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出版社S版 第二单元7.海上日出(2018年秋)

语文出版社S版 第二单元7.海上日出(2018年秋)

语文出版社S版  第二单元7.海上日出(2018年秋)
语文出版社S版  第二单元7.海上日出(2018年秋)

7.海上日出

基础过关

一、读拼音,写词语。

1.云霞给天空xiāng( )了一道金边。

2.顽皮的弟弟在草坪上奔跑,突然,他被一块石头绊倒,chà nà( )间血就流出来了,他忍着téng tòng( )坚强地走回了家。

辨析形近字的方法:1.通过读音来区别,例如“辫”读“biàn”,“瓣”读“bàn”;2.通过字形来区别,如“辩”“辨”“辫”“瓣”四字的形旁不同,意思也不同;3.通过组词来区别,例如它们分别可组词为“分

辨”“辩论”“辫子”“花瓣”。

二、辨字组词。

1.辨辫辩瓣

( )论( )别( )子花( )

2.霞暇假遐

晚( ) 休( ) ( )想闲( )

3.缝逢蓬篷

帐( ) 裂( ) 每( ) 莲( )

三、给下列各句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 )

A.背B.担负C.依仗D.遭受

2.太阳慢慢透.出重围。( )

A.渗透;穿透B.暗地里告诉

C.透彻D.显露

四、按要求写词语。(各写两个)

1.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 )

2.写出带有“目”的成语:( )( )

3.写出表示颜色的成语:( )( )

五、选词填空。

冲破突破

1.海燕( )了咆哮的暴风雨。

2.我答应妈妈这次语文考试争取( )95分。

,重围,包围

3.八路军英勇地冲出了敌人的( )圈。

4.首长命令我们团天黑前突破( )。

六、读下面的句子,看看它们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比喻B.排比C.拟人D.反问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

1.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过关

八、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海上日出(节选)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辩)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 )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 )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燃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1.给短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2.用“\”划去短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

3.第一自然段描写的是________时日出的景象,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____________时日出的景象。

4.作者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外阅读。

观落日

这时候,太阳已经西斜了,它收敛起耀眼的光芒,像个害羞的姑娘露出红红的脸蛋,在它的周围留下一圈柔和的光晕。晴空本来是浅蓝色的,像明净的湖水,现在也慢慢地加重了颜色,越来越浓,简直像画

家在用蓝色的画笔层层加深。

我不由地赞叹道落日前的景象太美了太美了

过了一会儿,突然太阳涨红了圆溜溜的脸颊,像个大红球,向天空、向峰峦、向大地喷出了红艳艳的光芒。它周围的晚霞不断地扩大着范围,不断地更换锦衣,艳红、大红、橘红、粉红……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刹那间,弥漫了大半个天,像铺展开了一幅瑰丽的锦缎。

这时候,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显露了自己的美丽的容貌,带着满腔的喜悦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只把那红光留在遥远的峰顶和天际。最后,它愉快地一跳,消失在山后了。

随着暮色渐渐地降临,山峦的样子模糊了。我仍旧凝视着天际,我的心久久地陶醉在这落日的奇观之中……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漂亮——( ) 高兴——( )

注视——( )

2.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3.请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根据“港湾”“渔船”“晚霞”这三个词语想象傍晚时大海的景象吗?想一想,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镶 2.刹那疼痛二、1.辩辨辫瓣 2.霞假遐暇 3.篷缝逢蓬三、1.A 2.A 四、

1.刹那瞬间

2.目不转睛目不识丁

3.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1.冲破 2.突破 3.包围

4.重围六、1.C 2.D 七、1.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静得连人的呼吸声都能听到。 2.这是伟大的奇观。 3.太阳从东方露出了笑脸。 4.东西发出亮光。八、1.xiāng chóng2.辩燃 3.有云天边有黑云 4.因为日出的景色很优美,景象很壮观,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所以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九、1.美丽喜悦凝视 2.:“ !!” 3.这时候,太阳已经西斜了,它收敛起耀眼的光芒,像个害羞的姑娘露出红红的脸蛋,在它的周围留下一圈柔和的光晕。过了一会儿,突然太阳涨红了圆溜溜的脸颊,像个大红球,向天空、向峰峦、向大地喷出了红艳艳的光芒这样写可以使句子更生动,更具体,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落日之景的喜爱之情。 4.时间顺序。对落日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5.示例:夕阳西下,灿烂的晚霞在辽阔的天空铺开,大海变得安静了,渔船都静静地停靠在港湾,渔民们收工了,那辽阔的大海沉沉地入睡了。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试题-课文7 海上日出-语文S版(含答案)

