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投入产出分析》期末试卷(2)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3
2006-2007-1福州大学《统计学》期末试卷(A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20分)01—05:CCAAB ;06—10:BACBA ;11—15:AABBD ;16—20:BCDBB二、多选题(15分)1、ABCDE ;2、BCE ;3、BDE ;4、ADE ;5、ABCD ;6、BCDE ;7、ABCDE ;8、AD ;9、BE ;10、ABCD ;11、ACE ;12、ABC ;13、ACE ;14、ADE ;15、ACE 。
三、判断改错题(10分。
判断改错各占0.5分)1、(×)后者可以用数值表示;2、(×)足够多的单位;3、(√)4、(×)标准差系数;5、(×)定增=定发-1;6、(√)7、(×)结构影响(变动)指数8、(×)不一定;9、(×)不能认为;10、(√)四、辨析题(10分)1、解:男性录用率=123/600=20.5%;女性录用率=89/500=17.8%;录用率与录取人数和报考人数均有关系。
3、解:依题意得:(1)犯第I 类错误: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拒真)概率为α。
(2)犯第II 类错误:原假设为假时接受原假设(纳伪)概率为β。
五、计算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解:(1):依题意可得 甲市场的平均价格应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1.12.8 1.5 5.4 1.35(1.1 2.8 1.541.1 1.4 1.5H M X M X Σ++====Σ++元/斤)乙市场的平均价格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1.121 1.41 1.5 5.1/4 1.275211xf X f Σ×+×+×====Σ++(元/斤) 理由:甲市场价格较高得乙产品成交量占50%,而乙市场只占25%。
同理,甲市场价格较低得甲产品成交量占25%,而乙市场却占了50%,所以甲市场平均价格却比乙市场高。
《成本管理会计》期末考试A姓名:专业:学号:学习中心: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方法中,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是(C )。
A.平行结转法B.逐步结转法C.综合结转法D.分项结转法2、如果原材料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则原材料费用应按(C )比例分配。
A.数量B.定额工时C.约当产量D.定额费用3、( B )成本在决策中属于无关成本。
A.边际成本B.沉没成本C.专属成本D机会成本.4、下列(D )属于产品数量动因作业。
A.原材料搬运作业B.定单作业C.机加工作业D.包装作业5.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其变动不能影响保本点的因素有( D )。
A、单位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单价D、销售量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分批法适用于(ACD )A.小批生产B.大批、大量,管理上不要求分步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C.分批轮番生产同一种产品D.单件生产2.完全的利润中心应具有(ABCD )A.产品销售权B.产品定价权C.材料采购权D.生产决策权E.人事任免权3、销售预算的主要内容有(ACD )A.销售收入B.销售费用C.销售数量D.销售单价E.销售时间4、内部交易价格的方式有(ABDE )。
A.市场价格B.成本价格C.双重价格D.协商价格 E 标准成本5. 边际贡献分析法是在成本按性态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各备选方案边际贡献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分析方法。
其中的边际贡献可以是(ABC )。
A边际贡献总额B剩余边际贡献C单位边际贡献D差量边际贡献三、判断题(打“√”或“×”,(每题3分,共15分)1.交互分配法是用于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和产品费用分配的最准确方法(√)2.某企业3年前购买一台机器,原价50000元,已提折旧30000元,账面价值20000元。
在决定购买是否新机器时,旧机器的账面价值20000是沉落成本。
(√)3、安全边际率与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之和为1。
第一部分1.万元)( 19.135%)101(2010%,101=+⨯=PVIFA V万元)( 37.115253%,1010%,102=*⨯=PVIF PVIFA V2.单利 (元))( 240004%5120000=⨯+⨯复利 (元))( 24300%51200004=+⨯3.设 每年的存款额为A8%,124%,9100000PVIFA FVIFA A ⨯=* 元)( 89.541434.5732.476100000A =⨯=∴ 4.设需n 年n %,8n FVIF PV FV *= 143.2140000300000F V I F n 8%,==∴ 查表,与2.143接近的值为:期数 FVIF 9 1.999 10 2.159运用插值法,999.1159.2999.1143.29109n --=-- 年 9.9n =∴5.①7.12592597.1100010003%,8=⨯=⨯=FVIF FV ②2.12682682.11000100012,4%8=⨯=⨯=FVIF FV③525.11265061.42502504%,8=⨯=⨯=FVIFA FVA ④设每笔支付A279.55A 7.12594%,8=∴=⨯FVIFA A6.