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同步习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3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时太阳系大家族》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探索宇宙《第11课时太阳系大家族》,的教材内容是关于太阳系的介绍,包括太阳的特征和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通过阅读文本资料、分析数据、观察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学生可以获取太阳系的信息,并通过交流讨论和整理归纳建立对太阳系的科学认知。
同时,学生还会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培养对太空探索的兴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通过搭建太阳系模型,学生可以理解太阳系行星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的距离和大小关系。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也是太阳系的中心。
2. 知道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并认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1. 通过阅读文本资料、分析数据、观察图片和视频等方式,获取太阳系的信息。
2. 根据获取到的信息,通过交流讨论和整理归纳,建立对太阳系的科学认知。
科学态度:1.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对太空探索产生兴趣,对自然产生敬畏之情。
2. 通过参与设计、制作等操作性活动,建立学生操作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 通过搭建太阳系模型,理解太阳系行星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的距离、大小关系。
2. 能够利用生活中容易取得的材料构建模型。
【教学重点】收集八大行星的大小和举例太阳远近的数据信息。
【教学难点】通过建模探究八大行星的排列关系。
【学情分析】在六年级上册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他们能够通过阅读文本材料、观察图片和视频等方式获取信息,并通过交流讨论和整理归纳建立对科学现象的认知。
此外,学生对太空的探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这为本课时的教学提供了积极的学习动机。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呈现一张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特征,了解太阳是什么。
教师: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片,你们能观察到太阳有哪些特征?太阳是什么东西?学生:太阳很亮,有火焰,是一个大圆球。
章节测试题1.【答题】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
A.水星B.金星C.海王星D.天王星【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行星的基本情况。
【解答】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海王星,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2.【答题】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
【解答】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地球公转一周为一年。
3.【答题】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冬季,另外半球就是夏季。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夏季和冬季。
【解答】太阳并不总是直射赤道,因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时,稍稍有些倾斜,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夏季,另外半球就是冬季。
四季的形成和地球的公转有关。
4.【答题】在太阳系中,()围绕恒星运转,()围绕行星运转。
【答案】行星卫星【分析】本题考查星系的基本运转。
【解答】在太阳系中,行星围绕恒星运转,卫星围绕行星运转。
5.【答题】______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天体。
【答案】太阳【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太阳系。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
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解答】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和会发光的天体,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故此题的答案是太阳。
6.【答题】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______,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______。
【答案】月球金星【分析】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通常卫星都距离行星比较近,所以它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由于行星的自转和公转的原因,地球和其他行星之间的距离是变化的,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金星与地球的距离在0.42亿千米到2.58亿千米之间变化,因此,在大多数时间里,金星是太阳系中距度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解答】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以及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教材通过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语言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宇宙、地球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等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太阳系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系的组成,知道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掌握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愿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2.难点: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太阳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太阳系图片、视频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材料: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太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引导学生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结构。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系的图片,分析太阳系各成员的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太阳系各成员特点的掌握情况。
