿作用:虎杖具有排尿促进作用,可以增加尿量,有助于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对于尿路感染、水肿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5.解热作用:虎杖中的活性成分可以促进汗腺分泌,从而加快体内热量的散发,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
6.消炎作用:虎杖中的化学成分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组织的红肿和疼痛,有助于治疗疼痛性炎症疾病。
虎杖的功能主治根据虎杖的作用,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功能主治:1.改善肝脏功能:虎杖具有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可以用于肝功能异常、肝硬化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2.缓解疼痛:虎杖的消炎和镇痛作用可以减轻关节炎、风湿性疼痛等疾病引起的疼痛感。
3.改善心血管健康:虎杖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凝聚,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4.抗肿瘤作用:虎杖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的作用,可以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
5.促进消化:虎杖可以增加胃液分泌,促进消化,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6.护眼养肝:虎杖中的营养成分可以改善眼睛疲劳、干涩,对于肝火旺盛、视力下降等问题有改善效果。
7.提高免疫力:虎杖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中药虎杖的功效与作用虎杖(学名:Polygonum cuspidatum),又名虎杖藤、秋茅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于东亚原产,被广泛使用于中医传统药学中。
虎杖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虎杖的功效和作用,并揭示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和研究证据。
一、虎杖的功效1. 清热解毒虎杖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传统中医认为虎杖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的作用。
虎杖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如大黄素、黄连素等,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炎症反应,加速伤口的愈合,对于一些热毒引起的疾病如急性肠胃炎、皮肤炎症等有一定的疗效。
2. 活血化瘀虎杖可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研究发现,虎杖中含有一种叫做大黄素的成分,具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可以防止血液凝结,改善血液循环。
同时,虎杖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够减少血小板在血液中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此外,虎杖还可以缓解筋骨关节疼痛,改善运动功能。
3. 抗菌消炎虎杖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
研究发现,虎杖中的多种活性物质,如大黄素、芦丁等,具有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虎杖不仅对青霉素等常用抗生素耐药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而且对于呼吸道、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常见感染病原菌也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此外,虎杖还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缓解炎症反应。
二、虎杖的作用1. 抗肿瘤作用虎杖被广泛用于中医治疗肿瘤的辅助治疗中。