《海上日出》课后作业【精品】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改为陈述句:这是伟大的奇观。 改为感叹句:这真是伟大的奇观呀! 改为双重否定句:这不能不说是伟大的奇观。 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海上日出的喜爱,对光明的向往。 4、课文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答:课文描写了天晴时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 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的。 语段阅读 1、按原文填空,说一说这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这一段是按照太阳初升、半升到全部升起的变化顺序来写的。 2、这一段着重描写了海上日出时壮观的样子,关于它不同时间的颜色,作者细致而准确地描写道: 刚露出一小部分时,它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完全升起那一瞬间,它颜色真红得可爱; 完全升起后,深红的它发出夺目的亮光。 抄写一句本段中你认为写得最好的句子,用“△”标出你认为用得最好的词语。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 △△△△ 面,颜色真红的可爱。 说说为什么你觉得这句好。 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冲破”和“跳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威力,也洋溢着作者热爱光明的喜悦之情。

2、按原文填空,并完成下面各题。 如同宛如仿佛犹如似乎 所填词语中,用法不同的一句是( E )。其他几句都是(比喻句)。选择一句说说这样描写的好处。 ()句写得好,把()比作(),形象生动,让我体会到 ()。 《课堂作业》《暴风雨》的答案 2、按原文填空,并完成下面各题。 如同宛如仿佛犹如似乎 所填词语中,用法不同的一句是( E )。其他几句都是(比喻句)。选择一句说说这样描写的好处。 ()句写得好,把()比作(),形象生动,让我体会到 ()。

【人教版】2016秋七年级语文能力竞赛试卷(含答题卡及答案)

2016秋七年级语文能力竞赛试卷 温馨提示:本卷共22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带上美丽的心情,开启属于你的阅卷之旅吧!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16分) 1、读下列这段话,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太阳从花园里收敛起它金色的余huī(),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来,洒下清辉静柔如水。我坐在树丛下,注视着这shùn ()息万变的天幕,树叶飘舞,袅娜多姿。每一片叶子都是这次舞会的主角。叶子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热chén( )地摆弄他妖娆的舞姿,为春,夏,秋做个总结,像是一只棕色的蝴蝶飞向大地,安xiáng地卧()在大地的怀中,没有遗憾,没有感伤。 2、按要求默写 (6分) ①南宋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②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 ③《潼关》用拟人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的诗句是▲,山入潼关不解平。 ④但在它驶近黑暗的时候,船上却焚起了大火,使它沉没于灰色的浪涛,▲(《太阳船》)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周末去滨江路游玩的人很多,大人们漫步江畔,悠闲自得,孩子们则在免费开放的室内沙场堆城堡、玩滑梯,乐此不疲 ....。 B.针对在校初中生能否使用手机的问题,某班向家长进行了专项调查,80%赞同使用手机的结果让班主 任李老师莫衷一是 ....。 C.今年第一季度“泸州好人”出炉,龙润珍等五位普通市民榜上有名,他们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的故 事很快家喻户晓 ....。 D.韩国“岁月号”客轮拥有防破坏设计,但这样的设计并非天衣无缝 ....,一旦有水漫入某些隔间,船体也会迅速下沉。 4、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有这样一则宣传广告:“买保险,买平安。”请你认真品味这则广告,回答下列的问题。(4分) ①、广告中的“平安”一词,有哪两方面的含义?(2分) ▲ ②、请你谈谈这则广告好在哪里。(2分) ▲ 二、名著阅读(8分) 5、(1)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插图,根据你的阅读和画意,请为三幅图画分别选择对应的篇目,在括号中填入相应的选项。(3分) ①②③ ()()() A、《无常》 B、《父亲的病》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D、《五猖会》 E、《琐记》 (2)下面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仔细阅读并回答一下问题。(3分)“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2020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海上日出》练习题(答案)

