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在早期人工流产术前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29.12 KB
- 文档页数:1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人流中术前的应用林丽茹摘要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配伍宫颈局麻终止高危瘢疤子宫早期妊娠的安全性与效果。
方法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配伍宫颈局麻应用于终止高危瘢痕子宫早期妊娠,并与一般人工流产术进行对比。
观察镇痛效果、手术时间、宫颈扩张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药物的副反应。
结果 效果满意,手术时间短,宫颈充分软化松弛,手术难度降低,受术者疼痛程度可以忍受,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
结论 现剖宫产率高,瘢痕子宫意外妊娠率高,此方法效果好,相对较安全而又经济,可以作为基层高危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终止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 人工流产;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高危瘢痕子宫妊娠120例,高危瘢痕子宫诊断标准为:剖宫产术后的病例且宫颈口紧子宫过度前屈或后屈的。
年龄26~42岁,孕囊直径(35 1 17)mm,本次妊娠距剖宫产时间<1年80例,>1年40例,一次性剖宫产史100例,2次20例,对照组120例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见表1。
表1 2组临床资料比较(x s)组别例数年龄(岁)孕周孕次产次观察组12029 0 6 09 0 1 52 8 1 21 5 0 3对照组12025 5 7 08 6 2 83 0 1 21 3 0 21 2 临床论断 所有对象均有停经史,尿妊娠试验阳性,术前均经B超检查证实为宫内妊娠。
观察组排外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1 3 术前检查 经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等化验均正常,无妇科炎症,无口服米非司酮禁忌症。
无使用米索前列醇禁忌症。
无药物过敏史。
无利多卡因禁忌症:1 4 用药方法 观察组第1、2天早上6时空腹服用米非司酮片75mg,服用药后2h禁食,第3天早上8时空腹顿服米索前列醇0 6m g,2h后有妊娠物完全排出或出血量多于月经量时均给予在常规清毒下行清宫术,手术由深资而固定的临床医师完成。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人工流产;应用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虽然是小手术,但给受术者带来一定痛苦,且易出现并发症: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吸宫不全、生殖系统感染、子宫穿孔、宫腔粘连、漏吸、术中出血、羊水栓塞[1]。
我院采用术前加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观察其有无减轻受术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门诊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自愿选择行人工流产术、无禁忌证的、经b超检查证实孕6-10周的妇女200例,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
实验组术前应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用药前排除禁忌证(未排除带器妊娠)。
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在年龄、孕周和孕次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1.2方法米非司酮25mg/片,浙江仙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米索前列醇200ug/片,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米非司酮50mg,第1天晚餐后2h服,第2天早、晚餐前2h各服一次,总量150mg,第3天早8:00阴道后穹窿置米索600ug。
留门诊观察,一般在置药后3小时左右出现阴道流血,即可行吸宫术,记录受术者对疼痛程度的自我感觉,有无恶心、呕吐、颜面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术中出血情况;观察、跟踪随访术后有无发生吸宫不全、漏吸、宫腔粘连等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1.3疼痛程度的评定标准轻痛:主诉下腹部隐痛不适或酸痛下坠、皱眉。
中痛:主诉下腹明显疼痛、轻度呻吟。
重痛:反应强烈、大声呻吟、呼叫。
1.4统计学处理记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2.1观察组轻痛76%,中痛19%,重痛5%。
对照组轻痛14%中痛26%,重痛60%。
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计算术中出血量时加进了用药后至手术前阴道出血量。
具体比较见表3。
人工流产吸宫术前米非司酮应用剂量及成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流产吸宫术前米非司酮药物合理应用剂量及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7月于我站行人工流产手术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高剂量米非司酮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剂量米非司酮药物,对比两组患者宫颈扩张软化度、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宫颈扩张软化情况、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人工流产吸宫术前12h、3h,给药150mg患者,相比术前12h给药75mg 患者,其宫颈软化扩张效果更加,能够有效缩短人工流产吸宫术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减轻患者创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人工流产;吸宫术;米非司酮;药物剂量;效果人工流产吸宫手术中,必要的宫颈条件支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但现实中孕妇术前常产生宫颈肌肉紧张,而导致手术效果不佳,延长手术操作的时间,为孕妇带来较大影响。
为有效缩减手术时间、降低孕妇术中痛苦,临床上常采用米非司酮药物作宫颈软化扩张,为人流术开展作铺垫准备,其效果无可争议,但针对米非司酮药物使用剂量以多少为最佳,怎样控制给药时间,均是临床所需考虑的实际问题。
