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词的构造
- 格式:ppt
- 大小:643.00 KB
- 文档页数:13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重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6版第三章词汇第一节语素、词和词汇第二节词的构造第三节多义词和同音词第四节同义词和反义词第五节词汇的构成部分第六节词典和字典第一节语素、词和词汇一、语素和文字1.语素(1)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法单位,用替代法确定语素。
语素是构词单位,所以也有人称“词素”。
但是,词素是从词中分离出来的,必须先确定词,然后才能分离出词素。
(2)语素是构成成语、熟语等固定词组的基础,如:国泰民安,由四个语素构成,这四个语素在现代汉语里都不能独立成词。
(3)汉语语素的语音形式是音节,书面形式是汉字。
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多数汉字同汉语语素是一对一的关系,也有别的情况。
(4)音节、语素和汉字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略)二、语素和词语素是构成词的要素,也是构成成语一类固定词组的要素。
有的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以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有的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
语素不能直接充当句法成分,语素构成词以后,才能充当句法成分。
语素构成成语一类的固定短语,作用相当于词,也可以充当句法成分。
1.按照音节的多少——单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2.能否独立成词——自由语素、不自由语素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3.词中位置是否固定——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一般把不定位语素成为“词缀”,把自由的或不自由的不定位语素都成为“词根”语素之间关系表:(?)三、词和词汇(一)词1.词是代表一定意义的、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结构单位。
(1)从词的意义来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主要是用来表示词汇意义的,经常用来表示一个完整的、确定的和其他词相对立的概念。
虚词主要是用来表示语法意义的,经常用来表示实词和实词在语句组织中的相互关系。
(2)从声音形式来看,词一般在它的末尾才容许有个停顿,在句子中一般都是在词与词之间停顿。
(3)从语法功能来看,词可以充当句子成分。
词的构成技巧词的构成技巧是指通过合理运用汉字的形、音、义等特点,巧妙地构造出适合表达特定含义的词语。
下面将从音韵、形态、义体、意合以及意转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词的构成技巧。
一、音韵构词技巧:音韵是汉字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可以通过运用特定的音韵规律构造出词语。
比如,通过押韵、使用破韵、以及用意相近的韵母等方式构词。
1.押韵:通过词尾韵母的相同或相似来构成词语,如“家家户户”、“兄弟姐妹”等。
2.破韵:构词时使用不同的声调,以及不同位置和次序的声母或韵母,如“质疑”、“活动”等。
3.用意相近的韵母:通过使用有相似意义的韵母来构成词语,如“气喘吁吁”、“高慢傲吏”等。
二、形态构词技巧:形态是指汉字的字形特点,可以通过构造复合词、缩写词、偏旁部首等方式实现形态上的构词。
1.复合词:通过两个以上的单个字词组合而成,如“月亮”、“早晨”等,增加了词的构成方式和表达含义的丰富性。
2.缩写词:将复杂的词语缩写成简单、便于记忆的形式,如“手机”、“电视”等。
3.偏旁部首:通过添加或替换字的部首,可以改变字的意义、音调或互文关系,如“字形”、“形象”等。
三、义体构词技巧:义体是指汉字中含有一定意义的部分,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义体构成新词。
1.组合义体:通过组合含有相似意义的义体构成新词,如“团结”、“支持”等。
2.置换义体:通过替换原义体为另一个意义相近的义体,来构成新词,如“印象”、“战争”等。
3.多义体:利用同一个字的多种义体特点,构造出具有不同含义的词语,如“发现”和“发表”,都是由“发”字构成。
四、意合构词技巧:意合是指通过合并两个以上字的意思而形成一个新词。
1.并列意合:利用两个或多个字的相同或相近意义进行合并,构成新词,如“摩擦”、“苦涩”等。
2.描写意合:通过描述事物特征、形态或动作等意义进行合并,形成新词,如“风雨”、“灿烂”等。
3.比喻意合:通过借用一个事物的意义来表示另一个事物,构成新词,如“鸟语花香”、“日落西山”等。
二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语文是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科目,它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点和技能。
二年级是学生初步接触语文教育的年级,通过学习语文,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总结二年级语文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要点。
一、识字与拼音1. 汉字的基本构造:汉字由笔画组成,学习汉字的同时要注意笔画的先后顺序和书写规范。
2. 常见字的认读和书写:学生要掌握常见字的读音和书写方式,通过识字练习提高识字能力。
3. 声母和韵母的拼音:学生要学会声母和韵母的组合,正确拼读和书写单词。
4. 常见词语的拼音和识别:学生要学会拼读和认识一些常见的词语,培养词汇量。