①8.7937938.010003%,81000=⨯=⨯=PVIF PV ②设存入等额金钱A221.92A 10004%,8=∴=⨯FVIFA A③选择存入等额金钱 1000775.9447503%,8∴<=⨯=FVIF FV④设利率为i1.3333FVIF 1000750i,33,==⨯i FVIF查表,与1.3333值接近的值为 利率 系数 10% 1.3310 11% 1.368 运用插值法,10.06%i 3310.1368.13333.1%10%11%10i =-=--⑤设利率为i20%i 3680.5FVIFA 100029.186i,44,===⨯查表可得i FVIFA⑥设6笔支付金额为A(元)46.746.6331.2653400-1000A 10004006%,46%,4=⨯=∴=⨯+⨯FIVFA A FVIF ⑦有效年利率%16.812%812=-+=)( 7.①15954%511250015=+⨯=)(年大学学费第 16751%511250026=+⨯=)(年大学学费第 17589%511250037=+⨯=)(年大学学费第 18468%511250048=+⨯=)(年大学学费第元)岁时的现值在( 61203 18468175891675115954183%,82%,81%,8=⨯+⨯+⨯+=PVIF PVIF PVIF ②(元))(岁时的价值元在 11020%8175001875005=+⨯=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15954 16751 1758918468③设每年存入A ,则6%,81102061203FVIFA A ⨯=-)( A=6841(元)8.①%102.0%106.0%102.0%10=⨯+⨯+⨯=-A k02.0%)10%10(6.0%)10%10(2.0%)10%10(222=⨯-+⨯-+⨯-=A δ0==-AAA k V δ②方案A 0,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管理学概论》期末考试A卷答案在文档最后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某企业领导在电视上看到了关于“生产方便筷子浪费木材、破坏环境”的报道,深受感染,于是组织公司后勤部门开会,经研究决定,本公司食堂从即日起停止使用方便筷子,改用重复性耐用竹筷子,并在食堂粘贴宣传海报,号召职工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要使用方便筷子。
该企业的这种行为属于(C )A. 社会义务B. 社会响应C. 社会责任D. 社会权利2. 管理者需要具有多种技能。
其中,管理者对组织发展的远大目标、战略方向的判断力,即洞察组织与环境相互影响因素的能力、确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以及权衡不同方案优劣的能力属于以下哪种技能?(B )A. 技术技能B. 概念技能C. 人际关系技能D. 战略技能3. 以下不属于计划的表现形式的是(B )A. 使命B. 宗旨C. 制度D. 规划4. 近代西方最早关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重要性、认为“重视人的因素和尊重人的地位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多利润”的人是(C )A. 詹姆斯·斯图亚特B. 亚当·斯密C. 罗伯特·欧文D. 查尔斯·巴贝奇5. 以下哪一项不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D )A. 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B. 以科学方法替代旧式的经验管理C. 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在精神上和思想上进行一场彻底的变革,强调建立一种责任观念D. 将管理活动划分为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五大职能6. 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是管理者的基本职能,但是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在这四种职能上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一般认为,基层的管理者在(D)职能上最为侧重。
A. 计划B. 组织C. 控制D. 领导7. 李山是某房产销售公司的新员工,对于这份新工作,他很喜欢,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单位里年轻人也比较多,工作的氛围很好,他和同事们都急于在领导面前展现自己的能力。
但是上级领导似乎不愿给他们个人施展的空间,甚至要求他们在细小的问题上也要群策群力,李山感觉公司领导太保守了。
《投入产出分析》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5道题):1. 什么是投入产出分析?2. 解释一下“直接效应”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含义。
3. 请解释“产业链”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作用。
4. 什么是“综合效应”?5. 请解释“乘数效应”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概念。
答案:1. 投入产出分析是一种经济分析方法,用于研究一个经济体系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关联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2. “直接效应”指的是一个经济活动对直接相关的产业所产生的影响,如就业、产值等。
3. “产业链”在投入产出分析中指的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产业,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对经济活动产生连锁反应。