研究表明,虎杖中的大黄素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此外,虎杖还可以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肿瘤能力。
虎杖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可增强化疗的疗效,减轻副作用。
2. 抗衰老作用虎杖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研究发现,虎杖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的能力,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延缓细胞衰老进程。
虎杖还可以调节多种抗衰老蛋白的表达,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促进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效果。
虎杖的功能主治什么呢1. 虎杖简介•虎杖(学名:Polygonum cuspidatum),又名虎竹、大虎筴、野黄耆等,属于蓼科植物。
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见于我国的山地、水边和溪流附近。
虎杖的根茎富含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2. 虎杖的主要成分•虎杖的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大黄酸、大黄酰基酸、栲树酸、大黄素、蒽醌类等。
这些成分为虎杖赋予了多种药用功能。
3. 虎杖的功效与主治虎杖具有多种功效和主治。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3.1 清热解毒•虎杖根茎中的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疾病。
比如,在中医中常用虎杖来治疗热毒宿疾、痈疽肿毒等疾病。
3.2 抗菌消炎•虎杖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对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3 增强免疫力•虎杖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长期食用虎杖还可以改善人体的免疫系统和抗病能力。
3.4 活血化瘀•虎杖的有效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对于一些因淤血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例如,虎杖可以用于治疗瘀血性疾病、淤血性疼痛等。
3.5 抗肿瘤•虎杖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对某些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
虎杖的抗肿瘤活性主要体现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抑制肿瘤的转移和侵袭等方面。
4. 使用虎杖的注意事项在使用虎杖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4.1 服用剂量:在使用虎杖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剂量,不宜过量使用,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 4.2 肝肾功能:有肝肾功能损害的人应谨慎使用虎杖,以免加重病情。
• 4.3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由于虎杖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 4.4 过敏体质:对虎杖过敏的人应避免使用,以免出现过敏反应。
• 4.5 药物相互作用:虎杖有一定的药物相互作用,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影响药效,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或避免与这些药物同时使用。
虎杖治疗方案虎杖,又称为灰管花、虎杖草,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
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本文将介绍虎杖的治疗方案,包括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虎杖治疗痛风虎杖在中医中常被用于治疗痛风。