二、词语理解与运用1. 词语的意思理解:通过阅读和语境理解,掌握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词语的分类和辨认:学生要学会将词语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分类,并能准确辨认出所给句子中的词语。
3. 词语的组词和造句:学生要学会通过组合词语形成新的词语或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阅读理解与写作1. 短文阅读理解:学生要通过阅读短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课外阅读与写作:学生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并且学习写作,通过写作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四、成语与谚语1. 常见成语的认读和理解:学生要学会认读一些常见的成语,并理解其意义。
2. 成语的造句和运用:学生要学会在适当的场合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
3. 谚语的理解和运用:学生要学会理解一些常见的谚语,并在日常交流中灵活运用。
五、常见标点符号1. 逗号、句号的使用:学生要学会在句子中适当运用逗号和句号,使句子结构清晰。
2. 问号、感叹号的使用:学生要学会在疑问句和感叹句中使用问号和感叹号,增强语气。
六、作文写作1. 图画作文:学生要通过观察图画,进行想象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2. 写人、写物、写景:学生要学会通过写人、写物或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001语言的性质和类型(★★★一级考点,单选,简答,分析)1.人类具有语言能力,是人类跟其他动物区别的最重要的标志。
2..人类的语言跟动物的“语言”相比较,内容更多、用处更大(最主要的交际功能、标志功能、记录功能、思维功能、认知功能)、能够创造。
3..从语言“历时”演变角度来划分不同的语言,可以建立“语言的谱系分类”,也叫做“语言的亲属关系分类”4.语言的谱系分类是个层级系统,从大到小通常分别叫做:“语系--语族--(语支)--语言--方言--次方言(土语)”5.从语言“共时”状态角度来划分不同的语言,就可以建立“语言的形态分类”,也叫做“语言的结构类型分类”。
其中一种主要的分类结果就是把人类语言分成“形态语”和“孤立语”,或者分成“综合性语言”和“分析性语言”,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
6.屈折语:主要是句子中某些词本身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典型的如德语、俄语。
7.汉语则是属于没有形态变化的“孤立语”和“分析性语言”。
8.孤立语和分析性语言的汉语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汉语不是通过谓词词形变化来表示“时、体、态”的语法意义,而是有一套非常丰富的表时态的助词(如“了、着、过”等)和表语气的助词(如“的、呢、吗”等)系统;二是汉语没有通过名词词形变化表示的“性、数、格”的语法意义,而是特别突出语序和虚词的作用;三是汉语的各种实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都没有词尾标记,因此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形态语那样的一一对应关系。
9.语言和民族、国家的关系:(1)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至今也仍然是最直观和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同时也是不少国家的标志。
(2)在大多数情况下确实是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
例如,汉族使用汉语,蒙古族使用蒙古语等。
而且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又是根据国家来划分的。
(3)西方“一个民族、一种语言,一个国家”的定义对于欧洲以外的国家不完全适用,对于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则可能根本不适用。
字词组成与解析一、引言语文学科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字词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单位,其组成和解析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本课件将重点介绍字词的组成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字词。
二、字的组成1. 汉字的基本构造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其基本构造由“形旁”、“声旁”和“义旁”三部分组成。
形旁表示汉字的外形特征,声旁表示汉字的读音,义旁表示汉字的意义。
通过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字的意义和读音。
2. 偏旁部首的作用偏旁部首是指汉字中常见的一些部首,它们在汉字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偏旁部首的意义和用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提高汉字的识读能力。
三、词的构成1. 词的基本概念词是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单位。
词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都非常重要。
2. 词的构成方式词的构成方式主要有合成、派生和转化三种。
合成是指通过组合两个或多个字而成为一个新的词;派生是指通过在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上前缀或后缀来构成新的词;转化是指通过改变词类或词性来构成新的词。
