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37
二、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研制工作以国际国内现代远程教育的大发展与大竞争为背景,以促进和保护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为出发点,以实现资源共享、支持系统互操作性、保障远程教育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跟踪国际标准研究工作和引进相关国际标准,根据我国教育实际情况修订与创建各项标准,最终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目前包含27项子标准,分为总标准、教学资源相关标准、学习者相关标准、教学环境相关标准、教育服务质量相关标准五大类。
此外,还设立了4个跟踪研究项目。
标准研制是持久性的任务,国外标准开发周期通常为5年以上。
考虑到我国对于本标准的迫切需要,本委员会采取整体规划,分层推进的策略,按各子标准的难易程度和轻重缓急确定不同的进度,计划在3年内基本完成这套标准体系。
如下表所示,在每一子标准项目的第三列中给出可供参考的国外/国际同类标准研究成果(若有的话),最后一列是标准研究任务的优先级,带***的为急需任务,带**的为次急任务, 带*的为缓后任务。
[注1] NIST-ATP/ALSFP: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高科技计划中的自适应学习系统重点项目(Adaptive Learning System Focused Program)标准项目的形式化描述称之为规范,作为标准草案的规范经论证后可作为试用标准,试用标准经过国家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后将成为国家标准。
每一子标准研究产生的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少数项目例外):(1)规范正文:以简洁的语言对相应的标准做形式化描述,包括标准的目的、作用范畴、术语定义、系统要素和相互关系、元数据定义、数据交换格式等。
(2)实践指南,包含对规范要点的详细解释,并提供如何应用标准的实践范例。
(3)测试规范:描述对用户开发的标准化产品进行测试验证的程序和方法。
由于规范正文是以形式化语言描述的,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缺乏通俗性,因此建议在阅读规范正文时多加参考相应的实践指南,因为实践指南中包含大量针对标准要点的语义解释和相关应用范例。
教育部办公厅文件教高厅[2000]10号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教委),有关高等学校:为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进展,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教育部决定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为保证此项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拟建设网络教育学院的试点学校,应在校内开展网络教学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现代通信网络,向社会提供内容丰富的教育服务。
网络教育学院的主要任务应包括:1.开展学历教育。
面向社会招收学生,主要通过网络教学的方式来完成学历和学位教育的教学工作;面向全日制在校生,开设网络课程,取得单科学分,同时可实现校际之间的课程互选和学分承认。
2.开展非学历教育。
面向社会开设继续教育课程,包括课程培训、岗位培训、证书考试和自学考试的助学活动等,为社会从业人员参加学习提供服务。
3.探索网络教学模式。
通过试点逐步建立起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件制作、自学、作业、实验和实践教学、网上测试、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等各个教学环节的网络教学模式,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
4.探索网络教学工作的管理机制。
通过试点逐步建立并完善包括招生、注册、收费、学籍管理、考试组织、学分认证、证书发放、毕业等网络教学工作的管理工作,建立起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网络教学工作管理机制。
5.网上资源建设。
加大经费投入,减少重复建设,协作开发丰富的高质量的网上教学资源、试题库及网上测试系统,保证网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要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并建立起资源共享的形式和运行机制,形成网上教育资源建设的滚动发展机制,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二、试点学校的基本条件网络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投入很大,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管理复杂。
因此,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
远程教育平台建设方案一、引言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教育理论,结合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便于学习的环境和平台。
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对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方案。
二、平台架构远程教育平台的架构包括四个主要组件:用户管理系统、内容管理系统、学习管理系统和评估管理系统。
1.用户管理系统:该系统用于管理用户的注册、登录和权限控制。
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注册账号并登录远程教育平台,平台管理员可以对用户进行权限管理,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平台。
2.内容管理系统:该系统用于管理教学资源的上传和发布。
教师和管理员可以通过该系统上传教学视频、课件等资源,并进行分类和发布。
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浏览和下载教学资源。
3.学习管理系统:该系统用于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查看已选课程、参与在线讨论、提交作业等。
教师可以通过该系统发布学习任务、管理学生的学习进度等。
4.评估管理系统:该系统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可以通过该系统发布在线测验和作业,并对学生的答题和作业进行评分。
学生可以通过该系统查看自己的成绩和评估结果。
三、关键功能远程教育平台应具备以下关键功能:1.用户注册与登录:学生和教师可以注册账号并登录远程教育平台,平台管理员可以对用户进行权限管理。
2.课程浏览与选择:学生可以浏览平台上的课程列表,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
3.教学资源上传与管理:教师可以上传和管理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课件等。
4.在线学习:学生可以在线观看教学视频和课件,参与在线讨论,提交作业等。
5.学习任务发布与管理:教师可以发布学习任务,并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
6.在线测验和作业:教师可以发布在线测验和作业,学生可以提交答题和作业,并获得评分和反馈。
7.成绩查看与分析: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成绩和评估结果,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成绩并进行分析。
四、技术实现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涉及多个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前端技术: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实现平台的用户界面和交互功能。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二OOO年五月目录关于规范的说明1. 前言*2. 国外研究资源建设标准的现状*1.LOM模型*2.Dublin core *3.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系统体系结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1. 术语定义*1.1媒体素材*1.2题库*1.3案例*1.4课件与网络课件*1.5网络课程*2. 媒体素材*2.1总则*2.2文本素材*2.3 图形(图像)素材* 2.4 音频素材*2.5 视频素材*2.6 动画素材*3. 题库*3.1 理论模型*3.2 试题组织*3.3 试题的分布结构* 3.4 试题质量要求* 3.5 试题的参数标注* 3.6 试题的抽样测试* 3.7 网络题库基本功能*3.8 题库运行环境要求*4. 网络课件库* 4.1体系*4.2 软件的功能要求* 4.3 设计原则*4.4 输入/输出标准* 4.5 运行的平台要求* 4.6 开发的要求*4.7 提交的产品要求*4.8 软件的属性标准*5. 案例库*5.1编写要求*5.2 案例组成*5.3属性标注*6. 文献资料库*6.1入选的文献资料必须符合如下要求之一*6.2属性标注*7. 网络课程*7.1基本要求*7.2 课程教学内容*7.3 课程导航*7.4 教学活动设计*7.5 教学设计原则与开发要求*7.6 基本教学环境设计*7.7 网络课程的属性描述*8. 教学支持系统功能要求*8.1授课系统*8.2 适应性学习系统*8.3 辅导答疑系统*8.4作业发布、批阅系统*8.5 网络题库系统*8.6 远程考试及评价系统*8.7师生交流工具*8.8虚拟实验环境*8.9 远程教学管理系统*8.10 教育科研搜索引擎*8.11 教学资源编辑制作工具及管理系统*8.12 远程教学评价系统*9. 管理系统功能要求*9.1 系统设计原则*9.2 教学资源库的管理*9.3 远程教育的系统管理*10.数据结构说明*10.1结构类型*10.2编码类型*关于规范的说明1. 前言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充分利用和优化我国教育资源,普及与提高全民素质,降低教育成本与让全民享有充分受教育权利的一次重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