2020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海上日出》练习题(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一 一、读拼音,写词语。 nǔlìdài tìxiānɡbiān zǐsè ()()()()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不转眼睛地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2.指周围的世界。() 3.光彩耀眼。() 4.雄伟美丽而又少见的景象。() 三、给词语搭配连线。 范围亮光透出光彩 负着上升躲进红霞 使劲重担出现云里 发出扩大有了重围 【答案】 一、努力代替镶边紫色 二、1.不转眼 2.范围 3.夺目4.奇观 三、 范围亮光透出光彩 负着上升躲进红霞 使劲重担出现云里 发出扩大有了重围 练习二 一、比一比,组词。 转( ) 刹( ) 范( ) 镶( ) 辨( ) 芒( )

传( ) 杀( ) 犯( )箱( ) 辩( ) 忙( ) 二、选词填空。 壮观奇观 1.这不是很伟大的()吗? 2.用数不清的红旗装饰起来的长江大桥,显得格外( )。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太阳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云霞。 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转动) (刹那) (范文) (镶嵌) (分辨) (光芒) (传来) ( 杀死) (犯错)( 箱子) (争辩) (忙碌) 二、1.奇观2.壮观 三、1.一片片云被太阳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2..转眼间一道云霞出现在了天边。16 海上日出练习一 练习三 一、读拼音,写词语. 二、比一比,再组词。 旷()镶()努()紫()替() 扩()嚷()号()紧()冒()

最新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梳理 一、课文内容梳理 《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做群众大会的演说,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为求民主反独裁,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的高尚人格。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大无畏的革命家”。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这篇散文是鲁迅的学生萧红通过十五个片断来描述先生生活中的点滴,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文中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身上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7海上日出语文s版含答案

7 海上日出 1.用“√”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很快地,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téng tònɡ),很难分辨(biàn bàn)周围的景物。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我们感叹这大自然的神奇(jīqí)力量和美丽景色。 2.读拼音,写词语。 zònɡshǐ xiānɡshànɡ chànà 3.照样子,写词语。 (1)一刹那(表示时间快的词语): 、、。 (2)目不转睛(表示注意力集中的词语): 、、。 4.根据句子和括号里的解释写词语。

(1)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 )(向四面放射的强烈光线),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2)后来,太阳慢慢透出( )(层层的包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5.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为了看日出,我常常 ..早起。( ) (2)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 ) (3)这不是伟大 ..的奇观么?( ) 1.“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1)这句话采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阳刚升起时的 和。 (2)用上面的修辞手法再写一句话。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成陈述句) 1.本课的作者是著名作家,他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2.作者在观察和描绘了海上日出的美景之后,发出了“”的感叹,这是因为无论是时还是时,作者笔下的海上日出都给人带来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发自内心地对海上日出景色的。

3.课文是按照的顺序来描绘日出景象的:一片( )——一道( )——越来越亮;出现小半边( )——( )使劲向上升——冲破( )跳出海面——发出夺目的( )。 (一)课内回顾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照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装)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跑)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涂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1.用“×”划去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 2.“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是描写时日出的景色,还可以说: 的亮光, 的亮光。“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这句话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 。这里表现的是阳光透过直射时天水的特点。 3.黑云出现了光亮的金边,是因为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 4.“这时候,不仅 ..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这里描写的是阳光灿烂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日出景象的之情。用加点的词语仿写一个句 子。

