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管理共71页
- 格式:ppt
- 大小:14.56 MB
- 文档页数:71
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发电煤耗 b f发电煤耗是指统计期内每发一千瓦时电所消耗的标煤量。
发电煤耗是反映火电厂发电设备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
计算公式为:b f = B b /W f×106 (1) 式中:b f——发电煤耗,g/(kW•h);B b——发电耗用标准煤量,t;W f——发电量,kW·h。
1.2生产耗用标准煤量 B b生产耗用标准煤量是指统计期内用于生产所耗用的燃料(包括煤、油和天然气等)折算至标准煤的燃料量。
生产耗用标准煤量应采用行业标准规定的正平衡方法计算。
计算公式为:B b = B h-B kc (2) 式中:B b——统计期内生产耗用标准煤量,t ;B h——统计期内耗用燃料总量 (折至标准煤),包括燃煤、燃油与其他燃料之和,同时需考虑煤仓、粉仓等的变化,t ;B kc——统计期内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 (折至标准煤),t 。
应扣除的非生产用燃料量:a)新设备或大修后设备的烘炉、煮炉、暖机、空载运行的燃料;b)计划大修以及基建、更改工程施工用的燃料;c)发电机做调相运行时耗用的燃料;d)厂外运输用自备机车、船舶等耗用的燃料;e)修配车间、副业、综合利用及非生产用 (食堂、宿舍、生活服务和办公室等)的燃料。
1.3全厂热效率ηdc全厂热效率即电厂能源利用率,是电厂产出的总热量与生产投入总热量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ηdc = 123/b f×100 (3) 式中:ηdc——全厂热效率,%;123 ——一千瓦时电量的等当量标煤量,g/(kW•h)。
1.4生产厂用电率 L cy生产厂用电率是指统计期内生产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值。
计算公式为:L cy = W cy/W f×100 (4) 其中:W cy = W h–W kc(5)式中:L cy——生产厂用电率,% ;W cy——统计期内生产厂用电量,kW·h;W f ——统计期内发电量,kW·h;W h ——统计期内生产总耗电量,kW·h;W kc——统计期内应扣除的非生产用厂用电量,kW·h。
电产经济指标一、技术经济指标发电厂的技术经济指标是反映火力发电厂运行技术经济性能的数据。
主要指发电厂热-电转换效率有关的发电机组或全厂的运行指标。
主要介绍以下几种。
1.电厂热效率发电厂的热效率为发电量折成热量与耗用热量H Re之比,即H Re 为发电热耗率,一般电厂为30%以内:在现代发电厂“中,由于采用300NN或600MW的大容量发电机组,改进了燃烧技术,提高了蒸汽参数,并采用中间再热等措施,电:“最高热效率已达40%以上。
以供热为主兼供电能的热电厂甚至高达60 %。
2.煤耗率煤耗率一般指供电煤耗率bn,为对外供电1kwh所消耗的标准煤量g。
3厂用电率发电厂自用电(水泵、风机、磨煤机及照明器具等)功率与总发电功率之比,即普通电厂厂“用电率为6%-10%;300MW 机组电厂厂用电率为5%左右,而600MW机组电厂的厂“用电率为4.8%左右。
4发电成本发电成本是发电厂生产电能所需的全部费用。
包括燃料费、水费、材料费、大修理费、折旧费、工资、职工福利基金和其他费用等八项。
前三项为可变成本,随发电量而增减;后五项为固定成本,无论发电量多少均需支出。
燃料费是各项费用中最大的一-项,占发电成本的50% -70%;水费是发电生产用的水资源费和外购水费;材料费是电厂生产中维护检修所耗用的材料、备品、易耗品等的费用,此皆为可变(随发电量多少而变)成本。
固定成本中,大修理费是为恢复固定资产已损耗的一部分价值,按大修费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而预提的资金;而基本折旧费是对固定资产的补偿费。
工资和职工福利基金随电厂职工数和工资水平而变化。
其他费用包括办公费、科研教育经费以及生产流动资金贷款利息等。
发电厂向电网供电,供电管理部门]按合同电价支付电费,电费是电厂的主要收入。
发电成本的降低,取决于煤耗率的降低和厂“用电率的降低,以及对外供电量的增加和发电设备利用率的提高。
这都有赖于生产运行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发电:经济运行管理火力发电厂在生产电能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和水,电厂自身用电量也是相当大的,因此发电厂的经济运行管理十分重要。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是对火力发电厂运行情况和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热效率、发电效率、综合热工效率、机组年利用小时数、装机容量、装机投资、运营成本等指标。
耗差分析是指通过分析实际能耗与标准能耗之间的差异,找到差异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首先,热效率是指火力发电厂在产生电力的过程中,将燃料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比例。
它是衡量火力发电厂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对于提高发电效率,减少燃料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发电效率是指发电机组在输送给电网的实际输出电能与输入燃料能量之间的比例。
提高发电效率可以减少燃料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综合热工效率是指火力发电厂在发电过程中,将燃料能转化为电能的总体效率。
它综合了工质循环系统、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等各环节的效率,是评估火力发电厂经济效益和环保性能的重要指标。
机组年利用小时数是指一个发电机组在一年内运行的总小时数,它反映了发电机组的运营水平和稳定性。
提高机组年利用小时数可以提高发电效益和经济效益。
装机容量是指火力发电厂能够正常运行的机组的总容量,它决定了火力发电厂的发电能力。
装机容量较大意味着发电能力强,但也意味着更高的投资和运营成本。