通过了解词的构成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
四、词义的解析1. 字义和词义的关系字义是指字的基本意义,而词义是指词的意义。
字义和词义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通过了解字义和词义的关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词汇。
2. 词义的辨析有些词在意义上非常相近,但又存在一定的区别。
通过对这些词义的辨析,学生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这些词汇。
五、词语的辨析1. 同音词的辨析同音词是指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
通过对同音词的辨析,学生可以避免在语言表达中出现错误。
2. 近义词的辨析近义词是指意义相近但用法有所不同的词。
通过对近义词的辨析,学生可以更准确地选择适当的词汇进行表达。
六、总结字词的组成和解析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通过对字词的组成和解析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字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第3章词汇3.1复习笔记一、现代汉语词汇概述(一)词汇1.词汇的含义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词和语的集合体。
现代汉语词汇是现代汉语所有词和语的总汇。
广义的现代汉语词汇包括现代汉民族各方言所有的词语,狭义只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一普通话中的词语。
2.词汇的构成(1)词汇的主体是成千上万的单词,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是“语”,“语”是指固定短语,包括熟语和专用短语两类。
(2)词汇其基本系统和多种组成成分构成。
基本系统,包括多义词和同音词、同义词和反义词、上下位词和类义词等。
(3)现代汉语的词汇有多种来源,其中包括传承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词和新造词语等,它们都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4)根据不同的需求,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常用词通常被分为常用词、次常用词和通用词。
(二)词和语素1.词和语素的定义(1)词的含义词,指一定的语音形式跟一定意义相结合,并且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这句话有四层含义:①词的语音形式是固定的,这不仅指一个词的声韵调是固定不变的,而且也指词的内部结合紧密,不允许有停顿出现。
②词都有跟语音形式相匹配的完整而明确的意义。
③词还表现出一定的语法功能,所谓“独立运用”,不仅指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或者单独成句,更是指可以跟别的词语自由组合。
④在前面三个前提下,词还应该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这一方面跟短语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又跟语素区别开来(2)语素的含义语素是音义相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对一个语言片段,不断地进行切分,得到的最小语言单位,就是语素。
2.语素和音节、汉字的关系判断汉语语素,通常是从字形入手,同时结合字音和字义进行考察。
它们的关系大体上有下面几种情况。
(1)同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不同的语素①汉字虽然相同,但读音不同。
②汉字和读音都相同,但是词性不同。
③汉字、读音和词性都相同,但是意义不同。
(2)一个语素可以是两个以上音节这主要有三种情况:联绵词、口语词和音译词。
(3)同一汉字是否为语素因场合而异一个汉字在不同场合,有的是语素,有的不是语素。
三、现代汉语的特点:汉语在人称、数量、表示时间的词语、声调等方面与外国语的不同,使汉语具有委婉含蓄的特点。
这决定了汉语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她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表现出了自己独到的特性。
1、语音特点:(1)汉语有声调;(2)音节构造简单而有规律,汉语音节的音高变化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普通话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例子:看得懂听不懂的文章•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
施氏时时适市视狮。
十时,适十狮适市。
是时,适施氏适市。
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
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
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
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
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
试释是事。
——语言学家•赵元任2、词汇特点(1)双音节词的数量占优势。
古代汉语主要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里是双音节词占优势。
使用频率最高的现代汉语800 0个常用词中,双音节词占70%以上。
(2)词的构造形式多种多样,合成词占优势。
在汉语双音节词的构词上来看,世界语言中三种构词方式“重叠、派生、复合“在汉语中都存在,其中以复合式合成词为主。