《海上日出》课文分析

《海上日出》课文分析 《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的佳作。 第一,作者观察细致入微。文中对日出过程的描写,对不同情况下,太阳的形状、光亮、色彩、动态及周围事物的状态描写都十分准确、生动、传神,这一切又都离不开作者观察的精细与深入。 其次,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景物的个性。在海上看日出不同于登山、站立草原、入森林等地看日出,海上的日出始终与天光、水色的变化等联系在一起。作者就是抓住“天水相接”、“完全跳出了海面”、“直射到水面”“海水”等来写日出过程中光亮、色彩的。 第三,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开描写。正面写太阳的形——“一道红霞”“小半边脸”“圆”;光——晴天由“没有亮光”到“夺目的亮光”,云也有了“光彩”,微云天气是“灿烂的亮光”,云片很厚时,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上了“金边”,突出重围后,把片片“黑”云染成了或红或紫,太阳“亮”了,云朵“亮”了,海水“亮”了,连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色——“红着”,红而无亮光,红得可爱,“深红”;动——“慢慢地”“一纵一纵地”“冲破”“跳出”等。侧面着力描写周围环境的变化。天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天空“一片浅蓝”,“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这样写不单调、不板滞。 第四,文章详略得当,描写三种不同情况下的海上日出。晴好天气详写,把日出的过程写得细,仪态万象。写微云天气,仅侧重写阳光穿过白云时造成的“水天一色”的情状。写乌云蔽日时,重点写太阳冲破重围普照天地的情状。这样详略互见,点面结合,各有侧重,而又相互映衬,互为补充,不仅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了“海上日出”的种种“奇观”,而且简练、精当。 第五,语言生动、形象。 1.运用比喻、拟人、借代、映衬等多种修辞手法。 2.动作词“冲”“跳”“纵”“镶”“透”等,名称词“亮光”“光线”“光芒”“光彩”“光亮”等,还有“果然”“终于”等词选择运用都十分恰当,耐人寻味。

【人教版】2016年秋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殉.职(xùn)狭隘.(yì)隐秘.(mì)战战兢.兢(jīnɡ) B.坍.塌(tān) 喧.腾(xuān) 瞬.间(shùn) 拈.轻怕重(niān) C.热忱.(chén) 废墟.(xū) 淫.慢(yín) 刨.根问底(páo) D.纯.粹(cuì) 呼啸.(xiào) 琢.磨(zhuó) 瞻.前顾后(zhā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D )(2分) A.酬劳硬朗派谴鄙薄B.滚烫溜达水渠微簿C.抽泣帐蓬慷慨佩服D.枯干痴想奢望滑稽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王杰在技术上精益求精 ....,他的师傅对他很欣赏。 B.因为下雨的缘故,操场上一个人也没有,显得冷冷清清 ....的。 C.他心思缜密,做事总是瞻前顾后 ....,从未出过纰漏。 D.两年前在山上遇险的经历,到现在他还记忆犹新 ....。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分) A.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大约五十多岁了。 B.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 C.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 D.杰里既关切又无可奈何地看了看我,然后跟着他们下山了。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B )(2分) A.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B.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C.“嘿!”内德说,“我们好久没有爬山了。” D.“如果你不想走了,就在那儿待着吧。”一个伙伴嘲笑我说。6.下列各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英国作家、电影编剧B.《纪念白求恩》——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家 C.《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2018七年级语文

七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40分) 一、基础知识(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污涩.(sè) 一缕.(lǚ) 嗔.怪(chēng) 妄.下断语(wànɡ) B.叮嘱.(zhǔ) 小凫.(fú) 惩.戒(chénɡ) 大相径.庭(jīnɡ) C.消耗.(hào) 蜷.伏(quán) 蹒.跚(pán) 畏罪潜.逃(qián) D.怂.恿(zònɡ) 羞怯.(qiè) 迷惘.(mánɡ) 神采奕.奕(yì)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搓捻缭亮霹雳翻来复去 B.烘托葱茏询职人迹罕至 C.优雅伶仃劫掠沉墨寡言 D.宽敞点缀倜傥妄下断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B.人生的航船不会一帆风顺 ....,我们要正视困难,敢与风浪搏击,就一定会到达胜利的彼岸。 C.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干货多多,派发了八大红包,让咱老百姓眉开眼笑 ....。 D.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考试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读书不但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而且能够陶冶性情,提升自我。 D.通过认真学习这篇课文,使我们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和父母的不易。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好,”他笑着说:“可以帮个忙吗?” B.这里有牡丹、玫瑰、荷花……等十几种花卉。 C.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D.你懂得欣赏一棵树吗?苦难的人。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六耳猕猴假扮成孙悟空,唐僧、观音菩萨、李天王等都无法分辨,最终在如来面前才现出原形。 B.《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C.《动物笑谈》语言风趣幽默,有时还带有调侃的味道,让我们感受到科学让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D.《狼》出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明代文学家。

语文出版社S版 第二单元7.海上日出(2018年秋)

