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环境的理论及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1.07 KB
- 文档页数:4
国外护工行业的研究进展摘要:从国外护工的概念界定、护工的市场需求及重要作用、身心要求及职责和面临的困境与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了解国外护工行业的研究进展,为我国护工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外;护工;职责;困境;综述Keywords foreign;nursing assistant;duty;dilemma;review我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老龄化进程。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底我国老龄人口已经接近2.5亿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6亿人,占11.9%[1]。
我国护工在“421”家庭模式的普及、紧张的工作节奏及临床护士无法满足病人照护需求的背景下应运而生[2],据调查报道,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和自理能力下降,受疾病的困扰,加之陌生的医院环境,住院的老年病人对照护需求已高达71.97%[3]。
然而,我国护工行业现存各种问题,如基本职责范围尚不明晰、人员流动率高、能力参差不齐等,因此本研究从国外护工的概念界定、护工的市场需求及重要作用、身心要求及职责和面临的困境与应对措施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规范我国护工行业提供参考。
1 护工的概念界定多年来,在医疗服务压力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护工已作为确保提供充分和高效医疗保健的手段在全球范围内使用[4]。
护工行业在不断发展中衍生出了多种称谓,各国、各地区甚至各领域对其有不同的叫法,较普遍的称呼为护理助理(nursing assistant,NA)。
除此之外,还有健康助理(health assistant)、未受监管的护理提供者(unregulated care providers,UCPs)、医疗保健助理(healthcare aide)、无执照的辅助人员(unlicensed assistive personnel)、保健助理(care assistant)和护理助手(nursing aide)[4-7]等。
护工称谓的不同,侧面反映出对其定义也会有所出入。
护理职业环境对护士工作及成长的影响和对策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护理职业环境对护士工作和成长的影响,同时分析其应对对策。
方法:总结分析目前护士在整个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困扰和压力,集中反映问题,并提出良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对策,促使问题得以彻底解决,促进护士工作和成长,提升护士护理质量。
结果:目前来说,护理职业环境对护士工作和成长的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护士年龄、护士工作压力过大、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士工作价值的认可度较差、护士工作环境具有特殊性、出现医疗纠纷、护士学习深造理念基本没有、护士自身心理适应力较差。
结论:构建良好护理职业环境,不仅可以协助护士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同时可以为护士提供一个具有稳定性、和谐性的良好工作环境并有效促进护士工作和成长,促使患者对医院的整体印象显著改善,显著提升工作质量。
【关键词】护理职业环境;护士;工作;成长;对策护理职业环境是指一种集空间、时间、位置以及患者等事物信息的综合环境且可以为患者及其家属等提供健康护理服务。
护士在提供护理服务时,通过授权使得护士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性,实施责任落实制来促进护士有效控制工作环境以及有效提升工作质量,对显著促进护士工作和成长、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均存在积极作用。
在护理职业环境中,护士与患者以及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均可以实现有效沟通交流和良好协同合作,可为患者身体健康康复提供一个具有和谐性、良好性、综合性的护理环境和治疗环境,有利于医护人员身心健康,有利于患者身体顺利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1]。
为了明确护理职业环境对护士工作和成长的影响以及应对对策,笔者进行了如下综述。
1环境因素1.1外部因素:一是护士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承受的压力过大。
每个护士在每天的治疗、护理工作中,均需要面对大量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护士工作的特殊性导致了护士在工作中均会与患者以及其家属之间产生密切接触,这就要求护士需要具备以下职业素养:工作态度需要极致细心以及耐心,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以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建立,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工作热情,促使护理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护理工作中缺乏合适的工作环境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护理工作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技术和责任心的工作,而缺乏合适的工作环境会严重影响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护理质量。
本文将分析护理工作中缺乏合适的工作环境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对策来改善这种情况。
一、原因分析1. 资源不足:护理工作需要各种设备和器材的支持,然而,有些医疗机构在投入这些方面并不充足,无法提供护士所需的工作设备。
例如,有些医院的病房床位不足,导致护士在照顾患者时面临排队等待和照料不周等问题。
2. 人员不足:护理人员的数量与患者的数量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
由于护理人员的短缺,护士们常常需要面对过于繁忙的工作量,无法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关注度给每一位患者。
这不仅对护士们造成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也可能导致护理质量的下降。
3. 工作环境欠佳:有些医疗机构的工作环境条件不尽如人意,如空气质量差、噪音过大、温度不适宜等。
这些不良的工作环境会严重干扰护士的工作状态,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健康状况。
