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第一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22
第2节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第1课时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1.细胞的基本结构2.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差速离心法。
3.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名称:线粒体结构:双层膜⎩⎪⎨⎪⎧外膜内膜⎩⎪⎨⎪⎧ 附着酶向内折叠成嵴;增大膜面积基质:含有少量DNA 和RNA功能: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 “动力车间”分布:几乎所有真核细胞(2)⎩⎪⎪⎨⎪⎪⎧名称:叶绿体结构⎩⎪⎨⎪⎧双层膜:外膜和内膜 基粒⎩⎪⎨⎪⎧ 类囊体堆叠而成(增大膜面积)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基质: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少量DNA 和RNA 功能: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细胞 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分布: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3)⎩⎪⎨⎪⎧名称:内质网分类⎩⎪⎨⎪⎧粗面内质网光面内质网结构:由膜围成的管状、泡状或扁平囊状结构连接形成 一个连续的内腔相通的膜性管道系统功能: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分布:几乎所有真核细胞中(4)⎩⎪⎨⎪⎧名称:高尔基体结构:由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囊和大小不等的囊泡组成功能: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 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分布:几乎所有真核细胞中(5)⎩⎪⎨⎪⎧名称:溶酶体结构:单层膜包裹的囊泡状细胞器功能: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 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分布: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6)⎩⎪⎨⎪⎧名称:液泡成分: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蛋白质和色素等结构:单层膜功能: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 细胞保持坚挺分布: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7)⎩⎪⎨⎪⎧名称:核糖体结构:无膜,含RNA 和蛋白质功能: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分布: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有的附于粗面内质网上(8)⎩⎪⎨⎪⎧名称:中心体结构:无膜,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功能: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分布: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中4.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中相关具体内容标准为:1、“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属于了解水平;2、“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属于了解水平;3、“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属于独立操作水平。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①(必修)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本节课应有3课时完成。
考虑到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多种细胞器,现安排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和少量的“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内容。
第二课时是生物膜系统,第三课时是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在细胞中的分布.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部分与整体的统一。
(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能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加强学生对细胞微观结构的认识。
2、通过绘制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模式图,锻炼学生的绘图能力,加深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通过学习建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难点:1、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三、教学用具准备课件、学案。
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放映一张工厂车间的图片。
提出问题:①一件优质的产品是如何通过个车间和部门之间的配合产生出来的?②细胞内也存在类似工厂的各种车间吗?③细胞内的各种“车间”是怎么样的?引起学生对细胞器的感性认识,导入课程学习。
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1课时细胞器之间的分工题组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1. (2022·福建福州高一期中)水池内某种藻类所分泌的一种物质能抑制蝌蚪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减缓水池中蝌蚪的生长和发育。
下列哪种结构最可能是该物质直接作用的目标() A.高尔基体B.核糖体C.液泡D.线粒体2.李清照《如梦令》词“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里的“绿”和“红”分别形容叶和花,相对应的色素分别存在于细胞的()A.叶绿体和液泡B.线粒体和液泡C.液泡和细胞质基质D.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3.如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依次属于的结构是()A.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B.线粒体膜、细胞膜、叶绿体膜C.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D.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细胞膜4.如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是中心体,是不含有磷脂的细胞器B.②是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③是叶绿体,是蓝细菌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④是内质网,是进行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5.(2023·河北石家庄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是()A.汗腺细胞中的高尔基体较多,有利于汗液的分泌B.心肌细胞线粒体丰富,有利于其自动节律收缩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含有较多的线粒体,有利于运输氧气D.叶绿体在叶肉细胞内均匀分布,有利于光合作用6.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细胞骨架纤维(如微丝等),这些骨架纤维通过膜骨架与细胞膜相连。
它从力学上参与维持细胞膜的形状并协助细胞完成多种生理功能。
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酵母菌的细胞骨架结构B.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能维持细胞的形态C.细胞骨架可协助细胞膜完成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D.细胞骨架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题组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7.(2023·江苏南通高一期中)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某黑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如图所示。
第三章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一课时)学案
Ⅰ、学习目标:
Ⅱ、学习过程: 想一想:
1、细胞质内有许多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微结构,它们统称为__________。
2、要研究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 用什么方法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P47)
㈠ 原理:1、叶绿体____色,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球形或椭球形 2、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线粒体的___________染料。
线粒体 + 健那绿染液 _______ 色
㈡ 实验流程:
二、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㈠ 叶绿体和线粒体
细胞质接近无色,对
比明显,易于观察