7.海上日出 基础过关 一、读拼音,写词语。 1.云霞给天空xiāng( )了一道金边。 2.顽皮的弟弟在草坪上奔跑,突然,他被一块石头绊倒,chà nà( )间血就流出来了,他忍着téng tòng( )坚强地走回了家。 辨析形近字的方法:1.通过读音来区别,例如“辫”读“biàn”,“瓣”读“bàn”;2.通过字形来区别,如“辩”“辨”“辫”“瓣”四字的形旁不同,意思也不同;3.通过组词来区别,例如它们分别可组词为“分 辨”“辩论”“辫子”“花瓣”。 二、辨字组词。 1.辨辫辩瓣 ( )论( )别( )子花( ) 2.霞暇假遐 晚( ) 休( ) ( )想闲( ) 3.缝逢蓬篷 帐( ) 裂( ) 每( ) 莲( ) 三、给下列各句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 ) A.背B.担负C.依仗D.遭受 2.太阳慢慢透.出重围。( ) A.渗透;穿透B.暗地里告诉 C.透彻D.显露 四、按要求写词语。(各写两个) 1.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 ) 2.写出带有“目”的成语:( )( ) 3.写出表示颜色的成语:( )( ) 五、选词填空。 冲破突破 1.海燕( )了咆哮的暴风雨。 2.我答应妈妈这次语文考试争取( )95分。 ,重围,包围 3.八路军英勇地冲出了敌人的( )圈。

4.首长命令我们团天黑前突破( )。 六、读下面的句子,看看它们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比喻B.排比C.拟人D.反问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 1.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过关 八、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海上日出(节选)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辩)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 )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 )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燃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1.给短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2.用“\”划去短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 3.第一自然段描写的是________时日出的景象,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____________时日出的景象。 4.作者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外阅读。 观落日 这时候,太阳已经西斜了,它收敛起耀眼的光芒,像个害羞的姑娘露出红红的脸蛋,在它的周围留下一圈柔和的光晕。晴空本来是浅蓝色的,像明净的湖水,现在也慢慢地加重了颜色,越来越浓,简直像画

四年级语文教案《海上日出》

四年级语文教案《海上日出》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4.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品读词句,感知海上日出的壮观。 学习难点: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内涵。 课前准备:课文插图 授课时数: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一、导入课题:《海上日出》 同学们,你们看过大海吗?海上的日出就更美了,咱们今天一块去看看。

二、启发谈话 本文选自中国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杂记》。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昂热号四船去法国留学时,把旅途中的见闻随时记下,本文写的是船至红海中作者看到日出时的实际情况。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几次看到海上日出所得的总的印象的具体记录。海上日出的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你们读读课文,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就会明白了。 三、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读。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正确、流利。 (2)画。画出生字词,拼拼读读,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2)检查字词自学情况,口头完成下列练习。

①范。扩词:范围、模范、范例、示范、典范等。 ②一刹那。近义词有:转眼间、一转眼、一眨眼、瞬间等。 ③镶。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a.给句子中带点的词换上一个词,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b.用带点的词说一句话。 例:小红的裙边上镶了一条粉红的花边,显得更漂亮了。 (3)交流思考情况。 ①课文中哪几个小节描绘了海上日出的景象?(2~5节) ②可分为几种不同情况的日出?(一般情况下的天气--晴朗和特殊情况下的天气--多云) 四、再读课文质疑 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1.为什么作者看到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就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2017-2018学年上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营山县新店中学王蓉(本卷共2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2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2分) A、黄晕(yuèn)倔强(jiàng)赏赐( cì)峰峦 ( luán ) B、陛下( bì)澄澈(dèng)缥缈(miǎo)洗濯(zhuó) C、目眩(xuàn)庇护( bì)钦差(qīn )迸溅(bèng) D、滑稽( jī)潺潺 (chán)轻盈(yéng)啜泣(chuò)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投入大自然的。 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 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 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 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C、济南的冬天是个温暖的地方。 D、大约有五十个左右的同学,参加了今天的比赛。 4.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D、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B、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 C、他首先第一个发言,在众人的注视下分外高兴。 D、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精彩表演。 6.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 B、冰心,原名谢婉莹,现当代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母爱、童真、人生”是其作品的三大主题。 C、《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清代文学家。 D、《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7.在图书馆,新生小琳想借一本名著,你向她推荐《朝花夕拾》。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 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我喜欢这本书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 C、这书可有意思了,比如写了鲁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看迎神赛会后偷罗汉豆的事,很好玩。 D、这书像人物画廊,有迷信而善良的保姆长妈妈,还有严谨而正直的老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课 文原文及教案 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课文原文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__________ 本文作者巴金,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句子,从中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难点: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策略: 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句子,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美。 四、学生学习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