练习:将下面句子翻译成英语爸爸生病了,我家客人络绎不绝,阿姨和姨父刚刚走,舅妈和舅舅就来了,婶婶和叔叔还来不及开门呢,姑妈和姑父的问候电话就打来了。
(3)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
3、汉语语法的特点(1)词没有形态的变化。
汉语的词不论在词典中或在句子里,也不论在句子的什么位置上,读法和写法都是一样的。
(2)虚词重要而丰富例:君恩深似海,臣忠重如山。
这是钱谦益的自拟联,后来他降了大清,一天夜里有人悄悄在这幅对联上,下两联的句末各加上了一个语气词,使得意思完全相反,于是这幅自我标榜的对联就变成了绝妙的讽刺。
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3)语序的作用重要演练:①冰心“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跟冰心的读书方法态度截然相反的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②曾有人讽刺公有制造成大陆上公私不分的恶习,说“国外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
二年级上册语文书知识点总结一、识字与词语1. 认识和学习字母:二年级上册语文书中,我们开始学习认识字母,并掌握其基本发音和书写形式。
字母是构成词语的基本单位,掌握字母对于学习词汇非常重要。
2. 学习汉字的构造:二年级上册语文书还介绍了一些基本的汉字构造方法,例如“木”字的底部形状表示它是一种木材,这样的构造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含义。
3. 认读常见生字词:在二年级上册语文书中,我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一些常见的生字词,例如“树木”、“小草”等等。
通过读物中的例子,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义。
二、古诗词与阅读理解1. 学习古诗词的朗读与理解:二年级上册语文书中,我们开始学习一些简单易懂的古诗词,如《静夜思》等。
通过朗读和理解古诗词,培养我们的语感和理解力。
2.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在二年级上册语文书中,我们会阅读一些简短的文段,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培养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三、修辞与写作技巧1.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二年级上册语文书中,我们会学习一些基本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我们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2. 练习写作短文:在二年级上册语文书中,我们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写作练习,如描述一个场景、写一封信等。
通过这些练习,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古代话剧与朗诵1. 学习古代话剧的表演:在二年级上册语文书中,我们会学习一些古代话剧,如《打工娃娃》等。
通过模仿和表演,我们可以提高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2. 练习短文朗诵:在二年级上册语文书中,我们会有一些短文需要进行朗诵练习。
通过朗诵,我们可以训练嗓音、提高语音语调,并锻炼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二年级上册语文书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识字与词语、古诗词与阅读理解、修辞与写作技巧、古代话剧与朗诵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2024年人教版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一、词语的辨析1. 同音异义词:指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语,如“苍、藏”。
2. 近义词:指意思相近但用法有区别的词语,如“伤心、难过”。
3. 反义词:指意义相反的词语,如“高、低”。
4. 同义词:指意思相同的词语,如“看见、看到”。
二、诗词歌赋的学习1. 学习背诵经典的诗词歌赋,培养审美意识和良好的语感。
2. 学习欣赏诗词歌赋的韵味和艺术价值,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3. 掌握诗词歌赋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三、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1. 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包括了解背景、分析情节、读懂主题等。
2. 阅读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
3. 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魅力。
四、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1. 学习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包括了解背景、分析人物、把握主题等。
2. 阅读现代文学作品,了解当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
3. 学会欣赏现代文学作品的独特风格和现实意义。