㈡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
思考:请阅读P45-46 的图3-5,3-6,完成连线题。
㈢ 中心体、液泡、溶酶体(阅读P46的最后段)
1、_________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2、_________主要存在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
3、_________见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
内质网
核糖体
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游离型。
高尔基体
扁平囊及分泌小泡。
蛋白质加工、合成、包装。
形态 细胞器 功能。
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师文档:第3章第2节第1课时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含解析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1课时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
说出各种细胞器的形态、分布、结构和功能.(重难点) 2。
学会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1.通过对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
通过对细胞器的分类和归纳,养成比较与分类的科学思维方式.3。
通过实验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提高实验设计和观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1.分离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2.各种细胞器的功能(1)双层膜结构(2)单层膜结构③④(3)无膜结构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1.实验原理(1)叶绿体错误!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2)线粒体错误!蓝绿色,形态多样。
2.实验流程(1)观察叶绿体(2)观察线粒体1.叶绿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 2.中心体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
()3.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
()4.叶绿体和线粒体都由两层膜构成,都与能量转换有关.()5.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 6.正常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 7.健那绿染色后,细胞仍然处于生活状态. ()提示: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也有中心体。
3.×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是内质网。
4.√ 5.√6.×溶酶体对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有分解作用。
7.√细胞器之间的分工[问题探究]1.绿色植物所有的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吗?举例说明。
提示:不一定.如根细胞.2.没有叶绿体的细胞是否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线粒体的细胞是否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请举例说明。
提示:均不一定.蓝藻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一些好氧型细菌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3.心肌细胞和腹肌细胞中含线粒体多的是哪一种细胞?说明理由。
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第1课时细胞器之间的分工课标要求核心素养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科学思维——归纳与概括:对比分析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分布。
3.科学探究——制作临时装片,掌握显微观察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知识导图新知预习·双基夯实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1.细胞质的组成(1)组成:主要包括__细胞器__和__细胞质基质__。
(2)细胞质基质存在状态:__胶质__状态。
2.细胞器的分离方法:__差速离心__法。
3.几种重要细胞器的分工图示名称功能分布__线粒体__ 细胞进行__有氧呼吸__的主要场所动植物细胞__叶绿体__ 植物细胞进行__光合作用__的结构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幼嫩的茎细胞__内质网__细胞内__蛋白质__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动植物细胞中__高尔基体__ 对来自__内质网__的蛋白质进行__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__动植物细胞中核糖体“生产__蛋白质__的机器”,有的附于粗面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__细胞质基质__中,原、真核细胞中分布溶酶体“__消化__车间”,内部含多种__水解酶__,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中心体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__中心粒__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__有丝分裂__有关,分布于__动物__和某些__低等植物__的细胞中(1)成分:__蛋白质纤维__。
(2)形态:网架结构。
(3)作用:①维持__细胞形态__,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②与细胞__运动、分裂、分化__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__信息传递__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观察对象叶绿体细胞质的流动选取材料新鲜的__藓类__的叶新鲜的__黑藻__染色不需染色不需染色显微镜高倍显微镜__高倍显微镜__现象扁平的椭球形、球形细胞质按逆时针方向流动┃┃活学巧练__(1)细胞质基质中的液体称为细胞液。
第三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的①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测叶绿体和线粒体。
③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④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部分与整体的统一。
2、能力目标通过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巩固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加强学生对细胞微观结构的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建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②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②制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章学习了高倍镜的使用及本章第一节的有关细胞膜的知识以后,再进行本节内容的学习,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还是比较低,线粒体较小,在高倍镜下,在短时间内学生可能较难观察到,所以教师要准备好示范镜。
五、教学方法1、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
2、同时应用实验探究法、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3、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六、课前准备1.准备20台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新鲜黑藻叶, 1%的詹那绿染液。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3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分离各种细胞器的科学方法,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2.让学生通过类比认识细胞内各细胞器及其分工。
通过资料的阅读和实际的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综合的能力。
3.利用课本插图、教学挂图和课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分析、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4.通过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的学习,进一步明确结构与功能相同意的观点以及事物之间纯在普遍联系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1.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3.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
1.如何掌握集中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如何将这些细胞器的功能和生物体的相关生命现象联系起来并灵活运用。
3.各种生物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回顾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新课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