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练习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 格式:doc
- 大小:370.0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一)教材第28页图2.18图表分析:本图是以中国省区地图为底图,指出了我国酸雨的分布区。
从图中可以看出, 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包括重庆、贵州、广东、广西、江西、江苏、浙江等省市,尤其是浙江、江西、湖南一带燃煤较多,硫氧化物排放量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大,酸雨较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工业发达,酸雨也很严重,是重酸雨区。
从总体上看,我国南方酸雨比北方严重,原因与土壤性质有一定的关系。
北方土壤大多为碱性,飞扬的土壤颗粒可以和空气中的酸性气体中和,而南方土壤多为酸性,缺少这样的中和。
(二)教材第29页案例案例分析:20世纪末期,北京城市空气一度受到严重污染。
作为我国首个投巨资治理大气环境的城市,案例分析了北京城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和主要污染源,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治理措施,体现出大气污染治理的区域性、综合性、整体性特点。
如下表。
思考提示:可吸入颗粒物是造成北京大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
2 •造成北京大气污染的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燃煤、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等。
3 •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极大地改善了北京近年来的空气质量。
(三)教材第30页案例案例分析:本案例从自然、人为两方面分析了造成贵阳酸雨污染严重的原因,明确了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是防治酸雨的有效途径。
如下表:思考提示:贵阳市在治理酸雨的过程中采取了推广家庭生活和企业生产使用清洁能源、搬迁污染大户、实施全市烟尘达标排放等措施。
这些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标本兼治的措施,因此,贵阳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学业达标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
这个值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
为某年春季某日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珠江三角洲PM2.5均值分布图。
读图回答1[课堂小结]下图2题。
1 •下列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差的是()A. 广州市B.珠海市C.佛山市D.江门市解析:读图可知,空气质量最差的是佛山市。
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对应学生用书P32)►课前演练1.大气污染。
(1)原因: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
(2)结果:大气质量恶化。
(3)危害:影响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设施造成损害。
2.主要大气污染物。
(1)可吸入颗粒物:①指标:空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物。
②危害:免疫功能障碍、引发传染病、患“尘肺病”,引起肺部病变。
③成因:土地荒漠化加剧、建筑工地遍布、汽车尾气。
(2)酸雨:①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②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使土壤酸化、使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腐蚀树叶,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③中国的酸雨区分布:南方地区严重,现已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3)其他污染物:氟利昂破坏大气臭氧层;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导致气候变暖。
►课堂探究1.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主要成分、主要来源和危害见下表。
(续上表)①吸入少许颗粒物并非坏事。
它们能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②我国北方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有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加上近年来建筑工地遍布,城市汽车数量猛增,尾气排放缺乏标准或不达标,使可吸入颗粒物成为不少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
2.酸雨形成危害及分布。
3.臭氧层破坏和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和全球气候变暖均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其成因及影响见下表。
►对点演练1.影响我国城市空气污染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见下图)(B)A.城市化水平B.工业结构C.植被覆盖率D.地形地势解析:因空气污染多以工业过程产生,我们可以在图中得出空气污染指数较大的城市的分布可得出结论。
►课前演练1.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能源生产和消费。
2.大气污染防治途径包括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资源、控制机动车污染,以及工业污染控制等方面。
高中地理选修6 同步练习及解析1.大气污染表现在()A。
大气中O2含量增多B。
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增多C。
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而且增加了某些有毒有害的物质D.森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生物物种数量锐减解析:选C。
大气污染是人类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大气的自净能力,大气表现出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不便的一种现象。
而且有的污染物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
2。
下列关于“可吸入颗粒”的说法错误的是()A。
吸入颗粒物并非坏事,对人体无害,能锻炼人的免疫机能B。
吸入大量颗粒物,可能引发传染病C.吸入大量颗粒物,可能使人患“尘肺病”D.吸入大量颗粒物,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解析:选A。
少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可以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锻炼并提高人类的免疫机能,这种量一旦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下图是可吸入颗粒物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
下列不.属于可吸入颗粒物产生原因的是()A。
冬季燃煤取暖B.汽车尾气排放C.农村大量使用沼气D.尾气处理技术的落后4.针对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现状,可行的措施是()A.禁止煤炭的使用B。
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C.全部使用电动交通工具D。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解析:第3题,由图可以看出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是由SO2和NOx造成的,因此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煤炭和石油的使用过程.第4题,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可以减少交通拥堵,进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从而减轻NOx的排放,是可行的。