五、修辞手法的运用1. 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2. 学会在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增添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3. 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使文字更加生动有力。
六、语法知识的学习1. 学习基本的语法知识,如词性、语序、语法成分等。
2. 掌握语法知识的运用,包括句子的合理构造和语法规则的正确运用。
3. 学会分析句子的结构和成分,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七、表达能力的培养1. 注重阅读和写作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
2. 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
3. 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文字、图画、音乐等。
八、修辞格的运用1. 掌握修辞格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2. 学会运用修辞格进行写作,增加文本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 学习欣赏修辞格的艺术效果,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九、阅读技巧的培养1. 学习阅读的基本技巧,包括快速阅读、细读、略读等。
“字”的构造和文字类型1.“字”的构造和“词”的构造字的构造和词的构造性质完全不同。
语言单位的构造可以分为原理上的创造方法和空间上的结构方式。
正确认识它们,对语言及其文字的研究和应用非常有意义。
字的创造方法包括象形、会意、形声、指事、假借、简化、随意等。
词的创造方法包括模拟声音、语素比拟、随意等方法。
葛本仪对汉语词的造词法和构词法进行严格的逻辑区分[4],具有普通语言学价值。
字的结构是单纯的形体上的问题,分为部件和笔画等下属层次单位。
字的结构方式是在平面上展开,包括左右、上下、内外等方式。
词的结构是声音和意义结合形成符号实体的问题,分为语素组、语素等下属层次单位。
虽然对于表示词或者语素的字在形体上可能与意义有关系,但是词或者语素的意义绝对不是由字的一定形体部分的“意义”构成的。
词的结构方式是在线条顺序上展开,包括主谓、述宾、定中、状中、中补、联合等方式。
下面拿汉语“猫”作为例子来分析。
从词的角度来看,造词法是模拟词义对象的声音拟声法,构词法是一个单纯语素充当的单纯法。
从字的角度来看,造字法是跟一个词义特征和词的相似声音取得联系的形声法,构字法是义旁和音旁左右结构的复合法。
构成的“猫”的两个部件又可以进行笔画分解,笔画的结构又分为分离、接近、交叉3种方式。
下面再举例说明字和词在结构关系等方面的不同。
一个词可能用一个字记录,例如英语的“I”,汉语的“我”;也可能用多个字记录,例如英语的“we”,汉语的“我们”。
但是正常情况下很难让一个字记录几个词,除非用速记符号的形式。
词有一个语素充当的单纯词,例如英语的“write”,汉语的“写”;也有几个语素构成的复合词,例如英语的“writer”,汉语的“作者”。
同样字有一个部件充当的单纯字,例如英语的“e”,汉语的“人”;也有几个部件构成的复合字,例如汉语的“从”。
英语的字没有部件,不要奇怪,因为英语的字总数很少,通过简单的笔画就可以区分,当然没有必要通过部件这个中间层次进行编码。
语言学概论模拟题一一、填空题1.据研究对象的时限X围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语言学和语言学。
2.交际和思维都要使用语言,前者叫言语,后者叫言语。
3.在研究音响的仪器中,用音波形状显示的是,用频谱显示的是。
4.元音的不同是不同形状造成的。
一般元音的差异正是决定于的不同形状。
5.语法的聚合规那么就是语法单位的和的规那么。
6.词类是按照词在中能起的作用,即词的分出来的类。
7.词的色彩意义(附加色彩)包括色彩、色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等。
8.文字是在的根底上产生的。
因为它与语言中的联系在一起,才具备文字的资格。
9.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不同是,前者内部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言的方面,后者表现在语音方面;前者不能开展成,后者能够。
10.方言在社会完全分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开展成为;在社会高度统一的情况下,会逐渐被消磨直到替换。
二、判断题1.“什么人说什么话〞。
因此,语言具有阶级性。
( )2.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构成的。
( )3.在汉语普通话中,[n][l]是同一音位的两个自由变体。
( )4.非音质因为同样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
( )5.英语有“性〞的语法X畴。
( )6.语素、词、句子之间没有必然的大小关系。
( )7.文字就是书面语,所以文字是形体、声音和意义三统一的。
( )8.现代社会中文字的使用十分频繁,因此文字比有声语言更重要。
( )9.一个国家越大,它的国语就越多。
( )10.语音演变规律只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X围内起作用。
( )三、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在时间线条上的某一位置上,可以相互替换的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是( )①组合关系②聚合关系③层次关系④层级关系2.语言符号的根本形式是( )①词汇②语音③文字④语法3.在人们不能够区分[i]和[y]的方言中,它们是( )①同一音位的自由变体②两个音位的自由变体③两个对立的音位④两个发音相近的音位4.决定音高的是声音的( )①振幅②陪音③频率④声波复合的形式5.汉语副词出现的语言环境是( )①名词后面②形容词后面③动词前面④谓词前面6.英语单词“Work〞( )①附加“-ed〞是构词法,附加“-er〞是构形法②都是构词法③附加“-ed〞是构形法,附加“-er〞是构词法④都是构形法7.以下文字或记音符号采用拉丁字母的是( )①俄语文字②朝鲜文字③汉语拼音④日语文字8.英、俄、法语等语言使用的文字是属于( )①音位文字②音节文字③语素文字④表词文字9.分布区域最广的是( )①汉藏语系②印欧语系③闪含语系④南亚语系10.英语、俄语分属印欧语系中的( )①拉丁语族、波罗的语族②斯拉夫语族、波罗的语族③斯拉夫语族、拉丁语族④拉丁语族、斯拉夫语族〔二〕多项选择1.下面关于语言学开展路线表述正确的项是( )。
