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常见故障原因
- 格式:doc
- 大小:11.24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影响电磁继电器线圈漆包线断裂的因素发表时间:2018-07-12T09:28:21.810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2月上作者:陶韬李贤富[导读] 线圈作为电磁继电器的“心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对某电磁继电器使用过程线圈内层漆包线断裂质量问题入手,从线圈漆包线来料,线圈绕制及组装等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故障件漆包线断裂形貌找到线圈漆包线损伤的原因。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贵阳 550009)摘要:线圈作为电磁继电器的“心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对某电磁继电器使用过程线圈内层漆包线断裂质量问题入手,从线圈漆包线来料,线圈绕制及组装等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故障件漆包线断裂形貌找到线圈漆包线损伤的原因。
并以此次质量问题分析望对行业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线圈漆包线断裂1引言电磁继电器的线圈功能是通电后用以产生磁场,这是继电器工作的基础能量,所以线圈有继电器“心脏”之称,线圈一旦出现故障则将导致继电器功能的失效,将直接影响到继电器所配套武器装备等总装设备的正常运转,因此,保障线圈的质量将作为提升电磁继电器整体可靠性的重中之重。
通过统计得知,线圈最常见的故障模式为线圈漆包线断裂,本文将结合我公司生产的某型号电磁继电器线圈内层漆包线断裂质量信息结合继电器结构特点浅析引起线圈漆包线断裂的几点影响因素。
2线圈漆包线断裂原因分析我公司生产电磁继电器配套产品在使用过程出现故障,经测试为继电器线圈两端电阻为无穷大,初步判定为线圈断路造成继电器功能失效。
通过对继电器进行机械起封及肢解,扫描电镜下观察故障件线圈断口形貌,如图1所示,断口附近存在明显的缩颈现象,且断口表面为韧窝形貌,从断口形貌判断,断口为塑性断裂。
图1漆包线断口微观形貌继电器失效表征为线圈断线,在断线部位存在颈缩现象,断口断面上多处区域观察到韧窝,且局部观察到平整的断面,推测认为该处为在外部作用力下的一处损伤,使得漆包线受力面积变小,承载力下降。
继电器的常见故障分析
继电器在使用时,在电气控制系统的整个工作期间,触点虚接现象不是经常地发生,但如果发生,就会造成重大事故。
对于这种在控制回路中由于接触电阻的变化而使电磁式电器线圈两端的实际电压低于220;额定控制电路电压而引起的事故,在一般检查时很难发现,除非进行接触可靠性试验。
为此,对于用于特别重要的电气控制回路的继电器,应注意:
1.尽量避免采用12V及以下的低压作为控制电压,在这种低压控制回路中,因虚接引起的故障较常见。
曾经在使用JZC1-44接触器式继电器时,碰到过上述问题,并得到了合理的处理。
2.控制回路采用24V 作为额定控制电压时,应采用并联型触点,以提高其工作可靠性。
3.控制回路必须用低电压控制时,以采用48V为优。
大容量接触器可利用中间继电器控制,以进一步提高工作可靠性。
4.控制回路采用220V及以上电压作为额定控制电压时,具有高的可靠性。
中间继电器线圈得电吸合,常开触点没有得电的原因
中间继电器线圈得电吸合,但常开触点没有得电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 触点磨损:如果继电器使用时间较长,触点可能会因为磨损而导致接触不良,导致常开触点无法导通。
2. 线圈电压不足:如果继电器线圈的电压不足,可能会导致继电器无法完全吸合,从而影响常开触点的导通。
3. 触点粘连:如果继电器的触点粘连,虽然继电器线圈得电吸合,但触点无法打开,从而导致常开触点无法导通。
4. 触点氧化:继电器触点如果受到环境因素如潮湿、腐蚀等作用,可能导致触点氧化,使触点接触不良,从而影响常开触点的导通。
5. 继电器故障:继电器本身可能存在故障,导致线圈得电吸合,但常开触点无法导通。
解决方法:首先检查继电器的线圈电压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则可能是触点问题。
可以尝试调整触点或更换新的继电器。
如果更换新的继电器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可能需要检查线路或其他相关设备是否存在问题。
电磁继电器的可靠性及应用高天云本文作者高天云先生,上海电力试验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关键词:继电器可靠性常见故障维护保养选用继电器在热控保护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早期投产的电厂,保护系统大多通过继电器的组合来构成,因此,继电器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在各种各样的继电器中,电磁继电器的使用十分广泛。
相对其他继电器来说,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比较复杂,它不但有电路、磁路,而且还有可动的精密机械部件,所以,其可靠性相对较低。
在设计选用电磁继电器时,必须考虑这一客观因素,根据保护系统的要求,正确选用电磁继电器,确保热控保护回路安全、可靠地工作。
一电磁继电器的固有可靠性电磁继电器的固有可靠性是以失效率等级来表示的,而失效率等级是生产厂家和权威单位共同评估的,评估的依据是生产厂家在筛选和使用中采集的数据。
