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再评价—Meta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513.89 KB
- 文档页数:8
中医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Meta分析祁树浩;陈国忠;刘锟荣;杨成宁【摘要】目的运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中医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效果分析.方法收集国内期刊发表的有关于中医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的临床试验的文章,运用Jadad质量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并利用RevMan 5.2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效应进行Meta分析.结果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比较,临床疗效分析比较:235/267 (88.01%),199/269(73.97%),(OR =3.01,95% CI:[1.83,4.97]).复发率;8/171(10.52%),78/172 (45.34%),(OR=0.13,95% CI:0.07,0.23]).不良分析比较:(1.31%),14/75(18.66%),(OR=0.08,95%CI:[0.01,0.43].敏感性分析:显示评价结果较为稳定;漏斗图图形不对称,考虑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中医疗法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有一定的疗效.【期刊名称】《云南中医中药杂志》【年(卷),期】2014(035)010【总页数】5页(P23-27)【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治疗;Meta分析【作者】祁树浩;陈国忠;刘锟荣;杨成宁【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广西南宁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广西南宁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广西南宁5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溃疡性结肠炎(U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通常认为免疫耐受的异常在UC的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该病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缓解期主要是以腹部隐隐作痛,大便次数增加或带粘液,反复发作为主。
近年有文献报道长期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会增加诱发直肠癌的发生机率。
[1]目前西药主要为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但复发率高、副作用大,疗效不理想。
《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篇一一、引言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目前,黄芩汤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已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
因此,本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旨在评估黄芩汤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1. 文献检索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收集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
检索时间范围为近五年内发表的文献。
2. 文献筛选与纳入标准纳入标准为:(1)随机对照试验;(2)研究对象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芩汤;(4)研究数据完整,可提取有效信息。
3. 数据提取与质量评估提取每篇文献的基本信息、研究设计、患者基本情况、治疗方法、疗效指标等数据。
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随机分配方法、盲法、失访情况等。
4. 统计分析使用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效应量及合并效应量,评估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三、结果1. 文献检索与筛选共检索到相关文献XX篇,经过筛选,最终纳入XX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
2.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纳入的XX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共涉及患者XX例,其中实验组(黄芩汤联合常规治疗)XX例,对照组(常规治疗)XX例。
3. 疗效分析(1)总有效率:黄芩汤联合常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XX,P<0.05)。
(2)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RR=XX,P>0.05)。
(3)其他疗效指标: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黄芩汤联合常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4. 证据合并与评估通过Meta分析,发现黄芩汤联合常规治疗在总有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西医与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对我国国内2010年—2014年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文献采用Meta分析法的随机效应摸型进行分析,并定量合并分析采用西医为对照的研究文献。
结果:西医对照组493例患者,中医药治疗组744例患者中分别有335例、698例治疗有效,结果显示X2=8.98,P=0.65;中医治疗组95%Cl为(4.61,9.48),结果显示总OR值(6.60)存在显著差异,u=10.68,P<0.00001;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之间敏感性没有明显差异存在。
结论:Meta分析结果支持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中医药疗法的临床疗效高于常规西医治疗。
关键词:中医药;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Meta分析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大肠黏膜溃疡性病变与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里急后重、腹痛、黏液脓血便以及腹泻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甚至还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全身症状,包括贫血、体重减轻与发热等[1-2]。
该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严重影响,需要及时寻找一种有效方式对其进行治疗。
临床上关于中医药治疗该疾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较多,本研究对临床中医药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进行了Meta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对我国国内2010年—2014年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文献采用Meta分析法的随机效应摸型进行分析,并定量合并分析采用西医为对照的研究文献。
纳入标准:具有良好的组间均衡性;随机对照试验;疗效判定指标为无效、有效等级资料人数;两组随机对照;对照与治疗组治疗方式分别为西医疗法与中医药疗法;经肠镜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
1.2方法选取“中医”“溃疡性结肠炎”等作为关键词,对我国国内2010年—2014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CBM数据库中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文献进行检索,纳入质量较高、符合标准的相关文献,最终一共有11篇文献被纳入,共有1237例患者,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分别有493例、744例。
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Meta分析参苓白术散(以下简称“参苓白术散”)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的方剂,具有清热燥湿、益气健脾的功效。
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常表现为腹泻、便血、腹痛等症状。
西药治疗UC可以通过控制炎症反应、改善肠道微生态来达到缓解症状、控制病情的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Meta分析,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UC的临床疗效。
一、方法1. 文献筛选以“参苓白术散”, “溃疡性结肠炎”, “Meta分析”等关键词为检索词,检索PubMed、CNKI、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筛选发表于2010年以后的中英文文献。
纳入的研究应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涉及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UC病人的研究。
2. 数据提取和统计分析根据纳入研究的数据,提取疗效评价指标(如症状缓解率、病情改善率、结肠镜检查相关指标等),进行Meta分析。
采用计算机软件RevMan 5.3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相对危险度(OR)和95%置信区间,利用Cochran's Q统计量和I²检验评估异质性。
二、结果1. 文献筛选共检索到310篇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纳入7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2. Meta分析结果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UC的症状缓解率明显优于西药单独治疗(OR=2.45,95% CI: 1.85-3.2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UC的病情改善率也明显高于西药单独治疗(OR=2.13,95% CI: 1.65-2.75)。
结肠镜检查相关指标方面,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UC的结肠粘膜恢复情况较好,结肠炎症程度明显减轻。
三、讨论本Meta分析结果表明,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UC能够显著改善症状,提高病情缓解率。
参苓白术散具有益气健脾、清热燥湿的作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