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紊乱引起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关节炎、尿酸结石等。
虎杖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抗炎、利尿和降尿酸的功效,因此可以用于缓解痛风症状。
治疗方案:将虎杖鲜叶洗净,捣烂取汁,然后加入适量的温开水稀释,每日饭前饭后分两次服用。
根据个体病情可以调整用量,一般建议每次服用30毫升。
注意事项:虎杖治疗痛风时,需配合其他药物和饮食调理,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多喝水以促进尿酸的排出。
二、虎杖治疗跌打损伤虎杖还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
跌打损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外伤情况,表现为瘀伤、肿胀等症状。
虎杖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能够加速伤口的愈合和恢复。
治疗方案:将虎杖鲜叶捣烂,敷于患处外敷,固定好后保持30分钟至1小时。
每天使用2-3次,直至症状缓解。
注意事项:使用虎杖外敷时,避免将虎杖的汁液接触到伤口,以免引起刺激。
如有皮肤过敏等不适症状,请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三、虎杖治疗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给患者带来口腔疼痛和不适感。
虎杖具有消炎、止痛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可以用于缓解口腔溃疡的症状。
治疗方案:将虎杖鲜叶煮沸,冷却后用虎杖茶漱口。
每日漱口3-4次,每次1-2分钟。
坚持使用几天后溃疡会逐渐缓解。
注意事项:口腔溃疡多由多种因素引起,应综合调理。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就医检查。
总结:虎杖治疗方案包括了治疗痛风、跌打损伤和口腔溃疡等常见疾病。
使用虎杖时,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或伤害。
最好在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虎杖治疗。
以上是虎杖治疗方案的简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虎杖的功效与作用主治1、小便淋。
用虎杖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2、月经不通。
用虎杖三两,凌霄花、没药各一两,共研为末。
每一钱,热酒送下。
又方:虎杖一斤,去头,晾干,研细,在五斗吕中浸一夜,煎取二斗。
加土瓜根汁、牛膝汁各二斗,一起熬浓,状如糖稀。
每服一合,酒送上。
昼两服,夜一服,月经即通。
3、腹内突长结块,坚硬如石,痛如刺。
用虎杖根一石,洗干,捣成末,掺入五升米饭中搅匀,倒好酒五斗泡起来。
每饮一升半,忌食鲜鱼和盐。
4、气奔怪病(皮肤下面发响声,遍身痒不可忍,抓之血出亦不止痒)。
用虎杖、人参、青盐、细辛各一两,加水煎作一服饮尽。
5、消渴。
用虎杖、海浮石(烧过)、乌贼骨、丹砂,等分为末,渴时,以麦让冬汤冲服二钱。
一天服三次,忌酒、鱼、面、生冷、房事。
附方:虎杖的功用是清热解毒、活血通经。
现在临床上用虎杖、木香、枳壳、黄芩配方治肝。
【选方】①治毒攻手足肿,疼痛欲断:虎杖根,锉,煮,适寒温以渍足。
(《补缺肘后方》)②治筋骨痰火,手足麻木,战摇,痿软:斑庄根一两,川牛膝五钱,川茄皮五钱,防风五钱,桂枝五钱,木瓜三钱。
烧酒三斤泡服。
(《滇南本草》)③治胆囊结石:虎杖一两,煎服;如兼黄疸可配合连钱草等煎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④治五淋:苦杖不计多少,为末.每服二钱,用饭饮下,不拘时候。
(《姚僧坦集验方》)⑤治月经闭不通,结瘕,腹大如瓮,短气欲死:虎杖根百斤(去头去土,曝干,切),土瓜根、牛膝各取汁二斗。
上三味细切,以水一斛,浸虎杖根一宿,明日煎取二斗,内土瓜、牛膝汁,搅令调匀,煎令如饧。
每以酒服一合,日再夜一。
宿血当下,若病去,止服。
(《千金方》)⑥治妇人月水不利,腹胁妨闷,背膊烦疼:虎杖三两,凌霄花一两,没药一两。
上药,捣细罗为散。
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钱。
(《圣惠方》)⑦治产后瘀血血痛,及坠扑昏闷:虎杖根,研末,酒服。
(《纲目》)⑧治腹内积聚,虚胀雷鸣,四肢沉重,月经不通,亦治丈夫病:高地虎杖根细切二斛,以水二石五斗,煮取一大斗半,去滓,澄滤令净,取好淳酒五升和煎,令如饧。