答案:3、C4、D5.(2011年镇江模拟)下图为成都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地级市空气污染综合指标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平均值最大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硫浓度最大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可吸入颗粒物和酸雨1、2 3、4、7 8大气污染的防治 6 5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分布示意图,工业区内主要是一天24小时连续生产的钢铁厂、化工厂,读图回答1~2题。
1.对住宅区环境状况的反映,符合事实的是()。
①夜间住宅区的大气污染要比白天严重②白天住宅区的大气污染要比晚上严重③随工厂的增多,一年中,阴雨天增多了④随工厂的增多,一年中,晴天增多了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该城市属热带季风气候,试分析该城市可能出现的最严重的大气污染现象是()。
A.光化学烟雾B.臭氧空洞C.沙尘暴D.酸雨解析做这道题时可以利用山谷风的知识来解决。
白天,工业区好比“山谷”,温度低于“山顶”的住宅区,气流由工业区流向住宅区,而晚上恰好相反;工厂增多,排放的气体也在增加,晴天减少。
就我国来讲,工业区主要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势必会产生严重的酸雨危害。
答案 1.C 2.D灰霾是指空气悬浮着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颗粒物,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大气现象。
近年珠江三角洲及国内一些区域,因空气质量差,灰霾天气严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读下图,回答3~5题。
3.有关广州灰霾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1954年至2010年灰霾天数逐年增加B.改革开放以来,灰霾天数迅猛递增C.灰霾天数达200天以上的年份是1997年D.连续三年内灰霾天数增长最快的是1991年至1994年4.灰霾的出现天数()。
①与区域污染物悬浮细粒子产生量有关②与出现连续的静风、逆温等气象条件有关③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有关④与大气中CO2浓度增大有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改善珠江三角洲空气污染状况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A.控制经济发展规模和人口规模B.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削减珠江三角洲燃料消费总量C.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公交事业D.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灰霾天数达200天以上的年份是1997年;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灰霾的出现与可吸入颗粒物和大气运动情况有关;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根本在于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一)教材第28页图218图表分析:本图是以中国省区地图为底图,指出了我国酸雨的分布区。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包括重庆、贵州、广东、广西、江西、江苏、浙江等省市,尤其是浙江、江西、湖南一带燃煤较多,硫氧化物排放量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大,酸雨较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工业发达,酸雨也很严重,是重酸雨区。
从总体上看,我国南方酸雨比北方严重,原因与土壤性质有一定的关系。
北方土壤大多为碱性,飞扬的土壤颗粒可以和空气中的酸性气体中和,而南方土壤多为酸性,缺少这样的中和。
(二)教材第29页案例案例分析:20世纪末期,北京城市空气一度受到严重污染。
作为我国首个投巨资治理大气环境的城市,案例分析了北京城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和主要污染,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治理措施,体现出大气污染治理的区域性、综合性、整体性特点。
如下表。
2.造成北京大气污染的污染物质主要于燃煤、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等。
3.调整能结构,使用清洁能,极大地改善了北京近年的空气质量。
(三)教材第30页案例案例分析:本案例从自然、人为两方面分析了造成贵阳酸雨污染严重的原因,明确了调整能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是防治酸雨的有效途径。
如下表:生产使用清洁能、搬迁污染大户、实施全市烟尘达标排放等措施。
这些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标本兼治的措施,因此,贵阳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这个值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
下图为某年春季某日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珠江三角洲PM25均值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A.广州市B.珠海市.佛山市D.江门市解析:读图可知,空气质量最差的是佛山市。
答案:2.关于珠江三角洲PM25浓度偏高的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势平坦,人口稠密B.降水量较小,沙尘暴肆虐.经济发达,工厂多D.鱼米之乡,农业发达解析:珠三角地区PM25浓度偏高与该地区经济发达、工厂多有关,而与地势、农业关系不大;该地区降水量较大,几乎不受沙尘暴影响。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三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一)教材第28页图2.18图表分析:本图是以中国省区地图为底图,指出了我国酸雨的分布区。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包括重庆、贵州、广东、广西、江西、江苏、浙江等省市,尤其是浙江、江西、湖南一带燃煤较多,硫氧化物排放量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大,酸雨较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工业发达,酸雨也很严重,是重酸雨区。
从总体上看,我国南方酸雨比北方严重,原因与土壤性质有一定的关系。
北方土壤大多为碱性,飞扬的土壤颗粒可以和空气中的酸性气体中和,而南方土壤多为酸性,缺少这样的中和。
(二)教材第29页案例案例分析:20世纪末期,北京城市空气一度受到严重污染。
作为我国首个投巨资治理大气环境的城市,案例分析了北京城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和主要污染源,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治理措施,体现出大气污染治理的区域性、综合性、整体性特点。
如下表。
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自然条件影响防治措施效果煤燃烧、汽车尾可吸入颗粒物气候较干旱,自然降尘较多,大风天气减少,逆温天气改善能源利用结构;颁布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扩大空气质量改善首要污染物。
2.造成北京大气污染的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燃煤、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等。
3.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极大地改善了北京近年来的空气质量。
(四)教材第30页案例和“思考”案例分析:本案例从自然、人为两方面分析了造成贵阳酸雨污染严重的原因,明确了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是防治酸雨的有效途径。
如下表:业生产使用清洁能源、搬迁污染大户、实施全市烟尘达标排放等措施。