【初中语文】2016年秋七年级上册语文拼音词语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拼音词语 班级:姓名: 1.朗润.( ) 2.酝酿 ..( ) 3.卖弄.( ) 4.黄晕.() 5.喉咙.( ) 6.应和.( ) 7.烘托 ..( ) 8.嘹.亮( ) 9.风筝.( ) 10.抖擞.( ) 11.呼朋引bàn( ) 12.花zhī( )招展 13.镶.嵌( ) 14.着.落( ) 15.肌肤 ..( ) 16.贮.蓄( ) 17.澄.清( ) 18.花苞.( ) 19.娇媚 ..( ) 20.棱.镜( ) 21.水藻.() 22.粗犷.( ) 23.睫.毛( ) 24.衣裳.( ) 25.静谧.( ) 26.屋yán ( ) 27.莅.临 ( ) 28.lìn sè( ) 29.xī lì ( ) 30.干涩.( ) 31.咄咄 ..逼人( ) 32.高邈.() 33.瘫痪 ..( ) 36.侍.弄..( ) 34.暴怒.无常( ) 35.沉寂 ( ) 37.憔悴 ..( ) 38.诀.别( ) 39.絮.絮叨.叨( ) 40. 烂màn ( ) 41.翻来fù( )去 42.嫩.芽() 43.拆.散() 44.分歧.( ) 45.霎.时( ) 46.波光粼粼.( ) 47. 匿.笑( ) 48.各得其suǒ( ) 49.沐浴 ..( ) 50.xī()戏 51.祷.告 ( ) 52.姊.妹( ) 53.徘徊 ..( ) 55.荫蔽 ..( ) 56.确凿.( ) ..( ) 54.遮蔽 57.轻捷.( ) 58.云xiāo ( ) 59.和ǎi ( ) 60.渊.博( ) 61.倜傥 ..( ) 61.脑髓.() 62.菜畦.() 63.收敛.()

小学四年级语文《海上日出》教案

《海上日出》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 目的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会本科生自信词,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用“扩大”、“分辨”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学难点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具学具自制幻灯片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没有住在海边,大部分同学都没有看过日出,但是你能想象日出的景象是怎样的?谁来说说? ●二、指导看图: 1、投影图片1和图片2 说说图中是怎样的景象 2、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第一段 ①指名读课文 思考:“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日出? ②指名回答 2、讲读第2—3自然段 ①微机出示图片(一)说说图意 顺序:(天空—太阳—海面) ②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 ③讨论解答: 日出前天空有什么变化? 重点理解词语:天水相接范围目不转睛 太阳是怎样升起的?说说过程 理解词语:一纵一纵一刹那夺目 演示日出的过程欣赏壮观的景象 ④指导朗读句子(日出过程的句子) 体会用词的准确 3、讲读4—5自然段 ①微机出示图片(二)

指导观察云—太阳 ②指名读4—5自然段 理解词语:分辨灿烂重围光亮 概括段意 指导读句子“他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黑边……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红色。”体会“镶、透、染”等词好在那里? 4、讲读第6自然段 齐读课文 “奇观”指什么? 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作者看到这壮观的景形象,心情怎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朗读课文 ●四、作业: 1 练习背诵课文 2 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练习背诵课文 1、练习背诵第一段 2、指导背诵第2—3自然段完成思考练习2