三、现代汉语的特点:汉语在人称、数量、表示时间的词语、声调等方面与外国语的不同,使汉语具有委婉含蓄的特点。
这决定了汉语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她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表现出了自己独到的特性。
1、语音特点:(1)汉语有声调;(2)音节构造简单而有规律,汉语音节的音高变化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普通话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例子:看得懂听不懂的文章•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
施氏时时适市视狮。
十时,适十狮适市。
是时,适施氏适市。
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
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
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
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
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
试释是事。
——语言学家•赵元任2、词汇特点(1)双音节词的数量占优势。
古代汉语主要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里是双音节词占优势。
使用频率最高的现代汉语8000个常用词中,双音节词占70%以上。
(2)词的构造形式多种多样,合成词占优势。
在汉语双音节词的构词上来看,世界语言中三种构词方式“重叠、派生、复合“在汉语中都存在,其中以复合式合成词为主。
练习:将下面句子翻译成英语爸爸生病了,我家客人络绎不绝,阿姨和姨父刚刚走,舅妈和舅舅就来了,婶婶和叔叔还来不及开门呢,姑妈和姑父的问候电话就打来了。
(3)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
3、汉语语法的特点(1)词没有形态的变化。
汉语的词不论在词典中或在句子里,也不论在句子的什么位置上,读法和写法都是一样的。
(2)虚词重要而丰富例:君恩深似海,臣忠重如山。
这是钱谦益的自拟联,后来他降了大清,一天夜里有人悄悄在这幅对联上,下两联的句末各加上了一个语气词,使得意思完全相反,于是这幅自我标榜的对联就变成了绝妙的讽刺。
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3)语序的作用重要演练:①冰心“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跟冰心的读书方法态度截然相反的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②曾有人讽刺公有制造成大陆上公私不分的恶习,说“国外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
2021年自考《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填空1.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两种或几种语言相互接触而产生混杂语言,并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交际工具。
这种语言一般被称为( 混合语)。
2.民族之间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变化。
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词的借用)。
3.( 双语现象)的出现是融合过程中最重要的、最富有特征性的现象是两种或两种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必经的过渡阶段。
4.在汉语和其他语言的融合过程中,有些民族顺乎历史的发展规律,自觉放弃使用自己的语言,选用汉语作为共同的交际工具,有些民族为了保持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但迫于经济和文化的需要,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语言,学会汉语,实现语言的融合。
前一种情况叫做( 自愿融合)后一种情况叫做( 被迫融合)5.( 意译词)是本族语言的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
选择1.下列哪个词是意译词DA.福尔摩斯B.摩登C.狗带D.哈巴狗2.词语成分的借用最常见、最突出的是 AA.词语的借用B.语音成分的借用C.词缀的借用D.语法结构的借用3.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不包括 CA俄语.B.阿拉伯语C.德语D.西班牙语4.下列现象属于语言融合的是BA当代中国学生学习英语B.统治北方地区的鲜卑族人学习汉语C.在苗族村寨,汉族工作人员出于工作需要说苗语D.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东北日占区人民学习并使用日语。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洋泾浜又叫克里奥尔语,皮钦语B.双语现象的结局是两种或多种语言的融合C.“活”和“死”是相对反义词D.泰山是中国的一座名山,现又指岳父,这是词义的扩大判断题1.随着全球化逐渐深入,各国的交往与联系日益密切,因此,世界语言将统一为一种语言已成定局×2.语言的融合都要经过双语阶段√3.两种语言长期接触就可以成为亲属语言×4.语言的融合是政治经济文化处于落后状态的民族有利无弊的×5.