《2. 太阳系大家族》习题一、填空1、以太阳为起点,离它最近的第一个是水星,第四个星球是。
2、地球自转一周为时间,公转一周为时间;月球绕地球转一周为时间。
3、太阳大,地球小,绕着跑;地球大,月亮小,绕着跑。
4、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5、于质量和轨道等方面的原因,在2006年8月24日被降为“矮行星”。
6、学家们研究发现,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和撞击形成的。
7、在2004年2月13日公布了首次探月计划。
8、地球最近的行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9、亮的行星是,最热的行星是。
10、有卫星的行星是。
二、选择1、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引力的()。
A、6倍B、1/6C、1/10B2、宇航员在月球上要用无线电才能完成对话,这是因为()。
A、月球上没有水。
B、宇宙中没有空气。
C、月球的引力减小。
3、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
A、一个月B、27.3天C、一天4、太阳是一颗()。
A、恒星B、行星C、卫星5、对太阳系描述错误的是()。
A、以太阳为中心,外面有8大行星在各自轨道上绕着太阳运行。
B、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因此看起来比其他恒星更大、更亮。
C、太阳系里只有行星、卫星。
D、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越远,行星的公转周期越长。
E、太阳石一颗充满燃烧气体的大球,表面温度高达55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
三、判断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绕地球环行。
()2、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不是很大,白天和夜晚相差大约是70℃。
()3、月球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环形山,它是月球上的火山喷发后形成的。
()。
《太阳系大家族》课时习题一、基础题1.填空(1)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______,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叫___,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叫___。
(2)在太阳系中,___围绕___运转,___围绕___运转。
(3)太阳系中,以___为中心,有____、____、____、___等。
(4)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___。
(5)月球绕着___转,地球在___的同时又绕着___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是___。
(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远近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是最大的行星,___是第二大行星。
(8)行星距离太阳越远,行星公转周期___。
(9)在太阳系中,公转周期最长的是___,最短的是___。
(10)以太阳为起点,离它最近的第一个是水星,第四个星球是___。
2.选择(1)()专门接收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
A射电望远镜 B光学望远镜 C天文望远镜(2)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 )。
A、金星 B、土星 C、木星(3)、太阳系中第二大行星是( )。
A、金星 B、土星 C、火星(4)太阳是一颗(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5)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
A、水星 B、金星 C、火星二、综合题1.说一说太阳系大家族有哪些成员?2.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和行星的公转周期有什么关系?三、提高题你是如何做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的实验的?用学乐师生记录下来与同学们分享吧。
参考答案一、基础题1.(1)恒星,行星,卫星(2)行星,恒星,卫星,行星(3)太阳,八大行星,50多颗卫星,无数小行星,彗星(4)太阳(5)地球,自转,太阳,一年(6)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7)木星,土星(8)越长(9)海王星,水星(10)火星2.(1)A(2)C(3)B(4)A(5)B二、综合题1.太阳系有一颗恒星即太阳,八大行星,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50多颗卫星,无数小行星,彗星等。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全册问题答案汇总第1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材中问题解答第1课蜡烛的变化1.在制作蜡烛的过程中,蜡块发生了哪些变化?始终没有发生变化的是什么?(P2)答:蜡块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产生新物质,始终是蜡这种物质。
2.点燃蜡烛,观察燃烧后的现象。
(P3)答: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另一只烧杯内壁变成白色;白瓷碗底部有黑色烟灰。
3.点燃一小张纸,观察纸的变化。
(P3)答:纸的主要原料是植物纤维,纸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植物纤维燃烧不充分,会产生炭黑,剩下的灰烬大多是植物纤维中的无机盐。
4.蜡烛燃烧后产生了什么?纸燃烧后变成了什么?又产生了什么?(P3)答:蜡烛燃烧后产生了水、二氧化碳、炭黑等新物质;纸燃烧后变成了灰烬,产生了新物质。
5.下面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理由是什么?(P4)答:盐溶解于水: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因为盐溶解在水里,只是形态发生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烟花绽放: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因为烟花绽放时有气体、粉尘产生,伴有发光发热现象。
水的三态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只是形态发生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铁水变成钢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铁水变成钢锭,只是形态发生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