本研究以2012年以来我站所收治的104例人宫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吸宫术前的米非司酮药物使用剂量作综合衡定分析,所取成效显著,现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2014年7月于我站行人工流产手术的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停经50~60d,确诊为宫内妊娠6~9周。
采取随机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52例患者,年龄跨度23-32岁,平均年龄(25.24±3.41)岁,孕期(54.8±3.21)d。
对照组52例患者,年龄跨度24-30岁,平均年龄(24.11±3.28)岁,孕期(53.7±3.14)d。
高危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术前应用复方米非司酮的临床研究作者:彭汝娇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08期[摘要] 目的探讨高危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术前应用复方米非司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对120例瘢痕子宫及120例首次妊娠年龄16~20岁人工流产患者,术前服用复方米非司酮(试验组)与术前未做任何宫颈处理者对照。
比较分析人工流产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瘢痕子宫和小年龄人工流产患者中,试验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流血时间明显缩短,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手术成功率显著提高,月经恢复时间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高危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术前应用复方米非司酮可明显软化、扩张宫颈,有利于手术操作,明显减少人工流产不全、宫颈粘连等手术并发症。
[关键词] 复方米非司酮;高危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手术效果;并发症[中图分类号] R169.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8-0029-03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率的不断上升,瘢痕子宫首次妊娠的人工流产率也急剧上升,另外,社会原因造成首次妊娠人工流产患者年龄趋小,这两类人工流产患者宫颈条件差,使宫颈扩张困难,致手术难度增大,术后并发症如宫颈、宫腔粘连、人流不全相比其他患者人群有所增加。
研究发现,米非司酮可软化、扩张宫颈,进而能够使手术时间缩短,减轻患者痛苦。
为此,本研究对瘢痕子宫和小年龄段首次妊娠的早孕妇女在人工流产术前给予复方米非司酮,以探讨高危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术前应用复方米非司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8月在我院门诊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手术妇女240例,其中首次妊娠,年龄在16~20岁的早孕妇女120例;瘢痕子宫时间1~3年,剖宫产前无妊娠流产史、术后首次流产的早孕妇女120例。
所有早孕妇女术前常规检查、尿HCG、白带及术前B超均确诊为宫内妊娠6~9周。
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非司酮的临床观察
张玉红
【期刊名称】《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年(卷),期】2009(018)012
【摘要】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非司酮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
方法研
究对象200例妊娠6周~10周的健康妇女,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00例,人
流术前3小时空腹口服米非司酮150mg;对照组100例,术前不用任何药物。
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宫颈扩张有效率增加,手术时间缩短,出血量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差异显著(P〈0.05)。
结论米非司酮配合人工流产终止早期妊娠,安全、简单、经济、有效,值得推广。
【总页数】1页(P110)
【作者】张玉红
【作者单位】江苏金坛市薛埠镇茅麓卫生院,2132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1
【相关文献】
1.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非司酮的疗效观察 [J], 佟玉涛;李庆芬
2.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后的临床观察 [J], 阮艳嫦
3.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加阴道放置终止妊娠7~13周临床观察 [J], 李雪婷
4.口服米非司酮与前列腺素药物序贯治疗带器妊娠的临床观察 [J], 王红霞
5.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非司酮临床观察 [J], 李玉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非司酮在无痛流产中的应用
吴宏;马秀兰;王瑞云
【期刊名称】《工企医刊》
【年(卷),期】2006(019)006
【摘要】随着无痛人流越来越广泛地被开展,我们发现在选择合适镇痛方式同时,缩短手术时间及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是降低无痛人流风险的重要一环。
我们于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对无痛人流的妇女,术前口服米非司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吴宏;马秀兰;王瑞云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妇产科,221131;江苏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妇产科,221131;江苏徐州矿务集团第一医院妇产科,2211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米非司酮在孕9~10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J], 杨昱;曾麟
2.米非司酮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张瑞红;高静;张瑞琴;胡保琴;唐
翠珠;祖力皮亚
3.米非司酮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J], 徐洲
4.米非司酮联合卡孕栓在瘢痕子宫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J], 王瑞云
5.米非司酮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在41例瘢痕子宫患者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观察 [J], 刘玉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剂量米非司酮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段昌萍