2018—2019学年上期七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上期四校联盟期中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30分) 1.根据要求写出画线字的拼音(4分) 在初中第一个半期的学习中,我跟随作者的笔墨,聆听了《春》与轻风流水应和()的鸟鸣,在《雨的四季》中接受了热烈而又粗犷()的夏雨的洗礼,想要看看《秋天的怀念》中那盛开在作者和母亲诀()别时的菊花,神游了《济南的冬天》中令人心中有了着()落的小山,领略了四季变迁,体会了万般情感。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A蓑衣屋檐徘徊箫瑟憔悴 B嘹亮并缔铃铛哄托斑蝥 C 遮蔽萌发搏学娇媚和蔼 D干燥蝉蜕天涯朗润菡萏 3.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 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对三味书屋的陈设,读书生活,院子,老师读书的样子都记忆深刻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对三味书屋的生活表示厌恶。这也是鲁迅先生值得怀念的童年生活的一部分。 C.《雨的四季》选自《刘湛秋散文选》,是刘湛秋的作品,写的是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D.《天净沙秋思》仅用28字就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思乡的悲哀之情。 4.下列画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从参加了学校文学社,小李的作文水平进步很大,行文泼泼洒洒,深受老师好评。 B. 小学毕业了,即将和相处六年的老师同学诀别,我万分不舍。 C.周末有同学来我家玩,我非常开心,开门迎接他们说:“欢迎莅临寒舍!” D.这是一位端庄,静谧的大家闺秀。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B.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 C.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D. 美国女演员莎朗·斯通恶毒攻击中国的言论,不但遭到了全世界维护正义人们的谴责,而且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 6.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写文章有深造的方法,,作文也如此,修改旧的文章,重写旧的题目,才能不断深造。 ①这样不断地加工,石头凿完了,玉就完全出来了。 ②如还是写不好,再过几个月还是写这个题目,一定有更好的语句出现。 ③如果文章第一次做得不好,过几个月再重写这个题目,一定会有优美的语句出现。 ④这就像加工玉石一样,今天凿去外面的一层石头,就可以看到一点玉;明天又凿去一层石头,玉看得更清楚。 A、②③①④ B、④①③② C、①③②④ D、③②④① 7.认真分析例句,仿写句子。(4分) 生活中,万事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井底的蛙,你坐井观天时,世界就小了; , 8.综合性学习(7分) 我校推进素质教育,组织初一新生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各种兴趣爱好和特长。请你根据下列要求答题。 (1)你是学生会干部,为了配合此次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要求用到

《海上日出》课文评点

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踏上法国邮船昴热号,赴巴黎留学,他将沿途的见闻写成《海行杂记》一书,于1932年出版。《海上日出》便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分别描写了天气晴好、白云飘浮和乌云蔽日三种不同自然条件下的海上日出奇观,文字简洁,描写传神。 为了看日出,点明作者十分爱看日出,即向往光明。我常常由此可以想见作者曾多次早起看日出的热切心情。早起。开门见山点题,干净利落。那时天还没大亮,点明看日出的时间,照应早起。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用声音反衬看日出时色彩纯净、气氛清幽的静的环境,还有交代具体地点的作用。第一段点明作者多次在海上观察日出景象的一般背景:时间、地点、气氛。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天气晴好,碧空如洗。很浅很浅的,浅字叠用,并且以很加以强调,更加突出天气晴好。转眼间,时间极短。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东方晨曦初露,是太阳即将升起的征兆。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看的多了,摸着了规律了。便目不转睛形容神情专注、聚精会神地望着那里。指代出现了一道红霞的地方。尽管作者常常早起看日出。,可还是神情专注、满怀欣喜,以十分急切的心情等待着日出辉煌时刻的来临,可见作者看日出,向往光明的强烈愿望。也正因为作者是观察时全神贯注,看得仔细,先后有序,所以写出了海上日出特有的景象。 果然,承上节我知道&&。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拟人手法。红是红得好,原文作红是真红,据作者自述是四川话,是字具有强调作用,并为下文语言转折作铺垫。却没有亮光。从浅蓝到红霞到红得很写太阳即将跃出海面时光的变化。观察细。太阳像负着背着担着。什么重担似的,仍是拟人手法,形容太阳升起之际缓慢慢儿,一纵跳跃。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写太阳喷薄而出的过程,给人以庄重,艰辛而壮观的印象。一个冲字,一个跳字,生动地写出了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伟力,作者笔下的红日出海图是这么壮观,这么辉煌!给人以启迪。这也是作者热爱光明的喜悦心情的表白。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时间极短暂。这深红的圆东西指代太阳。发出夺目光线强烈。的亮光,由没有亮光而突然光芒四射夺目,是光的又一个变化。另外太阳的形状也在随之变化由一道红霞到小半边脸再到圆。射得人眼睛发痛。结合个人感受写,更见真切。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由于云层厚薄不等。对阳光的折射不同,而呈现不同色彩,但都以红、黄为主,因而色彩艳丽,光彩照人。 以上为第二段写天气晴朗时海上日出的景象。这一段写得细致而完整,着重描绘了太阳由将出、半升到全都升起时的形状,色彩、动态和光华的变化,层次分明,刻画细腻。 有时候,另一种情况。太阳躲进云里。可见天边白云较多。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阳光由上而下地直射到水面,水面就把光线由下而上地反射上天,这样天光,水光融为一体,水天一色,所以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不知是阳光是水光只是亮闪闪的光所以用亮光。 以上为第三段,写天也有云飘浮时,阳光透过云彩照射水面时的景观。这一段写得比较简略,作者不再细写日出的过程。而集中描写了阳光穿过云彩时成的水天一色的情状。太阳虽未露面,但人们仍可感受到它的巨大辉煌。 有时候,又是一种情况。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与上节的背景又有所不同。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文中说云厚的达到蔽日的程度。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乌云遮不住太阳的。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黑云能挡住太阳的本体,却阻挡不了它的万丈光芒。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描写极其准确、生动,它使我们感受到黑云背后的太阳要冲破黑云的势力。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重重包围,与云片很厚照应。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由于云片的颜色有深浅,与太阳的距离有远近,所以被阳光染成的色彩也有所不同。与晴天的光彩有别。一个镶和一个染,就把太阳的威力刻画了出来,给读者留下了宽广的想象天地。观察细致,用词准确。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