火柴燃烧: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因为火柴燃烧产生灰烬,伴有发光发热现象。
石灰石遇盐酸冒气泡: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因为石灰石遇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第2课铁钉生锈1.观察并描述铁钉上的锈是什么样的。
(P5)答:铁锈是红褐色的,非常松软。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2.你还见过哪些生锈的铁制品?(P5)答:生锈铁制品随处可见,如铁锅、铁锹、破旧机器、报废的汽车、河道中的铁管、沉没的船只等。
3.你认为铁锈和铁是同一种物质吗?为什么?(P6)答:铁锈和铁不是同一种物质。
因为铁是灰色的、有光泽,很硬,能被磁铁吸引,能传热……而铁锈是红褐色的、没有光泽,很松软……4.人们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想出了许多防锈的方法,你知道这些方法有什么科学原理吗?(P7)答:图片1、3、4抹油、喷漆、喷釉,都是为了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达到隔绝空气和水分的目的。
《太阳系大家族》第1课时习题一、基础题1.填空(1)地球自转一周为()时间,公转一周为()时间;月球绕地球转一周为()时间。
(2)太阳大,地球小,()绕着()跑;地球大,月亮小,()绕着()跑。
(3)地球上四季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稍稍有些()所产生的。
(4)地球在围绕太阳旋转时,稍稍有些()。
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地球倾向太阳的半球上时该半球处于()季,另外半球就处于()季。
(5)四季的形成和()有关。
(6)太阳()直射赤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时稍稍有倾斜。
2.判断(1)太阳总是直射地球的赤道。
()(2)不能用望远镜直接看太阳。
()(3)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5)月球自身不发光,它可以反射太阳光。
()二、综合题1.你能说一说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关系吗?2.四季更替的原因是什么?三、提高题1.设计四季形成的实验。
2.设计太阳直射和斜射的温度差异实验(写出实验过程即可)参考答案一基础题1.(1)24小时,一年,27.3天(2)地球,太阳,月球,地球(3)倾斜(4)倾斜,夏季,冬季(5)地球的公转(6)不总是2.×√√×√二、综合题1.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是27.3天,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
2.太阳不总是直射赤道,因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时稍有倾斜,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斜向地球的半球上时,该半球处于夏季,另外半球就是冬季。
三、提高题1.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实验过程:一个学生手拿手电筒站在中间当做太阳,另一个学生手拿地球仪围绕这个学生转,拿手电筒的同学的光源要随地球仪转动。
实验现象:地球仪上两个半球的光源的直射和斜射会发生交替变化。
实验结论:太阳不总是直射赤道,因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时稍有倾斜,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斜向地球的半球上时,该半球处于夏季,另外半球就是冬季。
2.在两个信封中放入两个温度计,一个信封平放,另一个信封斜放,过几分钟观察两个温度计的差异。
2024南京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太阳系大家族》是六年级科学上册的第11课,主要介绍了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太阳系的知识。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太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具体理解和记忆各行星的特点方面,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未知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太阳系的组成,各行星的特点。
2.难点:对各行星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太阳系的组成和各行星的特点。
2.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探讨,共同解决问题。
4.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太阳系图片、各行星特点介绍等。
2.教学道具:太阳系模型、行星卡片等。
3.学习资料:相关科学文章、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太阳系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太阳系的美妙景象。
提问:“你们知道太阳系由哪些行星组成吗?”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讲解太阳系的组成,介绍各行星的特点。
重点讲解太阳、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的特点,如大小、颜色、距离太阳的远近等。
同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套行星卡片。
让学生通过观察卡片,找出各行星的特点,并互相交流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太阳系中哪颗行星最大的?哪颗行星离太阳最近?”让学生回答,检查他们对太阳系知识的掌握程度。
2020-2021学年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4.2太阳系大家族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以太阳为起点,离它最近的第一个是水星,第四个星球是_____。
2.地球自转一周为_____,公转一周为______;月球绕地球转一周约为_____。
3.太阳大,地球小,_____绕着_____跑;地球大,月亮小,_____绕着_____跑。
4.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______。
5.由于质量和轨道等方面的原因,_____在2006年8月24日被降为“矮行星”。
6.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是由于来自宇宙的______和______撞击形成的。
7.我国在2004年2月13日公布了首次探月计划_______。
8.离地球最近的的行星是______,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______。
9.最亮的行星是______,最热的行星是______。
10.有卫星的行星是______。
二、选择题11.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引力的()。
A.6倍B.1/6C.1/1012.宇航员在月球上要用无线电才能完成对话,这是因为()。
A.月球上没有水B.月球中没有空气C.月球的引力减小13.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
A.一个月B.27.3天C.一天14.太阳是一颗()。
A.恒星B.行星C.卫星15.对太阳系描述错误的是()。
A.以太阳为中心,外面有8大行星在各自轨道上绕着太阳运行。
