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大气污染及其防治2
- 格式:pptx
- 大小:215.59 KB
- 文档页数:22
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学生自学,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概念。
2、掌握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3、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4、学会分析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和酸雨形成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理解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普遍意义。
3、分析大气污染现象发生的时空尺度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大气环境污染的现状,树立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思想意识。
2、面对当前大气污染的严峻形势,使学生能够结合社会实际,思考解决的措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1.可吸入颗粒物的概念、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案例一】【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现在,全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1857万吨,烟尘1159万吨,工业粉尘1175万吨,大气污染仍然十分严重。
酸雨区污染日益突出。
酸雨区由80年代的西南局部地区发展到现在的西南、华南、华中和华东4个大面积的酸雨区,酸雨覆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以上,我国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
这些大气污染是怎么产生的?又需要采取什么有效措施来解决呢?【板书】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板书】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1.大气污染【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大气污染的概念。
【学生回答】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积极回答,理解定义。
【多媒体投影】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情景导入先思考———————2017年11月6日由于大气逆温层的存在,京城的水平与垂直方向扩散条件都比较差,全市空气质量维持在中重度污染水平,西部污染较重,城六区PM2.5浓度为158 μg/m3。
思考探究:你知道材料中的大气污染是怎样产生的吗?提示:大气污染是由自然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
雾霾与逆温天气有关,同时与生活生产和汽车运输排放大量烟尘,从而导致PM2.5浓度超标。
———————基础知识要记牢———————一、大气污染的概念和危害二、可吸入颗粒物三、酸雨1.概念、污染物和污染源2.危害3.我国的酸雨南方地区严重,现已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重点难点掌握好———————一、可吸入颗粒物污染1.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地区的尘土以及建筑工地、汽车尾气排放等。
2.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及危害过程3.我国北方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严重的原因二、酸雨[拓展提升]我国南方地区的酸雨比北方地区严重的原因(1)南方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2)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和雨水结合,形成酸雨。
(3)南方地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形较为封闭,不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
(4)南方地区的土壤为呈酸性的红壤,大气中的颗粒物也呈酸性,对大气中形成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
三、臭氧层破坏和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全球气候变暖均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其成因及影响见下表。
———————应用体验不可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气体进入大气后被缓慢氧化,分别形成硫酸和硝酸,随雨、雪、冰雹、雾降落到地面形成酸雨。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情况可造成酸雨的是( )①森林遭到乱砍滥伐②工业上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③广大农村居民燃烧沼气④汽车排放大量尾气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2.减少城市酸雨产生的最佳途径是( )A.使用无铅汽油B.工厂把烟囱造高C.工业上将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使用D.大力推广使用煤气作生活燃料解析:1.C 2.C 本题主要考查酸雨形成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2.3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1、大气污染的定义:2、影响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⑵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1、可吸入颗粒物——直径小于10微米2、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各种污染物中危害最大的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例如北方绝大多数城市的首要污染物均为可吸入颗粒物3、可吸入颗粒物的利弊:利: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弊:(见课本)①②③④4、为什么北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以北京为例)?①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重,导致自然降尘多②燃煤③机动车尾气④建筑工地扬尘5、怎样治理可吸入颗粒物污染?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②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③扩大绿化面积。
建筑工地控制扬尘④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达标排放。
二、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㈠酸雨1、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PH值小于4.5的为重酸雨2、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和,分别形成型酸雨和型酸雨3、污染源: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现象放出大量酸性气体人为污染源;工矿企业、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酸性气体有色冶金工业排放酸性气体4、危害:①②③④5、我国酸雨类型以为主,原因6、图2.18,我国酸雨区位于南方,重酸雨区位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南方比北方严重的原因:①南方有色冶金工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②南方土壤为酸性,大气中尘埃为酸性③南方大城市燃烧高含硫量的煤④南方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⑤南方阴雨天气多7、我国怎样防治酸雨①建立酸雨控制区和SO2污染控制区②限制高硫煤的开采③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④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⑤加强废气中SO2的回收与利用8、案例:贵阳大力治理酸雨1.贵阳酸雨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⑴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大量使用高硫煤⑵因地处山间盆地,风小、湿度大,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1.大气污染的含义及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2.可吸入颗粒物污染、酸雨的成因及其危害。
3.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大气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1.大气污染的概念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的现象。
2.可吸入颗粒物(1)指标:空气中直径10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物。
(2)危害:免疫功能障碍,危害人体健康。
(3)成因:土地荒漠化加剧、建筑工地遍布、汽车尾气。
(4)我国的分布:主要在北方。
3.全球性大气污染(1)酸雨2(3)臭氧层破坏:氟利昂广泛用作制冷剂。
二、大气污染防治1.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能源生产和消费。
2.主要防治途径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控制机动车污染,以及工业污染控制等。
1.大气圈中原有成分被改变就是大气污染。
(×)2.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严加控制。
(×)3.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4.人们一般把pH值大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
(×)5.下列情况可造成酸雨的是( C )①森林遭到乱砍滥伐②工业上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③广大农村居民燃烧沼气④汽车排放大量尾气A.①②B.③④C.②④ D.②③6.减少城市酸雨产生的最佳途径是( C )A.提倡使用无铅汽油B.工厂把烟囱建高C.工业上将生石灰与含硫煤混合使用D.大力推广使用煤气作生活燃料1.大气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污染物,其主要污染源及危害如下表所示:(1)调整能源战略能源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因而大气污染解决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调整能源战略。
主要途径如下所示:(2)大气污染的其他防治措施植树造林、清洁生产、合理布局生产、调整产业结构。
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学习目标] 1.理解可吸入颗粒物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2.掌握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3.掌握大气污染防治的一般途径。
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1.大气污染(1)原因: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①有毒有害的物质。
(2)危害:致使大气质量恶化,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②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③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
2.主要大气污染(1)可吸入颗粒物a.概念:空气中直径小于④10微米的固体颗粒物。
b.危害:吸入颗粒物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可能出现⑤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
颗粒物中含有较多病菌和病毒时,则可能引发⑥传染病。
长期吸入过量颗粒物,积聚在肺部,可能使人患“尘肺病".有些颗粒物沉积在肺部,还可能引起⑦恶性病变。
c.荒漠化土地、⑧建筑施工、汽车尾气等.(2)酸雨:pH小于⑨5.6的降水。
a.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b.危害:使⑩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⑪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⑫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腐蚀建筑物和⑬文物古迹。
c.在我国的分布:主要分布在⑭南方地区,现已扩展到⑮华北和东北地区。
3.其他大气污染:氟利昂破坏⑯臭氧层、二氧化碳导致⑰全球性气候变暖。
1.为什么可吸入颗粒物是我国北方绝大部分城市的首要污染物?答案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北方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有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加上近年来建筑工地遍布,城市汽车数量增多,尾气排放量大,这些原因导致北方大气污染严重,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机动车数量增加以及城市建设大规模进行,汽车尾气和施工工地扬尘都会使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
据深圳国家气候观象台的观测数据,截至12月18日,2007年深圳共有217天记录到灰霾,刷新2004年196天的最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