洋泾浜作为一种变了形的外语,没有发展前途×答案:填空:1.混合语;2.词的借用;3.双语现象;4.自愿融合,被迫融合;5.意译词选择:1. D 2. A 3. C 4. B 5. D判断:1.×2.√3.×4.×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首先提出“能指”和“所指”这对概念的语言学家是( )A.洪堡特B.索绪尔C.乔姆斯基D.萨丕尔【参考答案】:B2.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 )A.任意性B.强制性C.离散性D.系统性【参考答案】:A3.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 )A.[m,n]B.[k,]C.[p,d]D.[s,]【参考答案】:B4.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
《汉语专题(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共10分,每小题2分)1.词缀:根据语素的意义和构造词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语素又可以分为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两大类,前者简称词根,后者简称词缀。
2.词:词是由语素构成的,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3.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也有称作词素)组成的词叫合成词。
4.派生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叫派生词。
5.称谓:称谓是人类社会中体现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角色的称呼。
在人类社会中,称谓系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语言文化系统,是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始终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现代汉语语素在语音上以(单音节形式)为主,书面上用一个(汉字)记录。
2.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例如“敲边鼓”是(惯用语),“飞机上的大炮—-响(想)得高”是(歇后语)。
3.语素从位置看可分成词语素和非成词语素两大类,例如“语”是(成词语素),“老”是(非成词语素)。
4.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是(合成词)。
5.合成词的构造可分两大类,例如“棍子”是(附加式),“学子”是(复合式)。
6.有些合成词的构造综合了多种结构方式,例如“目击者”是(复合式)和(附加式)。
7.节缩构词在推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是(简化了语言),是表达方便,(构成了大量的新词),丰富了语汇。
8.用于对交际对象表示尊敬的词语是敬辞,例如(您、君);交际中用来表示自谦的词是谦辞,例如(不才、愚见)。
9.语汇规范的原则是(普遍性)、(需要性)和明确性原则。
10.从构成形式看,谚语有(单句型)和(复句型)两种。
三、判断正误,简要说明理由(共20分,每小题2分)1.词和语素的本质区别在于,词大多是由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语素多为单音节形式。
不对。
词和语素的本质区别是功能不同,语素的功能是构词,词的功能是造句。
二、语素(一)语素及语素的确认一个语素:书、葡萄、马虎、徘徊、蜻蜓、琵琶、荒唐、苹果、混沌、蝴蝶尴尬犹豫窈窕葫芦蜻蜓妯娌杜鹃垃圾蚂蚁囫囵巧克力沙发幽默马达阿司匹林扑通叮咚哎呀哎哟咕咚两个语素:街道、竞赛、专业、习:练习复习温习补习学习习惯习性习气习得习俗意:意义意愿意料意见意念意境好意故意有意满意同意任意可:可亲可爱可气可怜可恨阿:阿姨阿妈阿哥阿妹阿香化:美化丑化神化绿化妖魔化率:概率胜率效率税率合格率气:气体气流气压气氛气象大气氧气氢气煤气喘气理:理论理解理智理由理想道理纹理管理办理整理力:力量力气力度力争力图人力物力国力脑力体力子:子孙子女子弟鱼子父子(不定位语素,实语素)桌子椅子嫂子裤子扣子(定位语素,虚语素)老:老人老龄老迈养老敬老院(不定位语素,实语素)老王老虎老公老乡老弟(定位语素,虚语素)家:家庭家具家务老家家居(不定位语素,实语素)画家专家艺术家政治家军事家(定位语素,虚语素)第二节词的构造词是由语素构成的,从构成词的语素的多少来看,词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一、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它又分单音节的和多音节的两种。
(一)单音节单纯词(1个语素)单音节单纯词是由一个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单纯词。
例如:天地马看红二他不(二)多音节单纯词(1个语素)多音节单纯词是由多音节语素构成的单纯词。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
其中有双声的,有叠韵的,有非双声叠韵的。
(1)双声指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联绵词。
例如:仿佛伶俐蜘蛛秋千坎坷吩咐忸怩参差琉璃(2)叠韵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的联绵词。
例如:堂皇逍遥糊涂玫瑰葫芦匍匐哆嗦徘徊(3)非双声叠韵。
例如:妯娌疙瘩马虎蚂蚁蝴蝶窟窿囫囵垃圾玛瑙憔悴2.叠音词由相同的两个音节重叠而成的词。
例如:蛐蛐蝈蝈饽饽沸沸猩猩漫漫翩翩姗姗喋喋脉脉这些叠音词与“刚刚”、“渐渐”、“偏偏”之类不同:“蛐蛐”之类不存在单音节形式,它们只能整个儿的作为单纯词,但“刚刚”之类却有着相应的单音节形式,它们一般被看成是合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