B.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因此看起来比其他恒星更大、更亮。
C.太阳系里只有行星、卫星。
D.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越远,行星的公转周期越长。
E.太阳石一颗充满燃烧气体的大球,表面温度高达5500℃,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
三、判断题16.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绕地球环行。
(______)17.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不是很大,白天和夜晚相差大约是70℃。
(________)18.月球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环形山,它是月球上的火山喷发后形成的。
4.2 《太阳系大家族》练习
一.填空
1、太阳是一颗()。
2、地球在()的同时,绕()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为()。
3、行星距离太阳越远,行星公转周期()。
二.判断
1、太阳总是直射地球的赤道。
()
2、不能用望远镜直接看太阳。
()
3、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
4、当太阳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冬季,另外半球就是夏季。
()三.选择
1、银河是有许许多多()构成的。
A. 行星
B. 卫星
C.恒星
2、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
A.金星
B.土星
C..木星
3、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
A.金星
B.海王星
C..火星
4、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A.水星
B.金星
C..火星
5、与地球相似的行星是()
A.木星
B.金星
C..火星
四.实验探究题
1、查找总结有关太阳的资料。
4.2 《太阳系大家族》练习答案
一、填空
1、恒星
2、自转;太阳;一年
3、越长
二、判断
1、×
2、√
3、√
4、×
三、选择
1、C
2、C
3、B
4、A
5、C
四、实验探究题
1、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太阳系质量的99.87%都集中在太阳,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运行(公转)。
第1课太阳系大家庭一、填空题。
1. 处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支配着太阳系中所有其他天体的。
2.太阳系中有一些天体可以观察到,还有一些较小或较远的天体,需要借助才能更好地观察。
二、判断题。
1.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月球。
()2.彗星的公转轨道又长又扁,所以我们在地球上无法观察到。
()3.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地球和火星的运行轨道之间,是小行星集中的区域。
()4.流星在闯入大气层时,会与大气层摩擦,燃烧发光。
()5.每天晚上我们都能看到月球和木星、金星组成的“笑脸”。
()三、选择题。
1.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是()A.太阳B.木星C.火星2.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A.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B.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C.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3.地球、太阳、月球三个天体,体积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应该是()A.月球、地球、太阳B.地球、月球、太阳D.太阳、地球、月球4.图中这种呈多角彩小颗粒状,得用天文望远镜才能观测到的日面结构叫()A.太阳黑子B.太阳耀斑C.米粒组织5.围绕太阳运行,形状像扫帚一样的天体是()A.流星B.彗星C.卫星四、将下列天体图片与其所属天体类型用线连起来。
五、学习了本课后,相信你对太阳系大家庭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兴趣,试一试吧!1.起初天文学家发现冥王星时,由于对其认识片面将它归类为行星。
经过几十年的观测,人们发现它的公转区域越过海王星轨道并明显受其干扰,因此,2006年冥王星被降级划为矮行星。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冥王星始终是太阳系中的天体B.随着观测工具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C.因为冥王星的轨道排在海王星外面,所以就只能降级为矮行星2.[易错题]下列对太阳黑子描述错误的是()A.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相对较低而显得黑的区域B.太阳黑子是太阳色球层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C.太阳黑子活跃时会对地球的磁场和电离层产生干扰,使无线电通信受到影响六、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第11课《太阳系大家族》同步习题
一、填空
1.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
太阳和包括地球在内的()、()、众多的()、()、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组成了太阳系。
2.类地的固态行星中()的运行速度最快。
()是夜空中最亮的行星。
()适合生命的生存。
()的环境与地球最接近。
3.类木的气态行星中()的卫星最多。
()有美丽的光环。
()“躺”在公转轨道上自转。
()表面的蓝色是甲烷气体。
4.在太阳系中,地球围绕着()转()围绕着地球转。
5.()是太阳系的中心,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
二、选择
1.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携“祝融号”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探索太空能力的不断增强”。
A.太阳
B.月球
C.火星
D.地球
2.2020年11月24日04时30分,()探测器成功发射,它的目标是采集约2公斤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送回地球。
A.长征五号遥五
B.嫦娥五号
C.天宫一号
D.天问一号
3.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A.水星
B.金星
C.土星
D.木星
4.不属于太阳系成员的是()。
A.月球
B.金星
C.哈雷彗星
D.天狼星
三、连线题
地球赤道周长6378000米
地球表面积40091000米
地球赤道半径510067866平方千米四、简答题
写出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恒星;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
2.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3.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太阳;月球。
5.太阳。
二、选择
1.C;
2.B;
3.A;
4.D。
三、连线题
四、简单题
答: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