2016年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每课知识点归纳(1-7课)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第一课繁星 一、课文重点字词 纳.凉(nà)半明半昧.(mai)摇摇欲坠.(zhuì)霎.眼(shà) 模.糊(m?)模.型(m?)模.样(mú)静寂.(jì) 梦幻.(huàn)萤.火虫(yíng)仿佛.(fú)佛.教(f?) 相似.(sì)似.的(shì)方便.(biàn)大腹便便 ..(pián pián)半明半昧:一半明亮一半昏暗。 霎眼:眨眼。纳凉:乘凉。 二、课文内容回顾。 1.《繁星》一文的体裁是散文,课文选自《巴金选集》第八卷。作者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巴金,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fai)甘,四川成都人。他的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长篇小说《灭亡》、《憩园》、《寒夜》,散文集《随想录》等。 2.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时间依次为从前、三年前、如今),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即家乡自家的院子、南京的菜园、海上行舟中)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发了?我?由此产生的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哲学的启示和美感。 3.?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开篇点题,引起下文。 4.?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和幻觉的角度描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美感,由浅入深,一气呵成,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和、静寂和梦幻。 5.?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猎户星座比喻为巨人,这样既写出了巨人星座的形状,又暗示了船在前行,还表露了作者内心涌动的激情。 第二课冰心诗三首 一、课文重点字词。 妄.弃(wàng)嫩.绿(nan)鸟巢.(cháo)折叠.(di?) 抛.下(pāo)惊讶.(yà)悲哀.(āi)倘.若(tǎng) 牺牲.(shēng)载.歌载舞(zài)记载.(zǎi)卷.土重来(juǎn)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专练及答案-海上日出

类文阅读-16 海上日出 登泰山观日出(节选) 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今年春节期间,我有幸登上 泰山观看日出。 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 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 驼峰耸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 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 色的浪花。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 我终于到达了日观峰,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眺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 际出现了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 发白了…… 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 照得发亮。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 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就 在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角,出现了太阳的 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一个半圆形,放着强 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那 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

终于挣脱了地面。 “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游览胜.地()①胜任;②制服;③名胜古迹。 (2)依稀可辨.()①辩论;②区分、辨别;③治理。 2.照样子,写词语。 白雾茫茫(ABCC式):、 重重叠叠(AABB式):、 3.读画线句子,“我”的喊声里包含着怎样的情感呢? 4.找到关于云海的句子读一读,再想一想:云海有什么 特点?作者是怎样写出它的这些特点? 5.太阳出来了,美丽的云海还会有哪些壮丽的景象?展开 想象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 1. (1)③(2)② 2. 示例:白雪皑皑微波粼粼浩浩荡荡郁郁葱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