4. “综合效应”是指投入产出分析中考虑了直接、间接和衍生的全部影响后所得到的总效应。
5. “乘数效应”指的是一个初始投入在经济体系中产生的间接和继续性的影响,导致总效应大于初始投入的数量。
二、填空题(5道题):1. 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产出指的是__________。
2. 投入产出分析中的最终需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总投入等于直接投入加上__________。
4. 投入产出分析中,经济体系内的产业之间通过__________关系相互联系。
5. 乘数效应是指一个初始投入在经济体系中产生的__________影响。
答案:1. 产出指的是一个经济体系中各个产业的产出值。
2. 最终需求包括个人最终消费、政府最终消费和净出口。
3. 总投入等于直接投入加上间接投入。
4. 经济体系内的产业之间通过交易关系相互联系。
5. 乘数效应是指一个初始投入在经济体系中产生的间接和继续性的影响。
三、单项选择题(5道题):1. 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以下哪项不是直接投入?A. 工资支出B. 原材料购买C. 税收D. 能源消耗答案:C2. 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以下哪个是乘数效应的典型表现?A. 经济衰退B. 投资回报率C. 多重就业效应D. 通货膨胀答案:C3. 投入产出分析中,直接效应是指:A. 初始投入对相关产业的直接影响B. 初始投入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影响C. 经济体系内部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D. 初始投入的间接影响答案:A4. 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综合效应包括以下哪些效应?A. 直接效应B. 间接效应C. 乘数效应D. 衍生效应E. A、B、C均正确答案:E5. 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下列哪种情况最能体现综合效应?A. 某产业的产值增加导致该产业的就业增加B. 某地区的政府支出增加导致当地经济活动增加C. 某企业的利润增加导致雇佣更多员工D. 某国家的出口增加导致外部市场需求增加答案:B四、多项选择题(5道题):1. 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以下哪些是直接投入的典型例子?(多选)A. 劳动力成本B. 原材料采购C. 水电费D. 税收答案:A、B2. 下列哪些属于投入产出分析中的最终需求?(多选)A. 政府最终消费B. 净出口C. 企业投资D. 个人最终消费答案:A、B、D3. 经济体系内部的产业联系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实现的?(多选)A. 资金流动B. 人力资源流动C. 产品和服务交换D. 政策调控答案:A、C4. 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综合效应主要是指哪些影响?(多选)A. 直接效应B. 间接效应C. 衍生效应D. 乘数效应答案:A、B、C、D5. 投入产出分析中的乘数效应会导致以下哪些情况?(多选)A. 就业增加B. GDP增长C. 增加税收收入D. 减少贸易逆差答案:A、B、C五、判断题(5道题):1. 投入产出分析主要用于研究一个经济体系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关联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生产与运作管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题)1.下列不属于生产计划的是()。
A. 销售计划 B. 财务计划 C. 生产容量 D. 人力资源计划2.下列库存成本中,与订货批量相关的成本不包括()。
A. 摊销成本B. 损耗成本C. 内部运输成本D. 订单处理成本3.下列关于ABC分类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BC分类法适用于所有企业 B. ABC分类法只适用于生产型企业 C. ABC分类法是一种单纯的定量分析方法 D. ABC分类法是一种通过分析物料使用率来直接确定需求计划的方法4.下列关于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ERP系统只是一个软件系统,可以直接比较不同厂商的差异 B. ERP系统可以提高企业的数据共享和决策能力 C. 使用ERP系统可以降低企业成本,但是不一定提高生产效率 D. ERP系统对企业规模没有限制二、填空题(每题10分,共5题)1.适用于流程再造的管理方法为()。
2.在整个供应链中,最终用户的需求是由()传递给供应链的其他参与者。
3.订单执行阶段是供应链管理中的()环节。
4.采购与供应商关系管理属于供应链管理中的()。
5.用来衡量供应链效率的指标是()。
三、判断题(每题10分,共5题)1.JIT生产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只生产需要的产品,以减少生产资源浪费。
()2.在制品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3.使用push原则生产的企业对供应链缓冲区的弹性需求较高。
()4.MRP系统无法应对订单变更导致的影响。
()5.PERT图常用于分析整个生产流程的质量问题。
()四、简答题(每题20分,共2题)1.请简要概述Kanban系统的流程和优势。
其中,包括Kanban卡的种类和在生产效率方面的作用。
2.请简述排程的含义和实施方法,以及在流程再造中的应用。
五、论述题(40分)请分析企业需要在供应链管理中考虑哪些因素,并针对至少两个因素,谈谈您的看法。
同时,请提出您认为可以采取的一些策略。
第三章_投入产出核算习题_答案)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一)填空题投入产出表的核心是第Ⅰ象限, 1. 投入产出表的核心是第Ⅰ象限,它主要反映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