装机投资是指在火力发电厂建设过程中所需的总投资费用,包括设备购置费用、土建费用和机械设备安装费用等。
装机投资一般与火力发电厂的装机容量和技术水平相关。
运营成本是指火力发电厂为了正常运行所需的各项费用,包括燃料费用、人工费用、维护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降低运营成本是提高火力发电厂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耗差分析是对火力发电厂的能耗进行分析,找出实际能耗与标准能耗之间的差异,并通过找出差异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降耗。
通过耗差分析,可以确定各项能源消耗指标的改进潜力,指导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和优化运营,从而实现节约能源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
综上所述,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是对火力发电厂运行情况和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耗差分析则是通过对能耗差异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一、发电效率
发电效率是指火电厂发电装置输出电能与输入燃料能之间的比值,表示火电厂发电装置能够将燃料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发电效率的计算公式为:
发电效率=(发电量×火电厂燃料热值)/(燃料消耗量×燃料热值)
其中,发电量为单位时间内的发电量,燃料热值表示单位燃料所含的热能,燃料消耗量表示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燃料量。
二、热耗率
热耗率是指单位发电量所消耗的热能,是评价火电厂燃烧工艺的重要指标。
热耗率的计算公式为:
热耗率=燃料消耗量×燃料热值/发电量
其中,燃料消耗量表示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燃料量,燃料热值表示单位燃料所含的热能。
三、容量因数
容量因数是指火电厂实际发电量与理论最大发电量之比,表示火电厂发电机组的利用率。
容量因数的计算公式为:
容量因数=年实际发电量/(年满负荷小时数×安装容量)
其中,年实际发电量表示火电厂一年内的实际发电量,年满负荷小时数表示一年内满负荷运行的小时数,安装容量表示火电厂全部发电机组的总装机容量。
四、燃料成本
燃料成本是指火电厂燃料消耗所产生的成本,是火电厂经营成本的主
要组成部分。
燃料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燃料成本=燃料消耗量×燃料单价
其中,燃料消耗量表示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燃料量,燃料单价表示单位
燃料的价格。
综上所述,通过计算发电效率、热耗率、容量因数和燃料成本等指标,可以评估火电厂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不仅可以为火电厂运行管理提供
参考,还可以为制定优化发电策略和降低燃料成本提供依据。
火电厂主要经济指标讲解火电厂是指使用燃煤、燃油、天然气等燃料进行燃烧发电的电力厂,是我国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火电厂的经济指标是衡量其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下面我们详细讲解一下火电厂的主要经济指标。
1.发电量:指火电厂在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电能,通常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发电量是衡量火电厂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其经济效益的基础。
2.发电能力利用小时数:即发电量除以装机容量,以小时为单位。
该指标反映了火电厂发电装置的利用程度,其数值越高,说明火电厂运行效率越高。
3.发电煤耗:指单位发电量所消耗的煤炭数量,常用单位为克/千瓦时(g/kWh)。
发电煤耗既是火电厂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其环保程度的重要指标。
4.发电燃油耗:指单位发电量所消耗的燃油数量,常用单位为克/千瓦时(g/kWh)。
与发电煤耗类似,发电燃油耗也是衡量火电厂经济性和环保性的重要指标。
5.发电天然气耗:指单位发电量所消耗的天然气数量,常用单位为立方米/千瓦时(m³/kWh)。
随着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地位不断提升,发电天然气耗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6.运行费用:包括燃料费、劳动力费、维护费等费用,单位通常为万元/千瓦时(万元/kWh)。
运行费用是火电厂运行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其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
7.退役费用:火电厂的设备使用寿命有限,在达到寿命或被淘汰后需要进行退役,退役费用即为此过程中所需花费的费用。
退役费用一般以万元为单位。
8.总投资:指兴建火电厂时所投入的全部费用,包括设备采购费、土地购置费、工程施工费等。
总投资是衡量火电厂规模大小和建设成本的指标。
以上是火电厂主要的经济指标。
除了以上指标外,还有一些综合指标如设备利用率、费用占比、发电成本等也是评价火电厂经济效益的重要参考指标。
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火电厂的环境指标也变得愈发重要,如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等。
总之,经济指标是评价火电厂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火电厂的经济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