每服一合,消息为度,不知,则加之。
(《千金方》虎杖煎)⑨治肠痔下血:虎杖根,洗去皴皮,锉焙,捣筛,蜜丸如赤豆,陈米饮下。
(《本草图经》)⑩治红白痢:酸汤秆三钱,何首乌三钱,红茶花三钱,天青地白二钱。
煎水兑红糖吃。
(《贵阳民间药草》)虎杖的功效作用健康站来源:网络作者:佚名更新时间:2010-4-19 22:16:58关键字:虎杖|虎杖功效|虎杖作用【出处】《别录》【拼音名】Hǔ Zhànɡ【别名】蒤(《尔雅》),大虫杖(《药性论》),苦杖(《本草拾遗》),酸杖、斑杖(《日华子本草》),酸桶笋(《救荒本草》),斑庄根(《滇南本草》),鸟不踏(《医林纂要》),酸杆、斑根(《植物名实图考,),酸榴根、土地檎((分类草药性,),酸通、雄黄连(《天宝本萆)),蛇总管(《岭南采药录》),大活血、血藤、紫金龙(《南京民间草药》),酸汤秆、黄地榆、号筒草(《贵州民间方药集》),斑龙紫、野黄连(《中医药实验研究》),活血丹(《江苏植药志》),红贯脚(《陆川本草》),阴阳莲(《南宁市药物志》),活血龙、猴竹根、金锁王(《浙江民间草药》),大叶蛇总管(《广东中草药》),九龙根(苏医《中草药手册》),山茄子、斑草、搬倒甑(《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茎。
春、秋均可采挖,切断,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高达1米以上。
根茎横卧地下,木质,黄褐色,节明显。
茎直立,圆柱形,表面无毛,散生着多数红色或带紫色斑点,中空。
单叶互生,阔卵形至近圆形,长7~12厘米,宽5~9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叶柄长1~2.5厘米;托鞘膜质,褐色,早落。
花单性,雌雄异株,圆锥花序腋生;花梗较长,上部有翅;花小而密,白色,花被5片,外轮3片,背面有翅,结果时增大;雄花有雄蕊8枚;雌花子房上部有花柱3枚。
瘦果卵形,具3棱,红褐色,光亮,包在翅状的花被中。
花期7~9月。
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多生于山谷、溪旁或岸边。
分布我国中部及南部。
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山东、河南、陕西、湖北、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根的形状不一,多数呈圆锥形弯曲,或块状,长1~7厘米,直径0.6~1.5厘米,外表棕褐色,有明显的纵皱纹、紫色斑块及散在的须根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棕红色,纤维性,本质部占根的大部分,呈菊花状放射形纹理。
根茎圆柱形,节明显,通常着生卷曲的须根,折断面中央有空隙,根茎顶部有残存的茎基。
气微弱,味微苦。
以根条粗壮、内心不枯朽者为佳。
【化学成份】根和根茎含游离葸醌及蒽醌甙。
主要为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以及蒽甙A、蒽甙B。
根中还含3,4’,5-三羟基芪-3-β-D-葡萄糖甙。
另含鞣质和几种多糖。
茎含鞣质3.3%、异槲皮甙、大黄素等。
细枝含鞣质13.4%。
【药理作用】①抗菌作用体外实验,虎杖煎液(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甲型或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琼脂平板挖孔法)。
高浓度(根)对钩端螺旋体也有杀灭作用。
②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虎杖水煎液(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病毒、孤儿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同法测定,2%煎液对腺病毒3型,脊髓灰白质炎Ⅱ型,肠道病毒柯萨奇A、B组,爱可组,乙型脑炎京卫研1号,单纯疱疹一株等七种有代表性的病毒株,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效滴度分别为1:1600,1:400,1:400,1:2560,1:10240,>1:3200,1:51200③其他作用兔静脉注射从虎杖中提得的草酸,可引起低血糖休克。
【炮制】《雷公炮炙论》:采得(虎杖根)后,细锉,却用上虎仗叶裹一夜,出,晒干用。
【性味】苦,平。
①《别录》:微温。
②《药性论》:味甘,平,无毒。
③《本草衍义》:微苦。
④《滇南本草》:苦微涩,微寒。
⑤《医林纂要》:甘苦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破瘀,通经。
治风湿筋骨疼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妇女经闭,产后恶露不下,癥瘕积聚,痔漏下血。