4. 缺乏专业培训机会:护理工作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然而,有些医疗机构缺乏提供专业培训的机会和资源。
这使得护士们无法及时了解最新的护理理论和技术,无法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二、对策思考1. 加大资源投入:各级医疗机构和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护理工作的资源支持,尤其是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购买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器材。
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
2. 完善人员配备:医疗机构应该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确保足够的人力资源用于护理工作。
同时,可以通过招聘和培训计划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护理行业。
3. 改善工作环境:医疗机构应该关注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条件,如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噪音等。
此外,可以提供更舒适的工作服装和设备,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专注度。
4. 提供持续培训机会: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和学习资源,以满足护士的学习需求。
护士一个月任务和学习状况总结5篇篇1一、引言本月,我作为护士团队的一员,经历了充实且富有挑战的一个月。
在护理任务和学习方面,我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同时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现将本月任务和学习状况进行如下总结。
二、护理任务完成状况1. 病人护理工作本月,我共负责护理了XX位病人,其中包括手术后的康复病人、慢性病病人以及急诊病人。
在护理过程中,我严格按照护理流程进行,确保病人的安全。
同时,积极与病人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心理疏导,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病房管理工作在病房管理方面,我积极参与病房的清洁、消毒工作,确保病房环境的整洁。
此外,还负责病人的出入院管理,及时与医生、药房等部门沟通,确保病人顺利出入院。
3. 护理工作记录在护理工作记录方面,我严格按照医院要求,认真记录病人的护理情况,包括病情观察、护理措施、护理效果等。
同时,积极参与护理文件的整理与归档,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化。
三、学习状况1. 专业知识学习本月,我重点学习了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知识,包括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等。
通过学习,我更加熟悉了心血管疾病护理的流程,提高了自己的护理水平。
2. 技能操作培训除了专业知识学习外,我还参加了医院组织的技能操作培训,包括心肺复苏、静脉输液、无菌操作等。
通过培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还学会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准确地完成护理任务。
3. 学术交流活动我还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交流护理经验,学习新的护理理念和技术。
通过学术交流,我拓宽了视野,了解了护理领域的新进展。
四、收获与不足1. 收获本月,我在护理任务和学习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在护理任务方面,我提高了自己的护理技能和服务意识,得到了病人的认可。
在学习方面,我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不足尽管本月我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
首先,在护理任务方面,我有时会因为工作压力而忽略与病人的沟通,导致病人需求得不到满足。
护理新进展国外现代护理近年来,国外现代护理领域取得了众多新的进展。
这些进展包括技术创新、护理实践的改进以及对护理教育的重视。
下面将重点探讨其中一些重要的进展。
首先,技术创新在现代护理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护理实践中。
例如,远程监护技术使得护士能够通过电子设备实时监测患者的病情,提供及时的护理干预和指导。
此外,新型的医疗器械和药物的发明也使得护理工作更加高效和安全。
例如,自动注射器和药物输液泵的使用减少了护士的工作负担,同时避免了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错误。
其次,护理实践的改进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护理质量。
在国外,护士逐渐转变了过去单纯执行医生指令的角色,而成为对病人所需护理的主导者和协调者。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发挥更大的独立性,通过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来满足患者的需求。
此外,国外护士还积极倡导营养、运动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健康促进活动,以提高患者健康的整体状况。
最后,国外对护理教育的重视也是新的进展之一、现代护理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培训。
此外,护理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协作和领导能力。
为了提高护理教育的质量,国外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创新的教学方法。
例如,虚拟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护理培训中,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其临床技能和决策能力。
尽管国外现代护理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些进展仍存在许多挑战和困难。
例如,新技术的引入需要护士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此外,护士在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角色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
因此,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和提供适当的支持至关重要。