火电厂主要经济指标讲解火电厂是利用化石燃料进行发电的重要设施,它的运营状态和经济指标对国家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讲解火电厂的主要经济指标。
火电厂的主要经济指标包括发电量、发电效率、发电成本和利润。
下面将逐一进行讲解。
首先是发电量。
发电量是火电厂衡量发电能力的重要指标。
它通常以兆瓦时(MWh)为单位来衡量。
发电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
火电厂通过控制燃料消耗和提高机组的负荷率,来提高发电量。
此外,合理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也能够提高发电量。
其次是发电效率。
发电效率是衡量火电厂能源利用程度的指标。
它指的是发电厂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电力的效率。
发电厂的发电效率越高,所需的燃料消耗就越少,从而降低了燃料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发电效率的提高需要火电厂引入先进的发电设备和技术,例如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
第三个指标是发电成本。
发电成本是指火电厂每单位电能(如兆瓦时)所需的经济投入。
它包括多个方面的费用,如燃料成本、设备折旧费用、人工成本、维护费用等。
火电厂通过控制燃料成本和运营成本来降低发电成本。
这要求火电厂采取合理的采购和供应链管理策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并实施有效的能源管理。
最后是利润。
利润是火电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火电厂的利润主要由发电产生的收入减去发电成本得出。
利润的大小取决于火电厂的发电量、发电效率和发电成本等因素。
提高发电量和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可以增加火电厂的利润。
合理的运营和管理也是提高利润的关键。
综上所述,火电厂的主要经济指标包括发电量、发电效率、发电成本和利润。
火电厂需要通过合理运营、科学管理和引入先进技术来提高这些指标,以实现经济效益和利润最大化。
同时,火电厂也需要关注环保问题,提高发电效率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1.技术经济指标的定义
技术经济指标是评价火电厂运行效果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火电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技术经济指标包括:热效率、发电量、发电成本等。
2.热效率的计算方法
热效率是指火电厂从燃烧燃料产生的热量中获得的有效能量的百分比。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热效率 = 发电量 / 燃料消耗量
其中,“发电量”指发电机组的发电量,“燃料消耗量”指火电厂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燃料量。
3.发电量的计算方法
发电量是指火电厂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电能量。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发电量 = 发电机组额定容量× 负荷率× 运行时间
其中,“发电机组额定容量”指发电机组的最大输出电功率,“负荷率”指发电机组实际负荷与额定容量之比,“运行时间”指发电机组在一个计量周期内的运行时间。
4.发电成本的计算方法
发电成本是指完成一定产量的电能所需要的总成本。
它可以通过
以下公式计算:
发电成本 = 所有成本 / 发电量
其中,“所有成本”包括人工成本、燃料成本、电力设备维护费用、运输费用等,“发电量”指火电厂在一个计量周期内产生的电量。
5.结语
以上是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
对于火电厂的运营和管理,正确计算和分析这些指标对于提高火电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经济指标体系:构成一个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的指标约120个左右,按照其相互影响和从属关系,一般可分为四级:一级指标是指发电厂热力经济性的总指标-供电煤耗(或全厂净效率);二级指标是指直接影响供电煤耗的指标,如厂用电率、锅炉效率、汽机效率等;三级指标是指直接影响二级指标的指标,如飞灰、真空、辅机单耗等;四级指标是指直接影响三级指标的指标,如氧量、循环水入口温度、真空严密性、高加投入率等。
1、供电煤耗供电煤耗是指火电厂每向电网供1kW.h 电量所耗用的标准煤量,单位:g/kW.h 。
它代表了一个火力发电厂设备、系统的健康水平、检修维护的工艺水平、运行管理的优化精细水平以及燃料管理水平高低的综合性的技术经济指标。
我厂设计院提供设计煤耗为332 g/kW.h ,按照制造厂提供的机、炉效率计算理论设计供电煤耗为318 g/kW.h 。
供电煤耗的计算方法:供电煤耗分正反平衡两种计算方法。
原电力部规定的上报方法为以入炉煤量计量和入炉煤机械采样分析的低位发热量按正平衡计算,反平衡校核,以煤场盘煤调整后的煤耗数据上报。
集团公司规定正反平衡差不得超过5 g/kW.h 。
正平衡供电煤耗:供电煤耗=标煤量/供电量=标煤量/(发电量-厂用电量)标煤量=原煤量×(入炉低位热值/标煤热值)正平衡供电煤耗反映了一个火电厂综合能耗管理水平,计算的准确性主要与皮带秤计量的准确性和入炉煤采样的代表性有关。
反平衡供电煤耗:反平衡供电煤耗是指以汽轮发电机组热耗率、锅炉效率、管道效率、厂用电率直接计算得出的供电煤耗。
他直接反映了机组的效率水平,其优点是随时都于机效、炉效等技术指标有直接因果关系,影响煤耗变化的因素直观,便于日常开展指标监控。
计算的准确性主要与现场表计的准确度和机组运行的稳定性有关。
供电煤耗=热耗率/(29.308×锅炉效率×管道效率)/(1-厂用电率)供电煤耗管理的两个环节:供电煤耗与原煤的采购、检质、计量、存储、入炉燃烧、机组效率、负荷率和关口表的计量等诸环节都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