表1列出了继电器的失效率等级符号及最大失效率数据。
通常生产厂家手册中给出的是某继电器的寿命,并不是失效率等级。
失效率λ与平均寿命MCBF的关系为:λ=1/MCBF而MCBF与失效前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的关系为:MTBF= MCBF/每小时动作次数由此可见,继电器动作速率越高,则MTBF越短。
这就是高速动作的继电器工作较短时间后就会失效的主要原因。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时间越长,其可靠性就越低。
在可靠性设计中,要尽可能减少品种和规格,提高同类继电器的复用率,有利于提高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靠性成本的高低必须与其失效带来的经济损失相平衡。
需要指出的是,那种认为MCBF 是指失效的保证周期的概念是十分严重的误解,因为MCBF 是由大批业已动作到它们的最小额定寿命的继电器决定的,一般MCBF 总是大于继电器在磨损或烧蚀前的最短寿命。
二 电磁继电器的使用可靠性同其他电子元器件一样,电磁继电器的固有可靠性是靠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筛选才能达到较高失效率等级的。
国内生产的继电器只有少数产品的失效率能达到W 级,达到L 级的就更少,而达到Q 级即宇航用继电器则更是凤毛麟角。
浅析继电器(接触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摘要:继电器接触器是现代自动化控制领域应用中的重要角色,近年来各个继电器厂家争相推出新产品,使得继电器接触器无论从技术还是质量方面都得以改进和加强,尤其是高科技先进技术性能指标产品的出现,更给继电器接触器的使用与维修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本文是我结合了多年工作经验,分析了继电器接触器的常见故障现象,并提出了一些排除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交流接触器;故障;维修一、引言继电器接触器是现代自动化控制领域应用中的重要角色,近年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个继电器厂家争相推出新产品,使得继电器接触器无论从技术还是质量方面都得以改进和加强,尤其是高科技先进技术性能指标产品的出现,更给继电器接触器的使用与维修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继电器接触器的定义,他们是当输入信号(模拟量)满足一定的条件,就能在一个或多个电器输出电路中产生状态变化的一种器件。
通俗一点讲继电器接触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其本身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在自动控制电路中,特别是低压电器控制电路中应用及其广泛,这种器件实际上就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现代自动控制电路中调节电路、安全保护、电路切换等功能的实现仍然广泛应用着继电器(接触器)电路。
但是实际应用中,由于工作环境往往不能达到额定要求,例如网络电压波动、安装环境条件差、生产工艺的欠缺和使用维护不当等因素,常常会导致电器出现各种故障或问题。
下面就继电器接触器常见的一些故障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二、通过继电器(接触器)故障现象浅析其产生的原因1触点的变形造成继电器接触器的故障这是一种常见的故障,只要因为触点变形、复位弹簧发生变化,弹性连片变形及其附件变形都会造成其故障。
2继电器接触点断不开,或者粘连都会造成其接触不良这类故障多数是因为触点温度过高而产生的焊点融化现象也就是常说的熔焊所致,由于安装不善、控制电路过载、操作过于频繁等都会造成此类故障。
继电器常见故障解决方案及工作原理继电器常见故障解决方案1、触点松动回开裂触点是完成切换负荷的电接触零件,有些产品的触点是靠铆装压搭配的,其重要的弊病是触点松动、触点开裂或尺寸位置偏差过大。
这将影响继电器的接触牢靠性。
显现铲除点松动,是簧片与触点的搭配部分尺寸不合理或操对铆压力调整不当造成的。
触点开裂是材料硬度过高或压力太大造成的。
对于不同材料的触点采纳不同材料的工艺,有些硬度较高的触点材料应进行退火处理,在进行触点制造、铆压或点焊。
触点制造应细心,由于材料有公差存在,因此每次切断长度应试摸后决议。
触点制造不应显现飞边、垫伤及不饱满现象。
触点铆偏则是操将摸具未对正确、上下摸有错位造成。
触点损伤、污染、是未清理干净摸具上的油污染和铁屑等物造成的。
无论是何种弊病,都将影响继电器的工作牢靠性。
因此,在触点制造、铆装或电焊过程中,要遵守首件检查中心抽样和最后检查的自检规定、以提高装配质量。
2、继电器参数不稳定电磁继电器的零部件相当部分是铆装搭配的,存在的重要问题是铆装处松动或结合强度差。
这种毛病会使继电器参数不稳定,高处与低处温下参数变化大,抗机械振动、抗冲击本领差。
造成这种毛病的原因重要是被铆件超差、零件放置不当、工摸具质量不合格或安装不精准。
因此,在铆焊前要认真检验工摸具和被铆零件是否符合要求。
3、电磁系统铆装件变形铆装后零件弯曲、扭斜、墩粗黑给下道工序的装配或调整造成困难,甚至会造成报废。
这种毛病的原因重要是被铆零件超长,过短或铆装时用力不均匀,摸具装配偏差或设计尺寸有误,零件放置不当造成。
在进行铆装时,操作工人应当首先检查零部件尺寸,外型,摸具是否精准,假如摸具未装到位就会影响电磁系统的装配质量或铁心变形、墩粗。
4、玻璃绝缘子损伤玻璃绝缘子是由金属插脚与玻璃烧结而成,在检查、装配、调整、运输、清洗时简单显现的插脚弯曲,玻璃绝缘子掉块、开裂,而造成漏气并时绝缘及耐压性能下降,插脚转动还会造成接触簧片移位,影响产品牢靠通断。