总之,国外现代护理在技术创新、护理实践的改进以及对护理教育的重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这些进展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和保障患者的安全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我们仍需认识到,推动现代护理的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护士本身的共同努力。
舒适护理理论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当然对于身体健康的要求也日益呈现上升的趋势。
我们在以病人为主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对舒适护理理论的提出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丰富整个护理工作的内容。
关键词:舒适:护理理论;临床研究;进展;服务质量舒适护理理论主要是指我们要加强人们在生理心理或者等各种状态下保持愉快的心情,从而降低不愉快的过程。
目前舒适护理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生理书舒适,第二是心理舒适,第三社会舒适,第四是灵魂舒适。
舒适护理理论研究虽然处在初级阶段,我们的工作研究包括对舒适护理措施为主要内容,很多医院要加强护理病房的分析,从而制定较为舒适的护理制度,创建舒适的护理文化,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满足病人的需要。
一、舒适护理理论的内容舒适护理理论的内容包括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和精神舒适四个主要的方面。
1.生理舒适。
所谓的生理舒适,通俗来讲就是指病人自身的感觉。
病人在生病期间身体比较脆弱,而相关的外部影响因素也会带来较大的作用,例如病人所居住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线卫生等各个情况,如果不能达到相关的指标,那么可能会使得病人生理上感到不舒适而另一方面的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是由于疾病所带来的各种作用会使得病人产生较不适的状况。
2.心理舒适。
所谓的心理舒适是指病人内心的真实感觉,也是病人最高层次的主要需求,如果病人能够在心理上感觉到较为舒适的情况下,那么病人便会保持愉悦的心情,从而积极配合医生的管理,积极的面对病魔带来的折磨和挑战,最快速度恢复身体健康。
3.社会舒适。
所谓的社会舒适,主要是指整个周围条件所给病人带来的状况病因不仅仅包括人际环境,还包括家庭职业学校等多个层面的情况,如果作为医护人员不能够解决病人存在的社会问题,但是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掌握其中的护理技巧,帮助病人减轻自身所承受的压力或痛苦,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使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护理临床学习环境的研究进展许文丽;刘化侠;杨朝霞【摘要】It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nursing 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to pointed out that the influence of 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professional identity,career motivation,caring ability and clinical practice performance.It reviewed the research status quo and evaluation tools of 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and provide better 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assessment tools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nursing education.%介绍了护理临床学习环境的概念,阐述了临床学习环境对护生专业能力发展、专业认同、择业动机、关爱能力、临床实习表现的影响,对目前临床学习环境研究现状及评估工具进行了综述,以期提供更好的临床学习环境评估工具,促进护理临床教育的发展.【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7(031)014【总页数】4页(P1682-1685)【关键词】临床学习环境;专业能力发展;专业认同;择业动机;评估工具;研究现状【作者】许文丽;刘化侠;杨朝霞【作者单位】271016,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271016,泰山医学院护理学院;271000,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1护理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国内外护理工作环境研究进展涂姝婷;谢莉玲【摘要】对护理工作环境常用测量工具、国内外护理工作环境现状以及影响我国护理工作环境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旨在帮助医院及护理管理者了解国内外护理工作环境现状,为进一步改善护理工作环境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7(031)029【总页数】4页(P3640-3643)【关键词】护理工作环境;医院环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测量工具;相关因素;医护关系;职业发展;专业自主【作者】涂姝婷;谢莉玲【作者单位】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3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医学模式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现代护理学快速发展,新型专业结构的形成和护士形象的提升,使护士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创造良好的护理工作环境,有效提升护士工作积极性,确保护理质量及安全,以适应新的医疗形势势在必行。
现对护理工作环境常用测量工具及国内外护理工作环境研究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做一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改善护理工作环境提供参考。
目前,国内外对护理工作环境的定义尚无统一定论。
孙一勤[1]认为护理工作环境即专业实践环境,是医院管理实践、护士人力资源分配、工作流程设计和组织文化建设的综合产物,包括一系列护理工作场所的特征,以及在环境中护士感知的工作特点、自主性、发展机会,与自我价值和需要进行比较的一系列心理感知。
秦建芬等[2-5]认为护理工作环境是指护士在为病人及其家属或其他人群提供健康服务时所处的空间、时间、位置,所接触到的人物、事物、物体等信息构成的环境。
陈竞萌等[6-7]认为护理工作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即硬环境和软环境。
自然环境指护士工作外部的物理环境,包括声响、光线、温湿度和病房的布置等。
人为环境指护士所在组织内部的社会环境,又称狭义的护理工作环境。