中药与临床 Pharmacy and Clinics o f C hinese Materia Medica 2Q 2Q .,\\ [4、.39 .•临束中药•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 分析[摘要]目的:运用Meta 分析的方法评价复方谷氦酰胺肠溶胶囊(C G E C )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CGEC 的临床运用提供循证学依据。
方法:本研究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 献数据库、CochraneLibrary 、EMBASE 及Pubmed 数据库中CGEC 治疗UC 的所有临床文献,检索时间均为数据库建库时间 至2020年1月30日。
分析软件采用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 13.0。
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2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计905名患者。
Meta 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CGEC 联合常规药物组临床总有效率(穴及=1.25,95%C7 [1.17, 1.34]尸<0.00001)和肠镜下黏膜总有效率(/?及= 1.24,95%C7[1.11, 1.38]P=0.0002)显著高于常规药物组;患者血清TNF-a 和丨L-6的改善情况显著 优于常规药物组-9.96,95%C7 [-12.81, -7_12]尸<0.00001; MD/i L .6= -15.00,95%C7 [-18.79, -11.20] PC0.00001)。
在 安全性方面,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0.39,95%(:/[0.27,0.57]尸<0.00001)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0£(:辅助治疗UC 能显著改善患者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临床总有效率显著提高,肠镜下黏膜总有效率显著提高,且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好,能使患者明显获益,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复方谷氦酰胺肠溶胶食;溃4性结肠炎;Meta 分析;随机对照试验[中图分类号]R 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 6*74-926X(2〇2〇)〇4-010-08Meta-analysis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pound Glutamine Enteric Capsules for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HUANG Qian-qian, XIONG Yan, WANG Tao, FAN Yun-rong, QU Li-ping , ZOU Wen-jun // (School o f P harmacy Chengdu University o 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Laboratory o f S tandardization for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Ministry o f E ducation;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 f S ystematic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 f C 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Chengdu 611137, Sichuan)[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pound Glutamine Enteric Capsules (CGEC) in adjuvant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UC) by Meta-analysis, and provid evidence-based basis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GEC. Method: This study retrieved all the clinical literature on the treatment of UC by CGEC in CNKI, VIP, Wanfang, SinoMed, Cochrane Library, EMBASE and Pubmed data base and the retrieval time ranged from the time of database construction to January 30, 2020. The analysis software used Review Manager 5.3 and Stata 13.0. Result: A total of 12 clinic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ere included with the total number of 905 patients. Meta-analysis showed that in CGEC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drng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RR= 1.25, 95 % C/ [1.17, 1.34] P < 0.00001) and total efficiency of colonoscopy (RR= 1.24, 95 % C/ [1.11, 1.38] Z^O.0002)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 onventional drug group. The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TNF-a (PFZ)=-9.96,95 %C/ [-12.81, -7.12] P < 0.00001) and IL-6 (WD= -15.00, 95 % C/ [-18.79, -11.20] P < 0.00001)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drug group. In terms of safety,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RR=039, 95% Cl [0.27, 0.57] ^O.OOOOl)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CGEC adjuvant treatment of UC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such as abdominal pain and diarrhea.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mucosa under colonoscopy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the level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patients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with better safety, which bring obvious benefits to patients,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Key words] Compound Glutamine Enteric Capsules; ulcerative colitis; meta-analysis ;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黄倩倩,熊晏,王涛,范耘容,瞿礼萍,邹文俊[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专项(项目编号:2017TD0001)[通讯作者]部文俊(1966-),女,博士,主要从事中药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 E -m ail:zo u w enjun@ Tel:133****5408,翟礼萍(1984-),女,博士,主 要从事中药标准与国际化研究Tel:133****6918Email:****************Email:************************[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 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四川成都611137[作者简介]黄倩倩(1994-),女,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中药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Tel:184****2461[收稿日期]2020-02-07•40 ■中药与临床尸Aarmac少am/C"«/’cyq/'C7!/«eseMater/aMe治ca 2020; 11 (4)溃瘍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的 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性腹泻,腹痛和里急后重等[l’21。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年第15卷第11期 World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andWesternMedicine 2020,Vol 15,No 11·文献研究·DOI:10.13935/j.cnki.sjzx.201108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192777134D)作者单位:1.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院,河北石家庄050091;2.河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河北省中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11通信作者:刘建平,Email:13603396653@163.com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Meta分析李雪可1 刘建平2 王庆泽1 刘晓萌1【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中西医对比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
方法通过检索CNKI、WANFANG、VIP、CBM、PubMed、CochraneLibrary数据库获得文献,将最终纳入的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1篇,全部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
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总有效率、治愈率、肠道菌群改善等方面优于西药对照组,其中,中医药治疗UC患者的乳酸杆菌水平优于西药治疗(SMD=0.72,95%CI[0.58,0.87],P<0.00001);双歧杆菌水平显著高于西药治疗(SMD=1.45,95%CI[1.00,1.90],P<0.00001);大肠杆菌水平较西药组低(SMD=-1.88,95%CI[-2.77,-0.99],P<0.00001);肠球菌水平低于西药组(SMD=-1.57,95%CI[-2.76,-0.38],P<0.00001)。
结论 中医药治疗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益生菌增多,条件致病菌减少。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可以通过中医药治疗来改善肠道菌群紊乱,提高UC临床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