这些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标本兼治的措施,因此,贵阳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课堂小结]学业达标2008年夏季,美国洛杉矶等大城市相继发生了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洛杉矶等大城市污染发生的原因是()A.附近有火山爆发,喷出大量含二氧化硫的气体B.一段时间内的大气降水量大大超出同期平均水平C.城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D.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加上阳光的作用2.导致洛杉矶等大城市大气污染事件的主要成分是()A.水蒸气和硫化物B.二氧化硫和氟氯烃C.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D.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解析:第1题,洛杉矶等城市夏季发生严重大气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一是工业、交通发达,人口集中,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车)排放的尾气多,污染物丰富;二是夏季阳光强烈、气温高,加剧了大气污染。
第2题,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甲烷等。
答案:1.D 2.C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
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3~4题。
3.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广东省以煤炭最小②福建省以薪柴最大③江苏省以薪柴最大④北京市以秸秆最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4.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①发展沼气②开采小煤窑③利用太阳能④种植薪柴林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解析:第3题,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广东省以煤炭最小,福建省以薪柴最大,江苏省以秸秆最大,北京市以薪柴最小。
第4题,沼气和太阳能都属于清洁能源,而②④都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答案:3.A 4.C灰霾是指空气悬浮着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颗粒物,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大气现象。
近年珠江三角洲及国内一些区域,因空气质量差,灰霾天气严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读下图,回答5~7题。
广州灰霾天数1954—2004年逐年变化图5.有关广州灰霾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1954年至2004年灰霾天数逐年增加B.改革开放以来,灰霾天数迅猛递增C.灰霾天数达200天以上的年份是1997年D,连续三年内灰霾天数增长最快的是1991年至1994年6.灰霾的出现天数()①与区域污染物悬浮细粒子产生量有关②与出现连续的静风、逆温等气象条件有关③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有关④与大气中CO2浓度增大有关A.①②D.②③C.①④D.③④7.改善珠江三角洲空气污染状况的最有效的措施是()A.控制经济发展规模和人口规模B.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削减珠江三角洲燃料消费总量C.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公交事业D.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灰霾天数达200天以上的年份是1997年;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灰霾的出现与可吸入颗粒物和大气运动情况有关;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根本在于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
答案:5.C 6.A7.B8.下图是2016年中国城市逐月PM2.5污染等级天数比例。
指出2016年中国城市PM2.5污染最严重的季节并说明其原因。
解析:读图可知,重度污染在1、2月份较严重;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需燃煤供暖,易产生大量污染物。
答案:冬季以燃煤为主的发电与北方供暖易产生大量烟尘与灰尘,PM2.5含量加大;气温低,机动车尾气排放物增加;冷空气稳定时,风力弱,多逆温现象,不利于PM2.5扩散。
能力提升API是英文Air Pollution Index的缩写,意思是空气污染指数。
API越大,空气污染就越严重,空气质量就越差。
我国的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势报告。
监测的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等。
据此回答9~11题。
9.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也与—定的大气状况有关,下列情况,会促使API增大的是()A.冷锋过境B.大风阴雨天气C.空气强烈对流D.晴朗无风天气解析:冷锋过境一般会带来大风、降雨天气。
大风及强对流天气都能加快污染气体扩散;晴朗无风的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反而会导致污染气体的积聚,使空气污染指数增大。
答案:D10.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明显偏多的原因主要是()A.大量燃烧煤炭用于取暖B.沙尘暴时有发生C.春耕播种,大水漫灌D.春季降水增多解析:北方城市冬季时燃煤量大,春季气温回升,燃煤减少;我国北方春季多大风天气,且春季北方蒸发旺盛,天气干燥,地表物质疏松,易发生沙尘暴,从而使总悬浮颗粒物偏多。
答案:B11.我国下列地区中,因首要污染物以二氧化硫为主而形成重酸雨区的是()A.河西走廊B.松嫩平原C.四川盆地D.黄土高原解析:四选项中,四川盆地工业相对发达,二氧化硫排放量大,且盆地地形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另外四川盆地降水多,有利于酸雨的发生。
河西走廊、松嫩平原和黄土高原均属于北方地区,没有形成酸雨区的原因:一是工业不如四川盆地发达,二是降水比四川盆地少,三是地形比较开阔。
答案:C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分布示意图,工业区内主要是一天24小时连续生产的钢铁厂、化工厂。
读图,回答12~13题。
12.对住宅区环境状况的反映,符合事实的是()①夜间住宅区的大气污染要比白天严重②白天住宅区的大气污染要比晚上严重③随工厂的增多,一年中,阴雨天增多了④随工厂的增多,一年中,晴天增多了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3.该城市属热带季风气候,试分析该城市可能出现的最严重的大气污染现象是()A.光化学烟雾B.臭氧空洞C.沙尘暴D.酸雨解析:做这道题时可以利用山谷风的知识来解决。
白天,工业区好比“山谷”,温度低于“山顶”的住宅区,气流由工业区流向住宅区,而晚上恰好相反;工厂增多,排放的气体也在增加,晴天减少。
就我国来讲,工业区主要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势必会产生严重的酸雨危害。
答案:12.C13.D14.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完成(1)~(4)题。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
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
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超标。
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
(2)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3)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4)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答案:(1)机动车尾气排放;企业和居民燃煤。
(2)大气中PM2.5浓度还与风速、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
(任答两个因素即可)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
气温: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大气出现逆温层时,PM2.5不易扩散。
降水: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任答两个因素即可)(3)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
(任答两点即可)(4)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
(任答四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