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30.23 KB
- 文档页数:2
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平板运动试验(Exercise Stress Test)是一种常见的非侵入性心脏诊断方法,也是冠心病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该试验通过让患者在心电图监测下进行不同程度的体力活动,以观察心电图变化和心肌缺血情况,从而对冠心病进行判断和诊断。
本篇文章将从平板运动试验的实施原理、试验结果的解析、诊断意义以及应用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一、平板运动试验的原理平板运动试验的原理是利用体力活动刺激心脏,使心脏供应缺血区域的氧气需求增加,从而引发心肌缺血或缺血性改变。
患者在心电图监测下进行有规律的步行或跑步等体力活动,不断增加运动强度,直到达到预定的终点(通常是心率达到一定数值或出现相关症状)。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心电图记录和血压测量均在监测范围内。
平板运动试验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率反应:心率在试验过程中随着运动而逐渐升高,正常人心率可达到最大心率的70%-85%。
心率反应异常可能表示心脏功能失调。
2. 心电图变化:冠心病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心肌缺血可能引发心电图ST段改变,如ST 段下降、水平或上斜型抬高;甚至出现心律失常、心室扑动等。
3. 症状反应:患者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出现心绞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可指示冠心病的发生程度。
4. 舒张压反应:在运动过程中舒张压也会随着强度增加而增加,但血压升高幅度不宜超过正常范围。
根据上述指标,可对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进行解析,进而作出合理的临床评估和诊断。
平板运动试验可以检测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或心脏功能不全等问题,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的诊断:1. 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心绞痛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心绞痛表明存在心肌缺血,可作为诊断心绞痛的一种方法。
2. 隐匿性冠心病的诊断:对于无症状的隐匿性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可发现心肌缺血情况,及时判断和诊断。
3.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可区分心肌缺血的发生是由心肌梗死还是稳定性心绞痛所引起。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比较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Exercise Electrocardiogram,EECG)和动态心电图(Holter monitor,HM)是常见的心电图检查手段,它们在冠心病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这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它们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是一种常规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通过监测患者在体力活动中的心电图变化来评估心脏功能和冠状动脉供血情况。
患者在运动平板上进行标准化的负荷试验,监测心电图的变化,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及其程度。
这种检查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和评估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动态心电图是通过患者佩戴便携式心电图记录仪,连续监测心电图信号24小时或更长时间,以发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心电活动异常。
动态心电图可以检测到患者在平常活动中发生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传导阻滞等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可疑的心脏异常。
在临床实践中,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监测患者在运动负荷时的心电图变化,客观地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冠状动脉供血情况,对冠心病的诊断和评估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而动态心电图则可以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电活动进行连续监测,有助于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情况,对一些潜在的心脏异常能够及时发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这两种检查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对患者的体力和协作能力有一定要求,对老年患者和体力较差的患者可能不太适用。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只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监测患者的心电活动,有可能无法发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心脏异常。
而动态心电图监测时间较长,对患者的便利性和舒适度要求较高,患者佩戴心电图记录仪的过程可能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需要后续对大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存在一定的负担。
运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研究【摘要】目的为了评价运动平板试验在现代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对100例行运动平板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运动平板试验阳性者80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冠心病59例(74%),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数目越多,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率越高,而运动时出现心肌缺血的时间越早。
结论运动平板试验在现代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多支血管病变患者。
【关键词】运动平板试验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病变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44-02运动平板试验是运动负荷试验的一种,是通过分级运动来增加心脏的负荷,使心脏耗氧量增加,当负荷达到一定量时,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心肌耗氧量相应增加以诱发心肌缺血,并通过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出来,从而辅助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1]。
运动平板试验是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无创检查方法,对指导冠心病的诊疗也有价值。
本文通过运动平板试验与此同时冠脉造影结果比较探讨运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做运动平板试验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5±4.8)岁。
全部患者均行超声心电图检查,除了肥厚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等其它心脏病、临床诊断为冠心病。
1.2 方法运动平板试验采用北京生产的weigaoyi活动平板诊断仪及心电分析软件,根据bruce方案,同步记录十二导联心电图,运动前,运动中每3min及运动后即刻2分、4分、6分时各测量血压一次。
运动平板试验阳性标准:(1)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心绞病;(2)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或原有st段下降者,在原有基础上再下降0.10mv以上,持续2min以上;(3)st段弓背状急性抬高0.20mv以上;(4)出现一次性异常高耸t 波伴对应导联t波倒置,全部患者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关键词】 ,,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运动平板试验[摘要]目的评价运动平板试验(TET)检出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7月~2006年4月有临床症状并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的患者180例。
结果通过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对比,分析TET检出冠心病的灵敏性为87.0%、特异性为54.4%、准确度为76.7%,并分析患者病变程度、年龄、性别对TET结果的影响。
结论 TET具有安全、无创、价廉、操作简单等优点,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广泛运用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并越来越多地用于评估已明确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判断患者治疗效果,分析病情预后。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运动平板试验近年来因冠脉造影技术的发展,运动平板试验作为心血管领域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之一,尽管其评价指标所受的影响较多,应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只要通过选择合适受试人群和完善结果判断标准等,提高临床医师对其生理学原理、方法学及指标评价等的认识,它仍是目前最简易、安全且可靠的检测方法。
因为其无创、经济、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符合生理负荷的情况且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所以目前在各大医院及基层医院临床上广泛应用。
现对我院180例疑似CHD患者在1~2周内先后进行TET及CAG检查,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7月~2006年4月住院患者中可疑冠心病者180例,男106例(58.9%),女74例(41.1%);年龄33~72岁,平均(57.2±11.8)岁。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2周内行TET及CAG试验。
其中典型心绞痛133例,稳定型74例,不稳定型59例;陈旧性心梗36例,不典型胸痛、胸闷、气短、心悸11例。
1.2 运动平板试验运动平板机为美国产TN 210型,运动前3天停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硝酸酯类药物及洋地黄类药物,均在餐前或餐后2 h进行。
采用Bruce方案,运动前首先记录12导联心电图、血压、心率及症状,运动中及运动后连续同步监测12导联心电图、血压、心率,并记录症状。
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08年12月临床拟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50例,在1周内分别行平板运动试验(TET)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
结果:TET与CAG在诊断冠心病应用中有显著的一致性;对男性患者诊断的符合率高于女性患者;TET阳性者中易出现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结论:TET与冠心病受累血管数目有关,对冠心病的诊断和预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特别对男性患者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是目前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常用检查手段。
标签:平板运动试验;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平板运动试验(TET)是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具有方便实用、易普及等优点,适用于对冠心病患者的初步筛选。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术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是因其是一种有创性检查且价格昂贵,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受医疗条件的限制,普及尚待时日。
现以CAG结果作为标准,探讨临床上TET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5月~2009年6月临床拟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50例,其中,男102例,女48例;年龄36~70岁,平均(45.0±8.5)岁。
对所有患者进行必要的问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正确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的情况下,于1周内分别进行TET和CAG检查。
1.2 方法1.2.1 TET所有对象均按照Bruce方案[1]采用美国GP公司的1200型平板运动心监测系统进行检查。
运动前首先记录静息12导联心电图、心率、血压及症状变化。
阳性标准:①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症状;②运动中或即刻心电图出现ST 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0.1 mV,原有ST段下降者活动后在原有基础上再下降0.1 mV,并持续2 min以上;③出现严重疲劳或呼吸困难不能坚持运动;④出现严重心律失常;⑤缺血型ST段压低≥0.2 mV或ST段抬高0.1 mV;⑥心率在1 min内减少20次,收缩压下降≥20 mm Hg(1 mm Hg=0.133 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