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
2.购买者价格与生产者价格的差异在于商业附加费和运输费。
2.购买者价格与生产者价格的差异在于商业附加费和运输费。
购买者价格与生产者价格的差异在于商业附加费和运输费 3.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直接分解法和间接推导法两种模 3.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直接分解法和间接推导法两种模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直接分解法式。
4.直接消耗系数指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中间投入的 4.直接消耗系数指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中间投入的直接消耗系数指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中间投入数量。
数量。
5.影响力系数表现的是拉动效应,显示的是后向联系; 5.影响力系数表现的是拉动效应,显示的是后向联系;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表现的是拉动效应后向联系表现的是对其他部门变化的敏感效应,反映的是前向联系。
前向联系表现的是对其他部门变化的敏感效应,反映的是前向联系。
新疆财经大学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二)单项选择题1.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_A_ 1.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_A_ 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 A. 投入产出表 C. 资产负债表 B. 资金流量表 D. 国际收支平衡表2.投入产出表是两张普通统计表的组合,其上半部分反映了C . 2.投入产出表是两张普通统计表的组合,其上半部分反映了C 投入产出表是两张普通统计表的组合 A. 生产的投入结构 C. 产品的使用方向 B. 生产的产出结构 D. 收入的分配结构新疆财经大学2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3.投入产出表中,第三产业行与第一产业列交叉项的数值, 3.投入产出表中,第三产业行与第一产业列交叉项的数值,从横向投入产出表中上看表示_B__ 从列向上看表示C _B__, 上看表示_B__,从列向上看表示C 。
《投入产出分析》习题及解答陈正伟 2010-05-26第一章投入产出法概论1、投入产出法: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说,是研究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地区经济、部门经济、公司或企业经济单位)中各个部分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数量分析方法。
-名词解释、填空2、国民经济:是指由一系列纵横交错的各种经济活动组成的有机整体。
本处研究的投入产出表实际上就是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
-名词解释、填空3、投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劳动力和支付的各种费用及利润、税金等项目的总和。
-名词解释4、下列属于投入产出分析中的投入有()A 原材料B 固定资产折旧C 贷款利息支出D 劳动者报酬E 生产税5、下列属于投入产出分析中的投入有()A 原材料B 固定资产折旧C 国家给予职工的物价补贴D 劳动者报酬E 生产税6、下列属于投入产出分析中的投入有()A 获得的捐赠物质B 国家的奖金C 国家给予职工的物价补贴D 劳动者报酬E 生产补贴7、产出:是指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的总成果及其分配使用去向。
-名词解释8、某地区总投入为3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则各地区总产出为()亿元。
A 3000B 2000C 1000D 50009、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下列关系成立()。
A 总投入=总产出B 总产出=中间使用+最终使用C 总投入=中间投入+最初投入D 总投入=中间投入+增加值E 各个部门增加值总和=全社会最终使用总和10、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下列关系成立()。
A 总投入=总产出B 总产出=中间使用C 总投入=增加值+最初投入D 总投入=中间投入+最终使用E 各个部门增加值总和=全社会总产出的总和11、投入产出法的基本内容:编制投入产出表、建立相应的线性代数方程体系,综合分析和确定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分析重要的宏观经济比例关系及产业结构等基本问题。
简答12、投入产出表;是指反映各种产品生产投入来源和使用去向的一种(矩阵)棋盘式表格。
备考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注册会计财务成本管理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0题)1.在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时,按二因素分析法可将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 )。