变电站中继电器常见故障分析及对策变电站中继电器作为变电站保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传递信号、保护设备、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作用。
由于长期运行和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继电器也会发生各种故障,影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对中继电器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1. 误动作故障中继电器误动作是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中继电器错误地对保护装置进行了动作。
这种故障可能会导致系统中断,设备损坏,甚至影响到变电站的整体安全运行。
误动作故障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火灾、雷击或电气故障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2)电源系统的不稳定;(3)设备老化、接线不良等内部故障;(4)中继电器的设定值、参数设置不合理。
动作延迟故障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控制回路中的延迟元件、延时接触器等的故障;(2)过大的控制电压波动;(3)动作回路接触不良、继电器触点磨损等。
3. 失灵故障失灵是指中继电器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无法执行任何任务或发生故障时,导致保护装置无法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这种故障将严重危害设备的安全性,乃至整个变电站的安全。
1. 加强继电器的维护保养对中继电器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及时清除灰尘、污垢等杂物,检查电气连接和接线是否良好,及时更换老化的元件和磨损的触点,保证中继电器的正常运行。
2. 设备的合理设置合理设置中继电器的参数,对中继电器进行严格的设定和调试,以确保中继电器在正常工作时不发生误动作、动作延迟和失灵的故障。
3. 提高防护设备的可靠性加强对变电站防护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提高其可靠性和稳定性,从源头上保证中继电器的正常运行。
4. 安装过电压保护在中继电器设备周围安装过电压保护装置,可以有效的减少由于雷击等外部环境因素引起的中继电器误动作故障。
5. 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对变电站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中继电器设备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增强其发现和排除中继电器故障的能力。
摩托车启动继电器故障的排查与维修在摩托车启动过程中,启动继电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起到了将电能传递到起动电机的作用,因此一旦启动继电器出现故障,摩托车将无法正常启动。
本文将介绍如何排查和维修摩托车启动继电器的故障。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摩托车启动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启动继电器由电磁继电器和对应的电磁铁组成。
当我们按下启动按钮时,电磁继电器内的线圈会产生电磁感应,使铁芯吸合,并通过一个机械机构来连接电源和起动电机。
这样,电能就会传递到起动电机,从而启动摩托车。
当摩托车无法启动时,首先要检查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
低电量的电池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电能使启动继电器正常工作。
如果电池电量低,可以尝试使用充电器给电池充电,或者直接更换一块新电池。
若电池电量充足而摩托车仍无法启动,可能是启动继电器本身存在问题。
一种常见的启动继电器故障是电磁继电器内部的触点氧化或烧毁。
触点问题会导致电流无法正常通过,从而阻止电能传递到起动电机。
为了检查触点的状态,我们需要将电磁继电器取出。
首先断开电池的负极连接,接着找到继电器的位置。
继电器通常安装在摩托车的电气系统中,一般在电池附近。
取下继电器后,小心地将外壳打开,检查内部触点的状况,如有氧化或烧毁的迹象,需要进行清洁或更换触点。
另一个常见的故障是电磁铁磁力不足。
电磁铁是启动继电器中承载电磁感应的重要部件,它的磁力需要足够强力才能吸合铁芯,从而闭合触点。
如果电磁铁磁力不足,触点无法正常闭合,启动继电器将无法工作。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将移动部件进行清洁,并用导电润滑剂进行润滑。
这样可以减少摩擦力,并提高电磁铁的磁力。
除了上述常见的维修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排查故障维修的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检查启动继电器的连接线是否松动或损坏。
如果连接线松动或受损,启动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需要仔细检查所有线束,并确保连接稳固。
此外,还可以通过测量启动继电器的线圈阻值来判断是否正常。
如果阻值异常,可能是线圈损坏,需要更换新的线圈。
欧姆龙继电器接触不良的原因