跌扑损伤,烫伤,恶疮癣疾。
①《别录》:主通利月水,破留血癥结。
②陶弘景:主暴瘕,酒渍服之。
③《药性论》:治大热烦躁,止渴,利小便,压一切热毒。
④《本草拾遗》:主风在骨节间及血瘀。
煮汁作酒服之。
⑤《日华子本草》:治产后恶血不下,心腹胀满。
排脓,主疮疖痈毒,妇人血晕,扑损瘀血,破风毒结气。
⑥《滇南本草》:攻诸肿毒,止咽喉疼痛,利小便,走经络。
治五淋白浊,痔漏,疮痈,妇人赤白带下。
⑦《医林纂要》:坚肾,强阳益精,壮筋骨,增气力。
敷跌伤折损处,可续筋接骨。
⑧《岭南采药录》:治蛇伤,脓疱疮,止损伤痛。
⑨《贵州民间方药集》:收敛止血,治痔瘘,去风湿,发表散寒,散瘀血,外用治火伤。
⑩《中医药实验研究》:治实火牙痛,湿疮烂腿,脚趾歧湿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浸酒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烧灰撒,熬膏涂或煎水浸渍。
【注意】《药性论》:有孕人勿服。
【附方】①治毒攻手足肿,疼痛欲断:虎杖根,锉,煮,适寒温以渍足。
(《补缺肘后方》)②治筋骨痰火,手足麻木,战摇,痿软:斑庄根一两,川牛膝五钱,川茄皮五钱,防风五钱,桂枝五钱,木瓜三钱。
烧酒三斤泡服。
(《滇南本草》)③治胆囊结石:虎杖一两,煎服;如兼黄疸可配合连钱草等煎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④治五淋:苦杖不计多少,为末.每服二钱,用饭饮下,不拘时候。
(《姚僧坦集验方》)⑤治月经闭不通,结瘕,腹大如瓮,短气欲死:虎杖根百斤(去头去土,曝干,切),土瓜根、牛膝各取汁二斗。
上三味细切,以水一斛,浸虎杖根一宿,明日煎取二斗,内土瓜、牛膝汁,搅令调匀,煎令如饧。
每以酒服一合,日再夜一。
宿血当下,若病去,止服。
(《千金方》)⑥治妇人月水不利,腹胁妨闷,背膊烦疼:虎杖三两,凌霄花一两,没药一两。
上药,捣细罗为散。
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钱。
(《圣惠方》)⑦治产后瘀血血痛,及坠扑昏闷:虎杖根,研末,酒服。
(《纲目》)⑧治腹内积聚,虚胀雷鸣,四肢沉重,月经不通,亦治丈夫病:高地虎杖根细切二斛,以水二石五斗,煮取一大斗半,去滓,澄滤令净,取好淳酒五升和煎,令如饧。
每服一合,消息为度,不知,则加之。
(《千金方》虎杖煎)⑨治肠痔下血:虎杖根,洗去皴皮,锉焙,捣筛,蜜丸如赤豆,陈米饮下。
(《本草图经》)⑩治红白痢:酸汤秆三钱,何首乌三钱,红茶花三钱,天青地白二钱。
煎水兑红糖吃。
(《贵阳民间药草》)⑾治诸恶疮:虎杖根,烧灰贴。
(《本草图经》)⑿治痈肿疼痛:酸汤秆、土大黄为末。
调浓茶外敷。
(《贵阳民间药草》)【各家论述】《本草述》:虎杖之主治,其行血似与天名精类,共疗风似与王不留行类,第前哲多谓其最解暑毒,是则从血所生化之原以除结热,故手厥阴之血脏与足厥阴之风脏,其治如鼓应桴也。
方书用以疗痉病者,同于诸清热之味,以其功用为切耳,然于他证用之亦鲜,何哉?……方书用以治淋,即丹溪疗老人气血受伤之淋,亦以为要药,于补剂中用之矣。
谓虚人服之有损者,与补剂并行,其庶几乎。
【临床应用】①治疗烧伤虎杖外用能促使创面迅速愈合,且具有抗绿脓杆菌的作用。
据34例烧伤面积在18~40%之间患者的治疗观察,一般用药6~7天即可治愈,深Ⅱ度及Ⅲ度烧伤治疗时间略长。
又据21例Ⅰ度、Ⅱ度、Ⅲ度烧伤病人的观察,未感染者7天左右脱痂痊愈,已感染者大部分10~14天痊愈。
用于有绿脓杆菌感染的创面,一般换药数次后即见创面绿色分泌物消失,伤口愈合快;部分病人出现创面肉芽水肿,经交替使用4%生理盐水湿敷后即消退。
制剂及用法:取虎杖粉(虎杖根洗净晒干研末)800克、茶液(陈茶叶100克,加水3000毫升炖后取液)2800毫升,或虎杖粉40克、浓茶水(茶叶25克加水500毫升煎成)300~400毫升,调匀、灭菌备用。
以灭菌毛笔或棉签蘸药糊均匀地涂在清创后的创面上,1日数次,以创面不干裂为度,待药痂自行脱落,即愈。
如药痂下有感染,应早期开窗引流或剪去部分药痂,改用100%虎杖煎液湿敷。
亦可用虎杖液内服,每次100毫升,每日2次。
此外,也有将虎杖粉用食油调糊,涂于轻症患者创面;对于重症患者用虎杖根浓汁涂布。
②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据300余例的观察,有效率在90%以上,治愈率约在80%上下。
平均治愈天数,据251例的统计为34.7天。
症状、体征改善及肝功能的恢复时间,据53例观察,食欲一般7天即恢复正常,肝肿平均约23天复原,黄疸在15~20天基本消退,转氨酶15天降至正常,锌浊、麝絮、麝浊一般在30~40天转阴。
部分病例经3~12个月随访,未见复发。
制剂及用法:㈠煎剂:每日1两(鲜品加倍,儿童酌减),水煎,分2~3次服。
㈡浸膏片:每次3片(1.5克),日服3次。
均30天为一疗程,或适当延长。
部分病例曾加用10%葡萄糖及维生素C 静滴,但疗效与单用虎杖者并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