【期刊名称】《实践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9(012)001
【总页数】1页(P6)
【作者】段昌萍
【作者单位】河北省怀来县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3.41
【相关文献】
1.小剂量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的临床分析 [J], 徐红云
2.丙泊酚联合应用小剂量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J], 何朝霞;邢晓莉
3.个性化心理护理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李南
4.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前临床研究 [J], 刘春燕;包玉娟;刘毅;杨芳
5.微管微创人工流产在100例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分析 [J], 廖梅芳;胡爱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非司酮在早期人工流产术前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3-05-24T14:58:45.2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5期供稿作者:沈润爽[导读] 人工流产时机械扩张宫颈造成疼痛或局部刺激,增加了病人痛苦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沈润爽(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妇幼保健所 025250)
【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120-01 【摘要】目的米非司酮作为受体水平竞争性孕酮对抗剂,能对抗孕酮对宫颈胶原分解的抑制作用,扩张和软化宫颈。
根据此原理,我所在早孕负压吸引流产前应用米非司酮诱导宫颈成熟,扩张和软化宫颈,使人工流产术易于操作,减轻了受术者的痛苦,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米非司酮人工流产
1.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来我所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100例,妊娠10周内,此次妊娠前三个月月经规律,患者年龄18-37岁,平均29岁,所有孕妇无服用米非司酮禁忌症。
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凝血四项均正常,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
1.2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系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片25mg。
实验组在人工流产术前48小时顿服米非司酮150mg,服药前后1小时禁食。
然后按指定时间手术,固定手术者,详细记录手术前后血压、脉搏。
1.3观察项目:宫颈软化及扩张情况,术中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术中出血量。
1.4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
2.结果
2.1一般情况:两组对象年龄.孕产次,孕龄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2宫颈软化及宫口扩张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对象宫口扩张情况比较
2.3术中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出血量比较,见表2。
3.讨论
在因避孕失败或治疗需要而终止妊娠时,人们及希望能够采用药物终止妊娠的方法来取代过去常用的人工流产术。
但如今的药物流产,虽然有90%以上的成功率,但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多且时间长,出血是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不便,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较严重的后果,影响了药物流产的临床推广,因而人工流产术仍为目前要求终止早孕的主要的治疗手段。
表2 两组对象术中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生率及出血量的比较
人工流产时机械扩张宫颈造成疼痛或局部刺激,增加了病人痛苦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组织学检查中发现,人工流产术中宫颈的机械扩张可以造成宫颈结蹄组织的损伤。
口服米非司酮为孕酮的拮抗剂与孕酮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干扰了孕酮对妊娠的支持,提高了内源性前列腺素水平或子宫妊娠对外源性前列腺素的敏感性,使宫颈胶原纤维降解而发生溶解,使宫颈软化扩张。
为了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及减轻受术者术时的疼痛,采用米非司酮促进宫颈成熟,结果总有效率达98%,其中宫颈充分扩张,人工流产术中不再需要机械扩张者占90%,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
减少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实验组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18%,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1)。
本实验还发现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表面米非司酮对子宫收缩无影响,不增加术中出血量,但因有促进宫颈软化和宫口扩张的作用,简化了吸宫手术过程,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疼痛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可接受性,且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作为人工流产术前的一种扩张剂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2010年10月第7版∶374~375.
[2]Molin A Risk of damage to the cervix by dilatation for first trimester induced abortion by suction aspiration .Gynecol Obstet Invest,1993,35∶ 152.
[3]王晨虹.米非司酮在引产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5)∶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