欧姆龙继电器接触不良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1. 线圈部分故障:线圈断线、供电不足、极性接反、交流/直流供电错误、长时间通电导致的线圈发热和绝缘恶化。
2. 接点部分故障:接点粘连或接触不良,可能是由于负载容量过大、开关频率过高、接点表面异物、腐蚀、机械性接触不良等。
3. 选用与实际运行需求不符的欧姆龙继电器,线路中没有欧姆龙继电器所需的额定电压,导致使用中的欧姆龙继电器发生不吸合的现象。
4. 安装使用中的欧姆龙继电器受到剧烈的冲击或者遭到掉落,导致不吸合的现象。
5. 欧姆龙继电器内部的线圈短路。
6. 欧姆龙继电器吸力不够,内部的线圈电压没有选对。
为解决欧姆龙继电器接触不良的问题,可采取更换继电器、确认线圈电压、按照正确极性接线、避免长时间通电等措施。
同时,在选购欧姆龙继电器时,需要了解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欧姆龙继电器,切勿贪小便宜选择劣质的产品。
如无法解决该问题,请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吸引力来控制开关动作的电器。
它由电磁铁、触点、弹簧和外壳等部分组成。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电磁铁产生的磁场来控制触点的开闭,从而实现电路的通断和控制功能。
当电流通过电磁继电器的螺线管时,会产生一个磁场,这个磁场会吸引铁芯,
使得触点闭合,电路通电。
而当电流断开时,磁场消失,铁芯受弹簧的作用返回原位,触点打开,电路断电。
这样就实现了电磁继电器的控制功能。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当电流通过螺线管时,产生的磁场会使得铁芯受到吸引,从而改变触点
的状态。
这种磁场的产生是由电流在螺线管中形成的,通过安培环路定理可以计算出螺线管中的磁场强度,从而控制触点的闭合和打开。
其次,触点的闭合和打开是通过铁芯的移动来实现的。
当电流通过螺线管时,
铁芯受到吸引,触点闭合;当电流断开时,铁芯受到弹簧的作用返回原位,触点打开。
这种机械运动实现了电路的通断和控制。
最后,电磁继电器的外壳和结构设计也对其工作原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外壳可
以保护内部的电路和零部件,结构设计可以使得电磁继电器的工作更加稳定和可靠。
综上所述,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铁产生的磁场来控制触点的开闭,从而实现电路的通断和控制功能。
这种工作原理在电气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家用电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和维护电磁继电器,确保其正常稳定地工作。
皮卡主继电器不工作原理
皮卡主继电器不工作的原理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继电器故障:继电器内部的线圈或触点可能损坏或磨损,导致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更换继电器。
2. 控制电路故障:如果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出现故障,无法提供足够的电流或电压来激活继电器线圈,那么继电器就无法工作。
这种情况下,需要检查控制电路是否有损坏或接触不良的问题。
3. 电源故障:如果继电器所需的电源供电不稳定或中断,那么继电器也无法正常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检查电源线路和电源是否正常。
4. 线路连接故障:继电器的工作需要正确的电气连接,如果线路连接松动、断开或损坏,将无法使继电器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仔细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确并修复任何损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可能导致皮卡主继电器不工作的原因,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实际车辆进行检查和排除故障。
建议在不熟悉车辆电气系统的情况下,寻求专业技师的帮助。
412h-9继电器手册摘要:1.引言2.412h-9 继电器的概述3.412h-9 继电器的技术参数4.412h-9 继电器的安装与接线5.412h-9 继电器的使用与维护6.412h-9 继电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7.总结正文:【引言】412h-9 继电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电磁式继电器,具有较高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
【412h-9 继电器的概述】412h-9 继电器是一种紧凑型电磁继电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较高的负载能力和抗干扰性能。
其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物流设备等领域。
【412h-9 继电器的技术参数】412h-9 继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触点负载、切换电压、切换电流、工作温度等。
具体参数需要参考产品说明书。
【412h-9 继电器的安装与接线】安装412h-9 继电器时,需要注意其安装位置、接线方式以及电源电压等因素。