A.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B.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C.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D.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2.在下列各项中,能够增加普通股股票发行在外的股数,但不改变公司资本结构的行为是()。
A.支付现金股利B.增发普通股C.股票分割D.股票回购3.下列关于认股权证和看涨期权比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均以股票为标的资产B.执行时的股票均来自于二级市场C.在到期日前,均具有选择权D.都具有一个固定的执行价格4. 满足销售增长引起的资金需求增长,其途径不包括()。
A.外部融资B.经营负债的自然增长C.动用金融资产D.增加内部留存收益5. 标准成本是一种()。
A.机会成本B.历史成本C.重置成本D.预计成本6.第23题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变化的是()。
A.收回应收账款B.用现金购买债券C.发行新股D.提取公积金7. 每股收益最大化相对于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其优点是()。
A.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B.考虑了投资的风险价值C.有利于企业提高投资效率,降低投资风险D.反映了投入资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8.A公司是一家电脑销售公司。
2008年7月1日。
A公司向B公司销售1 000台电脑,每台销售价格为4 500元,单位成本为4 000元,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4 500 000元。
增值税额为765 000元。
协议约定,B公司应于8月1日之前支付货款,在12月31日之前有权退还电脑。
电脑已经发出,款项尚未收到。
假定A公司根据过去的经验,估计该批电脑的退货率约为15%。
按照税法规定,销货方于收到购货方提供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单》时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作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处理。
单选:1.抽入产出分析是由经济学家( B )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种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A.瓦尔拉斯 B.列昂惕夫 C.萨缪尔森 D.索洛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投入是指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消耗及其来源B产出是指经济活动的成果及其使用去向C投入产出表按照计量单位的不同分为价值型和实物型D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式:中间产品+中间投入=总产品3 .下面哪个不是投入产出的基本假定(D )A同质性假定B比例性假定C相加性假定D消耗系数绝对稳定性假定4. 投入产出按资料范围可分为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两大类,下列不属于宏观模型的是(C )A国家模型B地区模型 C 企业模型D部门模型5. 下列不属于经济要素的是( A )A企业B原料C价格D劳动力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马克思把国民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量大部类的再生产理论B费兰索。
魁奈提出“全部均衡理论”,把各部门的投入和产出联系起来考察C物质生产部门指那些能创造物质产品以及直接实现产品价值的部门。
D投入产出模型是指用数学形式体现投入产出表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的线性代数方程组7.利用投入产出表,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整个社会产品中,两大部类各自的总量及其价值构成。
其具体计算过程分为四个步骤:(B )(a)计算第二部类产品的价值构成(b)计算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总量(c)计算各部门的部门消耗系数.劳动报酬系数和社会纯收入系数(d)计算第一部类产品的价值构成它们的正确排序为:A.abcdB.bcadC.cbadD.abdc8.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投入产出模型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D )A.分析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的比例关系B.分析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C.分析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D.分析国民经济大型项目建设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9.投入产出模型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中的作用为:(B )(a)为从社会最终产品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b)能够成为加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工具A.(a)B.(a)(b)C.(b)D.一个都不是n n n10.∑(vj+mj)/∑∑Xij是分析:(A )j=1 i=1 j=1A. 国民收入与物资消耗的比例B. 社会总产品与社会化成本的比例C. 消费数量与劳动报酬的比例D. 消费数量与社会总成本的比例11.下列不属于从最终产品出发制定国家计划的过程的是:(B )A. 确定计划期所需要达到的消费总量B. 根据报告期生产的增长情况确定投资C. 利用公式计算计划期各部门的总产量D.确定计划期的直接消费系数12.大量的经验表明,价值形态的投入产出表一般为(B)个部门左右A、50B、100C、150D、20013.实物投入产出表一般为(D)个部门左右是较为合适的。
《投入产出分析》练习题1、简述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各个象限的经济意义。
2、投入产出参数在投入产出表的应用中有什么重要作用?3、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有哪些基本平衡关系?其意义是什么?4、直接消费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5、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列和的经济意义是什么?它与增加值构成系数的关系是什么?6、完全需求系数矩阵每一列元素的含义是什么?7、假设国民经济分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其它四个部门,通过调查取得以下资料(单位:亿元):(1)农业总产出1200,轻工业总产出1560,重工业2040,其它1200;(2)农业生产中消耗:轻工业产品2,重工业产品31.3,农产品70.2,其它31.3;(3)轻工业生产中消耗农产品174.4,重工业产品217.8,轻工业产品451,其他251.2;(4)重工业生产中消耗:农产品49.3,重工业产品876.2,轻工业产品26.3,其他270.7;(5)其他部门生产中的消耗资料未能取得;(6)全社会国内生产净值2801.3,其中农业1065.2,轻工业456.6,重工业717.5,国内生产净值中,劳动报酬占48.87%,其中农业的劳动报酬为852.2,轻工业81,重工业215;(7)全社会资本形成总额700.3,其中农业33.7,轻工业128.5,重工业353.3;(8)全社会最终消费2101,其中农业640,轻工业859.7,重工业324。
要求:利用上述资料编制一张投入产出表。
8、假如国民经济分为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四个部门,四个部门有如下的行平衡关系和列平衡关系中的增加值部分:行平衡关系(第一个括号内为中间产品,第二个括号内依次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3+70+0+14)+(27+3-30)=87(31+821+74+212)+(544+168+60)=1909 (1+9+5+25)+(3+196+5)=244 (9+219+32+312)+(770+26-5)=1364列平衡关系中的增加值部分(依次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 9-1+11+24=43 356+81+85+268=790 57+9+12+55=133 340+15+114+332=801要求:(1)根据上述平衡关系中的数据,编制一张4×4的投入产出表。
2022年福建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管理学》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选择题1、一家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计划在重庆建立汽车制造厂,建设周期为一年,需完成基础建设、设备安装、生产线调试等系列工作,()技术最适合来协调各项活动的资源分配。
A.甘特图B.负荷图C.PERT网络分析D.线性规划2、决定是否与另一个组织合并,如何重组以提高效率,或是否关闭一个亏损的工厂,这些都是典型的()。
A.确定型决策 B.非程序化决策C.例常型决策 D.重复性决策3、在20世纪30年代,确信管理者的工作是激励雇员做出更多努力,并首先提出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观点的学者是()。
A.亨利·法约尔 B.马克斯·韦伯C.切斯特·巴纳德 D.埃尔顿·梅奥4、企业选择产业中的一个或者一组细分市场,制定专门的战略向此市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这是典型的()。
A.增长型战略 B.别具一格战略 C.专一化战略 D.公司层战略5、在组织设计中,用来描述组织中各项工作标准化以及员工行为受规则和程序约束程度的变量或要素是()。
A.工作专门化 B.正规化C.管理跨度D.部门化6、公司产品设计部接受了一项紧急任务,该任务的完成需要进行严密的控制,同时又要争取时间和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最适合采用哪种沟通网络?()A.Y式沟通网络 B.全通道式沟通网络C.轮式沟通网络 D.环式沟通网络7、“奖金”在双因素理论中称为()。
A.保健因素B.激励因素C.满意因素D.不满意因素8、当态度之间以及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任何不协调或不一致时,我们称之为()。
A.态度紊乱 B.认知失调C.知觉混乱D.晕轮效应9、()不属于创业精神所主要强调的三个方面的主题。
A.对机会的追求B.创新C.增长D.拼搏10、如果管理者非常重视组织成员的高满意度,则()沟通网络是最有效的。
A.轮式 B.全通道式 C.小道消息D.链式二、名词解释11、组织变革12、非程序化决策13、战略管理14、强文化15、管理的领导职能16、组织17、无边界组织18、路径—目标理论三、简答题19、社会趋势如何影响管理实践?对学习管理学的人有何启示?20、一名好的管理者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吗?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