正确的安装与接线可以保证继电器的正常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
【412h-9 继电器的使用与维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根据需要正确使用412h-9 继电器,避免过载、短路等现象。
同时,定期进行维护,检查继电器的接线、触点等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412h-9 继电器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412h-9 继电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触点接触不良、线圈烧毁等故障。
针对这些故障,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清洁触点、更换线圈等,以恢复继电器的正常工作。
【总结】412h-9 继电器作为一种高性能电磁继电器,在自动化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TEC型继电器加速老化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结合某电厂中压配电盘保护用TEC型继电器故障数据,详细分析了继电器的老化原因,并给出导致现场继电器加速老化的因素。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老化管理的具体实施细则。
【关键词】电磁继电器;加速老化;老化管理1 引言某电厂中压配电系统二次回路采用了大量的TEC-GE型中间继电器,目前已运行十年出现老化现象,特别是工作环境较差的继电器出现了加速老化的现象。
继电器的老化将引起继电器可靠性的下降,造成继电器的拒动或者误动。
2 数据分析2.1 继电器型号该电厂使用的继电器为TEC型48V和110V DC半密封式紧凑型工业用瞬时电磁式继电器,具体参数见表1。
表1 TEC型继电器参数2.2 现场维修记录统计该电厂日常缺陷处理以及停电检修中的故障继电器发现,继电器的故障模式主要为继电器的接点接触不良,少数继电器存在线圈吸合力不足。
现场检修对于继电器接点电阻阻值超过5Ω视为继电器不合格。
对于检修过程中接触阻值偏大的继电器接点采用继电器加额定电压多次动作、打磨针脚并用酒精清洗、加10V 直流电电击触点消除氧化膜等措施处理,经处理后仍旧不合格的继电器视为失效继电器。
全厂共使用该型号继电器数量约3600个。
处理前总体不合格数量约为600个,不合格率约为16.7%,处理后合格的继电器为360个,失效更换的继电器240个,继电器失效率约为6.7%。
3 继电器常见失效及原因继电器工作状态下的失效模式主要表现为触点和线圈的失效。
经验数据表明,继电器的主要失效模式如下表所示。
表2 继电器常见失效模式具体表征形式导致继电器工作状态下失效的原因错综复杂,其失效机理很多。
对应于上述几大主要的失效模式,存在相应的失效机理,主要有功率因素和环境因素(包括高温、相对湿度、振动与冲击、电磁干扰、盐雾等)。
4 继电器加速老化原因根据该电厂继电器的检修记录分析,梳理继电器的老化原因,造成继电器触点的接触电阻过大的原因主要为环境因素中的湿度和电弧灼伤。
电磁继电器常见故障原因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器元件,它通过电磁激励产生电磁力来控制电路的开关动作。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电磁继电器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导致其无法正常工作。
以下是电磁继电器常见故障的原因:
1. 线圈开路:电磁继电器的线圈是通过通电产生电磁力,若线圈中导线出现断路,则无法产生足够的电磁力来吸合触点,导致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2. 线圈短路:与线圈开路相反,线圈的导线出现短路,会导致电流过大,线圈发热或烧毁,最终导致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3. 触点烧焦:在电磁继电器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触点的频繁接通和断开,可能会引起触点的电弧和火花,并在触点上产生高温,导致触点的烧焦。
触点烧焦会导致接点电阻增大,甚至完全失去导电能力,从而无法实现正常的开关控制。
4. 触点粘连:在某些情况下,电磁继电器的触点可能会因为接触电流过大,以及灰尘、污染物的积累等原因,导致触点之间出现粘连。
触点粘连会导致继电器不能迅速分离,影响开关的正常工作。
5. 辅助触点故障:电磁继电器通常具有辅助触点,用于实现信号的扩展或连接其他设备。
如果辅助触点出现故障,如接触不良、粘连或烧焦等问题,会影响到继电器的正常工作。
6. 磁路故障:电磁继电器的线圈产生的磁场是实现工作原理的关键。
如果线圈周围的磁路存在问题,如磁铁松动、磁路阻抗增大等,会导致线圈产生的磁场变弱,继而影响继电器的工作。
7. 粉尘污染:在某些环境下,如工业生产线上,电磁继电器容易积累大量的粉尘,污染触点和线圈。
这些粉尘会导致触点不良接触,线圈的散热性能下降等问题,从而影响电磁继电器的正常工作。
8. 过电流或过电压:当电磁继电器长时间工作于大电流或大电压状态下,会导致线圈温度升高,触点烧焦甚至熔断等问题,最终引发电磁继电器的故障。
总结起来,电磁继电器常见的故障原因主要包括线圈开路、线圈短路、触点烧焦、触点粘连、辅助触点故障、磁路故障、粉尘污染以及过电流或过电压等。
在正常使用电磁继电器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以确保继电器的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